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一、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研究与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丽[1](2021)在《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建模仿真与参数测试》文中研究指明为应对能源危机、缓解环境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式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的频率调整和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作为目前技术最为完善、存储容量最大的储能电源,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良好的调频、调峰能力,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常规的抽水蓄能机组一般采用同步电机,在抽水工况无法进行功率调节,在发电工况无法运行在最佳效率区间。相比之下,新型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采用交流励磁发电机,能够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平滑调速,不仅可以实现功率的独立快速调节,而且能够使机组始终工作于最佳状态,提高了运行效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之所以性能更加优越,在于交流励磁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电机的运行优势。因此,本文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的运行特性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组成结构和基本运行原理,建立了交流励磁电机的有名值数学模型与标幺值数学模型,推导了励磁系统变频器在abc静止坐标系和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变频器的矢量控制系统并实现了输出功率的解耦控制。其次,提出了交流励磁标幺系统的选择标准,并采用丰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说明了基准值的选取方式,推导了电机标幺系统与励磁标幺系统的接口转换关系;在励磁控制系统完全解耦的前提下,应用消去法,把电流内环整定成了一阶惯性环节,并基于错开定理和二阶最佳定理,推导了控制外环PI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原则;采用交流励磁系统的仿真实测数据,进行了电机内部参数的测量,形成了完整的电机参数测试方法。最后,采用RTDS搭建了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以电磁暂态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电机转子磁链的动态过程和保留励磁内环特性的电压源型机电暂态模型,并且通过不同的阶跃扰动试验,验证了简化机电暂态模型的正确性与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张扬[2](2020)在《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等效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较于传统的有刷励磁系统,无刷励磁取消了电刷和滑环,显着提高了励磁系统的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飞机直流电源、核电等重要领域。现有对运行状态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三相无刷励磁系统,尚缺少对多相环形整流系统换相过程以及基本特性的分析,而且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往往直接沿用常规的三相无刷励磁机模型和参数。本文重点对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换相过程、基本特性以及等效模型和参数进行了研究,对电子换向器和电机本体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为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为了便于对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做出了适当且合理的假设;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十一相环形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电枢绕组的结构特点,对二极管的开通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多相环形整流系统中二极管导通数量的不同,对整流系统的整流状态进行了区分,对各个运行状态下的二极管导通换相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分析了十一相环形整流系统二极管的提前导通现象,其二极管电流为双峰波形。基于对十一相环形整流电路二极管换相过程的分析,对其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十一相环形整流系统的不同运行状态变化,分析了换相重叠角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换相过程会导致负载电压有不同程度的降落,对整流得到的负载侧电压进行解析计算。另外,分析了不同运行状态下整流二极管电流的有效值以及各种运行状态的临界运行状态和满足的条件。根据十一相和三十九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实际参数和结构,在有限元软件ANSYS MAXWELL中建立其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然后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正常运行状态下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各电气量波形,在十一相动模样机上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展示了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整流系统的三种运行状态,将实验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在实际运行的十一相和三十九相无刷励磁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析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机运行状态的特点,针对十一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不同结构,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介绍了各种参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对分析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伟[3](2019)在《发电机组励磁AVR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站及整个电力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电力事业得到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控制装置,自动电压调节器(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AVR)调节励磁机低功率磁场,控制整流器输出功率,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以期望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然而对于这类设备的性能检测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检测机制不足以检测出影响卡件动态性能的“隐性故障”,通常的性能检测方式是对AVR进行开环测试,检测其基本输入输出特性。对于这种动态调节性能的卡件,开环测试无法全面反映AVR的性能。因此,论文以这类卡件作为检测对象,设计一种定制化的智能检测系统,与AVR搭建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闭环测试环境,全面检测AVR的性能。