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浅谈现代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一、浅谈现代化奶牛场的规划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钰龙[1](2020)在《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比较优势及发展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立足山东省及17地市的奶牛生产实际,通过函调统计数据、统计年鉴、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原始数据,采用R软件、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AAI)等函数算法,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奶牛生产基本状况、区域布局类别和特点、各地市竞争力及优势区域、未来5年发展趋势等内容,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山东省奶牛生产概况。山东省是奶牛养殖大省,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4位。近年来,山东省奶牛生产发展缓慢,各地市间发展不均衡。2011-2018年,山东省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年均降幅分别为2.91%和2.33%;全省17地市中只有东营、日照、德州、菏泽奶牛存栏量增长,年均最大增幅5.12%,其他13地市奶牛存栏量下降,年均最大降幅9.97%;济南、东营、日照、莱芜、德州、菏泽牛奶产量增长,年均最大增幅17.47%,其他11地市牛奶产量下降,年均最大降幅,为8.95%。调查发现,山东省奶牛生产存在牛奶收购价格低、饲养成本高、缺乏发展资金、政策补贴力度小、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与牛奶收购企业关系不和谐等问题。2.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类别和特点。根据2015-2019年山东省17地市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进行联合聚类,17地市被划分为4类:(1)青岛、济南、东营、德州,4个地市年均存栏量381 990头,占全省42.23%;年均牛奶产量1 158 624 t,占全省45.13%;2019年人均牛奶占有量51.88 kg,每公顷土地饲养奶牛0.09头。(2)泰安,年均存栏量150 530头,占全省16.64%;年均牛奶产量365 557 t,占全省14.24%;2019年人均牛奶占有量39.07 kg,每公顷土地饲养奶牛0.09头。(3)菏泽、烟台、临沂、淄博、济宁、聊城、威海、潍坊,8个地市年均存栏量323 960头,占全省35.81%;年均牛奶产量912 277 t,占全省35.53%;2019年人均牛奶占有量15.09 kg,每公顷土地饲养奶牛0.03头。(4)日照、枣庄、滨州、莱芜,4个地市年均存栏量48 143头,占全省5.32%;年均牛奶产量130 986 t,占全省5.10%;2019年人均牛奶占有量9.94 kg,每公顷土地饲养奶牛0.02头。综合比较分析确定青岛、济南、东营、德州、泰安5个地市为山东省奶牛主要产区;菏泽、烟台、临沂、淄博、济宁、聊城、威海、潍坊8个地市为次要产区;日照、枣庄、滨州、莱芜4个地市为一般产区。3.奶牛生产未来5年发展趋势。依据山东省2010-2019年奶牛存栏量和2000-2019年牛奶产量对山东省未来5年奶牛生产预测。预测结果为:2024年较2019年奶牛存栏量减少,年均降幅3.20%;牛奶产量减少,年均降幅0.76%。调查表明,调查的150个奶牛场中79.33%的奶牛场未来5年有扩大存栏的计划,其奶牛饲养规模占调查奶牛场总规模86.74%,结合预测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九十五置信度,预计未来5年山东省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出现增长的可能性较大。4.各地市竞争力及优势区域划分。对2011-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奶牛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和年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济南、青岛、淄博、泰安、威海、东营等地市奶牛养殖具有比较优势;枣庄、潍坊、日照、莱芜、济宁、临沂、聊城、滨州、菏泽等地市奶牛养殖不具有比较优势或优势不明显;烟台失去奶牛养殖的比较优势;德州暂时具备奶牛养殖的比较优势。根据2011-2018年山东省17地市的比较优势指数聚类后对山东省奶牛生产优势区域进行划分,结果为:(1)东营为发展优势较明显区域;(2)济南、青岛、淄博、威海、泰安为发展优势区域;(3)德州、潍坊、滨州、烟台为发展潜力区域;(4)莱芜、日照、菏泽、枣庄、聊城、济宁、临沂为优势欠缺区域。结合山东省奶牛生产布局和优势区域划分,建议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以青岛为中心胶东半岛和以东营中心的黄河三角洲3个奶牛生产聚集区作为山东省奶牛生产的重点发展区域。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奶牛生产数据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调查,描述了当前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发现山东省奶牛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预测了山东省未来5年奶牛生产发展趋势,分析了17地市的竞争力,划分出山东省奶牛生产发展的优势区域,这将为实现山东省奶牛生产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窦畅[2](2020)在《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规模化奶牛养殖方式逐渐成为主导的背景下,提升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对于提升中国整体奶牛场技术效率,推动奶牛养殖业发展意义重大。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奶牛养殖基地,2017年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奶牛存栏已经占到全省总存栏的80%,研究黑龙江省奶牛场技术效率对于全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进行概念界定,明确研究对象为全群存栏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奶牛场,以规模经济理论和生产前沿面理论作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后,设计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现状,进而构建了技术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DEA模型,以2017年黑龙江省105家全群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奶牛场数据为支撑,对其技术效率进行测定,发现黑龙江省奶牛场技术效率差异明显这一问题。为探究影响黑龙江省奶牛场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地,构建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使用Tobit模型测定奶牛场技术效率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技术与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使用进口粗饲料、泌乳牛存栏量以及补贴金额对奶牛场技术效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全群存栏量对技术效率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在奶牛场自身经营和政府政策制定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马志愤[3](2020)在《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我国人均粮食消耗量与畜产品消耗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食物结构发生了时代转型,粮食这个“主食”在食物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奶类等动物性食品的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为适应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农业结构需随之相应调整和转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农业结构转型优化和发展智慧农业。“草地农业是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适应时代发展,迎接城乡统筹,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系统;也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农业结构的一个伟大转变。”