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构造运动与城市减灾(论文文献综述)
朱霞[1](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孙聿卿[2](2021)在《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研究区环境背景、现有泥石流灾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手段研究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孕灾背景、成灾条件;分析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分布情况、发育特征、致灾特征,遴选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公路易损性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开展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对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进行影像解译,收集研究区环境背景以及现有泥石流灾害资料,查明了区内泥石流的孕灾环境、成灾条件;整理野外考察资料,分析了区内泥石流空间分布情况、发育特征、致灾特征等;为后续风险评价奠定基础。2、基于证据权分析法,结合研究区泥石流孕灾环境和诱发因素选取关键因子,完成了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中高危险区占比达90%,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江达县城以及道孚、炉霍县境内。3、分析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危害方式和公路构筑物的结构特性,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承灾体暴露性、属性特征、成灾恢复力三个方面,实现川藏公路北线公路易损性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中高易损路段占比近65%,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的如意乡、日通乡,江达县卡贡乡、德格县柯洛洞乡、甘孜县更知乡-侏倭乡路段、炉霍县至道孚县路段。4、综合致灾体泥石流危险性和承灾体公路易损性,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模型,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与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中高风险路段占比大于60%,受泥石流影响较严重,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江达、德格附近以及道孚-炉霍路段。综上所述,从泥石流危险性和公路易损性两个方面对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开展了风险评估,结合泥石流形成条件,进一步分析各路段风险等级的差异性。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川藏既有线路的改造、整治,减灾防灾,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王宏睿[3](2020)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灾害犹如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反过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也与各种灾害做着顽强不屈的斗争,国内外的各级政府也都在尽其所能去实现有效的灾害应急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本文先对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做出综述,然后陈述东乡县的地质状况与地质灾害,分析当前东乡县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具体讲,建立三个子体系,即: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三点:(1)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和依托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构建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2)突出一体化应急管理框架建设,在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均使用1+1+1+N。突出大数据平台在构建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枢纽地位。(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保持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业务连续性、增强受灾区域的韧性(即增强政府与民众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承灾能力”以及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能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于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海君[4](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王少凯[5](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胡芹龙[6](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张烜途[7](2020)在《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流域人口密集,高山峡谷地貌特征显着,自然环境错综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并且地震频发,山体斜坡岩体破碎,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开展该流域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工作,可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学习总结前人科研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室内遥感解译、理论分析等手段,利用GIS技术定量化分析了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并结合MATLAB、SPSS软件建立频率比模型(FR)、层次分析模型(AHP)、逻辑回归模型(LR)对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和区划,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了比较完整、详细的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编录图,包含有滑坡灾害5307处,灾害总面积约为63.4905km2。(2)建立了岷江上游流域工程地质环境数据库,包含有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形起伏度、植被指数、地形湿度指数、水系距离、断层距离、地层年代、年均降雨量、汶川地震PGA、公路距离、乡镇点距离等14个栅格图层。(3)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最易发范围在高程为1335~1700m、坡度为60~90°、斜坡曲率为-36~-1、地形起伏度为400~881m、植被指数(NDVI)为0.25~0.3、地形湿度指数为(TWI)1.5~4、距水系200~300m、距断层0~1km、震旦系地层、年均降雨量为447~500mm、历史最大PGA为0.4~1.2g、距公路200~300m、距乡镇点0~1km。流域内滑坡灾害是各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体上来说,随着坡度、地形起伏度、历史最大PGA的增大,滑坡分布越密集;距水系、断层、公路、乡镇点(指研究区各乡镇政府驻地)越近,滑坡越发育。(4)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对三种评价模型结果进行了检验,其中频率比模型、层次分析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901、0.904、0.923,表明了三种模型预测精度均为极高,且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计算结果为岷江上游流域的工程建设及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5)综合分析三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得出滑坡灾害极易发区主要是在研究区公路两侧,特别是位于叠溪镇-凤仪镇-威州镇的岷江干流沿岸,区内滑坡灾害对国道213线及沿江居住的农户构成较大威胁。
