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巧玉[1](2021)在《钟情分子育种 守护粮食安全——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徐建龙》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一种禾本植物,幼苗期与杂草非常相似。即便如此,先民们早在公元前12000年~16000年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到大禹时期,水稻已经得到广泛种植,在《史记·夏本纪》中就有"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沧海桑田,白云千载。当下,水稻已经成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食。这一比例在我国超过了65%。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着巨大压力。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粮食缺口将达1.3亿吨。
张兰迎[2](2021)在《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爆裂性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爆裂玉米作为特质玉米,地位越来越重要。成功的建立出优秀的高品质爆裂玉米组合体系以及高效快速的遴选出高品质的爆裂玉米对实际农业农村生产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爆裂玉米组合评价指标和方法不能统一标准,结构体系存在漏洞,可操作性不能满足快速遴选高品质爆裂玉米的要求。本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47份爆裂玉米品种的爆裂品质,农艺性状、产量等几方面的数据分析,以及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影响爆裂玉米膨爆性的因素进行研究,试图建立一个通过农艺性状、种子表型、种子成分快速筛选高品质爆裂玉米的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期待通过基因编辑的方法对爆裂玉米的爆裂特性进行改良,主要结果如下:1.提高爆裂玉米的商品品质和加工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爆裂玉米的使用价格和价值。通过统计分析47份爆裂玉米品种的表型与爆裂特性,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黄色粒色、高于45粒的中小型粒度、珍珠型、膨爆系数不低于22,膨爆率不低于90%。2.爆裂玉米籽粒含水量是影响膨爆特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沈爆3号与pop9两个爆裂玉米品种籽粒为材料,采用人工浸水处理再逐步烘干分批采样,探究了爆裂玉米自水分饱和到完全烘干脱水过程中膨爆特性与水分含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高低两个极端含水量均会导致膨爆率与膨爆系数下降,含水量为0时,不发生膨爆;饱和含水量时,膨爆率下降明显,低于90%,膨爆系数下降至3以下,约为对照的八分之一。玉米籽粒含水量在0和5.5%之间时,籽粒含水量和膨胀系数之间呈正相关,含水量在5.5%和饱和水分之间时,籽粒含水量和膨胀系数之间呈负相关。本研究鉴定的玉米膨爆率峰值对应的籽粒含水量明显低于前人报道的结果,暗示种子浸水处理再烘干过程影响爆裂特性与自然晾晒处理不尽相同。3.爆裂玉米种皮是影响是爆裂玉米膨爆性的重要因素。供试品种顶部种皮扫描电镜观察,爆裂玉米与普通玉米在种皮内部跟外部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种皮的结构仅仅起到一个保护和承受压强的作用;通过微观观察系统证明爆裂玉米的种皮明显厚于其他普通品种的玉米;种皮破损实验正常压(0.1MPa)下加热,种皮完整的爆裂玉米会发生膨爆,种皮破损的爆裂玉米不发生膨爆,仅仅发生体积上的略微增大,说明种皮完整性对爆裂玉米的重要性。4.压力对爆裂玉米的膨爆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突然增压释放(0.9 MPa)的条件下,所有玉米籽粒都会发生爆裂,不管是什么品种或果皮是否完整。经过加压,然后慢慢恢复到正常压力,任何籽粒都不会发生爆裂。这两个正反两方面的实验表明,在高压条件下突然释放压力是爆裂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正常压力下,完整的种皮提供的内部气密性是爆裂玉米品种籽粒爆裂的必要条件。5.爆裂玉米的角质胚乳、粉质胚乳、胚以及各个成分所占的比例都对爆裂特性产生影响。供试样品中的横切面、纵切面微观观察后定量分析,爆裂玉米籽粒的角质胚乳占据了更大的比例,粉质胚乳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胚占据的比例基本可以忽略;其他供试品种的粉质胚乳所占相对比例比较多,或者胚占据比例比较多,这都是在正常压强下籽粒不发生膨爆的原因。供试品种的角质胚乳、粉质胚乳扫描电镜结果来看,虽然有小部分的不同,但不能认为这是供试品种籽粒发生膨爆或者不发生膨爆的原因。6.淀粉含量对爆裂玉米的膨爆性起着一定的作用。供试品种的总淀粉含量测定证明了淀粉含量过低的条件下,正常压强或者加压突然释放的条件下都不发生膨爆。
张鑫[3](2021)在《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水稻优异种质资源耐盐碱鉴定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生长时期水稻品种耐盐碱性的差异,本研究选用89份利用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水稻品种“通禾899”获得的突变体材料对其进行萌发期耐盐碱鉴定,以萌发率相对盐碱害率为指标筛选出10份典型突变体材料进行幼苗期及全生育期田间耐盐碱鉴定与评价。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苗期和全生育期水稻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可用于萌发期、幼苗期以及全生育期水稻耐盐碱鉴定的评价指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水稻在萌发期、幼苗期以及全生育期耐盐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盐碱胁迫显着影响水稻种子萌发率。对照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盐碱胁迫下水稻萌发率在9.33%至88.67%之间,品种间差异显着;根据萌发率的相对盐碱害率将91份材料分为5类,其中6份材料抗性达到1级,24份材料抗性达到3级,30份材料抗性达到5级,26份材料抗性达到7级,5份材料抗性为9级。2.盐碱胁迫显着影响水稻苗期生长状况、生物量以及植株体内离子含量。利用模糊函数法对水稻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对综合评价与单一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线性分析,筛选出存活率、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根系中K+/Na+可以作为苗期水稻耐盐碱鉴定的指标。3.盐碱胁迫显着影响水稻全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体内离子含量。利用模糊函数法对水稻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与单一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线性分析,筛选出抽穗期K+/Na+、产量、分蘖数、穗重、千粒重、成熟期K+/Na+可以作为全生育期水稻耐盐碱鉴定的指标。4.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耐盐碱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萌发期萌发率与苗期存活率、苗鲜重、根干重的耐盐碱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苗期根系中K+/Na+的耐盐碱系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苗期存活率的耐盐碱系数与全生育期中成熟期K+/Na+的耐盐碱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根系中K+/Na+的耐盐碱系数与全生育期中抽穗期K+/Na+的耐盐碱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5.对水稻不同时期的综合耐盐碱性进行线性分析表明:萌发期评价结果与苗期的评价结果具有极显着一致性;萌发期评价结果与全生育期无一致性;苗期评价结果与全生育期无一致性。6.通过萌发期、苗期、全生育期综合评价鉴定出3份耐盐碱品系“东稻122”、“东稻112”、“M7041”。
