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人体空间数据的Metadata(论文文献综述)
苗珍珍[1](2020)在《面向教育数据开放的数据聚合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据联合国《2018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拥有开放政府数据门户网站的国家已达139个,全球已经有超过250个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出并实施“开放数据行动计划”。来自政府的教育数据,作为一类高价值数据资源,一直是各国政府开放数据的重点领域。开放教育数据是保障教育公平和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教育开放数据实践处于发展状态,各种数据问题愈发凸显,包括开放程度低、多元异构和数据碎片化等。在此背景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对英国教育数据的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教育数据的发展现状,明确构建教育关联数据作为聚合我国教育数据的切入点;(2)提出并设计包含原始数据层、RDF层、关联层、聚合层和应用层的教育数据聚合框架。该框架不仅可以聚合我国所有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网站中的全部教育数据集,还可以将我国教育关联数据集聚合至LOD;(3)根据五星评级模型,构建关联数据的基础是为数据构建本体模型,为此,本文采用了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七步骤法建立符合我国教育数据特点的本体模型,该模型包含15个核心类和若干属性。(4)实现教育关联数据的构建与发布,使用PHP语言构建了 SPARQL查询图形化界面,并建立了不同数据集之间的语义链接,同时构建了教育关联数据到LOD的链接。(5)在调研国内外开放数据元数据发展的基础上,以DCAT 1.1版为蓝本构建我国教育开放数据资源的元数据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数据集使用JSON-LD语法进行语义标注。基于以上工作,实现了本地与远程端点的联合查询语义聚合应用。本文旨在为我国教育数据开放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聚合方案,同时也为其他领域政府数据开放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陈天翔[2](2020)在《大数据时代推测信息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尤为重要,信息权利保护和法律规制的重心在于如何理解个人信息/数据并保护个人隐私。国内外现有理论和实践以可识别的个人信息理论为争议焦点,即将个人信息划分为可以识别出个人的信息和不可以识别出个人的信息两大主要类型,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去识别化/匿名化。如此,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数据,诸如元数据就不是个人信息。显然,此种认识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也不符合现实信息保护实践的需要。因为以元数据为代表的“无意义”信息也能经由大数据和算法的“推测”得出具有敏感性的个人数据,使得匿名不能。所以,从信息的来源和产生方式上来看,个人信息可以被分为两类:收集的信息和“推测信息”,后者即是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二次挖掘、分析和加工出来的信息。它是原始信息经过数据处理和加工分析之后得出的直接或间接有关个人的信息。推测信息在各学科理论和生活实践中是广泛存在的,内涵丰富,尤其是在现今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论域中更需要正视该问题。作为一个新型法律客体,推测信息具有鲜明的人格利益、财产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权利属性也有待确定。在现有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理论中,推测信息可以被归属为个人信息权、隐私权以及一种知识产权中。但这些单一权说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实践中的推测信息。国外的法律保护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为理论源头;规制实践中以美国和欧盟为典型,前者以行业来分散立法,后者以GDPR为代表集中立法。它们都试图以此应对推测信息的现实问题,但各有瑕疵。美国学者Helen Nissenbaum提出的“情境一致(contextual integrity)”理论以情境中的规范来评估数据流动是否侵犯隐私,这包括两个基本原则,即适当性和流通性原则。这对于认识并评估推测信息来说十分有益。学者Sheri.B.Pan在此理论之上,结合大数据和算法的现实实践,以相关性和敏感性为新增要素补足了对推测信息的评估。以此相关理论为起点反思国外法律实践,可知推测信息和现有个人信息和隐私理论和保护实践需要更加考虑情境要素,以科技为助推。我国现有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立法和司法实践也难以应对甚至忽视推测信息,今后相关法律规制实践也急需关注推测信息并更加考虑情境。从法理上归总,这意味着规制推测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及隐私需要尊重隐私、尊重数据和尊重情境。
吴仪邦[3](2019)在《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行动,并将构建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县(市、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海量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和当今信息化的潮流极大地促进了土壤环境大数据的发展。如何应对土壤环境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研究基于参与研发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管理决策系统平台”,以“应用土壤环境大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开展对相关业务单位的需求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了实际进行土壤重金属评价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数据、模型和系统等具体业务资源及业务流程。本研究发现,各领域、各部门采集的土壤环境数据,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方式相对分散,数据存在多源异构性,数据应用限制较大,数据共享、利用效率低;同时,各级单位执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任务各样,使用的相关数据和模型存在共性和异性,针对不同决策场景执行任务时,步骤较为繁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开展相应研究。首先,分析业务单位进行土壤重金属业务时对于数据、模型等资源的具体需求,扩展了国家环境数据元数据标准,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和扩展规范并构建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土壤重金属资源集成框架;设计了污染评价流程抽象处理链,研究了基于元数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资源匹配和绑定技术,依托开放式工作流平台构建了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流系统,最终实现基于元数据和工作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资源集成及流程自动化执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具体业务资源进行特征分析,依托国家标准,构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元数据标准。同时,研究分类、分层的资源存储方案,实现了多源异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在数据访问方式的统一。最后,构建了以元数据为资源索引,物理上分类、分层存储,逻辑上统一集中组织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中心。(2)设计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业务抽象处理链模型,实现了工作流抽象层和实例层的相互分离,提升了处理模型的共享、复用和重构能力,增强了工作流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相应污染评价业务的抽象处理链模型,将实际业务流程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处理的抽象处理链。并基于开放式工作流开发平台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实现了抽象处理链中数据、处理节点的实例化。(3)利用元数据来描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数据、模型,同时,利用工作流技术来封装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通过研究基于元数据的工作流资源动态匹配技术,实现元数据库、资源中心和工作流系统之间的有机集成。“三位一体”,旨在应对土壤环境大数据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面向愈发复杂的海量污染评价任务,最终实现了集成应用多源异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进行(半)自动化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
