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136例临床分析

视网膜脱离136例临床分析

一、136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庄京京,贺永宁,罗玮[1](2021)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非黄斑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文中提出目的初步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PPV)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非黄斑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可行性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南京爱尔眼科医院接受23G PPV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合并非黄斑孔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3以下的RRD患者56例(56眼)。方法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眼压、裂隙灯、裂隙灯下眼底镜、广角眼底照相、OCT、眼科AB超、IOL-Master测眼轴长度等检查。所有患者均行23G PPV手术,根据术前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的意愿,36例患者(空气填允组)PPV后玻璃体腔单纯无菌空气填充,20例患者(硅油填充组)PPV后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随访时间为5天、3周、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视网膜一期复位率、BCVA、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视网膜一期复位率、BCVA、眼压。结果术后5天及3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视网膜均复位。空气填充组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因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加压术复位,余35例均复位,复位率97.2%;硅油填充组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余因增生牵引发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行二次手术再次填充硅油复位,余19例均复位。16例伴有脉络膜脱离的患者中,15例视网膜一期复位。术后5天、3周、3个月BCVA与术前比均有显着提高(空气填充组t=5.663、3.014、-2.934,P均<0.05,硅油填充组t=-4.692、-2.629、-1.872,P均<0.05)。空气填充组术后5天及3周BCVA均较硅油填充组好(t=1.547、-1.789,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BCVA未见明显差异(t=1.285,P=0.051)。空气填充组术后第1天及3周各有1例患者眼压高。硅油填充组术后第1天有1例、术后5天3例、术后3周有4例、术后3个月有3例患者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合并PVR增生较轻的非黄斑孔的RRD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对于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也可以有选择性使用,从而有效减少硅油的应用。(眼科,2021.30:459-464)

徐玥[2](2021)在《PDR围手术期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的最佳时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抗VEGF药物预处理后对PDR患者PPV术中、术后的影响,以及玻璃体液中VEGF和纤维化相关因子的浓度变化及其与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血管-纤维化开关”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探讨PDR患者PPV围手术期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预注射的最佳时机。方法:分为回顾性临床病例观察性研究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抗VEGF药物预处理联合PPV治疗的55例PDR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围手术期抗VEGF药物应用的不同时机分为三组:2~3天组,5~7天组和≥10天组。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相应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第二部分的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科确诊拟接受PPV或抗VEGF药物预处理联合PPV治疗的Ⅳ~Ⅵ期31例PDR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并依据玻璃体内是否注药以及注药与PPV的间隔时间分为四组:未注药组、3天组、5天组和≥7天组,同期纳入21例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纳入研究的患者行常规23G PPV前在无灌注条件下收集玻璃体液0.5-1.0ml。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患者玻璃体液中VEGF、bFGF、periostin、IL-6、IL-8、TNF-α的浓度,分别比较各组间各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差异,并结合临床资料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与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结果:2~3天组、5~7天组和≥10天组三组患眼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术后玻璃体积血吸收程度分级、术中出血分级、纤维血管膜分级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913、14.245、12.285,均为P<0.01),5~7天组和≥10天组玻璃体积血吸收程度和术中出血分级优于2~3天组,2~3天组和5~7天组纤维血管膜分级优于≥10天组。三组患者术中电凝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2、8.795,均为P<0.05),5~7天组患者电凝率明显低于2~3天组和≥10天组(χ2=14.924、10.414,均为P<0.0167);≥10天组患者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明显高于2~3天组和5~7天组(均为P<0.0167)。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5.079,P<0.01),5~7天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3天组和≥10天组(均为P<0.01)。患者在术后1、3、6个月三个不同随访时间点三组间LogMARBC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42、7.090、10.657,均为P<0.05)。5~7天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BCVA均优于2~3天组(Z=12.533、12.904、13.871,均为P<0.05);5~7天组患者仅在术后6个月BCVA优于≥10天组(Z=-14.446,P<0.05)。三组患者组内LogMAR BCVA差异显示,2~3天组、5~7天组和≥10天组每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ogMARBCV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3天组:Z=23.422,5~7天组:Z=46.817,≥10天组:Z=16.981,均为P<0.01)。三组患者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8,P<0.05),2~3天组患者发生率高于5~7天组和≥10天组;而三组患者术后早期玻璃体积血、术后晚期玻璃体积血、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PDR未注药组与注药组患者玻璃体液VEGF、IL-8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1、-2.363,均为P<0.05),注药组VEGF显着降低,IL-8升高;而组间bFGF、periostin、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未注药组、3天组、5天组、≥7天组和对照组患者玻璃体液中各细胞因子浓度均不完全相同,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42.105、36.653、33.396、28.517、26.554、18.326,均为P<0.01)。不同时机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后PDR患者玻璃体液VEGF、bFGF、periostin、IL-6、IL-8浓度均不完全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077、16.524、10.440、7.748、8.960,均为P<0.05)。5天组患者玻璃体液VEGF浓度最低,低于3天组和≥7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7天组患者玻璃体液bFGF、periostin浓度最高,高于3天组和5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7天组患者玻璃体液IL-6和IL-8浓度均高于3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与5天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天组、5天组和≥7天组三组间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程度分级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988,P<0.05),≥7天组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程度高于3天组和5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注药组患者视网膜玻璃体纤维化程度与bFGF、periostin、IL-6、IL-8呈正相关(rs=0.879、0.608、0.488、0.529,均为 P<0.05),而与 VEGF、TNF-α 无相关性(rs=0.182、0.112,均为P>0.05)。多因素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高浓度bFGF是接受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的PDR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R患者PPV围手术期行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后玻璃体液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发生改变,持续阻断VEGF可触发“血管-纤维化开关”。建议PDR患者PPV在应用抗VEGF药物后的第5天进行,此时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提示临床获益最佳,且玻璃体液VEGF浓度最低,bFGF、periostin浓度无明显升高趋势,而间隔时间超过7天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程度会明显增加,与玻璃体液bFGF、periostin、IL-6和IL-8浓度显着升高相关,其中bFGF是接受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的PDR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抗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图[13]表[17]参[87]