李珩[8](2020)在《宝鸡市千阳县-陈仓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灾害泛指在自然环境演化发展或者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土资源环境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危害的不良地质现象。本文研究区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黄土高原、渭河盆地以及秦岭-陇山山地等不同地貌类型的交汇过渡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地形地貌差异性比较大,导致地质灾害比较发育且类型齐全,是陕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开展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各项研究可以为当地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以及灾区工程建设防护工作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对推动宝鸡市陈仓区及千阳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以宝鸡市千阳县-陈仓区作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域内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成因机制等为研究内容,并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及分区。通过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进行解剖,结合对区域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气象与水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背景分析,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然后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采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及分区,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与措施。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灾害点共135处,包括滑坡73处,崩塌37处,泥石流12处,不稳定斜坡13处,其中中小型滑坡49处,大型滑坡24处,中小型泥石流7处,大型泥石流5处。2.研究区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周期性、突发性以及链生性的特点,其形成、发生和发展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内在基本条件以及气象水文、地震活动和工程扰动等外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地质灾害点的分布规律主要有四点:集中分布于活动断裂带周边、集中分布于特定的地貌单元、集中分布于地表水系沿线、集中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区。3.地质灾害非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千河和金陵河的河漫滩区以及千河北岸平坦阶地区;低易发区内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黄土梁峁区和千阳岭主山脊基岩分布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千河北岸一级支流沟谷两侧以及石质低山区周边黄土丘陵地带;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千河北岸一级支流沟谷两侧的塬边斜坡地带。
范亦嵩[9](2020)在《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提出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大量工程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加之极端降雨天气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议题,这也使得此次针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所开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充分收集宜君县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条件。同时基于MaxEnt模型、综合模糊评判法和ArcGIS软件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及风险性评价。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宜君县现发育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4种地质灾害,共计137处。其多发生于雨季汛期和人类活动剧烈的时期,且沿水系分布在黄土丘陵区狭长的河谷地带。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类型是决定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原始条件,而集中降雨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主要诱发因素。(2)选取灾点因子和以高程为代表的9个环境因子共同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最大熵概念,借助MaxEnt模型完成危险性分布概率预测,将宜君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3)选取人口密度等5个社会经济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完成研究区易损性评价计算,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划分成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4)根据“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模型,借助ArcGIS软件栅格计算器功能叠加相乘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完成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统计得到各个风险分区在全县的面积占比分别为:高风险区6.71%,较高风险区8.06%,中风险区19.63%,较低风险区33.98%,低风险区31.62%。研究表明,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而东南低的特点,地质灾害风险性整体上中等偏低。依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应采取对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实现研究区内人与社会、自然、经济等要素和谐发展。