奶业作为草地农业四个生产层之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衔接植物生产层和前植物生产层,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奶业在整个草地农业发展中作为“火车头”起到了关键的带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加速,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战略资源,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在草地农业思想指导下,以奶业为切入点,进行草地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前期探索性研究,利用大数据采集ETL(Extract-Transform-Load)架构、大数据处理引擎Apache Flink、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等技术构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将其部署应用在我国21个省的197个奶牛场,基于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对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构建需求和基于奶业大数据特性设计构建出了奶业大数据实时数据平台(DRTDP,Dairy Real-time Data Platform),实现了对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中各种规模牧场的生产及奶业相关数据的实时高效采集、更新和管理。2)基于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管理实践构建了奶牛繁殖效率、牛群健康和产奶等关键生产性能评估模型,根据应用研究所得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参数构建关键指标预警模型和奶牛生产管理分析决策模型,采用完全集成的方式将构建的模型在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进行集成,构建出了“奶牛生产性能评估—预警—决策”一体化模型。3)采用Java SE Development Kit 1.8开发环境和Apache Flink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引擎开发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包含奶牛生产管理系统,基于物质流的奶牛精准饲喂管理系统,牛只智能识别管理系统,牧场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奶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够部署在各种集群环境,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模牧场的数据进行实时、快速计算,形成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构建的综合技术。4)将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部署应用在全国21个省197个牧场,总计697403头奶牛,基于此平台系统帮助牧场建立了规范的牛群动态档案和生产管理流程,辅助牧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将一线生产人员工作效率提升23倍,牧场盈利能力提升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从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应用的197个牧场中筛选累积数据超过一年的115个牧场,总计363062头奶牛,其中203341头成母牛(包含173229头泌乳牛),157351头后备牛的关键生产性能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首次对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了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参数,其中:成母牛21天怀孕率(21-Day Pregnant Risk)四分位数范围为16%21%,平均值为18.8%,中位数为18%;成母牛年死淘率(Cow Cull Rate)四分位数范围为19.4%39.7%,平均值为30.5%,中位数为30.8%;产后60天死淘率(Cull Rate by DIM≤60)四分位数范围为5.3%10.8%,平均值及中位数均为7.9%;后备牛21天怀孕率(21-Day Pregnant Risk)四分位数范围为15.5%27%,平均值为21.7%,中位数为20%;犊牛60日龄死淘率(Cull Rate by Age≤60 days)四分位数范围为4.6%19.7%,平均值为15.2%,中位数为8.2%;成母牛平均单产(Avg.Milk/Day of Mature Cow)的四分位数范围为2328.4kg,平均值为25.4kg,中位数为25.1kg;泌乳牛平均单产(Avg.Milk/Day of Milking Cow)的四分位数范围为27.232.4kg,平均值为30kg,中位数为30kg。本研究在草地农业框架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奶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应用研究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为我国奶牛场生产管理以及奶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生态奶业研究以及植物生产层和动物生产层界面耦合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

刘忠超[4](2019)在《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生产的主体。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对奶牛的养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依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奶牛养殖中,奶牛发情的及时准确鉴定可以使奶牛适时受孕,提高奶牛的受孕率,缩短产犊间隔,提升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传统奶牛发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检出效率低,基于计步器的监测手段单一、准确率较低、奶牛的隐性发情难以监测、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对奶牛发情识别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提高奶牛发情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对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及电阻值的无线远程监测、复杂环境下奶牛视频图像的增强,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单一计步器监测奶牛发情存在移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率低及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方案。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计采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通过ZigBee网络、RS485总线和Modbus通信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的无线远距离传输,并开发了奶牛发情体征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完成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的实时监测、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基于HTTP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数据到云服务器平台的上传,设计了云服务器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的通信,实现了手机微信客户端对奶牛发情体征的实时远程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体征采集终端温度测量误差在±0.2℃以内,ZigBee网络在奶牛养殖场100m范围内数据丢包率低于2.33%,上位机监控端到云端以及移动平台端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现象发生。(2)针对单一运动量预测奶牛发情检出率低,提出了融合体温和活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通过对奶牛体温和活动量发情体征参数的采集,分析了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的典型体征特征,提出了以情期显着窗口内的3个时间片单元运动量和体温作为发情判断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奶牛发情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对测试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为89.47%,误判率为3.70%,能以较高的准确率检测出奶牛的发情。(3)针对活动量和非接触式视频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奶牛隐性发情监测的问题,根据奶牛发情时阴道粘液生理特征的变化,提出基于奶牛阴道粘液电阻变化的奶牛发情监测方案。创新性设计了由黄铜电阻探头、8爪防滑装置构成的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准确采集。