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百分比》教学实录与分析

《生命中的百分比》教学实录与分析

一、“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瑞[1](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指出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余根钬[2](2020)在《小学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文中研究说明运算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它既占据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枢纽地位,也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起着基础学力作用。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理念,运算能力是由“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所构成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对学生运算技能的强化,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小学阶段无疑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并开展针对性思维训练,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将测验法、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212名六年级学生及6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小学生运算能力进行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在理清现状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前提下,利用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架起课堂教学与小学生运算能力发展之间的桥梁关系;其次,依据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建构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意在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来化解小学生运算能力存在的现状问题,优化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最后,设计并实施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同课异构”课作为分析材料,利用“教师评课情况、学生情况调查、教师教学反思”的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进行差异性评价,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经验帮助。林崇德、胡卫平所引领与践行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以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为基础,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此理论指导下设计并实施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上包含四个基本环节,第一,创设矛盾激趣,拟用“认知冲突”的课堂导入;第二,结合问题驱动,开展“自主建构”的教学过程;第三,构建双向反思,实施“自我监控”的教学总结;第四,开展思维训练,选取并采用“应用迁移”的巩固练习。此外,为后续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实践呈现出最佳教学效果,要注意如下教学要求:首先,要按照学生学情设计教学,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要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进度,适当留出教学机动时间;最后,要紧扣教学要点进行变式训练,突破已有思维认知。

石静,刘勇,张佳[3](2019)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会用百分数表述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2.通过观察、调查、统计、分析、比较、交流、归纳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徐丹,潘红霞,夏饶正[4](2019)在《“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2~86页。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2.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探究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通过具体实例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简捷性、优越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

孙秀芬[5](2019)在《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与实践”在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独立成为一个新版块,它是以问题为基本依托,学生自觉地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自己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综合与实践”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学科特点,了解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本文根据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K市小学高段“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建设性策略。通过调查了解到K市小学数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如下:1、教学开展频数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关注点合理,全面。2、教学目标太泛,不具体。3、教材内容不清楚,主题来源教材,脱离K市实情。4、教学形式虽多样,学生主体地位不突显。5、教学评价标准不完善,评价方式太单一,教学缺乏反思。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当前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的原因:1、教师课程观念薄弱,考试未涉及,内容相对“新”;2、教师对教学目标分析不足,淡化教学目标的作用;3、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对该领域难消化;4、教师观念陈旧,课程掌控过度,学生自主探究少;5、教学资源不充裕,学生知识储备有限。此外,本文还针对K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策略:有关教育部门提供教学资源(如教学,参考用书、教学案例集和场地等)保证其顺利开展;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精选主题,重目标,深分析研究内容;完善评价体系,统一评价标准,丰富评价形式。最后,笔者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跟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给出个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与评析: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李娜[6](2019)在《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数学教学要求由传统的“双基”变为了“四基”,新增加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表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正在低龄化。而六年级处于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关键期,基于课程标准编写的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渗透着众多的数学思想方法,那么“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掌握这些教科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如何?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更好的去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等问题的回答,对于课程标准理念的实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小初衔接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已有的研究成果做梳理,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课程标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和内容呈现。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60位小学数学教师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相关数据,用访谈法对3位教师进行访谈,同时收集到217名六年级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情况的相关数据。最后对2个优质教学案例作研究分析,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初小衔接三个方面提出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课标中的定位非常明显,具有抽象性、层次性和内隐性的特点。在内容呈现上通过数学概念、数学习题、数学单元复习来体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还将继续深入学习,所以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六年级教学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开始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和学习。第二,教师问卷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只有35%的教师认为数学思想方法能清晰地在六年级数学教科书进行体现,说明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薄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停留在形式上。教师访谈中,教师无法全面地概括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提出合理的教学措施。学生问卷调查发现有60.83%的学生不能把教科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到情境中,说明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第三,结合前面的调查及案例分析得到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建议:(1)从学生学的方面,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运用、课后复习来知道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思想方法。(2)从教师教的方面,要把握教学目标的设计,强化教学过程训练,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3)初小衔接中可以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前渗透部分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张梁梅[7](2019)在《小学数学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以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选中。①我国对其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2001年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急剧增加,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也从引进介绍西方有效教学理论发展到了理论本土化建构阶段。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学改革的核心便是要落实到有效教学上。本研究以分数意义的概念教学为切入点,分析现下概念教学的现状以及影响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之策,以求改变当下这种“眼中无学生,心中无目标”的低效的教学现状。本研究在对国内有效教学、分数意义教学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有效教学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斯根普的理解式概念学习和莱许的分数概念学习多元表征理论,以分数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了目前小学阶段分数概念教学的现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教材观、教师群体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教材所呈现的学习材料、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的困惑、分数概念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合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分数概念有效教学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以丰富有效教学和概念教学的理论。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综述国内最前沿的概念教学,分数意义教学的研究结果,然后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本校教师分数概念教学的现状和困惑以及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再运用实验法发现学生分数概念学习的困惑,分析教学有效和低效的原因。最后根据实际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找到对策,并探讨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原则。

