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得涉足业务

记者不得涉足业务

一、记者站一律不许涉足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尹洪东[1](2021)在《东野三世》文中研究说明卷一 东野一世 去意迟迟第一章身体的突发事件有时真的说来就来,猝不及防。这不,毫无征兆,齐东野竟得了突发性耳聋。先是左耳一阵阵秋蝉嘶鸣,节奏三长一短,涩涩不畅,有几分沙哑,接着是右耳,仿佛一根正在浇灌的细塑料水管,乍然被几枚钢钉刺破,发出不可抑制的嗤嗤的喷溅声。两种声音先后发作有五六分钟,便戛然而止。齐东野正惶惑不已,两耳又嗡的一声,随之是整个脑腔轰然共鸣。听觉就像一只正在高速旋转的陀螺,莫名其妙地骤然停了下来。

牛道斌[2](2020)在《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文中认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政策、体制及运行管理机制有其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渊源,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决定的。中国国际传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秉持客观、公正等新闻价值基本原则、遵循媒体报道和信息传播基本规律的同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即信息传播的政治性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性的内在要求,“媒体官办”、“官方色彩”是政治性的主要外在体现。这与西方媒体形成鲜明对照,也由此遭到西方政治势力、媒体贬谪甚至攻击,他们藉此将中国国际传播与集权政治、虚假宣传、舆论控制等联系在一起,贬损抹黑中国国家形象,误导受众乃至国际舆论。“媒体官办”、“官方色彩”,似乎成为烙在中国对外媒体身上的“红字”,令中国媒体人深为苦恼和困惑。中国传媒学界、业界必须从理论上对国际传播的政治特性及西方的指摘予以廓清和反击。本研究认为,信息传播和其他一切人类行为一样,有其行为目的和动机。当信息传播从偶发性的个体间行为扩展到一定范围,即社会区域,并以大众为对象时,这种动机即具有了“政治性”,成为带有攫取“话语权力”性质的政治行为。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跨国界信息传播--国际传播(狭义上的),亦不能例外。国际传播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即有了象征国家主权的国界后,才有的跨国界信息传播现象。国际传播通过为对象国家(地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推介己方(树立威望、声誉)、阐述立场(维护己方、贬斥他方),争取理解、支持,赢得人心,抢夺话语权,为己方的国际地位、发展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质上是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权力”斗争。国际传播出现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其外在形式已经由赤裸裸的宣传向更隐蔽的公共外交不断地变化和演进。本选题侧重从国际传播的本质特征,即政治性入手,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以国际政治学的视角,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和工具,特别是“权力”、“利益”、“威望政策”等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及传播学经典理论,包括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理论等,将国际传播作为一种针对大众的国际政治行为来研究,由此对国际传播的政治性及一般性运行机理、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剖析、解读,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国家的国际传播实践及其背后维护国家利益的意图,特别是舆论斗争进行梳理,如“剥笋”一般,对国际传播行为内含的政治动机和目的进行揭示、分析和论证,并认为“媒体官办”、“官方色彩”本不是什么问题,中国媒体、学者应该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地坚持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和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这一点上,今日俄罗斯RT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镜鉴)。同时,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推进中国国际传播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建议,包括从政治上强化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梳理解决多年来被诟病的几对矛盾关系,抓住新技术机遇,大力发展新媒体,以国家战略意图和意志,推动中国国际传播实现“弯道超车”。

王丽娟[3](2018)在《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推本溯源,邪教问题是我国社会系统内一个古老的课题,典章古籍中不乏其应对之策,从《礼记》到历代王朝正史的“刑法志”,从《唐律疏议》到《大明律》、《大清律例》,均记载有当时统治阶级对邪教抑或类邪教问题的处置方式。邪教问题亦是一个当代国际性问题,法国为之金鼓齐鸣,综合应对;美国素有“邪教王国”之称,却泰然处之,来者不拒;日本为其密锣紧鼓,修法制律;中国大张挞伐,却又防不胜防……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我国与国外邪教问题具有本质区别。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是二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社会转型进程中新(兴)宗教里面孳生的一批具有反社会、反人类等性质的违法犯罪组织,是新(兴)宗教的畸形品,归根究底,将它称之为新兴宗教亦不为过。而我国当代邪教是杂糅了本国历史遗留政治问题与国际社会新(兴)宗教畸形品的混合物,它根本不是宗教,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问题是国际社会发展轨迹的一次交汇,是“祸不单行”的推波助澜。因此,我国邪教问题的有效防治不仅要从本国历史实际出发,而且需借鉴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治理之成熟经验。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美国、法国、日本与我国作为样本(选取理由详见引言第三节内容),将其当代邪教防治对策进行比较。通过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将各国当代邪教问题历史、现状进行梳理,在政府与民间两个大框架下对防治之策进行整合考察,客观地比较、解读各国防治对策异同之处与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挖掘适宜我国国情的有效启示,以弥补当前治理方式之不足。本研究共八部分组成,其研究发现主要有:第一,通过对邪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比较,发现我国邪教问题与国外邪教的本质区别。第二,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邪教组织仍具规模、反动特征显着。而国外邪教组织多呈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第三,关于国外邪教问题的治理方式,呈现出美国民间力量强大、法国综合治理成效显着、日本出台法律迅速而周密等显着特色。第四,我国邪教问题防治以政府部门为主,尤其是政法系统,民间力量明显不足。另外,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00份邪教类法律裁判文书考察,发现我国绝大多数案例以《刑法》第300条入罪、刑事二审上诉案件以维持原判为裁决、刑事量刑集中在3年左右、执行期间多有减刑等特点。最后,本研究在完善性创新观照下,结合国外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有效启示,勾勒出我国当前邪教问题综合治理基础之上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层面的精细化防治图景。

郭雷庆[4](2017)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分离问题和民主转型困境是困扰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在许多国家,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是一对世界性难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进行政治转型,用多党竞争制取代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时,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22个国家,紧接着在新独立的国家内又引发了民族分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头脱离苏联的俄罗斯遭遇了车臣分离主义运动的严重威胁,脱离南斯拉夫的南联盟最终一分为三: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为名在东欧、中亚、西亚和北非部分国家进行的民主转型,带来的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民族分离问题的恶化,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卢比斯克、顿涅茨克等俄罗斯族地区分离运动的爆发,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民族分裂、教派冲突、内战。这些现实例子说明,在一些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特指转向多党竞争制的西式民主转型)与其民族分离问题存在密切关系。这相应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民主转型会在这些国家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而在其他一些多民族国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有何影响?这些国家的问题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学术课题,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如西班牙、土耳其、尼日利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曾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面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风险。