胡靖瑶[4](2019)在《面向信息溯源的遥感影像几何代数信息编码与特征标签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数据溯源实质上是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完整的工作流演变过程、标注信息和其他处理过程的记录。通过标注方式记录数据重要信息,追溯空间数据历史状态十分重要。传统的数据溯源在记录溯源信息时存在信息不统一规范、过于离散,并且毫无隐蔽性等问题,其实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溯源信息合理的组织管理与表达。因此本文提出构建基于几何代数的溯源信息融合表达方法,实现空间数据溯源。基于几何代数维度运算,可实现复杂的几何与代数运算。由几何算子连接组成的几何代数多重向量结构可以自定义各种维度,可自由扩展与缩减维度空间。本文基于几何代数理论与方法构建溯源信息概念内容和属性数据的关联关系。基于几何代数的多重向量结构可实现混合维度溯源信息统一组织与表达。本文基于数据溯源标准,研究并构建了遥感影像数据溯源指标体系;构建编码规则,实现溯源信息编码;基于几何代数的数学结构形式以及几何算子,研究溯源信息的表达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溯源信息表达更新与一致性检验算子;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遥感影像中嵌入与提取溯源信息方法。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构建了面向溯源的遥感影像数据特征标签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遥感影像数据溯源信息指标体系构建与编码。依据数据溯源标准,构建适用于遥感影像数据的溯源信息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溯源数据规范化,定义了遥感影像元数据、节点信息,操作信息的命名规范,实现了各个溯源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构建编码规则,实现溯源信息编码。(2)基于几何代数的溯源信息融合表达。基于几何代数的空间基向量和几何算子可进行特定对象关系的表达,几何代数多重向量结构可实现混合维度溯源信息关联结构的统一组织与表达,并设计了相应的溯源信息表达更新与一致性检验算子。(3)溯源信息嵌入与提取技术。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实现遥感影像中嵌入与提取溯源信息二维码,实现溯源信息的隐蔽性、稳健性。
铁钟[5](2019)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跨学科与综合性特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改变了受众感知与汲取历史信息的方式。由于可视化内容无法评估来源和引用参考文献,使得大多数信息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标准的档案文件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逐步地建立自身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虚拟修复理论,将可视化内容作为开放的数据链接与定制的领域本体,通过感知模拟、定位跟踪、三维打印、逆向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跨学科的交互性研究框架,解决文化遗产多元化带来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最终建立虚拟修复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与原则。研究首先从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切入,对现行保护原则进行了分析,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虚拟修复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数字技术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计算的过程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价值,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这就需要在全面的文献和实证基础之上,对虚拟修复的技术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判断与自我审视。针对于三维可视化数据的异构性等研究难点,依据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文献特征,提出了信息模型虚拟修复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将计算机科学的工具引入人文研究的过程中,因可视化内容不可控的主观特性,需要将其放在持续的批评理论体系中,批评应该先于可视化的产生,而不是事后证明的手段;最后,基于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对信息建模的本体与语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解释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加以解决。通过交互元数据的引入,加强虚拟修复的透明度,并将这种虚拟修复的理论体系在敦煌数字化展示设计项目中加以实践。为了保护日益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逐渐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与长期保护的机制中。同时虚拟修复也被视作一种交互性的解读行为,一种明确的内省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推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李冬[6](2016)在《监控视频元数据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十二五”规划期间,“平安城市”、“科技强警建设工程”、“3111工程”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陆续完成,国内安防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作为安防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视频监控行业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视频监控体系日益完善,积累了海量的监控视频资料,在公安、金融、政府等部门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视频监控体系的快速建设和视频资料体量的高速增加,如何高效地使用海量监控视频数据成为视频监控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就目前视频监控厂家众多,以及人工查看视频数据的现状来分析,在海量监控视频数据的使用上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是原始的视频数据,数据的信息密度低,要排查发现里面存在的有用信息,需要人工方式长时间去回放和查询。(2)缺少适用的监控视频元数据方案,监控视频资源的管理、共享和检索困难。而元数据作为信息组织、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工具,是提高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元数据可以极大的提高监控视频及其分析数据的管理力度和检索效率。本文基于以上背景,确立了设计开发能够体现监控视频资源特征的、顾及视频内容描述的监控视频元数据这一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监控视频资源特征分析。本文从监控视频与其他视频资源的共性特征和区别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监控视频资源的本质属性特征,并分析了视频数据的生产设备——监控摄像机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类型,本文对监控视频资源的分析在监控视频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总结监控视频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以监控视频在公安部门的应用为例,探究监控视频应用中的实际需求,整理分析监控视频实际应用的实例,通过对案例样本关键视频信息的枚举汇总和聚类分析,归纳视频分析应用中的共性要素和个性要素,总结实际应用中分析监控视频时关注的信息要素构成,作为元数据实体和元素选取的基础;本文对数百例监控视频侦查应用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为视频图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监控视频元数据规范设计与实现。本文根据归纳总结的监控视频资源特征和应用需求,设计了顾及视频内容的监控视频元数据方案,制定了相应元数据规范,确定了元数据的功能组成、元数据实体元素构成和元素的属性描述,对元数据进行了 UML建模,并基于XML Schema实现了元数据规范,能够较好的促进监控视频资源的组织管理、共享和高效检索等工作的发展。(4)监控视频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了监控视频元数据管理和应用综合系统,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功能实现,为监控视频元数据方案的实施和使用提供了支撑平台,一定程度验证了元数据方案的实用性,为拓展元数据的应用模式提供了基础。
