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成熟度龙眼叶片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高殷[1](2021)在《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是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的原材料,其根、枝、叶入药,是重要的中药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花榈木野生资源稀少且易遭破坏、零星分布于村寨边或自然保护区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花榈木种子结实较差、大小年现象严重,且种子存在种皮坚硬、透水性差、不易吸水和优良性状不稳定等问题,使得播种繁殖受到限制。因而寻求花榈木优良苗木的繁育方法是解决种子来源不足和培育高质量苗木的基础。体细胞胚胎发生较器官发生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无性繁殖方法,能够通过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化繁育。它是植物细胞具有较高可塑性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并且对无性繁殖、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转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建立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及探索其发生机理,本文对影响花榈木体胚发生诱导的内外因子进行筛选,并对花榈木不同体胚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组织细胞学变化、组织化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展开研究,以期建立花榈木体胚发生体系,并从生理生化、组织细胞学和组织化学以及转录组学等方面揭示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并初步探索人工种子制作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受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共同影响。在外部因子中,成熟胚在B5培养基中添加BA(0.2 mg/L)和2,4-D(2.75 mg/L)或BA(1.0 mg/L)和NAA(0.5 mg/L)效果最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超过30%。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诱导率在B5培养基中添加KT(0.5 mg/L)和2,4-D(1.0 mg/L)的诱导率较高,质地较好。培养方式以悬浮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和体胚发生频率高。培养基中添加30g/L蔗糖和0.5 g/L谷氨酰胺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在内部因子中,基因型GZGL的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41.07%),基因型GZPT体胚诱导率最高(18.4%);在不同外植体中,成熟胚是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适宜的外植体;而未成熟胚的体胚诱导率以9月初采集的材料最好。2.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在B5培养基中添加BA(0.5 mg/L)和NAA(0.2 mg/L),其萌发率最高为54.81%;子叶胚数量在B5培养基中添加TDZ(0.5 mg/L)和NAA(0.2 mg/L)较多;而子叶胚的生根诱导率在B5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IBA和0.5 mg/L NAA,其生根率最高为92.5%;健壮的幼苗在瓶内驯化一周后,移栽至基质(珍珠岩:蛭石:泥炭土=1:1:1)中成活率可达97.2%。人工种子胶囊的物理性质受制作方法和附加物的影响。在人工种子制作方法中,双层包埋法的人工种子胶囊物理性质优于单层包埋法,且其外观形状较空心珠法更加完整。双层包埋法人工种子胶囊添加20g/L保水剂,其物理性质最好。花榈木人工种子胶囊添加B5培养基、1.0 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3、30 g/L蔗糖,其萌发率为96%,但人工种子萌发率在4℃下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3.对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花榈木成熟胚经脱分化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发育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其发育过程类似于合子胚。与EC相比,异常愈伤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细胞结构和表面结构,如NEC细胞组织较大和细胞表面呈褶皱状、BC细胞组织存在破裂现象,SC细胞外侧包被着一层纤细长的组织;这些细胞组织结构的特征是异常愈伤组织在细胞学上解释其不能进一步形成体胚的原因。组织化学观察发现随着体胚的发育(EC-GE-CE),淀粉粒染色逐渐变浅,而蛋白粒染色逐渐变深;与EC相比,SC的淀粉粒和蛋白粒染色较深,而NEC、BC较浅。4.对花榈木不同体胚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体胚发育(EC-GE-CE),可溶性糖、淀粉含量,PPO、SOD、APX、POD活性和IAA/ABA、IAA/GAs、AUX/GAs、AUX/ABA比值呈降低的趋势;相反,可溶性蛋白、H2O2和各类内源激素含量整体呈升高的趋势;而CAT活性、IAA/CKs、AUX/CKs、ABA/CKs和GAs/CKs比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的GAs、ABA含量、高的ABA/CKs、GAs/CKs比值,低的IAA/ABA、IAA/GAs、AUX/GAs、AUX/ABA比值是愈伤组织不能形成EC的原因。低的能量物质、H2O2含量和低的酶活性与NEC的形成有关;高的可溶性糖、H2O2、AUX、CKs含量、高的PPO活性和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愈伤组织形成BC的根本原因;高的能量物质含量、低的SOD、POD活性易形成SC。5.花榈木体胚发生四个时期RNA-seq的差异基因共计38100个,NEC vs EC,EC vs GE和GE vs CE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1589,8999和27982。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体胚发生不同阶段均被显着富集。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AUX/IAA、ARF、CRE1、GID1、DELLA、PYL基因以及植物激素合成KAO、GA3OX、ABA2、AAO3基因下调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而AUX/IAA、ARF、CRE1、B-ARR、GID1、DELLA、PYL、ABF基因以及植物激素合成CPS、KAO、GA20OX、GA3OX、VED基因的上调促进体胚的成熟分化。
