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炎症性肠病的实验性免疫调节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孟繁翔[1](2021)在《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胃肠道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是由于遗传因素、肠道菌群、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通过削弱肠道屏障导致肠道黏膜免疫过度激活而引起的疾病。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NF-like ligand,TL1A),又称TNFSF15,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TL1A是II型跨膜蛋白,它以膜结合形式和可溶性形式存在,其受体分为膜结合性死亡受体3(death receptor3,DR3)和可溶性诱杀受体3(decoy receptor3,Dc R3)两种。TL1A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少量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而DR3则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TL1A与DR3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稳态条件下和炎症状态下均影响肠道黏膜免疫应答。最近对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以及这两种蛋白的中和或激动性抗体进行的多项研究清楚表明,TL1A/DR3信号轴介导多种免疫系统疾病(包括IBD)进程。然而,TL1A在IBD的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利用TL1A基因敲除小鼠(Tl1a-/-),构建DSS诱导的急、慢性实验性结肠炎以及T细胞过继转移模型,探讨Tl1a基因缺失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进展的影响;探讨TL1A在小鼠IBD模型病变形成中的免疫调节机制,分析在体内、外不同条件下TL1A/DR3间相互作用对T细胞分化的效应机制。研究方法:(1)利用WT小鼠建立的肠炎模型检测:(1)炎症性肠黏膜中Tl1a的m RNA表达变化;(2)炎症性肠黏膜中TL1A的蛋白表达变化;(3)不同淋巴细胞亚群表面TL1A和DR3表达变化。(2)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的肠炎模型,比较分析TL1A基因缺失对小鼠急、慢性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1)检测小鼠体重、血便、下痢和生存率;(2)检测结肠长度、重量、水肿和狭窄程度以及结肠镜变化,评价小鼠肠炎的临床活动性变化并给予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3)取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组织病理学得分。(3)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的肠炎模型,比较分析Tl1a基因缺失对小鼠炎症性肠黏膜免疫应答的影响。检测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细胞和结肠的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LPL)总细胞数量及各细胞亚群的细胞数及表型变化,比较分析TL1A对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内的蓄积和浸润的调节作用。(4)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肠炎模型,比较分析TL1A对GALT内CD4+T细胞分化的调节效应机制。(1)检测MLN与LPL内T细胞在体外TCR信号刺激(anti-CD3/anti-CD28)条件下细胞因子的产生(IL-6、IFN-γ、IL-17A、IL-17F、IL-21、IL-22、IL-4、1L-5、IL-10、IL-13);(2)检测MLN与LPL内固有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IL-1β、IL-12、IL-23);(3)检测MLN与LPL内Th1,Th2,Th17和Treg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及核转录因子(IFN-γ、IL-17A、IL-4、IL-10、IL-17F、IL-22、Foxp3、ROR-γt、T-bet、GATA3)表达。(5)利用WT和Tl1a-/-小鼠naive CD4+T细胞在体外T细胞分化条件下成功诱导Th1、Th17和Treg分化。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和核转录因子(IFN-γ、IL-17A和Foxp3)的表达,分析TL1A对体外Th细胞分化的调节机制。(6)利用Rag1-/-和Tl1a-/-Rag1-/-小鼠建立体内Th细胞分化体系。(1)观测Tl1a-/-和WT T细胞分别过继回输至Rag1-/-或者Tl1a-/-Rag1-/-小鼠的慢性肠炎发病程度,1)检测小鼠体重、血便、下痢和生存率;2)检测结肠长度、重量、水肿和狭窄程度,评价小鼠肠炎的临床活动性变化并给予评分;3)取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病理组织学得分;(2)检测LPL内T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IFN-γ、IL-17A)。探讨TL1A/DR3信号途径调节体内T细胞分化的细胞间作用方式(T-T或T-APC)以及效应机制。(7)利用Tl1a-/-和WT小鼠,探究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功能变化。(1)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活化,检测MHC-II以及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2)应用FITC-dextran,检测BMDC吞噬功能;(3)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2和IL-23分泌水平。(8)利用Tl1a-/-和WT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在体外与WT和Tl1a-/-来源的naive CD4+T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分化条件下成功诱导Th1、Th17和Treg分化。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和核转录因子的表达(IFN-γ、IL-17A和Foxp3),分析DC上TL1A对体外Th细胞分化的调节机制。(9)利用Tl1a-/-和WT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BMDC)探讨TL1A缺失影响DC吞噬功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利用WT小鼠建立急性肠炎模型,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炎性肠黏膜组织中Tl1a m RNA表达增高(p<0.05),TL1A总蛋白表达增高(p<0.05);TL1A在树突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高表达(p<0.05),而DR3主要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p<0.05)。(2)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的急、慢性肠炎模型后,与WT小鼠相比,Tl1a-/-小鼠易感性下降,表现为Tl1a-/-组小鼠体重变化率、疾病活动度评分、死亡率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着低于WT组小鼠(p<0.05),而结肠长度则明显增长(p<0.05)。(3)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的急、慢性肠炎模型后,Tl1a-/-组与WT组相比,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的细胞比例和细胞数量明显上调(p<0.05);而髓系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的细胞比例和细胞数量明显下调(p<0.05)。此外,CD4+、CD44+CD4+T细胞的细胞比例和细胞数则明显下降(p<0.05)。(4)利用WT与Tl1a-/-小鼠建立的急、慢性肠炎模型后,与WT小鼠相比,Tl1a-/-小鼠肠道固有层Th1、Th17细胞应答显着减弱,相反Th2和Treg免疫应答明显增强(p<0.05);LPL与MLN在体外经过CD3/CD28刺激后,经ELISA检测,Tl1a-/-组与WT组相比IFN-γ,IL-17A,IL-17F,IL-21,IL-6和TNFα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下降,而IL-4,IL-10和IL-2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上调(p<0.05)。(5)利用WT与Tl1a-/-小鼠的naive CD4+T细胞建立体外细胞分化体系后,Tl1a-/-组与WT组相比,Th1/Th17比例明显下调,而Treg比例显着上调(p<0.05)。(6)利用Rag1-/-/Tl1a-/-Rag1-/-小鼠分别回输WT/Tl1a-/-naive CD4+T细胞建立体内Th细胞分化体系。Rag1-/-小鼠作为受体时,Tl1a-/-供体组与WT供体组相比,Tl1a-/-供体组肠炎减轻,表现为Tl1a-/-供体组小鼠体重变化率、疾病活动度评分(DA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着低于WT供体组小鼠,且肠道固有层Th1、Th17细胞应答显着减弱(p<0.05);而当Rag1-/-与Tl1a-/-Rag1-/-小鼠分别作为受体回输WT naive CD4+T细胞时,Tl1a-/-Rag1-/-小鼠易感性下降,表现为Tl1a-/-Rag1-/-受体组小鼠体重变化率、疾病活动度评分(DA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着低于Rag1-/-受体组小鼠,且肠道固有层中树突细胞功能减弱且Th1、Th17细胞应答显着减弱(p<0.05);(7)树突细胞功能变化:应用LPS刺激后,Tl1a-/-组与WT组BMDC相比,MHC-II以及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下降;FITC-dextran吞噬功能下降;细胞培养上清液IL-12和IL-23水平下降(p<0.05)。(8)利用WT和Tl1a-/-BMDC分别与Tl1a-/-和WT的naive CD4+T细胞共培养后,Tl1a-/-BMDC组使WT naive T细胞分泌IFN-γ与IL-17A的能力减弱,而分化为Foxp3+Tregs的能力增强(p<0.05)。(9)TL1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表达,且通过影响DC-SIGN/RAF1/NFκB途径促进TLR4信号介导的DC活化,并释放大量的IL-12和IL-23,从而增强Th1和Th17的分化。结论:(1)TL1A通过其对结肠Th1和Th17细胞的促进作用,在IB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通过T-T和DC-T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TL1A与其受体DR3结合促进Th1和Th17细胞分化。(3)TL1A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并且TL1A通过影响DC-SIGN/RAF1/NFκB途径促进TLR4信号介导的DC活化。
薛国辉[2](2021)在《Tim-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由于病情反复,UC患者需要多次评估疾病活动度和严重性以调整治疗方案。目前评估活动度和严重性主要依赖消化内镜,而其具有侵入性、昂贵及主观性强等缺点,故而降低了患者临床路径中的评估频率。探寻血液学生物标志物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目前临床常用的C反应蛋白(CRP)并不能精准评估患者粘膜活动性炎症程度。此外,UC病因学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但研究一致认为肠道菌群失调、遗传易感性及粘膜免疫等多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UC的发生发展。一些免疫靶向药物如抗TNF-α单抗类已被批准应用,探寻UC发生发展过程中粘膜免疫机理对于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尤为关键。既往研究证实UC患者炎性粘膜中的巨噬细胞极化、TLR4/NF-κB信号通路以及辅助性T细胞2(Th2)和调节性T细胞(Treg)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在UC粘膜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结构域分子4(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4,Tim-4)是一种可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参与免疫过程并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新型免疫调控分子,包括对巨噬细胞极化、TLR4/NF-κB信号通路及Th2和Treg的分化过程。而我们的先前研究证实给予重组Tim-4蛋白加重了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且既往研究发现阻断Tim-4可显着改善缺血再灌注及移植排斥。因此,我们推测阻断Tim-4或可通过调控肠粘膜免疫反应进而减轻UC的严重程度。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了外周血中各种形式Tim-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严重性等临床资料间的关联性,以期为UC诊疗提供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2)分析了肠粘膜微环境中Tim-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细胞凋亡情况、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TLR4/NF-κB信号、Th2和Treg等的转录因子间的相关性,为发掘Tim-4参与UC致病机理提供更加直接的线索;(3)用阻断型抗体阻断Tim-4,观察其对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及对Th2细胞、Treg细胞、TLR-4/NF-κB通路、巨噬细胞极化和肠道菌群等的影响。