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河水利》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希悦[1](2020)在《《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文中提出《河北省政府公报》在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时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其研究价值,是一个有待认识和探索的问题。《河北省政府公报》由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第四科公报股负责编辑、刊印与发行,主要刊登河北省政府下发的政令法规,各行政部门审核发布的重要命令,省政府召开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以及省政府一些重要的公电公函等信息。本文通过对1928年8月1日至1930年4月30日所发行的638期《河北省政府公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它所刊登的内容划分为行政组织构建、财经建设、教育建设和社会治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见在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成立之初,由国民政府所任命的省长和省级各厅负责人在整顿和完善政府行政体系,恢复和发展被战争所破坏的社会生产力与教育事业,以及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治理等方面,共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河北省政府各项工作的同时开展和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为革新地方政治和改变地方社会风貌所做的努力。通过对《河北省政府公报》上所发布的各类信息的研究,本文认为《河北省政府公报》具有传播政令、进行“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引导和对一些政务、财务信息进行公开的特色;同时它所刊登的丰富内容,可以让我们从新闻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河北省政府在革新政治、社会方面的举措,推行过程和实践效果。毫无疑问,《河北省政府公报》对这一时期地方区域研究和地方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此类史料的不足,例如,多官方事务少民生事务,多官方用语少通俗文字,多省内信息少外界新闻等,所以,在运用此类史料时,要通观全局,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之中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考察实际效果。
岑晓腾[2](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褚忠信[3](2006)在《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并且在6月份一期蓄水,将三峡水库坝前水位提升到135m(吴淞高程)。三峡工程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是国内外十分关心的问题,而泥沙研究又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问题之一。泥沙问题不仅关系到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水力发电和长江航运,还与长江三角洲的冲淤演化以及东海的沉积模式紧密相关。另一方面,长江入海泥沙又与河口近海以及大陆架颗粒态地球化学物质组成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河口海岸和大陆架生态系统和环境。因此,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依托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首先统计分析了中国9条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钱塘江、海河、辽河、闽江)入海水沙通量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引起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的一些原因。在此基础上,抓住三峡水库一期蓄水的有利时机,对蓄水期间和初期的从长江上游到河口以及邻近海域的泥沙进行了比较及时、比较完整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中国9条主要河流入海水沙通量变化(1953-2003)按照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有两种类型。入海输沙量呈减少趋势的河流包括: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输沙量开始减少的黄河、长江、辽河和淮河,以及分别自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输沙量开始减少的海河和闽江;入海输沙量变化不大的河流包括:珠江、钱塘江和松花江。另一方面,入海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河流包括: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入海径流量开始减少的黄河、淮河和辽河,以及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入海径流量开始减少的海河;入海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河流包括:长江、珠江、松花江、钱塘江和闽江。按照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相关性,中国主要入海河流可以分成三种类型:高水沙相关型河流(R2=0.79~0.88):海河、黄河、辽
刘宏权[4](2005)在《河北省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为宝贵的战略性自然资源之一,是其他自然资源无法取代的有限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水环境的恶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协调水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河北省水资源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口和多大的社会经济规模是河北省迫切需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究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可承载人口数量”作为综合指标,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数学模型;从水资源的可能性出发,研究了区域水资源可支撑的基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最大人口数量;在对区域水资源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以现状年条件下的河北省为例对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计算求解,得到了现状年河北省及其各个研究分区在乎水年(P=50%)和枯水年(P=75%),不同生活水平(温饱、现状条件、小康、富裕)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并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经过对河北省及其各个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利手段。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①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状况。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历史发展,对承载力概念的演化和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界定了本次研究中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②研究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河北省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析了研究区的水资源情况,给出了区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和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量化公式。