高辉,杨晶津,李思源,王玉真,刘静,汪显国,刘继辉,杨盼盼,邱昌桂,高占勇[2](2021)在《基于初烤烟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的叶片区段划分》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表面微观结构指标在烟叶分切中的应用效果,以云烟87的B2F和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别将2个部位的烟叶去除叶柄后垂直主脉平均分切成10个区段,利用扫描电镜和PHOTOSHOP软件量化分析了不同区段烟叶表面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细胞形态因子、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两部位烟叶不同区段烟叶表面微观结构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和感官评价分析了2个部位烟叶适宜的分段比例和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区段烟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从叶基到叶尖,细胞面积、细胞周长和细胞形态因子量化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细胞密度和气孔密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气孔指数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B2F和C3F烟叶相同区段对比,细胞面积、细胞周长、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为B2F> C3F,细胞形态因子和细胞密度为C3F> B2F。(2)基于标准化的微观结构指标数据,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了云烟87的2个部位烟叶最优分割比例(叶基∶叶中∶叶尖)B2F为20%∶50%∶30%,C3F为30%∶50%∶20%。(3)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分切后各区段烟叶间的感官品质指标均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叶片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指标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可将一片烟叶中品质差异较大的区段有效分开。
武瑞鑫,刘贵波[3](2021)在《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文中认为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是指覆盖在植株表皮上的一层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蜡质微形态结构主要有片状和管状,化学组成主要有烷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萜类及其他一些未知成分。蜡质结构和组成的功能,具体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其机制机理尚不清晰。蜡质合成基因如何调控其合成的机理,以及合成后的具体转运机制尚不明确。植物通过调整蜡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能够增强对干旱、高温/低温胁迫、高CO2浓度、高盐浓度以及高海拔环境条件等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但是针对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如何参与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机制,以及蜡质在植物抵御病虫害危害中的作用尚不明晰。尤其是蜡质普遍存在于禾本科饲草表皮中,其组分和含量是否会影响饲草营养价值,在加工调制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及其是否会对动物的采食和消化产生影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刘璇[4](2021)在《土壤、原料对秭归丝绵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丝绵茶,产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因其色绿、汤清、香高、味醇的优异品质和鲜叶断面银丝万缕,富含“丝”的特点而闻名遐迩,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探究丝绵茶“丝”的属性及品质形成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丝绵茶中的丝的形态结构,通过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分析丝的组成成分,同时采集丝绵茶主产区的7个乡镇14个村落的21个茶园土壤及相应茶鲜叶样品,从土壤条件、原料品种和嫩度方面研究其对丝绵茶品质及丝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丝绵茶“丝”的形态结构及组成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丝绵茶鲜叶丝主要为螺旋管状分子,形态与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相似,且这些管状分子主要集中在维管束木质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丝”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推测丝绵茶的“丝”是与导管相关的物质。2、土壤对丝绵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生产丝绵茶的茶树品种主要包括本地土茶种和宜红早。采样所在的12个土茶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 m以上,9个宜红早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70~800之间,土壤p H处于3.93~5.29之间。21个茶园土壤样品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养分指标大部分能够达到高产优质茶园的水平,丝绵土茶茶园由于偏施氮肥,其交换性钙镁的含量显着低于宜红早茶园。不同茶园土壤中的常量元素(K、P、S)及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因土壤母质及施肥条件不同差异显着。感官评价显示,水田坝乡、长春村、蔡家坡茶园土茶鲜叶中的丝数量显着高于其余茶园土茶的鲜叶,中坝子村、罗家坪村、倒座铺村茶园的宜红早鲜叶丝的数量显着高于其余茶园中宜红早的鲜叶。宜红早鲜叶丝数量比同等嫩度土茶鲜叶丝数量略高。相关性性分析表明,茶园土壤中Cu元素与茶鲜叶丝数量呈显着正相关;茶园所在地海拔与茶鲜叶丝数量呈负相关性;其余土壤养分和元素与茶鲜叶丝数量相关性不明显。