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发现的新矿物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发现的新矿物

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来发现的新矿物(论文文献综述)

黎海龙[1](2021)在《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在新发展阶段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任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加强深部找矿、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我国今后资源勘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众所周知,广西有很多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矿产资源,在成因上都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目前广西已发现的大中型矿床中有不少在空间展布上受岩体展布特征所制约,已知出露或半隐伏的控矿特征明显的就有:大厂(笼箱盖)、大明山、西大明山、钦甲、昆仑关等岩体。这充分表明通过探讨和研究隐伏岩浆岩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来预测和寻找与岩浆岩体相关的隐伏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以制约岩浆岩时空展布的岩石圈结构构造为研究基础,以探讨广西岩浆岩的展布特征为桥梁和纽带,重点解决制约深部找矿的控矿构造和控矿地质体问题。抓住岩浆岩这个关键环节,为实现广西深部找矿的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开展系统的重、磁异常研究,基于重、磁资料反演,并结合岩石圈速度结构,分析了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性结构特征,建立了广西深部地质构造格架,划分了深部地质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关系,对区内岩浆岩省进行重磁异常特征分析,并对典型的岩浆岩体通过其发育、展布及其定位特征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与成矿的成因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证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围绕广西地区岩浆岩问题,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岩浆岩方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及研究情况,并梳理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2.根据卫星重、磁异常特征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密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利用地震波全波形反演得到东亚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开展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特征分析,判断广西地区岩石圈具有与地壳不同的速度结构,壳内可分成桂西、桂东北、桂中和桂南几个区块;并推测广西地区岩石圈可能存在壳内滑脱层,壳内滑脱层可能发生在20~30 km深处,岩石圈底部滑脱层主要发生在40~80 km深处,该滑脱层可能成为燕山期以来中国大陆东南部岩浆活动的主要通道,这种结构特征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过程的表现。据此可以认为,在中-新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演化背景下,广西地区岩石圈形成了由多个块体拼接的深部构造格局。3.利用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对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化率结构进行反演,依据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岩石圈密度和磁性异常成因及其与地表区域构造的关联。结合近年来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热状态方面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广西地区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不连续,磁化率结构显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中下地壳解耦,致使在中生代以来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错位”的主要原因。4.为了提高对重、磁异常的分辨能力,突出更多的有益信息,利用小波变换对广西区域重、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根据重、磁异常的特征及重、磁异常的线性展布规律,推断了广西断裂构造和隐伏半隐伏岩体,划分了8条岩浆岩带,认为其基本上分布于上地壳低密度异常带(区),且发育于深断裂靠低密度异常带一侧,即深部构造陡坡带的前缘,并有越靠近断裂岩浆岩的定位越高的特点。5.结合地质的新成果、新认识,选择了两个不同岩浆岩带、物化探工作程度较高的西大明山岩体和桥圩中-基性岩体进行综合分析,从深部到浅部探讨其展布形态、定位特征以及成矿关系。总之,论文基于广西岩石圈结构构造通过多维度、多方法开展对岩浆岩的研究,圈定隐伏岩体并探讨其空间展布规律,不仅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手段,也为深部找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选区和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对于广西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深部找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周武权[2](2020)在《太行山中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以石湖金矿为例》文中提出石湖金矿区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与保定市阜平县交界处的灵寿县一侧,是河北省大型金矿产地之一,也是太行山地区唯一一处大型金矿产地。矿区位于北东向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之燕山期麻棚岩体东侧,岩体侵入及断裂构造形成多受赤城~娘子关深大断裂带西支北冶~麻棚~杨家庄深大断裂带控制,含金矿脉位于其次级或更次级低次序的断裂构造控制。在对太行山地区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大量的事实数据阐述了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分析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提出矿床成因观点,总结了成矿的规律,并首次提出了在近岩体的外接触带赋矿带的新观点,也为今后的地质找矿指明了找矿的方向。经综合研究认为:石湖金矿是经历了多期次地质构造的发展、演化阶段形成的,早期阶段构造的形成及以后演化为后期成矿提供了条件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通过大量的数据及事实证明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和断裂破碎带密切相关,而与地层就成矿来源而言,关系不大,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随燕山期麻棚岩体的岩浆侵入上升、经结晶分异后期而形成的含矿热液流体,在低次序近南北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中,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成矿,岩浆岩为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但不排除有少量其他流体的参与;石湖金矿床的类型为由岩浆岩、构造等多因素控制,高至中、低温多矿化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导的中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石湖金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了在石湖金矿深部及周边和外围地区的找矿方向,为今后的地质找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张玉婷[3](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马涛[4](2019)在《南岭东段天井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文中提出天井窝钨矿床处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的崇(义)-(大)余-(上)犹钨锡矿集区西侧的九龙脑岩体南缘,具有典型的“九龙脑成矿模式”。