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盛夏酷暑及环流分析

江苏盛夏酷暑及环流分析

一、江苏盛夏出现的凉伏与酷暑及环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闵天怡[1](2020)在《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的成因起始于“围合”(enclosing)与“开启”(opening)二种环境调控动机,“围合”的意义在于从沆莽的自然中划定明确的气候边界、在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一小片以供居住的空间;“开启”的意义则在于提供内、外环境的交互方式,即生活所需的路径、光、风、热等等。因此,在“围合”、“开启”共同构建的环境调控的基本动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围合”与“开启”二个分立的环境调控体系,用以表达人类在适应气候的漫长岁月中对于环境作用机制的经验认知与策略践行。其中,“围合”体系指向了内外存在的哲学,是以“隔离”为基础的内、外环境问题的异质化与差异性的存在;而“开启”体系则是在能量的流动性与建筑开启的可控性基础上,阐释了“外部”和“内部”并非对立的关系,是以“选择”机制指向了建筑形式自主性与环境能量调控性的协同演进模式,以及“开启”体系自身作为一种环境调控类型的技术策略与现实意义。首先,文章从建筑“开启”的概念展开讨论,建立其建筑学角度的本体意义,并对其进行类型的阐释。继而通过气候认知,以及能量、气候、建筑与使用主体之间的思考,定义了气候环境系统下的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与人体反应系统,旨在从能量的流动维度,探索生物气候语境下乡土建筑的“开启”语言及范式。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议题下,为重新思考低能耗建筑环境调控的自主性法则提供知识基础。其次,借助于生物气候理论的应用,和基于地方气候分析与热舒适理论之上的、以被动式气候调控策略为主导的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的建立,对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气候进行梳理与评价,确立太湖流域的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并明确地区内各被动式气候控制策略可进行热舒适调节的时间范围,以及通过被动式气候调节策略能够增补的时间比。继而,以“开启”体系为切入点,以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为依托,在较为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及其开启要素进行类型归纳。并在建筑“开启”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二个“开启系统”(空间开启、界面开启)以及四个“开启层级”(体形开启、夹腔开启、界面开启、构造开启),建立“体系-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并从地区内高温、潮湿、多雨、静风天气较多的气候特点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地分析了乡土民居各“开启”要素在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中的应变特征及量化指标,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在长期适应气候与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变,及其调节微气候环境的被动式策略进行全面解读和定性提取、定量分析。随后,基于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文章提出“样本民居”的概念,以改进后的具体民居作为样本,结合物理环境实测数据,从四个开启层级入手,进行样本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深入剖析,以及热、风、光气候应变性能的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其中包含了热密度、风密度、光密度三类环境模型。最后,通过探讨与总结“开启”体系的气候引导策略,归纳夏热冬冷地区“风热环境”、“光热环境”二种环境调控模式,以及二者在应对夏、冬两种不同气候条件时所呈现的具体地域性环境调控策略。同时,冀望在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研究基础之上,提供一种面向环境调控的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范式,以及适宜技术的地域表达,从而能够指向基于在地气候环境调控的在地文化。(全文正文部分共计224,005字、图450张、表44张。)

付强,赵晶,李庆国,张昊[2](2019)在《2018年延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天气特征,探讨了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8年延边地区发生的这次持续性罕见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大陆高压东移与控制东北—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合并,使其面积扩大、强度增强,并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此次延边地区的高温天气作用非常小,非绝热因子才是本次高温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

马煜[3](2017)在《2015年7月新疆博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NCEP/NCAR 1°×1°格点资料,对2015年7月22—23日新疆博州出现的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是导致博州乃至整个新疆出现极端高温的重要天气系统。伊朗副高的形成与高低层暖平流存在着联系。同时高温的产生也与副热带急流有关,伊朗副高东侧的强下沉气流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结果,即当伊朗副热带高压东南侧位于高层副热带急流入口处的左部位时,受到动力辐合机制作用,区域内出现了强盛的下沉气流,形成了明显的晴空辐射增温现象以及下沉绝热增温,增加了极端高温天气发生概率。而且地形造成的焚风效应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天气的形成。