③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数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并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和分类系统。④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计算。首先对河北省按行政区划和流域进行了研究分区,分析了各个研究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生活用水定额及现状年各产业的用水效益系数,并确定了不同生活水平的生活标准。最后,对各研究区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计算。⑤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依计算结果,对河北省及其各个研究区的水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定并做了简单分析;分析了河北省及其各个研究区在平水年和枯水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⑥提高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十分脆弱,针对河北省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河北省水危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和手段。 本次研究旨在客观分析评价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为河北省及其各个研究区在水资源规划决策方面提供参考,以期社会人口和水资源系统能够实现和谐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张洋,刘福春[5](2012)在《海委政务协同基础平台与CA系统集成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加强政务外网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海委外网将建立统一的CA认证系统。分析外网应用系统与CA的集成方式,最佳的解决方法是政务协同平台与CA系统集成,在平台层面进行完善和修改,从而不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调用和应用。
张杰平[6](2012)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水资源分布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特点。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差距大。如何解决缺水地区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采取挖潜、节水、治污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必须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这类地区的缺水矛盾。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现行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不全,补偿标准过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补偿手段过于依赖政府,补偿转移支付惠及程度不高,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态补偿标准尚未建立等缺陷,这说明创新现行补偿制度刻不容缓。针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及其补偿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补偿、生态补偿等的概念,明确了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补偿的主体。继而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基础制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并给出构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创新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面临问题,论述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论证了在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调水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以及实施补偿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调水补偿制度的五大理论依据: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产权理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共有产权特性,它将调水视为产权流转的过程,通过产权的收益功能实现补偿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消除外部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应当采取补贴的形式激励人们保护水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补偿的制度形成与均衡演变。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分析了实施补偿的必要性。平等发展权理论,秉着“平等”的理念,充分论述了建构合理补偿制度的社会实际意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补偿模式。以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密云北京供水和东阳义乌调水为例,重点介绍了工程的由来和供水效应,并结合调水工程的补偿制度,阐述了生态补偿、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等几种形式的补偿制度。通过对这些补偿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分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第五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跨流域调水的补偿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各利益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情况,并对其利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补偿责任机制。其次,在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分析了水源地具体补偿办法,并评述现有补偿制度。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相关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工程在经济、生态、地质和防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补偿制度。最后,归纳了国外调水补偿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建立水权制度、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成立专业补偿机构。第七章构建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模型。首先根据主体利益受损的原因,将补偿划分为权利补偿和生态补偿,并分别介绍这种两种补偿形式的相关情况。然后,提出补偿制度应是在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相互配合下共同运行的一种制度。通过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补偿模式。第八章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以第七章所设计理论模型,对我国现有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权利补偿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出建立协调监督机制,规范补偿制度,加强对补偿过程的监督,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系统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全面补偿制度架构。目前,理论界系统研究跨流域调水中“权利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整体结构的甚少。本研究揭示了全面补偿制度的主要构件: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协调监督机制,并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第三部门参与作用,公众监督职能。第二,科学设计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补偿制度的实施规范化动态化。在权利补偿制度中,提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在生态补偿制度中,设计“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此外,制定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协调监督机制,保障以上制度顺利运行,促进补偿制度规范化,引入动态补偿观念,实施补偿的动态调整。