首先,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半实物仿真技术和AV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发电机组和励磁AVR的实际情况,指出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并以此提出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其次,基于半实物仿真和AVR性能检测的要求,论文提出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方法,建立系统中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认,确认方法分为采用机理法计算参数和采用遗传算法辨识参数,最终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再次,对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机需要优越的实时仿真算法来求解对应的微分方程,为了更加契合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论文吸收Runge-Kutta法和Adams-Bashforth法的优点,构建一类改进的实时仿真算法,并从稳定性、精度、实时性上分析验证了混合算法的优越性;最后,论文阐述了应用上述研究所形成的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的详细设计实现过程,并全方位地展示了最终的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成果,论文还对AVR进行几项性能检测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总体而言,论文研发的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励磁AVR的自动闭环动态性能测试,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设计思路为卡件闭环性能检测装置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陈杏林[4](2019)在《基于PSASP平台的IEEE励磁系统模型建立及特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系统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多变的电网潮流方式、快速增长的负荷以及日趋复杂的电网结构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挑战。当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冲击负荷等情况,造成电网电压短时间较大幅度波动时,发电机通过快速调节励磁系统,维持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励磁系统模型对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ASP具有灵活的用户程序接口和自定义建模功能,其自带的模型大多根据我国运行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为促进PSASP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使用,使其成为拥有广泛用户群体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有必要增加IEEE标准模型和国外仿真软件中的实用模型。本文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巴基斯坦合作的实际工程项目,以IEEE标准励磁系统模型为研究对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按照励磁电源的不同分类,对比研究PSASP模型库与IEEE标准的励磁系统模型,提取出两者对应较好的励磁模型,比较其结构和参数上的异同,分析了模型间转换的可能性,总结并归纳了模型转换间的对应关系。(2)提出了基于自定义模式的模型转换策略,把待转换模型间对应的差异关系对应为一个处理流程,将不同模型转换间相同的处理流程提取出来,建立了励磁模型转换关系的模式库;采用XML语言描述模式库中的转换模式,通过C++语言编写了 IEEE励磁模型与PSASP中励磁模型的转换程序。采用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动态校验,验证了转换程序的有效性和模型间对应关系的准确性。(3)以励磁模型为例,分析了动态建模中初值不平衡的几种原因,总结了建模的初值平衡原则及方法,针对与PSASP不存在对应关系的11个IEEE励磁系统模型,在充分掌握动态模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PSASP提供的UDM平台进行了模型搭建,以直流励磁系统模型DC3A、交流励磁系统模型AC7B、静止励磁系统模型ST2A为例进行了说明;采用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验证了 UD建模的准确性。(4)选取励磁电压顶值倍数和励磁电压响应时间作为衡量励磁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采用单机无穷大系统,通过强励仿真实验,比较了各励磁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CIGREB4-39风电并网系统,比较了几种励磁模型平抑风电波动和故障后的动态特性。论文成果已通过工程项目验收,满足工程需要。

张赞[5](2018)在《三级式航空无刷同步电机三相交流励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航空交流电源实现起动/发电一体化技术是国内外航空电源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航空交流电源普遍采用三级式同步电机作为发电机,由于该电机所采用的直流励磁系统在静止以及低转速下无法为主电机提供起动发动机所需要的励磁电流,因而不具备起动航空发动机的功能。航空发动机需要采用专门的起动机进行起动,当发动机起动后起动机变成了无用的“死重”,这种发动机-电源拓扑结构不仅体积大、重量重,而且系统复杂。开展航空三级式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研究,使航空发电机具备起动航空电动机的功能,实现航空三级式同步电机的起动/发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小发动机-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简化系统结构,对未来多电飞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航空三级式同步电机起动过程中,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由于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面临系统输入量(励磁电压、励磁频率以及转子转速)与输出量(主电机励磁电流)之间数学关系不易建立、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实施困难以及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难以检测等关键问题,从而使起动/发电系统实现面临重要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航空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研究,包括建立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数学关系(励磁系统方程)、分析采用航空交流电源励磁时时所面临的励磁方式切换问题、实现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以及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在线检测。1.针对三相交流励磁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数学关系不易建立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稳态等效耦合电路模型,通过电路分析推导出励磁系统方程,建立了励磁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励磁系统“最佳运行点”的计算方法。搭建实验平台,通过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的稳态运行特性实验,验证了系统方程以及“最佳运行点”计算方法的有效性。2.当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采用航空三相交流电源(115V/400Hz或者230V/400Hz)供电并开环运行至高转速区域时,由于励磁系统输出无法满足主电机的励磁需求,需要将励磁方式切换为单相交流励磁或者直流励磁方式。为了减小励磁切换对主电机励磁电流带来的影响,本文以三相交流励磁系统方程为基础,研究了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采用航空三相交流电源时励磁的运行特性,建立了单相交流励磁方式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相交流励磁方式的运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励磁方式切换的时刻进行了分析。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在进行三相励磁向单相交流励磁切换时,切换时刻对主电机励磁电流的影响较小。同时,针对三相交流励磁系统从三相交流励磁向直流励磁方式切换时面临的切换问题,本文建立了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在直流励磁方式下的励磁系统等效耦合电路模型以及系统方程,给出了计算励磁系统在切换后所需要的励磁电流大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励磁系统从三相交流励磁切换到直流励磁方式时的切换时刻选择问题。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在切换直流励磁方式时,选择切换前的定子磁链与切换后反电势矢量角度差为零时,主电机励磁电流在切换过程中的震荡能够保持在较小范围内。3.