咯血63例临床分析

咯血63例临床分析

一、咯血病63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枢苗[1](2020)在《10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回顾性临床和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AASVKI临床资料、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为疾病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以病延缓疾病进展。方法:收集近4年(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总院和分院)肾内科住院的全部病例,通过查阅本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确诊为AASVKI并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101例,其中完成肾活检63例。对101例患者起病时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预后资料和63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将101例患者分为pANCA阳性和c ANCA阳性两组,对两组间的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在63例完成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中,根据肾小球病理特征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非新月体型肾炎组、新月体型肾炎组和硬化型肾炎组,对各组间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早期联合HD对疾病的影响,根据诱导期是否联合HD治疗分为两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1.筛选出基线Scr在400600μmol/L之间的患者,对两组间治疗后Scr和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2.分别对pANCA阳性和c ANCA阳性两组间治疗后Scr改善值进行比较;3.对两组间疾病相关并发症、死亡原因和反复入院率进行比较分析;4.诱导期联合HD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HD依赖分为两组,对两组间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行回归分析验证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者中65例血清pANCA阳性,36例c ANCA阳性,两组间比较,临床表现及各自发病率差异:与pANCA阳性组比较,c ANCA阳性组眼受累的发生率高(P=0.039),皮肤黏膜破坏发生率高(P=0.045),不典型症状起病发生率低(P=0.029),肉眼血尿发生率低(P=0.003);实验室指标差异:c ANCA阳性组基线Scr高(P<0.001),起病时Hb低(P<0.001),24h尿蛋白定量高(P=0.045);治疗反应性和预后差异:c ANCA阳性组治疗3月和1年末Scr仍高(P<0.001),Hb仍低(P<0.001),HD依赖发生率高(P=0.016)。病理分型不同的三组间比较,实验室指标差异:与非新月体型组比较,新月体型组基线Scr高(P<0.001),基线eGFR低(P=0.003),起病时ESR快(P=0.017),血清白蛋白水平低(P=0.045),尿红细胞计数高(P=0.010),与硬化型组比较,新月体型组起病时ESR快(P=0.031),尿红细胞计数高(P=0.029);治疗反应性和预后差异:与非新月体型组比较,新月体型组治疗1年末Scr高(P=0.039),HD依赖发生率高(P=0.042),1年内患者死亡率高(P=0.005),与硬化型组比较,新月体型组治疗3月末Hb高(P=0.007),治疗1年末Scr低(P=0.047)、Hb高(P=0.001),HD依赖发生率低(P=0.038)。诱导期联合HD对疾病影响:治疗反应性和预后的差异:对于基线Scr在400600μmol/L之间的患者,与未联合HD组比较,联合HD组治疗3月末Scr更低(P=0.016),3个月内患者死亡率低(P=0.001),对于pANCA阳性患者,与未联合HD组比较,联合HD组治疗1年末Scr改善明显(P<0.001);并发症、死亡原因和反复住院率差异:与未联合HD组比较,联合HD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P<0.001),重症感染(P=0.001)及心力衰竭(P=0.034)致死率低,1年内反复住院率高(P=0.042)。HD依赖影响因素分析:101例患者中69例诱导期应用HD,积极治疗后共49例发生HD依赖,20例脱离HD,与非HD依赖组比较,HD依赖组基线Scr高(P=0.044),起病时Hb低(P=0.018),补体C3水平低(P=0.03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NCA类型(P=0.025),基线Scr(P<0.001)、e GFR(P<0.001),起病时Hb(P<0.001)、ESR(P=0.019)、补体C3水平(P=0.028),新月体型肾炎(P=0.049)与AASVKI患者发生HD依赖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NCA类型和基线e GFR与HD依赖发生独立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AASVKI患者中以pANCA阳性为主,pANCA阳性与c ANCA阳性患者差异显着,与pANCA阳性患者相比,c ANCA阳性患者基线肾功能差,预后不佳。不同病理类型亦存在差异,与非新月体型患者比较,新月体型患者基线肾功能差,HD依赖发生率高,治疗1年末Scr和1年内患者死亡率高;与硬化型患者比较,新月体型患者治疗后Scr低、Hb水平高、HD依赖发生率低;基线Scr在400600μmol/L之间的患者,诱导期联合HD可迅速改善患者肾功能并降低3个月内患者死亡率,从而降低总体死亡率;早期联合HD可以显着改善pANCA阳性患者治疗1年末肾功能;早期联合HD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重症感染和心力衰竭的致死风险,增加1年内反复住院率;血清ANCA类型、基线e GFR是AASVKI患者HD依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聂纯[2](2020)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作为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D-二聚体是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两个常用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咯血患者行BAE治疗前后的FIB及D-二聚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探讨二者是否可用来评价大咯血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及术后再咯血的风险,能否为防控术后再咯血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大咯血患者203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行BAE治疗。根据患者行BAE后24h的止血效果分为4个疗效组,分别为优效组(57例)、良效组(56例)、中效组(51例)和差效组(39例)。对患者手术前0.5h和手术后24h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比较两种物质在手术前后浓度的变化。同时将患者按咯血原因(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组、血管畸形组和肺部肿瘤组)分组后再分别按优效、良效、中效和差效4个疗效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FIB及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对于优效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3天、4天和5天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和比较。同时对优效组患者在BAE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手术疗效组进行分析,患者术前的FIB浓度与手术疗效有显着关系,手术效果越好的组FIB浓度越高。4组患者手术后的FIB浓度与术前相比都有所升高,且优效组的FIB浓度显着高于差效组(P<0.05)。4组患者手术后24h的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术前,且术后24h的D-二聚体浓度与手术效果呈正相关,优效组与中效组、差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咯血病因组进行分析,同一病因组在手术后FIB和D-二聚体浓度较术前都有所升高,4个病因组之间的FIB浓度和D-二聚体浓度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03例患者在行BAE后24h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0.79%。4种大咯血的病因组中,血管畸形组的止血效果最好,肺部肿瘤组的止血效果最不理想。对优效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5天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D-二聚体在手术后的4天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手术后第4天达到最高,第5天浓度有所下降。FIB浓度在术后的5天变化不明显。BAE术后不良的反应率为11.6%(5/43)。6个月内复发率为16.3%(7/43),其中肺癌患者占比为71.4%(5/7)。结论:FIB及D-二聚体浓度与手术疗效有显着关系,可以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指标。D-二聚体在手术后的浓度变化可以提示血栓的形成,对于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指示意义。

