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研究

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研究

一、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雷鹏[1](2021)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单线铁路准移动闭塞仿真研究 ——以青藏铁路格拉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单线铁路在我国整体铁路运输网络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单线铁路普遍采用站间闭塞作为行车制式,同一时间内,其区间只允许一列车运行,导致单线铁路通过能力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整体路网的运输瓶颈。受限于自然环境、基础投资、施工技术等因素,与复线铁路相比,单线铁路扩能难度更大。因此,在既有条件下,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单线铁路运输能力,科学缓解供需矛盾,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如何提升单线铁路通过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技术方案。首先基于我国单线铁路实际运营条件,综合分析国内外各类单线铁路扩能方式应用于我国单线铁路的适用性,发现通过改变闭塞制式可以缩短同方向列车追踪间隔,提高单线铁路通过能力,是单线铁路扩能的捷径,且该扩能思路在国内具备可复制、可推广性;然后,对比分析各类闭塞制式应用于单线铁路的可行性以及预期扩能效果,最终确定准移动闭塞为最佳的扩能闭塞制式;最后,基于对单线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时单线铁路应具备的技术功能分析,针对列车精准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方面构建了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行车技术方案。(2)构建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元胞自动机模型。首先对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行车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围绕GUI界面设置、边界条件设置、列车区间运行规则、列车车站运行规则等方面设置元胞自动机演化规则,构建单线铁路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单线铁路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示意图,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模型支撑。(3)探究准移动闭塞制式下单线铁路行车特征。基于构建的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元胞自动机模型,选取青藏铁路格拉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相关的铁路作业技术标准,对模型中涉及的核心参数进行检算,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准移动闭塞制式下青藏铁路格拉段(安多-拉萨)列车运行示意图;然后,选取不同客车混行比例、货车停站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单线铁路采用准移动闭塞时的车站利用率、通过能力、列车延误等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仿真得出,准移动闭塞可应用于国内单线铁路,实现列车的追踪运行,青藏铁路格拉段采用准移动闭塞制式行车时,在追踪间隔时间取7~8min时,通过能力平均可达26对,理论上线路通过能力可提升44%,扩能效果明显。通过对准移动闭塞制式下单线铁路列车运行特征的仿真分析得出,单线铁路采用准移动闭塞行车可极大提高线路通过能力与运输组织的灵活性,科学缓解单线铁路供需矛盾,这对提升我国单线铁路运输管理效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齐旭[2](2020)在《高原机车制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动系统是机车安全运行的生命线,是确保机车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本文结合大连厂高原机车项目,对高原机车制动系统进行设计并对高原特殊的运用环境对机车制动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对高原机车总体设备布置,实际运用的工况要求及机车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结合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对机车制动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分析。制动风源系统主要从系统组成结构、主要部件的选型、性能参数配置、理论计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说明,结合高原低温的气候特点,着重对机车风缸进行了选材分析和强度计算;结合高原低压的特点,对空压机的供风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高原低压环境对容积式压缩机供风能力有较大影响,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下空压机充风时间的计算,来建立空压机的供风能力与海拔气压的关系,指导参数配置。制动控制系统对机车电空制动机主要组成模块功能进行了介绍,对系统内部控制原理及逻辑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基础制动部分从装置的功能结构安装形式进行说明。其次针对影响机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参数机车紧急制动距离、机车制动率、机车阻力、及机车停放制动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确保机车制动性能满足用户需求。最后在高原实际运用现场,对样车制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高原适应性实验,从泄漏实验到制动机性能实验再到线路实验,高原机车制动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验要求。本文设计的机车制动系统应用与大连厂高原机车,系统经过高原各项实验验证,满足高原恶劣运用工况需求。

田葆栓,唐宏伟[3](2016)在《青藏铁路特货运输基础设施与装备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结合青藏铁路格拉段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青藏线(格拉段)机车车辆总体技术条件》的制定,阐述了青藏线路状况、环境及其对铁路运输装备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青藏铁路货物运输基础设施与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关注的问题。