丝绵茶鲜叶原料中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含量丰富,氨基酸≥4.849 mg/g、黄酮(醇)苷≥0.509 mg/g,儿茶素≥3.367 mg/g,生物碱≥5.766 mg/g,有机酸≥1.873mg/g,挥发性糖苷结合物≥0.651 mg/g。土壤中的Cu元素和有效磷与鲜叶黄酮(醇)苷类呈极显着正相关;海拔与黄酮(醇)苷类、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类呈显着负相关;土壤Fe、Cu、Zn元素与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呈极显着正相关。鲜叶黄酮(醇)苷含量与的丝数量呈显着正相关。3、原料嫩度对丝绵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由于茶鲜叶丝与主脉导管及维管束数目密切相关,以主脉导管及维管束数目代表丝的数量,发现不同嫩度茶鲜叶丝数量具有显着差异。丝绵土茶和宜红早鲜叶中的丝数量均是细嫩叶片显着低于其他嫩度叶片。随着嫩度的降低,丝绵土茶中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黄酮(醇)苷、儿茶素、生物碱和糖苷结合物的相对总量呈下降趋势。宜红早鲜叶的各类代谢物含量则随着嫩度的降低而显着上升。各元素含量在不同嫩度的丝绵土茶和宜红早鲜叶中的变化表现一致,N、P、K、Mg、Zn、Cu的含量随着嫩度的降低而下降,而常量元素S、Ca和微量元素Fe、Mn的含量随着嫩度的降低而上升,Se元素则是在成熟及粗老叶片中含量较高,在细嫩叶片中含量较低。随着嫩度的降低,丝绵茶鲜叶纤维素含量显着上升,半纤维素含量显着下降,木质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细嫩叶片中的茶多糖显着高于成熟及粗老叶片,含量在1%左右。不同嫩度的茶鲜叶中的丝数量与鲜叶中的非挥发性代谢物、鲜叶元素无显着相关性,与鲜叶多糖组分中的纤维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茶多糖呈显着负相关。4、原料品种对丝绵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不同品种茶鲜叶中代表丝数量的主脉导管及维管束数目具有显着差异,其中丝绵土茶、宜红早和台茶12号鲜叶中的主脉导管及维管束数量显着高于其余茶树品种鲜叶。不同品种茶鲜叶中的各类非挥发性代谢物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丝绵土茶、宜红早和云南大叶种中氨基酸及有机酸的相对总量较高,其他5类代谢物含量相对较低;福鼎大白、梅占和台茶12号中的黄酮苷(醇)苷类、儿茶素类、生物碱及糖苷结合物的相对总量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氨基酸及有机酸的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不同品种鲜叶元素含量也有显着差异,丝绵土茶和宜红早中N、P、K、Mg、Z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秭归县的两个品种鲜叶持嫩性相对较高;云南大叶种和梅占中的S、Ca、Cu、Zn含量相对较高,Fe含量相对较低;福鼎大白和台茶12号中Fe元素含量相对较高,Ca元素含量则处于居中水平。丝绵土茶和宜红早鲜叶中的多糖类组分相对于其他四个品种来说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云南大叶种、梅占和台茶12号的多糖类组分相对较高,福鼎大白多糖类组分中半纤维素和多糖含量相对最高,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同品种鲜叶丝数量与非挥发性代谢物、鲜叶元素无显着相关性,与多糖类组分中的茶多糖呈显着负相关。
李钰婷[5](2021)在《西瓜属4种近缘种果肉质地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周育娟[6](2021)在《红花紫荆叶片显微结构观察研究》文中提出对南亚热带重要观花园林树种红花紫荆(Bauhinia blakeana)叶片横切面结构进行了显微研究,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的显微结构特征。测量分析了叶片上、下表皮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和长度/宽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及其比值,以及叶脉直径、木质部面积、维管束面积、木质部/维管束。计算分析了叶片组织结构的紧密度、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基于这些结果,探讨了红花紫荆叶片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的关系,为园林绿化中深入认识、合理利用红花紫荆提供参考。
赵通[7](2020)在《敦煌‘李光杏’花芽分化形态观察及雌蕊败育的转录组学分析》文中认为甘肃是杏的原产中心之一。敦煌‘李光杏’(Prunus Armeniaca L.var.glabra Sun S.X.)为甘肃三大名杏之一,花期长,开花量大,但严重的雌蕊败育已成为影响‘李光杏’果实结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以8年生盛果期的‘李光杏’为试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系统了解‘李光杏’的生理形态分化及花芽形态的起止时间,并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矿质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以败育花和正常花为试验材料,石蜡切片观察败育花内部形态变化,转录组分析其败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势败育花占比例差异显着,其中弱树败育率为91.26%,强树为87.51%,中庸树为71.08%;同一树势不同类型结果枝中,花束状果枝的败育率最低,分别为强树(83.41%),中庸树(55.79%),弱树(93.85%)。测定了不同结果分枝类型的花粉活力和发芽率。花粉活力测定结果如下:花束果枝>短果分枝>中果枝>长果枝。发芽率为:短果枝>花束果枝>中果枝>长果枝。2.李光杏花芽分化于6月20日至10月上旬完成。分化过程分为7个阶段: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和花粉细胞期,分化盛期集中在8-9月份,且各时期均有重叠现象。3.随着形态分化的开始,ABA和CTK含量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IAA含量在9月达到高峰;和G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9月份达到高峰;6月份(未分化期)ABA/IAA、ABA/GA、ZR/IAA比值显着高于其他时期,ZR/GA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7月份出现最高值,9月份(雌蕊分化期)最小。GA/IAA在6月份最高,进入形态分化期后逐渐下降。ZR/ABA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9月份最高。4.全氮、全碳含量不断降低,直至10月初分化完成后显着升高,且C/N呈先升后降趋势。李光杏不同分化时期叶片、枝条和花芽中的淀粉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9月份花芽中的淀粉含量最高,大多数花芽都处于雌蕊分化期,淀粉含量在9月份(雌蕊分化期)达到顶峰。