宣志明[3](2020)在《弹簧圈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颗粒栓塞后加用弹簧圈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2月-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大咯血患者63例,以术中栓塞的127支靶血管为研究对象,根据颗粒栓塞后是否使用微弹簧圈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3支血管单用GS颗粒+PVA颗粒,B组84支血管使用GS颗粒+PVA颗粒栓塞后联合弹簧圈栓塞主干,对近期(3个月内)及中远期(3-15个月)复发情况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两种栓塞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近期随访中,2例患者出现再次咯血,均为术后3天复发,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2例患者各有1支原位血管再通,为单纯GS颗粒+PVA颗粒栓塞;在中远期随访中,2例患者咯血复发,其中1例发生在术后126天,另1例在术后445天,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2例患者各有1支原位血管再通,为GS颗粒+PVA颗粒联合微弹簧圈栓塞。A、B两组原位血管再通率在近期及中远期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BAE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利用GS颗粒的粘附性及PVA的不可降解性可以优势互补,组成一种更加有效的混合栓塞剂。2、在使用GS颗粒和PVA颗粒混合栓塞剂行靶血管的末梢栓塞后,再用微弹簧圈行主干栓塞是没有必要的。微弹簧圈并没有降低靶血管的再通率,反而给复发患者二次栓塞带来不便,影响再次栓塞的超选水平,并且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王陆阳[4](2019)在《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矽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对矽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同时,对比分析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结果对矽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建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患者的社会人群学信息、临床表现结果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信息、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信息,电话随访是对调查问卷的补充与确认。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结果】年龄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394,P=0.001;职业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189,P=0.111;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40,P=0.000;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75,P=0.025);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800,P=0.459);不同初次治疗持续时间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1,P=0.024);年龄<45岁(OR值=0.063,95%CI=0.0020.557)、因症发现(OR值=0.176,95%CI=0.0390.798)、肺结核病灶数不超过3个(OR值=0.013,95%CI=0.0010.199)为患者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矽肺贰期、III期(OR值=5.124,95%CI=1.4427.375;OR值=13.886,95%CI=1.807106.713)、吸烟超过20年(OR值=3.753,95%CI=0.0030.550)为患者治疗有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将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矽肺期别、吸烟史、是否因症发现和结核病灶数对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提示在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有吸烟史、年龄较大、矽肺期别为II、III期、结核病灶数大于3个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给与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应当加强矽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保证病房环境,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追踪,引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告知。

