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科技跨越不是镜花水月(论文文献综述)
曲辉[1](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提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高原[2](2019)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形态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起源时常用的表征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概念。后来经过推广,这一概念被他应用到世界历史与东西方各个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历史研究中,成为组成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创立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体系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基点并囊括整个世界历史,以社会形态结构与演进理论为主体,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追求的一个科学体系。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还可以应用到东西方各个国家具体的历史发展道路中,为其指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社会形态这一概念的生成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从萌芽到成熟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马克恩、恩格斯的早期着作零星地、朦胧地涉及到历史分期的思想,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形态概念生成的萌芽阶段;他们合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同时在这一着作中,用分工的发展情况标识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可以看作是社会形态概念的初步确立,是概念生成的雏形阶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用更加规范的语言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提出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四个社会形态演进的思想,标志着社会形态概念的正式形成;马克思在此后以及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他把“社会形态”这一概念推广应用到东方各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中,使它成为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的标尺,有效地扩展了理论的深度与广度,这标着社会形态概念的成熟。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形态这一概念的含义,我们需要与社会有机体、社会结构等概念进行相互对比。习近平同志近年来构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发展倡议,为社会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明确概念的内涵之后,我们有必要先对社会形态进行横向分析,即对组成社会形态的具体结构进行分析。我们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构想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他把宏观的社会结构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结构三大宏观模块。以马克思研究西欧资本主义起源而划分的四个经济的社会形态为基本历史阶段,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构原则,笔者对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典型形态与历史流变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这些宏观的历史进程中,笔者总结出了三大宏观模块各自的演变规律。同时,对这三大宏观模块彼此互动的有机性、整体性与衍生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社会结构模块之间的互动特性。在横向分析完成之后,我们继续对社会形态进行纵向分析,即对社会形态的演进机制进行研究。由于社会形态内部的结构是多元的,因此,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在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就会呈现不同的内容。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情况来看,形成了以生产关系划分社会形态为主线,以其他视角或标准划分社会形态为补充的多元统一体系。它们的共同旨趣是揭示人类历史的客观的发展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论证。在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体系中,有关“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相互关系与地位的争论最为激烈。在2005年至2006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与南京大学奚兆永教授就马克思“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相关疑难问题展开了一次精彩的并且影响深远的学术论争。本文简要地概括了三位资深学者的论战,并对这次精彩的学术辩论中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在解决了划分问题之后,本文继续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对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探讨,并尝试分析了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被马克思比喻为是一个似自然史的过程,他在提出了人类历史总的发展规律之后,晚年又对东方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演进道路进行了研究。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扞卫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有效地扩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同时,本文也批驳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波普尔的“历史主义贫困论”,力争更加有力地保卫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难题。