林艾迪[3](2021)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文中研究指明背景 玻璃体黄斑界面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无创的先进技术,能够用于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vitreomacular interface disorders,VMID)的检测。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PDR合并VMID中一种或两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但目前关于VMID在PDR中的总体患病情况却仍未有研究。目的 探究PDR病人中VMI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估VMID对PDR患者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和黄斑OCT图像。通过分析黄斑OCT图像评估其是否伴有VMID,包括玻璃体黄斑粘连(vitreomacular adhesion,VMA),玻璃体黄斑牵拉(vitreomacular traction,VMT),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amellar hole-associated epiretinal proliferation,LHEP)和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并计算出其患病率。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控制来自同一患者双眼数据的相关性。同时也评估了VMID对PDR患者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93例PDR患眼,检出VMID401例,患病率为81.3%,其中ERM、VMT、MH、LHEP和VMA的患病率分别是78.9%、13.4%、4.8%、2.2%和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血管增殖膜均为MH(OR=8.029,p=0.005)、VMT(OR=3.774,p<0.001)和ERM(OR=2.305,p<0.001)的影响因素。高危型PDR是ERM的另一危险因素(OR=1.846,p=0.020)。女性患者为PDR患者患MH的危险因素(OR=3.836,p=0.031),而玻璃体积血是其保护因素(OR=0.344,p=0.028)。与不伴VMID的患者相比,PDR合并VMID的患者出现黄斑囊腔、视网膜劈裂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频率更高(p≤0.014),其视力也更差(p=0.001)。结论 PDR患者中的VMID患病率很高,纤维血管增殖膜为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包括VMT,ERM和MH)。VMID对PDR患者的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均有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对PDR患者应该仔细评价其玻璃体黄斑界面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预后。