为UC的诊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材料与方法:(一)外周血中Tim-4在U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收集36例明确诊断的UC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疾病组,3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病程资料、临床症状资料、影像学结果、消化内镜结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实验室资料。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14+Tim-4+细胞频率、Treg细胞频率和CD14+HLA-DR-/low细胞频率;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4 m 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可溶性Tim-4浓度。(二)Tim-4在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利用GEO数据库分析Tim-4在对照组和UC组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利用CIBERSORT算法分析UC相关浸润免疫细胞。选取25例UC患者(活动期14例和缓解期11例)的肠粘膜组织学标本和12例于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结肠病变,且检查结果正常的人群的肠粘膜组织标本,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UC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测定粘膜组织中Tim-4、TLR4、My D88、NF-κB、GATA3、Fox P3、CD206和CD86的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技术分析UC患者肠粘膜细胞凋亡情况。(三)阻断Tim-4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1)研究分组: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DSS+Anti-Tim-4m Ab组、Anti-Tim-4 m Ab组、DSS+美沙拉嗪(Mesalazine)组及DSS+阿拉伯胶(Gum Arabic)组。(2)DSS模型建立:给予5%的DSS溶液自由饮用,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并于造模的第8天处死。(3)Tim-4抗体干预方案:在造模的第0d、2d、4d及6d给予腹腔注射Anti-Tim-4 m Ab。(4)同型对照方案:DSS组、DSS+Mesalazine组、DSS+Gum Arabic组均同步给予与Tim-4抗体同等剂量的Ig G 2b腹腔注射,注射时间点为0d、2d、4d及6d。(5)Mesalazine给药方案:在造模第2d开始给予Mesalazine灌胃至造模第7d为止。(6)监测各组小鼠粪便隐血、体重变化及疾病活动度DAI变化。(7)Tunel染色测定各组小鼠肠粘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8)荧光定量PCR测定结肠组织中TLR4、My D88、Tim-4、GATA3、Fox P3、CD206、CD86、IL-6、IL-1β及TNF-α的m RNA相对表达量。(9)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定TLR4、My D88、NF-κB、Tim-4、GATA3、Fox P3、CD206及CD86等的蛋白表达量。(四)阻断Tim-4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集各组小鼠粪便标本,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冻30min,转移至-80℃冰箱中保存。提取粪便中总DNA,以16S r DNA的338F806R区域为靶标扩增的16S基因组测序文库,制备16S r DNA文库,聚类为OTU。对各组样本中OTU注释,分析微生物丰度和群落构成差异。结果:(一)外周血中Tim-4在U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1.外周血中Tim-4在UC患者中的表达:(1)与健康人群相比,UC患者单核细胞表面Tim-4分子表达显着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PBMC中Tim-4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im-4的平均水平虽有所增加,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UC患者的外周血Tim-4水平与临床参数的关联分析:(1)CD14+Tim-4+细胞频率与UC临床参数的关联分析:重度组CD14+Tim-4+细胞频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的CD14+Tim-4+细胞比例也远高于轻度组(P均<0.05)。排便次数≥10次的患者与排便次数1-5次或6-9次的患者相比,CD14+Tim-4+细胞频率更高(P均<0.05)。广泛结肠型(E3型)患者CD14+Tim-4+细胞频率显着高于直肠型(E1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yo评分与CD14+Tim-4+细胞频率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r=0.5853,P=0.0002)。(2)Tim-4 m RNA与UC临床参数的关联分析:中度组Tim-4 m RNA明显高于轻度组,但重度组与轻度组及中度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10次的患者Tim-4 m RNA高于排便次数1-5次,但与排便次数6-9次的患者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Mayo评分与Tim-4 m RN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830,P=0.0211)。(3)CD14+Tim-4+细胞频率与UC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D14+Tim-4+细胞频率与EOS(r=0.3344,P=0.0462)、Ig G(r=0.4484,P=0.0061)、Ig E(r=0.4160,P=0.0116)及IL-6(r=0.4061,P=0.0140)呈显着正相关性,而与ALB(r=-0.3496,P=0.0366)和25(OH)D(r=-0.4830,P=0.0028)呈显着负相关性。(4)CD14+Tim-4+细胞频率与细胞因子、Treg及CD14+HLA-DR-/lowMDSC的相关性分析:CD14+Tim-4+细胞频率与TNF-α(r=0.6425,P<0.0001)、IL-17(r=0.3533,P=0.0345)、IL-1β(r=0.4381,P=0.0075)、IL-13(r=0.3324,P=0.0476)及CD14+HLA-DR-/lowMDSC(r=0.4094,P=0.0132)等指标间均呈显着正相关性,而与Treg细胞(r=-0.4958,P=0.0021)和血清IL-10(r=-0.6214,P<0.0001)间均呈显着负相关性。3.UC患者治疗后CD14+Tim-4+细胞频率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D14+Tim-4+细胞频率总体上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二)Tim-4在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1.GEO数据库中UC数据集的分析结果:(1)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im-4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im-4高表达与低表达的UC患者间M2型巨噬细胞具有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粘膜中Tim-4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性(P<0.05)。(3)UC患者TNF-α抑制剂治疗后Tim-4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im-4的表达变化:活动期和缓解期的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im-4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患者Tim-4表达亦显着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GATA3、Fox P3、TLR4、My D88、NF-κB、CD86和CD206的表达变化及凋亡细胞情况:(1)活动期患者中GATA3高于健康人群和缓解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UC患者Fox P3表达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患者亦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3)UC患者TLR4、My D88和NF-κ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亦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UC患者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物CD206则在UC患者中显着下降,且活动期患者显着低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相较健康人群,UC患者肠粘膜细胞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活动期患者显着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im-4表达水平与GATA3、Fox P3、TLR4/NF-κB、巨噬细胞极化及凋亡指标间的关系:Tim-4高水平表达的患者同样具有高水平的Fox P3、TLR4、NF-κB及凋亡细胞,提示Tim-4与以上指标存在表达上的正相关性,其中Tim-4与凋亡细胞频率相关性最为明显。此外,Tim-4高表达的患者相较低表达的患者具有更低水平的CD206,提示Tim-4与CD206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三)阻断Tim-4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1.实验性结肠炎小鼠体重、疾病活动度(DAI)、结肠长度的变化及阻断Tim-4对其的干预效应:(1)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在造模的第2天开始体重下降,且在第4天后下降趋势显着。而DSS+Anti-Tim-4 m Ab组小鼠在第3天开始体重下降,但在第47天的时间段内均高于DSS组,但低于正常组(P<0.05)。(2)DSS组DAI在造模的第1天即开始增加,而DSS+Anti-Tim-4 m Ab组虽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但在第57天时间段的DAI显着低于DSS组(P<0.05)。(3)DSS组小鼠结肠长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Anti-Tim-4 m Ab组小鼠结肠长度亦显着低于对照组,但高于DSS组(P<0.05)。2.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及阻断Tim-4对其的干预效应:(1)DSS组小鼠病理组织学评分最高,Tim-4抗体阻断后组织学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Mesalazine治疗组评分显着低于Tim-4抗体阻断组(P<0.05)。(2)DSS组小鼠肠粘膜细胞凋亡严重,可见弥漫性凋亡细胞堆积,Tim-4抗体阻断组和Mesalazine治疗组凋亡细胞频率相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均<0.05),但显着低于DSS组小鼠(P均<0.05)。3.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组织Tim-4、GATA3、Fox P3、TLR4/NF-κB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阻断Tim-4对其的干预效应:(1)各标志物m RNA表达变化:DSS组小鼠肠粘膜中Tim-4 m RNA、Fox P3 m RNA、TLR4m RNA、My D88 m RNA、CD206 m RNA和CD86 m RNA均显着高表达,而Tim-4阻断或Mesalazine治疗后以上基因的m RNA均显着下降(P均<0.05)。DSS组小鼠肠粘膜中显着高表达GATA3 m RNA,但Tim-4阻断后其水平虽有所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SS组小鼠肠粘膜和派尔集合淋巴结(PP结)中Tim-4均显着高表达,而Tim-4阻断或Mesalazine治疗后肠粘膜中其水平显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SS组小鼠肠粘膜GATA3、TLR4、My D88、NF-κB、Fox P3、CD206和CD86均显着上调,而Tim-4阻断或Mesalazine治疗后其水平显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DSS组小鼠肠粘膜Tim-4、GATA3、TLR4、My D88、NF-κB、Fox P3、CD206和CD86均显着上调(P均<0.05)。而Tim-4阻断或Mesalazine治疗后其水平均显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组织中IL-6、TNF-α及IL-1β的m RNA水平变化及阻断Tim-4对其的干预效应: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肠粘膜中IL-6m RNA、TNF-αm RNA及IL-1βm RNA均显着升高(P均<0.05),而在给予Tim-4阻断后以上三种细胞因子的m RNA水平相较DSS组均显着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esalazine治疗后这三种促炎细胞因子的m RNA相对表达量亦均显着下降,且显着低于Tim-4阻断组(P均<0.05)。(四)阻断Tim-4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1)DSS组小鼠平均可操作分类单元(OUT)数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4阻断后小鼠OUT数量则显着上调(P=0.025)。