这一理论问题的探索必须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我们必须深刻地剖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认清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与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让世人刮目相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儿女用实际行动不断地证明世界历史不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深化社会改革,创造出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与社会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我国最终会通过与世界各民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共同迈向共产主义的世界。
杨玉[3](2017)在《“历史评价尺度”释义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传播泛滥,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危害性。其否定客观规律、主张“历史选择论”,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抽象的人性代替现实的人性。否认近代夺取主权自力的革命,试图抹杀共产党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但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不承认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反而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混淆视听,甚至诬陷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鉴于历史虚无主义者迷惑性手段,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解析历史虚无主义概念,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本来面目。历史虚无主义种种出场方式可以概括为对历史错误评价。实际上,正确评价历史的前提就是要科学地认识马克思历史评价尺度理论。目前,关于历史评价尺度理论存在“历史尺度优先”和“价值尺度优先”两种解释观点,它们在逻辑上都隐含着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性,值得我们警惕。这两种观点都是静态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必然会导致“二重尺度悖论”局面。不管认为何者优先,在逻辑上都意味着另外一个尺度被“虚置”起来,但二者实际上是互相转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在社会演变进程里,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分别对应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尽管在个别时期,生产力提升也许抑制人的发展,抑或是人的发展时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下降情况,不过纵观历史全程,生产力发展必然会改善人的生活现状。其次,本文分析了 “历史尺度优先”观点的产生根源。一般认为,该观点源于马克思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体表现在“殖民侵略充当不自觉革命工具”的解读上。有学者单纯地复活马克思早年的思想,认为马克思肯定了英国给印度带来的现代化,由此得出“殖民有功”的结论,并且认为落后国家要想进入现代化或者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经历殖民侵略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其自身落后僵化的社会结构,因此落后国家不应与殖民侵略国家作斗争,而应该借助这些国家走向现代化。这种看法忽略了马克思晚年对殖民侵略的谴责,是对被压迫国家反侵略斗争英勇历史的虚无。本文认为,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解释是“价值尺度优先”观点的生成根源。马克思晚年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认为俄国应当避免走资本主义对大众无情剥削压迫之路,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有些学者就根据马克思这一阶段对价值尺度的侧重、对人道主义的关怀而得出“价值尺度优先”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旨在改善人的生活状况而忽略了生产力。更有学者由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得出了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能够为成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该发展阶段不能跨越。在封建根柢上直接创立社会主义的国家应该“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只能适应比资本主义更好的生产力,而低于这个生产力水平的国家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是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光辉历史之虚无。若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其实就是给历史虚无主义借题发挥的机会。尤其在解读马恩论断、评价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和革命领袖的时候,历史虚无主义很容易乘虚而入。我们要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评价历史进程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坚持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