这些国家在民族结构上存在共同点,即国内的多个民族各有其相对独立的集中居住地,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甚至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共同点可被界定为“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存在这种结构的国家可被称之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多民族国家,民族聚居、散居或杂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将之提升为一种国家分类方式,即进一步将多民族国家区分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和散居型多民族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对分析多民族国家的民主转型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这一概念和方法出发,上述几个问题可归结为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与多党竞争制是否兼容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我国周边的五个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这五个国家,主要与本研究出发点有关,即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在研究方法上以“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为分析工具,通过五国案例研究,详细展现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在横向结构上,导论提出问题,第一章围绕“聚居型多民族国家”这一核心概念建构本文的理论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正文依据民族结构的不同将五国划分为“两族对峙型”和“多族对峙型”,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属于前一种类型,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属于后一种类型,两种类型下五国又各具特色,因此正文将其作为五个单独案例分别成章。最后总结结论。在纵向结构上,首先,描述每个国家“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特征,包括主要民族的地理分布、行政区划、语言、宗教、文化、历史等,然后回顾和梳理这一民族结构的构建过程及其民族关系,这是探讨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其次,分析多党议会制在每个国家的构建过程及其特征,展现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对民主转型的影响。再次,论证受聚居型多民族结构影响下的民主转型是每个国家民族分离问题产生及恶化的重要现实原因;反过来,分析民族分离问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进而展现每个国家民主转型困境与民族分离问题的交织及相互作用。最后,论述每个国家最新一轮民主转型以来,中央政府推动民族和解的努力和效果。每章小结会对每个国家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问题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思考。本文的结论是:第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基本条件,散居型多民族结构产生此类问题的风险相对较小,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但这并不是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一定会导致民族分离,甚至国家解体。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在民主转型时是否产生民族分离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聚居规模、宗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跨界民族、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性的耦合作用。这有助于解释为何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产生了民族分离问题,而有的聚居型多民族国家就没有此问题,如瑞士、柬埔寨。类似地,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中,有的民族会产生民族分离主义,而有的民族则没有。比如斯里兰卡有6大主要民族,为何只有斯里兰卡泰米尔族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分离倾向,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民主转型对其造成的利益损害最大,而应该是上述几个因素在民主转型的刺激和影响下的综合作用。其它民族,如泰国的马来族、菲律宾的摩洛族等亦是如此。另外,本文强调了民族分离问题是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的重大风险,但并非说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或恶化全然是民主转型引发的。第二,民主转型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国民族分离问题的产生及恶化过程中大都扮演了负面角色。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选举制度的“多数原则”容易形成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Control Democracy);政党制度的“民族化”容易使政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民主转型带来的自由化使得政治参与无序、混乱,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局面。在上述情况下,一些民族的民主诉求和民族分离的倾向便结合在一起。因为争取民主是为了摆脱强权,当这个强权是一个外来者时,摆脱强权的努力就首先成为摆脱异族控制的努力,在这样的国家,民族分离、争取独立就必然成为民主诉求的第一步。需要说明一点,分离民族不一定是少数民族,还有可能是主体民族。在一些国家,如本文所研究的五国,主体民族除了长久把持议会、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外,对少数民族大都实施的是“同化”和“控制”的政策,因此,在这些国家,主体民族一般倾向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分离问题通常发生在少数民族身上。而另一些多民族国家,如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国,掀起民族分离运动的反而是主体民族,如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族、克罗地亚族等。这主要是因为原属国的主体民族精英认为其经济利益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掠夺”,充当了“奶牛”角色,民族利益受损,因此要摆脱少数民族的“汲取”,争取独立。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便利用这种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进行了选举动员,并获得成功。第三,民族分离问题及其引发的冲突、内战、恐怖袭击等是五国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的主要障碍。内战爆发后,激进的泰米尔分离分子和僧伽罗民族主义者都极力破坏中央政府为推动民族和解而进行的宪政改革试验,使政改几乎全部失败,民族和解遥遥无期。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在泰国民主转型中成为不同政治势力用以政治竞争的手段,不断发生的暴恐事件成为军方干预政治的口实。缅甸的民主转型在民族武装割据下举步维艰。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民族分离问题成为军人独裁政权的重要合法性来源。最后,通过对这五国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将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的关系大体总结如下: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容易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反过来,民族分离问题会阻碍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可能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制度的瓦解,导致军事独裁(或其它形式的威权政治)。随后,民主力量与分离力量有时会交织在一起,共同反抗独裁。然而,当再次开启民主转型,恢复多党竞争制时,民族分离问题可能会复发、恶化,对民主转型及民主巩固再次构成威胁,最终造成相关国家民主倒退和民族分离问题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推动民主转型必须要慎重,民主化道路一定要适合本国国情,循序渐进。对于我国来说,在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要警惕颜色革命,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不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保障。