邓孟仁[4](2017)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适应已从对气候的被动适应变成通过能量转换的主动适应,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比例已接近40%,成为加剧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进步也使建筑的空中发展成为可能。城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一定程度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与使用需求,但同时在生态方面也产生不少负面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超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外主要是高强度的开发与使用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外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巨大规模的建筑个体也改变了原有的微气候条件。对内主要是建造耗能,从全生命周期看,它不仅体现在建设、拆除过程中的各种能源消耗,同时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而消耗巨大能源;特殊的结构体系也制约了功能的适应性从而削弱了建筑本体的高效性与长效性。但是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现实要求城市建筑必须以更高密度发展策略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当前,在岭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且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使用与废物产生最为集中的生态单元之一,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长时间存在并发展,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生态研究与设计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岭南地域,结合自身多年的超高层建筑设计经验与设计案例,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知识,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详细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内外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中有序循环转换的途径与促成建筑成为自然、节能、高效的有机整体的方法。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横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文献阅读法、设计实践法等常规方法,还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计算机软件模拟、SPSS数据统计、空间句法等科学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与技术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实现生态性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方面,探讨了生态位原理与建筑规划的结合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多层次的可达途径设计,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态位与适应岭南地域的自然生态位的策略,使外部自然环境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从而建立起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本体设计方面,围绕生态效率的本质,从空间、环境、行为三个方面对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与长效性做了较全面研究,阐述了合理的尺度设计、功能适应性的提高、建筑空间协同等策略是提高建筑本体高效性的基础,而弹性灵活的建筑空间尺寸、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自然环境空中补偿、纵向空间的联动则是实现长效的关键,只有提高超高层建筑本体的生态效率,才能实现建筑真实生态性;在应对地域气候被动式设计方面,结合建筑高度与体量的特点,通过传统技术现代提炼,结合软件模拟技术,研究了建筑体型、平面组合、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与建筑节能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建筑对自然气候的被动式设计与主动式利用的策略;最后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章节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现有气候条件,提高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对太阳辐射、雨水、风能创新一体化利用策略。本研究通过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丰富了建筑学学科的内容,补充了岭南地域性建筑生态设计理论,填补了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系统研究的空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与结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揭示了符合生态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核心内涵,探究了岭南地域超高层建筑友好型设计策略,拓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视野,使无机建筑环境与有机自然环境以良性的方式产生无缝对接,成为低能耗的城市载体,它构建了超高层建筑、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对于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岭南地域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袁媛,井宇,陈闯,侯建忠[5](2015)在《2014年陕西省持续性高温天气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下旬-8月初陕西省持续性高温天气的高空环流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是这次持续性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相互叠加形成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持续性的控制陕西省。由于副热带高压位于内陆,导致海洋至大陆的水汽输送断裂,副热带高压的强盛也使得高空锋区始终维持在较高纬度,冷空气无法南下。整个陕西省处于一个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均无法影响到的区域内,天气形势稳定,导致长时间的高温天气。高原暖脊东移引起的地面气温上升,是造成这次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计算分析陕西高温过程温度局地变化的各项得出,垂直项和非绝热项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发生,非绝热加热项对增温的贡献更大。

李少魁[6](201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60~2012年长三角地区34个气象站温度和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副高指数资料和NOAA提供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变换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近53年长三角地区极端高温和低温均呈上升趋势,而极端低温上升趋势更为显着,极端低温和高温上升最快趋势最明显的地区为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2)长三角地区的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极端降水指数呈上升趋势,浙江地区的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极端降水偏多年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偏少年主要集中在60年代。苏北、浙江东部沿海及岛屿站点的降水变化更为显着,容易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射阳及周围地区降水减少将趋于干旱。(3)长三角地区极端低温异常年的环流背景差异表现为:冷冬年东亚地区中高纬度为“+-”的波列分布,我国大部分区域为低压控制;暖冬年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为“-+-”的波列分布形式,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控制。极端高温指数与西太副高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副高西伸脊点指数呈负相关,其中8月份相关性最好;厄尔尼诺年夏季极端高温偏低即出现凉夏,拉尼娜年夏季极端高温偏高即出现酷暑;城市化效应是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极端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4)当欧亚大陆500hpa呈现“+-+”东西向波列分布,华东地区中低层风场对流强盛,有南风气流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伴有强烈的水汽输送等大气环流条件下,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偏多;反之极端降水偏少。极端降水与副高强度指数表现为较好的正相关,与副高西伸脊点位置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从全球海表温度分布来看,赤道东太平洋南部及秘鲁沿岸海域、非洲好望角南部中纬度的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的海温距平(SSTA)持续偏高(偏低)是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偏多(偏少)的明显信号。分析认为,大气环流背景、副高强度和西伸脊点位置的变化以及城市化效应是引起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重要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端气温具有一定的指示性。大气环流形势的不同、副高强度和位置的变化、高空风场以及水汽输送的差异是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异常的直接原因,部分海域海表温度异常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严文莲,韩桂荣,魏建苏,李超,孙燕[7](2012)在《2010年江苏省连续性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江苏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961—2010年全省73个站的历史高温资料以及NCEAP 2.5×2.5再分析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苏省高温天气气候特点及2010年高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2010年连续高温天气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温日数以7月最多(占高温总日数的44.1%)、8月次之(占29.2%);空间分布上呈西南部地区多,东部沿海少的特点;2010年8月连续高温频发,过程间隔时间短,且区域性连续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在8月份,较多年平均偏晚,部分市县最高气温创当地有气象资料以来的历史新高;盛夏期间前期赤道辐合带不活跃,不利于副高北抬,是造成该年出梅后区域性连续高温偏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8月份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盛的副高持续控制江苏省,加上台风北上活动影响少,致使该月连续性高温频发。连续高温期间副高能快速恢复增强,促使连续性高温过程频繁且间隔时间短。