周艳春[4](2020)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认为本文以国内外搜集的93份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遗传结构,明确其遗传进化方向;筛选和构建核心种质,挖掘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较高遗传潜力的优异种质材料,合理创制和利用新种质,为加快无芒雀麦育种进程、解决草原生态建设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表型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遗传Shannon’s信息指数(H’)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茎重>干草产量>节数>鲜草产量>叶重>株高>叶长>茎粗>叶宽>穗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节数、株高的遗传变异最为丰富。(2)遗传进度综合排名为:茎重>节数>株高>叶重>叶宽>穗长>叶长>鲜草产量>茎粗>干草产量。(3)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93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2.在分子水平上,93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弱,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获得三个类群,第I类群材料为祖先种群。第II类群材料与第III类群材料为进化分支群。祖先种群(I类群)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具体位置在欧亚交界处及西亚。(2)第II类群含有23份材料,分为6个亚群,其中俄罗斯育成品种“五一”在第5亚群(II-5),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第III类群含有63份材料,分为12个亚群,其中我国育成品种锡林郭勒缘毛雀麦、公农、奇台、乌苏1号分别位于第7、9、10、11亚群,处于较高的进化水平。来源于新疆的乌苏1号,进化水平在育成品种中最高。(3)第II类群有更高的草产量优势,第III类群有更广的适应性,品种改良时可在两类群分别选择亲本。3.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筛选出5个与叶重性状显着相关的SNP标记,分别为Marker11780、Marker12723、Marker15908、Marker185742和Marker31669。对于叶重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12%、2.46%、4.15%、2.31%、3.31%,累计表型贡献率是15.53%。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其余9个性状均未获得阳性SNP标记。通过核心SNP标记筛选,共计获得到核心SNP标记247个。其中,株高、穗长、茎粗、节数、叶长、叶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的核心SNP标记分别为20、24、19、21、29、19、26、31、25、33,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率累计分别53.21%,48.35%,52.34%,60.56%,49.38%,50.21%,46.67%,54.37%,39.39%,62.12%。这些标记可有效的提高无芒雀麦新种质的分子鉴定效率。通过在第II、III类群取样,获得核心种质样本41份。4.获得的41份核心种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其中变异系数高于平均水平的五个性状为穗节间长、小花数、小穗数、主轴分支数、种子产量,变异系数分别是35.14%、29.32%、26.98%、22.78%和22.71%。(2)影响种子产量且呈显着正相关的是小花数(0.75)和小穗数(0.653),其次为小穗小花数(0.505)和穗节数(0.454)。(3)遗传参数综合排名依次为小花数、种子产量、主轴分枝、小穗数节间长度、颖果长、内稃长、穗下第一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小花数、第一颖长、第二颖长、穗长、穗轴第一节间长、穗节数、外稃长、内稃宽、外稃宽。(4)利用性状主成分分析,对41份核心种质进行了综合排名,选出较优异的种质材料10份。综上所述,无芒雀麦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系统进化清晰。在今后无芒雀麦品种改良上,应在第II、III类群进行杂交选育,创造更多的遗传变异,不断加强选择压力,提高育种效率。
徐华山,徐得泽,夏明元,刘凯,陈志军,杨国才,李培德,游艾青[5](2019)在《湖北省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策略及新种质创制》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特点,提出了从亲本选择、后代材料筛选、常规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等方面选育长粒型优质籼稻的育种策略。利用这一育种策略创制了83份长粒型优质籼稻新种质,其中有9份材料稻米品质达到部优二级,有37份材料稻米品质达到部优三级,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还需要加强抗病性、耐热性及食味品质的研究。
周岩,郭嘉,胡玉锋,魏健,李毅丹[6](2020)在《稻香相关基因OsBADH2在“吉粳88”中的基因编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稻米的香味品质受到消费市场的格外重视。水稻OsBADH2基因是影响稻米香味的重要基因,选择优质粳稻品种,针对该基因进行基因编辑,有望创制出香味品质优异的粳稻材料。本研究通过分析OsBADH2基因外显子序列的保守性,选择了3个特异性靶点,分别构建了U6启动子驱动的包含不同靶点的gRNA表达盒,并将其连入植物基因编辑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转化体系,对非香型粳稻品种"吉粳88"进行遗传转化,T0代共获得847株再生材料。经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和测序验证,24株T0代材料的OsBADH2基因编辑靶点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编辑。在T1代材料中获得了7类不含转基因成分,且OsBADH2基因靶点纯合的基因编辑后代材料。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转化体系,转化再生过程中省略了抗性筛选过程,并辅以高效的HRM检测,能够在T1代即获得位点发生纯合编辑且无转基因成分的基因编辑后代材料。本研究获得的OsBADH2基因编辑的"吉粳88"后代材料也为培育香味品质改良的粳稻品种提供了新材料。