在起动过程中,由于主电机与逆变器相连,通过主电机电枢电压检测实现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的传统方法无法使用,同时由于励磁系统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特性且采用无刷结构,使励磁系统面临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不易实施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电路变换将励磁系统等效为普通的三相桥式二极管整流电路,结合三相桥式二极管整流电路的运行特性以及直流输出控制方法,实现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主电机励磁电流。4.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是三相交流励磁系统中核心部件,针对其在线故障检测不易实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旋转二极管故障在线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励磁机转子绕组电流在旋转二极管故障时发生畸变现象,通过分析旋转二极管发生不同故障时励磁机转子三相电流谐波成分,提取出二极管的故障特征,从而实现旋转二极管的故障检测。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励磁机转子电流的三次谐波与基波含量可以作为旋转二极管故障特征。本文提出的方法不受系统旋转速度限制,不仅可在系统运行状态对旋转二极管进行故障在线检测,而且可以在起动/发电系统每次起动前对旋转整流器二极管进行故障检测,防止起动/发电系统“带伤”运行。

闫庆方[6](2009)在《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文中认为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是一种新型的水力发电设备,其发电机由变频电源提供对称交流励磁,且可根据要求对励磁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加以控制,因此可以控制发电机励磁磁场的大小及其相对转子的位置和电机转速,使得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具有变速恒频运行能力、较强的进相运行能力、独立的有功与无功调节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与普通的同步发电机组相比,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可以灵活地调节有功、无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发电机励磁与水轮机调速的协调控制,水轮机可在水头、流量变化时运行于最优转速,实现变速优化运行,从而提高水能利用效率,节约用水,提升机组运行效益。因此,对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进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开展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作为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分析计算的基础性工作,进行模型研究。在转子磁场dq0坐标系下的交流励磁发电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推导和阐述了该坐标系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五阶和三阶实用模型以及采用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的励磁系统模型。综合有关成果,建立了水轮机的线性化模型和PID控制策略下的水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建立了具有引水管道、尾水管和尾水洞的复杂输水系统的弹性水击等值电路模型。(2)对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提升电力系统平稳性和稳定性问题进行仿真研究。基于交流励磁发电机实用模型、励磁系统模型、水轮机一输水系统模型和调速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的整体仿真模型。对含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多机系统,分别进行了负荷调整小扰动和短路故障暂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同步发电机组相比,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不仅有功和无功可以独立调节、响应速度快,而且可以显着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3)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可变速运行的特点为提升水轮发电机组的节水和运行效益提供了可能。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对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进行拟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转速优化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不同水头和出力下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的效率、消耗水量和多发电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转速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与常规水轮发电机组相比,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具有显着的节水和多发电效益。

姚骏[7](2007)在《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交流励磁发电机可实现变速恒频运行,具有优越的稳态和暂态运行性能,特别适用于变水头水力发电、抽水蓄能以及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采用合适的励磁控制策略和性能优良的变频励磁电源是交流励磁发电机能够发挥其良好的调节性能、运行的灵活性及可靠性的关键,本论文主要针对电网正常运行和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模糊控制器的解耦励磁控制策略,建立并详细分析了基于全模糊控制器的交流励磁发电机解耦励磁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全模糊控制器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可实现有功、无功和转速的稳态解耦控制以及变速恒频发电运行,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以及良好的动静态控制性能。详细分析了采用传统矢量控制策略的双PWM变换器直流链电压波动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侧变换器瞬时功率直接反馈的双PWM变换器改进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PWM变换器改进直流链电压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改进方案显着提高了发电机运行状态突变时直流链电压的稳定控制能力,有效提高了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稳定性。详细分析了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暂态物理过程以及发电机转子出现过电流或过电压的原因。根据故障时转子过电流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电网短路故障时保持交流励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的改进励磁控制策略。改进方案从限制电网故障时定子工频过电流的角度出发,有效限制了由定子电流工频分量引起的转子电流交流分量,同时利用发电机定子电阻实现定子磁场暂态直流分量的衰减,实现了故障时避免转子出现过电流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实现了电网短路故障期间发电机转子励磁变频器的安全运行,提高了交流励磁发电系统在电网故障下的不间断运行能力。