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大豆油回色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孙百创,汤见平,严中和,孙玉萍,詹亚名,胡金华[1](2021)在《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从大豆油精炼生产工艺出发,考察γ-生育酚、磷、金属离子等影响大豆油回色的微量成分在精炼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辅料添加量、脱臭条件对储存期成品大豆油回色的影响。结果表明:γ-生育酚在脱臭工段损失最大,建议脱臭温度在250℃以下,而辅料和汽提蒸汽压力的微调对其影响不大;水化磷脂基本在脱胶工段可以彻底脱除,酸炼脱胶主要脱除非水化磷脂,建议将磷含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置在脱胶工段,以降低脱色工段白土吸附除磷的压力和生产成本;金属离子基本可以在正常的脱酸、脱色工段利用皂脚和脱色剂吸附脱除;γ-生育酚损失率、脱臭油的磷含量与储存期成品大豆油的回色呈正相关,而金属离子与回色无相关性;脱色剂种类配比对不同产地大豆油的回色无显着影响;而高柠檬酸添加量对储存1个月的大豆油回色有抑制作用,但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脱臭温度、汽提蒸汽压力对美国大豆油的回色影响不大,但对巴西大豆油回色影响较明显。
冯晓萌,阎杰,魏静,林海琳[2](2021)在《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明金属离子在不同条件下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为生产加工中油脂固色回色以及油脂脱色工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量对比试验,系统研究了金属离子的种类、价态、浓度以及反应时的温度、水分含量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50℃、金属离子浓度0.01 mol/L时,对大豆油色泽影响由大到小为Fe2(SO4)3≥FeCl3> FeSO4> CuSO4;大豆油的色泽随Fe2(SO4)3浓度的增大而加深;加入FeSO4的大豆油,温度越低,色素形成越多,但产生的色素对热不稳定,容易分解;加入Fe2(SO4)3的大豆油,随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增长,色泽加深,且形成的色素较稳定,呈红棕色;适量的水分可以减少大豆油中由金属离子带来的色泽上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小高温条件下油脂的回色。
郑立友[3](2020)在《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泽是影响消费者选购油品的直观且重要的因素,有效抑制食用油在贮运、使用过程中的油脂回色现象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油脂回色实质上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油脂体系的氧化失稳所致,油中内源性γ-生育酚的邻醌类衍生物——生育红是回色关键物质之一,研究探明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有助于揭示回色机理。为此,本文在生育红合成、结构鉴定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在脂质基质中的氧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与油脂回色现象相关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混合生育酚为原料,采用浓硝酸氧化法合成生育红,并采用薄层色谱(TLC)、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首次获得高纯度生育红单体。结果表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可由混合生育酚制得纯度为96%的γ-生育酚,进一步与浓硝酸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所得产物经三次TLC分离制得纯度约为85%生育红粗品,而后采用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一步分离得到纯度98%的生育红单体。经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确认所得产物为生育红。其次,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C2-Q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研究了生育红的热和光稳定性及呈色反应。结果表明,在油脂制炼常规温度(50?150oC)范围内,生育红的热失稳呈温度依赖关系,且遵循ν=1×10-5e0.0335T(ν为速率,mg·kg-1·min-1;T为温度,K),热失稳表观活化能(Ea)为38.54 k J/mol,对热不稳定;加热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加深,源于部分生育红热反应生成生育红二聚体。溶剂中生育红的降解受紫外光类型和溶剂极性影响,降解速率为短波紫外线(UVC)>长波紫外线(UVA),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生育红对光不稳定,低温UV照射过程中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发生光化学反应,裂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所致。再次,采用DPPH法、FRAP法、Rancimat法和Schaal烘箱法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纯溶剂基质中,生育红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显着低于γ-生育酚,与FRAP法结论一致。在纯化的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中,采用Rancimat法发现生育红的诱导时间随其浓度增加(0?1000 mg/kg)而延长,但短于γ-生育酚,并与同浓度的γ-生育酚存在拮抗效应;由Schaal烘箱法(55oC,50天)发现生育红能显着抑制氢过氧化物和共轭二烯等一级氧化产物和醛类等二级氧化产物的形成,且随着浓度的增加(100?500 mg/kg),基质的氧化水平有所升高,存在抗氧化效率损失现象,但依旧显着优于γ-生育酚组。总之,脂质基质中低温(<6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优于γ-生育酚;高温(110?120oC)下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显着弱于γ-生育酚。加速氧化实验中,脂质基质色泽逐渐变浅,生育红含量显着降低,表明生育红作为抗氧化剂参与脂质氧化过程,引起自身消耗,这也与油脂回色中生育红含量逐渐降低的现象相一致。