匡凯[4](2016)在《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民法的科学性对于立法和司法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论题。而民法科学性的理解则是建立在对“科学性”的界定之上。科学性指特定研究对象所具备的科学特性。科学性以科学作为其核心内涵,其表征是“遵守和反映规律”与“逻辑自洽的体系”。相应的,民法的科学性指民法具有符合科学的特性。这说明科学性是评价民法的一个标准,亦是民法的特性之一。民法可通过科学性而被理解和认可,进而达成人们之间的“共识”。民法科学性的表征是遵守和反映规律,以及具有逻辑自洽的体系。其中规律维度包括了“自转规律”和“公转规律”,体系维度包括了“内在体系”、“外在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统一。民法作为上层建筑的本质和民法作为规则体系决定了科学性是民法的基本属性。一方面,民法必然要反映经济基础,这样它会反映生产力发展中的规律。此外,社会是一个系统,民法作为对市民社会的“映射”也就必将会以体系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民事规范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其通过“假设-行为-后果”的结构将行为与结果联系起来。民法作为规则体系,其效力等级和效力渊源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或层级)排列的,这是民法的内在秩序,是民法形式理性的表现,亦体现了民法对体系的要求。民法的科学性经历了萌芽、成长、成熟和进一步发展四个时期。古代民法的科学性程度有限,仅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在西亚、希腊和罗马地区出现了“法典”,且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社会主要生产资料(土地、耕牛和船舶)的归属、交易和赔偿等方面的情况。但习惯法时代,法典仅是习惯法的“集合”,缺乏科学性意义上的体系。民法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更为密切;身份和形式要素更受重视。民法解释只是依据神意和习惯简单地开展,后期解释逐渐超越了个案,能从积累的案例中抽象出法的一般原则。此时受自然哲学的科学哲学思想影响,民法遵循着“自然”的和谐观。中世纪的民法科学性有了一定的成长,土地制度反映了当时军事、政治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现实,此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教会法基于基督教义,提出了后来被近代民法所吸纳的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以及意志自由的原则。中世纪后期,城市法和海商法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方式。教会法通过将“宪法性准则”作为第一原则,采取几何学范式构建方法获得了科学性的体系维度。在教会法与世俗法、王室法与庄园法的争斗中,制定法数量不断增多。从神学中发展出来的法律解释也具备了科学和实证的思想。大学当中培养了诸多的精英,形成了一个职业阶层。但是,整体而言,民法的体系性不强,法律规范之间冲突较多,庄园内存在一定数量的习惯法,法律宗教色彩依然存在。此时科学的生存空间狭窄,科学哲学思想亦未受到重视,仅在解释和构建体系当中自觉地采用了演绎的逻辑方法。近代民法特别关注经验事实和行为;通过抽象概念(如法律行为)较好地展示了科学性中“稳定”和“普遍”的内蕴;内在价值体系从个人主义向社会性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民法内在体系、外在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照应”较好地构建了一个完备的逻辑形式。公私法划分得以确立。法律解释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完全依据民法典和民法规范来解释;另一种受到“自由法运动”的影响,提出法律解释必须要考虑社会情况和利益分配情况。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对民法科学性的影响较大,法律自身的方法借之得以成立,实现了“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转型。不单如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影响了《法国民法典》的体系,而牛顿物理学下的“机械决定论”以及分析哲学则影响了《德国民法典》的体系,由此大陆法系两大主要民法体系确立。这个阶段可以视为是民法科学性的成熟期。而今民法科学性有了新的发展。经济区域一体化加强,国际贸易增多,宪法地位不断提升,这些都对民法典的稳定性和权威地位提出了挑战,解法典化则是对它们的反映。社会中各类单行法、判例法和特别法数量增多,法典的解构造成了民法规范冲突时有发生。为获得清晰的民法体系,加之民法自身形式理性的要求,“再法典化”便产生了。后现代的科学哲学对民法的科学性产生了影响,如解构主义影响了民法典的解法典化,语境论则对现代的法教义学在司法中的运用提供了哲学基础。“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和“民国民法典”展现了中国近代民法科学性发展的特点:从外部压力型转至内生型,自转规律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趋势,以及主要以法典的形式表现。它们制定的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科学步骤,且法律术语和专家立法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当今中国的民法科学性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民事立法对规律的反映程度不高,民法没有全面反映“公转规律”以及并未完全遵守“自转规律”。这主要是因为立法时没有严格遵循科学的方法,如立法调研和民主立法的欠缺;民法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科学精神不足。民法体系逻辑也不完备,如民法概念指代不明、术语不专业;民法规范间存在冲突;民法体系设置不合理。这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而立法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此外,中国在民事司法依据、裁判方法和法官主体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这是受到了法院管理等司法体制的消极影响。民法典编纂需要专业的方法和专业的人员、需要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保障科学性,而其过程中则需要人们秉持着科学的精神。民法科学性要求司法公正,提倡在司法中使用法教义学方法,以此来进行解释和填补漏洞;同时也需要提高法官和司法队伍的素质,具体则是从完善准入制度、健全培训制度,实现人才交流机制,以及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来着手。