王贝贝[4](2020)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黄斑囊样水肿(CME)是玻璃体切除术(PPV)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位于视网膜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浆液性渗出导致视网膜内形成多个积液小囊,也可见于Muller细胞肿胀所致,严重影响着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目前关于PPV术后CME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的报道较少,可能与术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对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先前存在的眼部疾病、全身性危险因素、手术方式、术中并发症、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围手术期使用的药物等有关,但手术引起的炎症被认为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或全身应用短效类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皮下注射干扰素α-2a,全身应用促进水肿吸收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但结膜下或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因其半衰期较短,往往需要多次注射,易增加高眼压、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率。PPV术后的眼内为水样填充,没有凝胶状的玻璃体作为药物储存库,使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或抗VEGF药物的代谢较快,作用时间短,疗效有限。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存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眼内浓度,且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全身性的副作用,如糖尿病、高血压、感染、骨质疏松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由美国研制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傲迪适,Ozurdex.)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术后CME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含有0.7mg的地塞米松,能够在6个月内向玻璃体内持续平稳地释放不含防腐剂的地塞米松并且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本研究对PPV术后CME的患者采用玻璃体内植入Ozurdex治疗,观察并记录患眼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治疗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PPV术后CME玻璃体内植入Ozurdex治疗的24例(2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55.46±12.17)岁。病程14天~12个月,平均病程(47.00±74.94)天。本组研究对象中,按患眼原发病进行分类:视网膜脱离20眼(83.3%)、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玻璃体积血2眼(8.3%)、黄斑前膜2眼(8.3%)。所有患眼在治疗原发病术毕时均在玻璃体内注射适量曲安奈德。植入傲迪适前及植入后1、2、3、4、5、6个月定期复诊,重复测量视力、眼压,同时使用裂隙灯进行前后段检查等眼科检查。同时对患眼定期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检查,并记录CMT值。对CME复发或疗效欠佳者,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考虑玻璃体内再次植入Ozurdex。应用SPSS 22.0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指标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治疗前、后BCVA和CMT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SD-t检验进一步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4眼治疗前BCVA(logMAR表示)为0.90±0.37,治疗后1个月即有明显的提高为0.73±0.33,治疗后2个月BCVA继续提高为0.64±0.34,治疗后2个月到5个月部分患眼CME复发选择再次植入Ozurdex,再次植入后BCVA继续提高,治疗后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分别为0.62±0.35、0.55±0.32、0.54±0.28、0.53±0.28,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37,P=0.000),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眼治疗前CMT为(589.17±82.41)μm,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 个月、6 个月分别为(301.88±66.59)μm、(289.96±96.27)μm、(341.63±98.69)μm、(337.29± 112.15)μm、(337.92± 135.37)μm、(322.42± 115.01)μ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40.819,P=0.000),治疗后各时间点CM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眼在随访期内,16眼(66.7%)仅需植入1次Ozurdex,其中10眼(41.7%)植入1次Ozurdex后CME消退,随访6个月控制稳定;6眼(25%)植入Ozurdex后CME消退,在平均(3.33±0.82)个月视网膜内再次出现小的囊腔,视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口服促进水肿吸收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后,水肿逐渐好转,不需二次植入。8眼(33.3%)在平均(3.25±1.04)个月CME复发,水肿程度仍然低于术前,但需要再次植入Ozurdex治疗,5眼选择再次植入,其中4眼逐渐好转,1例13岁的患者二次植入后同首次一样植入傲迪适2个月CME复发,行第三次植入;3眼因个人原因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其中2眼视力不变但CME加重,1眼视力下降且CME加重。3眼(12.5%)在植入傲迪适2个月眼压升高≥25mmHg,使用1种降眼压滴眼液均控制正常,停药后未再复发。3眼(12.5%)术后一周左右傲迪适药棒进入前房,通过不同的方法均使药棒顺利返回玻璃体内,后使用缩瞳剂缩瞳及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等动作,未再发生此类并发症。1眼(4.2%)术后第二天出现低眼压,通过遮盖双眼及卧床休息后眼压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眼部或全身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内植入Ozurdex治疗PPV术后CME能够明显提高视力,促进视网膜积液的吸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好。66.7%的患者仅需1次植入即可得到控制,33.3%的患者因为原发性眼底病、全身性疾病、视疲劳等原因术后3个月左右CME复发,虽然这些患者在治愈之前需要再次植入Ozurdex治疗,但其药效仍能维持2~3个月,从而减少了眼内注射次数。