王秋云[8](2011)在《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的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加快,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也随之递增,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对高速公路沿线高、低温胁迫的形成机制及预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根据沪宁高速公路AMMS实时监测数据筛选出若干典型的高、低温个例,应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 for Version 3.2)结合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经检验发现模拟效果较为理想。根据模式输出结果对公路环境下高、低温天气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下垫面因素对高、低温胁迫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天气的预警参数,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模型。通过对筛选出的30个高温个例的数值模拟及统计分析表明:(1)利用WRF模式对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模拟是可行的;(2)对模式输出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取了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天气的数值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前一日14时地表温度Ts≥40℃、地面潜热通量F1为正且其值≥350W·m-2、近地面相对湿度Hr≤60%、当日08时地面感热通量Fs为负且绝对值≥70 W·m-2、当日08时地面水平风速Vs≤3m·s-1;(3)以上述预警指标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梅村和河阳站的高温天气预报模型,经检验发现所建模型对2010年7~8月每日14时气温的预报准确率较高,基本符合预报要求。利用2008年7月4日至6日高温个例的模式输出结果对其诊断分析后发现:(1)温度平流对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中地面增温影响较小;(2)江苏的沿江和苏南地区上空大气层结稳定,有强烈下沉运动,有利于高温的形成;(3)高温时段内,该地区高、低空相对湿度低,地面水平风速小,地表长波辐射强,是贴地气层增温迅速的重要原因;(4)地形起伏对公路沿线高温天气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焚风效应上反映出来,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近地层气温变化的作用可以通过感热吸收和潜热释放的差异来体现。考虑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WRF模式耦合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对2009年7月19日至21日出现的高温天气过程模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此次高温天气对陆面过程较为敏感,模式中耦合陆面参数化方案后的试验结果更接近实况。SLAB、NOAH、RUC三种陆面方案均较为真实地模拟出了梅村站气温变化趋势,但耦合NOAH陆面方案对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最高;(2)不同陆面方案的模拟结果共同反映出,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感热通量大而潜热通量小这一特征,NOAH方案对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模拟效果更理想;(3)垂直运动对陆面方案的敏感性较强,基于NOAH方案模拟的垂直运动效果最好;(4)SLAB、NOAH和RUC陆面方案模拟的相对湿度间存在差异,SLAB方案较其他两个方案的模拟效果更好些;(5)三种陆面方案模拟的地面水平风速都较小,这有利于地面高温出现,地面风速模拟对陆面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NOAH方案对其模拟效果最佳。通过对筛选出的30个低温个例的数值模拟与统计分析表明:(1)利用WRF模式对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的低温天气过程进行模拟是可行的;(2)提取的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低温天气的预警指标有: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前一日05时地表温度Ts≤-3℃、前一日05时850hPa温度平流Atemp≤-1×10-3K/s、前一日05时地面长波辐射通量Fdlw≤230W·m-2、前一日23时近地面相对湿度Hr≤45%、地面向上热通量Fuh在-50W·m-2与0W·m-2之间;(3)建立了玉祁和镇江站的低温天气预报模型,经检验发现所建模型对2010年1月每日05时气温的预报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2009年1月23日至25日低温天气过程的模拟及诊断分析表明:(1)江苏处于西北气流的风场中,北方冷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此,使江苏大幅度降温:(2)苏南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较强的冷平流,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均被冷平流控制,温度平流为低温的形成、发展及维持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热力背景;(3)对流层低层几乎没有垂直运动,绝热冷却项不是造成此次低温天气的主要原因;(4)模拟区域内高低层水汽含量较低,且近地层风速较小,上下层空气热量交换不显着,此形势有利于夜间辐射降温。本研究以高速公路实测气象资料为基础,利用WRF模式,合理选择参数化方案和陆面物理过程,对高速公路高低温天气过程进行了较精细的数值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和预报效果。同时根据模式输出结果,结合不同尺度天气气候背景,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DEM模型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了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形成的物理机制及公路周边特殊地理环境对高低温天气产生的影响。研究具有精细性、机理性、系统性,为我国高速公路现代交通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包云轩,王秋云,严明良,袁成松[9](2010)在《复杂环境背景下高温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应用WRF模式对2008年7月初发生在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包括沪宁高速公路在内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rcGIS9.3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高温天气形成的地理背景进行了空间分析,并进行了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中温度平流项对地面增温影响较小;江苏上空的大气呈稳定状态,且有强烈的下沉运动,有利于高温的形成;高温时段,江苏大部分地区高、低层大气都为相对湿度低值区,空气干燥,且地面水平风速较小;高温期间,研究地段内的向下长波辐射很强,使江苏迅速增温;地形因子对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天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焚风效应来实现的,而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通过所获得的感热和释放的潜热不同来影响近地层温度的。