而该矿床是赣南地区发现较早的小型规模矿床,矿床规模经多年勘查工作一直没有突破。近几年,随着勘查程度的提高,发现了多种钨矿体类型,有内接触带石英脉型钨矿体、矽卡岩型钨矿体、蚀变花岗岩型钨矿体和萤石伟晶岩型钨矿体等,各产出于不同部位,以复合类型同时产出部位矿体最富。天井窝地区出露的奥陶系上统古亭组灰岩,提供了容矿空间,岩体所携带的含矿热液沿着裂隙带集聚、运移,中高温气液交代,形成含矿矽卡岩。在矿区内采集出露的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样品,通过SHRIMP测年对比显示,天井窝地区出露的岩体属九龙脑复式岩体的一部分,为成矿母岩。其多期次的侵入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含矿热液,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测试了研究区地表及钻孔岩心的磁化率、极化率、电阻率、密度等参数,通过激电中梯、激电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地表化探取样分析等工作,圈定了矿化异常区,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在矿区发现了新的隐伏矿体,在物化探异常区及钻孔工程揭露的基础上研究总结,综合分析了成矿热液运移的方向,摸清了隐伏岩体与地层接触面深部延展的形态,找寻有利的赋矿空间。初步建立了“天井窝成矿模式”,预测天井窝矿床其远景储量在20000吨以上,具有形成中型以上规模钨锡矿床的潜力。

郭佳[5](2019)在《华南右江盆地锡成矿事件与花岗岩锡成矿能力 ——以个旧和大厂锡多金属矿区为例》文中提出右江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锡矿产地之一,在其边缘孕育着一系列大型和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其中,以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两个世界级规模的矿床最为典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前人对右江盆地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锡矿的成因机制还存在较大争议,有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成因、海底喷流沉积成因以及海底喷流-花岗岩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等多种认识。本论文以个旧和大厂两个锡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矿物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两个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其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剖析了区内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并评估了其锡成矿能力,为矿区今后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个旧锡多金属矿区主要由马拉格、松树脚、高松、老厂和卡房5个矿床组成。区内矿石类型丰富,以产在隐伏花岗岩附近的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矿体和远端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层状/似层状锡石–铁氧化物±硫化物矿体为主。对高松Sn?Cu矿床两种类型矿体锡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二者均形成于晚白垩世(85.183.5 Ma),与区内高峰山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一致。大厂矿区主要由铜坑–长坡、高峰、大福楼、灰乐和亢马5个锡矿床组成。锡多金属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块状以及脉状/网脉状产于泥盆系中。本次工作获得5个矿床不同类型锡矿体中锡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95.490.3 Ma,与区内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一致。个旧和大厂矿区的锡石均具有较高的Fe、W、Mn和低的Nb、Ta含量,与花岗岩岩浆热液体系中锡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锡石晚白垩世的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揭示个旧和大厂地区的锡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个旧地区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岩广泛发育,主要包括西部的龙岔河和神仙水岩体,东部的白沙冲、马松(北炮台)和老卡岩体。个旧地区5个主要的锡矿床均位于东部,而西部则零星分布着一些中、小型锡矿床和锡矿点。作为区内规模最大的花岗岩体,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成矿能力尚待评估。与东部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相比,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低的SiO2和Sn含量,低的Rb/Sr和高的K/Rb、Nb/Ta、Zr/Hf比值。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蜕晶作用弱,具有低的Hf和Sn含量;磷灰石发育清晰振荡环带,具有低的Mn和Sn含量;二者REE配分均显示弱的Eu负异常。这些特征表明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对低的分异程度。锆石Ce4+/Ce3+(高至411)和全岩Fe2O3/FeO(>0.5)比值揭示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中等氧化条件,属磁铁矿系列花岗岩;而东部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低的氧逸度,属钛铁矿系列花岗岩。龙岔河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低的分异程度和相对高的氧逸度不利于锡在熔体中富集,岩体的锡成矿能力较弱;而东部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的分异程度和低的氧逸度,这与我国华南地区其他含锡花岗岩类似。大厂地区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主要包括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富镁铁质暗色包体),其中前者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密切相关。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侵位于约93 Ma,花岗斑岩脉和镁铁质暗色包体具有一致的成岩年龄,约为86 Ma。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强过铝质、富碱特征,富集P、Li、Rb、Cs、Sn、W和U,亏损Ba、Sr、Eu、Ti等元素,属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全岩Zr饱和温度和锆石Ti温度显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初始岩浆温度(≥780 oC)。其全岩εNd(t)、锆石εHf(t)和δ18O值分别为-10.0-7.8、-9.9-3.9和6.28.1‰,相应的两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集中分布在中元古代。研究表明,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起源于元古代变沉积岩的部分熔融,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成矿期后的花岗斑岩脉也具有类似高分异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锆石εHf(t)和δ18O值分别为-9.0-4.9和6.58.2‰,表明其可能具有与黑云母花岗岩相似的源区。而花岗斑岩脉相对高的εNd(t)值(-5.0-4.3),则可能归结于酸性与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从而造成全岩Nd和锆石Hf同位素解耦。