开发了阴道电阻值ZigBee网络传输系统及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的精确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节点可以±2%精度测定1Ω1kΩ范围的电阻,24h内电阻值最大波动为2Ω,而奶牛发情期与间情期阴道电阻变化在100Ω以上,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在7.4V/6500mAh锂电池能量供应下可连续工作38d,在450m2奶牛养殖区内,ZigBee网络数据发送成功率在98.5%以上,能够精确、实时监测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变化,可实现奶牛发情的及时鉴定。(4)针对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发情监测由于天气及光线等原因引起奶牛视频图像降质、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双域滤波图像去噪,对输入图像进行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分解;其次,根据贝叶斯估计得到不同高频图像的小波阈值,利用改进的Garrote阈值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并结合伽马变换对去噪的高频图像进行矫正,实现对高频图像的滤波和对比度调整;随后,通过暗通道先验算法对低频图像进行去雾,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去雾后整体偏暗的低频图像图像进行增强,进一步提高对比度和整体亮度;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最终增强图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对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有效去噪、增强整体和细节信息、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等,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自动识别提供良好的供试样本,从而实现奶牛发情的24h无接触实时监测。(5)针对现有奶牛发情人工检测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检测会使奶牛产生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外部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帧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s,可实现奶牛爬跨发情行为的无接触、实时、高精度识别。

马泽鹏[5](2019)在《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养殖场的成本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奶业目前作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其经济发展以及质量安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不断成熟和人们对生鲜乳质量的更高追求,以及智能化水平的发展和其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应用,奶牛养殖的智能化成为了必然趋势。河北省实行的奶牛场智能化建设项目,有助于奶牛与生鲜乳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有利于奶牛场建立健全科学体系,降低奶牛场的养殖成本。因此,通过对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进行效益分析,有助于奶牛场进行智能化投入决策,提升其经济效益,并对奶牛场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以成本效益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成本管理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大量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进行综合研究。以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调研数据,剖析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与传统牧场在成本效益上的差异,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对其在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生鲜乳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智能化养殖为奶牛场带来的竞争优势;其次,通过对奶牛场A的个案分析,剖析智能化建设前后奶牛场成本效益的变化,结合计算结果,对奶牛场智能化建设项目做出可行性分析;最后通过本量利分析找出智能化奶牛场盈亏平衡的奶牛存栏量并对公斤奶成本以及奶牛单产做出敏感性分析,为奶牛场智能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合前文的分析计算,找出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智能化奶牛场未达所需的最低养殖规模;(2)总体经济效益提升不明显。最后,结合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场降本增效的政策建议:发展适度养殖规模,为智能化实施提供保障;完善对智能化奶牛场的经济激励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变动成本;实施以质议价的生鲜乳收购政策;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乔希[6](2019)在《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原奶生产国,山东省是中国牛奶主产区。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畜禽污染不断加重,加之传统畜禽养殖不断向现代化养殖转变,养殖方式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加快,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如何优化养殖户的清洁生产行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畜牧业养殖的经验表明,从奶牛养殖场户、政府、协会和消费者层面上实施奶牛养殖清洁生产是解决奶牛养殖环境问题和原奶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对保护环境和保障原奶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于山东省奶牛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现状采取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奶牛养殖清洁生产水平为目的,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结构分析等理论与方法,重点从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现实状况的描述与解释、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关系、行为改善的对策建议等4方面实证研究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相关问题。具体方法与研究结论如下:奶牛养殖场户实施清洁生产行为是解决是解决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养殖污染的有效途径。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涉及投入、饲养、产出三个过程,包括牛场建设、投入品质量、环境维护、养殖档案建立、原奶的产出、病死牛的处理和粪污处理等7方面。奶牛养殖清洁生产行为具有重在预防、经济性良好、促进废物循环利用和搞好末端治理等特征,具有保护环境和维护牛奶质量等作用。根据山东省16地市45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从牛场建设、投入品质量、环境维护、养殖档案建立、原奶的产出、病死牛的处理和粪污处理等7个方面,描述性分析了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的认知与行为。结果表明,受访奶牛养殖场户对牛场建设和养殖档案建立普遍比较“陌生”;在投入品质量、粪污处理和环境维护方面有较好的认知;对牛场建设和环境维护有较好的清洁生产行为,但对病死牛的处理和粪污处理行为不够规范。基于山东省16地市450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确定了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养殖模式、专业化程度、设施重要性认知、饲料重要性认知、粪污处理重要性认知、行为态度和政府支持8个因素对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有显着影响。受访者年龄、行为态度和政府支持是表层直接因素,设施重要性认知、饲料重要性认知和粪污处理重要性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养殖模式和专业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为改善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本文从奶牛养殖场户自身、政府、协会以及消费者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奶牛养殖场户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经营特征、规范清洁生产行为;政府应加强对清洁生产行为的宣传教育和支持,提高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能力,加强监管以促进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协会应定期举办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宣讲会,提高奶牛养殖场户对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消费者应选择购买具有清洁生产能力的养殖场生产出的乳制品。