张津乔[7](2019)在《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对稻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纹枯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纹枯病水稻新品种是减轻产量损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另外,针对我国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资源,培育和推广耐盐性水稻品种将是增加我国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和耐盐性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筛选和鉴定抗纹枯病和耐盐性新品种和新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引进的两个自然品种群体(国内水稻品种为主的群体I和不同国家水稻品种组成的群体II)为材料,分别筛选抗纹枯病和耐盐水稻新种质;同时,结合各品种的高密度SNP基因型信息,开展抗纹枯病、部分农艺性状及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掘新的基因/QTL,服务于分子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测量了群体I中175个品种的各农艺性状,分析认为此品种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通过重测序,筛选获得约20万个有效的SNP标记,在基因组中的平均间距为1.85Kb。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群体I中分别检测到131个与穗长、131个与粒长、5个与粒宽、170个与籽粒长宽比、73个与株高及257个与抽穗期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结合各标记的分布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2、5、1、11、8和11个与各性状相关的QTL,其中不少QTL区域或附近存在一些已克隆的相关性状的QTL或基因,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控制相关农艺性状的QTL。2.利用田间接种和离体茎秆接种两种抗纹枯病鉴定方法,评价了群体I中175个品种及3个抗性水平已知的对照品种对纹枯病的抗病表型,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的区分抗、感对照品种。在此基础上分别筛选到5个在田间鉴定中、8个在离体鉴定中纹枯病抗性较好的新种质,其中两种方法均筛选到的抗病种质为赣农3425和鄂晚5号。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07个与田间病级、70个与病斑长度、54个与相对病斑长度显着关联的SNP标记;根据各标记的位置分布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1、6和11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其中22个QTL与已报道的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如qSB-11LE、qSB-2YSB、qSB-9TQ位于相同或相近区域,其余6个为新发现的抗纹枯病QTL。3.对群体II中的229个品种及5个对照品种分别于孕穗期进行盐处理。从中筛选到4份耐盐性较好的水稻新种质(BR24、Palmyra、Eh Ia Chiu和Taducan),其在盐处理后的相对穗长和相对结实率均高于耐盐对照品种的相应数值,叶片Na+相对含量与三份耐盐对照基本一致。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60个与Na+含量、123个与K+含量、15个与钠钾比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结合各标记分布的区域,认为分别存在15、20和3个耐盐相关QTL,其中6个与已报道的QTL或基因如OsFH1、WAK32、VDAC2等位于相同或相近区域,其余32个为新发现的耐盐性QTL。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抗纹枯病和耐盐性基因的挖掘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信息和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詹俊辉[8](2019)在《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亲本选育的遗传基础狭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丰富种质资源、扩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MAGIC群体为材料,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抽穗期、分蘖动态、株高、伸长节间数、总叶片数、粒长和粒宽等14个农艺性状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明确水稻MAGIC群体材料在不同农艺性状间的差异表现特征,旨在选出不同农艺性状间差异较大的材料,为全球水稻品种的鉴定及基因组分析提供理论理据,为优质丰产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有利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农艺性状变异分析: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变异幅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间存在明显差异。每穗瘪粒数变异系数最大(62.52%),且粒长、粒宽、长宽比和总叶片数的变异系数小于10%;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瘪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有效穗数7个农艺性状的级差值均为同一性状最小材料的1倍以上,其中每穗实粒数级差值最大,为50.31;14个农艺性状经筛选后可用于主成分分析。(2)水稻MAGIC群体14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49%,第1主成分为结实因子,第2主成分为粒数因子,第3主成分为粒长因子,第4主成分为粒宽因子,第5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6主成分为穗数因子,第7主成分为叶数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欧氏距离为7.5,水稻MAGIC群体可划分为6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材料数量最多,达153。(3)不同类群水稻材料在14个农艺性状上的表现差异:第Ⅰ类群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最多、每穗粒数偏低、分蘖数多,但单株产量偏低,属多穗、少粒、多分蘖型,可作为多穗、多分蘖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株型的改良;第Ⅱ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结实率适中;第Ⅲ类群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大、植株最高、伸长节间数最多、籽粒宽、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但产量和结实率最低,属少粒、重粒、宽粒、高秆、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型,可作为重粒、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抗倒伏型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粒重、抗稻瘟病和纹枯病及抗倒伏的改良;第Ⅳ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适中、千粒重最小、有效穗数适中、抗倒伏,属适穗、轻粒、抗倒伏型,可作为抗倒伏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抗倒伏的改良;第Ⅴ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较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适中、抽穗期短、冠层温度最高,属高冠层温度型;第Ⅵ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最高、有效穗数最少、每穗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抗纹枯病、抗倒伏、抽穗期短、分蘖数最少、植株矮小、总叶片数最少、粒宽最小、冠层温度最低,属少穗、粒多、少蘖、矮秆、窄粒、抗纹枯病、抗倒伏、低冠层温度型,综合性状良好,可作为主要的选育材料之一。