镁铁质暗色包体全岩εNd(t)、锆石εHf(t)和δ18O值分别为-0.4-0.3、1.54.9和6.57.2‰,相应的单阶段Nd和Hf模式年龄集中分布在新元古代。研究表明,镁铁质暗色包体是基性与酸性岩浆不完全混合的产物,其基性岩浆端元可能起源于软流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大厂地区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到成矿期后花岗斑岩脉的演化序列,暗示该区在晚白垩世处于岩石圈伸展的构造背景中。上涌软流圈地幔和底侵玄武质岩浆的加热作用,引起上覆成熟度较高的变沉积岩在相对高温条件下发生黑云母脱水部分熔融。黑云母的分解,能够有效萃取源区岩石的锡,从而形成初始富锡的长英质熔体。随后,这些长英质熔体在低氧逸度条件下结晶分异,最终在地壳浅部就位形成含锡花岗岩(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及相关的热液锡矿化。随着持续的伸展作用,幔源岩浆注入浅部地壳,并与壳源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花岗斑岩脉及镁铁质暗色包体。与黑云母花岗岩类似,成矿期后的花岗斑岩脉也显示具有锡成矿能力。综上所述,个旧和大厂地区的锡多金属矿床均与晚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排除了同生成因。个旧西区的花岗岩锡成矿能力弱,而个旧东区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大厂地区的笼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脉均显示一定的锡成矿能力,建议在以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予以重视。

童铄云[6](2019)在《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文中认为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是目前同位素质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可以获得高准确度和高精密度的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自上世纪40年代起,传统的同位素质量分馏校正理论一直被应用于核素质量的定量测量。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C-ICPMS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现象,而在使用传统质量分馏校正模型校正仪器的偏移时,部分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无法被校正。目前常见的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有:双稀释剂校正模型、SSB校正模型、内标校正模型、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校正模型等。其中,SSB校正模型、线性回归校正模型和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校正模型可以同时校正MC-ICPMS测定同位素比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获得高准确度的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本研究基于MC-ICPMS测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非质量分馏现象,选用合理的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对MC-ICPMS测定Pb、Hf和Cr同位素过程中存在的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校正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应用,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研究采用全同位素质量混合法,在完全不依赖传统校正律的基础上,利用高纯度Pb富集同位素,对国际标准样品标样进行定值。该方法是获国际承认的物质同位素丰度测量法,使用了高度富集Pb同位素的七种混合物,可以校正MC-ICPMS测试过程中的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提供Pb同位素的准确丰度值。测定的标准样品制作于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NRC),被命名为NRC HIPB-1,是一种独立于NIST SRM 981和NIST SRM 982的全新铅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在本研究中,将四种高同位素纯和高化学纯的富集铅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溶液按质量比混合,通过MC-ICPMS测量混合同位素溶液和标样溶液的同位素比值,计算标样溶液中的Pb同位素比值和绝对丰度。此外,使用一种经济、省时、高效的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模型,以NIST SRM 997Tl同位素标准物质作为内标校准物质,计算HIPB-1溶液中的铅同位素比值和绝对丰度。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MC-ICPMS测试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射线频率(Radio Frequency,RF),在短时间内模拟仪器测试过程中与测试时间相关的同位素分馏,测量效率比传统的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提高近20倍。以上两种方法均能校正在仪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非质量分馏效应,所测得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证明了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在高精度同位素比值测量中的可靠性。综合本研究中的长期测试结果,基于同位素丰度绝对测量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报导了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Pb)=207.1791(1)k=1。2)首次对国际标样JMC-475和NRC同位素标样HALF-1中完整的Hf同位素(174Hf,176Hf,177Hf,178Hf,179Hf,180Hf)组成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可追溯至国际单位制(SI)的Hf的同位素比值。在验证了线性回归内标校正法测量同位素绝对比值的准确性基础上,使用以NIST SRM 989 Re同位素为内标的线性回归模型校正MC-ICPMS测定过程中的同位素质量分馏和非质量分馏。通过讨论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的分馏规律,证明了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存在非质量分馏现象。传统的Hf同位素测量方法通常依赖于其他内标,定义176/177Hf为常数进行质量校正,本方法无需依赖其它Hf同位素标准或Hf同位素归一化比值,即可获得高精密度,高准确度的Hf同位素标样推荐值。另外,使用MC-ICPMS测定了目前通用的四种Hf同位素国际标准样品中Hf的同位素组成并报导了它们的相对同位素比值。结合两种同位素标样的测试结果,利用同位素度绝对测量法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报导了Hf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参考修正值Ar(Hf)=178.487±0.006。3)基于前人研究建立了Cr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配制双稀释剂、标定化学流程、测试标准溶液和地质样品等。使用双稀释剂法对标准物质(包括NIST SRM979、NIST SRM 3112a、SCP Cr)、玄武岩地质标样(BHVO-2)、橄榄岩地质标样(JP-1)的Cr同位素进行测定,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其它实验室发表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确认了分析流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TIMS对NIST SRM 979和BHVO-2进行了测定,其测试结果与使用MC-ICPMS的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IMS的分析精度略高于MC-ICPMS。此外,利用线性评估方法,讨论了MC-ICPMS测试Cr同位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质量分馏现象。4)对罗布莎铬铁矿区的块状铬铁矿矿石、致密块状铬铁矿矿石、豆荚状铬铁矿矿石、稠密浸染状铬铁矿矿石和稀疏浸染状铬铁矿矿石及围岩(包括辉石岩、全蛇纹石化纯橄岩、强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纯橄岩)样品的铬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铬铁矿样品的Cr同位素比值(-0.11±0.07‰)整体与硅酸盐地球的Cr同位素平均值(-0.124±0.101‰)相似,Cr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小。豆荚状铬铁矿相对于橄榄岩有轻微偏重的Cr同位素组成,显示铬铁矿结晶过程中有可能富集重的Cr同位素,有可能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的Cr3+转移有关。部分浸染状铬铁矿样品表现出相对于致密块状铬铁矿样品明显偏轻的铬同位素组成,可能与铬铁矿样品形成过程中的氧逸度有关。全蛇纹石化纯橄岩相对于铬铁矿具有偏正的铬同位素比值,可能与其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下经历的次生作用有关。