聂炼,张爱忠,姜宁,杨卓妮娜,于忠升,刘靖康[7](2018)在《基于系统化思维的北方规模化奶牛场设计》文中认为规模化奶牛场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业建筑,涉及畜牧、建筑、工业生产与管理等多个学科。传统小型农户散养模式正在被大型集约化、工厂化的奶牛场模式所代替。规模化奶牛场需要各个专业的人员协调配合,并且在建设奶牛场时各个阶段和流程相互制约和联系。目前我国奶牛场建设存在各环节不匹配、建造方法落后、不重视奶牛福利、场内流线设置模糊和舍内环境控制差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劳动力和整体投资,还对奶牛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北方规模化奶牛场设计的系统化思维,即以农业建筑学和畜牧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从工艺设计、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对规模化奶牛场的设计进行较为完整和系统性的研究与分析,旨在提高畜牧工作者对畜牧场设计的重视程度。

张晓锋[8](2017)在《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文中研究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上呼吸道炎症和生殖道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毒能引起牛的免疫抑制,造成继发感染,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临床上表现为发热、鼻炎、乳腺炎、流产等。目前,世界各主要养牛地区均有该病的报道,我国亦是该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发展。上海市金山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区有10个中小型规模奶牛场,存栏量接近万头。因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种牛频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金山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感染引起的奶牛肺炎、流产时有发生。但金山区奶牛系统缺乏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从该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定量PCR检测方法,形成一套结合金山区实际的综合防控方案,为当地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1.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E特异性抗体检测剂试剂盒,对2016年在上海市金山区10个奶牛场采集的460份牛血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金山区奶牛场的抗体阳性率达到36.67%~97.37%,提示IBRV感染普遍,建议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该病造成的损失。2.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以Ⅰ型牛症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1,BHV-1)的gE基因序列,针对1607~1704bp区域分别设计1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后,对经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来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检测BHV-1,其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用于BHV-1临床检测。3.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严重威胁着金山区乃至上海市的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特性,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牛只的调运和病牛自愈后的持续排毒来感染健康牛,从而造成健康牛群感染该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针对该病的防控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从诊断、检测、监测、免疫、消毒、隔离、扑杀以及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做好防控工作。

周文浩[9](2017)在《四川青神县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南城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开展生态文明镇创建,通过编制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指导该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通过对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对南城镇创建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SWOT模型分析明确了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创建的指标体系。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要求相比,找出了南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南城镇的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现状,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和发展趋势评价,结合SWOT分析明确了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表明,南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建设的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要求尚存在一些差距,集中体现:(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较慢,提升资源利用率难;(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力度不够;(4)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不够,等。(2)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南城镇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通过生态功能区划,为南城镇划分了生态空间,分别为小城镇人居保障功能区、生态旅游功能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并进一步提出了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具体内容:环境综合整治、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确定了重点建设项目,并提出了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的保障措施,为规划的顺利进行提出了组织、法律、资金、技术、社会等方面的保障要求,确保了规划能够顺利进行。(3)生态文明乡镇建设要把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工作重点,是对生态镇建设的不断创新、探索、提升、丰富和完善。针对乡镇的自身特色,自然禀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乡镇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上,不能只看数量的增长,而是要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以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为前提,以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手段,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的发展质量为目标,将有效促进乡镇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让青神县南城镇逐步建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镇。