吴俊[5](2017)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它的顶峰,因而有它的拐点。2014年被公认为是传统电视发展的拐点,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双重下滑,给电视发展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霾。传统电视发展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方面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传统电视正在迎来最寒冷的冬天,正需要浴火重生、凤凰涅盘;以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兴电视方兴未艾、前途未卜。面对这种情势,我们亟待需要对电视整个行业进行重新理解、评估和反思。立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语义定义法、种差定义法和语境定义法重新定义了电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是指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以电子技术及设备向联点网络化观众传送活动的图像、音频和信号,主要采取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的方式为用户创生公共(家庭)领域平台、建构文化论坛、开启观察和体验世界另一扇窗口的大众传媒媒介。为进一步深化对电视的认识,在简要回顾了电视的百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作了类型化处理,本文重点解读了互联网电视、IPTV、OTTTV等新类型。透过电视的诸多类型,我们看到了电视三大显着特征,即线性与非线性并存、集中化与碎片化并存、控制与互动并存。作为进一步理论延伸,我们阐释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需要拓展的四大功能,即在复杂舆论环境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在人机互动的技术演进中,探索智慧电视的发展路径;在多元文化中,提升受众与媒体人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在游戏巅峰中,恪守电视文明的进化规律。从纯粹理论世界走入电视现实世界,重新审视电视的生存境遇,我们发现当前电视发展正面临着五大突出矛盾和挑战: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高昂制作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同时电视发展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宏观政策调控是电视发展的制度红利、市场刚性需求是电视发展的坚实基础、多元技术支撑是电视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重燃电视的发展引擎。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渠道、平台到管理、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最终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是国家层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的强大思想理论基础。媒体融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基础、萨弗法则是媒体融合的时间基础、优势互补是媒体融合的功能基础、业态竞争是媒体融合的生态基础、用户需求是媒体融合的动力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为有效破解媒体融合缺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4大共性问题以及理念失衡、路径依赖、路径选择、非对称突破、整体协同不够等5大个性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钥匙。中国电视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把理念融合作为根本指向、把内容融合作为中心内核、把平台融合作为主导逻辑、把渠道融合作为主要延伸、把技术融合作为动力支撑。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分析法梳理了《爸爸去哪儿》的范本价值,并继而由节目层面的融合发展上升至对整个湖南广电传媒生态圈构建的思考。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引擎发展”战略,是国内传统媒体不甘新媒体碾压之势而加速催生的广电融合发展典范。在台网融合互动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同时有利于探索国有传媒企业在人才流动、机制创新、对接资本等多方面的创新。毫无疑问,湖南广电的标本意义在于,为当前国内传统媒体探寻转型之道,目前来看,效果明显,至于纵深发展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如果说融合发展体现的是电视的实践理性,那么多维进化彰显的是电视的纯粹理性。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电视进化理论,需要重新描述和阐释电视融合之后的应然状态,即电视要融合成什么样貌,这就为我们敞开了电视研究的多维高度。电视的多维进化不同于有机体的进化是自然而然、必然性进化,更不是达尔文主义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而是借助人类科学技术、理性、民主和法治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基本前提,控制和利用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直接后果、虚幻化和碎片化是难以察觉的技术陷阱、超越“技术陷阱”而获重生是破解技术斯芬克斯之谜的有效途径。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媒介技术只是个工具,而人才是目的本身。我们要高度警惕理性沦为技术的奴仆,有必要发起一场数字化的理性抗命,防止公民被数字化的自我蚕食;要相信理性、坚守理性、弘扬理性,因为自由意志需要理性:控制意味着对我们所控制的东西负责任;一切技术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电视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集成大众智慧,让用户参与选题、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内容创造;要以众汇智、以众聚力、以众创新,努力在激活“众”平台效应上优化民主结构,改善民主质量。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法治是人类治国理政的理性选择,是优于一人之治的理想方式。法治所蕴含的理想、精神、价值、方式和手段给人类以知识、智慧、启迪和力量,它既能为人类定纷止争,又能引导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因而提供一种争议和秩序统一的规范。电视作为人类文明和伦理精神的传播使者,必须用法治来规约其成长和发展行为:法治要求电视传播符合客观事实的内容、法治要求电视传播合法的内容、法治寻求表达自由和政府管制平衡、治保障电视发展的合法权益。经由多维进化,电视才可能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负责任的主流媒体,才能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

张刃[6](2015)在《遍地烽烟话当年——19461948大公报记者笔下的山西》文中提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

汤砺锋[7](2014)在《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属于较少被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也都没有特别多的文献资料对此进行专题研究。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在中国电视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互联网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当下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平台与全媒体的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国外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依据、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新闻交换的理论基础,从新闻生产与新闻交换、新闻生产的结构特征和场域特征入手,结合组织传播学理论,市场新闻业理论,特别是麦克玛纳斯市场新闻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在对中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分析中,笔者提出了,由于原有的四级办台的格局被打破,省级电视台特别是上星频道,从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中央电视台的覆盖范围。不完全的市场结构与新媒体技术的双重挤压,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整个生态发生了变革,不仅体现在新闻竞争格局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媒介层级的淡化、传播渠道的立体化,更多的是体现在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和受众时间的碎片化。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案例分析基础上,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最早产生是在欧广联,笔者首先对欧广联、亚广联等世界上最主流的六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案例研究,特别是亚广联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随后对中国四大主要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现状分析,四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因为各自定位不同,都采用了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产生的最后结果也有极大的差别。纵观国内外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一个特点不容忽视,就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有了根本的发展,改变了以前那种交换机制,用网络拓扑结构和CDN加速技术装备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才在实际工作和运转中得到保证。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全面提升的关键。而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原来禁锢在传统电视台的政策劣势迟早被冲破,市场化下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才能真正的走向繁荣。,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研究。将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放在整个电视新闻生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从业人员、现状以及电视新闻交换生产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的发展规律,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交换的发展战略和途径。采取平台开放、多媒体互动,多屏呈现、用市场化运营策略等方式,促进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质的飞越。3.提出了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根据不同所处的市场位置,利用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的不同做法,从而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收视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4.通过对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使得当前电视新闻面临的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并且明确提出资源整合能力就是媒介生产力。5.首次对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广泛调研和访谈,以资源整合能力和交换能力,提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突破的战略、路径和策略。