(2)DSS组sobs指数和PD指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Tim-4抗体阻断后sobs指数和PD指数相较DSS组均显着上调(P均<0.05)。(3)ANOSIM/Adonis分析结果显示相较DSS组小鼠,Tim-4抗体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显着改善。(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所有受试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中均占据优势。DSS组小鼠存在明显的菌门变化,其中厚壁菌门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显着下降,而拟杆菌门占比显着提升,此外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弯曲菌门(Campilobacterot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ot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亦显着增加。在Tim-4抗体干预的小鼠中,虽与对照组仍有一定的差异,但可以发现相较DSS组厚壁菌门有所上升,且变形菌门显着下降。结论:1、UC患者外周血循环CD14+Tim-4+细胞异常上调,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循环CD14+Tim-4+细胞频率可作为评价UC严重性和活动度的客观和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2、UC患者外周血循环CD14+Tim-4+细胞频率与Treg细胞、MDSC细胞和炎症因子存在显着相关性。3、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im-4高表达,并与疾病的组织病理学活动性、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 P3、TLR-4/NF-κB通路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存在相关性。4、阻断Tim-4可显着改善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临床症状、DAI和病理组织学炎症水平。且阻断后显着下调了TLR4/NF-κB信号通路,使Treg细胞和M1/M2趋于正常化。5、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弯曲菌门增加。阻断Tim-4后小鼠肠道微生物丰度增加,且菌落结构亦向健康小鼠趋化。
魏新智[3](2021)在《维生素D通过调节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负责机体的体液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肾素主要是肾近球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经肾静脉进入血,进而启动RAS的一系列链式反应。对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血压的调节等均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消化道、骨骼肌、脑等多种器官组织中均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表达,且这些组织中富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Ⅱ)的受体,同时AngⅡ参与炎症反应及许多器官组织修复和纤维化的调节,从而证实除循环系统的RAS外,这些器官组织中还存在相对独立的局部RAS,它们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直接调节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活动。肠道是摄取吸收液体和电解质的基础,肠道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包括丰富的平滑肌肉组织,运输离子和液体的上皮细胞和宿主防御细胞。作为体液平衡调节因素的RAS,有可能以肠道为靶点调控其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受遗传物质调控,由抗原刺激和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的,多因素互相作用所致的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比较公认的病理过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受损,上皮层渗透性增加,致使肠道内有害物质进入肠壁,刺激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聚集并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产生不可控的级联放大反应,最终导致IBD发生。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作用。VD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在肠上皮中大量表达。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与IBD密切相关,在确诊及新发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DC)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而补足维生素D可以延缓IBD的发展。循环中RAS活性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维生素D是肾素的有效内分泌抑制剂,参与调节RAS介导的病理生理过程。RAS的激活能促进结肠炎,AngⅡ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粘膜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反应,在结肠炎的发展中起到促进结肠粘膜炎症的作用。以上这些说明IBD中激活了RAS,维生素D缺乏症加剧了结肠炎的发展,但是就IBD的发病机理而言,结肠局部RAS和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模拟正常机体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下,探讨维生素D是否通过抑制结肠局部RAS,减轻小鼠结肠炎。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常规饲料及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的C57BL/6小鼠8 w后,分为8组:常规饲料饲养对照组(VDS Ctrl)、模型组(VDS TNBS)、氯沙坦低剂量组(VDS TNBS+Llo)、氯沙坦高剂量组(VDS TNBS+Hlo);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对照组(VDD Ctrl)、模型组(VDD TNBS)、氯沙坦低剂量组(VDD TNBS+Llo)、氯沙坦高剂量组(VDD TNBS+Hlo)。模型组及氯沙坦组用丙酮:橄榄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混合液进行小鼠背部致敏,8 d后TNBS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造模后小鼠的行为状态、称体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下降指数、结肠的大体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粘膜中调节上皮紧密连接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凋亡相关的PUMA(p53-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及RAS相关蛋白Renin、AT1R、angiotensinogen(AGT)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结肠粘膜中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Tnfa,Il1b,Ccl2,Il6,Il17,Il23a mRNA的表达,FITC-右旋糖酐渗透试验、Ussing chamber实验检测小鼠结肠粘膜通透性;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2.细胞实验:LPS或TNF-α(100ng/ml)预刺激人结肠癌细胞(HCT116)12 h、20 h后,或给予1,25(OH)2D3预处理12 h再进行LPS或TNF-α刺激12 h,收集细胞,Real-time PCR检测Ren、Agtr1、Ag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enin、AT1R、AGT蛋白的表达量。3.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用Mean±S.E.M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维生素D缺乏加重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与VDS TNBS组比较,VDD TNBS组小鼠体重下降比例更大、死亡率增加、临床指数增大;小鼠结肠粘膜组织中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Tnfa,Il1b,Ccl2,Il6,Il17,Il23a)mRNA表达升高更明显;MLCK及PUMA蛋白表达量增加幅度大;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增加;结肠组织破坏最严重,结肠上皮粘膜溃疡面积大且累计粘膜下层或达到肌层,甚至有粘膜组织完全被炎症细胞浸润代替。2.维生素D缺乏激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局部RAS的表达:与VDS TNBS组相比,VDD TNBS组小鼠结肠粘膜组织中Renin、AT1R、AGT蛋白表达量更高,给予氯沙坦阻断RAS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体重下降比例减小,死亡率降低,结肠粘膜溃疡面积减小,结肠通透性降低,RAS相应蛋白表达量下降。3.维生素D对HCT116细胞RAS表达的影响:LPS或TNF-α(100 ng/ml)预刺激HCT116细胞12 h、20 h后,Ren、Agtr1、Agt mRNA表达增加;Renin、AT1R、AGT及PUMA蛋白表达增加。给予1,25(OH)2D3后,Renin、AT1R、AGT及PUMA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体内外实验均表明,RAS在炎症状态下表达增加,维生素D缺乏状态下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更严重,结肠局部RAS表达升高更明显,而这种结果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RAS减少,致使小鼠结肠局部RAS高表达相关,给予氯沙坦阻断RAS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减轻,说明维生素D可通过影响结肠局部RAS的表达调节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李开秀[4](2021)在《人围产期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慢性疾病。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药物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治疗。尽管这些疗法可以暂时减轻疾病症状,但并不能防止疾病的再次发作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针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策略。间充质干细胞特有的免疫调控功能有望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主要是通过旁分泌效应实现,外泌体到达靶细胞后,通过类似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来触发信号或以内吞作用传递其内含物(m RNA、mi RNA、酶、细胞因子等),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因此,用外泌体来治疗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新策略。围产期组织(脐带和胎盘)是间充质干细胞最主要的来源,但其外泌体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脐带和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如何调控炎症环境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建立围产期组织(脐带和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系,对其外泌体进行收集和鉴定,并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药物诱导的方式建立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开展外泌体尾静脉移植治疗,通过治疗后小鼠模型的结肠组织病理检测、体内免疫因子和免疫细胞检测以及外泌体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治疗后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结肠的修复功能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结肠长度和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发现外泌体对炎症性肠病的结肠损伤有一定的修复功能;外泌体发挥了免疫调控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抗炎因子的分泌,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外泌体能够调控CD4+T细胞;外泌体治疗后恢复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菌群组成。这项研究对于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炎性肠病治疗中的作用将是有益的,并将加速外泌体对临床的转化。