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准确控制双PWM变换器中的电网侧变换器和转子侧变换器是实现交流励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的关键,论文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电网短路故障时双PWM控制交流励磁电源电网侧变换器的改进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控制方案在电网故障发生和切除时稳定控制励磁电源直流链电压的有效性,为故障过程发电机不脱网励磁控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方案也能有效地保护直流侧电容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了双PWM变换器励磁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实验系统,利用实验系统对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以及双PWM变换器在交流励磁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中的运行行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宋耀东[8](2007)在《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励磁系统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流励磁发电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变速恒频发电能力、独立的有功与无功调节能力和较强的进相运行能力,特别适合应用于需要变速运行的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和风电机组,并对解决超高压输电系统中由于充电无功过剩所引起的持续工频过电压及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具有很好的作用。励磁控制系统在形成交流励磁发电机的优良特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研究交流励磁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和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下的基本方程,并得出定转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达式。采用定子磁场定向的方法对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进行矢量控制研究,得出矢量控制方程,确定交流励磁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以及有功无功解耦调节的控制策略。确定交-交变频器作为所研究的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励磁电源,通过对交-交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电流控制型交-交变频器的仿真模型,并编写了基于S函数的电压控制型交-交变频器的仿真模型。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诸多文献建立的交流励磁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未包括交-交变频器模型。本文采用了独立编制的基于S函数的电压控制型交-交变频器的仿真模型,充分利用了MATLAB软件的计算能力,建立了详细的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交流励磁发电机模型、水轮机及调速器模型、交-交变频器模型、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和励磁变压器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仿真、变速恒频发电动态过程仿真、转子转速超同步与亚同步转换动态过程仿真、吸收和发出无功功率极限值仿真、机端三相短路仿真及谐波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交-交变频器和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可以实现交流励磁发电机有功无功的独立快速调节;在调节过程中,定子电压频率稳定不变;转子转速在超同步与亚同步之间转换时,三相转子电流进行了换相,转子绕组功率流动方向发生转变;仿真模型发出和吸收的无功功率极限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交-交变频器是交流励磁发电系统最主要的谐波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崔召辉[9](2007)在《含交流励磁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模型及应用》文中认为与普通的同步发电机相比,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可实现变速恒频发电,并具有更好的静态、暂态稳定性和深度进相运行能力。这不仅能满足水电和风电机组的变速运行要求、提高运行效率,而且对解决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的无功过剩问题、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十分有利。然而对于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中应用最多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目前尚缺乏能合理有效的分析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本文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建模、控制策略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提出了转子磁场dq0坐标系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交流励磁发电机数学模型,导出了相应的五阶实用模型,该模型能方便的退化至普通的同步发电机模型,进而揭示了交流励磁发电机与普通同步发电机区别和联系;推导了更为简化的、仅适用于交流励磁发电机的三阶实用模型。对几种典型试验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以上述五阶实用模型为基础,推导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线性化K1~K14实系数模型,该模型可方便的退化至普通同步发电机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线性化K1~K6模型;同时,对应于前述的交流励磁发电机三阶实用模型,推导了相应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线性化K1~K11实系数模型。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算例,通过计算特征根以及与非线性模型的小扰动仿真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上述线性化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定子电压定向矢量励磁控制策略,推导了该励磁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对算例系统进行了非线性仿真实验和小扰动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很好的实现有功和无功(或电压)的解耦控制,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建立了包括调节系统在内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多机系统的线性化模型。针对含有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多机系统以及由普通同步机组成的多机系统,分别进行了非线性仿真及特征根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入交流励磁发电机能显着增强系统阻尼、提高多机系统稳定性。

冯管印[10](2007)在《交流励磁型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异步化同步发电机有两相直流励磁和三相交流励磁两种形式。由于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与传统的同步发电机有不同的转子励磁结构及不同的励磁控制策略,使其具有传统同步发电机无法相比的优点:有功、无功及转速(在交流励磁时)可以独立调节;大量吸无功运行时电机不会失去稳定;可以实现变速恒频发电。因而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在我国的电力工业及交流电气传动系统中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在我国的商业开发和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保护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着重讨论交流励磁型异步化同步发电机,简称交流励磁发电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同步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理论,提出了解决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方案,即根据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接线方式,分为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接地系统(含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两种情况。