宿星[10](2020)在《基于能量折减的质点运动学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研究 ——以兰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滑坡是山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地貌现象,其发育特征受赋存区域、地形地质条件、内外动力条件、气候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性,滑坡滑动距离预测一直是滑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发生滑坡险情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是滑坡滑动距离的预测,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方案的准确制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如对滑坡认识分析不足,滑坡滑动距离划定过大或过小,都难以有效地减轻灾害损失。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许多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各模型均以不同的方法和条件假设为基础,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试图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滑坡空间预测模型依然十分困难。因此,针对某一区域某一类型的滑坡开展滑距预测研究,仍然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能解决滑坡灾害防治中的一些棘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经典物理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运用质点运动学和能量折减法,建立滑坡滑动距离预测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和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大量分析研究已有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经典运动物理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将滑坡运动概化为质点的运动,将滑面概化为加速段、减速段两个滑动段对滑坡滑距进行分析讨论,并考虑到滑坡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长度变化,引入能量折减系数(η)和“L比”(δ)的概念,建立滑坡滑距预测理论模型。该预测模型与其他模型的区别主要是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将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把滑坡运动过程简化为物理学的表达,推导出滑距预测的公式。(2)滑坡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式可分为机械能内部的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等。滑坡势能将最终转化为热能(阻滑摩擦、块体碰撞)耗散,而动能则仅仅是一个过程量。当动能的转化率高时,热能消耗小,滑坡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滑坡滑距大;反之,动能转化率低时,热能消耗大,滑坡速度慢、持续时间短,滑坡滑距则小。(3)本研究提出“滑动强度”这一概念,来表征滑坡滑动过程中运动阶段的滑带土抗剪强度。滑动强度属于状态强度,不同于峰值强度、启动强度、完全软化强度和残余强度。在现有试验手段无法获取的情况下,可采用残余强度替代滑动强度进行滑距预测。(4)本研究建立的滑坡滑距预测理论模型中,滑动摩擦系数(tanφ)与能量折减系数(η)作为滑坡滑距预测的重要特征参数,共同影响和耦合作用于滑坡滑距。若滑动摩擦系数(tanφ)取滑带土峰值强度指标即取大值时,由摩擦部分消耗的能量将增大,碰撞等块体间的热能耗散将减小,对应的能量折减系数(η)将增大;反之,若滑动摩擦系数(tanφ)取滑带土残余强度指标即取小值时,由摩擦部分消耗的能量将减小,碰撞等块体间的热能耗散将增加,对应的能量折减系数(η)将减小。(5)针对具体研究区开展区域尺度的基于物理过程的滑坡滑距预测模型研究,以黄土滑坡广泛发育的兰州地区为研究区,甄别筛选出具有详细可靠滑坡特征数据的12处典型黄土滑坡灾害样本。基于已知滑坡特征参数数据,分析确定滑距预测理论公式中各项参数的取值,重点建立η和δ两项参数的统计回归方程,进而提出兰州地区具体的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6)基于模拟和预测方法,运用Slide、CDEM等数值模拟软件,以兰州地区发育的另外2处典型黄土滑坡灾害点为验证样本,对建立的兰州地区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进行可信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的模拟了兰州地区的黄土滑坡滑距。(7)选取兰州地区典型黄土挖填方工程建设场地,采用建立的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对场地周边分布的不稳定斜坡进行滑动距离预测分析,为建设场地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将补充和完善滑坡空间预测和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决策部门合理确定滑坡危害范围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提出的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将为兰州地区黄土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对兰州市乃至黄土高原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构造运动与城市减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构造运动与城市减灾(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
1.2.3 减灾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研究特色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概况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3 自然地理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象水文 |
2.3.3 植被状况 |
2.4 人类工程活动 |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
3.1.1 空间分布 |
3.1.2 时间分布 |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2.1 崩塌发育特征 |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
4.1.3 层次分析法(AHP) |
4.1.4 信息量法 |
4.1.5 组合赋权法 |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2.2 评价因子分析 |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 地质灾害减灾 |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
5.3.1 建立应急机制 |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1.2.2 泥石流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1.2.3 泥石流风险评价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川藏公路北线自然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与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活动 |
3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特征 |
3.1 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1 不同路段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行政区划内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3 不同构造单元内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2 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