刘欢[5](2021)在《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寻找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物在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筛选UC患者粪便代谢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及具有疾病鉴别能力的标志菌,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UC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差异的内在关联。通过动物模型构建了解差异菌及差异代谢物在UC炎症表现中的作用。方法:1)有完整随访资料及粪便标本的初诊维吾尔族UC患者23例、汉族UC患者25例,分别选择患者组共同生活大于1年的健康配偶或一级亲属与患者1:1匹配作为对照组,对提供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的扩增,构建Miseq文库及IIIumina测序,比对Sliva数据库,获得样本微生物各分类学水平上的物种注释信息,进行分类学及物种结构组成分析,进一步通过随机森林分析筛选具有疾病鉴别能力的细菌;2)第一阶段相同粪便样本,提取全部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对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定量和鉴定。寻找各组间差异代谢物,筛选UC粪便标本代谢水平生物标志物。综合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组实验结果,运用两组学关联整合分析方法,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UC患者差异表达微生物与代谢物的相关性;3)建立UC大鼠模型,对UC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分别进行维吾尔族及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菌液的粪菌移植。取结肠粘膜组织,检测UC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4、IL-6、IL-10)的表达。结果:1)Shannon和Chao指数所示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维吾尔族UC患者和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维吾尔族正常对照和汉族正常对照、汉族UC患者和维吾尔族正常对照之间均存在有显着差异,维吾尔族UC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微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汉族UC患者及其亲属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UC组中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的丰度显着高于汉族UC组,汉族UC组中的Faecalibacterium(粪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和Blautia(布劳氏杆菌属)的丰度显着高于维吾尔族UC组(P<0.05)。维吾尔族UC组与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相比,Veillonella(韦荣氏球菌属)的丰度显着偏高,Subdoligranulum和Ruminococcaceae_UCG-002(瘤胃菌属)的丰度显着偏低(P<0.05)。汉族UC组中Prevotella_9(普雷沃菌属)的丰度显着高于汉族正常对照组,Blautia(布劳氏杆菌属),Anaerostipes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霍氏真杆菌属丰度显着低于汉族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ROC分析筛选出6种对维吾尔族UC疾病状态与健康对照有一定鉴别能力的重要物种: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克里斯滕森氏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05(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0(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3(瘤胃菌属)、Haemophilus(嗜血杆菌属)与Ezakiella(埃扎基拉菌属);2)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发现,各组间代谢组有显着性差异,汉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2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维吾尔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21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Omega-3花生四烯酸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显着降低;微生物多样性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中,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发现嗜血杆菌属与N-乙酰半乳糖胺的高度负相关;3)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粪菌液对UC模型大鼠灌肠后,与对照组相比,两组TNF-α、IL-6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IL-4、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粪便细菌移植组TNF-α、IL-10和IL-4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IL-6水平显着高于汉族粪菌液灌肠组(P<0.05)。在正常大鼠两民族粪菌液灌肠处理组中未观察到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显着变化。结论: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在肠道微生物结构及粪便代谢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克里斯滕森氏菌属等6种微生物种属可能对维吾尔族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有一定诊断能力。汉族U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溶血磷脂酰丝氨酸类等2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维吾尔族U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筛选出Omega-3花生四烯酸等21种可被注释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Omega-3花生四烯酸表达水平在维吾尔族UC患者中明显降低。维吾尔族UC患者中嗜血杆菌属与N-乙酰半乳糖胺的高度负相关,嗜血杆菌属很可能通过影响N-乙酰半乳糖胺表达量影响肠粘膜屏障。维吾尔族及汉族UC患者肠道微生物及代谢水平的差异可能通过影响IL-6的表达水平造成疾病表现的差异。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差异与代谢水平间的相互作用及Omega-3、IL-6间的相互影响可能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UC患者特殊临床表现及遗传背景相关。两民族患者粪菌液灌肠在正常大鼠中没有引起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肠道微生物及其所影响的代谢水平可能是UC疾病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始动因素。
陈轶楠[6](2021)在《TSLP在高脂饮食及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改变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类发生于肠道的慢性炎症疾病,会在终身都有复发可能,主要病理类型包括两种,即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及克罗恩病(Ulcerative Colitis,CD)。近年来随着饮食西化,尤其脂肪、红肉类的摄入,肥胖患者越来越多,肠道疾病在他们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许多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明肥胖和IBD有明显相关性,推测炎症性肠病产生加重的重要因素就是高脂肪饮食。同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ic lympopoietin,TSLP)是一类新型细胞因子,其在肠道疾病中“治病”或“致病”作用争议不断。因此我们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研究TSLP在高脂饮食及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改变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雄性Balb/c小鼠,均为6周龄,通过随机方式划分成四组,即(Controll,CON)对照组、(High fat diet,HFD)高脂饮食组、DSS+CON组、DSS+HFD组,每组10只。其中高脂饮食予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之后DSS+CON组及DSS+HFD组的小鼠给予3%DSS溶液自由饮用1周,模型建立过程中每天对小鼠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体重、排便性状等进行观察并记录,分别计算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通过ELISA检测法检测血清中TNF-α、TSLP的分泌情况。结果:DSS+HFD组与HFD组于前4周出现的体重增加量要比DSS+CON组与CON组明显高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添加DSS溶液1周之后,DSS+HFD组、DSS+CON组的体重与CON组相比有显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DSS+CON组、DSS+HFD组的DAI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都要比CON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DAI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最高的就是DSS+HFD组;血清中TNF-α分泌情况在HFD组、DSS+CON组及DSS+HFD组均高于CON组(P<0.05);血清中TSLP分泌情况在HFD组、DSS+CON组及DSS+HFD组均低于CON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相关,且随着结肠炎症加重,血清中TNF-α分泌增多、TSLP分泌减少。
徐隽[7](2020)在《人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促进结肠炎小鼠肠道粘膜的增殖修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反复发作的消化道非特异性炎症。IBD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系统等多因素相关,其中宿主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受损及功能障碍可能是IB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是一类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多能干细胞。MSC的再生修复能力、免疫调节功能、营养作用使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所使用的MSC为人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获得的MSC,前期已对其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了初步评估,但该细胞的治疗机制及关键分子尚缺乏研究,本研究对其可能治疗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方法1.MSC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体内定植研究(1)建立小鼠急性、慢性DSS结肠炎模型,MSC静脉注射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2)小鼠静脉注射Dil标记的MSC,观察其不同时间在结肠、肝、肺组织的定植,并通过CD31、F4/80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共定位。2.MSC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1)小鼠血清进行蛋白芯片检测,筛查可能发挥治疗作用的蛋白。(2)小鼠治疗模型各阶段IGF-1表达水平进行验证性检测,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探索(肝脏PCR检测Igf-1转录,免疫组化检测IGF-1表达)。(3)使用IGF-1抑制剂,观察抑制小鼠分泌IGF-1对MSC疗效的影响,检测各组织IGF-1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IGF-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4)FITC渗漏实验检测肠道通透性,免疫组化检测肠道增殖指标(Ki-67、BrdU)。(5)对小鼠结肠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治疗后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变化。3.IGF-1对肠上皮增殖修复的体外机制探究(1)CCK-8检测IGF-1刺激对NCM460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下游信号通路变化。(2)类器官培养观察IGF-1刺激对结肠类器官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1.MSC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发挥治疗效果(1)静脉注射MSC能够缓解小鼠结肠炎症状,MSC定植于小鼠肺、肝脏,在肺内MSC多位于血管内,在肝内MSC与巨噬细胞存在共定位。(2)静脉注射MSC提高小鼠血清IGF-1水平,激活肠道IGF1R-AKT-PI3K通路,提高肠道BrdU、Ki-67表达水平,抑制剂阻断IGF-1分泌后治疗作用消失,结肠转录组测序提示多种基因表达存在差异。2.IGF-1对肠上皮增殖修复的体外机制探究(1)IGF-1体外促进NCM460细胞增殖,增加S期细胞比例,抑制细胞凋亡。(2)IGF-1促进小鼠结肠类器官增殖。研究结论1.静脉注射MSC对小鼠结肠炎有治疗作用。2.MSC可能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促进结肠粘膜增殖修复。