王永胜,于江美[8](2018)在《关注核心素养 渗透数学德育——“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在抽象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本质举一反三的理性精神,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数感。2.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素材分析—抽象概念—内化应用—对比感悟"这样一个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初步感悟模型

慕振亮,于玲[9](2018)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2021页。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掌握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的方法,促进个性化的数学理解与表达。

赵强,韩敏[10](2017)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文中研究说明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1-9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通过具体实例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简捷性、优越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思路
    1.7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2.2.2 教材使用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5 研究的伦理
    3.6 小结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8 小结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5.5.1 自我研读
        5.5.2 交流研读
        5.5.3 合作研读
        5.5.4 指导研读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5.7 小结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6.1.1 内容层次
        6.1.2 水平层次
        6.1.3 结构层次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7.3 研究的反思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小学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然诉求
        (三)满足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需求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小学生运算能力及其教学要求
    第一节 运算能力概述
        一、运算能力界说
        二、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内涵
        三、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特征
    第二节 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
        一、重视理清算理的教学意义
        二、重视估算能力的协同作用
        三、重视具体情境的外延功能
        四、重视数感、符号意识的抽象内涵
    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脉络
        一、学段目标:表现“形象感知—抽象演算”的逐步演化
        二、能力要求:突显“口算—笔算—估算”的内在关联
        三、教学思路:呈现“整数—小数—分数”的逻辑顺序
        四、内容体系:体现“加减法—乘除法”的密切联系
第二章 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第一节 运算技能方面
        一、口算能力不佳,造成运算迟缓
        二、基本算理不清,致使算法紊乱
        三、简算意识不强,引起思维定势
    第二节 思维品质方面
        一、抽象理解不佳,思维深刻性薄弱
        二、有序思考不足,思维灵活性受限
        三、多维分析不够,思维创造性单一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方面
        一、运算知识枯燥,缺乏学习兴趣
        二、学习态度不端,缺失探究意识
        三、运算习惯不良,欠缺规范训练
第三章 思维型课堂教学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适切性
    第一节 思维型课堂教学概述
        一、追溯: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溯源
        二、探索: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内涵机理
        三、践行: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原理
    第二节 思维型课堂教学之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积极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投入热情
        二、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内化表现
        三、有利于推动小学生运算能力的优化进程
        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思维素质的水平跨越
    第三节 思维型课堂教学之于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指导意义
        一、利用认知冲突,优化运算过程的多元评价
        二、通过自主建构,推进运算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采取自我监控,深化运算程序的自我反思
        四、巧设应用迁移,提升运算思维的灵活变式
第四章 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路径建构
    第一节 明确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做好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
        二、教学实施:注重探究能力的引导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关注课堂互动的落实与强化
        四、教学总结:重视自我反思的开展与深化
    第二节 确定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矛盾激趣:基于“认知冲突”的课堂导入
        二、问题驱动:基于“自主建构”的教学过程
        三、双向反思:基于“自我监控”的教学总结
        四、思维训练:基于“应用迁移”的巩固练习
    第三节 理清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设计步骤
        一、学情调查与分析
        二、课堂导入的创设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教学总结的设置
        五、巩固练习的选取
第五章 实践与效果:基于一节小学数学课的同课异构
    第一节 教学前期准备
        一、选取教学内容
        二、设置教学形式
        三、设计评价方式
    第二节 教学过程实施
        一、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创设与施行
        二、对照组课堂教学的设置与执行
    第三节 教学效果评价
        一、教师评课情况
        二、学生情况调查
        三、教师教学反思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掌握百分数的读写
    三、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五、巩固新知
    六、全课总结
        【总评】

(4)“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感受新知
    二、深入研究,探索新知
    三、趣味延伸,课后拓展