王树杰[10](2016)在《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基础产业之一,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迅速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是保持我国养牛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畜牧业在农业中属于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拉动新疆就业及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现代化、规模化奶牛养殖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存在技术应用问题,也存在技术管理与治理管理问题;主要有饲养管理水平和奶牛单产水平不高、奶牛疫病防治难度大、技术推广难、监督管理难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原料奶质量,也最终影响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的安全。当前,根据我国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奶业发展战略,通过严格落实中央的监管规定,严把奶牛养殖生产全过程监管。通过整体提升我国奶牛业产业链管理水平,确保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对提升新疆奶牛业竞争力,增加奶牛业市场规模及促进奶牛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通过分析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并借鉴奶牛业成功案例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新疆奶牛业的优化措施。首先,本文定义奶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核心概念,梳理并介绍了奶牛业相关理论。第二,通过对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养殖现况、养殖成本和效益等情况进行分析。第三,通过介绍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概况,分析经营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有利因素。第四,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化措施。主要有提高单产水平;加强专职人员技术培训;合理搭配饲料结构;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加强生产环境保护;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最后,针对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及相关建议。

二、浅谈现代化奶牛场的规划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现代化奶牛场的规划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比较优势及发展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内容的提出
        1.1.2 研究界定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2 山东研究情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处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聚类分析
        2.2.2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2.2.3 比较优势指数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奶牛生产发展概况
        3.1.1 山东省奶牛生产发展现状
        3.1.2 山东省奶牛生产状况调查
    3.2 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
        3.2.1 奶牛存栏量的聚类分析
        3.2.2 牛奶产量的聚类分析
        3.2.3 存栏量和牛奶产量联合聚类分析
    3.3 山东省奶牛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划分
        3.3.1 山东省奶牛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3.3.2 山东省奶牛生产优势区域划分
    3.4 山东省未来5年奶牛生产预测
        3.4.1 山东省未来5年存栏量预测
        3.4.2 山东省未来5年牛奶产量预测
4 讨论
    4.1 泰安奶牛生产独特性原因探讨与启示
    4.2 山东省奶牛生产发展减缓原因和应对措施
    4.3 山东省奶牛生产布局与优势区域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山东省奶牛生产情况调查主要内容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规模化奶牛场
        2.1.2 技术效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生产前沿面理论
3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现状调查
        3.1.1 调研问卷设计
        3.1.2 调研样本分析
    3.2 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3.2.1 DEA评价方法
        3.2.2 技术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评价结果
        3.3.1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全省技术效率评价
        3.3.2 不同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评价
        3.3.3 不同养殖规模奶牛场技术效率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4.1.1 Tobit评价方法
        4.1.2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样本数据的正态性和同方差性检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技术和管理人员个体特征因素分析
        4.3.2 饲料因素分析
        4.3.3 遗传改良因素分析
        4.3.4 规模因素分析
        4.3.5 政府扶持因素分析
        4.3.6 产业结构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提高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规模化奶牛场的经营管理能力
        5.1.1 着重加强规模化奶牛场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5.1.2 注重奶牛场饲料的选择和使用
        5.1.3 合理调整奶牛场牛群结构
    5.2 加强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和引导
        5.2.1 强化牧草产业的发展
        5.2.2 加大规模化奶牛场的政府补贴力度
        5.2.3 推进适度规模化奶牛养殖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食物结构的时代转型
        1.1.2 我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
        1.1.3 我国农业结构转型与优化
        1.1.4 农业结构转型与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助力我国农业结构转型
        1.2.2 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对我国奶业发展的支撑
    1.3 理论依据
        1.3.1 草地农业的多维结构
        1.3.2 大数据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1.4 研究方案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草地农业信息维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
    2.1 奶业大数据实时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2.2 大数据实时处理框架和引擎
    2.3 奶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构建与表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模型构建
    3.1 评估模型构建
        3.1.1 奶牛繁殖效率评估模型
        3.1.2 奶牛健康评估模型
        3.1.3 奶牛产奶性能评估模型
    3.2 决策模型构建
    3.3 预警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系统开发