最后,在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脂质基质中避光研究了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探究了其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脂质基质色泽与生育红呈浓度依赖关系,即生育红浓度越高,基质色泽越高;生育红失稳反应与基质不饱和程度密切相关,失稳速率为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同一脂质基质中,失稳速率随温升(90?120oC)显着增加(p<0.05);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表明生育红失稳属于吸热、向有序方向进行且非自发的反应。采用UPC2-QTOF-MS分离生育红与脂肪酸甲酯的热氧化反应产物,推测其色泽转化机理为生育红与脂质自由基的偶合,延缓了脂质氧化链式反应的传播;因伴生的偶合物无邻醌羰基结构且共轭结构并未延长,导致色泽的降低。但随后的避光储存实验发现基质整体色泽有所回升,由此推断生育红与氧化脂肪酸甲酯的偶合物为潜在的油脂回色前体物质。综上,本文首次高效制备了高纯度生育红单体,考察了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着重研究了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揭示了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并与油脂回色相关联,为进一步研究油脂回色机理奠定了基础。
张飞[4](2020)在《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脂回色指色泽明亮浅黄的精炼植物油,在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油脂颜色随时间推移出现显着加深的现象,该现象受到如原料品质、精炼工艺、储存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γ-生育酚的氧化是导致油脂回色的直接因素。但是目前对于γ-生育酚在油料预处理过程中发生氧化降解的原因及其与油脂回色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本文研究了γ-生育酚在玉米胚芽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酶促氧化及其作用特点,并结合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生育酚酶促氧化与油脂回色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在破碎轧胚前后改变玉米胚芽水分含量和高温预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原料状态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毛油品质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碎程度、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均会影响毛油中的生育酚含量,当破碎程度提高3倍时,毛油中生育酚含量降低25 mg/kg;储藏温度20℃时,生育酚含量最低。破碎轧胚前后,调整胚芽水分含量和高温预处理对毛油品质和生育酚含量变化影响不同:破碎轧胚前的水分含量变化和高温处理会显着影响毛油酸价、过氧化值、色泽和生育酚含量,当水分含量从5%提高至25%时,酸价随之增加0.4 mg KOH/g,过氧化值增加0.58 mmol/kg,色泽红值从2.5R提高至3.3 R,γ-生育酚含量随之降低131.35mg/kg,当100℃处理处理后,酸价降低0.51 mg KOH/g,色泽降低1.2 R,γ-生育酚含量增加146.92 mg/kg。破碎后进行水分含量调整和高温预处理时,酸价、色泽和生育酚含量均不再发生显着变化,表明包括生育酚的酶促降解在内的多种反应均发生在玉米胚芽破碎轧胚的过程中。其次,采用向γ-生育酚中加入玉米胚芽匀浆的方式构建酶反应体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跟踪γ-生育酚在反应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外加磷脂情况下,γ-生育酚被降解,反应24 h,其含量降低60.6%,且新鲜胚芽催化活力显着高于半干法脱胚得到的胚芽(p<0.05)。同时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对催化生育酚氧化的酶进行初步纯化,并研究了催化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4.5,与正常湿法脱胚后的胚芽pH接近,最适温度为20°C,接近于常温储藏温度,浓度1.0 mM的抗坏血酸会对酶促反应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96.8%)。最后,采用化学法合成γ-生育酚氧化产物生育醌类和γ-二聚体类物质,通过液相色谱图和质谱图的对比,确定γ-生育酚酶促氧化反应的产物组成,并根据精炼过程中相关产物的含量变化合理推测补充现有的油脂回色路径。结果表明,经过酶催化反应后,液相谱图中3-4min的峰面积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经质谱(MS)检测,验证此处出峰主要是m/z 831的γ-生育酚二聚体类产物,当延长反应时间至72 h会出现生育醌和生育红等物质,但含量很低且不稳定,不便于作为酶反应的定量分析。在不同精炼工段的油脂中,检测二聚体和生育红含量的变化,其中二聚体在毛油中含量最低,脱酸油中最多,较毛油增加36%,脱色和脱臭略有下降。生育红含量在毛油中含量最高,脱胶和脱酸过程中呈现持续的降低态势,在脱色油中含量达到最低,较毛油降低了86%,脱臭之后略有反弹。由此推出,油脂回色过程始发于γ-生育酚在破碎过程中的氧化,在磷脂参与下先被酶氧化生成γ-二聚体和γ-生育醌等氧化产物,在精炼过程中发生相互转化。在油脂储存过程中,油脂自身的氧化产物与生育酚氧化产物进一步结合,生成呈色物质,导致油脂颜色出现明显变化,即发生油脂回色现象。综上,本论文验证了玉米胚芽中存在可催化生育酚降解的酶,且对生育酚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预处理的轧胚过程前后,同时测定了酶促反应的作用特点,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采取手段来抑制生育酚的酶促氧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对生育酚酶促氧化的产物进行鉴定,并研究了相关氧化产物在精炼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油脂回色机理做出了进一步完善。