贺琛[8](2013)在《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文中指出摘要:在今天这个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日益“环境化”的时代,在人们处于媒介化生存状态的时代,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大众传媒的力量、影响和作用。人们在日益依赖传媒的时候,常常又为传媒频频出现的责任失范现象而恼火,尤其是那些深受传媒报道影响的群体,比如“被死去”的名人,陷入悲痛和烦恼中却无法保护自己隐私的采访对象等等。于是,责任失范问题成为当前传媒的突出问题,塑造具有道德责任精神的新闻传播者成为当前新闻伦理建设的重要任务。传媒责任研究应该从新闻传播者个体道德责任的视角展开研究,并从美德、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的综合视角来界定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才能消弭歧义,达成共识。传播责任有两个维度:规范维度和美德维度,只有两个维度的传播责任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具有责任精神的传播者。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存在的三重依据分别是身份论、契约论和自然论。身份赋予责任,人的责任来源于他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身份地位。公众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身份期待是要求其担任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权力的“监督者”、环境的“了望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与此相对应的身份责任就是监督社会,为公共利益鼓与呼。责任源于契约,传媒依靠一系列契约与各个利益群体维系关系,因而契约是传播责任的重要源泉。传播责任来源于宏观社会契约订立过程中传播主体的自由选择和理性承诺,来源于从社会公众手中获取的各种传播权利。每个人天生就被赋予了与自然权利相对应的自然责任,比如尊重人格、仁爱互助、敬畏生命等。传播责任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责任失范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经常面临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和利益冲突等责任冲突,陷入行为选择困境。传播责任冲突的化解需要传播者掌握责任判断原则和平衡准则,熟悉伦理抉择模式,才能形成伦理智慧,做出负责任的传播行为。构建一个基于新闻传播者、受众、传媒组织和政府的四元一体的传播责任体系,为新闻传播者提供一个道德责任精神养成的良好环境,是实现责任传播的有效途径。传播责任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感,塑造其责任担当精神。构建传播责任体系的深层意蕴在于发展“前瞻性责任”,而非事后的“责任追究”。传播责任研究还必须注意从“抽象思辨”到“面向行动”的转向,因而传播责任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理性和实践的双重指向。新闻传播者只有将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的责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传播、责任传播,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阮俊海[9](2013)在《越南传媒集团发展与前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6年越南进行改革开放,从此以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虽然传媒是比较特殊的领域,但是近年来,除了扮演政治-思想宣传的角色,越南传媒也慢慢参与到经济市场中。伴随世界传媒发展新的趋势,根据国内传媒经济的发展状况,2005年越南开始着手创办传媒集团。政府在219决议中已经提到发展传媒集团的任务。同时,各传媒单位也开始进行研究,学习世界的传媒集团模式。本文以越南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考察、实地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而考察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模式、越南成立传媒集团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并对新时期越南传媒的发展提出建议。

董倩[10](2013)在《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1949-1966年《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约25000个文本,综合专门史、官方出版物、地方档案以及口述史访谈等资料,探讨《新民晚报》如何建构“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以及报纸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再现,在消费、居住、饮食、服饰、休闲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表现出“热点时刻”中的共同趋势以及权力规训程度的差异。虽然阶级性深深地镶嵌在解放后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但即使是政治权力也不能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延续性视而不见。《新民晚报》对饮食空间的建构相对来说最自由,而对居住空间的呈现则表现出高度的单一性,这是由于日常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延续性不同以及距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远近造成的。消费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与空间中的服饰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复杂,《新民晚报》对它们的建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1950年代初期、1956年左右和1962年左右这三个“热点时刻”,《新民晚报》中的上海日常生活以及报纸的相关话语都呈现出“紧——松——紧”的大致趋势,这说明《新民晚报》对解放后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仍然是基本上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里进行。同时,由此趋势可知,1950年代初期的“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面对政治巨变的权宜之计;在1962年以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真正走进上海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核心。在对上海日常生活的呈现中,作为一种“关于空间的思想”,权力规训中的《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都市空间的再现,再生产出一套异常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对都市生活的想象和阐释,是当时社会现实复杂性的映射。同时,《新民晚报》多次通过报道事实,表达舆论直接干预都市空间的构成.参与空间的实践。

二、记者站一律不许涉足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者站一律不许涉足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东野三世(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东野一世去意迟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卷二东野二世京华新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卷三东野三世归而不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2)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本研究的定位
        一、本研究的理论逻辑及框架
        二、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国际传播政治性的渊源
    第一节 跨越国界的信息传播
        一、信息传播的地域延伸
        二、国际传播:国家兴起后的信息传播
        三、国际传播发展的技术动力
        四、国际传播发展的媒介基础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主导
        一、国际传播----国家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
        二、冷战中的国际广播战
        三、“国家主体学说”之外的非国家主体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政治本质
    第一节 基于大众政治发展的国际传播政治作用机理
        一、两种经典的大众传播理论
        二、公众舆论----国际政治的“度量衡”和“定盘星”
        三、国际传播影响并决定国际舆论走向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信息主权
        一、国家对入境信息的管控