    4.1 奶业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4.2 奶业大数据平台设计目标
    4.3 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
        4.3.1 开发环境的选择与搭建
        4.3.2 奶牛生产管理系统
        4.3.3 奶牛精准饲喂管理系统
        4.3.4 牛只智能识别管理移动端应用
        4.3.5 牧场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
        4.3.6 奶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部署及应用
    5.1 奶业大数据平台在我国牧场的部署实施
    5.2 奶业大数据平台在我国牧场的应用概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奶业大数据平台应用研究
    6.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6.2 研究方法
    6.3 我国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1 成母牛繁育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2 健康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3 后备牛繁育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4 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5 产奶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3.6 不同CSCS类型牧场奶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体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总体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奶牛发情体征
        1.2.2 奶牛发情监测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2.2.2 体征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2.3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2.3.1 发情体征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2.3.2 ZigBee无线模块
        2.3.3 体温采集模块
        2.3.4 运动量采集模块
        2.3.5 采集节点电源模块
        2.3.6 发情体征接收终端设计
        2.3.7 STM32 控制器
        2.3.8 RS485 现场总线
    2.4 系统软件设计
        2.4.1 下位机体征采集软件设计
        2.4.2 上位机发情体征监测软件设计
        2.4.3 微信开放平台设计
    2.5 系统测试与奶牛发情预测
        2.5.1 温度测量准确性试验
        2.5.2 网络丢包率测试
        2.5.3 远程上位机和移动平台测试
        2.5.4 手机微信客户端测试
        2.5.5 融合体温和运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与无线监测系统研究
    3.1 引言
    3.2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3.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3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3.1 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设计
        3.3.2 终端节点设计
        3.3.3 无线传输网络设计
        3.3.4 终端节点和协调器封装实现
        3.3.5 终端节点奶牛尾部固定及应激分析
    3.4 系统软件设计
        3.4.1 系统工作流程
        3.4.2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3.4.3 发情预警系统设计
    3.5 试验与结果分析
        3.5.1 电阻测量准确性试验
        3.5.2 电阻测量稳定性试验
        3.5.3 系统可靠性试验
        3.5.4 终端节点能量可用性试验
        3.5.5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奶牛发情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监测图像增强算法
    4.1 引言
    4.2 图像增强概述
    4.3 奶牛视频图像采集
        4.3.1 奶牛养殖场摄像机布局
        4.3.2 网络摄像机选取
        4.3.3 奶牛监测视频采集
        4.3.4 自然环境下奶牛监测视频图像分析
    4.4 双域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
        4.4.1 双域滤波模型
        4.4.2 高频图像降噪与增强模型
        4.4.3 低频图像去雾与增强模型
        4.4.4 本文算法实现过程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1 试验测试平台及参数选取
        4.5.2 试验数据分类
        4.5.3 主客观评价与分析
        4.5.4 综合测试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研究
    5.1 引言
    5.2 供试数据
        5.2.1 视频样本获取
        5.2.2 视频处理系统设计
        5.2.3 样本数据集构建
    5.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5.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5.3.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5.3.3 卷积神经网络优点
    5.4 奶牛发情识别CNN模型构建
    5.5 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结果及分析
        5.5.1 试验测试平台
        5.5.2 网络模型试验设计
        5.5.3 特征图分析
        5.5.4 识别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6种算法图像增强效果对比图
附录B 图像增强客观质量性能评价
致谢
个人简历

(5)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养殖场的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不足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奶牛场智能化建设
        2.1.2 奶牛养殖成本
        2.1.3 奶牛养殖效益
    2.2 理论基础
        2.2.1 成本效益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成本管理理论
3 河北省奶牛智能化养殖现状
    3.1 河北省奶牛养殖场发展现状
        3.1.1 河北省奶牛存栏量
        3.1.2 河北省生鲜乳产量
        3.1.3 河北省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探究
    3.2 河北省奶牛养殖场智能化建设现状
        3.2.1 智能化奶牛养殖场建设情况
        3.2.2 河北省智能化养殖发展现状
4.智能化奶牛场与传统奶牛场的综合效益评价
    4.1 成本和效益的构成
    4.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对原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4.2.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4.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 智能化奶牛场A的个案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智能化养殖对奶牛场成本的影响
        5.2.1 智能化养殖对饲料成本的影响
        5.2.2 智能化养殖对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影响
        5.2.3 智能化养殖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
    5.3 智能化养殖对奶牛场效益的影响
        5.3.1 智能化养殖对奶牛单产水平的影响
        5.3.2 智能化养殖对奶牛繁殖水平的影响
        5.3.3 智能化养殖对生鲜乳质量的影响
    5.4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6 智能化奶牛场的本量利及敏感性分析
    6.1 智能化奶牛场的本量利分析
        6.1.1 智能化奶牛场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假设
        6.1.2 销量的盈亏平衡点分析