陈小霞[5](2020)在《外路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外路显微手术对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0例(5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路显微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7例(94.00%)。未复位的3例中,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动~0.04者8例,0.05~0.25者27例,≥0.3者15例。≥0.3者的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2,P=0.001)。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郭丽莹[6](2020)在《对接受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接受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设置观察组: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设置对照组:研究对象为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2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手术方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为4.17%(1/24),对照组为37.50%(9/24),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眼压为(18.42±0.72)mm Hg,对照组为(25.44±2.45)mm Hg,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为(0.25±0.11),对照组为(0.12±0.05),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水平,值得推广。

吕娟芬,张书平,李勇[7](2019)在《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舒适度的因素及正确的护理干预,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60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病人,应用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再选取2018年4月60例为干预对象,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所有病人视网膜均复位,病人舒适度提高。[结论]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给予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疗效。

王贝贝,李秋明,董淑倩,胡芷柔[8](2019)在《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术后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视力。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是目前治疗PPV术后炎症相关性ME的主要方法,可局部外用、球周注射,以及玻璃体注射长效或短效糖皮质激素。其他治疗方法还有手术解除黄斑区膜样牵拉、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皮下注射α-2a干扰素及外用倍他洛尔等。(国际眼科纵览,2019, 43: 366-372)

林丽[9](2019)在《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功能复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功能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5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复位成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复位成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视网膜功能复位及心理状态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许丽萍,郭梅清,龚莉萍[10](2019)在《循证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7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治疗。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显着低于对照组(22.22%)(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作用显着,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二、136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6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PDR围手术期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的最佳时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不同时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辅助PPV治疗PDR的临床研究
    1.1 引言
    1.2 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设备
        1.2.3 方法
    1.3 结果
        1.3.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1.3.2 各组患者玻璃体积血吸收程度分级、术中出血分级、纤维血管膜分级比较
        1.3.3 各组患者PPV术中其他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1.3.4 各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
        1.3.5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1.4 讨论
第二部分 PDR围手术期不同时机应用抗VEGF药物后玻璃体液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3 方法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临床基线资料
        2.3.2 各细胞因子标准曲线
        2.3.3 各组患者玻璃体液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2.3.4 不同时机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后患者玻璃体液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2.3.5 不同时机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后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程度比较及其与各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2.3.6 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2.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DR围手术期抗VEGF药物治疗后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纤维化的关系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A DRIL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课题来源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OCT判读结果的一致性
    3.3 PDR中VMID的患病率
    3.4 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PDR中伴和不伴有VMID的视网膜内形态和视力比较
    3.6 MH中伴和不伴有LHEP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ERM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2 VMT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3 MH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4 LHEP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5 VMID对PDR视网膜内形态结构的影响
    4.6 研究PDR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表(缩略语)
综述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的改变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对接受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和出组标准
        1.2.1 入组标准:
        1.2.2 出组标准:
    1.3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分析影响病人术后舒适度因素
3 护理
    3.1 俯卧位的护理
    3.2疼痛的护理
    3.3 高眼压的护理
    3.4 心理护理
    3.5 球结膜水肿及干眼的护理
4 讨论

(9)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功能复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复位成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10)循证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 1 提出问题
        1.2.2. 2 循证支持
        1.2.2.3护理干预服务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四、136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非黄斑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J]. 庄京京,贺永宁,罗玮. 眼科, 2021(06)
  • [2]PDR围手术期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的最佳时机初探[D]. 徐玥.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D]. 林艾迪. 汕头大学, 2021(02)
  • [4]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观察[D]. 王贝贝. 郑州大学, 2020(02)
  • [5]外路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J]. 陈小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5)
  • [6]对接受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 郭丽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8)
  • [7]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 吕娟芬,张书平,李勇. 护理研究, 2019(24)
  • [8]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治疗[J]. 王贝贝,李秋明,董淑倩,胡芷柔. 国际眼科纵览, 2019(06)
  • [9]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功能复位效果的影响[J]. 林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9(30)
  • [10]循证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作用[J]. 许丽萍,郭梅清,龚莉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05)

标签:;  ;  ;  ;  ;  

视网膜脱离13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