史梦杰[5](2019)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警惕与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至2018.10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期间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与胸CT影像学表现。结果63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1.625:1,其中7079年龄段人数最多,共29例;共有34例患者有吸烟史,占54%,其中男性患者吸烟者占72%,远高于女性的25%,男性患者吸烟者高于女性吸烟者。临床表现以咳嗽症状最多见(51/63,80.1%),其次为胸闷、呼吸困难(26/63,41.3%)、咳痰(23/63,36.5%)、乏力(17/63,27.1%)、发热(18/63,25.6%)、其中低热(14/63,22.2%)、消瘦(16/63,25.4%),而胸痛(6/63,9.5%)、盗汗(6/63,9.5%),咯血(5/63,7.9%)表现较少。男女之间症状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有43例患者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其中涂阳者9例(20.9%),涂阴者34例(79.1%),涂阴肺结核患者远多于涂阳肺结核患者;共33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查见抗酸杆菌者9例(9/27,33.3%),其中刷检涂片阳性者5例(5/23,21.7%),肺泡灌洗液涂片阳性者6例(6/27,22.2%)。刷检涂片、肺泡灌洗液涂片与痰涂片两两比较,肺泡灌洗液涂片、刷检涂片阳性率均高于痰涂片(P<0.05);在34例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阴性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率32.0%(8/25),肺泡灌洗液Xpert MTB/RIF阳性率95%(19/20),痰Xpert MTB/RIF阳性率83.3%(5/6),T-SPOT.TB阳性率71.4%(15/21);63例患者病变分布上呈双肺广泛者多见,其中病变呈多肺区分布共占57.1%(36/63),单肺区病变以右上肺为主占15.9%(10/63),其次为左上肺9.5%。右下肺7.9%,左下肺4.8%,右中肺3.2%。影像学表现上以肺炎实变型为主(36.5%),其次为孤立结节或肿块型(33.3%),多结节型(12.7%),空洞型(12.7%)、间质病变型(3.2%)与淋巴结肿大型(1.6%)。本组63例患者均伴有基础疾病,合并有两种以上疾病者有24例(38.1%),其中合并肺炎患者最多,共29例(46.0%),其次为高血压病27例(42.9%),糖尿病24例(38.1%),冠心病者20例(31.7%),陈旧脑梗11例(17.5%),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变10例(15.9%),类风湿关节炎2例(3.2%),强直性脊柱炎1例(1.6%)。63例患者诊断方法中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有效确诊者21例(33.3%);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而诊断的有17例(27.0%),其中经支气管镜抗酸染色检查阳性诊断的有9例(14.3%),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诊断的有8例(12.7%);经手术取得病理确诊的有16例(25.4%);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阳性诊断的有9例(14.3%)。结论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胸CT表现多不典型,且老年患者涂阴肺结核患者多,更容易漏诊。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胸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采取多种综合手段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汤中文,倪正义,周密,许俊[6](2018)在《肺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肺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治疗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行肺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的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近期(术后30 d内)及远期止血效果、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率及术后1、6个月气管镜下支气管内膜变化,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63例患者术后近期无再发咯血,但远期再发咯血2例,均来源于对侧支气管。术后并发BPF 2例,均为原发病控制不佳所致。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支气管内膜主要表现为黏膜光滑、稍苍白,管腔无塌陷,术后6个月则恢复正常。结论对咯血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能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再发咯血,效果安全可靠。

陈宝瑞,周丹,聂丽,马丽红[7](2017)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63例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咯血是指咽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是内科常见急性症状,主要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肿瘤引起,其中咯血大部分来自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等[1]。研究显示,大量咯血(24h咯血量≥500 mL或一次咯血量>300 mL)常因窒息或出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78%85%[2]。传统内科治疗效果差,术后容易复发,且慢性肺病和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难以耐受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风险大,手术创伤大[3]。而