缪启龙,潘文卓,许遐祯[10](2008)在《南京5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夏季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热积温和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利用候温法研究了南京夏季候平均气温≥22℃的候数变化和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演变,探讨了南京夏季各温度指标的年代变化和凉夏、酷暑的分布。结果表明,56年来南京夏季平均气温是上升的,而极端高温和热积温1990年代以前是下降的,但本世纪头几年回升明显;当今南京的夏季始于5月下旬或中旬,终于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南京夏季时间尺度的明显增长与全球变暖相对应;南京1950、1960年代夏季较热,酷暑年较多,1970、1980年代较凉,凉夏年较多,1990年代以后夏季气温回升,但本世纪头几年南京夏季虽较热但未有凉夏、酷暑的异常年出现。南京温度及热积温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演变和热带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紧密相联,致使南京相应降水日数、日照时数等的变化,可引起南京夏季气温的相应变化。

二、江苏盛夏出现的凉伏与酷暑及环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盛夏出现的凉伏与酷暑及环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概念
        1.1.1 缘起
        1.1.2 “开启/opening”的概念讨论
        1.1.2.1 词义辨析
        1.1.2.2 语义场的建立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田野调查(基础资料及样本的采集)
        1.4.2 类型分析到多维度比较分析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4.4 气候分析方法与计算工具的应用
    1.5 相关研究的综述
        1.5.1 有关生物气候地方主义与生物气候设计方法的研究
        1.5.2 有关环境调控的研究
        1.5.3 有关热力学建筑的研究
        1.5.4 有关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6 研究框架
2 人类居所与气候控制
    2.1 气候认知与地理风土论
        2.1.1 气候认知
        2.1.2 地理环境决定论
        2.1.3 风土论
    2.2 能量、气候、建筑
        2.2.1 历史维度
        2.2.2 现代危机
    2.3 基于热力学法则的气候环境系统
        2.3.1 气候环境系统
        2.3.1.1 气候协同与能量转换的热力学基础
        2.3.1.2 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人体反应系统
        2.3.2 气候设计的方法
    2.4 乡土语境下的气候控制
        2.4.1 形式的自然法则
        2.4.2 人类建造活动与气候关系的历史演进
        2.4.2.1 “开启”作为寻求自然的庇护
        2.4.2.2 “围合”作为抵御气候的抗争
        2.4.2.3 “围合”与“开启”作为住所的基本要素
        2.4.3 乡土建筑的气候控制
        2.4.3.1 被动式降温
        2.4.3.2 被动式采暖
    2.5 生物气候学的应用
        2.5.1 热舒适的量化
        2.5.1.1 生物感觉表征:二种热舒适评价模型
        2.5.1.2 经验模型的研究基础
        2.5.1.3 机理模型的研究基础
        2.5.2 人体舒适区域的评定
        2.5.2.1 人体舒适区域
        2.5.2.2 舒适区域的可移动性
        2.5.3 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
        2.5.3.1 生物气候图法
        2.5.3.2 其它方法
        2.5.3.3 本文采用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与生物气候需求
    3.1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
        3.1.1 温度分析
        3.1.2 太阳辐射、日照分析
        3.1.3 风向、风量分析
        3.1.4 雨水分析
        3.1.5 湿度、蒸发量分析
    3.2 太湖流域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
        3.2.1 确定太湖流域生物气候舒适区
        3.2.1.1 夏季舒适区
        3.2.1.2 冬季舒适区
        3.2.2 基于生物气候图的太湖流域被动式气候控制区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类型阐释与气候应变特征的定性提取
    4.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概况
        4.1.1 太湖流域地理、气候特征
        4.1.2 太湖流域的住居文化
        4.1.2.1 文化构成
        4.1.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
    4.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归纳
        4.2.1 基本分类
        4.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空间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2.1 “体形开启”层级
        4.2.2.2 “夹腔开启”层级
        4.2.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界面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3.1 “界面开启”层级
        4.2.3.2 “构造开启”层级
    4.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气候应变特征
        4.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二个开启系统气候应变特性因子类型归纳
        4.3.2 热应变特征
        4.3.2.1 界面开启的温度调节模式
        4.3.2.2 空间开启的温度阻尼模式
        4.3.2.3 过热季的遮阳模式
        4.3.3 风应变特征
        4.3.3.1 顺导模式
        4.3.3.2 诱导模式(纵、横腔体)
        4.3.3.3 局部导风模式
        4.3.4 光应变特征
        4.3.4.1 直接光照模式
        4.3.4.2 间接光照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性能的定量研究
    5.1 气候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5.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 共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1 “Sol-Air”理论与最佳热方位原则