朱建广[7](2015)在《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政府(务),就是将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特点是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政府机关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政府机关的科学决策水平。作为一类特殊的政务信息资源,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承担着政务信息资源空间位置框架职能,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已成为基础性支撑系统。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按照资源共享理念,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安全集约共享使用地理数据为目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核心,通过适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备的体制机制及标准体系保障,实现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避免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无序开发、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相关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平台,它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以海量数据集成方式来对政务活动进行数字化描述、存储和利用,为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突破政府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立,按照规则实现有序的信息共享。本文着重研究了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体系、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体系等,并以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实际系统的开发原型。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及产业开发园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提出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总体技术路线、标准规范体系、管理制度、数据结构体系和“平台”运维及基于该平台的应用开发设计原则。基于上述原则设计开发了青岛高新区政务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结合青岛高新区实际编制并出台了一套可行的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定,以保证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平台”投入运行后的实际效果来看,目前系统已实现青岛国家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有效共享,为青岛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了”统一标准、分部采集、定时更新、集中发布”的构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2)制定了“联合共建、分工合作、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设原则,将基础性、共享需求普遍、使用频度较高的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按照物理集中的方式统一管理和服务,构建成面向整个区域服务的政务基础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库;而对于专业性较强、使用范围较窄的专题数据资源,明确主责部门牵头管理和服务:(3)根据现代物联网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大吞吐量需求,利用云计算技术、多副本技术和主从拓扑结构,设计了地理空间信息云平台负载调度算法,算法使用哈希函数将请求均衡化,根据预测将访问请求分为可预测高峰请求,随机高峰请求和系统响应请求,并通过主服务器实现统一调度,大幅减少了访问高峰期用户平均响应时间。总之,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地方政府安全、高效、规范地管理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园区类地方政务管理决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信息的可视化,更好地满足园区政府、创新创业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对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尚需将部分政府垂直业务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纳入平台中,并需继续探索更加安全便捷的数据共享方式。
岳利群[8](2011)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的虚拟地理环境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算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论证了论文提出的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和基于元数据的空间数据引擎,并在此基础上模拟构建了多级别多地区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完成了原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及可视化。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分析了现有分布式存储VGE的体系结构、数据资源、支撑技术和应用平台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建立了四层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的架构,并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给出了基础层、资源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的内容构成和支撑技术,为分布式存储VGE的研究设计和应用服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同时,探索并设计了基于网格、云模式和物联网模式下的虚拟地理环境的体系结构,为分布式存储VGE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体系结构的扩展性和兼容性。2.建立了VGE元数据模型。结合分布式存储VGE的应用需求,建立了面向三维仿真模型、矢栅一体表达的元数据模型,实现了VGE元数据的动态管理、快速解析、缓存维护等8项技术,为分布式存储VGE元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3.建立了自适应的空间数据模型。提出了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建立的五大制约因素:数据、软件、用户、计算机和网络,通过改进基于球面Clipmap的数据模型和分布式存储VGE的数据模型,构建了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解决了分布式存储VGE中空间数据自适应组织和管理的难题。其中改进后的球面Clipmap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利用率提高了2倍。4.构建了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引擎,解决了分布式存储空间数据的快速索引和提取问题。构建并分析了空间数据存储体系,提出了基于Linux构建多缓存服务器的数据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不但提高了数据访问速度,还消除了Lustre文件系统不支持Windows客户端的瓶颈问题。在服务器快速定位、数据缓存设计、数据并行提取、Socket连接池等方面改进和实现了空间数据引擎的若干关键技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存储VGE的空间数据引擎。5.实现了自适应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多模式应用,建立了全球矢栅一体可视化框架和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框架,探讨并实践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加速技术,基于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生成了空间数据可视化多模式应用,验证了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的有效性。6.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分布式存储的高效高可用性虚拟地理环境平台。对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平台(DSVGEP)中重点模块存储数据入库、元数据管理、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服务引擎、可视化表达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平台进行模拟部署与应用。经实验测试,单台Linux客户端能够同时支持100台可视化客户端的并行访问。