对第一种情况,由于其多用在中小型交流励磁发电机中,故提出了采用机端零序电压保护方案,并建立了并网后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系统进行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即对于大中型交流励磁发电机提出了采用外加电源的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避开讨论复杂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短路谐波,采用成熟的外加电源的定子接地保护方法。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是发电机的核心部分,该系统有别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做好该系统的保护,是本文的最主要工作。从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控制原理入手,深入研究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分析励磁系统故障特征,提出了励磁电流不能突变和励磁电流严格保持三相对称运行作为主判据,判别励磁系统故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流励磁发电机整定方法和保护算法,分析了几种不同情况下保护特性,并做了数字仿真校验灵敏度。由于交流励磁发电机和传统发电机定子结构完全相同,通过分析传统同步发电机在保护定子绕组相间和匝间短路的原理,得出了该保护方案同样适用于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因此,通过借鉴传统同步发电机比较成熟的保护方案,来实现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差动保护。

二、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研究与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建模仿真与参数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流励磁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暂态建模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变速抽蓄机组的基本原理
    2.2 交流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机方程
        2.2.2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机方程
    2.3 交流励磁电机的标幺表示
        2.3.1 交流励磁电机标幺系统的定子侧基准值
        2.3.2 电机标幺系统的转子侧基准值
        2.3.3 交流励磁电机的标幺方程
    2.4 励磁系统变频器的数学模型
    2.5 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5.1 转子侧变频器的控制策略
        2.5.2 网侧变频器的控制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参数测试与整定
    3.1 交流励磁系统的标幺系统
        3.1.1 励磁系统的标幺系统
        3.1.2 电机标幺系统与励磁标幺系统的转换关系
    3.2 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3.2.1 励磁控制系统内环参数整定
        3.2.2 励磁控制系统外环参数整定
    3.3 交流励磁系统的参数测试
        3.3.1 参数测试的基本方程
        3.3.2 仿真与参数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暂态建模仿真
    4.1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
        4.1.1 交流励磁电机及励磁变频器的模型
        4.1.2 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
        4.1.3 交流励磁控制系统模型
    4.2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
        4.2.1 交流励磁电机与系统的接口模型
        4.2.2 交流励磁控制的机电暂态模型
    4.3 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
        4.3.1 空载工况仿真对比
        4.3.2 负载工况仿真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等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分析方法
        1.2.2 结构特点
        1.2.3 发展概况
        1.2.4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
    2.1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结构特点
    2.2 理想情况下二极管的开通规律分析
        2.2.1 电枢绕组内电势相位特点
        2.2.2 二极管导通顺序的判断
    2.3 考虑换相过程的运行状态分析
        2.3.1 2-3运行状态
        2.3.2 过渡状态的分析
        2.3.3 3-4运行状态
        2.3.4 4-5运行状态
    2.4 本章小结
3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基本特性
    3.1 换相重叠角的变化特点
        3.1.1 理论推导及分析
        3.1.2 换相过程的变化
    3.2 整流电压的计算
        3.2.1 空载电压的分析
        3.2.2 负载电压的计算
    3.3 整流元件电流分析
    3.4 临界状态分析
        3.4.1 3运行状态
        3.4.2 4运行状态
        3.4.3 5运行状态
    3.5 本章小结
4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4.1 场路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4.1.1 有限元几何模型
        4.1.2 外电路模型
    4.2 动模样机实验系统
    4.3 样机空载实验结果
    4.4 样机负载实验与仿真结果
        4.4.1 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电气量
        4.4.2 电气量波形的对比
    4.5 实际工况下的仿真计算
        4.5.1 十一相真机仿真结果
        4.5.2 十一相真机运行状态分析
        4.5.3 三十九相真机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数学建模思路和方法研究
    5.1 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和参数
        5.1.1 交流励磁机数学模型
        5.1.2 交流励磁机模型参数
    5.2 不可控整流桥数学模型和参数
        5.2.1 整流桥数学模型
        5.2.2 整流桥模型参数
    5.3 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和参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发电机组励磁AVR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半实物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AVR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2.1 发电机组简介
    2.2 励磁AVR分析
        2.2.1 卡件概况
        2.2.2 动态试验
    2.3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功能需求
    2.4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2.4.1 系统组成
        2.4.2 系统架构
        2.4.3 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3.1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模型概述
    3.2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模块化建模
        3.2.1 模块化建模思想
        3.2.2 电力系统模块化建模步骤
    3.3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数学模型
        3.3.1 同步发电机
        3.3.2 外部系统
        3.3.3 励磁系统
    3.4 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的参数确定
        3.4.1 励磁系统模型的参数计算
        3.4.2 励磁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
    3.5 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实时仿真算法研究