        5.2.1.2 “开启系数”与热交换性能分析
        5.2.2 历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2.1 界面开启系数与夏、冬季热稳定性
        5.2.2.2 夏季遮阳性能
        5.2.2.3 冬季采暖性能
    5.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1 “开启”要素与最佳风方位角
        5.3.1.2 “开启”系数与透风、导风性能
        5.3.1.3 开阖方式与导风性能
        5.3.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2.1 纵、横腔体日间导风性能
        5.3.2.2 纵、横腔体夜间导风性能分析
    5.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1 “空间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1.2 “界面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2.1 夏季采光性能
        5.4.2.2 冬季采光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机制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1 研究样本及路径
        6.1.1 苏州陆巷村遂高堂概况
        6.1.1.1 村落区位
        6.1.1.2 地区样本民居的提取
        6.1.1.3 地区样本民居的改进
        6.1.2 环境实测
        6.1.2.1 测试参数及仪器
        6.1.2.2 空气温度
        6.1.2.3 相对湿度
        6.1.2.4 风速
        6.1.3 研究路径
        6.1.3.1 热力学系统与模型
        6.1.3.2 建立样本民居气候模型“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
    6.2 太湖流域样本民居四个“开启层级”的气候应变机制
        6.2.1 样本民居“体形开启”层级的阻尼机制
        6.2.1.1 “体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1.2 “体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1.3 “体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2 样本民居“夹腔开启”层级的梯度机制
        6.2.2.1 “夹腔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2.2 “夹腔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2.3 “夹腔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3 样本民居“界面开启”层级的引导机制
        6.2.3.1 “界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3.2 “界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3.3 “界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4 样本民居“构造开启”层级的自适机制
        6.2.4.1 “构造开启”层级的热应变机制
        6.2.4.2 “构造开启”层级的风应变机制
        6.2.4.3 “构造开启”层级的光应变机制
    6.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原型
        6.3.2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密度、风密度环境模型
        6.3.2.1 空间维度
        6.3.2.2 时间维度
        6.3.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光密度环境模型
        6.3.3.1 空间维度
        6.3.3.2 时间维度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调控模式与策略研究
    7.1 太湖流域气候条件与“开启”体系环境调控机制
        7.1.1 吻合分析
        7.1.2 权重原则
        7.1.3 应对机制
    7.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2.1 夏季风热协同体:“防热/散热”模式
        7.2.1.1 抑制得热:防热
        7.2.1.2 促进通风:散热
        7.2.2 冬季风热矛盾体:“采暖/保温”模式
        7.2.2.1 促进得热:采暖
        7.2.2.2 抑制通风:保温
    7.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3.1 夏季光热矛盾体:“遮阳/采光”模式
        7.3.1.1 抑制得热:遮阳
        7.3.1.2 促进光照:采光
        7.3.2 冬季光热协同体:“集热/纳阳”模式
        7.3.2.1 促进得热:集热
        7.3.2.2 抑制遮光:纳阳
    7.4 本章小结
8 面向环境调控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在地文化的生成
    8.1 在地文化:自然环境、人类环境、技术环境的协同演进
        8.1.1 自然环境的地方谱系
        8.1.2 人类环境与技术环境的联结
        8.1.3 三者协同演进下的在地文化
    8.2 地理气候对地方人文的影响
    8.3 使用主体的环境自适
        8.3.1 “环境-行为”的调节
        8.3.1.1 人体行为的迁徙模式
        8.3.1.2 时空分离的居住模式
        8.3.1.3 多重热障空间的设置(冬季)
        8.3.2 “环境-身体”的习服
        8.3.3 “环境-心理”的自适
    8.4 在地环境调控体系下的地域美学、适宜技术、文化特性
        8.4.1 基于在地环境的地域美学
        8.4.2 基于地域表达的适宜技术
        8.4.3 基于在地环境调控体系的文化特性
        8.4.3.1 光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4.3.2 风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5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
    9.2 论文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2018年延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温天气特征
    1.1 持续时间长
    1.2 强度大
2 高温天气环流特征分析
3 影响高温的热力条件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3)2015年7月新疆博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博州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高温天气概况
    (一) 高温天气气候特征
    (二) 高温天气概况
二、高温天气形势分析
    (一) 高空形势
    (二) 地面形势
三、导致高温的因素
    (一) 南亚高压影响
    (二) 低层暖平流的作用
    (三) 地形作用
四、结论