冯晓萌[5](2019)在《Fe(Ⅱ)、Fe(Ⅲ)对大豆油催化氧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用油中残留的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油料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以及加工、储存所使用的金属设备和包装容器。这些金属离子不少是油脂氧化的催化剂,铁作为常见的金属离子,极易引起油脂氧化变质。同时,在一些工业应用领域,也常进行油脂的催化氧化。当前,金属离子,尤其是铁与亚铁离子对油脂氧化影响的报道往往不一致,有的甚至是矛盾的。因此,论文选择我国产用量大,却极易氧化的豆油为对象,研究在不同条件下,Fe(Ⅱ)与Fe(Ⅲ)对大豆油氧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Fe(Ⅱ)、Fe(Ⅲ)对大豆油氧化的影响,试验通过过氧化值表征氧化程度,以不添加金属离子的豆油作为对照,判断Fe(Ⅱ)与Fe(Ⅲ)的促氧化作用。A.添加Fe(Ⅱ)或Fe(Ⅲ)的豆油,研究了添加量、温度、氧环境对大豆油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a.所有试验,均随时间延长,氧化程度提高;b.无论是否添加Fe(Ⅱ)或Fe(Ⅲ),氧环境影响最大,容器无盖易于氧化,加盖氧化减弱,原料抽真空则无明显氧化;c.在60-120℃范围,Fe(Ⅱ)对豆油有催化氧化作用;d.60-150℃范围,Fe(Ⅲ)抑制豆油氧化。B.添加Fe(Ⅱ)或Fe(Ⅲ)的豆油,研究了水添加量对大豆油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的影响较为复杂,a.所有试验,均随时间延长,氧化程度提高;b.不添加金属离子时,较低(0.05%)水分会抑制氧化,添加0.1%、0.2%水对氧化影响不大;c.添加Fe(Ⅱ),0.05-0.2%的水分均会抑制氧化,其中0.05%抑制作用最强;d.添加Fe(Ⅲ),0.05-0.2%的水分对氧化影响不明显。C.研究了Fe(Ⅱ)与Fe(Ⅲ)的配比对大豆油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Fe(Ⅲ)比例增大,抑制氧化作用增强。上述试验均显示,Fe(Ⅱ)能促氧化,Fe(Ⅲ)则无明显促氧化作用。D.论文还进行了添加Fe(Ⅱ)、Fe(Ⅲ)对豆油酸值影响的试验。试验表明:所有含Fe(Ⅱ)或Fe(Ⅲ)的油样酸值均升高,且Fe(Ⅱ)酸值始终大于Fe(Ⅲ)。E.动力学研究:研究了添加Fe(Ⅱ)或Fe(Ⅲ)的条件下,温度以及Fe(Ⅱ)或Fe(Ⅲ)添加量对大豆油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a.添加Fe(Ⅱ)的豆油,在60-120℃范围内,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由0.2071 mmol·kg-1·h-1逐渐增大至3.3348mmol·kg-1·h-1;添加Fe(Ⅲ)的豆油,在60-150℃范围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由0.093h-1增至0.2148h-1;b.试验条件下,反应速率k与Fe(Ⅱ)的添加量无显着影响;添加Fe(Ⅲ)的油样,反应速率k与Fe(Ⅲ)的添加量呈反比。(2)试验中发现,添加Fe(Ⅱ)或Fe(Ⅲ)会引起豆油颜色变化,因此,本论文还研究了金属离子的种类、添加量、温度、水添加量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60-150℃范围,含Fe(Ⅲ)的油样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色泽加深,且形成的色素较稳定,呈红棕色。但含Fe(Ⅱ)的油样却呈现相反情况,它低温有色,温度升高色泽变浅。验证性试验选择150℃,放置10h,发现色泽随Fe(Ⅲ)用量增大而加深,Fe(Ⅱ)油样的色泽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变化,再次证实Fe(Ⅱ)油样高温色浅的结论。添加0.05-0.2%的水分可以减少豆油或含Fe(Ⅱ)豆油经加热带来色素上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小高温条件下油脂的回色;含Fe(Ⅲ)的油样,在添加0.05-0.3%水分范围,色泽随水添加量的增大而变浅。(3)超声对大豆油过氧化值和色泽的影响:研究了超声场中油样的位置、超声功率、时间以及添加Fe(Ⅱ)与Fe(Ⅲ)对大豆油过氧化值及色泽的影响。试验显示,超声场中的位置对大豆油的过氧化值及色泽具有较大影响,在换能器处变化最显着。随着声功率增大,Fe(Ⅱ)与Fe(Ⅲ)都能使大豆油的过氧化值增大,色泽加深。但从程度上看,超声作用下,Fe(Ⅱ)显着增大油样的过氧化值,对色泽影响小;而Fe(Ⅲ)显着加深油脂的色泽,对过氧化值影响较小。(4)色泽原因分析与脱色试验:基于对大豆油的色素与脂肪酸组成分析,试验选择了β-胡萝卜素、大豆异黄酮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为原料,研究它们在Fe(Ⅲ)存在时,色泽的变化。同时,选用活性炭、活性白土、分子筛等脱色剂对豆油中Fe(Ⅲ)形成的色素进行脱除,以吸光值大小反映色泽深浅。通过FT-IR和GC-MS分别对色素中的脂肪酸、脱色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豆油产生的色素主要来源于Fe(Ⅲ)与异黄酮或(和)脂肪酸的反应产物。脱色试验显示,活性炭效果最好,其次是活性白土。含Fe(Ⅲ)的大豆油脱色前后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色素中几乎含有大豆油中所有脂肪酸,说明Fe(Ⅲ)与脂肪酸的反应无定向选择。(5)产物表征:样品过滤分离得到上清液(豆油)通过FT-IR、HNMR进行测定与表征,结果显示,加入Fe(Ⅱ)或Fe(Ⅲ)的大豆油,饱和脂肪酸含量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略减少。过滤得到的沉淀,经洗涤、干燥再采用FT-IR、EDS、XPS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添加Fe(Ⅱ)的固形物反应前后无明显变化;但Fe(Ⅲ)反应后表面被豆油包裹,常规洗涤方法无法去除,应为化学吸附。
李万振,杨浩辰,宋立鸿,何天齐[6](2018)在《浅析精炼一级大豆油回色影响因素》文中指出食用油回色一直是困扰油脂加工的行业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油脂回色的相关报道,对精炼一级大豆油回色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王剑威[7](2017)在《影响大豆油脂脱色效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油是人们最常食用的植物油脂,消耗的量也是最多的。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高对食用植物油脂的品质的要求。特别是对油脂色泽的直观表现尤为重视。本研究在基于原有的油脂精炼过程中的脱色工艺研究,探讨使用新型的脱色剂PC5水合硅胶与活性白土对于油脂脱色工艺效果影响;探讨金属离子(Cu2+,Fe3+,Fe2+),磷脂和皂对油脂脱色工艺效果的影响;探索使用新型脱色剂PC5水合硅胶对油脂中的金属离子,皂的吸附性强于活性白土,搭配活性白土复合使用情况,研究新型脱色工序。通过上述研究达到提高脱色效率以及延缓油脂回色现象的目的。研究表明适当的PC5水合硅胶作为脱色剂能有效的提高油脂脱色效果,延缓油脂回色现象的产生。研究将考察因素(金属离子Fe2+,Fe3+,Cu2+,磷脂,皂)添加到带脱色油中,通过采用不同的脱色方法考察因素对油脂脱色以及油脂回色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考察因素金属离子,磷脂,皂对油脂脱色及油脂回色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磷脂的影响程度最大,皂的影响程度最小。PC5水合硅胶对磷脂的吸附性较差,导致脱色油中的磷脂含量较高,磷脂在储存条件下有氧化从而影响油脂色泽。