        二、国家对出境信息的管控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
        一、国际传播走在国际舆论斗争最前沿
        二、国际传播参与争夺国际话语权
        三、国际传播以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为己任
    第四节 国际传播政治本质分析的不同视角
        一、现实主义的国际传播
        二、自由主义的国际传播
        三、国际传播与文化帝国主义
        四、国际传播展示文化软实力
    第五节 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新闻专业主义之争
        一、党性原则与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境遇
        三、折中的策略:“真实性原则”显性化与“党性原则”隐性化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政治实践与影响
    第一节 从国际宣传到公共外交
        一、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宣传
        二、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
        三、公共外交—国际宣传“升级版”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的互动
        一、国际政治对国际传播的基础性影响
        二、国际传播反作用于国际政治
        三、国际舆论格局与国际政治格局趋于一致
第四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及其政治本质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一、全球化—缘起及影响
        二、传播全球化时代到来
    第二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演化
        一、传播范式的演化
        二、从主体、空间变换到性质变化
    第三节 关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辨析
        一、“国际传播”的概念变迁
        二、“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再辨析
        三、国际传播概念及其政治性分析“并不过时”
第五章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
        一、关于中国国际传播的起源
        二、萌芽成长期(1927年-1949年)
        三、曲折发展期(1949年-1978年)
        四、快速发展期(1978年-)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形势
        二、中国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三、争议中的“官方色彩”
    第三节 推进中国国际传播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科学统筹
        二、统筹国内国际,多途径传播
        三、超越“垄断”,“弯道超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邪教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观点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1 邪教问题基本理论
    1.1 邪教的概念
        1.1.1 中国的邪教概念
        1.1.2 国外的邪教概念
    1.2 邪教的特征
        1.2.1 官方对邪教特征的界定
        1.2.2 国内外邪教特征解析
    1.3 邪教的主要类型
        1.3.1 中国的邪教主要类型
        1.3.2 国外的邪教主要类型
    1.4 邪教相关概念辨析
        1.4.1 邪教与宗教
        1.4.2 邪教与新兴宗教
        1.4.3 邪教与教会、宗派、教派、膜拜教团
        1.4.4 邪教与异端
    1.5 邪教问题治理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1.5.1 社会控制理论
        1.5.2 社会治理精细化
    1.6 小结
2 中美法日邪教问题的历史考察
    2.1 中国邪教问题的历史嬗变
        2.1.1 古代邪教问题(先秦时期至19世纪40年代)
        2.1.2 “会道门”时期的邪教问题(民国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
        2.1.3 当代邪教问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2.1.4 小结
    2.2 国外邪教问题的历史回顾
        2.2.1 纵向视角:兴起于19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期
        2.2.2 横向视角:美法日邪教问题各具特色
    2.3 小结
3 中国当代邪教问题综合防治内容
    3.1 政府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1.1 立法机关针对邪教问题的多层次立法体系
        3.1.2 行政机关对邪教问题的综合治理
        3.1.3 司法机关针对邪教类犯罪行为的司法审判
    3.2 民间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2.1 反邪教主体多元化
        3.2.2 反邪教经营模式以政府引导为主
    3.3 政府与民间力量联合反邪教—成立反邪教研究中心(智库)
    3.4 小结
4 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 美国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1 邪教问题治理之政府层面
        4.1.2 邪教问题治理之民间层面
    4.2 法国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2.1 政府层面:议会与内阁相互促进
        4.2.2 民间层面:成立民间组织,政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4.3 日本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3.1 立足现实不断完善的立法模式
        4.3.2 加强管理,严密监控之行政执法
        4.3.3 慎重审判,从重处罚之司法实践
        4.3.4 成立反邪教协会、示威游行等自发抵制之民间反邪教
    4.4 小结
5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之比较
    5.1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的异同点
        5.1.1 共通性
        5.1.2 差异性
    5.2 影响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异同的因素
        5.2.1 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系与原则
        5.2.2 宗教对国家的影响
        5.2.3 国家政体类型对决策之影响
        5.2.4 小结
6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及当前中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完善
    6.1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6.1.1 邪教问题的防治应侧重立法层面
        6.1.2 “邪教”的定性要通过审判或自下而上的推动认定
        6.1.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邪教问题的防范
        6.1.4 经济是邪教组织产生、壮大的关键因素
        6.1.5 国际合作有利于跨国邪教问题防治
    6.2 我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存在的问题
    6.3 我国邪教问题治理对策的完善:综合防治体系之上的精细化建构
        6.3.1 邪教问题防治的战略指导思想
        6.3.2 法律层面之精细构建
        6.3.3 社会层面之基层导向
        6.3.4 文化层面之精品打造
        6.3.5 经济层面之精准打击与保护并行
        6.3.6 政治层面之加强党的领导
        6.3.7 国际层面之话语权提升
        6.3.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理论框架与变量关系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主与民主转型
        二、民族与民族分离
    第二节 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概念、理论与参数
        一、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概念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建构
    第三节 民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耦合关系分析
        一、“多数制民主”异化为主体民族控制型民主
        二、多党竞争异化为民族竞争
        三、自由化带来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甚至权力真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斯里兰卡:两族对峙与宪政改革
    第一节 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一、斯里兰卡的民族结构
        二、斯里兰卡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及其历史上的僧泰关系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斯里兰卡的建立及其特点
        一、科尔布鲁克—卡梅伦改革:民族代表制的形成
        二、威廉·曼宁改革:民族政党制的萌芽
        三、多诺莫尔改革:引入普选制
        四、索尔伯里改革:多党竞争制的确立
    第三节 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泰米尔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一、1948-1972年:僧伽罗人控制型民主的确立
        二、1972-1983年:从议会民主制到总统议会制
    第四节 内战中的分权改革试验:民族和解的钥匙?