        6.1.3 成本构成及经营杠杆影响
        6.1.4 泌乳牛存栏量的盈亏平衡点分析
        6.1.5 公斤奶成本和单产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分析
    6.2 敏感性分析
        6.2.1 公斤奶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6.2.2 奶牛单产的敏感性分析
7 智能化奶牛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7.1 智能奶牛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7.1.1 部分智能化奶牛场未达所需的最低养殖规模
        7.1.2 总体经济效益提升不明显
    7.2 对策建议
        7.2.1 发展农户适度养殖规模,为智能化实施提供保障
        7.2.2 完善对智能化奶牛场的经济激励和优惠政策
        7.2.3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变动成本
        7.2.4 实施以质议价的生鲜乳收购政策
        7.2.5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清洁生产
        1.2.2 农业清洁生产
        1.2.3 畜牧业清洁生产
        1.2.4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
        1.2.5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
        2.1.1 清洁生产
        2.1.2 奶牛养殖清洁生产
        2.1.3 清洁生产行为
    2.2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基本问题
        2.2.1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2.2.2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内容与表现
    2.3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作用
        2.3.1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环境保护作用
        2.3.2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原奶质量保障作用
    2.4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2.4.1 清洁生产理论
        2.4.2 行为学理论
3 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3.2 奶牛场户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的频数分析
        3.2.1 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的认知情况
        3.2.2 投入过程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3.2.3 饲养过程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3.2.4 产出过程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4 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 研究假说
    4.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1 多元有序Logit模型
        4.2.2 ISM解释结构模型
        4.2.3 变量选择
    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4.3.1 模型结果
        4.3.2 结果分析讨论
5 改善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5.1 奶牛养殖场户自身方面的对策建议
    5.2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5.3 协会层面的对策建议
    5.4 消费者层面的对策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系统化思维的北方规模化奶牛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化思维的定义
2 系统化思维涉及的学科
    2.1 畜牧学
    2.2 农业建筑学
    2.3 奶牛行为与福利学
3 奶牛场的工艺设计
4 北方规模化奶牛场场地设计
    4.1 场址选择
    4.2 场地功能分区与组合
    4.3 场地流线组织
        4.3.1奶牛流线设计
        4.3.2人车流线设计
        4.3.3 物流线设计
5 北方规模化奶牛场建筑设计
    5.1 牛舍朝向
    5.2 卷帘开度
    5.3 牛舍采光
    5.4 饲喂方式与粪污处理
    5.5 卧床设计
6 小结

(8)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
    1 流行现状
        1.1 国外流行情况
        1.2 国内流行现状
    2 病原学
        2.1 gB囊膜蛋白基因
        2.2 gC囊膜蛋白基因
        2.3 gD囊膜蛋白基因
        2.4 gE囊膜蛋白基因
    3 流行病学
        3.1 疾病传播
        3.2 感染表现
        3.3 感染机制
    4 诊断
        4.1 病原学诊断
        4.2 血清学诊断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5 防治
        5.1 疫苗免疫
        5.2 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牛场和试验动物选择
        1.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与分析
    2 综合防控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养殖现状
        2.2 奶牛饲养管理和繁殖状况
        2.3 疫病综合防控情况
        2.4 投入品管理
        2.5 粪尿处理
        2.6 标准化及减排项目建设
        2.7 人员管理
        2.8 生鲜乳质量管理
        2.9 风险防控
    3 问题分析
        3.1 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能力必须加强
        3.2 综合防控能力不足,造成疫病控制不力
        3.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造成技术支撑不够
        3.4 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利益联结机制低下
        3.5 土地承载力限制,造成规模与环境脱节
        3.6 绿色发展要求提高,种养结合模式探索不够
    4 IBR的危害性及金山区防控IBR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采样地点
        1.2 采血器械
        1.3 牛尾静脉采血方法
        1.4 血清分离与保存
        1.5 ELISA检测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和细胞
        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盒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5 病毒扩增
        1.6 病毒DNA的提取
        1.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8 PCR产物克隆与测序
        1.9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1.10 临床样品检测
    2 结果
        2.1 BHV-1病毒扩增
        2.2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
        2.3 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
        2.4 特异性试验
        2.5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临床诊断
        1.2 综合检测
    2 防控物资储备
        2.1 生物制品
        2.2 消毒物资
        2.3 防疫物资
    3 防控技术队伍
        3.1 防控机构
        3.2 专家委员
        3.3 技术保障
        3.4 人员素质
    4 IBR综合防控
        4.1 总体规划
        4.2 严格检疫
        4.3 规范隔离
        4.4 全面封锁
        4.5 彻底消毒
        4.6 隔离治疗
        4.7 结合免疫
        4.8 积极扑杀
        4.9 综合保险
        4.10 风险防控
        4.11 应急管理
        4.12 粪污处理