刘梦雨[7](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认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李星江[8](2018)在《相位激电法在多才玛地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激发极化法是多金属矿产勘查的重要方法,相位激发极化法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受电磁耦合影响小、设备轻便、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在各类隐伏金属矿床勘查中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总结了激发极化法的发展和应用,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深入理解激发极化法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相位激发极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文以多才玛相位激电法勘探为例,分析了该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及成矿特征。并对选择的研究方案及完成野外和室内工作进行了阐述和评价。通过对多才玛矿区的埋深不同的0和32勘探线进行方法有效性及技术条件试验,肯定了相位激电法在该地区的有效性,并结合矿区的岩石电物性特征,总结了矿石和围岩的电性差异。在调查区系统开展1:5万相位激电工作,圈定了7处相位激电异常,它们与视电阻率呈现高阻的含矿二叠系地层九十道班组(P2j)灰岩及北西西-近东西向含矿构造断层相一致。通过1:1万相位激电测量细化分解了X1-5、X3-1等对成矿有利异常,给出了异常带平面走向和形态,并对细化分解后的异常开展了偶极测深剖面工作,通过反演计算反映出极化体在断面内的形态和产状,给出了建议钻孔的布设位置。并结合已知钻孔和根据异常查证结果所布置的ZK7201、ZK7202等钻孔见矿情况,对推断矿致异常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了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圈定了找矿靶区,为今后的找矿工作和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相位激电法在找矿中的应用,打下了非常好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对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雪洁[9](2017)在《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文中提出淮南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淮南煤矿曾是中国人自己开发和经营的为数不多的大型煤矿,是我国近代新式煤矿的缩影,现代矿业科技在淮南煤矿的发展过程中地位独特,作用特殊。本文在研究中,以新中国成立之前淮南煤矿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为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新旧历史史料,运用数据分析法、比对法和综合分析法,通过对近代淮南煤矿的科技发展历程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历史事件加以研究,以期找到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梳理和还原了与淮南矿业科技有关的四个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一是(1909-1928年)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时期。商办性质的淮南大通煤矿,其主要生产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二是(1928-1937年)煤矿科技发展的“黄金十年”时期。官办国营的淮南煤矿局通过矿业科技的引进和生产运销模式的有效组织,使淮南煤矿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经营最为成功的国有企业。三是(1938-1945年)日本统治下煤炭开采技术的停滞和倒退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以人工开采代替机械生产的煤炭采掘技术的停滞和倒退。四是(1945-1949年)战后矿业科技的全面恢复和提升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大量前沿技术的引进、矿业人才培养,以及向美援会寻求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使得淮南煤矿的机械化开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对以上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同时,还从四个不同侧面还原和归纳了淮南矿业科技的重大历史进程和科研成果:一是有关淮南煤田的地质学理论和勘探技术。从淮南地质构造理论到推断淮南八公山新煤田的存在;从地质勘测规范的确立,到淮南新煤田的“一钻得煤”,以及后来谢家荣先生“大淮南盆地”的提出。二是以全新的经济地质学视角,阐述了淮南煤矿在我国经济地质学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淮南新煤田的发现是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在淮南煤矿的成功实践,是经济地质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有力例证,提醒人们应当重视地质矿产资源的“经济”特性。三是对淮南近代矿业科技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先进技术理念、设备的引进,矿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煤炭产、运、销的有效组织管理。四是考证了淮南煤炭的深加工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内容涵盖当时条件下的煤质分析,炼焦科学试验,合煤法炼焦的选择,以及借助上海先进的科研条件为淮南煤炭进行各种检测实验,此举可看成是今天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通过对淮南煤矿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面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五点重要启示:一是提高对煤炭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煤炭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从国家层面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二是加大对矿业经济的政策支持。要加大对煤矿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税收和财政投入带来的撬动效应,做大做强矿业经济。三是发挥好科学技术在矿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四是统筹协调矿业发展。矿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好、统筹好煤矿企业和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在生产、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中的诸多因素。