PC5水合硅胶对皂的吸附性强,而且皂含量对油脂回色的影响程度小。研究验证了 PC5水合硅胶活性白土联合脱色法的脱色效果显着,并探索油脂中部分成分对脱色工序的影响程度,设计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C5水合硅胶添加量、活性白土添加量对油脂脱色效果研究从而得到最佳油脂脱色生产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活性白土添加量、PC5水合硅胶添加量四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Box-Behnken试验优化结果。得到脱色率(R)与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PC5水合硅胶添加量(C)、活性白土添加量(D)之间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R=86 + 0.48A+ 0.20B + 0.56C + 0.36D + 0.025AB-0.075AC-0.10AD-0.050BC + 0.18BD + 0.000CD-0.97A2-0.067B2-0.076C2-0.86D2通过该方程获得PC5水合硅胶活性白土联合脱色法对大豆油脱色工艺中的最优方案为:反应温度91°C、反应时间25min、PC5水合硅胶添加量0.15%、活性白土添加量2%。所得到的脱色率的平均值为86.1%,与预测值只相差了 0.12%。
徐振山,刘宝珍,郑有涛,杨帆,杜宣利,罗寅,张羽霄,李永生,唐亚娥[8](2016)在《生育酚对大豆油储存期间回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豆油的储存与消费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回色现象。参考相关研究报道,结合大豆油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回色现象,综述了生育酚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
付磊[9](2016)在《一种大豆油高效脱胶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和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使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植物油的品质,同时也对我国油脂精炼加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生产出健康、营养、安全、储藏稳定性好、质价比高的植物油去满足消费者对植物油品质的迫切要求。脱胶是油脂精炼加工的基础,传统脱胶工艺效果较差、对环境污染较大,而酶法脱胶以其脱胶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研究主要对酶法脱胶的工艺进行探讨,结合传统的水化脱胶进行预处理,并对影响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反应的因素进行系统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单因素对大豆毛油水化脱胶工序进行研究,得到:水添加量8%,反应时间30 min,水化温度75℃和搅拌速度300 r/min。水化脱胶后剩余磷含量为:102.6±1.1 mg/kg。经过水化脱胶后再进行酶法脱胶不但节约酶的用量,还能缩短酶法脱胶的反应时间,同时水化脱胶后的油脚还可进行高附加值产物磷脂的精炼。(2)为提高大豆油脱胶率,探讨磁化水辅助磷脂酶Lecitase Ultra方法改进传统方法大豆油脂加工工艺参数和脱胶效果。在单因素试验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脱胶率影响显着的因素,同时利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优化磁化水辅助磷脂酶对大豆油脱胶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脱胶工艺参数为:磁化水添加量3%、酶添加量34 mg/kg、反应时间3.2 h、反应温度46℃、pH 4.8,大豆油的脱胶率可达95.03%;在同等条件下,磁化水比去离子水脱胶率提高了4.54%。磁化水辅助磷脂酶Lecitase Ultra可以有效降低大豆油中胶体物质含量。(3)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利用磷脂酶Lecitase Ultra对大豆油进行脱胶反应。在超声场中能够加快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催化反应速度,提高最适反应温度,最适水添加量减少,但未改变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最适pH。对比不同处理方式下脱胶油的质量,大部分金属离子会经酶法脱胶而分离出去,脱胶油中金属离子含量显着降低。在超声场下进行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不会显着增加FFAs含量,但会导致脱胶油的氧化稳定性(OSI值)降低,使油脂易氧化。(4)研究金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酸处理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效果的影响。大豆油中的金属离子会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的催化反应产生影响,Ca2+和Mg2+起到促进作用;Fe3+和Cu2+起到抑制作用;Zn2+在较低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较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得到,添加磁化水试验组的脱胶率明显高于去离子水试验组,Tween 20和Span 40试验组的脱胶率高于添加磁化水试验组,但是差异不显着,Tween 80和Span 80试验组脱胶率高于其他试验组,且Tween 80的脱胶率达到最高值96.74±0.47%。不同酸预处理的结果发现,柠檬酸调节反应体系pH使其适合磷脂酶Lecitase Ultra同时具有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使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酸。