孙峰龙[5](2016)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国际范围融合趋势愈加明显,文化交流、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国家软实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博弈的重要领域。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文化艺术样式,是所属各国精粹文化内涵的重要凝结形态,对文化交流、融合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更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媒介。近年来,中国在和平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尤为迅速,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却和经济发展速度严重不成正比。纪录片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态,是表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厚重文化底蕴以及各地域中国人民丰富多彩又相互迥异的生存状态的重要形式,应当受到足够重视,积极调整纪录片发展策略,积极创新纪录片传播渠道,转换纪录片表达方式,实现纪录片国际范围传播。笔者在分析和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和制作的形式之后,对中外纪录片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大胆借鉴吸收影视国际传播内容和模式,探寻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之路。本文主要从纪录片文本内容、传播模式、传播策略等方面提出创新,并运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四中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纪录片国际传播创新。以下简单介绍本文的结构脉络。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背景,分析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梳理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分析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过程中自身的国际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文本内容进行创新,提出中国纪录片文化语境的国际转变创新、题材创新、叙事创新、视听表述语言创新等观点。第四章主要提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渠道的创新观点,主要包括全媒体时代下的自媒体纪录片国际传播、纪录片上星国际传播、纪录片院线国际传播以及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平台创新。第五章主要进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策略研究,笔者认为,实现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必须加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资金的国际化与多元化,加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质量把关,建立中国纪录片国际营销机制,创建中国纪录片国际品牌并树立纪录片制作者的精品意识。最后是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展望,描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前景并表述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发展的展望。纪录片国际传播并不是否定原有国内纪录片取得的成就和创作方式,而是应该吸收国内纪录片成功经验,寻找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性纪录片题材,转变纪录片国际表达方式,实现纪录片文化语境创新转换,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探寻出一条标准化发展道路。
王定功[6](2012)在《人的生命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命价值,可能是人类认识和发现的最后一块处女地。追寻生命价值是千百年来人对自身和群体存在的一以贯之的确证。生命价值研究是重构当代国人生命价值观尤其是推动生命教育发展的现实祈盼。作为祀续数千年光辉文明与传统负累的当代中国,作为承载现代性问题诸多累积的后发展国家,在保障国人生命价值、树立适宜的生命价值观方面,面临迥异于传统和西方的理论挑战。诸如:怎样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纠结中保持良性的二元张力;怎样在消除威权主义的“指教文化”、倡扬生命个性追求生命价值的同时又能避免重走西方社会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个体主体性膨胀、个人生命价值被“物化”和“异化”的老路;怎样才能避免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威权及“现代生存综合症”等等,都是一些沉甸甸的理论难题。另外,国内生命教育虽“摸着石头过河”,却以一种沉着坚定的力量悄然而深刻地渗入了校园,并滚雪球似地影响到了社会不同群体,转眼间竟具席卷天下之势,“理论跟进”、“理论补课”尤其是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反思和指导也迫在眉睫。本论文并非完成也没有希冀完成对生命价值论的整体建构,为篇幅和研究条件所限,笔者仅仅将“初论”当作本论文的问题域和研究目标。这一研究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本论文基于当世哲学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这一基本语境,在此“中国特色的理论坐标系”中尝试构建生命价值论的本体论框架——探讨生命价值论视域中的“人”、“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价值”,由此出发去审视当代国人生命异化的表现和根源,表达对个体生命保障生命价值的基本生命关切。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本论文确立的研究原则是:强化问题意识,力图价值独立,淡化学科界限,避免先入为主,坚守研究界限,规范言说姿态,审慎推导一家之言。由此,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现实到理论“溯流而上”,试图在中西马历史语境的理念纠结中条分缕析,叩问生命价值的本真意蕴,为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提供鹄的,并为表达生命关切提供依据;再从理论到现实“顺流而下”,试图在现代性境遇里批亢捣虚,对当下国人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表达基本关切。亦即,在厘清人、生命、人的生命价值的概念及其关联的基础上,在历史和现实、人类与国人的境域里渐次聚焦,对处于转型后期、受现代性簇拥的当今国人追求生命价值过程遭遇的生命异化进行剖析,寻找纾解死亡焦虑、克服自杀诱惑、肯认生命意义的方略,并寻求建构适宜的当代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路径。第一章,即导论,生命价值论的提出。本论文考察了人的生命价值这一本来内在于人自身的生命诉求,何以成了一个亟待哲学应对的理论问题。世上生命万千,唯有人在追问自我确证的生命价值,亘古如此,当下尤甚。一部人类发展史,无异于人的生命价值的理性开显史。通过对生命价值理论进路的通览,尤其通过对传统生存论、诗化哲学、现象学、诠释学、语言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菁华的借鉴,本研究审慎提出了生命价值论这一理论构想,并试图完成这一理论的初步架构。第二章,生命价值的本体论构建。