(4)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背景
        1.2.1. 建筑能耗的激增
        1.2.2. 生态意识的觉醒
    1.3. 国内外生态建筑研究发展动态
        1.3.1. 国外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2. 国内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
        1.3.3. 建筑生态观的理论流变
    1.4. 关键词的解析
        1.4.1. 生态建筑名词
        1.4.2. 生态建筑名词
        1.4.3.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辨识
        1.4.4. 超高层建筑
    1.5. 岭南地域
        1.5.1. 地理位置
        1.5.2. 地理特征
        1.5.3. 气候特征
        1.5.4. 文化特性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性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7.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7.3.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1.8. 论文研究的方法
    1.9. 论文的结构框架
    1.10.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超高层建筑的生态观
    2.1. 岭南地域的传统生态观
    2.2. 岭南地区建筑的生态理论研究
        2.2.1. 面向气候性的适应倾向
        2.2.2. 面向自然性的应用倾向
        2.2.3. 面向地方性的材料倾向
    2.3. 国内外超高层生态设计进展
        2.3.1. 国外:生态化理念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结合
        2.3.2. 国内:生态化理念的超高层的实践
    2.4. 超高层建筑对环境带来的生态影响
        2.4.1.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正效应分析
        2.4.2. 超高层建筑的环境负效应分析
    2.5. 开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生态研究的迫切性
        2.5.1. 超高层建筑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并发展
        2.5.2. 超高层建筑生态建筑设计是创建人居友好环境的途径
        2.5.3.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6. 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观
        2.6.1. 整体观
        2.6.2. 自然观
        2.6.3. 高效观
        2.6.4. 气候观
        2.6.5. 健康观
    2.7.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核心价值-生态效率
        2.7.1. 生态建筑的效率旨趣
        2.7.2. 生态效率概念对生态建筑具有理论标度性
        2.7.3. 生态效率概念下的标准与原则确定
        2.7.4. 超高层生态建筑的多层面价值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位视角下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1. 生态位理论在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中的适用性分析
        3.1.1. 建筑生态位概念
        3.1.2. 建筑生态位构成的契合分析
        3.1.3. 建筑生态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3.1.4. 建筑生态位理论在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3.2. 基于社会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3.2.1. 超高层建筑选址的生态位意义
        3.2.2. 超高层建筑的城市选址要素分析
        3.2.3. 面向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的超高层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4. 面向建筑使用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社会生态位确定
        3.2.5. 基于社会生态位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3. 基于自然生态位要求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3.3.1. 城市自然条件对超高层建筑选址影响分析
        3.3.2. 基于自然景观均好性的超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3.3.3. 基于城市物理环境的超高层建筑群体规划设计研究
        3.3.4. 基于自然生态位的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对生态效率的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研究
    4.1. 实现本体功能的高效与长效是超高层建筑的生态性目标
    4.2. 高效的生态效率对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
    4.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研究
        4.3.1. 面向建筑空间的高效性研究
        4.3.2. 面向纵向流线协同的高效性研究
        4.3.3.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高效性设计策略
    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研究
        4.4.1. 面向建筑空间的长效性研究
        4.4.2. 面向外部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3. 面向行为环境的长效性研究
        4.4.4. 生态观下超高层建筑的长效性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对气候适应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生态设计研究
    5.1. 被动式策略的生态性内核
        5.1.1. 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被动式“容器”
        5.1.2. 顺应自然与适应气候的实践
        5.1.3. 现代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被动式实践
        5.1.4. 地域生态思想下的被动式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生态发展方向
    5.2. 基于节能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形体分析与优化
        5.2.1. 体形系数与能耗对比研究
        5.2.2. 基于能耗的岭南地区超高层建筑型体对比研究
        5.2.3. 基于能耗的建筑横向功能位置研究
        5.2.4. 基于结构能耗的形体纵向应对研究
        5.2.5.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形体被动式设计策略
    5.3. 基于舒适性要求的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5.3.1. 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是健康的生态观要求