邵小娟[8](2020)在《MiR155通过GPER1调控IBD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由免疫紊乱介导的病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全世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质量,由于病程迁延、易反复,目前尚无治愈药物等因素,对患者及其家人的情感、经济和社会状况产生巨大影响,正成为全世界一个日益严重的卫生健康问题。IBD相关的性别差异,心理、遗传、环境等因素可能与性别差异相关,其中雌激素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既往的研究已经报道了雌激素和核雌激素受体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即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调节作用,但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1(GPER1)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GPER1雌激素受体调节免疫反应,不仅影响免疫细胞,而且影响肠道细胞,被证明可以调控炎症性肠病甚至结肠癌[1]。MiRNAs参与了IBD的发病机制,其中micro RNA-155在包括IBD的多种炎症疾病中上调,被认为是T细胞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2],与炎症和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本课题重点研究IBD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因素,miR-155是否通过雌激素调控IBD性别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本课题首先对IBD的性别差异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随后,以作者单位门诊及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IB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IBD的性别差异的相关数据及影响因素。采用q PCR、Western blot、IHC等方法,研究两组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因子、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检测雌激素炎症通路下游细胞因子AKT1与NF-κBp65的表达,通过数据库预测GPER1是miR155的靶点,检测miR155的表达。最后,我们使用miR155-/-小鼠的DSS模型,通过对各组小鼠进行体重、生存率,大便性状及潜血、生存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长度及病理学评分比较,探讨了miR155通过GPER1参与IBD性别差异的可能机制,为将来miR155作为IBD无创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对IBD性别差异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分析IBD性别差异的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纳入74例志愿者(其中IBD 50例,健康对照24例),严格按照入选标准,患者知情同意,进行基线特征、临床资料收集以及血清学检测,在人群中探讨IBD患者性别差异的相关问题。第三部分纳入志愿者完善肠镜及活检,采集血清学标本,检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血清中雌激素水平、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下游信号通路的蛋白及miR155的表达,评价GPER1在健康对照和IBD患者中的表达的性别差异,探索GPER1在IBD性别差异表达中的可能机制。第四部分研究采用miR-155-/-小鼠构建DSS模型,比较各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大便性状及潜血、生存率、DAI、CMDI、结肠长度及病理学评分,探讨miR-155-/-在IBD性别差异中的可能机制。主要方法:1.通过对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进行文献的meta分析。2.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科就诊共74例对象纳入研究,IBD组进行基线特征调查,诊断年龄、病程、并发症、肠外表现、手术史、住院史、吸烟史、饮酒史、运动史、家族史、文化程度、肥胖史、婚姻史、用药史、诊断亚型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并收集IB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白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等血清学资料。3.通过本单位医学检验中心检测各组血清中IL-6、IL-10、TNFα及雌激素水平,q PCR检测组织中IL-6、IL-10、TNFα及雌激素受体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雌激素下游信号通路的AKT1及NF-κBp65的表达,采用数据库预测雌激素受体GPER1是miR155的靶点,通过q PCR测定miR155的表达。4.采用miR-155-/-小鼠构建DSS模型,小鼠分为4组,WT组雄性、WT组雌性、DSS组雄性、DSS组雌性,对照组SPF C57BL/6小鼠分为4组,WT组雄性、WT组雌性、DSS组雄性、DSS组雌性,每组10只,总共8组。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大便性状及潜血、生存率、结肠长度,并且依据体重减轻程度、潜血试验结果和粪便性状综合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根据小鼠的结肠大体标本及病理学标本计算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学评分。研究结果:1.meta分析总共纳入7项研究,其中6299例男性及6987例女性,男性占46.4%,女性占53.6%。结果提示男性吸烟者较女性吸烟者患IBD的机率更低;男性患者更少出现肠外表现,尤其是CD;男性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机率高于女性患者;蒙特利尔分型发现男性病变更为严重和广泛,女性病变表现较轻。2.IBD患者血沉水平男性明显低于女性(P=0.005),CD男性的PLT及ESR低于女性(P<0.05),其余各组临床数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BD的亚型与健康对照组无性别差异。CD在并发症、生物制剂的使用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UC的各组均无性别差异(P>0.05)。3.IBD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1),男性升高更为显着(P<0.05)。雌二醇水平在IBD患者明显下降(P<0.05),男性明显低于女性(P<0.001)。4.IBD患者的AKT1及NF-κBp65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男性表达高于女性(P<0.0001)。IBD患者GPER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男性表达低于女性(P<0.0001)。5.GPER1是miR-155的靶蛋白。IBD患者的miR-155表达更高(P<0.0001),男性表达高于女性(P<0.001)。6.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出现稀便、血便、体重下降的表现,结肠出现不同程度短缩,病理学显示黏膜缺失、粘膜厚度变薄、上皮结构破坏、腺体不完整、炎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稀疏、隐窝破坏等。7.MiR155-/-小鼠在DSS模型中,体重下降的程度、生存率、血便率、DAI、CMDI、结肠长度、病理学评分较DSS组WT小鼠有明显的好转。8.DSS组的miR155-/-小鼠及WT小鼠均存在性别差异。雄性小鼠体重下降的程度、生存率、血便率、DAI、CMDI、结肠长度、病理学评分均较雌性重。结论:1.Meta分析提示IBD存在性别差异。2.病例对照研究提示IBD存在性别差异。3.IBD男性患者较女性炎症更重,雌激素受体GPER1参与了雌激素下游信号通路,GPER1对炎症发挥负性调节效应并且参与了IBD患者性别差异的机制。4.GPER1是miR-155的靶蛋白,miR-155有促进肠道炎症的作用,敲除miR155可以使炎症减轻。在IBD的发病过程中,miR-155可能通过GPER1调控肠道炎症。
刘葭[9](2020)在《当归汤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有效物质研究与多元释药系统构建》文中指出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是其明确的危险因素,由炎症性肠病发展而成的结直肠癌被称作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控制炎症发展、阻断“炎—癌转化”是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重要策略。当归汤由当归、生姜和大枣组成,具有温中止泻、补脾益气、和血止痛的功效,“疗三十年下痢,止诸痛”,是中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典方,主要含有挥发油类、姜辣素类和多糖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癌症预防相关生物活性,同时方中药味均属于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良好,由此推测当归汤具有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潜力,但这方面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旨在提取当归汤中具有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潜力的有效物质,并根据不同提取物的性质特点制备成多元释药系统,以期为研发基于当归汤的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现代制剂提供实验依据,为结合病症与功效筛选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及研发制剂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与结果:1 当归汤提取物制备工艺与化学成分研究结合文献调研与课题组前期对当归挥发油和多糖提取工艺与癌症预防活性研究的工作基础,拟对当归汤中的挥发油类、姜辣素和多糖类成分进行制备,设计的提取工艺路线如下: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当归和生姜的挥发油和姜辣素(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药渣与大枣合并水提醇沉法制备多糖(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和多糖类提取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与优化。超临界提取物制备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h,CO2流量为25 L·h-1,分离釜I压力为8MPa、温度55℃,分离釜Ⅱ压力为系统尾压、温度35℃。多糖类提取物制备工艺为:加3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加乙醇使醇浓度为70%,冷藏12 h,以4000 rpm转速离心15 min,取沉淀,干燥。采用GC/MS技术对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定性鉴别出34个成分,占全部峰面积的95%以上。对总离子流图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归一化峰面积最大的成分为Z-藁本内酯(30.90%±0.39%),其次是6-姜辣素(16.08%±0.49%),且3批超临界提取物各峰归一化峰面积稳定,RSD<5%。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GC/MS技术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显示,3批多糖类提取物的多糖含量稳定,RSD<3%,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单糖比例大致相同。以上结果说明,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和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该工艺所得提取物化学组成稳定,批次间一致性良好。2 基于治疗炎症性肠病预防结直肠癌的当归汤提取物生物活性评价基于治疗炎症性肠病,控制炎症进展,进而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基本思路,采用体内外药理学研究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诱导的大鼠模型,评价当归汤提取物对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结合RAW264.7细胞和脾细胞模型,选择抗炎抗氧化指标、铁代谢调节指标和免疫调节指标,多角度评价当归汤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并将上述三类指标分别与当归汤“温中”“补血”和“补脾”功效相关联,分析当归汤提取物对各种功效相关生物活性的贡献,综合评价其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潜力。