花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增长再下降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7月。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期内,需要更多的矿质元素的参与,P、Mg含量的变化呈先降后升趋势,且8月份出现最低值,但Ca、Cu、Fe、K含量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5.李光杏雌蕊败育表现出多种类型。与正常花相比,败育花的雌蕊外观正常,但子房发育异常。多数生长点不均,子房壁薄。雌蕊的花柱低于花丝。显微结构表明,败育花的花粉粒急剧减少,子房萎缩,胚珠原基发育停滞。败育花中ZR、IAA和CTK的激素水平显着降低。但ABA和GA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花。6.根据转录组数据,共鉴定出66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43个,下调基因4104个。根据KEGG途径,丙酮酸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剪接体、RNA转运、内质网蛋白加工等代谢途径显着富集。生长素途径中的AUX1、AUX/IAA、TIR1、ARF、GH3和SAUR,以及脱落酸中的JAZ、MYC2和茉莉酸中的ABF、SnRK2、PP2C等相关基因均有差异表达。同时,正常花中乙烯反应信号因子ERF1/2(DN70415)表达显着上调,乙烯可能是影响李光杏败育的关键调控因子。
魏晓羽[8](2020)在《“醉金香”葡萄反季节栽培的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反季节技术下栽培的葡萄在生理特性上与正常季节栽培的异同,在反季节葡萄栽培技术上开辟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本实验以“醉金香”葡萄为试材,通过反季节栽培技术,探究不同修剪和留芽模式下的萌芽特性,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补光处理对葡萄的影响,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夏季、冬季葡萄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参数以及观测叶片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得出结论如下:1.不同留芽数和修剪时间处理中,8月23日和9月2日夏季修剪后枝条萌芽率最高;8月21日夏季修剪后枝条的结果枝率最高,3、4、5芽修剪下,葡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较高;2.冬季夜间低温处理会降低果实含水量、VC和总糖含量,增加果实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滴定酸含量,其中A处理(夜间温度7℃)的果实横、纵径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综合品质较好;冬季营养生长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与夏季营养生长期水平相近;冬季果实成熟期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低于夏季对照,胞间CO2浓度高于夏季,气孔导度无显着差异;夜间温度7℃下,葡萄叶片正面细胞生长水平与夏季无显着差异,夜间低温处理下的叶片气孔长度、宽度、气孔周长、气孔面积都显着增加;3.冬季葡萄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夏季;夏季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冬季;冬季葡萄叶片厚度随着果实成熟呈变薄的趋势,栅栏组织厚度降低,海绵组织厚度增加;补白光和红白光复合处理后,能有效改善叶片的组织结构,增加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提高叶片组织紧密度,叶片衰老现象明显减缓;4.冬季葡萄叶片比夏季更早衰老,嗜锇颗粒增多并出现脂质球,补白光和红白光复合处理下,叶片细胞形态完整,叶绿体部分肿胀,出现较多脂质球、嗜锇颗粒等;补红光处理下,叶绿体解体现象明显,叶片各组织厚度变化不明显。综上,扬州地区8月21日左右、留3-5芽修剪,“醉金香”葡萄的萌芽及成花特性较好。夜间温度保持在7℃能够较好维持反季节葡萄的正常生命活动。适当的补光处理有助于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适当的进行追肥,调整管理方式培养健壮的二次枝及叶片,有助于为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供能基础。
甘海明,岳学军,洪添胜,凌康杰,王林惠,岑振钊[9](2018)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的高光谱反演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二维分布变化规律,实现无损检测病虫害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的影响,为评估嫩叶抗寒能力、龙眼结果期的施肥量和老熟叶的修剪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龙眼叶片在369988 nm区间的高光谱图像,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r)分析了龙眼叶片生长过程中各波段光谱响应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性,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特征波段图像纹理特征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将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导入深度学习中的稀疏自编码(SAE)模型预测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结合"图谱信息"的SAE模型预测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龙眼叶片3个生长发育期相关系数的曲线均在700 nm附近出现波峰,嫩叶、成熟叶和老熟叶3个阶段相关性最高的波长分别为692、698和705 nm;全发育期的最敏感波段相关性远高于3个生长发育期,r达到0.890 3。回归模型中,吸收带最小反射率位置和吸收带反射率总和建立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c2=0.856 8,RMSEc=0.219 5;Rv2=0.771 2,RMSEv=0.286 2),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均高于单一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所有预测模型中,结合"图谱信息"的SAE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c2=0.979 6,RMSEc=0.171 2;Rv2=0.911 2,RMSEv=0.211 5),且预测性能受叶片成熟度影响相对较小,3个生长阶段Rv2的标准偏差仅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标准偏差的29.9%。【结论】提出了一种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的方法,成功率为100%。基于光谱特征的回归模型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预测效果变化较大,而基于"图谱信息"融合的SAE模型预测性能受叶片成熟度影响相对较小且预测精度较高,SAE模型适用于不同成熟度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预测。