        一、1983-1987年:印斯和平协议与宪法第十三修正案
        二、1995-2000年:新宪法草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泰国: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第一节 泰国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一、泰国的民族结构
        二、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历史上的泰马关系
    第二节 泰国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一、议会民主制的艰难前行与马来穆斯林分离问题的产生(1932—1957)
        二、“泰式民主”与马来穆斯林的武装分离运动(1957——1973)
    第三节 泰国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一、多党议会制的短暂回归与马来穆斯林的有限政治参与(1973——1976)
        二、军方主导下的半民主制与马来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沉寂(1976——1992)
    第四节 泰国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一、第三次民主转型初期(1992——2001):民主乱局与马来民族分离问题的复燃
        二、第三次民主转型中期(2001——2006):他信强势政府与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恶化
        三、第三次民主转型后期(2006——至今):阶级冲突与民族分离的双重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菲律宾:两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第一节 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一、菲律宾的民族结构
        二、菲律宾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南北关系
    第二节 美式民主的构建与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
        一、美式民主的构建及其特点
        二、摩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爆发与美式民主体制的瓦解
    第三节 马科斯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的民族分离运动与民主运动
        一、马科斯政府为维护合法性实行的土地改革和民族和谈政策
        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分裂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四节 美式民主制的恢复与民族和解的推进
        一、阿基诺夫人政府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和解(1986——1992)
        二、拉莫斯政府时期的民族和解与摩洛分离运动的新动向(1992——1998)
        三、从埃斯特拉达到阿罗约政府时期摩洛分离问题的进展(1998-2010)
        四、阿基诺三世政府时期的菲南和平进程(2010——201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缅甸: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第一节 缅甸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一、缅甸的民族结构
        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形成
    第二节 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一、缅甸议会民主制的建立过程与特点
        二、民族冲突和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三、吴努政府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分离运动的扩大
        四、议会民主制的瓦解与军政府的上台
    第三节 军政府执政下的民族冲突和民主运动
        一、奈温军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政治改革
        二、民族冲突的扩大和民主运动的兴起
        三、民主运动的高涨与奈温军政府的垮台
    第四节 1988年以来缅甸的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
        一、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1988——2003)
        二、新军政府执政下的第二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03——2011)
        三、吴登盛政府主导的第三次民主转型与民族和解努力(2011——201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尼西亚:多族对峙与民主转型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特征及其构建
        一、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结构
        二、印度尼西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第二节 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与失败
        一、议会民主制在印尼的建立过程及其特点
        二、民族地方叛乱与印尼议会民主制的失败
    第三节 从“有领导的民主”到“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的确立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一、苏加诺“有领导的民主”体制时期(1957——1965)
        二、苏哈托“新秩序”军事独裁统治时期(1965——1998)
    第四节 民主转型时期的宪政改革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一、苏哈托新秩序体制的崩溃与民族冲突及分离运动的高涨
        二、以分权为核心的宪政改革
        三、分权:能否有效遏制民族分离主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叙事逻辑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理解电视的新语境
    2.1 传统定义的消解与新概念的勃兴
        2.1.1 语义定义法透析电视的一般规定性
        2.1.2 种差定义法彰显电视的特有功能
        2.1.3 语境定义法生发电视概念全新意蕴
    2.2 电视形态的嬗变
        2.2.1 新类型与新样态
        2.2.2 新旧特征的并存与呈现
    2.3 电视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2.3.1 传播渠道多样化与电视主流坚守
        2.3.2 人机互动与智慧电视
        2.3.3 多元文化与新媒介素养
        2.3.4 游戏巅峰与文明进化
3 重审电视的生存境遇
    3.1 当代电视发展的窘境
        3.1.1 传统电视的衰落
        3.1.2 新兴电视的纠结
    3.2 当代电视发展面临的五大矛盾
        3.2.1 控制模式与彰显用户主体性的矛盾
        3.2.2 大制作高成本与收视率下滑的矛盾
        3.2.3 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健康发展的矛盾
        3.2.4 娱乐化趋势与恪守精神品格的矛盾
        3.2.5 产业发展私益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
    3.3 当代电视发展的时代新坐标
        3.3.1 宏观政策调控释放制度红利
        3.3.2 市场刚性需求助推电视新发展
        3.3.3 多元技术驱动电视智慧发展
4 传统媒体互联网化下的电视融合发展
    4.1 媒体融合的一般理论及其启示
        4.1.1 数字语言是媒体融合的传播密码
        4.1.2 技术在媒体融合中的时间战
        4.1.3 优势互补丰富融媒功能
        4.1.4 媒体融合中的生态位竞争
        4.1.5 用户需求驱动媒体融合
    4.2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五重维度
        4.2.1 新旧媒体基因下的理念更新
        4.2.2 台网融合下的路径依赖
        4.2.3 技术战略中的路径选择
        4.2.4 创新创业下的非对称突破
        4.2.5 顶层设计下的整体协同
    4.3 当代电视融合发展的体系化构想
        4.3.1 深度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
        4.3.2 内容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内核灵魂
        4.3.3 平台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关键逻辑