(4)抽穗期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水稻材料14个农艺性状的影响:抽穗期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冠层温度与植株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长、籽粒长宽比、伸长节间数和总叶片数存在相关性,冠气温差与植株产量性状中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宽、抽穗期、株高和伸长节间数存在相关性。其中,第Ⅰ和Ⅴ类群冠层温度与水稻籽粒粒长呈负相关;第Ⅰ、Ⅱ和Ⅳ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抽穗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第Ⅰ和Ⅱ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株高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
王才林,张亚东,赵凌,路凯,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周丽慧,赵春芳,梁文化,孙明法,严国红[9](2019)在《耐盐碱水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文中指出我国有234万hm2沿海滩涂和1亿hm2内陆盐碱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土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水稻作为沿海滩涂和盐碱地改良的首选粮食作物,国内外学者对耐盐碱水稻开展了广泛研究。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单产在300 kg/667 m2以上的水稻品种。本文对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筛选、耐盐基因/QTL的定位与克隆、耐盐水稻鉴定与评价方法、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耐盐碱水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耐盐碱水稻研究的建议。
杜茜[10](2018)在《HrpZm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功能解析及新种质创制》文中认为hrp基因是病原物与植物互作过程中,能够在非寄主植物上引起过敏性发应,而在寄主植物致病的一类基因。hrp基因的编码蛋白为Harpin,是一类富含甘氨酸、对热稳定、对蛋白酶K敏感的蛋白,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诱导激发植物体产生防卫反应,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和抗逆能力,并促进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转hrp基因的植物由于外源基因的整合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作物抗病虫及其它逆境能力。植物应对胁迫表现为一系列基因和基因产物的特异表达性,植物表达抗病反应的过程也是抗病信号传递的过程。大豆(Glycine max)富含优质食用油脂、植物蛋白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在大豆生产上属世界性病害,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M.J.Kauf-mann&J.W.Gerdemann)侵染引起。目前,防治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是选用抗病品种。但由于大豆疫霉菌毒力结构复杂、生理小种遗传变异速度快,而常规育种技术周期长,工作量较大,缺乏抗性资源,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随着hrp基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成为解决大豆抗疫霉根腐病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hrpZpsta基因来源于烟草野火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Psta218菌株,是hrp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本研究以常用的大豆模式材料(Jack,Williams 82)及大豆生产品种沈农9号、华春6号等作为转基因受体。为确保hrpZpsta基因在受体中的正常表达,根据大豆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将hrpZpsta基因优化并命名为hrpZm。以hrpZm为目标基因,以草丁膦作为筛选标记构建表达载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hrpZm基因转入到受体品种中。通过对连续多代的转基因后代材料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生物学功能鉴定、HrpZm蛋白功能解析和遗传稳定性筛选,获得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具有较高抗性的新种质材料HP116。以HP116及对应受体为实验材料,对其抗病反应、抗病基因表达及抗病生理活性物质合成量进行比较研究,为研究hrpZm基因通过激发多条抗病信号途径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根据大豆密码子偏爱性,将hrpZpsta基因进行人工优化合成,优化后的hrpZm基因长度为423bp,与原基因序列有73.52%的相似度,GC含量为47.8%,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TF101-Gmubi3中,构建了植物重组表达载体pTF101-Gmubi3-hrpZm。2、将重组表达载体pTF101-Gmubi3-hrpZm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细胞EHA101中。以大豆的子叶节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将目的基因hrpZm导入到受体材料中。本研究中,受体Jack、Williams82、华春6号、沈农9号的转化率分别为5.06%,4.24%,1.24%,1.82%,遗传转化的平均转化率为2.48%。共获得再生苗679株,其中受体为Jack的147株,受体为华春6号的的192株,受体为Williams 82的134株,受体为沈农9号的206株。3、种植T0代收获的种子于温室中,单株采用与T0代相同的鉴定方法,同一株系的种子混合收获,T1代入选转基因群体27个。从T2代开始,对来自于不同转基因事件的连续多代的转基因后代群体进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生物学功能鉴定,解析了HrpZm的生物学功能。在不同世代中综合考量PCR检测,Southern杂交,RT-PCR检测,Western杂交分析,ELISA分析及Real time-PCR等多项检测分析的结果,筛选到来自于转基因事件B4J9116的后代株系B4J9116-6-2-4,该株系T2-T3代的多个单株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均显示单一条带,T3-T5代PCR检测阳性率均为100%,T3代RT-PCR检测和Western杂交结果均显示阳性,T3代叶片中基因表达量、T4代不同采样部位基因表达量的Real time-PCR检测分析目标基因均表现出较高的基因表达量,T4代单株靶标蛋白ELISA特异性测定HrpZm和PAT蛋白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检出率,T5代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出苗,结实等性状均表现优异,田间种植农艺性状与受体无明显差异,将株系定名为HP116。