抗炎抗氧化指标包括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NO抑制率,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大鼠血清IL-6、TNF-α和IL-1β以及结直肠组织SOD、MDA和MPO水平;铁代谢调节指标包括血清铁调素和血清铁水平;免疫调节指标包括RAW264.7细胞NO水平、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活力和上清液IL-2、IFN-γ水平。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考察抗炎抗氧化和铁代谢调节指标,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在此基础上增加免疫调节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显着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生成NO,体外抗炎活性良好,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炎活性,但是体现出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在TNBS诱导的大鼠模型上,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和多糖类提取物均表现出对炎症性肠病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疾病活动指数,缓解结直肠损伤,改善生存质量。结合体内外研究结果分析,超临界提取物发挥抗炎、抗氧化与调节铁代谢作用,反映当归汤“温中”与“补血”功效,多糖类提取物侧重于调节机体免疫,更多地反映“补脾”功效,二者具备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潜力。3 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制备工艺研究根据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和多糖类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不同,拟将二者制备成具有不同释药特性,发挥多靶点作用的多元释药系统,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微丸是多元释药系统的良好载体,将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制成结肠靶向微丸,使药物在结肠定位释放,直达病所,治疗结直肠疾病,更好地发挥抑制炎症作用;将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制成胃部释放微丸,更好地发挥整体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包括超临界提取物结肠靶向微丸和多糖类提取物微丸,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超临界提取物丸芯和多糖类提取物微丸,分别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处方,以尤特奇FS 30D为包衣材料对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丸芯进行包衣制备结肠靶向微丸并考察包衣增重。从含量、外观形态、粉体学性质、体外释放和稳定性角度对两种微丸进行评价,并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法动态评价微丸在小鼠体内过程。优化的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丸芯处方为:超临界提取物1.8g(载药量18%),MCC与SYLOID 244FP质量比为3.5:1,0.5%CMC-Na用量为8 g。优化的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微丸处方为:多糖类提取物4g(载药量40%),MCC与SiO2质量比为34:1,润湿剂为体积分数48%的乙醇水溶液,用量7 mL。包衣增重18%制备的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结肠靶向微丸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结肠靶向性较好。制剂学评价显示,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的两种微丸均批次间差异小,收率较高,含量稳定,具有良好的粉体学性质,体外释放性能良好。从小动物成像结果可知,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结肠靶向微丸的体内结肠靶向性良好,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微丸能够实现胃部释放,基本达到了给药系统的设计目的。4 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的初步药效学研究基于 1,2-二甲基肼(1,2-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DMH)/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初步研究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并与当归汤原方汤剂、提取物组合以及单一微丸制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对DMH/DSS诱导的大鼠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发生具有预防作用,能够减少结直肠肿瘤个数和体积,降低肿瘤发生率,延缓癌症发展程度,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降低血清铁调素表达,改善脾细胞IL-2和IFN-γ分泌能力,其中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效果最优,显示出剂型设计的合理性和优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调节铁代谢和调节免疫相关。结论:本文以中医经典方当归汤为模型药物,结合病症与功效筛选富集了复方中有效物质(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和多糖类提取物),并根据不同提取物的化学性质与生物活性特征,设计制备利于其药效发挥的不同释药单元从而构建了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通过药效学验证了该多元释药系统的优势,证明了剂型设计的合理性,为以病症为导向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模式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可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白尹豪[10](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基于现阶段临床证据,探索采用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行性;2.观察隔药灸脐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形态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1.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证据,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tool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隔淀粉灸脐组3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甲状腺激素滴度(TPOAb、TGAb)、甲状腺形态、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1.Meta分析结果:(1)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在升高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2)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灸法联合西药在降低桥本中状腺炎患者TGAb值、MCA值、TPOAb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3值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效果优于西药;在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SH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在升高桥本甲状腺炎患者FT4值方面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有优于西药的趋势。2.临床研究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患者颈前肿大、畏寒怕冷、胃脘或胁肋痛、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情绪抑郁、便溏不爽的临床改善明显(P<0.01);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0.95%,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42.11%,比较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在治疗后FT3、FT4、TSH较治疗前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隔淀粉灸脐组在治疗后仅FT3水平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程度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抗体滴度改善情况: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TGAb组内比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POAb、TG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形态方面: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峡部厚度、左叶厚度、右叶厚度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隔淀粉灸脐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健康状况评分方面:隔药灸脐组患者治疗后在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均有改善(P<0.05);隔淀粉灸脐组患者仅在在一般健康状况方面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在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生理机能方面两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现阶段临床证据表明,与常规西药相比,灸法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可能存在优势。2.隔药灸脐法可以明显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以及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TPOAb、TGAb),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改善甲状腺肿大程度,且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二、炎症性肠病的实验性免疫调节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炎症性肠病的实验性免疫调节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动物种属,性别,周龄及来源 |
2.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1.3 主要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DSS诱导的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
2.2.2 结肠组织包埋与切片、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 |
2.2.3 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qPCR) |
2.2.4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
2.2.5 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LPL)的分离与计数 |
2.2.6 GEO数据库中TL1A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
2.2.7 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计数 |
2.2.8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
2.2.9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2.2.10 磁珠分选CD4~+CD62L~+naive CD4~+T细胞 |
2.2.11 T细胞回输性肠炎的构建 |
2.2.12 体外Th1、Th17和Treg分化 |
2.2.13 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的培养 |
2.2.14 树突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
2.2.15 树突细胞与T细胞培养 |
2.2.16 免疫荧光 |
2.2.17 质粒扩增,纯化和体外细胞转染 |
2.2.1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TL1A在炎症性肠道黏膜中表达上调 |
3.2 Tl1a缺失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慢性结肠炎 |
3.3 Tl1a 缺失减弱小鼠急、慢性肠道 Th1/Th17 细胞免疫反应 |
3.4 Naive CD4~+T细胞依赖TL1A分化并诱发小鼠结肠炎 |
3.5 Tl1a 缺失抑制树突细胞介导的 Th 细胞分化 |
3.6 树突细胞 Tl1a 缺失减轻 naive CD4~+ T 细胞介导的结肠炎 |