        4.3.4 渠道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主要延伸
        4.3.5 技术融合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动力支撑
5 传统电视到融媒范本:基于个案的实证分析
    5.1《爸爸去哪儿》开拓三级产业链进阶模式
        5.1.1 核心产品产业链奠定致胜关键
        5.1.2 附属产品产业链催生蝴蝶效应
        5.1.3 跨界产品产业链拓展模式空间
    5.2 “一体两翼”打造台网互动新生态
        5.2.1 内容独播与自制+定制
        5.2.2 技术升级与大数据台网共享
        5.2.3 人才流动与机制创新
    5.3 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5.3.1 资本运作与芒果生态圈的构建
        5.3.2 增量资本化运作与芒果跨越式发展
        5.3.3 探路国有传媒企业资本化运作的国家样本
结语:电视的多维进化及应然状态
    一、技术进化是电视发展的“双刃剑”
    二、理性进化是电视发展的灵魂
    三、民主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坚固基石
    四、法律进化是电视融合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电视新闻的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新闻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失衡
        一、一个核心,多重格局
        二、市场效率低,分配不公
    第二节、新媒体技术催生下的电视新闻生态变革
        一、新闻竞争格局趋向多元
        二、媒介层级趋向淡化
        三、新闻传播渠道趋向立体
        四、新闻生产主体趋向多元
        五、电视新闻市场趋向碎化
        六、媒介市场行为趋向竞合
第三章 电视新闻交换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一、国外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二、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机制分析
        一、层级供稿
        二、协议供稿
        三、个别交易
        四、电视新闻交换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电视新闻交换平台的技术实现方式
        一、网络拓扑结构与功能模块
        二、兼容性和开放性的运作原则
        三、系统功能
第四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浅层次合作造成新闻交换的效力不足
        一、缺乏新闻产品的深加工,媒体投入不足
        二、平台封闭,类型单一
    第二节、新闻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商业化新闻生产
        一、传统行政划分下的体制性障碍
        二、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化商业竞争
        三、行政管理和产业运作的矛盾
        四、缺乏有效的版权交易机制
    第三节、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介偏见给电视新闻交换带来的障碍
    第四节、传统媒体的跨区域经营和本地化属性矛盾激化
    第五节、新闻交换的多用途论和无用论
    第六节、新闻生产的脱域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一、新闻生产的形态变革
        二、新闻交换带来的同质化加剧
第五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路径分析
    第一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竞争战略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三、目标集聚战略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构建的路径——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一、构建网络平台集聚新闻资源
        二、以版权交易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三、减少准入障碍,实现开放运行
    第三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
        一、融合式内容生产策略
        二、立体化传播策略
        三、市场化运营策略
        四、区域性、个性化发展策略——地方电视新闻发展之道
    第四节、电视新闻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一、央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一、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二、构建立体化多元传播策略
        三、电视新闻交换平台将会带来电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四、理顺版权机制,实现准商业化操作
    第二节、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第三节、结语
附录一 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状况调查分析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我国传媒责任问题的研究进程与现状
        1.2.2 国外传媒责任问题的研究进程与现状
        1.2.3 国内外传媒责任问题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1.3 基本思路
2 责任与道德责任
    2.1 责任及其基本分类
        2.1.1 责任的基本内涵
        2.1.2 责任的基本分类
    2.2 道德责任及其维度
        2.2.1 道德责任的内涵
        2.2.2 道德责任的维度
        2.2.3 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3 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
    3.1 传播责任及其构成要素
        3.1.1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内涵
        3.1.2 传播责任的构成要素
    3.2 传播责任的发生依据
        3.2.1 身份责任
        3.2.2 契约责任
        3.2.3 自然责任
    3.3 传播责任的具体要求
        3.3.1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身份责任
        3.3.2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契约责任
        3.3.3 新闻传播者应该担负的自然责任
    3.4 传播责任的维度
        3.4.1 规范维度的传播责任
        3.4.2 美德维度的传播责任
4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失范与矫正
    4.1 传播责任失范的表现
        4.1.1 有偿新闻
        4.1.2 虚假新闻
        4.1.3 低俗新闻
        4.1.4 新闻侵权和越权
        4.1.5 漠视、歧视和利用弱势群体
    4.2 传播责任失范的原因
        4.2.1 传媒产业化、资本化、集团化、垄断化带来的冲击
        4.2.2 社会政治环境和道德风尚的影响
        4.2.3 新闻媒介外部监督机制和力量匮乏的影响
        4.2.4 新闻传播者生存环境堪忧,影响其责任践履
        4.2.5 传播者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意识不强的影响
    4.3 传播责任失范的矫正
        4.3.1 有偿新闻的矫正
        4.3.2 虚假新闻的矫正
        4.3.3 低俗新闻的矫正
        4.3.4 新闻侵权、越权的矫正
        4.3.5 漠视、歧视和利用弱势群体的矫正
5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冲突与化解
    5.1 传播责任冲突的表现形式
        5.1.1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角色冲突
        5.1.2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权力冲突
        5.1.3 新闻传播者面临的利益冲突
    5.2 传播责任冲突的伦理根源与实质
        5.2.1 传播责任冲突的根源:利益冲突
        5.2.2 传播责任冲突的实质:价值观冲突
    5.3 传播责任冲突的化解
        5.3.1 传播责任冲突的判断原则
        5.3.2 传播责任冲突的平衡准则
        5.3.3 三个伦理抉择模式
6 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体系的构建