张海岛[7](2017)在《长治盆地浅层孔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长治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浊漳河南源大部分流经该区。区内浅层孔隙水与地表水交换密切,是漳河上游区域中重要的孔隙水含水层子系统。近年来对盆地内浅层地下水不合理的开采利用造成了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污染加剧、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首先从宏观上确定盆地以地表水补给浅层孔隙水形式为主。随后构建河水补给孔隙水的砂槽模型,分别用解析解与数值解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析解的分析结果与室内观测值之间误差较大,主要是忽略水流垂向分速度所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可信度为97%前提下,模拟水位值相对误差最大值为0.102m,最小值为0.001m,相对误差均值为0.023m,数值模拟的结果更接近于室内观测值。在对盆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前提下,查明浅层地下水补径排特性及地下水动态类型,概化出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含水层岩性及经验值划分参数分区,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降雨蒸发条件、河流补给排泄条件,确定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及源汇项。在此基础上构建盆地非均质各向同性二维非稳定流模型,利用2010年、2011年水位观测资料,选取盆地内20个典型观测孔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识别期内观测井的水位拟合较好,拟合误差<0.50m的观测井占总数的80%,地下水流场模拟值与观测值整体上拟合较好。验证内观测井的水位拟合较好,拟合误差<0.66m的观测井占总数的75%,地下水流场模拟值与观测值整体上拟合较好。对识别后的数值模型进行灵敏度计算。局部灵敏度分析显示渗透系数K值的改变对模型的灵敏度影响较大,其中渗透系数的减少比增加对平均浅层孔隙地下水位的影响更大。给水度Sy值的减少同样比增加对平均浅层孔隙地下水的位影响要大。全局灵敏度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同时还表明组合参数的灵敏度并非直接叠加单参数灵敏度。应用所建模型,设定三种开采方案进行预测,方案一显示地下水位长期的演化呈下降趋势,且在屯留、长子、郊区等地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方案二表明水位明显下降区域集中分布在盆地的中北部及长子县东北部。方案三说明增加10%的开采量对区内的地下水位影响已较为明显,局部已出现大幅度的地下水位降落。三种预测方案在2015年水均衡量的模拟值依次为-2401万m3、-2744.7万m3、-4357.5万m3。
刘家君[8](2014)在《中国水权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对世界水资源危机和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实矛盾的概述入手,分析了水资源的利害两重性与稀缺性等基本特性,继而引出水资源及其权属管理的论题。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水权制度的研究情况,总结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理论和水权制度,研究分析了国外水权交易和水市场建设及水价体系的构建,剖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并对中国水权初始分配与再分配即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水权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与基本思路。在水权基本理论研究分析方面,基于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对水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对水权的内涵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水权制度研究分析打下了基础。在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总结分析方面,着重从初始水权的界定和使用权获取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基本水权制度,剖析了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研究了国外水价体系,总结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重点总结了可供中国借鉴的三个方面的经验,即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建立健全水法规,其中对美国、法国、以色列、墨西哥等一些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分别进行了总结;思考了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三点启示,即因时因地制宜是建立切合实际的水权制度的首要理念,明晰水权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根本措施,水权交易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总结分析方面,阐述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概况,分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水权交易和水价实践,剖析了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和水权交易方面的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的实证研究方面,以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为典型案例,对水权初始分配中的水价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跨区域水权交易案例南水北调的水权与水市场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基于水资源生产函数的水资源贡献度和水资源贡献率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南水北调前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跨行业水权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市被转让挤占的农业水权及其补偿额度进行了测算。在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研究方面,借鉴国外水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资源配置的均衡分析,提出了水资源配置的制度优化方案,即把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和用水户参与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和运行管理模式,同时从宏观角度分析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优化政府管制的重要途径,提出应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区域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提出了水权初始分配必须坚持的原则、水权初始分配体系建设及关键环节;三是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剖析了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分析了可交易水权,提出了水市场建设思路;四是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分析了水价的科学内涵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提出了水价体系构建建议;五是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重点是明确界定水权概念,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等。