韩冬梅,曾婷,李建光,罗焘,李保建,吴振先[10](2018)在《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以石硖和储良两个品种龙眼(Dimocarps longana Lour. cv. Shixia and Chuliang)果实为试材,比较了挂树成熟与衰老(退糖)期间果皮和果肉的解剖学结构,测定了成熟与衰老期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石硖成熟期比储良短,分别为14 d和21 d,之后退糖,TSS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每天0.60%和0.31%。完全成熟时,龙眼果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果皮为数层平行排列的变形细胞,附着不连续的角质层和蜡块;中果皮为大的层状薄壁细胞,间以块状栓质组织、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为12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胞壁角质层深厚;果肉表面光滑,薄壁细胞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退糖时,外表皮的蜡质层和表皮毛脱落,外、中果皮里的胞间隙或层状缝隙增大,内果皮表面出现破损和"钉"状突起物;果肉表面皱褶增多,结构塌陷,胞壁可能增厚。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果皮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成熟时的中果皮,石硖细胞排列紧密、缝隙小而少,而储良细胞间隙较大;果肉结构差异在于成熟时石硖胞壁坚挺、呈长圆形,而储良胞壁卷曲、呈狭长型,刚性弱于石硖;退糖时储良果肉皱缩塌陷比石硖明显,但后者出现细胞壁纤维化增厚的特异现象。
二、不同成熟度龙眼叶片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成熟度龙眼叶片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体胚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1 体胚发生的理论基础 |
1.2.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 |
1.2.2.1 基因型 |
1.2.2.2 外植体 |
1.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2.4 基本培养基 |
1.2.2.5 碳氮源 |
1.2.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
1.2.4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4.1 能量物质变化 |
1.2.4.2 H_2O_2及酶活性变化 |
1.2.4.3 内源激素变化 |
1.2.5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6 人工种子的研究 |
1.3 立题依据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花榈木体胚诱导的外部因子筛选 |
2.1.2.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2.1.2 碳氮源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2.2 花榈木体胚诱导的内部因子筛选 |
2.1.2.2.1 不同外植体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2.2.2 未成熟胚不同采种时期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2.2.3 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部因子对花榈木体胚诱导的影响 |
2.2.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1.1.2 植物激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2.2.1.1.3 培养方式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诱导的影响 |
2.2.1.2 碳氮源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1.2.1 碳源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1.2.2 蔗糖浓度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1.2.3 有机氮源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2 内部因子对花榈木体胚诱导的影响 |
2.2.2.1 外植体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2.1.1 外植体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2.1.2 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对体胚诱导的影响 |
2.2.2.2 未成熟胚采种时期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2.2.2.1 采种时期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2.2.2 采种时期对体胚诱导的影响 |
2.2.2.3 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2.2.3.1 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2.3.2 基因型对体胚诱导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培养方式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3.2 碳氮源和基本培养基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3.3 外植体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3.4 未成熟胚采种时期对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的影响 |
2.3.5 基因型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及人工种子的萌发诱导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的萌发、生根及其炼苗 |
3.1.2.2 花榈木人工种子制作、贮藏及萌发的研究 |