        5.3.2. 基于热舒适性的岭南地区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5.3.3. 生态的室内自然通风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研究与启示
        5.3.5. 基于热舒适性标准的超高层建筑纵向自然通风模拟
        5.3.6. 基于内外联动的呼吸表皮通风
        5.3.7. 基于内部风环境的超高层建筑横向风压通风研究
        5.3.8. 基于热舒适性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5.4.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设计研究
        5.4.1. 遮阳是岭南建筑对太阳辐射的被动式应对
        5.4.2. 建筑遮阳的生态作用
        5.4.3. 超高层建筑中遮阳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4. 生物遮阳技术是地域生态观在超高层建筑的现代应用
        5.4.5. 现代建筑遮阳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5.4.6. 基于节能的超高层建筑被动式遮阳的设计策略
    5.5.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中自然采光设计研究
        5.5.1. 自然采光是实现超高层建筑室内环境健康化的重要手段
        5.5.2. 自然采光的影响因素分析
        5.5.3. 提高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效率的方法研究
        5.5.4. 基于整体光环境效率的超高层建筑自然采光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对资源利用的超高层建筑创新结合设计研究
    6.1. 自然资源的创新利用是实现超高层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手段
        6.1.1. 自然资源内涵
        6.1.2. 超高层建筑与稀缺资源
        6.1.3. 超高层建筑与可再生绿色资源
        6.1.4. 合理的自然资源利用对超高层建筑生态化设计提出的要求
    6.2.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场地资源的优化与分析
        6.2.1. 建筑场地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析
        6.2.2. 场地稀缺-高强度开发下的地面建筑空间生态
        6.2.3.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上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4.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面场地利用策略
        6.2.5. 场地开发强度下的地下建筑生态补偿分析
        6.2.6.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地下场地利用策略
    6.3. 基于资源稀缺性视角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的优化与分析
        6.3.1. 淡水资源稀缺性要素分析
        6.3.2. 基于生态补偿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6.3.3. 生态补偿下的超高层建筑水资源利用策略
    6.4.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太阳能资源生态利用
        6.4.1. 岭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6.4.2. 太阳能资源主动式利用可行性分析
        6.4.3. 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基于辐射条件的超高层建筑光伏发电效益分析
        6.4.5. 生态思想下的光伏一体化美学表达方式
        6.4.6.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光伏一体化设计策略
    6.5. 基于绿色能源的超高层建筑风能资源生态利用
        6.5.1. 岭南地区建筑风能资源分析
        6.5.2. 建筑表面风能资源分布
        6.5.3. 风能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6.5.4. 建筑美学要求下的风能利用一体化(BIWE)生态设计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具体研究成果
    7.2. 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应用的约束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处理
        2.1.1 地面气象资料
        2.1.2 再分析资料
        2.1.3 副高指数资料
        2.1.4 全球海温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
        2.2.2 相关分析法
        2.2.3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2.2.4 小波分析
        2.2.5 合成分析
        2.2.6 反向距离加权插值
        2.2.7 样条插值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极端气温的时间变化
        3.1.1 极端气温指数的定义
        3.1.2 极端气温的变化趋势
        3.1.3 极端气温变化周期和突变
    3.2 极端气温指数的空间分布
        3.2.1 极端气温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
        3.2.2 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
    3.3 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3.3.1 极端降水的年内分布状况
        3.3.2 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3.3.3 极端降水变化的周期性和突变性
        3.3.4 极端降水变化的区域性差异
    3.4 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3.4.1 极端降水的基本分布特征
        3.4.2 四季极端降水频次的分布特征
        3.4.3 极端降水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原因分析
    4.1 冬季冷暖异常年的环流背景
    4.2 极端高温与西太副高的关系
    4.3 高温异常年与前期SST分布
    4.4 局部地区城市化效应分析
        4.4.1 上海城市效应分析
        4.4.2 杭州城市化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原因分析
    5.1 极端降水异常年的环流背景
        5.1.1 高度场分析
        5.1.2 风场分析
    5.2 极端降水异常年的水汽输送
        5.2.1 经向水汽输送
        5.2.2 纬向水汽输送
        5.2.3 中低层水汽输送通量
    5.3 极端降水异常与西太副高的关系
    5.4 极端降水异常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特色及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2010年江苏省连续性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高温天气概况
    1.1 江苏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
    1.2 2010年连续高温天气特点
2 2010年连续性高温特点成因分析
    2.1 2010年7—8月500 hPa形势特征
    2.2 2010年8月环流特征与历史的比较
    2.3 台风活动北上影响少
3 小 结