刘玉[9](2008)在《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工业化、城市化一方面必将导致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还将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水资源的不足,增加粮食供给的艰巨性。那么制止粮食增产潜力的下降,并花大力气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的增产潜力及生产水平,就成为中国世纪之交粮食发展战略的理性抉择。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核算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划定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和确定耕地整理时序,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为例,构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4个层次: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现实产能和实际产量,通过相应方法核算产能,在此基础上划分了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和整理优势区。其结果如下:(1)基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成果,评价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空间分布状况。2004年河北省耕地(140个县市)的理论产能为8.00×1010kg,可实现产能为5.20×1010kg,实际产能为3.61×1010kg。耕地的平均理论单产为1.27×104kg/hm2,单位面积的增产潜力为6.96×103kg/hm2,表明河北省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2)在耕地综合产能分析的基础上,从耕地潜在生产能力、耕地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四个保护等级。第一级别为国家级耕地保护区,综合评价分值为0.45~0.68,面积为2.02×10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1%;第二级别为省级耕地保护区,综合评价分值为0.35~0.45,耕地总面积为2.98×106hm2;第三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0.25~0.35,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30.1%;第四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0~0.25,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9.7%。通过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主体的保护职责,认真研究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在耕地利用强度、利用潜力和农业社会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河北省耕地整理优势区划分为四级。近期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60~0.80,面积为1.84×106hm2,总理论利用潜力为1.05×1010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2.47×109kg;中期整理区级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40~0.60,面积为2.53×106hm2,总理论利用潜力1.29×1010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2.85×109kg;远期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20~0.40,面积为1.20×106hm2,分布较分散,总理论利用潜力3.63×109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9.13×108kg;非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00~0.20,这一区域耕地整理潜力低,整理优势度最低。除滨海平原区外,其余七个二级指标区均有分布,面积为7.19×105hm2。通过耕地整理时序的划分,明确了耕地整理的优先顺序,为河北省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项目确定和土地整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土地整理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薛剑[10](2006)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是近20年来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属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范畴,其目的是通过对影响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的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鉴定,将耕地后备资源按评价体系对其开发为耕地的适宜程度划分为若干级别,以揭示其作为耕地开发的适宜性大小,从而为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土地稀缺原理为指导,按河北省8个二级生态类型区分析各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特点,围绕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一目标,提出用自然模块和产能模块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分析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关系,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中。 还以河北省为例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到各县耕地后备资源适宜开发指数,用频率直方图法将其分为五级,分别代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程度。其中,一级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1800.9公顷,占总耕地后备资源的22.35%,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区和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二级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68715.1公顷,占总耕地后备资源的29.65%,主要分布在海河冲积平原区和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三级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7357.7公顷,占总耕地后备资源的16.12%,主要分布在海河冲积平原区;四级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6779.1公顷,占总耕地后备资源的24.50%,主要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坝上高原区和海河冲积平原区;五级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7093.9公顷,占总耕地后备资源的7.38%,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和坝上高原区。 最后,本文还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可能的应用方向,主要是为制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依据,为合理确定土地开发项目目标等别服务。
二、《海河水利》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河水利》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创办 |
(一)河北省政府的成立与《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创办 |
(二)《河北省政府公报》的编辑出版与发行 |
二、1928-1930 年河北省各级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的建立 |