3.1.2.2.1 人工种子胶囊的筛选 |
3.1.2.2.2 人工种子胶囊附加物的筛选 |
3.1.2.2.3 花榈木人工种子制作及低温贮藏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体细胞胚的萌发、生根和炼苗 |
3.2.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胚萌发的影响 |
3.2.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胚生根的影响 |
3.2.1.3 体胚幼苗的驯化 |
3.2.2 花榈木人工种子的制作 |
3.2.2.1 人工种子胶囊的制作方法 |
3.2.2.1.1 制作方法对人工种子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1.2 制作方法对人工种子胶囊失水率和复水指数的影响 |
3.2.2.1.3 不同人工种子胶囊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
3.2.2.2 附加物对人工种子胶囊性质的影响 |
3.2.2.2.1 附加物对人工种子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2.2 附加物对人工种子胶囊失水率和复水指数的影响 |
3.2.2.2.3 不同附加物的人工种子胶囊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
3.2.2.3 花榈木人工种子的萌发及贮藏 |
3.2.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工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3.2 低温贮藏时间对花榈木人工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胚萌发及生根的影响 |
3.3.2 制作方法对人工种子胶囊的影响 |
3.3.3 附加物对人工种子胶囊的影响 |
3.3.4 低温贮藏时间对人工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花榈木体胚发生的细胞学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组织学 |
4.1.2.2 体细胞胚胎发生组织化学 |
4.1.2.3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组织学 |
4.2.2 体细胞胚胎发生组织化学 |
4.2.2.1 淀粉粒变化 |
4.2.2.2 蛋白粒变化 |
4.2.3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能量物质的测定 |
5.1.2.2 H_2O_2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 |
5.1.2.3 内源激素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能量物质 |
5.2.2 H_2O_2含量和酶活性 |
5.2.3 内源激素 |
5.2.4 内源激素比值 |
5.3 讨论 |
5.3.1 能量物质 |
5.3.2 H_2O_2含量和酶活性 |
5.3.3 内源激素 |
5.3.4 内源激素比值 |
5.4 小结 |
第六章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2.1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6.1.2.2 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
6.1.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6.1.2.4 基因qRT-PCR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RNA序列分析 |
6.2.2 基因功能注释 |
6.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及富集分析 |
6.2.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6 植物激素合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7 qRT-PCR验证结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适宜的外部因子 |
7.1.2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适宜的内部因子 |
7.1.3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萌发 |
7.1.4 花榈木人工种子制作及萌发 |
7.1.5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体系的建立 |
7.1.6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变化 |
7.1.7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机理 |
7.1.8 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 |
7.2 特色与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初烤烟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的叶片区段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设备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试验样品制作 |
1.2.2 烟叶表面扫描电镜图像采集 |
1.2.3 烟叶表面扫描电镜图像处理 |
1.2.4 分切烟叶感官品质评价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烟叶不同区段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指标的变化 |
2.2 基于表面微观结构特征和Fisher最优分割法的烟叶区段划分 |
2.2.1 表面微观结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2.2.2 烟叶区段直径计算 |
2.2.3 烟叶不同分类数最小目标函数计算和分类 |
2.2.4 烟叶最优分类数确定 |
2.3 分割烟叶感官品质的检验 |
3 结论 |
(3)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 |
1.1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的形态结构 |
1.2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的化学组分 |
2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合成的机制 |
3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3.1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
3.2 紫外线辐射对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的影响 |
3.3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与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 |