王亚欣[9](2010)在《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森林与湿地资源监测,已经逐渐过渡到多资源、多功能的监测,再发展到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反应森林与湿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相关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全面掌握森林、湿地与生态状况变化的有效手段。综合监测产生的成果是林业科学发展重要的决策依据,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重点林业工程和生态建设成效、提升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等的基础信息。由于目前森林资源监测、湿地资源监测等各项监测相对独立,难以发挥综合效果。并且,现有的各项监测无法满足客观地评价我国林业建设成效以及生态状况变化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需求。同时,与国际上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及相关领域监测的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森林资源与湿地监测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保障以及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综合性和信息的管理、使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本研究通过分析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基本内涵,研究国内外相关的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设思路,归纳和总结我国目前森林与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的应用现状和热点问题。从理论上、技术上、内容上、方法上探讨了我国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的集成建设思路,提出了集成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方法上提出了以标准的规范和建设为核心的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总体思路。基于3S、PDA、网络、数据库等技术,在构建统一的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和集成森林资源、湿地、森林灾害和重点林业工程各种监测与评价技术及专项系统,实现森林资源、湿地、森林灾害、重点林业工程监测技术、数据、模型的统一存储、管理和系统的集成运行。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林业及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建立森林资源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标准体系,作为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集成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元数据标准、数据集成标准、系统集成标准及综合服务标准。(2)数据集成是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库的支撑,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使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结合对象关系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和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打破森林与湿地资源数据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界限,实现多源森林与湿地资源数据集成,为森林与湿地资源数据的共享提供参考。数据组织使用面向主题的组织方式,分公共基础数据和各种专题数据,公共基础数据可以为各业务部门所共享。(3)技术集成是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系统集成的基础。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技术集成中,最主要的是GIS,GPS,RS的集成,3S技术及其集成是数字林业实现的关键。本研究中将3S、PDA、数据库、可视化建模等技术集成应用到森林与湿地资源监测、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体化的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体系。(4)功能集成是系统集成的目标和灵魂。本研究通过对林业各专业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抽取出各专业系统的公共功能、模型与算法等。在分析总结各种集成方式的基础上,在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的支撑下,提出了基于构件技术的的集成思想: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使用北京超图公司的类库进行开发,和业务相关的专业功能使用插件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规范集成到系统中,克服了以往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维护性、重组合能力、较差的缺点。(5)研究面向应用主题的多目标监测技术和综合服务技术,使用Web服务和可视化方式为森林资源、湿地、森林灾害和重点林业工程监测和管理提供共享、分析等服务。
滕龙妹[10](2008)在《土地资源时空数据网格服务模型及其实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生存环境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及时准确掌握各种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是政府和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信息已经渗透到土地利用、土地产权产籍、土地利用规划等各个土地业务管理之中,并且信息量还在不断增长。然而,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较低,分布在各个单位、地区的不同节点上的数据与信息之间难以共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传统的分布式GIS技术体系在海量时空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足。网格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分布式GIS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利用网格技术把分布的硬件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软件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计算机来消除信息孤岛,对促进土地资源数据共享、集成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网格、海量时空数据管理、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将GIS学科、计算机学科与土地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适合网格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服务模型、管理模式、网格服务体系、应用模型等,为土地资源海量时空数据共享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及数据内容的特点,结合资源体的概念,提出了土地资源体概念。在土地资源体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数据组织提出了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服务模型。该模型采用虚拟时空数据服务器来组织各个类型的土地资源体,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文中重点探讨了该模型下的土地资源访问与组织机构模型和土地资源元数据模型。结合具体的土地资源管理业务需要,摸索了一套基于该模型的土地资源体多级变粒度数据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对土地资源体横向按资源体、图库、图层集合、图层和地物等不同资源粒度,纵向按多级区域层次进行管理,并给出了该模式下的资源体的元数据组织、节点动态管理、元数据复制、资源体动态组合等技术实现。其次,在开放式GIS网格服务体系(OG2SA)的研究基础上,将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服务模型扩展到OG2SA下,提出了土地资源时空数据网格服务模型(LRSTD-GSM)。同时在研究土地资源数据的时空分区、逻辑分幅、土地资源体多粒度等特点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土地资源管理的网格时空数据库,并在网格时空数据库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区域、任务、Agent、服务和数据5个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的应用模型及其实现。最后,在土地资源管理的服务模型、管理模式、网格服务体系、应用模型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网格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应用试验系统GridLandRSMgr。研究、测试与应用实例表明,LRSTD-GSM的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数字人体空间数据的Metadat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人体空间数据的Metadata(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教育数据开放的数据聚合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相关概念与技术 |