(一)颁布条例,完善行政机构建制 |
(二)整顿吏治,制定人事任用制度 |
三、1928-1930 年间河北省政府的财务整理与地方经济恢复 |
(一)整理财政,充裕省库 |
(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
四、1928-1930 年间河北省教育事业的恢复与改进 |
(一)全省教育事业的恢复阶段 |
(二)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阶段 |
五、1928-1930 年间河北省的社会治理与改造 |
(一)剿匪清乡,成立地方保卫团 |
(二)禁止烟毒,改善社会风气 |
(三)废除陋习,改良社会习俗 |
(四)抚恤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
六、《河北省政府公报》的历史作用与价值 |
(一)《河北省政府公报》具有的历史作用 |
(二)《河北省政府公报》的珍贵史料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教育厅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职掌 |
附表2:行政人员的考试资格和考试科目表 |
附表3:河北省训政学院课程纲目 |
附表4:视学人员及各学校与各县应改进事项 |
附表5:男女师范学校招生区域 |
附表6:河北省各县筹办救济院情形总表 |
后记 |
(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遥感影像处理 |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3.2 排序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
7.2.1 土地地类优化 |
7.2.2 地类结构优化 |
7.2.3 防护治理优化 |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次 |
表格目次 |
1 前言 |
1.1 中国 9 条主要河流入海水沙通量变化(1953-2003) |
1.1.1 数据 |
1.1.2 结果与分析 |
1.1.3 河流入海泥沙减少对河口三角洲冲淤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
1.1.4 影响河流入海输沙量减少的一些因素 |
1.1.5 小结 |
1.2 三峡工程简介 |
1.3 三峡工程对长江泥沙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入海泥沙影响的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内容 |
1.4.5 研究资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2 研究区域背景及概况 |
2.1 长江流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特征 |
2.1.3 长江水文特征 |
2.2 长江流域内影响长江泥沙的较大人类活动 |
2.2.1 丹江口水库 |
2.2.2 葛洲坝工程 |
2.2.3 三峡工程 |
2.2.4 “长治”工程 |
2.2.5 南水北调工程 |
2.2.6 洞庭湖 |
2.2.7 鄱阳湖 |
2.3 长江口概况 |
2.4 长江口外海流系 |
参考文献 |
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干流泥沙影响 |
3.1 三峡水库淤积泥沙估算 |
3.1.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淤积泥沙估算 |
3.1.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淤积泥沙估算 |
3.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三峡大坝上下长江水沙变化 |
3.2.1 日水位 |
3.2.2 日流量 |
3.2.3 日含沙量 |
3.2.4 日径流量 |
3.2.5 日输沙量 |
3.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干流水沙变化 |
3.3.1 月径流量 |
3.3.2 月含沙量 |
3.3.3 月输沙量 |
3.3.4 年径流量 |
3.3.5 年含沙量 |
3.3.6 年输沙量 |
3.3.7 年中值粒径 |
3.3.8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进入河口泥沙的影响6 |
4.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期间长江进入河口水沙变化 |
4.1.1 日流量 |
4.1.2 日输沙量 |
4.1.3 日含沙量 |
4.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进入河口水沙变化 |
4.2.1 月径流量 |
4.2.2 月输沙量 |
4.2.3 月含沙量 |
4.2.4 年径流量 |
4.2.5 年含沙量 |
4.2.6 年输沙量 |
4.2.7 年均中值粒径 |
4.3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典型例证: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水沙的时间 |
4.3.1 资料与方法 |
4.3.2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流量的时间 |
4.3.3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开始强烈影响长江进入河口含沙量的时间 |
4.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5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 |
5.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冲淡水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沙的观测 |
5.1.1 资料与方法 |
5.1.2 冲淡水分析 |
5.1.3 悬沙分析 |
5.1.4 讨论 |
5.2 ECOMSED 介绍 |
5.3 模式设置 |
5.3.1 研究区域 |
5.3.2 初始、边界条件 |
5.4 潮汐潮流验证 |
5.4.1 潮汐验证 |
5.4.2 潮流验证 |
5.5 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
5.5.1 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初期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
5.5.2 假设三峡水库一期未蓄水,同期长江入海粘性悬沙输运模拟结果 |
5.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个人学术文章 |
(4)河北省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 |
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2.1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 |
2.1.1 承载力概念萌芽阶段 |
2.1.2 承载力概念发展阶段 |
2.1.3 承载力概念完善阶段 |
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承载力国外研究进展 |
2.2.2 水资源承载力国内研究进展 |
2.3 水资源承载力特点、影响因素及其研究原则 |
2.3.1 水资源承载力特点 |
2.3.2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 |
2.3.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原则 |
3 河北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3.1 河北省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势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河流水系 |
3.1.6 社会经济 |
3.2 河北省水资源情况 |
3.2.1 降水 |
3.2.2 地表水资源 |
3.2.3 地下水资源 |
3.2.4 水资源总量 |
3.3 河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2 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3 水资源可利用量 |
4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水资源承载力数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
4.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
4.2.1 确定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人各方面的需求及相应的需水量 |
4.2.2 确定区域水资源某一配水方案下水资源最大人口载量 |
4.2.3 确定区域水资源某一阶段最大人口载量 |
4.2.4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与分类系统 |
4.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4.3.2 水资源承载力分类系统 |