五是正确把握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以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为指导,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强化两型城市建设,为众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杜佰松[10](2017)在《甘肃沃尔给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文中提出西秦岭造山带是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沃尔给楔卡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段、力士山-围挡山断裂带北侧,西土房—大槐沟断裂带近东西向横穿矿区而过。本文通过甘肃省沃尔给楔卡金矿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运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种元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Sb、As、Au、Pb、Ag中低温元素组合;第二类为Cu、Zn中高温元素组合;第三类以Hg为代表的挥发性元素。根据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及元素组合异常,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综合圈定出3个找矿靶区,分别为Ⅰ、Ⅱ和Ⅲ号异常区。运用系统核理论对该三个异常进行评价结果认为:Ⅰ、Ⅱ和Ⅲ号异常区系统的核分别为{Au,Pb}、{Au}及{Cu},系统稳定性强,其中Ⅰ和Ⅱ号异常区经钻探和槽探等工程验证,矿化位置、规模与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位置吻合较好,说明在这两个异常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所显示的异常为矿致异常。对于核为{Cu}的Ⅲ号异常区系统,认为其属于以Cu、Au为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系统。土壤次生晕所显示的异常分布区恰恰位于花岗质岩侵入体内部及其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暗示土壤次生晕所显示的异常与花岗质岩有关。本文选取位于矿区内与成矿空间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之黑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细致的岩相学观察和其矿物成分原位分析,探讨了黑云母的形成条件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根据黑云母的Fe2+-Fe3+-Mg2+三角图解及logfO2-T图解,估算其结晶时的氧逸度(logfO2)变化范围是10-1110-13,结晶温度约在670℃715℃之间。依据黑云母全铝压力计公式计算所得成岩压力为1.562.04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在5.917.72km之间。依据黑云母的TFeO-MgO-Al2O3组份图解,认为该花岗岩体属于造山带钙碱性岩系,岩石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黑云母Fe2+-Fe3+-Mg2+成分特点还显示岩体具有幔源I型花岗岩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及国内52个各类矿床与成矿有关岩体中黑云母的主量元素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寄主岩石碱度判别。结果发现:与Cu、Au成矿有关的岩体几乎都位于高碱度区域内,而与Sn矿形成有关的岩体均属于低碱度岩石系列。岩浆熔体早期至岩浆后期热液阶段,氧逸度的变化由高到低、介质的碱度逐渐增强,Cu、Au矿床的形成大致经历这样的成岩成矿过程。岩浆结晶过程早期低氧逸度、高碱度有利于Sn的活化迁移,岩浆期后热液阶段的高氧逸度、低碱度有利于锡石的沉淀,但是由于锡石沉淀过程中不断消耗O2,而致使其较高的氧逸度显着降低。碱度与氧逸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引起矿化的发生。本区的花岗质岩体由于具有幔源混入的I型花岗岩成因类型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可能形成于板内叠覆造山环境下,其黑云母成分特点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类大体一致。岩体结晶在较高的氧逸度(logf O2>NiNiO+1)环境,因此对于金、铜等亲硫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十分有利。本区具有金、铜成矿潜力。

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来发现的新矿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来发现的新矿物(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广西岩浆岩研究现状
        1.2.2 有关广西地区隐伏岩浆岩方面的研究
        1.2.3 广西地区地球物理调查及深部探测主要成果
        1.2.4 有关重、磁异常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与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1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层概况
        2.1.2 岩浆岩分布概况
    2.2 广西大地构造特征
        2.2.1 广西大地构造及演化
        2.2.2 广西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2.3 广西区域断裂
    2.3 区域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3.1 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3.2 广西地区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2.3.3 区域重力异常与航磁异常特征
        2.3.4 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岩石圈结构分析
    3.1 岩石圈密度及磁化率反演方法简介
    3.2 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
        3.2.1 岩石圈密度结构特征
        3.2.2 岩石圈磁性结构特征
        3.2.3 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3.3 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的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岩浆岩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分析
    4.1 区域重、磁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简介
        4.1.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析方法
        4.1.2 位场异常(断裂构造或岩性边界)信号提取方法
    4.2 广西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
        4.2.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结果
        4.2.2 广西多尺度重、磁异常的地质意义
    4.3 广西地区线性构造异常特征分析
        4.3.1 线性异常信号提取
        4.3.2 广西区域断裂构造及构造格架
    4.4 广西岩浆岩省重、磁异常特征
        4.4.1 隐伏半隐伏岩体重、磁异常特征
        4.4.2 利用重、磁异常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岩体
    4.5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分布的关系
        4.5.1 广西地壳厚度与岩浆岩分布
        4.5.2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发育及定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岩体与深部岩浆物质来源
    5.1 两个典型隐伏岩体的深部磁性结构
    5.2 典型岩体与深部物源
        5.2.1 西大明山隐伏岩体