在生命价值论看来:所谓人,即是追寻自身生命价值并朝着生命意义渐次生成的实践着的此在;所谓生命,即人基于肉体自然追求价值超越的存在特性;于是,人的生命价值在本研究中就界定为内含于人之整全生命并在自然和超越二层面多维度展开的生命特性。第三章,生命价值论对生命异化的审视。本研究并没有一味对生命异化义愤填膺地大加挞伐,而是对异化的情形作了分解。人之进化、人之发展过程存在着本源的异化,这是我们不能不接受的代价。而生命异化的发展史伴随着假与真、丑与美、恶与善、俗与圣竞冲纠缠,生命价值在其间时隐时现。在当今,社会发展表面上凯歌行进,人的主体性空前张扬,但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感却逆向退化,症结百出。第四章,生命价值论的基本生命关切。人的生命的自然价值不可公约,应对其抱有必要的敬畏之心,但又不因此停止探究生命的脚步。死亡,我们曾对其深度误解,它引起我们的恐惧,也同时对我们产生诱惑,前者导致死亡焦虑,后者引起自杀,焦虑和自杀都源于对生命意义的误读。我们应在深谙生命价值的基础上,纾解死亡焦虑,放弃自杀尝试,肯认生命意义,“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第五章,生命价值论的教育路径。聆听,应该作为生命价值教育的前提姿态,教育主体应设身处地不断调整聆听的角度,平心静气地相互聆听生命的倾诉;对话,应该作为生命价值教育的基本策略,教育主体间相互言说着,相互听取着,那种威权主义的“耳提面命”式的“指教”应予坚决摒弃;同行,应该贯穿生命价值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融入天地人“神”四方共在的生命群体之中,一同去追寻生命价值的真切意蕴,一起去体味生命意义的本真内涵。本研究并没有也无意提供一个关于生命价值的现成答案——这其实是本研究一直加以反对的理论企图,重要的乃是唤起每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价值的应然追求,唤起我们发自内心的生命智慧和真情,激励并养成属于个人的生命艺术。本研究只是指明思考生命价值的可能路向之一种,那就是通过“生命聆听”而指向天地人“神”错综勾连的生命关涉,通过“生命对话”而达臻生命意义的敞显和澄明,实现诸生命主体的同在,在探问生命价值的道路上“一路同行”。
宋海舸[7](2009)在《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而其中以女性形象为主角的内容所占比例甚巨,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作者李汝珍对社会及女性的思考,展示封建社会末期男性话语中的女性意识这一深刻命题。本文具体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中首先对《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做出概述;接着阐述了本论文的写作动因与构想,即突破原有研究成果的零散和片面,对《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从中透视出作者李汝珍对社会及女性的思考。第二部分着重总结分析了“《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多彩画卷”。从“独立自主”、“多才多艺”、“勇敢坚韧”三个方面梳理了《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展示出了一种高出于时代局限性的性别意识,初步构建了明清时期开明文人的一种诗意和具备叛逆色彩的女性理想。第三部分主要从“平等教育”、“平等参政”、“平等婚恋”三个方面对《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思想价值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通过对《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她们参加科举,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她们参政议政,争取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她们反对纳妾,争取婚姻中与男子同等的对待”的剖析,揭示了李汝珍对于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而这些思想与近代,特别是“五四”以后所主张的女性主义是吻合的。第四部分着重总结了“《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思想局限性”。首先通过对“女儿国”的解读,论述《镜花缘》表面以匕首投枪之笔来攻伐对女性的压迫,呼唤人性解放,但实际上,女儿国不过是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互相倒置,让女人来充当社会宗法所规定的“男人”角色,内里却仍然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秩序;其次,对作品其他的创作意图进行解读,明确指出《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反映了作者李汝珍的思想终究跨越不了以男子为中心社会中那条“男女绝不可以平等”的铁门槛。总之,《镜花缘》中的这一百多个女性形象,一方面渗透了李汝珍的社会思想和希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成就了《镜花缘》在整个文学史中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就如划破夜空的流星,其闪耀出来的光辉是其他一切都无法取代的。
梁艳芳[8](2003)在《寓言发展形态的嬗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内在修辞决定外在修辞,言说方式同时也是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的角度深度审视“寓言”概念。认为它不仅是一个修辞学或诗学的概念,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原则:即用一个类似的观念取代另一个观念的比喻方式,而且是一个审美概念,一种绝对普遍性的理解方式和观察模式。体现了人对自然和对自我认识的转变,并与时代历史的发展构成同一。为说明这一点本文重点考察了寓言在不同时期发展形态的嬗变。全文分四部分:一、寓言概念的重新界定;二、寓言发展的历史追朔;三、现代寓言理论的形成;四、寓言在当代的新发展。 文章第一部分在比较分析权威辞书及重要理论家对寓言的界定之后,认为多集中于文体或修辞方面而提出自己研究的新思路。认为寓言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察模式。 第二部分详细探讨了寓言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一)寓言的起源。认为寓言起源与神话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同源性。体现了人的混沌与原始的齐万物的境界。(二)寓言与神话的分离。寓言在形态上的初步形成和独立期。二者有了不同的关注视角和对象:俯视、尘世、人性/仰视、天国、神性。人的自我意识初步觉醒,体现了寓言视角中得“人本主义”色彩。(三)寓言对宗教的迎合与放弃。表现为中世纪说教式寓言。二元对立观念中,人受到压制。寓言一方面成为宣扬教义的工具,另一方面,尤其在中世纪后期,是反对宗教压制,争取人的声音的武器。表现出寓言对意识形态批判的雏形。(四)寓言与自然、历史的奇怪结合。这是近代寓言的诞生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破译象形文字的努力为寓言表达方式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他们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同构性,从而赋予寓言历史、自然、哲学的内涵。