(5)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驱使
        1.1.2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教材编写的需求
        1.1.3 “综合与实践”调查是K市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1.1.4 “综合与实践”调查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1.2 名词解释
        1.2.1 “综合与实践”
        1.2.2 “综合”
        1.2.3 “实践”
        1.2.4 “教学”
        1.2.5 小学高段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结构与说明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2.2 有关“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研究
        2.2.1 有关“综合与实践”问题解决型的教学研究
        2.2.2 有关“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研究
    2.3 文献评述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对象的说明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
        3.3.1 文献分析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4 测评工具的说明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3.5.1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3.5.2 建构主义理论
        3.5.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3.5.4 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3.6 研究的伦理
    3.7 小结
第4章 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内容的分析
    4.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综合与实践"提出的要求
    4.2 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的必要性
    4.3 小学数学高段“综合与实践”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呈现
        4.3.1 课程内容
        4.3.2 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特征
    4.4 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主要形式
        4.4.1 动手操作型
        4.4.2 实验型
        4.4.3 游戏活动型
        4.4.4 调查研究型
        4.4.5 应用型
        4.4.6 体验型
    4.5 小学高段“综合与实践”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
    4.6 小结
第5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5.1 调查目的
    5.2 调查对象
    5.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5.4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5.4.1 教学内容的分布
        5.4.2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5.4.3 教师访谈结果
    5.5 K市小学高段“综合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5.1 内容“新”,教师课程观念薄弱,考试不涉及
        5.5.2 教学目标分析不到位,目标作用体现不明显
        5.5.3 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对该领域难消化
        5.5.4 教师观念陈旧,课堂掌控过度,学生自主探究少
        5.5.5 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够全面,教师反思不足
        5.5.6 教学资源不充裕,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5.6 小结
第6章 “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6.1 有关教育部门措施
        6.1.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情组织人编写教参,案例集,制作学具,为其提供教学环境
        6.1.2 跟当地高校合作,开设“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对口
        6.1.3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6.2 改变教师的观念,提升学生“组织者”地位
        6.2.1 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6.2.2 提升学生“组织者”的地位
        6.2.3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6.3 精选主题,重目标,深分析
        6.3.1 因教定材,精选主题
        6.3.2 重目标,深分析
        6.3.3 彰显“实践性”和“综合性”
    6.4 加强对教材课程内容的把握,对课程再开发
        6.4.1 对“综合与实践”教材内容安排整体把握
        6.4.2 精读内容,教学设计留足个性空间
    6.5 提高自身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6.6 重视评价形式
    6.7 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
        6.7.1 案例一: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
        6.7.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1.1 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
        7.1.2 建议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反思
    7.4 可持续研究的问题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1.1.3 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基本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2.2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研究
    2.3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研究区域介绍
        3.2.2 调查对象选取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教师调查问卷
        3.4.2 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学生调查问卷
        3.4.3 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教师访谈提纲
        3.4.4 研究工具的说明
    3.5 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
    3.6 研究伦理
第4章 数学思想方法的课程标准要求及在教科书中的体现
    4.1 数学思想方法的课程标准要求
        4.1.1 数学思想方法在课程标准中的定位
        4.1.2 课程标准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
    4.2 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分析
        4.2.1 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
        4.2.2 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
        4.2.3 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5.1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5.1.1 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认识
        5.1.2 教师对教科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情况
        5.1.3 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情况
        5.1.4 学生对教师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效果情况
        5.1.5 本节小结
    5.2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5.2.1 教师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情况分析
        5.2.2 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认识
        5.2.3 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习惯情况分析
        5.2.4 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5.2.5 本节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
    6.1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案例分析
        6.1.1 《数与形》教学案例分析
        6.1.2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6.1.3 本节小结
    6.2 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建议
        6.2.1 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建议
        6.2.2 教师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建议
        6.2.3 初小衔接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教师问卷调查表
附录B: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现状调查表
附录C:六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小学数学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评估有效教学的标准
    二、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现状分析
    三、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对策
第三章 以《分数再认识》为例研究分数概念的有效教学
    一、《分数再认识》的实验研究
    二、从实验研究中发现影响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因素
第四章 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1-1
附录2-1
附录3-1
附录3-2
致谢

(8)关注核心素养 渗透数学德育——“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门见山, 自主提问
    1. 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
    2. 梳理提炼, 聚焦问题。
二、主动探究, 交流建构
    1. 自主交流, 解决百分数的读写。
    2. 自主阅读, 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3. 交流提炼,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4. 对比分析, 感悟百分数的必要性和价值。
三、对比分析, 沟通联系
    1. 对比分析, 探索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异同的比较方法。
    2. 对比总结, 提炼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四、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
    1. 关注核心素养, 为理解而教。
    2. 渗透数学德育, 让学习真正发生。

(9)“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谈话导入, 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二、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 借助酒精度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 借助百格图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3. 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
三、从两个独立量之间的关系上理解百分数的另一种意义
    1. 初步理解百分数的另一种意义。
    2. 借助线段图深入理解百分数的另一种意义。
四、对比中思考, 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 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 总结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五、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 有关“水资源”的练习。
    2. 理解“冰山一角”。
    3. 百分数的应用。
    4. 介绍十分数和千分数。
六、总结收获
    1. 选材典型, 丰富百分数的意义。
    2. 几何直观, 建立数与形的联系。
    3. 数形结合, 凸显百分数的本质。

四、“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及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小学六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基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D]. 余根钬.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石静,刘勇,张佳. 小学数学教育, 2019(19)
  • [4]“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J]. 徐丹,潘红霞,夏饶正. 小学数学教育, 2019(11)
  • [5]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孙秀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六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D]. 李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小学数学分数概念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梁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关注核心素养 渗透数学德育——“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王永胜,于江美. 小学数学教育, 2018(Z3)
  • [9]“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慕振亮,于玲. 小学数学教育, 2018(Z3)
  • [10]“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赵强,韩敏. 小学数学教育, 2017(Z3)

标签:;  ;  ;  ;  ;  

《生命中的百分比》教学实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