武志勇[4](2016)在《创新运营管理体系 打造安全青藏铁路》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铁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自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以来,至今未发生一起责任铁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铁路公司自格拉段铁路建设之初开始,分别从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技术设备知识学习、系统功能验证、设备调试、运营管理等方面因地制宣构建了科学、规范、完善、有效,具有膏藏铁路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紧密围绕人员健康、设备维护、行车组织和运营安全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具体工作,确保了"天路"安全。

沈永平,臧坚东,方皎波[5](2016)在《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文中认为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以下简称高原内燃机车)是微机控制的第一种专门为青藏线设计的干线货运内燃机车。本文介绍了高原内燃机车的研制背景、总体布置、结构特点、技术参数等,还介绍了机车的发明与创新,以及机车在青藏线的试验情况。

李顺平,石国荣[6](2016)在《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行车组织方式概述》文中提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区段是第一条集虚拟站间闭塞、虚拟自动闭塞、计算机联锁条件下的自动站间闭塞为一体,以及在全线设置84.4%元人站情况下运营的铁路。在基于ITCS系统技术条件,并结合格拉段无人站的运营实际,制定了适合实际的行车组织办法,使之满足格拉段行车安全之需要,也为今后在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及国产CTCS系列控制技术下无人站行车组织提供借鉴。

姜磊[7](2016)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十年中,青藏铁路格拉段在完善西藏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西南边防、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格拉段运输能力接近饱和,难以满足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格拉段扩能改造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国内关于此类高寒铁路扩能改造研究较少,本文将在这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铁路提高运输能力理论总结与格拉段扩能方案设计。论文对铁路运输能力概念、计算、加强理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格拉段技术装备现状、运输需求、扩能改造原则及相关扩能改造措施适用性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分别以自动闭塞和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为主的两个扩能改造方案,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条件。(2)自动闭塞扩能方案。在分析格拉段运行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格拉段自动闭塞条件下通过能力计算思路:在现行旅客列车框架下,分别确定每个区间内可以铺画的货物列车运行线数,以铺画运行线最少的区间作为限制区间,再考虑运行线扩展以及天窗影响对运行线的扣除,进而得到格拉段通过能力。因此,本文以区间内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最大化为目标,以各种铺画原则为约束条件,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并运用LINGO软件求解。(3)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扩能方案。该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重点在于确定各阶段双线区间的运行图周期。本文提出了“双线单元”和“计算区间”概念,通过对各种形式双线单元周期进行分析后,推导出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计算规律,从而确定单双线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运用面向对象语言C#对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进行实现,分别得到非追踪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条件下,格拉段不同复线率的通过能力,为格拉段采用分阶段在部分区间修建双线进行扩能提供理论依据。

李欣[8](2014)在《青藏铁路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场站布局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因为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的高海拔、低温、低压、多雷暴日等特殊状况,为确保安全,在青藏铁路开通时没有同时开通格拉段的危险货物运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人民对于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料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仅靠公路运输很难满足,因此青藏铁路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的开通迫在眉睫。为此,原铁道部科技发展司立项,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技术研究——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办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条件的研究”,项目由青藏铁路公司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担。本文以此为背景,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场所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分析了青藏铁路格拉段以及西藏自治区的现状,对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依据格拉段的现场调研资料,得出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货物品类及运量,为后续运输组织方案的确定、功能区面积的测算及布局规划提供了依据。(2)分别对危险货物办理站选取及专用线接轨的原则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对格尔木、当雄、羊八井、那曲、拉萨西等备选车站的能力现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办理站的布局规划方案——近期作业场站为那曲物流中心的硝酸铵作业区与拉萨西站接轨的危险货物专用线作业区,在建或拟建专用线2条,用于汽柴煤油运输,新建专用线1条,用于LNG、LPG运输。远期规划羊八井站作为备选作业场站。(3)基于办理站布局规划方案,对拉萨西站接轨的未建设的专用线作业区进行功能区布局。分析功能区布局原则,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总结铁路危险货物作业的安全技术条件。然后根据格拉段的现有开行方案,分品类对危险货物运输组织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预测的运量对其功能区的模块和面积进行测算。接着运用SLP布局规划方法,对各功能区间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进行分析。绘制位置相关图,得到备选布局方案。(4)在基于德尔菲法对各方案的指标进行确定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对备选布局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备选布局方案的权值,得出最优布局方案。并绘制作业区规划布局图。(5)根据硝酸铵的运输需求进行功能区面积测算,总结硝酸铵作业的安全技术条件,鉴于那曲物流中心已有危险货物作业区,对现有布局的各设备设施进行验证,针对不满足功能区面积需求或安全技术条件的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智利军,田葆栓[9](2011)在《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的运营环境决定了特种货物运输的组织环境,尽管存有颇多运输限制,但从国防安全、电力发展等方面看,需要在青藏铁路开办超限、冷藏等特种货物运输。探讨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运营环境特点,分析青藏铁路开办特种货物的运输情况,提出青藏铁路开办特种货物运输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蔡西阳[10](2009)在《青藏铁路格拉段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文中提出结合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新型信号系统的配置情况,阐述青藏铁路格拉段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功能,以及青藏铁路区别于常规铁路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我国高原铁路CTC建设提供有益的工程经验。