重要影响在于开始关注寓言形式本身。将形式作为研究客体。(五)寓言与象征的相遇:现代寓言概念的正式确立。古典主义以来,随着象征概念的世俗化,逐渐发展了与之相对的一个思辩概念,即寓言概念。标志着现代寓言概念的正式形成。 第三部分是现代寓言理论的形成。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本雅明在历史的纬度上对这一形式进行了考察,并运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艺术的评价。形成真正的现代寓言理论,并提出现代寓言的特征在于:与象征的某种对立、断裂性、多义性、破坏性及救赎性。 第四部分探讨寓言在当代的新发展。以詹姆逊的寓言理论为基础,阐明了寓言在当代社会,在现代和后现代的背景下,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阐释和批判功能。认为他是人们自省、反叛、和消除神话给予人的虚假的想象性安慰的有效手段。并认为它已从文学向建筑、音乐、戏剧、影视甚至商业广告等文化载体的众多领域渗透。文章最后还谈到文化回归思潮的现象,认为它与寓言的去魅功能并不矛盾。
二、实现科技跨越不是镜花水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科技跨越不是镜花水月(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
(一)艺术的概念 |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
(一)完整性 |
(二)广泛性 |
(三)时代性 |
(四)民族性 |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体裁 |
(三)艺术风格 |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
(二)祛魅的需求 |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社会形态概念阐释 |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念的生成过程 |
一、社会形态概念的萌芽 |
二、社会形态概念的初步确立 |
三、社会形态概念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形态概念的文本阐释 |
一、经典文本中的“社会形态” |
二、“经济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 |
第三节 社会形态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社会形态与社会有机体 |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 |
三、社会形态与世界社会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形态结构分析 |
第一节 经济结构 |
一、生产 |
二、分配与交换 |
三、消费 |
第二节 政治结构 |
一、国体 |
二、暴力机关与法律 |
三、民主状况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结构 |
一、思想文化 |
二、主流意识形态 |
第四节 社会结构互动特性 |
一、有机性 |
二、整体性 |
三、衍生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形态演进机制 |
第一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依据 |
一、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体系 |
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重释段忠桥、赵家祥、奚兆永教授之争 |
第二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系统 |
一、社会形态演进的微观动力系统 |
二、社会形态演进的宏观动力系统 |
第三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模式 |
一、社会形态的演进与自然史相似 |
二、驳历史主义“贫困论” |
三、驳历史“终结论” |
四、社会形态演进的“单线与多线” |
五、社会形态跨越 |
第四节 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的联系 |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联系的基点 |
二、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社会形态的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结构与演进 |
第一节 鸦片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社会形态分析 |
一、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社会结构的总体特点 |
二、影响近代社会形态嬗变的两个关键因素 |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 |
四、“卡夫丁峡谷”的中国式跨越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形态分析 |
一、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形态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形态与经验教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形态与未来发展道路的展望 |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思考 |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形态 |
三、新时代背景下的未来发展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历史评价尺度”释义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概述 |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解析 |
(一) 虚无主义的来源 |
(二) 对历史虚无主义概念的界定 |
二、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反唯物史观的本质特征 |
(一) 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夸大历史选择的偶然性 |
(二) 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主观臆断、虚构裁剪历史 |
(三) 否认阶级分析法,用抽象的人性评价历史人物 |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领域 |
(一) 意识形态领域是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重灾区 |
(二) 学术研究领域也容易滋生历史虚无主义 |
第二章 “历史评价尺度”释义片面性及其历史虚无主义表征 |
一、关于“历史评价尺度”的争论 |
(一) 历史尺度优先原则 |
(二) 价值尺度优先原则 |