        5.2.2 桥圩中-基性隐伏岩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太行山中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以石湖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4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床特征
    4.2 矿体特征
    4.3 矿石质量特征
    4.4 矿石类型
    4.5 共伴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
5 控矿因素分析
    5.1 地层
    5.2 岩浆活动
    5.3 地质构造
6 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规律研究
    6.1 成矿物质来源
    6.2 成矿阶段
    6.3 成矿温度
    6.4 矿物包体特征
    6.5 矿床成因分析
    6.6 成矿规律研究
    6.7 找矿方向探讨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南岭东段天井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与意义
    1.4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震旦系
        2.2.2 寒武系
        2.2.3 奥陶系
        2.2.4 志留系
        2.2.5 泥盆系
        2.2.6 石炭系
        2.2.7 二叠系
        2.2.8 三叠系
        2.2.9 第四系
    2.3 岩浆岩
    2.4 构造
        2.4.1 褶皱构造
        2.4.2 断裂构造
    2.5 物探异常特征
        2.5.1 重力场特征
        2.5.2 航磁场特征
    2.6 化探异常特征
        2.6.1 元素特征
        2.6.2 地球化学特征
    2.7 重砂异常
    2.8 区域矿产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4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3.4.1 初期物探工作
        3.4.2 后期物探工作
    3.5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3.6 矿区重力场、磁场特征
4 矿化特征
    4.1 矿化类型
    4.2 矿体特征
        4.2.1 石英脉型钨矿体
        4.2.2 矽卡岩型钨矿体
        4.2.3 蚀变花岗岩型钨矿体
        4.2.4 萤石伟晶岩型钨矿体
    4.3 围岩蚀变
        4.3.1 围岩
        4.3.2 围岩蚀变
5 岩石矿物学特征
    5.1 矽卡岩的矿物学特征
    5.2 岩体矿物化学特征
        5.2.1 长石
        5.2.2 云母
        5.2.3 石榴石
        5.2.4 绿泥石
        5.2.5 副矿物
    5.3 岩浆源区讨论
        5.3.1 岩浆源区
        5.3.2 成矿作用指示
        5.3.3 矿床的应用
6 成岩成矿时代
7 矿床成因分析及找矿远景
    7.1 矿床成因浅析
        7.1.1 成矿物质来源
        7.1.2 岩浆岩与成矿
        7.1.3 围岩与成矿
        7.1.4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7.1.5 成因类型、工业类型
        7.1.6 成矿模式
    7.2 找矿远景分析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华南右江盆地锡成矿事件与花岗岩锡成矿能力 ——以个旧和大厂锡多金属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锡矿床概述
        1.1.1 全球锡矿床的时空分布
        1.1.2 中国锡矿床的时空分布
    1.2 锡矿床的研究进展
        1.2.1 锡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1.2.2 岩浆?热液流体中锡的地球化学行为
        1.2.3 锡石U?Pb定年研究进展
        1.2.4 锡石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1.3 个旧和大厂锡多金属矿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1.3.1 个旧矿区研究现状
        1.3.2 大厂矿区研究现状
    1.4 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制备
        2.1.1 样品薄片制备
        2.1.2 单矿物挑选和制靶
        2.1.3 粉末样品制备
    2.2 实验分析
        2.2.1 锆石同位素及成分分析
        2.2.2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2.2.3 全岩FeO及挥发分分析
        2.2.4 全岩Sr–Nd同位素
        2.2.5 锡石同位素及成分分析
        2.2.6 单矿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
    3.1 右江盆地的性质及演化
    3.2 区域地层
        3.2.1 基底
        3.2.2 沉积盖层
    3.3 区域构造
        3.3.1 区域断裂
        3.3.2 区域褶皱
    3.4 区域岩浆岩
    3.5 区域成矿
第4章 个旧矿区锡多金属矿床成因:以高松矿床锡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为例
    4.1 矿区地质
        4.1.1 矿区地层
        4.1.2 矿区构造及岩浆岩
        4.1.3 矿床地质特征
    4.2 分析结果
        4.2.1 锡石显微结构
        4.2.2 锡石U–Pb定年结果
        4.2.3 锡石的化学组成
    4.3 讨论
        4.3.1 高松Sn?Cu矿床的成矿年龄
        4.3.2 锡石的颜色环带及阴极发光行为
        4.3.3 锡石的生长环境
        4.3.4 高松Sn?Cu矿床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第5章 个旧地区花岗岩锆石、磷灰石成分特征及成岩成矿指示..
    5.1 地质特征及样品采集
    5.2 分析结果
        5.2.1 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5.2.2 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5.2.3 磷灰石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5.3 讨论
        5.3.1 锆石对岩浆演化及锡成矿的记录
        5.3.2 磷灰石对岩浆演化的记录
        5.3.3 个旧西部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成矿能力评估
第6章 大厂矿区锡多金属矿床锡石U–Pb年代学研究
    6.1 矿区地质
        6.1.1 矿区地层
        6.1.2 矿区构造及岩浆岩
        6.1.3 矿床地质特征
    6.2 分析结果
        6.2.1 锡石U–Pb定年结果
        6.2.2 锡石的化学组成
    6.3 讨论
        6.3.1 大厂矿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年代学格架
        6.3.2 大厂矿区锡多金属矿床成因
        6.3.3 右江盆地晚白垩世大规模锡成矿作用
第7章 大厂地区花岗岩类成因及其成矿指示
    7.1 岩体地质及样品采集
    7.2 分析结果
        7.2.1 锆石U–Pb定年结果
        7.2.2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
        7.2.3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7.2.4 锆石Hf–O同位素地球化学
        7.2.5 单矿物成分特征
    7.3 讨论
        7.3.1 花岗岩类的侵位年龄
        7.3.2 黑云母花岗岩与花岗斑岩脉成因
        7.3.3 黑云母花岗岩锡的富集机制
        7.3.4 构造指示意义
第8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非质量分馏效应研究现状
        1.2.2 Pb、Hf同位素标样测定研究现状
        1.2.3 Cr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小结
第二章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2.1 仪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2.1.1 进样系统