4、以HP116为实验材料,采用Real time-PCR技术测定了R基因抗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水杨酸、茉莉酸等多条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其中水杨酸信号途径关键基因PR1、PR12、PAL在大豆疫霉根腐病为害的大豆植株的叶片上基因表达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上调。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AOS基因表达量在叶片上微弱上调,而PPO却明显的上调。细胞程序性死亡GmNPR1和GmNPR2明显上调,而与R基因抗性相关的基因GmSGT1基因表达量微弱上调,RAR基因表达量明显的上调。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转hrpZm基因大豆株系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是多种调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条抗病途径的协同交互作用实现了该过程。转基因种质HP116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其对病原菌的伤害与受体相比表现出了不同的防御机制。在抵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侵染时RAR、GmSTG1、GmNPR1、GmNPR2、PAL、PR1、PR12、PPO等基因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在病原菌侵染前,HP116幼苗叶片中各防御酶的活性除PAL外均较受体高,在被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侵染的过程中,PAL、POD、PPO及SOD酶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PAL、PPO两种酶活性迅速升高,同时启动水杨酸信号途径和茉莉酸信号途径,两个途径协同作用抵抗病原菌的入侵。虽然不同的酶变化趋势及峰值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略有不同,但活性显着高于受体,表明hrpZm基因在受体基因组中的整合提高了受体品种的抗病性和对病原菌侵染的反应、抵抗能力。本研究利用优化后的hrpZm基因转化获得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升高的转基因新种质。hrpZm基因在受体基因组中的整合影响和调控了受体原有的抗病代谢途径,激活了R基因抗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水杨酸、茉莉酸等多条信号途径,使得大豆抗病性性状得到改良,为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二、吉林省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钟情分子育种 守护粮食安全——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徐建龙(论文提纲范文)
出走——从常规育种走向分子育种 |
归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前路——攀登更高的山峰 |
(2)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爆裂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爆裂玉米的发展历程 |
1.1.1 国外爆裂玉米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爆裂玉米的发展历程 |
1.2 爆裂玉米的研究现状 |
1.2.1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新组合评价指标 |
1.3 改良爆裂玉米爆裂性的技术手段 |
1.3.1 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手段 |
1.3.2 诱变育种技术 |
1.3.3 转基因技术 |
1.3.4 基因编辑技术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商品品质指标的确定 |
2.2.2 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加工品质指标的确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爆裂玉米爆裂性影响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分对爆裂玉米爆裂性的影响 |
3.2.2 种皮对爆裂玉米爆裂性的影响 |
3.2.3 压力对爆裂玉米爆裂性的影响 |
3.2.4 角质胚乳、粉质胚乳、胚对爆裂玉米爆裂性的影响 |
3.2.5 淀粉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对爆裂玉米爆裂性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加以探究爆裂玉米爆裂性影响因素 |
4.1 opaque2 基因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4.1.1 opaque2 基因CRISPR/Cas9 靶位点及其sgRNA设计与验证 |
4.1.2 opaque2 基因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4.1.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4.1.4 大肠杆菌转化 |
4.1.5 菌液PCR检测 |
4.1.6 质粒DNA提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o2 基因CRISPR/Cas9 载体 |
4.2.2 下一步计划及讨论 |
第五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水稻优异种质资源耐盐碱鉴定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稻重离子束辐照(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2.2 水稻耐盐碱种质资源创制及品种培育 |
1.2.3 水稻耐盐碱鉴定及评价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萌发期试验供试材料 |
2.1.2 苗期及田间试验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萌发期试验设计 |
2.2.2 苗期试验设计 |
2.2.3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 |
2.3.1 萌发期试验测定指标 |
2.3.2 苗期试验测定指标 |
2.3.3 田间试验测定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萌发期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1.1 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1.2 水稻萌发期耐盐碱鉴定及评价 |
3.2 水稻苗期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1 以存活率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2 以苗高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3 以根长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4 以苗鲜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5 以根鲜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6 以苗干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7 以根干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8 以幼苗中K~+/Na~+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9 以根系中K~+/Na~+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2.10 苗期水稻耐盐碱鉴定综合评价 |