4.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特点 |
4.5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主要过程 |
5 河北省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
5.1 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
5.2 研究分区 |
5.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指标体系 |
5.3.1 水资源自然支撑力指标 |
5.3.2 经济技术指标 |
5.3.3 社会结构指标 |
5.3.4 环境指标 |
5.4 现状年各研究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的确定 |
5.4.1 各行政区水资源可利用量 |
5.4.2 各流域分区水资源可利用量 |
5.5 现状年各研究区生活用水定额 |
5.5.1 综合用水定额计算模型 |
5.5.2 各行政区生活用水定额汇总 |
5.5.3 各流域分区生活用水定额汇总 |
5.6 现状年各研究区用水效益系数 |
5.6.1 农业用水效益系数 |
5.6.2 现状年工业用水效益系数 |
5.6.3 现状年第三产业用水效益系数 |
5.7 现状年环境需水量 |
5.7.1 各行政区城市环境用水量 |
5.7.2 各流域分区城市环境用水量 |
5.8 现状年COD排放量 |
5.8.1 各行政区COD排放量 |
5.8.2 各流域分区COD排放量 |
5.9 现状年经济结构 |
5.9.1 各行政区经济结构 |
5.9.2 各流域分区经济结构 |
5.10 生活标准确定 |
5.11 研究区现状生活水平 |
5.1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
6 河北省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结果分析 |
6.1 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类型评价 |
6.1.1 各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类型 |
6.1.2 各流域分区水资源承载力类型 |
6.1.3 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类型分析 |
6.2 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2.1 各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2.2 各流域分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2.3 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7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措施 |
7.1 开源 |
7.1.1 外流域调水 |
7.1.2 污水资源化,积极利用“中水” |
7.1.3 雨水资源化 |
7.1.4 咸水资源化 |
7.2 节流 |
7.2.1 运用经济手段,上调水价 |
7.2.2 农业节水 |
7.2.3 工业节水 |
7.2.4 调整产业结构 |
7.2.5 其他节水措施 |
7.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8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河北省海河流域部分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解决河北省水资源危机的若干途径 |
(6)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跨流域调水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
二、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的研究进展 |
三、 水库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进展 |
四、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三、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情水情、跨流域调水及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中国基本国情水情 |
一、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
二、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三、 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大 |
四、 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二、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三、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四、 需水预测与供水能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调解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常用途经及可行性 |
二、 跨流域调水调节区域水资源再分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
一、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二、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一、 产权的内涵 |
二、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
三、 产权理论应用 |
四、 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的概念及特征 |
二、 外部性的市场效率与矫正 |
三、 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视角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跨流域调水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五节 平等发展权理论 |
一、 平等发展权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平等发展权 |
三、 机会平等与平等发展权 |
四、 平等发展权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四章 国内调水及补偿制度演进 |
第一节 新中国以来几次典型调水与主要补偿方式 |
一、 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及补偿 |
二、 密云北京调水及补偿 |
三、 东阳义乌调水及补偿 |
第二节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演进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评价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践经验 |
二、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分析 |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史概况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布局 |
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供水 |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划分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主体利益变化 |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补偿政策及评价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法规 |
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偿安置实施规划 |
三、 现有补偿政策的不足 |
第四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实践——以湖北郧县为例 |
一、 郧县淹没及影响情况 |
二、 郧县农村移民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
三、 郧县补偿制度评析 |
第六章 国外跨流域调水及补偿制度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一、 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 国外调水工程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经验及流域补偿制度 |
一、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 |