2.1 开放政府数据 |
2.1.1 开放政府数据的定义 |
2.1.2 开放政府数据门户网站 |
2.1.3 教育开放数据 |
2.2 数据聚合 |
2.3 RDF与本体 |
2.3.1 语义Web技术 |
2.3.2 RDF数据模型及其序列化 |
2.3.3 本体的基本概念 |
2.4 关联数据 |
2.4.1 关联数据的概念及原则 |
2.4.2 关联数据云 |
2.5 本章小结 |
3 中英两国教育开放数据的对比分析 |
3.1 英国的教育开放数据 |
3.1.1 英国教育开放数据发展概况 |
3.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应用 |
3.2 我国的教育开放数据 |
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关联数据的教育数据聚合方法 |
4.1 教育数据聚合框架 |
4.2 教育本体构建 |
4.2.1 复用现有本体 |
4.2.2 抽取教育领域的类 |
4.2.3 抽取属性 |
4.2.4 构建本体模型 |
4.3 教育关联数据构建 |
4.3.1 选择数据源 |
4.3.2 模式映射 |
4.3.3 设计资源URI |
4.3.4 将原始数据转化为RDF三元组 |
4.4 教育关联数据发布 |
4.4.1 将数据文件导入RDF三元组存储库 |
4.4.2 HTTP通信协议设置 |
4.4.3 构建语义链接 |
4.4.4 关联数据发布测试 |
4.4.5 聚合至关联数据云图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元数据的教育数据集语义标注 |
5.1 开放数据的元数据 |
5.1.1 国内外元数据发展现状 |
5.1.2 建立元数据模型 |
5.1.3 使用JSON-LD编码元数据标准 |
5.1.4 建立元数据映射 |
5.2 语义标注规范 |
5.2.1 数据集语义标注调查 |
5.2.2 数据集中文语义标注规范 |
5.3 教育数据集的语义标注 |
5.4 语义聚合应用 |
5.4.1 关联数据集的联合查询 |
5.4.2 教育关联数据的联合查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大数据时代推测信息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从个人信息理论的“可识别”和“元数据”说起 |
第一节 “可识别”的理论“神话” |
第二节 “元数据”的社会现实 |
第二章 推测信息的概念提出与理论诘问 |
第一节 推测信息的概念及其解读 |
一、推测信息的概念界定 |
二、推测信息的现象解读 |
(一)推测信息的基本原理 |
(二)推测信息的现象表现 |
(三)推测信息的特性 |
第二节 推测信息视野下个人信息理论之吊诡 |
第三章 推测信息的“利益-权利”分析 |
第一节 推测信息的个人利益 |
一、推测信息的人格利益 |
(一)隐私利益 |
(二)“自治”利益 |
二、推测信息的财产利益 |
第二节 推测信息的社会利益 |
第三节 推测信息的权利属性问题 |
一、个人信息自决权说 |
二、隐私权说 |
三、企业的“知识产权”说 |
第四章 域外对推测信息的相关法律规制策略 |
第一节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中的推测信息 |
一、个人信息隐私相关的法律规制 |
二、其他产业的立法规制 |
第二节 欧盟集中立法模式中的推测信息:以GDPR为例 |
一、GDPR中的推测信息及相关个人信息权利 |
(一)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 |
(二)规定有关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的义务(责任) |
(三)数据处理的风险评估策略 |
二、GDPR的不足 |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制策略 |
第五章 “情境一致”隐私理论:推测信息现有评价范式 |
第一节 Nissenbaum 教授的“情境一致”隐私理论 |
一、何为“情境”? |
二、确保“情境一致”的两个规范原则 |
三、“情境一致”理论的几点不足 |
第二节 “情境一致”理论如何评价推测信息 |
一、评价推测信息的关键因素:相关关系和敏感度 |
二、Pan的“三步骤” |
第六章 推测信息法律规制的中国进路 |
第一节 推测信息域外法律规制实践的反思 |
一、基于“情境”的个人信息基础理论再认识 |
二、个人信息和信息隐私保护实践的批判 |
三、以技术助推法律规制 |
第二节 推测信息我国法律规制的探寻 |
一、国内相关法律实践批判 |
二、推测信息法律规制的法理之路 |
(一)尊重隐私 |
(二)尊重数据 |
(三)尊重情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信息化研究进展 |
1.2.2 元数据在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中的研究进展 |
1.2.3 科学工作流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方法 |
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相关理论 |
2.1.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 |
2.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2 元数据技术 |
2.2.1 元数据 |
2.2.2 元数据标准 |
2.2.3 元数据的XML存储格式 |
2.3 工作流技术 |
2.3.1 工作流 |
2.3.2 工作流平台 |
2.3.3 WWF开发框架 |
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数据、模型集成方法 |
3.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信息资源异构性研究 |
3.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异构性分析 |
3.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异构性研究 |
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元数据标准构建 |
3.2.1 元数据标准框架构建 |
3.2.2 元数据扩展 |
3.3 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资源中心设计 |
3.3.1 元数据存储设计 |
3.3.2 空间数据存储设计 |
3.3.3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库框架 |
4 面向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过程的信息服务方法 |
4.1 评价流程业务抽象链构建 |
4.1.1 业务流程抽象处理链模型 |
4.1.2 污染评价业务流任务分析 |
4.1.3 处理链基本处理单元构建 |
4.1.4 业务流任务基础抽象链构建 |
4.1.5 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链模型构建规范 |
4.2 基于元数据和WWF的信息资源匹配机制研究 |
4.3 基于WWF的数据、处理节点实现方法研究 |
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流程原型系统 |
5.1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中心 |
5.2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流系统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面向信息溯源的遥感影像几何代数信息编码与特征标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溯源技术研究综述 |
1.2.2 基于几何代数信息编码研究现状 |
1.2.3 溯源信息嵌入与提取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定位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组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组织 |
第2章 遥感影像溯源信息组成与编码 |
2.1 遥感影像溯源信息采集范畴 |
2.1.1 溯源信息采集基本原则 |
2.1.2 遥感影像溯源信息组成 |
2.2 遥感影像数据溯源信息指标体系 |
2.2.1 元数据信息 |
2.2.2 路径信息 |
2.2.3 操作信息 |
2.3 溯源信息编码 |
2.3.1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
2.3.2 元数据信息编码 |
2.3.3 路径信息编码 |
2.3.4 操作信息编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几何代数的溯源信息融合表达 |
3.1 几何代数基础及表达 |
3.1.1 几何代数基础 |
3.1.2 几何代数表达 |
3.2 基于几何代数的溯源信息编码表达 |
3.2.1 几何代数模型 |
3.2.2 基于几何代数的溯源信息表达 |
3.3 基于几何代数算子的溯源信息更新与校验 |
3.3.1 溯源信息动态更新与校验机制 |
3.3.2 溯源信息更新 |
3.3.3 溯源信息校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遥感影像数据溯源的特征标签方法 |
4.1 面向溯源的特征标签构建框架 |
4.1.1 溯源体系的分层结构 |
4.1.2 溯源体系的运行流程 |