4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与病虫危害的关系 |
5 讨论与结语 |
(4)土壤、原料对秭归丝绵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茶鲜叶品质形成影响因素 |
1.2.2 茶树叶片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茶样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茶鲜叶丝结构组成分析及数目测定 |
2.3.2 茶鲜叶非挥发代谢物的测定 |
2.3.3 土壤理化指标及茶鲜叶元素的测定 |
2.3.4 茶鲜叶多糖类组分测定 |
2.3.5 茶鲜叶丝可溶性蛋白测定 |
2.3.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鲜叶丝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分析 |
3.1.1 茶鲜叶丝的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 |
3.1.2 茶鲜叶丝的数量分析 |
3.2 茶园土壤条件对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
3.2.1 丝绵茶茶园土壤养分及元素含量分析 |
3.2.2 不同茶园土壤条件下的丝绵茶鲜叶非挥发性代谢物分析 |
3.2.3 不同茶园土壤条件下丝绵茶鲜叶元素含量分析 |
3.2.4 不同茶园土壤条件下的丝绵茶鲜叶多糖类组分含量分析 |
3.2.5 不同茶园土壤条件对丝绵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影响小结 |
3.3 原料嫩度对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
3.3.1 不同嫩度丝绵茶鲜叶非挥发性代谢物含量分析 |
3.3.2 不同嫩度丝绵茶鲜叶元素含量分析 |
3.3.3 不同嫩度丝绵茶鲜叶多糖类组分含量分析 |
3.3.4 不同原料嫩度对丝绵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影响小结 |
3.4 原料品种对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
3.4.1 不同品种茶鲜叶非挥发性代谢物含量分析 |
3.4.2 不同品种茶鲜叶元素含量分析 |
3.4.3 不同品种茶鲜叶多糖类组分含量分析 |
3.4.4 不同原料品种对茶鲜叶丝及品质成分影响小结 |
4 讨论及展望 |
4.1 讨论 |
4.2 展望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红花紫荆叶片显微结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及分析 |
3.1 叶表皮显微结构特征 |
3.2 叶肉显微结构特征 |
3.3 叶脉显微结构特征 |
4 讨论 |
(7)敦煌‘李光杏’花芽分化形态观察及雌蕊败育的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
1.3 雌蕊败育研究进展 |
1.4 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 |
1.5 雌蕊败育与内源激素 |
1.6 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与花芽分化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敦煌李光杏生物学特性及雌蕊败育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李光杏不同质花的分布 |
2.2.2 不同地区李光杏开花坐果率的调查 |
2.2.3 不同花型李光杏的花粉活力及发芽率的变化 |
2.2.4 不同树势李光杏的果实品质的变化 |
2.2.5 李光杏正常花与败育花蕾外部形态的变化 |
2.2.6 李光杏雌蕊败育时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李光杏花芽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碳氮比值的动态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3.1.3 试验指标测定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李光杏’花芽生理分化时期的确定 |
3.2.2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的划分及观察 |
3.2.3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3.2.4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不同激素比值的变化 |
3.2.5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全碳、全氮及C/N比值的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李光杏’花芽分化时期光合、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的动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4.1.3 试验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李光杏不同分化时期光合指标的变化 |
4.2.2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
4.2.3 ‘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时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李光杏’雌蕊败育的显微结构观察及转录组揭示内源激素参与雌蕊败育的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试验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李光杏正常花与败育花的形态差异 |
5.2.2 李光杏正常花和败育花的显微观察 |
5.2.3 Unigene长度分布 |
5.2.4 Illumina测序和转录组的从头组装 |
5.2.5 DEGs的功能分类 |
5.2.6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鉴定 |
5.2.7 unigenes的 KEGG分类 |
5.2.8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5.2.9 DEGs对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的响应 |
5.2.10 几种关键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验证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醉金香”葡萄反季节栽培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反季节栽培的历史与现状 |
1.2 反季节栽培的栽培技术研究 |
1.2.1 设备对植物的影响 |
1.2.2 技术对植物的影响 |
1.3 反季节栽培的管理技术研究 |