二、“历史评价尺度”释义的片面性及其历史虚无主义危害 |
(一) 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
(二) 客观上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性 |
第三章 实证之一:关于“殖民侵略充当不自觉革命工具”释义解析 |
一、传统释义在逻辑上推导出来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
(一) 逻辑上推导出“殖民侵略有功”论 |
(二) “殖民侵略有功”论是对反殖民侵略历史的“虚无” |
二、传统释义的错误与批判 |
(一) “殖民侵略充当不自觉革命工具”提出的原因与前提 |
(二) “亚细亚社会”论不足以提供理论支撑 |
(三) “破坏与重建”双重使命是伪命题 |
(四) 西方殖民侵略对落后国家的客观刺激并不等于良性发展 |
第四章 实证之二: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释义解析 |
一、传统释义在逻辑上推导出来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
(一) 逻辑上陷入人道主义历史观 |
(二) “生产力原则教条论”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
二、关于“中国未跨越”论的种种理由及其历史虚无主义危害 |
(一) 中国不属于“前资本主义国家”论 |
(二) “中国革命不是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论 |
(三) “告别革命”论 |
(四) “改革开放前是'不够格'社会主义”论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尺度问题反思 |
一、正确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的原则 |
(一) 要辩证释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 |
(二) 要警惕唯物史观错误解读中的负面影响 |
二、正确评价历史的原则 |
(一) 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原则 |
(二) 坚持“两个不能”原则 |
(三) 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
(四) 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对象与思路 |
1.4 本文采用的方法 |
第2章 科学性与民法的科学性 |
2.1 科学性概念的厘定:研究的逻辑起点 |
2.1.1 科学性的语源 |
2.1.2 科学性的含义 |
2.1.3 科学性的表征 |
2.2 民法的科学性之界定 |
2.2.1 民法的科学性之含义 |
2.2.2 民法科学性的表征 |
2.3 民法的科学性之证成 |
2.3.1 科学性是民法作为上层建筑本质的要求 |
2.3.2 科学性是民法作为规则体系的要求 |
第3章 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 |
3.1 引说 |
3.2 科学性的萌芽期:古代民法 |
3.2.1 古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
3.2.2 古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
3.3 科学性的成长期:中世纪民法 |
3.3.1 中世纪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
3.3.2 中世纪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
3.4 科学性的成熟期:近代民法 |
3.4.1 近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
3.4.2 近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
3.5 科学性的进一步发展期:现代民法 |
3.5.1 现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
3.5.2 现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国民法科学性的现实回应 |
4.1 中国近代民法对科学性的回应 |
4.2 当前中国民法科学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4.2.1 立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2 司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中国提升民法科学性之途径 |
4.3.1 民法典编纂的科学性保障 |
4.3.2 以公正司法保障民法的科学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5)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定义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概念 |
一、纪录片的滥觞与概念 |
二、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背景 |
第二章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纪录片的起步期 |
二、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期 |
三、中国纪录片的成熟期 |
四、中国纪录片的兴盛期 |
第二节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地位 |
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探索 |
二、开启国际传播新纪元 |
第三节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局限性 |
一、“宏大、单一”的题材局限 |
二、“慢节奏”叙事的弊端 |
三、产业运作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文本创新 |
第一节 跨“文化语境”传播理念创新 |
一、“高语境”下的中华文化国际折射 |
二、“低语境”下的大众化国际传播理念 |
三、“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纪录片传播理念 |
四、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纪录片传播 |
第二节 国际传播背景下的纪录片题材创新 |
一、纪录片表现题材的国际化 |
二、中国纪录片价值体系构建 |
第三节 国际视野下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
一、中国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创新 |
二、中国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创新 |
三、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叙事策略创新 |
四、中国纪录片的叙事创新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国际化视听元素创新 |
一、纪录片画面的国际化创新 |
二、纪录片声音的国际化创新 |
