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脉搏,永恒的追求——听许新爱演奏黄安伦《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生命的脉搏,永恒的追求——听许新爱演奏黄安伦《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一、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馨[1](2018)在《黄安伦两首钢琴前奏曲音乐解读与演奏诠释》文中研究表明《C大调前奏曲》(Op.5No.1)与《c小调前奏曲》(Op.5No.2)是我国现代着名作曲家黄安伦于1971年创作的一整套钢琴独奏作品《钢琴前奏曲十二首》(Op.5)的开篇之作。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无论其表达的情感内涵,还是其呈现出的钢琴音乐形象,都凝练了作曲家的才华。因此,自作品面世以来,受到广大钢琴演奏者的喜爱,常出现在音乐会、钢琴比赛等的舞台上,成为十二首前奏曲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两首。本文以黄安伦的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音乐本体、演奏诠释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论证。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及演奏技术进行了全面、多角度的分析、整理、总结,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心得,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和演奏意义。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对黄安伦及钢琴作品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的简介,以黄安伦生平、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的创作背景、音调溯源、创作理念为切入点,对其生平经历及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后文全面深入的探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第三部分是对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的音乐解读,从曲式和声、调式调性、情感内涵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两首作品。力求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本体特征与风格,帮助我们更好的演奏作品。第四部分是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的演奏诠释,文章从旋律的表达、速度的把握、力度的控制、踏板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探究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心得对乐曲进行了深层次的诠释。为演奏者艺术性的把握乐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王漾[2](2016)在《黄安伦钢琴作品和声特色分析》文中指出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与钢琴表演艺术虽起步较晚且发展道路曲折,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为之能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主要致力于对民族风格的探索,钢琴创作也不例外,在众多钢琴创作当中,作曲家黄安伦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充满浓郁的中国乡土气息,在如何解决和声的民族风格方面他做出了努力。因此,分析和研究他钢琴作品中的和声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黄安伦长期居住海外,是一名旅加华裔的现代作曲家,他的作品涵盖了专业音乐创作诸如歌剧、室内乐、芭蕾舞、交响乐、器乐独奏、声乐、合唱等很多领域。他同时是一名钢琴家,钢琴作品在以上的音乐体裁中占据一定的份量,因而钢琴作品的和声代表了他音乐创作的一个方面,并体现其和声风格特征。本文以黄安伦创作的主要钢琴作品作为研究主线,结合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和思维,对其和声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作曲家进行比较,力图对黄安伦钢琴作品的和声特色做一个总结归纳,认识钢琴作品和声特色在其创作中的价值和地位,同时也折射出他作为旅加中国作曲家是如何坚持欧洲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安伦的创作理念及部分作品的简介;第二部分以多样化的和弦结构为切入点,对多声结构的材料与形态作相应的分析归纳;第三部分是对作品的调式调性布局与转调中的和声进行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其创作所包含的民族元素与十二音音乐的分析,并拓展至同时代作曲家在五声音阶与十二音相结合方面的探索,认识其它“民族风格”的创作。笔者通过以上分析,将黄安伦钢琴作品的和声特色概括为三个方面:在五声调式基础上采用具有创新特点的旋律写作手法;坚持有调性音乐创作并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音响的效果竭力渲染民乐当中宏伟的气势。他吸收西方的作曲技法,并用中国民族化的和声构思自己的作品,是成功结合中国与西方音乐创作的作曲家。

彭晨[3](2014)在《黄安伦《赋格四首》复调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对黄安伦《赋格四首》(op.68)进行复调技法研究。文章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分别从这四首赋格曲的主题构成,调式调性布局,整体结构布局以及复调织体特征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对上述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到黄安伦音乐创作中所体现的独特气质和创作风格,以此说明东西方音乐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茁壮生命力,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李梦婷[4](2013)在《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研究》文中提出黄安伦,祖籍广东番禺,1949年出生于音乐世家,旅加当代着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创作体裁基本涉及所有领域,包括交响音乐、芭蕾舞剧、歌剧、合唱音乐、器乐独奏、声乐、戏剧音乐、电影音乐和电子音乐等。在所涉及众多体裁当中,黄安伦的钢琴音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钢琴独奏曲、钢琴与乐队协奏、钢琴改编曲,其中大部分已被出版。《舞诗第三号》是由黄安伦创作于1987年,是他从耶鲁毕业后创作的“舞诗”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其创作灵感来自于1980年北京舞蹈学院一群青春朝气的学生,他在与舞蹈演员的接触中获得了创作的灵感——舞蹈演员的形体美感,运用钢琴与舞蹈同时在舞台上呈现的方式,使音乐、舞蹈、灯光交相辉映,视觉、听觉共同享受,构成诗一般的意境和情意。本文通过归纳、分析、总结等研究方法,对黄安伦的作品进行梳理总结,以了解黄安伦音乐的总体特征,并以《舞诗第三号》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文化视角入手,挖掘乐曲中诗与舞的元素,分析不同艺术形式与音乐的融合,以探求该作品独特的文化特征、音乐特征以及创新手法。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黄安伦与《舞诗第三号》,主要介绍了黄安伦的艺术经历以及《舞诗第三号》的创作背景以及理念。第二章《舞诗第三号》作品的意蕴,主要阐述分析的是《舞诗第三号》中诗和舞的文化特征,以及艺术特点。第三章钢琴演绎中的舞与诗,主要紧扣上一章所叙述的《舞诗第三号》中诗与舞的特点,对其在音乐中的演绎进行阐述,分析音乐中如何体现了诗与舞的意韵,并对作品的演奏诠释进行了分析。