二、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先进补偿制度经验 |
第三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 |
一、 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 |
二、 建立我国水权制度 |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五、 成立专业补偿机构 |
第七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设计 |
第一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划分 |
一、 跨流域调水利益相关主体及补偿类型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结构 |
第二节 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权利补偿概念 |
二、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主客体 |
三、 跨流域调水补偿权利划分 |
四、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结构 |
第三节 生态补偿制度 |
一、 生态补偿概念 |
二、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
三、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 |
第八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施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扎实推进确权工作 |
二、 积极引进第三部门 |
第二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二、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挥第三部门生态建设功能 |
第三节 建立协调监督机制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二、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公众监督体系 |
四、 建立动态补偿协调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后记 |
附件 |
(7)长治盆地浅层孔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自然概况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2.3 地形地貌 |
2.2.4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盆地地质背景 |
2.3.1 盆地地质 |
2.3.2 盆地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研究区含水岩(组)类型及概况 |
2.4.2 浅层孔隙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4.3 浅层孔隙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 |
2.4.4 研究区水质分析 |
第3章 河水补给浅层孔隙地下水的砂槽实验研究 |
3.1 砂槽实验概述 |
3.2 解析解分析 |
3.3 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概念模型 |
3.2.2 数学模型 |
3.2.3 数值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层孔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含水层概化 |
4.1.2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3 浅层孔隙地下水流场及特征 |
4.1.4 源汇项的确定与处理 |
4.2 浅层孔隙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模型空间离散 |
4.2.3 时间离散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
4.2.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和初值确定 |
4.3 模型的识别 |
4.3.1 模型识别时段的选择 |
4.3.2 源汇项的处理 |
4.3.3 模型识别结果 |
4.4 模型的验证 |
4.4.1 验证时段的选择 |
4.4.2 验证阶段源汇项的处理 |
4.4.3 模型验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灵敏度分析 |
5.1 灵敏度分析方法介绍 |
5.1.1 局部灵敏度分析法 |
5.1.2 全局灵敏度分析法 |
5.2 研究区局部灵敏度分析 |
5.2.1 局部灵敏度参数选择 |
5.2.2 局部灵敏度结果分析 |
5.3 研究区全局灵敏度分析 |
5.3.1 全局灵敏度参数选择 |
5.3.2 全局灵敏度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浅层孔隙地下水系统模型运行 |
6.1 模型预测 |
6.1.1 预测方案设计 |
6.1.2 浅层孔隙地下水动态预测分析 |
6.2 水均衡数值模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8)中国水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水资源管理 |
二、关于水权制度研究 |
三、关于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与展望 |
第二章 水权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
一、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
二、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和用水经济增长弹性规律:用水趋势分析 |
三、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水资源特性分析 |
第三节 水权特性的制度分析 |
一、现代产权理论 |
二、产权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
三、水权特性分析 |
第三章 国外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第一节 国外基本水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一、滨岸权原则 |
二、优先占用权原则 |
三、比例分享原则 |
四、绝对所有权、合理使用权与相对所有权原则 |
五、公共水权原则 |
六、可交易水权原则 |
第二节 国外水权交易与水市场建设 |
一、水权交易 |
二、水市场建设 |
第三节 国外水价体系的建立 |
一、水价体系类型 |
二、水价构成 |
三、国外水价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典型国家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二、探索建立科学的水权制度 |
三、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 |
四、国外水权制度建设经验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水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状况 |
一、中国水权思想历史沿革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 |
第二节 中国水权初始分配实践 |
一、水权初始分配发展历程 |
二、水权初始分配方式 |
三、水权初始分配基础工作及典型案例 |
第三节 水权交易实践 |
一、水权交易实践总体分析 |
二、水权交易典型案例 |
第四节 水价实践 |
一、发展阶段划分 |
二、法律依据 |
三、水价体系构成 |
第五节 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中国水权制度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水权分配与交易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水权初始分配水价实证研究一湖北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问题研究 |
一、基本情况 |
二、理论模型 |
三、实证分析 |
四、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跨区域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南水北调水权研究 |
一、南水北调水市场构建 |
二、南水北调后水资源对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研究 |
第三节 跨行业水权交易实证研究—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研究 |