        2.1.2 ICP离子源
        2.1.3 接口界面
        2.1.4 质量分析器
        2.1.5 接收检测器
    2.2 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
        2.2.1 内标法
        2.2.2 标样-样品-标样法(SSB法)
        2.2.3 SSB-内标联用法
        2.2.4 线性回归内标法
        2.2.5 同位素质量混合法
        2.2.6 双稀释剂法
        2.2.7 同位素分馏校正模型对比
第三章 Pb同位素标样HIPB-1 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3.1 引言
    3.2 样品处理及实验测试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铅同位素标准样品的制备
        3.2.3 基于线性回归校正法的样品测试
        3.2.4 HIPB-1 中铅同位素比值均一性测试
        3.2.5 ~(206)Pb金属样品预处理
        3.2.6 基于FGIM校正法的样品测试
        3.2.7 光谱干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纯~(206)Pb金属纯度测试
        3.3.2 同位素质量校正因子计算
        3.3.3 FGIM法测量结果
        3.3.4 线性回归法测量结果
        3.3.5 HIPB-1 的铅同位素比值均一性
        3.3.6 不确定度评估
    3.4 小结
第四章 Hf同位素标样HALF-1 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4.1 引言
    4.2 样品处理及实验测试
        4.2.1 仪器
        4.2.2 Hf同位素样品的制备及测试
        4.2.3 国际标样HIPB-1中Hf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4.2.4 光谱干扰
        4.2.5 不确定度评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LF-1和JMC-475 标样的测量结果
        4.3.2 Hf同位素测试过程中的非质量分馏
        4.3.3 不同标准样品的Hf同位素组成
        4.3.4 Hf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4.4 小结
第五章 双稀释剂法测试罗布莎铬铁矿Cr同位素研究及应用
    5.1 罗布莎铬铁矿地质概况及样品描述
    5.2 铬铁矿的铬同位素研究现状
    5.3 实验与方法
        5.3.1 仪器及设备
        5.3.2 化学前处理
        5.3.3 双稀释剂法测试Cr同位素流程研究
        5.3.4 标样测试结果
        5.3.5 测试过程中的非质量分馏现象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罗布莎铬铁矿铬同位素值分布
        5.4.2 罗布莎铬铁矿铬同位素分馏机理初步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5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2.2.1 画作工料类
        2.2.2 物料价值类
        2.2.3 具体工程类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3.3.1 蓝色系颜料
        3.3.2 绿色系颜料
        3.3.3 红色系颜料
        3.3.4 黄色系颜料
        3.3.5 白色系颜料
        3.3.6 黑色系颜料
        3.3.7 金属质颜料
        3.3.8 胶料及辅料
    3.4 小结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4.1 天然矿物颜料
        4.1.1 石青/天青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4.1.4 朱砂/银朱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4.1.6 马牙砂/马齿砂
        4.1.7 水花朱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4.1.9 陀僧/密陀僧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4.1.11 无名异/土子
        4.1.12 云母
    4.2 有机质颜料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4.2.2 洋蓝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4.2.8 紫粉
    4.3 合成颜料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4.3.2 铜青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4.3.4 西绿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4.3.7 洋青/大青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4.3.9 普鲁士蓝/洋靛
        4.3.10 巴黎绿/漆绿
    4.4 金属质颜料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4.4.2 黄飞金/红飞金
        4.4.3 黄泥金/红泥金
        4.4.4 鱼子金
        4.4.5 银箔/银粉
    4.5 胶料和辅料
        4.5.1 水胶/广胶
        4.5.2 贴金油
        4.5.3 青粉/土粉
        4.5.4 轻粉
        4.5.5 松香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4.5.7 剉草/锉草
        4.5.8 油艌灰
    4.6 小结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5.6 小结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6.1.1 颜料的采买
        6.1.2 颜料的贮存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6.2.1 天然矿物颜料
        6.2.2 人工合成颜料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6.3.1 单色做法
        6.3.2 调色做法
        6.3.3 混色做法
        6.3.4 衬色做法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F-3 工部核定则例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H-9 《粤海关志》税则
    H-10 常税则例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相位激电法在多才玛地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激电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位激电法原理及技术特点
    2.1 相位激电法概述
    2.2 相位激电法原理
    2.3 相位激电方法技术特点
        2.3.1 三段式相位激电工作模式
        2.3.2 三段式工作模式的优越性
        2.3.3 相位激电在高寒冻土区的应用效果
第3章 多才玛地区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3.1 多才玛地理条件
    3.2 多才玛矿区工作程度简介
    3.3 多才玛矿区地质特征
        3.3.1 地层
        3.3.2 构造
        3.3.3 岩浆岩
    3.4 多才玛矿段地球物理特征
        3.4.1 物探工作概况
        3.4.2 岩、矿石的电性特征
        3.4.3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
        3.4.4 物探异常特征
    3.5 多才玛地球化学特征
        3.5.1 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3.5.2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5.3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6 多才玛矿床地质特征
        3.6.1 矿体特征
        3.6.2 矿石特征
        3.6.2.1 矿石物质组成
        3.6.2.2 铅锌矿石物相分析
        3.6.2.3 矿物特征
    3.7 矿石结构、构造