3.7 TL1A通过TLR4 促进树突细胞抗原摄取和活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1A/DR3 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Tim-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及诊疗概述 |
1.2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学概述 |
1.3 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系统概述 |
1.4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概述 |
1.5 Tim-4 及其免疫调控概述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外周血中Tim-4 在U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研究对象 |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UC的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度评分标准 |
1.5 主要仪器和软件 |
1.6 主要试剂 |
1.7 方法 |
1.7.1 标本采集及处理 |
1.7.2 流式细胞术检测 |
1.7.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7.4 ELISA实验检测 |
1.7.5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UC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2 UC患者的实验室特征分析 |
2.3 UC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 |
2.4 UC患者的外周血Treg细胞和CD14~+HLA-DR~(-/low)MDSC细胞的频率变化 |
2.5 UC患者的外周血Tim-4 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 |
第3章 Tim-4 在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UC相关GEO数据集 |
1.2 纳入研究对象 |
1.3 组织学分级 |
1.4 主要仪器 |
1.5 主要试剂 |
1.6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GSE87473 数据集中 UC患者与健康人肠粘膜组织中 Tim-4 的表达差异 |
2.2 GSE87473 数据集中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免疫浸润细胞的谱系变化 |
2.3 GSE87473 数据集中 UC患者肠粘膜组织中 Tim-4 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细胞间的相关性 |
2.4 GSE92415 数据集中TNF-α抑制剂治疗前后Tim-4 表达水平的变化 |
2.5 纳入患者的组织学分级 |
2.6 不同组织学分级UC患者肠粘膜中Tim-4 的表达情况 |
2.7 不同组织学分级UC患者肠粘膜中Th2 细胞标志物GATA3 表达情况 |
2.8 不同组织学分级UC患者肠粘膜中Treg细胞标志物FoxP3 表达情况 |
2.9 不同组织学分级UC患者肠粘膜中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情况 |
2.10 不同组织学分级UC患者肠粘膜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表达情况 |
2.11 不同组织学分级的UC患者肠粘膜中细胞凋亡情况 |
2.12 UC患者肠粘膜中Tim-4 表达水平与以上指标的关系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 |
第4章 阻断Tim-4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及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试剂配置 |
1.5 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小鼠体重、DAI、结肠长度的变化及阻断Tim-4 对其的干预效应 |
2.2 各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及阻断Tim-4 对其的干预效应 |
2.3 各组小鼠肠粘膜组织Tim-4、Th2、Treg、TLR4/NF-κB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阻断Tim-4 对其的干预效应 |
2.4 各组小鼠肠粘膜组织中IL-6、TNF-α及 IL-1β的 mRNA水平变化及阻断Tim-4 对其的干预效应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 |
第5章 阻断Tim-4对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动物及粪便标本 |
1.2 DNA提取、质量检测及16S rDNA扩增测序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OTU及其丰度分析结果 |
2.2 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 |
2.3 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 |
2.4 物种及其丰度分析 |
2.5 物种差异分析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 |
全文总结 |
1.研究结论 |
2.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Tim-4 信号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维生素D通过调节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维生素D缺乏加重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2.1 维生素D缺乏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2 TNBS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3 FITC-右旋糖酐小鼠肠通透性实验 |
2.2.4 跨肠上皮细胞电阻抗(TER) |
2.2.5 样本采集 |
2.2.6 小鼠血清25(OH)D_3的测定 |
2.2.7 小鼠结肠粘膜组织蛋白提取 |
2.2.8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2.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2.10 小鼠结肠粘膜组织总RNA的提取 |
2.2.11 逆转录及Rea-time PCR |
2.2.12 HE染色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维生素D缺乏模型的建立 |
3.2 维生素D缺乏对TNBS造模后小鼠体重及生存率的影响 |
3.3 维生素D缺乏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大体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3.4 维生素D缺乏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通透性的影响 |
3.5 维生素D缺乏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组织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3.6 维生素D缺乏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屏障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维生素D缺乏激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局部RAS的表达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2.1 维生素D缺乏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2 TNBS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3 FITC-右旋糖酐小鼠肠通透性实验 |
2.2.4 标本采集 |
2.2.5 小鼠结肠粘膜组织蛋白的提取 |
2.2.6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2.7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2.8 HE染色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维生素D缺乏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RAS的表达 |
3.1.1 维生素D缺乏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Ren、Agtr1、Agt mRNA的表达 |
3.1.2 维生素D缺乏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Renin、AT1R、AGT蛋白的表达 |
3.2阻断RAS能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
3.2.1 阻断AngⅡ-AT1R信号传导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及生存率的影响 |
3.2.2 阻断AngⅡ-AT1R信号传导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大体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3.2.3 阻断AngⅡ-AT1R信号传导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通透性的影响 |
3.2.4 阻断AngⅡ-AT1R信号传导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3.2.5 阻断AngⅡ-AT1R信号传导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RAS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维生素D对HCT116细胞RAS的调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2.1 细胞培养 |
2.2.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2.3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2.4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2.5 逆转录及Rea-time PCR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LPS及TNF-α诱导HCT116细胞RAS的表达 |
3.1.1 LPS诱导HCT116细胞Ren、Agtr1、Agt mRNA的表达 |
3.1.2 TNF-α诱导HCT116细胞Ren、Agtr1、Agt mRNA的表达 |
3.1.3 LPS诱导HCT116细胞Renin、AT1R、AGT、PUMA蛋白的表达 |
3.1.4 TNF-α诱导HCT116细胞Renin、AT1R、AGT、PUMA蛋白的表达 |
3.2 维生素D抑制HCT116细胞Renin、AT1R、AGT蛋白的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对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人围产期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围产期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
1.3 外泌体与疾病 |
1.4 炎症性肠病 |
1.4.1 IBD与免疫调控 |
1.4.2 IBD与肠道微生物 |
1.5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现状 |
第二章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相关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来源 |
2.1.2 实验细胞 |
2.1.3 实验仪器 |
2.1.4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建系 |
2.2.2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传代和纯化 |
2.2.3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 |
2.2.4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支原体检测 |
2.2.5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复苏 |
2.2.6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分子鉴定 |
2.2.7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成软骨分化能力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围产期组织形态 |
2.3.2 间充质干细胞形态 |
2.3.3 间充质干细胞的支原体检测结果 |
2.3.4 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 |
2.3.5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 |
2.3.6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 |
2.3.7 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分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分离、纯化与相关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2.1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扩大培养 |
3.2.2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 |
3.2.3 外泌体的蛋白提取与浓度测定 |
3.2.4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 |