杨帆,何杰,代文静,李万成[8](2016)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大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通常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100 ml,或24 h内咯血量超过500 ml以上者[1]。大咯血并发症首位乃窒息,引起死亡;其次是失血性休克,且支气管扩张使部分患者反复咯血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程度不等,从少量血痰到大量咯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支气管扩张的诊治有较大进展,但大咯血的抢救仍为呼吸内科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支气管扩

潘建光,李红艳,翁恒,王新航,陈树兴,马晨晖,刘加夫[9](2016)在《肺曲菌球病63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2014.10年收治63例病理确诊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HCT<37%24例,血清前白蛋白(PA)<200 mg/L20例,LY<1.5×109/L 19例;肺结核空洞22例,支气管扩张症19例,6例无明确基础疾病;咳嗽46例,咯血59例,大咯血29例。典型影像学表现48例,误诊4例,漏诊11例;可见纵隔淋巴结23例,短径小于1 cm,淋巴结活检提示反应性增生。病灶位于左肺上叶17例,右肺上叶29例。肺功能检查:总弥散量低于比弥散量(t=-9.422,P<0.001);均行外科手术治疗;58例随访影像学未见复发;大咯血与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肺结核空洞OR=6.113,P=0.008,空洞或空腔内长径OR=2.410,P=0.004。结论肺曲菌球病咯血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病灶多位于双肺上叶,影像学特征典型,大咯血患者的曲菌球长径、空洞或空腔长内径长于非大咯血患者;弥散功能有一定特征性;首选手术治疗;肺结核空洞和空洞或空腔内长径是大咯血的危险因素。

戴龙燕[10](2014)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大咯血救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大咯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观察患者入院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分析,有效的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临床对大咯血救治的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进行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二、咯血病63例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咯血病63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0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回顾性临床和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AASV的定义
        2.1.1 定义
        2.1.2 命名
    2.2 AASV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2.2.1 流行病学特征
        2.2.2 临床分型
        2.2.3 血清学分型
        2.2.4 实验室检查
    2.3 AASVKI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2.3.1 临床特点
        2.3.2 肾活检病理特征及分型
    2.4 AASVKI的诊断治疗
        2.4.1 诊断
        2.4.2 治疗方案
    2.5 AASVKI的预后影响因素
        2.5.1 ANCA 类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5.2 病理类型与肾脏存活率的相关性
        2.5.3 基线肾功能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2.5.4 年龄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2.5.5 血液透析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基本资料
        3.2.2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
        3.2.3 评价标准
    3.3 分组
    3.4 治疗方案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101 例患者临床表现汇总及分组比较
    4.3 不同血清型实验室指标和预后差异分析
    4.4 63 例患者肾活检病理特征及分组比较
    4.5 HD与疾病预后相关性
        4.5.1 早期联合HD对基线Scr400~600μmol/L组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4.5.2 早期联合HD对ANCA类型不同的患者Scr改善值影响
        4.5.3 早期联合HD对并发症、死亡原因、反复住院率影响
    4.6 HD依赖发生的影响因素
        4.6.1 探究HD依赖发生的影响因素
        4.6.2 验证HD依赖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5章 讨论
    5.1 结果讨论
    5.2 研究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咯血
        1.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1.1.3 纤维蛋白原
        1.1.4 D-二聚体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以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材料
    2.2 方法
        2.2.1 分组情况
        2.2.2 处理方法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的手术疗效统计
        2.3.2 手术前0.5h与手术后24h的 FIB浓度比较
        2.3.3 手术前0.5h与手术后24h的 D-二聚体浓度比较
        2.3.4 术后5 天连续监测的变化结果
        2.3.5 优效组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
    3.1 研究结论
        3.1.1 不同病因组BAE手术效果比较
        3.1.2 手术前后的FIB浓度比较
        3.1.3 手术前后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
        3.1.4 手术后连续监测FIB和 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
        3.1.5 优效组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
    3.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3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英语缩略语名词对照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弹簧圈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患者一般情况
    1.2 手术材料
    1.3 手术方法
    1.4 评价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咯血的介入治疗及疗效
    3.2 栓塞剂的选择
4 小结
5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咯血中的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工具
        2.2.2.1 调查问卷
        2.2.2.2 随访问卷
        2.2.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2.2.3.1 治疗方法
        2.2.3.2 疗效判定标准
        2.2.4 资料收集方法
        2.2.5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数据采集结果
    3.1 社会学基本调查资料
    3.2 临床表现结果
    3.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4 诊治过程情况
    3.5 治疗效果情况
第四章 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4.1 相关性分析
        4.1.1 基本情况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2 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3 合并其他症状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5 小结
    4.2 单因素分析
        4.2.1 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 性别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3 婚姻状况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4 职业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5 户籍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6 因症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7 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8 卡介苗接种史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9 用药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0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1 初次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2 就诊次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3 吸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4 饮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5 矽肺分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6 耐药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7 结核病灶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8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9 伴发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0 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1 小结
    4.3 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不同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分析
    5.2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一般资料因素分析
        5.2.1 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2 婚姻状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3 身体质量指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4 吸烟与饮酒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5 矽肺分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6 其他一般资料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3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表现因素分析
    5.4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因素分析
    5.5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诊治过程因素分析
第六章 矽肺结核与单纯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6.1 临床分析的意义
    6.2 临床分析对象与分析方法
        6.2.1 临床分析对象
        6.2.2 临床数据分析的方法
    6.3 治疗方案及诊断标准
        6.3.1 治疗方案
        6.3.2 矽肺分期标准
        6.3.3 肺结核病情轻重标准
        6.3.4 胸部CT吸收程度分级
        6.3.5 疗效判定标准
    6.4 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6.4.1 入选临床资料情况
        6.4.2 矽肺与肺结核诊断顺序
        6.4.3 矽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6.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之间的比较
        6.5.1 两组初治、复治病例数比较
        6.5.2 两组临床合并症状比较
        6.5.3 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6.5.4 小结
    6.6 影像学结果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6.6.1 两组影像学结果
        6.6.2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
        6.6.3 小结
    6.7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
        6.7.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6.7.2 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6.7.3 两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程度的比较
        6.7.4 小结
    6.8 讨论与分析
        6.8.1 矽肺与结核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8.2 矽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上的特点
        6.8.3 关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6.8.4 治疗效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建议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附录B 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问卷
致谢