    6.1 加强自律,塑造具有责任精神的新闻传播者
        6.1.1 塑造责任精神主体的机制
        6.1.2 塑造责任精神主体的途径
    6.2 培育公民伦理,健全受众监督机制
        6.2.1 培养公民伦理,强化受众的媒介监督
        6.2.2 丰富受众监督途径,建立和完善受众监督机制
    6.3 建设制度伦理,优化传媒组织环境
        6.3.1 从制度伦理的视角评析当前传媒制度的“正当性”
        6.3.2 建设制度伦理,防止传播责任失范
    6.4 完善行业监督机制,推进新闻法制建设
        6.4.1 行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新闻道德委员会
        6.4.2 加快新闻立法进程,推进新闻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越南传媒集团发展与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问题
    0.4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越南传媒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报业
    1.2 广播电视
    1.3 电子报
    1.4 其他传媒领域
    1.5 对越南传媒经济发展的评价
第二章 传媒集团在越南的讨论与发展
    2.1 219决议之前
        2.1.1 关于《新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2.1.2 关于传媒集团成立时间、管理制度的问题
    2.2 219决议生效以后
        2.2.1 建设传媒集团是越南传媒业发展的需要
        2.2.2 越南已经初步具备成立传媒集团的条件
第三章 越南成立传媒集团的障碍
    3.1 “传媒集团”概念认识模糊
    3.2 政策、法律尚未准备就绪
    3.3 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
    3.4 符合越南的传媒集团模式有待深入研究
第四章 越南传媒集团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4.1 几种世界上主要的传媒集团模式
        4.1.1 美国传媒集团模式
        4.1.2 英国传媒集团的独特模式
        4.1.3 中国传媒集团模式的特点
        4.1.4 新加坡传媒集团模式
    4.2 越南传媒集团发展趋势预测
    4.3 建立合适的传媒集团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4.3.1 从中国传媒集团模型发展中吸取经验
        4.3.2 从其他国家传媒集团模式发展中吸取经验
        4.3.3 完善政府的媒介政策
        4.3.4 探索出越南未来的传媒集团模式
    4.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日常生活研究
        二、社会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上海史和上海日常生活、1950年代研究
        二、媒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
        三、《新民晚报》相关文献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框架
        四、研究的局限性
    注释
第一章 《新民晚报》与新旧交替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第一节 《新民晚报》(1946-1966)变迁史:权力规训中的社会主义晚报
        一、《新民报》的发行
        二、读者对象的逐步确定与历年版面变迁
        三、为什么是《新民晚报》?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空间氛围的变化
        一、名称之变
        二、土洋之变
        三、建构新的社会风气:学习、节约
        四、新社会中的商业氛围:“生意经”和“老实”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延续、规训与溢出:《新民晚报》中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消费空间
    第一节 变幻中的城市商业地标
        一、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上海
        二、外滩
        三、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四、(作为城市商业地标的)南京路
    第二节 上海消费空间的延续:霓虹灯和第一百货
        一、时而辉煌,时而黯淡:霓虹灯的生命史
        二、第一百货:一个个案
    第三节 上海消费空间中的规训与溢出
        一、街头
        二、橱窗
        三、商场和百货公司中的消费空间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居住空间
    第一节 棚户区:正面而片面的呈现
    第二节 工人新村叙事的“单纯性与坚贞性”
        一、工人新村概况
        二、曹杨新村:社会主义的客厅
    第三节 上海里弄的新气象:空间氛围的巨变
        一、《新民晚报》中的里弄
        二、里弄组织的建立
        三、学习
        四、集体化生活
        五、爱国卫生运动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饮食空间
    第一节 物产与主食
        一、物产的新陈代谢
        二、主食:“标准米”的阶级属性和健康效用
    第二节 外食空间的转型与延续:饭店、食品公司、食摊、食堂
        一、饭店
        二、食品商店中的西式风格
        三、食摊:合作化与复兴
        四、新的饮食空间:食堂
    第三节 家中饮食
        一、菜场:统一议价和公私合营
        二、家中饮食:“既要省得钱,又要吃得好”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实用、阶级和审美:《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服饰与时尚
    第一节 解放初的新旧交融:转型期的服饰
        一、人民装的兴起
        二、街头的时髦人士和时尚制造者
    第二节 1955-1956的服装改革运动
        一、服装改革运动的特点
        二、服装展览会
    第三节 关于穿旧衣的讨论
    第四节 服饰式样由繁琐到实用的讨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休闲娱乐空间
    第一节 大世界:空间氛围的转变
        一、接管前:清洗与残留
        二、接管后
    第二节 公园:休闲、历史与政治
        一、1949后上海公园的发展
        二、作为休闲空间的公园
        三、作为历史和政治空间的公园
        四、1964年“公园里应吹什么风”的大讨论
    第三节 书场和影院
        一、书场:从自由散漫到井然有序
        二、影院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一、报纸、历史与城市日常生活
    二、权力规训中的“反向解读”
    三、内容上的区分
    四、时间上的共性:以“热点时刻”视角看《新民晚报》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呈现
    五、断裂与延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记者站一律不许涉足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野三世[J]. 尹洪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5)
  • [2]国际传播的政治性与中国的国际传播[D]. 牛道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3]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D]. 王丽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 [4]聚居型多民族国家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民族分离问题研究 ——以我国周边五国为例[D]. 郭雷庆. 山东大学, 2017(12)
  • [5]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变革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7(06)
  • [6]遍地烽烟话当年——19461948大公报记者笔下的山西[J]. 张刃. 黄河, 2015(03)
  • [7]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D]. 汤砺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新闻传播者的道德责任研究[D]. 贺琛. 中南大学, 2013(12)
  • [9]越南传媒集团发展与前景研究[D]. 阮俊海. 广西大学, 2013(03)
  • [10]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D]. 董倩. 复旦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记者不得涉足业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