    4.1 系统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
    4.2 实时仿真算法简介
    4.3 改进的实时仿真算法
        4.3.1 Runge-Kutta法
        4.3.2 Adams-Bashforth法
        4.3.3 混合算法
    4.4 实时仿真算法的比较分析
        4.4.1 稳定性分析
        4.4.2 精度分析
        4.4.3 实时性分析
        4.4.4 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的实现
    5.1 硬件平台的实现
        5.1.1 硬件实现内容
        5.1.2 硬件平台展示
    5.2 仿真仪的实现
        5.2.1 仿真仪总体设计
        5.2.2 仿真仪接口设计
        5.2.3 仿真仪展示
    5.3 软件平台的实现
        5.3.1 软件平台逻辑结构设计
        5.3.2 软件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3 软件平台展示
    5.4 系统验证分析
        5.4.1 零起升压试验
        5.4.2 阶跃响应试验
        5.4.3 V/F限制试验
        5.4.4 甩负荷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PSASP平台的IEEE励磁系统模型建立及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励磁系统的发展
        1.2.2 电力系统模型转换研究现状
        1.2.3 电力系统自定义建模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PSASP励磁系统模型与IEEE标准模型的比较分析
    2.1 引言
    2.2 励磁系统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3 直流励磁系统模型对比
        2.3.1 PSASP1型与13型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3.2 IEEE DC1A与DC2A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3.3 直流励磁系统模型转换关系
    2.4 交流励磁系统模型对比
        2.4.1 他励可控整流器交流励磁系统模型
        2.4.1.1 PSASP11型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1.2 IEEEAC4A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1.3 他励可控整流器交流励磁系统模型转换关系
        2.4.2 具有副励磁机的三机交流励磁系统模型
        2.4.2.1 PSASP3、4、7、8型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2.2 IEEE AC1A与AC2A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2.3 三机交流励磁系统模型转换关系
        2.4.3 自励式二机交流励磁系统模型
        2.4.3.1 PSASP5、6、9、10型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3.2 IEEE AC3A与AC6A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4.3.3 二机交流励磁系统模型转换关系
    2.5 静止励磁系统模型对比
        2.5.1 PSASP12型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5.2 IEEE ST1A励磁系统数学模型
        2.5.3 静止励磁系统模型转换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跨平台励磁系统模型转换
    3.1 引言
    3.2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跨平台模型转换方法
    3.3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励磁系统模型转换流程
    3.4 PSS/E与PSASP平台的IEEE励磁系统模型的转换实现
        3.4.1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概述及编写形式
        3.4.2 模型转换程序设计
    3.5 转换结果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SASP UD的励磁系统模型搭建
    4.1 引言
    4.2 励磁系统建模时初值平衡的原则及方法
    4.3 基于PSASP UD的IEEE励磁系统模型搭建
        4.3.1 直流励磁系统模型的建立(以DC3A为例)
        4.3.2 交流励磁系统模型的建立(以AC7B为例)
        4.3.3 静止励磁系统模型的建立(以ST2A为例)
    4.4 仿真校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SASP平台搭建的励磁系统特性分析
    5.1 引言
    5.2 IEEE励磁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
    5.3 风速扰动下的励磁系统的调压特性分析
    5.4 短路故障时的励磁系统调压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三级式航空无刷同步电机三相交流励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航空无刷交流励磁系统研究现状
        1.2.1 无刷交流励磁系统拓扑结构及研究现状
        1.2.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研究现状
    1.3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在起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1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数学关系问题
        1.3.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采用航空交流电源时面临的励磁切换问题
        1.3.3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在起动过程中主电机励磁电流闭环控制问题
        1.3.4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中旋转二极管的故障检测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4.1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耦合模型
        1.4.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开环运行
        1.4.3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闭环运行
        1.4.4 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检测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耦合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三相交流励磁机、旋转整流器模型
        2.2.1 三相交流励磁机稳态模型
        2.2.2 旋转整流器及主电机励磁绕组电路模型
    2.3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耦合模型
        2.3.1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等效耦合电路
        2.3.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方程
        2.3.3 励磁机铁心饱和效应
        2.3.4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最优运行点
    2.4 励磁机输出特性仿真分析
        2.4.1 仿真模型建立
        2.4.2 结果对比分析
    2.5 实验验证
        2.5.1 实验平台搭建
        2.5.2 静止实验
        2.5.3 旋转实验
        2.5.4 误差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开环运行研究
    3.1 引言
    3.2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采用航空三相电源时的运行特性
        3.2.1 励磁机转子与同步磁场同向旋转
        3.2.2 励磁机转子与同步磁场反向旋转
    3.3 三相交流励磁切换为单相交流励磁
        3.3.1 三相交流励磁机的单相交流励磁数学模型
        3.3.2 三相交流励磁机的单相交流仿真分析
        3.3.3 三相交流励磁方式切换为单相交流励磁方式仿真分析
        3.3.4三相交流励磁方式与单向交流励磁方式切换实验
    3.4 三相交流励磁切换成直流励磁