郑立友[10](2016)在《玉米油返色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脂返色为色泽良好的精炼植物油在流通、储存、使用等过程中,色泽发生显着变深的现象。该现象受如原料质量、精炼工艺条件、油料或精炼油水分含量及储存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以来困扰着国内外油脂工作者。虽然国外对油脂返色研究较早,系统研究了大豆油返色现象,得出γ-生育酚为主要返色基质物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至今油脂返色现象时有发生,油脂返色的机理尚不明确,且国内尚未研究出有效、可产业化的油脂返色控制技术。研究表明玉米油返色情况较严重,本文着重于模拟体系中链甘油三酸酯体系(MCT)及纯化油体系玉米油甘三酯中探究了玉米油返色因素,进而分析了玉米油精炼过程中返色因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返色的相关性,并对如何有效地控制玉米油返色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结果如下:于模拟体系MCT及真实体系玉米油甘三酯中研究、确证了导致玉米油返色的单因素及研究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首先于中链甘油三酸酯中添加磷脂、生育酚、金属元素、植物甾醇等,研究、确证返色因素:磷脂添加量10mg/kg时,色泽红值为0.25±0.07;磷脂添加量50mg/kg时,色泽红值为1.15±0.07;金属离子Fe3+添加量为1mg/kg时,色泽红值为0.15±0.07;金属离子Fe3+添加量为10mg/kg时,色泽红值为3.15±0.07;生育酚添加量为2000mg/kg时,色泽红值为0.15±0.07,生育酚添加量为5000mg/kg时,色泽红值为0.40±0.00,经显着性分析,以上三因素可显着影响MCT色泽红值(p<0.05)。植物甾醇对MCT色泽红值无影响。然后于纯化的玉米油甘三酯中验证磷脂、生育酚及Fe3+,发现磷脂添加量50mg/kg时,色泽红值为3.10±0.14;金属离子Fe3+添加量10mg/kg,色泽红值为3.60±0.00;生育酚添加量为5000mg/kg,色泽红值为0.80±0.00;经显着性分析,三者可显着影响玉米油甘三酯色泽红值(p<0.05)。MCT中因素交互作用研究发现金属离子Fe3+及磷脂间P为0.026?0.05,存在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体系色泽红值,说明两者对于体系色泽的增加具有增强的作用,而其他交互作用较弱。考察了玉米油返色因素于精炼工艺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玉米油返色的相关性。毛油磷脂含量为5393.38±58.96mg/kg,脱臭油磷脂含量为33.39±1.58mg/kg,精炼过程中其含量显着降低,其中脱胶工序降幅为89.43%;毛油VE含量为40.55±0.50mg/100g,脱臭油VE含量为20.29±1.09mg/kg,精炼过程中其含量逐渐降低,降幅为41.37%,显着降低了VE的含量;金属铁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降幅为44.78%;经相关性分析,精炼过程中玉米油的返色性与磷脂有一定正相关性(0.77);精炼过程中色泽红值与金属铁元素有显着相关性(0.94),与磷脂、生育酚有一定正相关性(0.77,0.75)。采用了阳离子交换树脂、添加抗氧化剂的方式对玉米油返色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玉米油生育酚含量未出现显着降低,经9h加热试验,过柱后油样色泽红值为3.60±0.00,而未处理油样色泽红值为4.60±0.00,说明返色得到有效延缓,原因可能为金属元素含量的降低;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添加后,经9h加热试验发现未添加样品色泽红值变化为2.20±0.00;添加量为150mg/kg的样品色泽红值变化为1.45±0.07;L-抗环血酸棕榈酸酯(AP)添加后经9h加热试验发现未添加样品色泽红值为2.60±0.00,而添加150mg/kg样品色泽红值变化为1.75±0.07,说明可有效延缓玉米油返色的发生。
二、浅析大豆油回色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大豆油回色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大豆油精炼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
1.2.2 大豆油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γ-生育酚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2 磷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3 金属离子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4 精炼过程中柠檬酸添加量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5 精炼过程中脱色剂添加量及种类配比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6 脱臭温度和汽提蒸汽压力对不同储存期成品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3 结 论 |
(2)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器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检测方法 |
1.2.2 样品处理 |
1.2.2. 1 不同金属离子试验 |
1.2.2. 2 浓度试验 |
1.2.2. 3 温度试验 |
1.2.2. 4 水分添加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2 硫酸铁浓度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3 温度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2.4 水分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3 结论 |
(3)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脂回色 |
1.2 γ-生育酚及其氧化 |
1.2.1 γ-生育酚 |
1.2.2 γ-生育酚的抗氧化与自身氧化 |
1.3 生育红与油脂回色 |
1.4 物质光、热稳定性研究 |
1.5 醌类物质抗氧化研究 |
1.5.1 抗氧化活性评价 |
1.5.2 醌类物质抗氧化机理研究 |
1.6 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检测 |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8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育红的合成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育酚单体的分离 |
2.3.2 生育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3 生育红的合成 |
2.3.4 生育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5 生育红的分离纯化 |
2.3.6 生育红的表征 |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γ-生育酚的制备研究 |
2.4.2 生育红的制备研究 |
2.4.3 生育红的结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育红的热、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育红含量测定 |
3.3.2 生育红的热稳定性 |
3.3.3 生育红的光稳定性 |