        3.7.1 矿石结构
        3.7.2 矿石构造
    3.8 围岩蚀变特征
    3.9 控矿因素
第4章 多才玛相位激电工作方法概述
    4.1 研究方案选择及完成工作量
    4.2 相位激电野外工作
        4.2.1 1/5万相位激电测地工作
        4.2.2 1/1万相位激电测地工作
        4.2.3 偶极测深剖面测地工作
        4.2.4 质量情况
    4.3 相位激电法野外方法技术
        4.4.1 装置选择试验
        4.4.2 1/5万相位激电和偶极测深剖面
        4.4.3 1/1万相位激电
        4.4.4 极距选择
        4.4.5 频率/周期选择
        4.4.6 工作质量评述
        4.4.7 数据处理与定量计算
第5章 相位激电法在多才玛铅锌矿的应用效果分析
    5.1 多才玛相位激电方法试验
        5.1.1 0勘探线试验
        5.1.2 32勘探线试验
    5.2 多才玛地区岩石电物性特征
    5.3 1:5万相位激电调查成果
        5.3.1 1:5万相位激电偶极成果与直流激电中梯剖面异常特征比较
        5.3.2 1/5万相位激电的地质填图运用
        5.3.3 1/5万相位激电异常(X1至X7异常带)
    5.4 1:1万相位激电及偶极测深剖面查证成果
        5.4.1 X1-5异常查证成果
        5.4.2 X3-1和X3-2异常西段查证成果
    5.5 相位激电的应用效果
    5.6 相位激电的地质找矿效果
    5.7 矿致异常特征(找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研究目标
    三. 材料分析、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第一章 关于煤田范围的地质学调查
    1.1 舜耕山岩层倒置现象的发现
    1.2 舜耕山及上窑矿区向斜构造的揭示
    1.3 “大淮南煤田”概念的提出
    1.4 “大淮南盆地”概念的最终确立
第二章 关于煤田储量的勘探研究
    2.1 淮南煤田勘探的早期成果
    2.2 原有勘探方法的不足
    2.3 八公山新煤田的“一钻得煤”
    2.4 勘探新设备的大量引进与新规范的推广
第三章 经济地质学在淮南煤田调查与勘探中的体现
    3.1 经济地质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3.2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的经济地质学调查
    3.3 对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的考察
    3.4 经济地质学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
    4.1 近代新式煤矿的萌芽
    4.2 阻碍煤矿发展的因素
    4.3 大通煤矿的技术革新
    4.4 中兴煤矿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黄金十年”
    5.1 “黄金十年”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5.2 新井开采技术和动力设备的改进
    5.3 生产效率快速提升带来的新问题
    5.4 淮南铁路所解决的煤炭处运难题
第六章 矿工和日本统治下的矿业科技
    6.1 日本统治下煤矿技术的总体停滞
    6.2 矿工问题和煤矿安全技术的部分改进
    6.3 统一管理和设备引进
第七章 战后各项技术的快速提升
    7.1 战后全面的矿业恢复计划
    7.2 前沿技术的学习与人才的培养
    7.3 美援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7.4 采煤方法的改进和机械生产的普遍应用
    7.5 内战对技术改进的制约
第八章 煤炭深加工技术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
    8.1 早期的淮南煤质分析
    8.2 淮南煤炭的炼焦性试验
    8.3 淮南合煤法炼焦的确立
    8.4 淮南煤炭深加工的优化
结语与思考
    一.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中的科技革新
    二. 淮南矿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三. 淮南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附录
    1. 1947 年淮南煤矿各矿区设备表
    2. 1948年上海市工业协会限额进口原料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甘肃沃尔给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工作区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
    2.4 区域构造
        2.4.1 褶皱构造
        2.4.2 断裂构造
        2.4.3 区域内的变质作用
    2.5 区域岩浆岩
    2.6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概况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2 矿体地质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矿物组成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4 围岩蚀变
第四章 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数据处理
    4.3 元素组合特征
        4.3.1 相关分析
        4.3.2 R型聚类分析
    4.4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评价
        4.4.1 元素组合特征
        4.4.2 异常评价与验证
    4.5 小结
第五章 矿区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
    5.2 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
    5.3 黑云母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
        5.3.1 温度和氧逸度
        5.3.2 压力与深度
    5.4 黑云母中铝的晶体化学行为
        5.4.1 黑云母中Al~(VI)含量与其结晶压力的关系
        5.4.2 黑云母中Al~(VI)含量与其结晶温度的关系
    5.5 黑云母成分对其岩体碱度的响应
        5.5.1 不同矿床类型中岩体碱度
        5.5.2 碱度对成矿的影响
    5.6 成岩成矿意义探讨
        5.6.1 成岩环境探讨
        5.6.2 成矿意义的探讨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来发现的新矿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黎海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太行山中段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以石湖金矿为例[D]. 周武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南岭东段天井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D]. 马涛.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5]华南右江盆地锡成矿事件与花岗岩锡成矿能力 ——以个旧和大厂锡多金属矿区为例[D]. 郭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6]MC-ICPMS测定过程中非质量分馏校正的研究 ——以Pb、Hf、Cr同位素为例[D]. 童铄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8]相位激电法在多才玛地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D]. 李星江. 吉林大学, 2018(04)
  • [9]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D]. 叶雪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6)
  • [10]甘肃沃尔给花岗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D]. 杜佰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标签:;  ;  ;  ;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历年发现的新矿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