        3.4.1 三相交流励磁机的直流励磁数学模型
        3.4.2 三相交流励磁机的直流励磁仿真分析
        3.4.3 三相交流励磁方式与直流励磁方式切换仿真分析
        3.4.4三相交流励磁方式与直流励磁方式切换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三相交流励磁系统闭环运行研究
    4.1 引言
    4.2 励磁系统等效电路
        4.2.1 基于电压模型的等效电路
        4.2.2 基于电流模型的等效电路
    4.3 主电机励磁电流控制
        4.3.1 主电机励磁电流估计
        4.3.2 主电机励磁电流控制方法
    4.4 仿真验证
    4.5 实验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旋转整流器二极管故障检测
    5.1 引言
    5.2 旋转二极管故障分析
        5.2.1 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
        5.2.2 旋转二极管短路故障
    5.3 故障特征及检测方法
        5.3.1 故障特征
        5.3.2 励磁机转子电流估计
    5.4 仿真验证
        5.4.1 仿真模型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实验验证
        5.5.1 静止实验
        5.5.2 旋转实验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已经申请的发明专利
    参加科研情况

(6)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模型
    2.1 引言
    2.2 交流励磁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的基本原理
    2.3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4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实用模型
    2.5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模型
    2.6 小结
3 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
    3.1 引言
    3.2 水轮机模型
    3.3 输水管道模型
    3.4 调速系统模型
    3.5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励磁调速协调控制
    3.6 小结
4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仿真研究
    4.1 引言
    4.2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4.3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无穷大系统动态仿真
    4.4 含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的多机系统动态仿真
    4.5 小结
5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效益分析
    5.1 引言
    5.2 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及其拟合
    5.3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的转速优化
    5.4 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效益
    5.5 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3 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1 电网正常运行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
        1.3.2 电网正常运行时交流励磁电源的控制
        1.3.3 电网非正常运行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
        1.3.4 电网非正常运行时交流励磁电源的控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全模糊控制器的交流励磁发电机解耦励磁控制策略研究
    2.1 引言
    2.2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
    2.3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4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全模糊解耦励磁控制策略
        2.4.1 基于全模糊控制器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2.4.2 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2.5 基于全模糊控制器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2.5.1 发电机有功、无功和转速调节性能仿真
        2.5.2 全模糊控制与传统矢量控制性能仿真对比
    2.6 小结
3 基于瞬时功率直接反馈的双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交流励磁用双PWM 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3 电网侧变换器的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
        3.3.1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3.3.2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电网侧变换器矢量控制技术
    3.4 双PWM 变换器直流链电压波动机理分析
    3.5 瞬时功率直接反馈控制策略的实现
    3.6 双PWM 变换器协调控制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3.7 小结
4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的励磁控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分析
        4.2.1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暂态电磁关系分析
        4.2.2 “Crowbar”保护方案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分析
    4.3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改进励磁控制策略
    4.4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机不脱网运行的仿真研究
        4.4.1 仿真系统建立
        4.4.2 电网对称短路故障时发电机的不脱网运行
        4.4.3 电网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发电机的不脱网运行
    4.5 小结
5 电网短路故障时双PWM 控制交流励磁电源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电网短路故障时电网侧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5.3 电网短路故障时电网侧变换器的改进控制策略
        5.3.1 电网电压正常时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5.3.2 电网电压骤降时电网侧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5.4 电网短路故障时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仿真研究
        5.4.1 仿真系统建立
        5.4.2 电网对称短路故障时发电系统的仿真
        5.4.3 电网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发电系统的仿真
    5.5 小结
6 双PWM 变换器励磁的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实验研究
    6.1 实验系统建立
    6.2 双PWM 变换器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6.2.1 硬件结构与设计
        6.2.2 软件体系架构与设计
    6.3 实验研究
        6.3.1 并网稳态运行实验
        6.3.2 并网动态运行实验
        6.3.3 采用瞬时功率反馈控制的发电机系统动态运行实验
    6.4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
附录II
附录III

(8)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励磁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工作