3.3.4 产物鉴定 |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育红热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4.2 生育红光稳定性与呈色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化学分析法 |
4.3.2 纯化玉米油甘油三酯基质评价 |
4.3.3 Rancimat法 |
4.3.4 Schaal烘箱法 |
4.3.5 生育红和γ-生育酚含量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化学法评价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4.2 高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4.3 低温下生育红的抗氧化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及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加热处理 |
5.3.2 生育红含量测定 |
5.3.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反应特性 |
5.3.4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5.3.5 产物鉴定 |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脂质基质的不同饱和度对生育红反应特性的影响 |
5.4.2 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
5.4.3 脂质基质中生育红的色泽转化机理及与油脂回色相关性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植物油颜色及回色概述 |
1.1.1 植物油的颜色来源 |
1.1.2 油脂回色研究概述 |
1.2 影响回色的主要因素 |
1.2.1 制取工艺及精炼条件的影响 |
1.2.2 储存环境的影响 |
1.2.3 油料状态及前处理过程的影响 |
1.3 内源性酶对回色作用研究概况 |
1.3.1 多酚氧化酶 |
1.3.2 脂肪氧合酶 |
1.3.3 生育酚氧化酶 |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玉米胚芽的破碎预处理方法 |
2.2.2 玉米胚芽水分含量调节方法 |
2.2.3 玉米胚芽热处理方法 |
2.2.4 玉米毛油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
2.2.5 粗酶液制取方法 |
2.2.6 生育酚酶促降解反应构建 |
2.2.7 反应体系中提取γ-生育酚方法 |
2.2.8 硫酸铵沉淀方法 |
2.2.9 双水相萃取分离方法 |
2.2.10 γ-生育醌、γ-二聚体制备方法 |
2.2.11 产物鉴定方法 |
2.2.1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破碎轧胚对玉米毛油品质及生育酚含量影响 |
3.1.1 破碎程度、水分含量和储藏温度对毛油生育酚含量影响 |
3.1.2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酸价、过氧化值及色泽的影响 |
3.1.3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脂肪酸组成影响分析 |
3.1.4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甾醇组成影响分析 |
3.1.5 破碎轧胚前后处理对毛油生育酚含量影响分析 |
3.2 生育酚酶促氧化作用的验证及相关性质研究 |
3.2.1 生育酚酶作用验证 |
3.2.2 生育酚氧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
3.2.3 生育酚酶底物催化特异性研究 |
3.2.4 生育酚酶的最适pH、温度及抑制剂作用 |
3.3 产物制备鉴定及回色路径补充 |
3.3.1 γ-生育酚氧化产物的合成 |
3.3.2 产物鉴定 |
3.3.3 精炼不同阶段油品产物含量分析 |
3.3.4 回色路径补充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表 |
附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Fe(Ⅱ)、Fe(Ⅲ)对大豆油催化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油简介 |
1.1.1 成分和基本结构 |
1.1.2 脂肪酸组成 |
1.1.3 在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1.2 金属离子对油脂氧化的催化作用 |
1.2.1 种类 |
1.2.2 价态 |
1.2.3 浓度 |
1.2.4 水份 |
1.2.5 氧气和温度 |
1.3 影响油脂色泽的因素 |
1.3.1 油脂色泽的基本情况 |
1.3.2 磷脂 |
1.3.3 生育酚 |
1.3.4 油料水分 |
1.3.5 金属离子 |
1.4 超声对油脂氧化的影响 |
1.4.1 超声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
1.4.2 超声对油脂的不良影响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Fe(Ⅱ)、Fe(Ⅲ)对大豆油的催化氧化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测定方法 |
2.3.2 Fe(Ⅱ)、Fe(Ⅲ)对豆油的氧化试验 |
2.3.3 Fe(Ⅱ)、Fe(Ⅲ)对油样酸值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铁的添加量 |
2.4.2 温度 |
2.4.3 氧环境 |
2.4.4 水分 |
2.4.5 Fe(Ⅱ)与Fe(Ⅲ)配比 |
2.4.6 Fe(Ⅱ)与Fe(Ⅲ)对酸值的影响 |
2.4.7 氧化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Fe(Ⅱ)、Fe(Ⅲ)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验原料及试剂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不同金属离子试验 |
3.3.2 添加量试验 |
3.3.3 温度试验 |
3.3.4 水分添加试验 |
3.3.5 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金属离子 |
3.4.2 Fe(Ⅲ)添加量 |
3.4.3 温度 |
3.4.4 水分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声场中铁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超声场中的位置 |
4.4.2 超声功率 |
4.4.3 超声时间 |
4.4.4 Fe(Ⅲ)的用量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Fe(Ⅱ)、Fe(Ⅲ)与大豆油反应后产物表征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色泽表征 |
5.3.2 脱色方法 |
5.3.3 表征样品预处理 |
5.3.4 红外光谱(FT-IR) |