4.2 面向溯源的特征标签嵌入与提取方法 |
4.2.1 溯源信息二维码生成与识别 |
4.2.2 溯源信息嵌入方法 |
4.2.3 溯源信息提取方法 |
4.3 特征标签的抗攻击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溯源的遥感影像数据特征标签系统 |
5.1 溯源系统架构设计 |
5.1.1 设计思想 |
5.1.2 系统架构设计 |
5.2 面向溯源的遥感影像数据特征标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1 总体功能结构 |
5.2.2 子系统功能结构 |
5.3 溯源系统功能实现验证 |
5.3.1 溯源信息嵌入与动态更新 |
5.3.2 溯源信息提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论文特色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修复理念与历史框架 |
第一节 现代保护运动的发展 |
一、早期的修复概念 |
二、修复理念的批判性实践 |
三、二战的影响 |
第二节 古雅的追求 |
第三节 整旧如旧的中国理念 |
第三章 虚拟修复的工具论 |
第一节 虚拟修复的语义演变 |
一、虚拟考古 |
二、数字考古 |
三、虚拟遗产 |
第二节 虚拟的诠释与展示 |
第三节 虚拟修复的时间性 |
第四章 可视化数据额保存、内容访问与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本体研究 |
第二节 可视化数据的文献特征 |
第三节 可视化数据的采集方法 |
第四节 数据的异构性 |
一、斯卡尔左拉花园 |
二、佛罗伦萨火车站竞赛设计 |
三、东园胜概图界画重建 |
四、数据的思维 |
第五节 可视化元数据集成 |
一、元数据标准 |
二、基于本体的概念参考模型 |
三、语义的表达 |
第六节 交互元数据 |
第七节 可视化三维格式的保存与访问 |
第八节 数据生命周期 |
第五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信息建模 |
一、编码、语义与解码 |
第二节 虚拟修复信息模型 |
一、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
二、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
三、虚拟修复信息模型的本体、语义与重构 |
第三节 信息模型诊断与评估 |
第六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与解读 |
第一节 QUADRATURA幻境 |
第二节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 |
第三节 现实的虚拟构建 |
一、虚拟的可靠性 |
二、严肃游戏 |
三、混合现实的交互性 |
第四节 虚拟现实与现象学 |
一、器官的投影 |
二、引入解释性 |
三、现象学的感知 |
四、场所精神与整体性保护 |
第五节 综合性描述解决方案 |
一、敦煌158 窟的实验 |
二、虚拟沉浸感与三维打印 |
第七章 虚拟修复的数字化国际框架 |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框架的形成 |
第二节 重建的批判性实践 |
第三节 伦敦宪章 |
一、三维可视化 |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性 |
三、信息透明 |
四、交互元数据 |
五、可持续性 |
第四节 塞维利亚原则 |
第八章 数字化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对个体感知的反思 |
第二节 对虚拟的反思 |
第三节 对真实性的反思 |
第四节 对可逆性的反思 |
第五节 对可视化的反思 |
结语真实的虚拟修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莫高窟158 窟Digitization结构关系图 |
伦敦宪章THE LONDON CHARTER(中英文版) |
(6)监控视频元数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控视频及其应用 |
1.2.2 视频分析技术 |
1.2.3 视频元数据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 |
第2章 监控视频资源特征分析 |
2.1 监控摄像机特征 |
2.1.1 监控摄像机的基本参数 |
2.1.2 监控摄像机的功能类型 |
2.2 视频特征 |
2.2.1 视频物理特征 |
2.2.2 视频的时空特征 |
2.3 监控视频个性特征 |
2.4 监控视频资源的应用特征 |
2.4.1 各类型案件实例分析 |
2.4.2 案例总体样本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控视频元数据规范设计 |
3.1 监控视频元数据采用的框架与原则 |
3.1.1 元数据开发应用框架 |
3.1.2 元数据开发采用并遵循的原则 |
3.2 监控视频元数据功能与组成 |
3.2.1 监控视频元数据的功能 |
3.2.2 监控视频元数据的组成 |
3.3 监控视频元数据规范的组织模式 |
3.4 监控视频元数据建模 |
3.4.1 元数据总体结构 |
3.4.2 元数据头信息 |
3.4.3 视频文件元数据 |
3.4.4 摄像机元数据 |
3.4.5 视频内容描述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XML的监控视频元数据规范实现 |
4.1 XML技术 |
4.2 监控视频元数据规范的XML Schema描述 |
4.2.1 元数据头信息 |
4.2.2 关联案事件元数据 |
4.2.3 摄像机元数据 |
4.2.4 视频文件元数据 |
4.2.5 视频内容描述元数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视频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 |
5.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5.1.1 系统总体架构 |
5.2 系统详细设计 |
5.2.1 功能设计 |
5.2.2 数据库设计 |
5.3 原型系统的实现 |
5.3.1 用户管理模块 |
5.3.2 元数据管理模块 |
5.3.3 元数据应用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地理信息基础资源共享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2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 |
2.1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概念 |
2.2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总体框架 |
2.3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定义 |
2.4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总体设计原则 |
2.5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架构 |
2.6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总体技术路线 |
2.7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步骤 |
3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 |
3.1 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规划 |
3.2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的获取与更新 |
3.3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 |
3.4 政务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
4 关键技术研究 |
4.1 海量数据存储压缩技术 |
4.2 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技术 |
4.3 地理编码技术 |
4.4 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 |
4.5 矢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4.6 不同精度影像数据融合技术 |
4.7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设计 |
4.8 仿真验证 |
5 标准体系研究 |
5.1 数据标准 |
5.2 技术规程 |
5.3 服务标准 |
5.4 安全标准 |
6 数据库体系研究 |
6.1 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
6.2 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库 |
6.3 公共专题数据库 |
6.4 社会专题数据库 |
6.5 统计数据库 |
6.6 地理编码数据库 |
6.7 元数据库 |
6.8 空间基础数据库发展趋势 |
6.9 数据库产品选择原则 |
7 平台运雏管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研究 |
7.1 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
7.2 平台运维支撑系统 |
7.3 应用接口 |
7.4 空间基础信息发布系统 |
7.5 三维展示系统 |
7.6 在线地理编码服务系统 |
7.7 共享工具软件 |
7.8 平台门户网站系统 |
8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漂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8.1 建设目标 |
8.2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标准规范设计 |
8.3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库设计 |
8.4 青岛高新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管理系统研究 |