2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1 交流励磁发电机概述
    2.2 三相坐标系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3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功率传递关系
    2.4 小结
3 矢量控制
    3.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3.2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3.3 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
    3.4 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仿真分析
    3.5 小结
4 交-交变频器的建模与仿真
    4.1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变频器选择
    4.2 交-交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4.3 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变频励磁系统主电路结构选择
    4.4 电压控制型交-交变频器建模与仿真
    4.5 电流控制型交-交变频器建模与仿真
    4.6 小结
5 交-交变频交流励磁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5.1 交流励磁发电机仿真模型
    5.2 水轮机及调速器仿真模型
    5.3 交-交变频器仿真模型
    5.4 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5.5 励磁变压器仿真模型
    5.6 交流励磁发电系统整体模型及其仿真
    5.7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含交流励磁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异步化同步发电机的应用概况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交流励磁发电机数学模型
    2.1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 交流励磁发电机abc坐标系下的有名值方程
    2.3 交流励磁发电机转子磁场dq0坐标系下的有名值方程
    2.4 交流励磁发电机转子磁场dq0坐标系下的标么值方程
    2.5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三种模型
3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及调速系统数学模型
    3.1 励磁系统模型
    3.2 调速系统模型
4 基于Matlab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研究
    4.1 基于Matlab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建模
    4.2 基于Matlab的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
5 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线性化模型
    5.1 交流励磁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线性化模型
    5.2 励磁系统线性化模型
    5.3 调速系统的线性化模型
    5.4 单机无穷大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
6 含交流励磁发电机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6.1 含交流励磁发电机多机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
    6.2 含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7 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交流励磁型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
        1.1.2 电力系统持续工频过电压问题
        1.1.3 风能发电技术
        1.1.4 交流励磁的异步化同步发电机的应用前景
    1.2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原理及特点
    1.3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1.4.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2 主要工作
2 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2.1 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特征
    2.2 交流励磁发电机单相定子接地保护
        2.2.1 对于定子绕组中性点不接地的交流励磁发电机
        2.2.2 对于定子绕组中性点接地的交流励磁发电机
    2.3 小结
3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保护
    3.1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控制原理
        3.1.1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概述
        3.1.2 动态同步轴系下的解耦控制方法
        3.1.3 动态同步轴系下的励磁控制方程
    3.2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特征
        3.2.1 软件控制部分
        3.2.2 硬件网侧整流器部分
        3.2.3 电容故障
        3.2.4 逆变桥发生故障
        3.2.5 励磁绕组故障
    3.3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保护策略及算法
        3.3.1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保护方案
        3.3.2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保护算法
    3.4 保护方案仿真校验
        3.4.1 需要校验的几种情况
        3.4.2 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交流励磁发电机差动保护
    4.1 交流励磁发电机相间或匝间短路保护理论依据
    4.2 交流励磁步发电机相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4.2.1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原理
        4.2.2 交流励磁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方案
    4.3 交流励磁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
        4.3.1 横联差动保护原理
        4.3.2 交流励磁发电机横联差动保护方案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研究与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建模仿真与参数测试[D]. 刘丽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2]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等效模型[D]. 张扬.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发电机组励磁AVR半实物仿真检测系统研究[D]. 毛泽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基于PSASP平台的IEEE励磁系统模型建立及特性分析[D]. 陈杏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三级式航空无刷同步电机三相交流励磁技术研究[D]. 张赞.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6]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研究[D]. 闫庆方. 郑州大学, 2009(02)
  • [7]交流励磁发电机及其励磁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D]. 姚骏. 重庆大学, 2007(05)
  • [8]交流励磁发电机交—交励磁系统仿真研究[D]. 宋耀东. 郑州大学, 2007(04)
  • [9]含交流励磁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模型及应用[D]. 崔召辉. 郑州大学, 2007(04)
  • [10]交流励磁型异步化同步发电机保护研究[D]. 冯管印. 重庆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