廖红宇[5](2010)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钢琴传入福建至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钢琴演奏、教育、创作以及相关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变,福建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以及在福建工作过、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笔者试图通过较为广泛而深入地查考福建的民国档案、民国报刊、地方文献、当代刊物、网络资讯等相关史料,结合访谈见证福建钢琴艺术发展的前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梳理,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史料,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福建近现代历史上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和整体面貌,总结其发展缘起、阶段特征,深入探究钢琴音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密切关联。力求开拓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思路,充实中国钢琴艺术史的区域性研究成果,为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钢琴音乐发展方面的资料和补充。全文共分五章,前四章结合福建近现代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梳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四个历史时期(萌芽期、初步发展期、曲折前进期和逐步繁荣期)的各个方面。第五章分析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三个特征,从近代基督教传播、福建人文地理、闽南文化三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探究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因。本文认为:钢琴音乐是福建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近代以来福建文化的整体发展同步。福建的钢琴音乐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特征。时代变迁、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福建音专钢琴教育和鼓浪屿钢琴文化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前者在20世纪上半叶的福州地区,后者在闽南地区,受不同地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两者的发展特征和时代意义不同。尤其是独具一格的鼓浪屿钢琴文化,在近代基督教传播与闽南海洋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鲜明而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成为闽南文化的新生事物之一,是中国新音乐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对于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具有显着意义。

黄勇[6](2003)在《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文中研究说明

二、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提纲范文)