5.3.5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5.3.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5.3.7 扫描电镜能谱(EDS) |
5.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色泽的表征 |
5.4.2 油脂的表征 |
5.4.3 固形物的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表 |
(6)浅析精炼一级大豆油回色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生育酚氧化机理 |
1.1 生育酚结构与性质 |
1.2 生育酚氧化和油脂氧化 |
2 大豆油回色的影响因素及防止对策 |
2.1 大豆原料对回色的影响及防止回色对策 |
2.2 大豆油制取对回色的影响及防止回色对策 |
2.3 毛油精炼对回色的影响及防止回色对策 |
2.4 储运过程对回色的影响及防止回色对策 |
3 结束语 |
(7)影响大豆油脂脱色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大豆油脱色研究现状 |
1.1.1 大豆油中的色素类物质 |
1.1.2 大豆油中其他微量物质 |
1.2 影响大豆油油回色的主要因素研究 |
1.2.1 油脂精炼工序对油脂回色的影响 |
1.2.3 油脂贮藏对油脂回色的影响 |
1.3 油脂回色机理研究进展 |
1.3.1 生育酚回色机理研究 |
1.3.2 磷脂回色机理研究 |
1.4 新型脱色剂的开发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C5水合硅胶在大豆油脂脱色加工的应用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 |
2.1.3 方法 |
2.2 PC5水合硅胶解决大豆油脂成品油回色的技术问题 |
2.3 PC5水合硅胶对大豆油脂净化作用 |
2.3.1 不同脱色方式对大豆油脂色价的影响 |
2.3.2 不同脱色方式对大豆油脂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脱色方式对大豆油脂中残皂含量的影响 |
2.3.4 不同脱色方式处理后的大豆油脂的稳定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油脂中因素对大豆油脂脱色体系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考察因素的大豆油脂体系配制 |
3.2.2 大豆油脂脱色脱色方法 |
3.2.3 脱色油吸光度的测定 |
3.2.4 回色率测定 |
3.3 单因素实验 |
3.3.1 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脂脱色的影响 |
3.3.2 磷脂对大豆油脂脱色的影响 |
3.3.3 皂含量对大豆油脂脱色的影响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脂脱色效果与回色效果的影响 |
3.4.2 磷脂对大豆油脂脱色与回色效果的影响 |
3.4.3 皂对大豆油脂脱色效果与回色效果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PC5水合硅胶在大豆油脂脱色体系的应用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脱色油吸光度的测定 |
4.2.2 大豆油脂脱色处理方法 |
4.3 脱色工艺的研究 |
4.3.1 单因素试验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温度对PC5水合硅胶脱色效果的影响 |
4.4.2 PC5水合硅胶添加量对大豆油脂脱色的影响 |
4.4.3 时间对PC5水合硅胶脱色效果的影响 |
4.4.4 活性白土添加量的确定 |
4.5 响应面试验 |
4.5.1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4.5.2 影响大豆油脂脱色效果技术研究的响应曲面分析 |
4.5.3 PC5水合硅胶活性白土联合脱色法对大豆油脂脱色效果的优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育酚对大豆油储存期间回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中的生育酚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 大豆油中的生育酚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2.1 大豆预处理浸出对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2 油脂精炼对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2.3 油脂储存对油中生育酚含量的影响 |
3 生育酚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 |
3.1 大豆油回色观察 |
3.2 大豆油回色研究 |
3.3 生育酚自由基氧化反应 |
3.4 生育酚的氧化产物及其显色特征 |
3.5 生育酚不同异构体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 |
4 结束语 |
(9)一种大豆油高效脱胶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油中的磷脂概述 |
1.1.1 植物油中脱除磷脂的目的 |
1.1.2 磷脂的结构 |
1.1.3 植物油中磷脂的分类 |
1.2 植物油脱胶方法概述 |
1.2.1 水化脱胶 |
1.2.2 酸法脱胶 |
1.2.3 新型脱胶方法 |
1.3 酶法脱胶研究进展 |
1.3.1 磷脂酶的分类 |
1.3.2 酶法脱胶的原理及磷脂酶的结构特性 |
1.3.3 磷脂酶脱胶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及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大豆毛油的水化脱胶效果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磷含量标准曲线绘制 |
2.2.2 大豆毛油中磷脂含量测定方法 |
2.2.3 水化脱胶步骤 |
2.2.4 脱胶率的计算公式 |
2.2.5 水化脱胶的单因素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磷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水化温度对脱胶率的影响 |
2.3.3 水添加量对脱胶率的影响 |
2.3.4 搅拌速度对脱胶率的影响 |
2.3.5 脱胶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 |
2.3.6 电解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化水辅助磷脂酶对大豆油脱胶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磷含量标准曲线绘制 |
3.2.2 大豆油中磷脂含量测定方法 |
3.2.3 油相中pH值测定 |
3.2.4 脱胶率计算公式 |
3.2.5 酶法脱胶的步骤 |