1.3.1 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
1.3.1.1 低温对植物叶片的影响 |
1.3.1.2 低温对植物果实的影响 |
1.3.2 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
1.3.3 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
1.3.4 其他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修剪时间和留芽数对反季节葡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管理方法 |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修剪时间对反季节葡萄萌芽特性的影响 |
2.2.2 不同修剪留芽数对反季节葡萄萌芽特性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修剪时间对反季节葡萄萌芽特性的分析 |
2.3.2 修剪留芽数对反季节葡萄萌芽特性的分析 |
第3章 温度对反季节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管理方法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夜间温度对果实生长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2 夜间温度对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 |
3.2.3 夜间温度对葡萄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4 夜间温度对葡萄叶片上表皮细胞的影响 |
3.2.5 夜间温度对葡萄叶片下表皮细胞的影响 |
3.2.6 气孔参数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温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 |
3.3.2 温度对光合参数的影响分析 |
3.3.3 温度对叶片表皮细胞的影响分析 |
第4章 光照对反季节葡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管理方法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照对反季节葡萄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2.2 光照对反季节葡萄光合参数的影响 |
4.2.3 不同补光措施对反季节葡萄光合参数的影响 |
4.2.4 不同补光措施对反季节葡萄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
4.2.5 不同补光措施对反季节葡萄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6 叶片显微结构参数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光照对反季节葡萄光响应曲线的分析 |
4.3.2 光照对反季节葡萄光合参数的分析 |
4.3.3 补光措施对反季节葡萄叶片显微结构的分析 |
4.3.4 补光措施对反季节葡萄叶片超微结构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的高光谱反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样本采集与处理方法 |
1.2光谱数据采集 |
1.3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分布的测定 |
1.4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
1.5分析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高光谱图像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的效果 |
2.2不同生长阶段龙眼叶片光谱响应特征 |
2.3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 |
2.4基于稀疏自编码器的叶绿素含量反演 |
2.4.1特征波段图像纹理特征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
2.4.2“图谱信息”融合建立的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 |
2.5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布预测 |
3讨论与结论 |
(10)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取样 |
1.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3 电镜制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个品种龙眼果实在成熟至退糖期间TSS含量和成熟度的变化 |
2.2 龙眼果实在成熟至衰老期间的表观性状变化 |
2.3 成熟与退糖期间龙眼果皮显微结构变化 |
2.3.1 石硖龙眼果皮显微结构 |
2.3.2 储良龙眼果皮显微结构 |
2.4 成熟与退糖期间龙眼果肉显微结构变化 |
2.4.1 石硖龙眼果肉显微结构 |
2.4.2 储良龙眼果肉显微结构 |
3 结论与讨论 |
四、不同成熟度龙眼叶片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花榈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及其机理研究[D]. 吴高殷. 贵州大学, 2021
- [2]基于初烤烟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的叶片区段划分[J]. 高辉,杨晶津,李思源,王玉真,刘静,汪显国,刘继辉,杨盼盼,邱昌桂,高占勇. 烟草科技, 2021(09)
- [3]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 武瑞鑫,刘贵波. 草学, 2021(04)
- [4]土壤、原料对秭归丝绵茶丝及品质成分的影响[D]. 刘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西瓜属4种近缘种果肉质地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李钰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红花紫荆叶片显微结构观察研究[J]. 周育娟. 绿色科技, 2021(09)
- [7]敦煌‘李光杏’花芽分化形态观察及雌蕊败育的转录组学分析[D]. 赵通.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8]“醉金香”葡萄反季节栽培的生理特性研究[D]. 魏晓羽. 扬州大学, 2020(04)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龙眼叶片叶绿素含量预测的高光谱反演模型[J]. 甘海明,岳学军,洪添胜,凌康杰,王林惠,岑振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3)
- [10]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J]. 韩冬梅,曾婷,李建光,罗焘,李保建,吴振先.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