(1)黄安伦两首钢琴前奏曲音乐解读与演奏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对国家顶层设计的思考
        二、对钢琴学习、表演现实的感悟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黄安伦钢琴音乐创作风格研究
        二、黄安伦钢琴作品创作特征分析
        三、黄安伦作品评论
        四、黄安伦钢琴作品演奏探析
        五、兼论黄安伦钢琴作品本体及演奏
        六、其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黄安伦及钢琴作品两首前奏曲简介
    第一节 黄安伦简介
        一、黄安伦成长经历
        二、黄安伦钢琴艺术创作成就
    第二节 两首钢琴前奏曲(Op.5 No.1-2)简介
        一、两首前奏曲的创作背景
        二、两首前奏曲的音调溯源
        三、两首前奏曲的创作理念
第三章 两首前奏曲的音乐解读
    第一节 曲式和声
        一、《C大调前奏曲》
        二、《c小调前奏曲》
    第二节 调式调性
        一、民族调式
        二、西洋调式
    第三节 情感内涵
        一、C大调前奏曲献给挚友崔世光(友情)
        二、c小调前奏曲献给恋人欧阳瑞丽(爱情)
第四章 两首前奏曲的演奏诠释
    第一节 旋律的表达
        一、单声部旋律的表达
        二、音程和弦旋律的表达
    第二节 速度的把握
        一、基本速度
        二、细节速度
    第三节 力度的控制
        一、常规力度标记的把握
        二、逻辑重音与节拍重音的控制
    第四节 踏板的使用
        一、旋律性材料的踏板使用方法
        二、伴奏性音型的踏板使用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黄安伦钢琴作品和声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黄安伦的创作理念及作品简介
    第一节 黄安伦简介
    第二节 创作理念
    第三节 作品简介
第二章 多样化的和声结构
    第一节 非三度结构和声方法
    第二节 变和弦的应用
    第三节 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
    第四节 线性结构和声方法
第三章 调式调性布局与转调
    第一节 调式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调性的频繁转换
    第三节 调式调性的转换
    第四节 多调性的应用
    第五节 传统调式上的多调性横向进行
第四章 民族元素与十二音音乐
    第一节 民族民间音乐取材
    第二节 新的音列组合形式
    第三节 十二音音乐
    第四节 五声音阶与十二音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黄安伦作品目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黄安伦《赋格四首》复调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赋格四首》的主题写作特征
    第一节 主题核心动机分裂与综合的灵活运用
    第二节 “bach”主题与五声性旋律相结合的主题写作特征
    第三节 以五声性调式原则加以扩展的主题写作特征
    第四节 主题中隐伏旋律的写作特征
第二章 《赋格四首》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四首赋格曲的结构布局
        1. 《d小调赋格》结构分析
        2. 《g小调赋格》结构分析
        3. 《d小调赋格》与《g小调赋格》结构比较
        4. 《f小调赋格》、《D大调赋格》结构特点
        5. 《赋格四首》结构布局特征
    第二节 “中西合璧”式的调性调式布局特征
        1. 五声性调式与中古调式相结合的调性布局
        2. 调性结构布局中的“多调性横向进行”
        3. 因半音进行而产生的大小调式对比的调性布局
第三章 《赋格四首》织体运用特征
    第一节 密接和应的多样性
        1. 补充型的密接和应
        2. 趣味型的密接和应
        3. 展开型密接和应
    第二节 逆行对位的派生用法
    第三节 织体多样化的展开方式
        1. 常规织体形态的灵活性运用
        2. 个性化织体编织的特征运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黄安伦与《舞诗第三号》
    第一节 黄安伦的艺术经历
    第二节 《舞诗第三号》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舞诗第三号》的创作理念
第二章 《舞诗第三号》作品的意韵
    第一节 《舞诗第三号》中的诗
    第二节 《舞诗第三号》中的舞
第三章 钢琴演绎中的诗与舞
    第一节 钢琴演绎中的诗
    第二节 钢琴演绎中的舞蹈特点
    第三节 演奏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基础资料
    三、研究方法和论述构架
第一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萌芽(1840-1911)
    第一节 近代福建社会的变迁
        一、鸦片战争与福建
        二、近代福建文教事业的兴起
    第二节 钢琴初传福建
        一、近代福建的西洋音乐文化活动
        二、键盘乐器的运用
        三、福建新音乐教育的启蒙与钢琴音乐教学活动
第二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初步发展(1911-194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福建社会的变革
        一、民国时期的福建政治与经济
        二、"五四"运动与福建的文化教育
    第二节 钢琴教育的初步发展与专业性教育的萌芽
        一、教会大学的钢琴教育
        二、福建音专的钢琴教育
        三、其他教育机构中的钢琴教学活动
    第三节 钢琴音乐的传播与交流
        一、教育活动中钢琴音乐的传播
        二、抗战活动中钢琴音乐的传播
        三、鼓浪屿的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四、闽籍作曲家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
第三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曲折前进(1949-197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社会的发展
        一、福建的政治与经济
        二、文教事业的发展
        三、福建的对外文化交流
    第二节 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一、福建本土钢琴演奏的沉寂
        二、福建籍钢琴演奏家的创举
    第三节 钢琴教育的酝酿
        一、福建本土的钢琴教学情况
        二、福建籍钢琴教育家在省外
    第四节 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
        一、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
        二、殷承宗的钢琴音乐创作
        三、福建乡土情怀的钢琴音乐创作
第四章 福建钢琴音乐的繁荣发展(1978-200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福建社会
        一、社会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二、福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发展
    第二节 欣欣向荣的钢琴音乐交流活动
        一、福建本土的钢琴交流活动
        二、闽籍钢琴家在世界各地的演奏
        三、钢琴制造业及相关产业
    第三节 钢琴教育的普及性与专业性发展
        一、钢琴教育的普及性发展
        二、专业性钢琴教育再次起步
    第四节 多元化的钢琴音乐创作
        一、鼓浪屿专题的钢琴创作
        二、福建乡土气息的钢琴音乐创作
        三、现代钢琴音乐创作
第五章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特征与成因
    第一节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
        二、地域性特征
        三、开放性特征
    第二节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因
        一、基督教传播的影响与作用
        二、福建人文地理的影响与作用
        三、闽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安伦两首钢琴前奏曲音乐解读与演奏诠释[D]. 张宁馨.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黄安伦钢琴作品和声特色分析[D]. 王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11)
  • [3]黄安伦《赋格四首》复调技法研究[D]. 彭晨.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4]黄安伦钢琴音乐《舞诗第三号》研究[D]. 李梦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5]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 廖红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6]生命的脉动,永恒的追求——听许兴艾演奏黄安伦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J]. 黄勇. 钢琴艺术, 2003(01)

标签:;  ;  ;  ;  ;  

生命的脉搏,永恒的追求——听许新爱演奏黄安伦《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