(8)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的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低温天气研究
        1.2.2 交通气象研究
        1.2.3 公路高、低温胁迫研究
        1.2.4 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试验资料
        2.1.1 资料来源
        2.1.2 沪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简介
    2.2 试验方法
    2.3 WRF模式简介
        2.3.1 动力框架
        2.3.2 WRF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
        2.3.3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第三章 沪宁高速公路高温天气数值模拟试验和预报技术研究
    3.1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预警指标及预报模型研究
        3.1.1 高温个例的筛选及模拟
        3.1.2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天气数值预警指标的提取
        3.1.3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高温天气预报模型的构建
        3.1.4 小结
    3.2 复杂环境背景下高温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3.2.1 AMMS系统实时资料分析
        3.2.2 模拟结果及成因诊断分析
        3.2.3 地形因子对高温天气的影响分析
        3.2.4 小结
    3.3 基于不同陆面过程的高温天气的数值模拟
        3.3.1 实况分析
        3.3.2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3.3.3 小结
    3.4 本章讨论
第四章 沪宁高速公路低温天气数值模拟试验和预报技术研究
    4.1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低温预警指标及预报模型研究
        4.1.1 低温个例的筛选及模拟
        4.1.2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低温天气数值预警指标的提取
        4.1.3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低温天气预报模型的构建
        4.1.4 小结
    4.2 覆盖沪宁高速公路的一次低温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4.2.1 低温天气的流场特征
        4.2.2 主要温度变化因子分析
        4.2.3 低温天气的辐射通量分析
        4.2.4 小结
    4.3 本章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讨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复杂环境背景下高温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来源与模式简介
    1.1 资料来源
    1.2 模式简介
2 高温天气实况及试验设计
    2.1 AMMS观测资料分析
    2.2 试验设计
3 数值模拟结果与诊断分析
    3.1 模拟效果验证
    3.2 主要温度变化因子分析
        3.2.1 温度平流
        3.2.2 绝热冷却因子
        3.2.3 非绝热因子
    3.3 高温天气的辐射通量分析
4 地形地貌作用分析
    4.1 DEM数据分析
    4.2 地形地貌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比
    4.3 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比
5 结论与讨论

(10)南京5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的选取
3 南京夏季平均温度的变化
4 南京夏季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
5 南京夏季≥35℃的日数及热积温的变化
6 南京夏季日数的变化
7 南京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8 南京夏季气温变化的可能原因
9 结论

四、江苏盛夏出现的凉伏与酷暑及环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D]. 闵天怡. 东南大学, 2020
  • [2]2018年延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 付强,赵晶,李庆国,张昊.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5)
  • [3]2015年7月新疆博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J]. 马煜. 河南农业, 2017(11)
  • [4]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5]2014年陕西省持续性高温天气成因分析[A]. 袁媛,井宇,陈闯,侯建忠.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5
  • [6]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成因分析[D]. 李少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7]2010年江苏省连续性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J]. 严文莲,韩桂荣,魏建苏,李超,孙燕. 气象科学, 2012(03)
  • [8]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的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D]. 王秋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9]复杂环境背景下高温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成因分析[J]. 包云轩,王秋云,严明良,袁成松. 大气科学学报, 2010(06)
  • [10]南京5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缪启龙,潘文卓,许遐祯.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6)

标签:;  ;  ;  ;  

江苏盛夏酷暑及环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