3.2.11 苗期不同耐盐碱评价方法之间比较分析 |
3.3 水稻全生育期田间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1 以抽穗期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2 以抽穗期离子含量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3 以株高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4 以分蘖数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5 以有效穗数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6 以穗长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7 以穗粒数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8 以穗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9 以千粒重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10 以结实率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11 以成熟期离子含量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12 以产量为指标的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3.3.13 全生育期水稻耐盐碱鉴定综合评价 |
3.3.14 全生育期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比较分析 |
3.4 水稻萌发期、苗期及全生育期鉴定评价比较分析 |
3.4.1 盐碱胁迫下不同生长时期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
3.4.2 不同生长时期水稻耐盐碱性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4.1 水稻萌发期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4.2 水稻苗期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4.3 水稻全生育期耐盐碱鉴定与评价 |
4.4 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耐盐碱性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2.1 深入挖掘适用于所有材料的耐盐碱指标与方法 |
5.2.2 采用多种方式创制优异的水稻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无芒雀麦概述 |
1.1.1 无芒雀麦简介 |
1.1.2 无芒雀麦地理分布 |
1.1.3 无芒雀麦栽培起源及利用现状 |
1.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 |
1.2.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生理和品质特性研究 |
1.2.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抗性研究 |
1.3 遗传多样性概念、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利用现状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在饲料作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1.4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进度的研究现状 |
1.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2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3 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
2.3.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3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3.4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
2.3.5 无芒雀麦类群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2.3.6 无芒雀麦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4.2 无芒雀麦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
2.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
2.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
第三章 利用简化测序开发 SNP 标记及无芒雀麦遗传进化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基因组的提取 |
3.2.4 酶切方案确定 |
3.2.5 实验建库及高通量测序 |
3.2.6 实验建库评估 |
3.2.7 信息分析流程 |
3.2.8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
3.2.9 SLAF标签开发 |
3.2.10 基于SNP信息进行生物学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DNA质量检查 |
3.3.2 测序质量值分布检查 |
3.3.3 SLAF标签统计 |
3.3.4 SNP标签统计 |
3.3.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3.6 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7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8 93份资源类群间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
3.3.9 第二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
3.3.10 第三类群内亚群划分及数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代表性 |
3.4.2 传统分子标记技术的局限性 |
3.4.3 简化基因组技术在复杂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可行性及优势 |
3.4.4 无芒雀麦的遗传多样性 |
3.4.5 无芒雀麦的遗传分化 |
3.4.6 无芒雀麦品种改良 |
第四章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及核心种质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鉴定分析 |
4.3.2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分析 |
4.3.3 无芒雀麦草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3.4 核心标记的筛选分析 |
4.3.5 核心种质构建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无芒雀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4.4.2 无芒雀麦核心标记的筛选 |
4.4.3 无芒雀麦核心种质的筛选 |
第五章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