    5 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9)四川青神县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5 研究的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神县南城镇基础条件分析与评价
    2.1 调查范围和内容
    2.2 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现状
        2.2.2 人口和城镇化变化趋势
        2.2.3 经济发展现状
        2.2.4 产业发展趋势
    2.3 生态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
        2.3.1 自然环境状况
        2.3.2 资源利用现状
        2.3.3 资源利用变化趋势
        2.3.4 环境质量现状
        2.3.5 污染源现状
        2.3.6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3.7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3.8 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3.9 固体废物排放变化趋势
        2.3.10 生态环境现状
        2.3.11 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2.4 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SWOT分析
        2.4.1 优势
        2.4.2 劣势
        2.4.3 机遇
        2.4.4 挑战
第三章 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3.1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3.1.2 规划的原则
    3.2 规划的战略定位
    3.3 规划目标
        3.3.1 总体目标
        3.3.2 近期目标
        3.3.3 远期目标
    3.4 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指标体系
        3.4.1 主要达标指标情况分析
        3.4.2 未达标指标情况分析
第四章 生态功能区划分
    4.1 基本原则
    4.2 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4.3 生态功能区类型
        4.3.1 小城镇人居保障功能区
        4.3.2 生态旅游功能区
        4.3.3 生态农业功能区
第五章 南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内容
    5.1 环境综合整治
        5.1.1 水环境综合整治
        5.1.2 大气环境综合治理
        5.1.3 声环境综合整治
        5.1.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
    5.2 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5.2.1 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
        5.2.2 土地资源保护
        5.2.3 山地灾害防治
        5.2.4 水库防汛抗旱和除险加固
    5.3 建设生态人居
        5.3.1 城镇生态人居建设
        5.3.2 农村生态人居建设
        5.3.3 生态文明村建设
    5.4 生态经济建设
        5.4.1 生态农业
        5.4.2 生态服务业
    5.5 生态文化建设
        5.5.1 建设目标
        5.5.2 建设内容
    5.6 重点建设项目
第六章 青神县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1.1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6.1.2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
    6.2 规划的法律保障
    6.3 资金保障
        6.3.1 加大地方投入
        6.3.2 畅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6.4 技术保障
        6.4.1 逐年增大科技投入
        6.4.2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6.4.3 扩大科技合作交流
    6.5 社会保障
        6.5.1 加强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6.5.2 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宣传,动员公众参与
        6.5.3 完善生态制度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疆奶牛养殖业现状
        1.1.2 西部牧业奶牛牛场经营模式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核心概念
        2.1.1 规模化奶牛养殖模式
        2.1.2 规模化奶牛模式相关理论
    2.2 规模化奶牛经营管理
        2.2.1 规模化奶牛经营管理
        2.2.2 规模化奶牛经营管理模式相关研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业经济理论
        2.3.2 农业产业化
        2.3.3 农业发展模式理论
第三章 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与企业简介
    3.2 产业模式与组织构架
    3.3 养殖成本及效益分析
        3.3.1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场技术经济指标调查
        3.3.2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4.1 当前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经营模式的概况
    4.2 当前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经营模式SWOT分析
        4.2.1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奶牛经营模式劣势分析
        4.2.2 影响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势分析
        4.2.3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机会分析
        4.2.4 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威胁分析
第五章 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化措施
    5.1 提高单产水平
    5.2 加强专职人员技术培训
    5.3 合理搭配饲料结构
    5.4 加强奶牛疫病防控
    5.5 加强生产环境保护
    5.6 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浅谈现代化奶牛场的规划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奶牛生产区域布局、比较优势及发展预测研究[D]. 王钰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黑龙江省规模化奶牛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 窦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基于草地农业视角下的奶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D]. 马志愤. 兰州大学, 2020(01)
  • [4]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D]. 刘忠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河北省智能化奶牛养殖场的成本效益分析[D]. 马泽鹏.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6]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证研究[D]. 乔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系统化思维的北方规模化奶牛场设计[J]. 聂炼,张爱忠,姜宁,杨卓妮娜,于忠升,刘靖康.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2)
  • [8]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D]. 张晓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四川青神县南城镇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研究[D]. 周文浩.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新疆西部牧业中心牛场经营模式优化研究[D]. 王树杰. 石河子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浅谈现代奶牛场的规划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