3.2.1 泥石流堆积扇发育特征 |
3.2.2 泥石流活动性特征 |
3.2.3 泥石流流体性质 |
3.3 泥石流对沿线道路的危害方式 |
4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1 公路概况 |
4.2 评价指标 |
4.3 评价方法 |
4.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川藏公路北线公路易损性评价 |
5.1 泥石流对公路的损毁 |
5.2 公路损毁成因分析 |
5.3 易损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 评价指标 |
5.5 评价方法 |
5.6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风险区划 |
6.3 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地质图统一图例 |
附录 B-易损性指标中桥梁结构参数 |
附录 C-易损性指标中涵洞结构参数 |
附录 D-泥石流灾害点易损性指标赋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2 研究方法与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以东乡县为例 |
2.1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2.2 突发地质灾害的特点 |
2.3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简介 |
2.3.1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简介 |
2.3.2 东乡县地质灾害类型 |
2.3.2.1 滑坡 |
2.3.2.2 崩塌 |
2.3.2.3 泥石流 |
2.3.2.4 不稳定斜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介绍 |
3.1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取得的成就 |
3.1.1 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推进 |
3.1.2 地质灾害点排查工作到位 |
3.2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缺点 |
3.2.1 县级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危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3.2.2 应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速度,加强县内各部门的联动 |
3.2.3 资金划拨速度有待提高,相关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
3.2.4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偏低 |
3.2.5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以东乡县为例 |
4.1 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简介 |
4.1.1 系统组成 |
4.1.2 使用大数据平台的案例 |
4.2 大数据的概念、优点与功能 |
4.3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
4.3.1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3.2 一体化的概念 |
4.3.3 一体化管理的优点与实现办法 |
4.3.4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
4.3.4.1 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 |
4.3.4.2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 |
4.3.4.3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
4.2.8 边墙掩埋失效 |
4.2.9 副坝破坏失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
5.2.2 滑坡基本特征 |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
6.2.1 地质环境概况 |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岷江上游流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岷江上游流域地质环境与野外调查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与遥感解译 |
3.1 滑坡灾害的野外调查与分类 |
3.2 滑坡灾害的遥感影像特征 |
3.3 滑坡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
3.4 建立滑坡灾害基础数据库 |
3.5 滑坡灾害的空间密度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灾害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量化分析 |
4.1 影响滑坡发育的评价指标因子 |
4.2 评价指标的量化公式 |
4.3 滑坡灾害影响因素与指标因子量化分析 |
4.3.1 内在因素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
4.3.2 外在因素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分区 |
5.1 评价原理方法 |
5.2 频率比模型 |
5.2.1 图层重分类 |
5.2.2 空间叠加分析 |
5.2.3 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 |
5.3 层次分析模型 |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3.2 构造判断矩阵 |
5.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3.4 计算因子组合权重 |
5.3.5 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 |
5.4 逻辑回归模型 |
5.4.1 模型原理 |
5.4.2 频率比值归一化 |
5.4.3 逻辑回归分析 |
5.4.4 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 |
5.5 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结果检验 |
5.6 三种模型对比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宝鸡市千阳县-陈仓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宝鸡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气象水文 |
2.3.1 气象 |
2.3.2 水文 |
2.4 地形地貌 |
2.5 地质构造 |
2.5.1 构造单元特征 |
2.5.2 断裂 |
2.5.3 褶皱 |
2.6 地层岩性 |
2.6.1 鄂尔多斯地层区 |
2.6.2 六盘山地层区 |
2.6.3 第四系 |
2.7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7.1 新构造运动 |
2.7.2 地震 |
2.8 岩土类型 |
2.8.1 黄土区 |
2.8.2 基岩区 |
2.8.3 黄土+基岩区 |
2.8.4 松散漂卵石区 |
2.8.5 淤泥质土区 |
2.9 水文地质条件 |
2.10 人类工程活动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 |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
3.1.1 滑坡 |
3.1.2 崩塌 |
3.1.3 泥石流 |
3.1.4 不稳定斜坡 |
3.2 地质灾害总体发育特征 |
3.2.1 群发性 |
3.2.2 周期性 |
3.2.3 突发性 |
3.2.4 链生性 |
第四章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4.1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
4.2 地形地貌 |
4.2.1 地貌 |
4.2.2 坡度 |
4.2.3 地形起伏度 |
4.3 地层岩性及岩土类型 |
4.3.1 典型易滑地层 |
4.3.2 斜坡岩土体结构 |
4.4 地质构造 |
4.4.1 新构造运动 |