一、农业水权向工业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 |
二、农业水权补偿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中国水权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水资源配置均衡分析与制度优化 |
二、政府管制优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三、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建立健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 |
一、水权初始分配原则 |
二、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
三、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水权交易体系 |
一、水权交易的动因及效应 |
二、可交易水权分析 |
三、水市场建设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
一、水价的科学内涵 |
二、影响水价形成的关键因子 |
三、水价体系构建 |
第五节 加强水法规体系建设 |
一、明确界定水权概念 |
二、建立水权界定和交易法规体系 |
三、尝试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制度 |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粮食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
1.2.2 耕地保护研究进展 |
1.2.3 耕地整理潜力研究进展 |
1.2.4 农用地分等及其成果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河北省耕地综合产能核算及分析 |
2.1 河北省耕地概况及粮食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
2.1.1 河北省耕地概况 |
2.1.2 河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耕地综合产能的核算方法 |
2.2.1 耕地理论产能的核算 |
2.2.2 耕地可实现产能的核算 |
2.2.3 耕地现实产能的核算 |
2.2.4 耕地实际产能的核算 |
2.3 综合产能核算结果及其分析 |
2.3.1 理论产能的核算结果及分析 |
2.3.2 可实现产能的核算结果及分析 |
2.3.3 现实产能的核算结果及分析 |
2.3.4 实际产能的核算结果及分析 |
3 河北省耕地保护重点区域的划定 |
3.1 各县(市)耕地数量分析 |
3.2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单产水平分析 |
3.3 耕地保护重点区域的划定 |
3.4 耕地保护的实施保障措施 |
3.4.1 严格保护耕地面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
3.4.2 建立数字化指标调控管理体系,实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 |
3.4.3 将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
3.4.4 改革税费制度 |
3.4.5 土地制度创新,构建和完善新型产权制度 |
4 耕地整理潜力分析及整理时序的确定 |
4.1 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分析 |
4.1.1 耕地利用强度分析 |
4.1.2 耕地利用潜力分析 |
4.2 耕地整理潜力级别的确定 |
4.3 耕地整理时序的确定 |
4.3.1 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
4.3.2 耕地整理时序划定 |
4.4 河北省耕地整理实施的保障措施 |
4.4.1 重视耕地整理规划,推进耕地整理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4.4.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 |
4.4.3 农业节水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以及量化问题 |
5.2.2 调查单元的赋值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
5.2.3 对于如何实施相关政策建议有待深入探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10)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耕地资源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
1.1.2 后备资源开发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1.1.3 后备资源开发与我国的生态安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探讨 |
3.1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内涵界定 |
3.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人地关系理论 |
3.2.3 土地稀缺原理 |
3.3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与农用地分等 |
4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综合性原则 |
4.1.2 主导性原则 |
4.1.3 稳定性原则 |
4.1.4 差异性原则 |
4.1.5 区域性原则 |
4.1.6 可操作性原则 |
4.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评价体系模块的构成 |
4.2.2 评价体系自然模块的建立 |
4.2.3 评价体系产能模块的建立 |
4.2.4 自然模块与产能模块的关系 |
4.2.5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5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 区域特征分析 |
5.1.1 自然条件 |
5.1.2 经济社会概况 |
5.1.3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
5.2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
5.2.1 适宜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分类 |
5.2.2 耕地后备资源区域分布 |
5.2.3 耕地后备资源区域分布特征 |
5.3 河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 |
5.3.1 生态类型区的划分 |
5.3.2 最高自然质量等指数的确定 |
5.3.3 最高标准粮产量的确定 |
5.4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
5.4.1 生态类型区因素记分规则表编制 |
5.4.2 开发适宜性评价过程 |
5.4.3 评价结果 |
5.4.4 成果可能的应用方向 |
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完善集体土地产权保障农民权益 |
河北农业大学 |
标准样地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四、《海河水利》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政府公报》研究(1928-1930)[D]. 赵希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3]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D]. 褚忠信.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
- [4]河北省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刘宏权.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5]海委政务协同基础平台与CA系统集成方案研究[J]. 张洋,刘福春. 海河水利, 2012(06)
- [6]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 张杰平. 武汉大学, 2012(11)
- [7]长治盆地浅层孔隙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D]. 张海岛.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8)
- [8]中国水权制度研究[D]. 刘家君. 武汉大学, 2014(06)
- [9]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D]. 刘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10]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薛剑.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