8.5 青岛市高新区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应用系统研究 |
8.6 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
9 结论与展望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2010.9-2014)主要研究成果 |
13 附件 |
13.1 附件1 青岛高新区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机制 |
13.2 附件2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更新管理办法 |
13.3 附件3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管理办法 |
13.4 附件4 青岛高新区地理编码标准 |
13.5 附件5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分类编码标准 |
13.6 附件6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元数据标准 |
13.7 附件7 青岛高新区政务专题图层建设技术规范 |
13.8 附件8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用技术规范 |
13.9 附件9 青岛高新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用户证明 |
(8)基于分布式存储的虚拟地理环境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分布式存储的研究 |
1.3.2 关于虚拟地理环境的研究 |
1.3.3 关于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 |
1.3.4 关于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的研究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体系结构 |
2.1 基本概念 |
2.1.1 分布式存储概念与内涵 |
2.1.2 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与内涵 |
2.1.3 分布式存储VGE 概念与内涵 |
2.2 分布式存储VGE 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应用需求分析 |
2.2.2 体系结构分析 |
2.3 分布式存储VGE 体系结构 |
2.3.1 分布式存储VGE 的总体架构 |
2.3.2 分布式存储VGE 的内容体系 |
2.3.3 分布式存储VGE 体系结构的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元数据模型建立 |
3.1 元数据 |
3.1.1 元数据发展现状 |
3.1.2 元数据理论内涵 |
3.1.3 元数据的表达形态及功能 |
3.2 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 |
3.2.1 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基础结构设计 |
3.2.2 面向三维仿真模型的元数据 |
3.2.3 面向矢栅一体表达的元数据 |
3.3 分布式存储VGE 元数据 |
3.3.1 元数据的存储与动态管理 |
3.3.2 元数据的快速解析机制 |
3.3.3 元数据的交互设计 |
3.3.4 元数据的缓存维护策略 |
3.3.5 元数据的负载均衡设计 |
3.3.6 元数据的互斥锁机制 |
3.3.7 元数据的文件操作模式 |
3.3.8 元数据的容灾和快速恢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构建 |
4.1 自适应地理空间数据模型 |
4.1.1 自适应概念与内涵 |
4.1.2 地理空间数据模型 |
4.1.3 自适应地理数据模型 |
4.2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建立的制约因素 |
4.2.1 数据因素 |
4.2.2 软件因素 |
4.2.3 用户因素 |
4.2.4 计算机因素 |
4.2.5 网络因素 |
4.3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构建 |
4.3.1 基于球面Clipmap 的空间数据模型 |
4.3.2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空间数据模型 |
4.3.3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引擎构建 |
5.1 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存储 |
5.1.1 基于单机的空间数据存储 |
5.1.2 基于文件系统的空间数据分布存储 |
5.1.3 两种存储体系比较 |
5.2 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环境构建 |
5.2.1 单模式元数据服务器构建 |
5.2.2 基于集群的数据存储服务器构建 |
5.2.3 基于Linux 的客户端多缓存服务器构建 |
5.3 分布式存储空间数据快速索引与提取 |
5.3.1 空间数据索引算法分析 |
5.3.2 基于名字空间的服务器快速定位 |
5.3.3 基于改进Morton 码的四叉树元数据索引 |
5.3.4 基于Hash 表的数据块缓存搜寻算法 |
5.3.5 基于多缓存服务器的数据并行提取方案 |
5.3.6 基于多Linux 客户端的Socket 连接池的建立 |
5.4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空间数据引擎设计 |
5.4.1 面向单机单目录的数据引擎 |
5.4.2 面向单机多目录的数据引擎 |
5.4.3 面向单文件系统的数据引擎 |
5.4.4 面向多文件系统的数据引擎 |
5.4.5 面向网络传输的数据引擎 |
5.4.6 面向异构配备硬件的数据引擎 |
5.4.7 面向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引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适应空间数据可视化多模式应用 |
6.1 空间数据可视化总体架构 |
6.1.1 空间数据三维可视化基础结构 |
6.1.2 全球矢栅一体可视化框架建立 |
6.1.3 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框架建立 |
6.2 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 |
6.2.1 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应用加速技术 |
6.2.2 分布式空间数据可视化实践 |
6.3 基于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的多模式可视化应用策略 |
6.3.1 基础可视化引擎构建 |
6.3.2 地形漫游的可视化应用策略 |
6.3.3 空间分析的可视化应用策略 |
6.3.4 态势表达的可视化应用策略 |
6.3.5 多机多屏并行计算的可视化应用策略 |
6.3.6 移动客户端的可视化应用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平台实践 |
7.1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平台支撑 |
7.1.1 平台环境支持 |
7.1.2 平台功能体系 |
7.1.3 平台开发路线 |
7.2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平台实现 |
7.2.1 存储数据入库模块 |
7.2.2 元数据管理模块 |
7.2.3 自适应空间数据模型模块 |
7.2.4 空间数据服务引擎模块 |
7.2.5 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模块 |
7.3 分布式存储虚拟地理环境平台部署与应用 |
7.3.1 DSVGEP 运行部署 |
7.3.2 DSVGEP 实践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1.1 主要研究工作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趋势 |
1 3.3 存在的不足之处与问题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1.7 基金项目 |
第二章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集成研究 |
2.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 |
2.1.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源 |
2.1.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类型 |
2.1.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特征 |
2.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模型研究 |
2.2.1 空间数据模型 |
2.2.2 空间数据建模 |
2.2.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模型 |
2.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集成标准 |
2.3.1 坐标系统 |
2.3.2 数据交换格式 |
2.3.3 数据命名规范 |
2.3.4 字段命名规范 |
2.3.5 质量控制标准 |
2.4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空间元数据研究 |
2.4.1 遵循标准 |
2.4.2 产生规则 |
2.4.3 森林资源空间元数据内容标准 |
2.4.4 森林与湿地资源空间元数据管理 |
2.5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集成模式 |
2.6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组织与分类 |