(5)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流行病学结果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基础疾病及合并症
    2.5 影像学表现
    2.6 确诊方法
    2.7 入院诊断
3 讨论
    3.1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流行病学
    3.2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特点
    3.3 老年不典型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肺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式
    1.4 术后处理
    1.5 术后随访
    1.6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7)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63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材料: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疗效观察: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3 讨论

(8)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疗效评价标准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2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总有效率比较
    二、2组患者治疗后的疾病复发率比较
    三、2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治疗组患者血管造影情况
讨论

(9)肺曲菌球病6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一般特征
    二、基础疾病
    三、临床症状
    四、实验室检查
    五、CT检查
    六、肺功能
    七、49例行痰培养,培养曲霉菌2例,灵敏度4.1%
    八、治疗和预后
    九、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0)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大咯血诊断标准:
2 护理措施
    2.1 首先:
    2.2 卧床休息:
    2.3 心理护理:
    2.4 饮食护理:
    2.5 监测生命体征:
    2.6 用药护理:
    2.7 健康教育:
3 结果
4 讨论

四、咯血病63例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0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回顾性临床和病理分析[D]. 杨枢苗. 吉林大学, 2020(08)
  • [2]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D]. 聂纯. 江汉大学, 2020(08)
  • [3]弹簧圈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 宣志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D]. 王陆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5]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D]. 史梦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肺切除联合术侧支气管动脉结扎术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J]. 汤中文,倪正义,周密,许俊. 广西医学, 2018(02)
  • [7]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63例回顾性分析[J]. 陈宝瑞,周丹,聂丽,马丽红. 山西医药杂志, 2017(16)
  • [8]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 杨帆,何杰,代文静,李万成.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03)
  • [9]肺曲菌球病63例临床分析[J]. 潘建光,李红艳,翁恒,王新航,陈树兴,马晨晖,刘加夫. 临床肺科杂志, 2016(03)
  • [10]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 戴龙燕.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8)

标签:;  ;  ;  ;  ;  

咯血63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