3.2.6 磁化水辅助磷脂酶单因素试验设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不同处理水不同水添加量对脱胶率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水不同酶添加量对脱胶率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水不同反应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 |
3.3.5 不同处理水不同反应温度对脱胶率的影响 |
3.3.6 不同处理水不同pH对脱胶率的影响 |
3.3.7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与结果 |
3.3.8 Box-Benhnken试验设计与结果 |
3.3.9 交互作用响应面与等高线图分析 |
3.3.10 酶解条件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对酶法脱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原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磷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2 大豆油中磷脂含量测定方法 |
4.2.3 超声场中酶法脱胶的步骤 |
4.2.4 脱胶率计算公式 |
4.2.5 超声场中酶法脱胶的单因素试验 |
4.2.6 油脂品质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超声场中水添加量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2 超声场中酶添加量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3 超声场中反应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4 超声场中反应温度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5 超声场中pH值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6 超声场中超声波功率对脱胶率的影响 |
4.3.7 超声作用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酶法脱胶反应过程的因素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原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磷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2 大豆油中磷脂含量的测定方法 |
5.2.3 油相中pH值测定 |
5.2.4 酶法脱胶步骤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EDTA添加量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率的影响 |
5.3.2 金属离子种类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率的影响 |
5.3.3 表面活性剂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率的影响 |
5.3.4 酸预处理对磷脂酶Lecitase Ultra脱胶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玉米油返色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油脂返色概述 |
1.2 油脂返色因素 |
1.2.1 γ-生育酚 |
1.2.2 磷脂 |
1.2.3 金属元素 |
1.2.4 脂溶性色素 |
1.3 油脂返色控制技术 |
1.3.0 原料质量 |
1.3.1 油脂加工过程 |
1.3.2 储存环境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油返色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加速氧化实验加热时间的确定 |
2.3.2 模拟体系(MCT)中因素单独作用对返色的影响 |
2.3.3 纯化玉米油甘三酯中返色因素的验证 |
2.3.4 因素交互作用对返色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炼过程中玉米油返色因素的含量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精炼对磷脂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2 精炼对V_E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3 精炼对金属元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4 油样返色研究 |
3.3.5 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油返色控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
4.3.2 抗氧化剂对玉米油返色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浅析大豆油回色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炼过程对大豆油回色的影响[J]. 孙百创,汤见平,严中和,孙玉萍,詹亚名,胡金华. 中国油脂, 2021(11)
- [2]金属离子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J]. 冯晓萌,阎杰,魏静,林海琳. 粮食与油脂, 2021(04)
- [3]生育红的合成、化学稳定性及其与油脂回色的相关性研究[D]. 郑立友. 江南大学, 2020(04)
- [4]玉米胚芽预处理中生育酚酶促氧化及其与回色关系研究[D]. 张飞. 江南大学, 2020(11)
- [5]Fe(Ⅱ)、Fe(Ⅲ)对大豆油催化氧化的研究[D]. 冯晓萌.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6]浅析精炼一级大豆油回色影响因素[J]. 李万振,杨浩辰,宋立鸿,何天齐.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8(03)
- [7]影响大豆油脂脱色效果技术研究[D]. 王剑威.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8]生育酚对大豆油储存期间回色的影响[J]. 徐振山,刘宝珍,郑有涛,杨帆,杜宣利,罗寅,张羽霄,李永生,唐亚娥.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6(06)
- [9]一种大豆油高效脱胶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付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08)
- [10]玉米油返色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郑立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