5.3.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
5.3.3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5.3.4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聚类分析 |
5.3.5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5.4.2 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进度 |
5.4.3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表型亲缘关系 |
5.4.4 无芒雀麦优异材料的筛选及育种潜力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湖北省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策略及新种质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挥湖北省优势,选育长粒型优质籼稻品种 |
2 长粒型优质籼稻的选育策略 |
2.1 搜集、筛选长粒型优质稻种质资源,严选亲本 |
2.2 加大材料选择、淘汰力度 |
2.3 常规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
2.4 完善长粒型优质籼稻保优栽培技术体系 |
2.5 制订长粒型优质籼稻品种标准 |
3 长粒型优质籼稻新种质创制 |
4 湖北省长粒型优质籼稻的改进方向 |
4.1 加强品种的抗病性研究 |
4.2 加强品种的耐热性研究 |
4.3 进一步完善稻米质量检测评价体系 |
(6)稻香相关基因OsBADH2在“吉粳88”中的基因编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OsBADH2靶点的选择 |
1.2.2 CRISPR/Cas9 表达载体构建 |
1.2.3 OsBADH2基因编辑材料的创制 |
1.2.4 基因编辑材料的分子检测 |
2 结果 |
2.1 基因编辑靶点的选择 |
2.2 基因编辑材料的创制 |
2.3 基因编辑材料的分子检测 |
3 讨论 |
4 结论 |
(7)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
1.1 水稻纹枯病 |
1.1.1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 |
1.1.2 水稻纹枯病发病因素 |
1.1.3 水稻纹枯病的接种鉴定方法 |
1.1.4 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 |
1.1.5 水稻抗纹枯病QTL的研究 |
1.2 水稻耐盐性研究 |
1.2.1 盐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水稻耐盐性鉴定及育种 |
1.2.3 水稻耐盐QTL的研究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与应用 |
1.3.1 GWAS的原理 |
1.3.2 GWAS在水稻抗病耐盐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纹枯病抗性研究材料 |
2.1.2 耐盐性研究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 |
2.2.2 水稻孕穗期耐盐性鉴定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稻纹枯病菌培养与接种方法 |
2.3.2 纹枯病病级调查方法 |
2.3.3 离体茎秆纹枯病菌接种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 |
2.3.4 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
2.3.5 叶片钠、钾元素含量测定以及穗部性状调查 |
2.4 数据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3.1 群体Ⅰ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分析 |
3.2 群体Ⅰ的品种基因型及群体结构分析 |
3.3 群体Ⅰ中部分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群体Ⅰ纹枯病抗性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
3.4.1 水稻纹枯病田间抗性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
3.4.2 水稻纹枯病抗性温室离体茎秆鉴定与抗性种质筛选 |
3.4.3 株高、抽穗期期以及两种方法鉴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水稻纹枯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6 水稻耐盐种质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6.1 孕穗期水稻耐盐性鉴定及耐盐新种质筛选 |
3.6.2 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四、讨论 |
4.1 水稻抗纹枯病新种质的筛选 |
4.2 抗纹枯病QTL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3 水稻部分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4 水稻耐盐新种质的筛选及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
(8)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籼稻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
1.1.1 籼稻的发掘与利用 |
1.1.2 常规籼稻的评价与利用 |
1.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现状 |
1.2.1 豫南稻区生态环境概况 |
1.2.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进展 |
1.3 MAGIC群体研究现状 |
1.3.1 MAGIC群体的起源与构建 |
1.3.2 MAGIC群体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
1.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评价与利用 |
1.4.2 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的评价与利用 |
1.4.3 其他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
1.5 主成分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主成分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5.2 主成分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
1.6 聚类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1 聚类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
1.6.2 聚类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抗病性及倒伏性 |
3.2.3 生育期 |
3.2.4 叶蘖动态 |
3.2.5 植株株型 |
3.2.6 籽粒粒型 |
3.2.7 冠层温度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变异性分析 |
4.2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4.3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4.4 不同类群水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4.5 不同类群水稻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分析 |