4.4.2 断裂 |
4.5 地震 |
4.6 气象水文 |
4.6.1 气象 |
4.6.2 地表水 |
4.6.3 地下水 |
4.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4.7.1 工程建设 |
4.7.2 开矿采石 |
4.7.3 斜坡垦荒 |
4.7.4 修建水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防治建议 |
5.1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 |
5.1.1 信息量法原理 |
5.1.2 建立信息量评价模型 |
5.2 评价单元划分 |
5.3 选取评价指标 |
5.3.1 坡度 |
5.3.2 高程 |
5.3.3 水系 |
5.3.4 断层 |
5.3.5 地形起伏度 |
5.4 易发性评价 |
5.4.1 单因子信息量计算 |
5.4.2 信息量法易发性分区 |
5.5 防治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 |
1.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现状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与水文 |
2.2.3 地层与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6 水文地质特征 |
2.2.7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8 人类工程活动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3.1 地质灾害概况 |
3.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1 滑坡 |
3.2.2 崩塌 |
3.2.3 不稳定斜坡 |
3.2.4 地面塌陷 |
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3.1 时间分布规律 |
3.3.2 空间分布规律 |
3.4 典型地质灾害分析 |
3.4.1 典型滑坡—房洼梁滑坡 |
3.4.2 典型崩塌—阳坡崩塌 |
3.4.3 典型不稳定斜坡—生态园不稳定斜坡 |
3.5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3.5.2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 |
3.5.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3.5.4 降雨与地质灾害 |
3.5.5 地表水及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
3.5.6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 |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原则 |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4.2.1 Max Ent最大熵模型 |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2 基于Max Ent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
5.1.3 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分析 |
5.1.4 环境变量的影响曲线分析 |
5.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5.2.1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易损性评价 |
5.2.3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结果 |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3.1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思路 |
5.3.2 基于Arc GIS的风险性评价 |
5.3.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及防治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能量折减的质点运动学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研究 ——以兰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分类研究概述 |
1.2.2 滑坡空间预测概述 |
1.2.3 黄土滑坡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3.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灾害特征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6 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
2.2.7 水文地质条件 |
2.2.8 人类工程活动 |
2.3 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 |
2.4 研究区滑坡类型及特征 |
2.4.1 兰州地区滑坡类型 |
2.4.2 兰州地区重大滑坡灾害 |
2.4.3 兰州地区典型滑坡灾害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能量折减的质点运动学滑坡滑距预测模型 |
3.1 滑距预测模型的建立 |
3.2 滑距预测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 |
3.2.1 滑面加速段坡度(θ1)、滑坡体长度(L1)和加速段长度(l1) |
3.2.2 堆积体长度(L2)和长度比(δ) |
3.2.3 滑动摩擦系数(tanφ1、tanφ2) |
3.2.4 能量折减系数(η) |
3.3 区域尺度的基于物理过程的滑坡滑距预测模型 |
3.3.1 加速段坡度(θ1)、滑坡体长度(L1)和加速段长度(l1) |
3.3.2 堆积体长度(L2)和长度比(δ) |
3.3.3 滑动摩擦系数(tanφ1、tanφ2) |
3.3.4 能量折减系数(η) |
3.3.5 兰州地区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兰州地区黄土滑坡滑距预测模型实例验证 |
4.1 典型黄土滑坡实例预测误差分析 |
4.2 典型黄土滑坡实例验证 |
4.2.1 滑坡发育特征 |
4.2.2 滑坡滑距模拟 |
4.2.3 滑坡滑距预测 |
4.2.4 滑坡滑距数值分析 |
4.3 已有滑距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4.3.1 常用滑坡滑距预测方法 |
4.3.2 已有滑距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滑坡滑距预测模型的工程实例应用 |
5.1 典型挖填方工程 |
5.1.1 工程区概况 |
5.1.2 工程区地质环境 |
5.2 场地区不稳定斜坡特征 |
5.3 不稳定斜坡滑距预测 |
5.3.1 生成不稳定斜坡主剖面 |
5.3.2 确定斜坡主剖面特征参数 |
5.3.3 确定滑距预测特征参数 |
5.3.4 滑坡滑距预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构造运动与城市减灾(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D]. 孙聿卿.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D]. 王宏睿.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6]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岷江上游流域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易发性评价[D]. 张烜途.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宝鸡市千阳县-陈仓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 李珩. 长安大学, 2020(06)
- [9]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D]. 范亦嵩. 西北大学, 2020(02)
- [10]基于能量折减的质点运动学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研究 ——以兰州地区为例[D]. 宿星.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