第四章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渠道创新 |
第一节 全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国际传播 |
一、自媒体下的国际传播 |
二、中国纪录片的自媒体传播策略 |
第二节 中国纪录片频道“上星”与国际传播 |
一、中国纪录片频道的传播梯队 |
二、中国纪录片频道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中国纪录片电影院线与国际传播 |
一、中国纪录片电影院线传播的可操作性 |
二、中国纪录片电影院线的传播策略 |
第四节 开创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的新平台 |
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传统平台 |
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平台的发展 |
三、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平台的构建 |
第五章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 |
第一节 中国国家政策与纪录片国际传播 |
一、“中国梦”与纪录片国际传播 |
二、财税扶持政策与奖励机制 |
三、加大纪录片的版权保护力度 |
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
五、重点项目带动纪录片国际传播 |
第二节 中国纪录片的多元融资与资本国际化 |
一、中国纪录片“众筹”国内资金 |
二、中国纪录片积极吸纳国际资本 |
第三节 中国纪录片创作与国际竞争 |
一、国际传播的质量“把关” |
二、国际市场的收视“把关” |
三、纪录片创作精品意识 |
第四节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营销 |
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型营销 |
二、国际市场细分与精准营销 |
第五节 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意识与国际传播 |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人的生命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生命价值论的提出 |
1.1 生命价值论的话语坐标 |
1.1.1 对生命价值的永恒诘问 |
1.1.2 对生命价值的当下期许 |
1.1.3 对生命价值的研究进路 |
1.2 生命价值论的研究方法 |
1.2.1 强化问题意识的多维审思 |
1.2.2 形上形下相互贯通的哲学致思 |
1.2.3 生命价值论——当代哲学发展一种路向 |
1.3 生命价值论的研究目标 |
2 生命价值论的本体论构建 |
2.1 生命价值论视阈中的“人” |
2.1.1 人的自我追问 |
2.1.2 人的自我“画像” |
2.1.3 人不是“...XXX...的动物” |
2.1.4 把握人的本质的方法 |
2.1.5 人的本质的三重蕴涵 |
2.1.6 生命价值论对人的界定 |
2.2 生命价值论视阈中的“人的生命” |
2.2.1 探询生命的本真历程 |
2.2.2 宗教的生命介说 |
2.2.3 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 |
2.2.4 生命的本真意蕴 |
2.3 生命价值论视阈中“人的生命价值” |
2.3.1 生命价值的发现 |
2.3.2 生命价值的形态 |
2.3.3 生命价值的特性 |
3 生命价值论对生命异化的审视 |
3.1 生命异化的内在根源 |
3.1.1 神兽分离导致的生命异化 |
3.1.2 劳动分工导致的生命异化 |
3.1.3 生死两歧导致的生命异化 |
3.2 生命异化的现代样态 |
3.2.1 虚假对求真的遮蔽 |
3.2.2 邪恶对求善的遮蔽 |
3.2.3 丑陋对求美的遮蔽 |
3.2.4 凡俗对求圣的遮蔽 |
3.3 生命异化的“当世综合征” |
3.3.1 生命意义感匮乏 |
3.3.2 生命幸福感遗忘 |
3.3.3 价值理性迷失 |
3.3.4 教育的生命关切不足 |
4 生命价值论的基本关切 |
4.1 纾解死亡焦虑 |
4.1.1 死亡焦虑的产生 |
4.1.2 死亡焦虑的归因 |
4.1.3 死亡焦虑的调适 |
4.2 克服自杀诱惑 |
4.2.1 自杀的严重情形 |
4.2.2 关于自杀的学术争鸣 |
4.2.3 生命价值论对自杀的审视 |
4.2.4 生命价值论对自杀的“劝阻” |
4.3 肯认生命意义 |
4.3.1 人学研究的生命路向 |
4.3.2 意义世界的生命建构 |
4.3.3 生命意义的动态澄明 |
5 生命价值论的教育路径 |
5.1 聆听:生命价值教育的前提姿态 |
5.2 对话:生命价值教育的基本策略 |
5.3 同行:生命价值教育的动态过程 |
6 结论: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最有价值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多彩画卷 |
第二章 《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思想价值 |
第一节 平等教育 |
第二节 平等参政 |
第三节 平等婚恋 |
第三章 《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思想局限 |
第一节 《镜花缘》中“女儿国”的解读 |
第二节 《镜花缘》中其他创作意图的解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8)寓言发展形态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寓言概念的重新界定 |
二、 寓言发展的历史追溯 |
1 寓言的起源 |
2 寓言的独立:寓言与神话的分离 |
3 中世纪时期的说教寓言:寓言对宗教的迎合与放弃 |
4 近代寓言的诞生:寓言与自然历史的奇怪结合 |
5 现代寓言概念的形成:寓言与象征的相遇 |
三、 现代寓言理论的形成 |
四、 寓言的当代形态 |
结束语 |
注释 |
后记 |
四、实现科技跨越不是镜花水月(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结构与演进思想研究[D]. 高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3)
- [3]“历史评价尺度”释义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征[D]. 杨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4]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D]. 匡凯. 湖南大学, 2016(06)
- [5]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D]. 孙峰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6]人的生命价值研究[D]. 王定功.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7]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D]. 宋海舸.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8]寓言发展形态的嬗变研究[D]. 梁艳芳. 郑州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