2.7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存储与管理 |
2.7.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存储 |
2.7.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数据管理 |
2.8 小结 |
第三章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技术集成研究 |
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的相关技术 |
3.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技术集成框架 |
3.3 以3S 为基础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集成研究 |
3.4 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集成研究 |
3.4.1 森林与湿地资源分布式管理模式 |
3.4.2 森林与湿地资源数据的挖掘 |
3.4.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共享库的建立 |
3.5 可视化建模技术 |
3.6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系统集成研究 |
4.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系统集成内涵 |
4.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系统集成领域分析 |
4.2.1 数据领域集成分析 |
4.2.2 业务领域集成分析 |
4.2.3 技术领域集成分析 |
4.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系统集成原则和方法 |
4.3.1 集成原则 |
4.3.2 集成方法 |
4.3.3 集成标准 |
4.4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系统集成参考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服务研究 |
5.1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服务内涵 |
5.2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服务服务标准 |
5.3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服务内容分析 |
5.3.1 数据服务 |
5.3.2 功能服务 |
5.3.3 接口服务 |
5.4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服务方式 |
5.4.1 Web 服务 |
5.4.2 可视化服务 |
5.5 小结 |
第六章 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示范研究――以北京示范区为例 |
6.1 示范区介绍 |
6.1.1 地理位置 |
6.1.2 地质地貌 |
6.1.3 土壤 |
6.1.4 气候 |
6.1.5 植被 |
6.1.6 森林资源与湿地资源 |
6.2 用户群及功能需求 |
6.3 示范区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原型设计 |
6.3.1 设计目标 |
6.3.2 数据分析及集成 |
6.3.3 功能分析及集成 |
6.3.4 系统集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土地资源时空数据网格服务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格GIS |
1.1.2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
1.1.3 网格技术在GIS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1.4 重要概念界定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特色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特色 |
1.3 论文的组织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面向网格的时空数据管理技术 |
2.1 网格GIS |
2.1.1 网格体系结构 |
2.1.2 网格GIS体系结构 |
2.1.3 数据通信及网络安全技术 |
2.2 时空数据管理 |
2.2.1 时空数据特点 |
2.2.2 时空数据管理 |
2.3 分布式GIS资源共享与互操作 |
2.3.1 数据集成 |
2.3.2 数据融合 |
2.3.3 GIS互操作 |
2.3.4 Web Services |
2.3.5 Agent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服务模型 |
3.1 土地资源体对象 |
3.1.1 基础地理资源体 |
3.1.2 土地利用资源体 |
3.1.3 土地权属资源体 |
3.1.4 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体 |
3.1.5 栅格资源体 |
3.1.6 其他专题资源体 |
3.2 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服务模型 |
3.3 资源访问与组织机构模型 |
3.3.1 资源访问控制 |
3.3.2 组织机构模型对象 |
3.3.3 组织机构模型实现 |
3.3.4 土地资源体多级变粒度数据组织 |
3.4 土地资源元数据模型 |
3.4.1 用户元数据 |
3.4.2 节点元数据 |
3.4.3 应用元数据 |
3.4.4 元数据目录和信息服务 |
3.5 虚拟时空数据服务器资源管理机制 |
3.5.1 资源体元数据组织 |
3.5.2 资源体节点动态管理 |
3.5.3 资源体动态组合 |
3.5.4 元数据表复制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网格的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服务模型 |
4.1 开放GIS网格服务体系 |
4.1.1 土地资源OG_2SA的特点 |
4.1.2 OG_2SA的组织层次 |
4.1.3 OG_2SA的服务分类 |
4.2 地理空间数据网格技术 |
4.2.1 GeoSDG结构模型 |
4.2.2 GeoSDG关键技术 |
4.3 GIS服务资源对象管理机制 |
4.3.1 GIS服务资源目录 |
4.3.2 虚拟GIS资源对象机制 |
4.3.3 GIS服务资源代理 |
4.3.4 OG_2SA的自主组合服务机制 |
4.4 网格节点间时空数据管理机制 |
4.4.1 网点间时空数据映射集成 |
4.4.2 网格缓冲池存取模式 |
4.4.3 网格数据复制技术 |
4.4.4 节点域内的虚拟时空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RSTD-GSM的资源管理与应用 |
5.1 网格时空数据库设计 |
5.1.1 网格时空数据库总体架构模式 |
5.1.2 网格时空数据库库体结构及数据组织 |
5.1.3 对象时空变化物理存储模型 |
5.2 土地资源管理与应用模型 |
5.2.1 应用模型组织方式 |
5.2.2 应用模型结构 |
5.2.3 基于层次管理的任务实现流程 |
5.2.4 协同数据处理与管理 |
5.3 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 |
5.3.1 数据在线提取 |
5.3.2 数据远程传输 |
5.3.3 数据离线编辑 |
5.3.4 数据更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试验 |
6.1 系统设计 |
6.1.1 系统体系结构 |
6.1.2 系统功能设计 |
6.2 系统测试条件 |
6.2.1 测试环境 |
6.2.2 试验数据 |
6.3 测试结果 |
6.3.1 网格资源管理子系统 |
6.3.2 资源内部管理子系统 |
6.3.3 通用应用子系统 |
6.3.4 专业应用子系统 |
6.3.5 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内容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数字人体空间数据的Metadata(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教育数据开放的数据聚合方法及应用研究[D]. 苗珍珍.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大数据时代推测信息的法律规制研究[D]. 陈天翔.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元数据匹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资源集成研究[D]. 吴仪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面向信息溯源的遥感影像几何代数信息编码与特征标签方法[D]. 胡靖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D]. 铁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监控视频元数据设计与实现[D]. 李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 [7]政务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D]. 朱建广.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8]基于分布式存储的虚拟地理环境关键技术研究[D]. 岳利群.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9]森林与湿地资源综合监测集成研究[D]. 王亚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10]土地资源时空数据网格服务模型及其实现方法[D]. 滕龙妹. 浙江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