4.6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和分蘖动态分析 |
4.7 不同类群水稻株型相关性状分析 |
4.8 不同类群水稻籽粒粒型分析 |
4.9 不同类群水稻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分析 |
4.10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5.2 不同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差异 |
5.2.1 不同类群材料产量性状的差异 |
5.2.2 不同类群材料稳产性的差异 |
5.2.3 不同类群材料形态特性的差异 |
5.3 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耐盐碱水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 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筛选 |
1.2 耐盐基因/QTL的定位与克隆 |
1.3 耐盐水稻鉴定与评价方法 |
1.4 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 |
1.5 耐盐水稻配套栽培技术 |
2 耐盐碱水稻研究存在的问题 |
2.1 水稻耐盐机理尚不清楚 |
2.2 耐盐性水稻鉴定标准不统一 |
2.3 可供育种利用的耐盐基因不多 |
2.4 育种方法有待进一步突破 |
3 意见和建议 |
3.1 深入开展耐盐机制研究 |
3.2 加强耐盐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耐盐基因的发掘 |
3.3 加强耐盐碱水稻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
3.4 加强耐碱水稻研究 |
(10)HrpZm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功能解析及新种质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Harping蛋白诱导的植物抗病反应 |
1.1.1 hrp基因的功能及Harpin蛋白的遗传学特征 |
1.1.2 Harpin蛋白的作用机理 |
1.1.3 Harpin蛋白的生物功能 |
1.1.4 转Harpin蛋白编码基因的植物改良 |
1.2 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
1.4 植物的诱导防御及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作用机理 |
1.4.1 植物的抗病的信号途径及调控机制 |
1.4.2 植物抗病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 |
1.4.3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5 我国发展转基因大豆的必要性 |
1.6 抗病转基因大豆国内外发展现状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hrpZpsta基因的优化及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基因及菌株 |
2.2.3 试剂 |
2.2.4 实验试剂配制 |
2.2.5 引物 |
2.2.6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hrpZPsta基因优化及载体构建 |
2.3.2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hrpZpsta基因的优化 |
2.4.2 以Bar为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 大豆遗传转化与T0代转基因单株的获得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HrpZm功能解析与抗性种质材料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Western杂交抗体 |
3.2.3 引物 |
3.2.4 实验试剂 |
3.2.5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转基因后代单株 PCR 检测 |
3.3.2 转基因后代单株Bar试纸条检测 |
3.3.3 转基因后代单株抗草丁膦筛选 |
3.3.4 转基因后代的Southernblot杂交检测 |
3.3.5 转基因后代的RT-PCR检测 |
3.3.6 转基因后代的Westernblot杂交检测 |
3.3.7 转基因后代的ELISA杂交检测 |
3.3.8 转基因后代的Realtime-PCR检测 |
3.3.9 受体材料及后代转基因株系生物学功能鉴定及筛选 |
3.3.10 转hrpZm基因株系遗传和抗病性的稳定性研究 |
3.4 试验结果 |
3.4.1 T_1代转基因材料材料的筛选和获得 |
3.4.2 T_2代转基因后代HrpZm功能鉴定及材料筛选 |
3.4.3 T_3代转基因后代HrpZm功能鉴定及材料筛选 |
3.4.4 T_4代转基因后代HrpZm功能鉴定及材料筛选 |
3.4.5 T_5代转基因后代HrpZm功能鉴定及材料筛选 |
3.4.6 稳定遗传新种质的获得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大豆抗病信号途径对HrpZm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接种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4.3.2 转hrpZm基因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株系抗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
4.4.2 植物抗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省水稻优质新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钟情分子育种 守护粮食安全——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徐建龙[J]. 蔡巧玉. 科学中国人, 2021(31)
- [2]爆裂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爆裂性影响因子的研究[D]. 张兰迎.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水稻优异种质资源耐盐碱鉴定及评价[D]. 张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4]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周艳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5]湖北省长粒型优质籼稻育种策略及新种质创制[J]. 徐华山,徐得泽,夏明元,刘凯,陈志军,杨国才,李培德,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4)
- [6]稻香相关基因OsBADH2在“吉粳88”中的基因编辑研究[J]. 周岩,郭嘉,胡玉锋,魏健,李毅丹.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3)
- [7]水稻纹枯病抗性及耐盐性的鉴定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津乔. 扬州大学, 2019(02)
- [8]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D]. 詹俊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耐盐碱水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才林,张亚东,赵凌,路凯,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周丽慧,赵春芳,梁文化,孙明法,严国红. 中国稻米, 2019(01)
- [10]HrpZm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功能解析及新种质创制[D]. 杜茜. 吉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