3.2.5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 |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结构 |
3.3 实验结果 |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的结构 |
3.3.2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 |
3.3.3 NTA检测外泌体粒径 |
3.4 小结 |
第四章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器械 |
4.1.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4.2.2 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小鼠炎症性肠病模型 |
4.2.3 尾静脉注射外泌体治疗小鼠炎症性肠病 |
4.2.4 小鼠摘眼球采血 |
4.2.5 血清的收集 |
4.2.6 结肠组织和粪便的收集 |
4.2.7 血清免疫因子测定 |
4.2.8 结肠组织学检测 |
4.2.9 HE染色 |
4.2.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和细胞表面染色 |
4.2.11 肠道菌群测定 |
4.2.12 统计学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结肠器官测量 |
4.3.2 HE染色 |
4.3.3 免疫因子测定 |
4.3.4 CD4~+T细胞流式分析 |
4.3.5 CD8~+T细胞流式分析 |
4.3.6 肠道微生物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研究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研究对象与标本 |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1.3 测序实验流程 |
1.4 Miseq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1.5 Miseq测序数据处理 |
1.6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粪便代谢组学差异研究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研究对象与标本 |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1.3 代谢组学LC-MS实验流程 |
1.4 LC-MS数据分析 |
1.5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维吾尔族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差异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影响 |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1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分组 |
1.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1.3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
1.4 粪菌移植方法及取材 |
1.5 ELISA检测实验步骤 |
1.6 统计学处理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及代谢差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TSLP在高脂饮食及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改变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材料和仪器 |
2.2.1 主要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分组及建模 |
2.3.2 标本采集 |
2.3.3 建模指标检测 |
2.3.4 ELISA法检测血清中TSLP、TNF-α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及疾病活动指数 |
3.2 结肠组织病理学情况 |
3.3 血清中TSLP、TNF-α分泌情况 |
3.3.1 TNF-α分泌情况 |
3.3.2 TSLP分泌情况 |
3.4 血清中TSLP、TNF-α相关性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脂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人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促进结肠炎小鼠肠道粘膜的增殖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人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治疗模型的建立及体内定植研究 |
一. 前言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三.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四. 讨论 |
第二部分 人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提高小鼠循环IGF-1水平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 |
一. 前言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三.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四. 讨论 |
第三部分 IGF-1对肠上皮增殖修复的体外机制探究 |
一. 前言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三.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四.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MiR155通过GPER1调控IBD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炎症性肠病的性别差异:一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IBD的性别差异的病例对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GPER1 调控IBD性别差异的机制探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MiR-155~(-/-)小鼠构建DSS模型探讨IBD性别差异可能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炎症性肠病性别差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当归汤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有效物质研究与多元释药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研究进展 |
1 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
2 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与化学预防策略 |
3 中医药预防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
二 当归汤各药味化学成分与癌症预防相关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 当归化学成分与癌症预防相关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2 生姜化学成分与癌症预防相关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3 大枣化学成分与癌症预防相关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三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分类 |
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制备技术 |
3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释药性常用评价方法 |
四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
1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常用载体 |
2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常用评价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当归汤提取物制备工艺与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制备工艺与化学成分研究 |
第二节 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制备工艺与化学成分研究 |
本章讨论 |
第二章 基于治疗炎症性肠病预防结直肠癌的当归汤提取物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 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体内外生物活性评价 |
第二节 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体内外生物活性评价 |
本章讨论 |
第三章 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当归汤超临界提取物结肠靶向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
第二节 当归汤多糖类提取物微丸制备工艺研究 |
本章讨论 |
第四章 当归汤多元释药系统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灸法为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软件与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安全性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4.1 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立法依据 |
4.2 研究的局限性 |
4.3 对临床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
2.2 盲法实施 |
2.3 治疗方法 |
2.4 试验过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2.7 评价标准 |
3 结果 |
3.1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
3.3 试验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证型分析 |
1.3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1.4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机制研究 |
1.5 小结 |
2 西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2.1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 |
2.2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 |
2.3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 |
2.4 小结 |
3 结果分析 |
3.1 试验结果分析 |
3.2 隔药灸脐法与隔淀粉灸脐法疗效差异分析 |
4 疗效机理分析 |
4.1 隔药灸脐法应用概述 |
4.2 灸法作用 |
4.3 药物作用 |
4.4 穴位作用 |
4.5 综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四、炎症性肠病的实验性免疫调节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孟繁翔.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Tim-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D]. 薛国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3]维生素D通过调节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D]. 魏新智.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人围产期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D]. 李开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新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多组学研究[D]. 刘欢.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1)
- [6]TSLP在高脂饮食及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改变及机制的研究[D]. 陈轶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人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提高循环IGF-1水平促进结肠炎小鼠肠道粘膜的增殖修复[D]. 徐隽.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8]MiR155通过GPER1调控IBD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D]. 邵小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9]当归汤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预防有效物质研究与多元释药系统构建[D]. 刘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隔药灸脐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尹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