二、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单线铁路准移动闭塞仿真研究 ——以青藏铁路格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线铁路运输组织硏究概况
        1.2.2 铁路运输组织仿真研究概况
        1.2.3 铁路运输组织仿真方法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既有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1.3.2 既有研究尚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
2 基于改变闭塞制式的单线铁路扩能方案设计
    2.1 单线铁路运输组织分析
        2.1.1 单线铁路运输概况
        2.1.2 单线铁路扩能方式分析
        2.1.3 基于闭塞制式改变的扩能方式分析
    2.2 单线铁路扩能自动闭塞制式的选取
        2.2.1 三显示自动闭塞
        2.2.2 四显示自动闭塞
        2.2.3 准移动闭塞
        2.2.4 移动闭塞
        2.2.5 各类闭塞制式对比分析
    2.3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模式分析
        2.3.1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模式可行性分析
        2.3.2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应具备的技术功能分析
    2.4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行车基础技术方案
        2.4.1 列车精准定位技术
        2.4.2 列车完整性检查技术
        2.4.3 区间虚拟闭塞技术
        2.4.4 其他技术壁垒
    2.5 本章小结
3 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元胞自动机模型
    3.1 元胞自动机理论
        3.1.1 元胞自动机基本介绍
        3.1.2 元胞自动机理论经典模型
    3.2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原理
        3.2.1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特点
        3.2.2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仿真难点
    3.3 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行车组织仿真逻辑关系梳理
        3.3.1 建模基本步骤逻辑顺序关系
        3.3.2 行车组织背景
        3.3.3 模型假设
        3.3.4 符号及含义
        3.3.5 建模思路
    3.4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
        3.4.1 GUI界面设置
        3.4.2 边界条件设置
        3.4.3 列车区间运行规则设置
        3.4.4 列车进出站规则设置
        3.4.5 其他规则设置
    3.5 单线铁路双向准移动闭塞运行图分析
        3.5.1 初始条件设置
        3.5.2 运行图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4.1 青藏铁路格拉段简介
        4.1.1 格拉段技术标准
        4.1.2 格拉段运输组织分析
        4.1.3 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设计
    4.2 模型关键参数设置
        4.2.1 线路及车站到发线参数设置
        4.2.2 列车运行速度设置
        4.2.3 基本时间参数检算
    4.3 准移动闭塞制式下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行图分析
    4.4 准移动闭塞下单线铁路中间站占用率分析
        4.4.1 发车间隔对沿线中间站占有率的影响
        4.4.2 混行比例对沿线中间站占用率的影响
        4.4.3 停站时间对沿线中间站占用率的影响
    4.5 准移动闭塞下多因素调整对线路通过能力及车流特性的影响
        4.5.1 不同混行比例与货车停站时间的调整对通过能力及车流特性的影响
        4.5.2 不同混行比例与追踪间隔时间对通过能力及车流特性的影响
        4.5.3 不同货车停站时间与追踪间隔时间对通过能力及车流特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节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依托项目

(2)高原机车制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高原机车概况
        1.2.1 国外高原机车
        1.2.2 国内高原机车
    1.3 机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
        1.3.1 世界机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1.3.2 国内机车制动系统的发展
    1.4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来源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原机车总体及主要技术参数
    2.1 机车总体
    2.2 机车运用条件
        2.2.1 环境条件
        2.2.2 运用工况
    2.3 机车主要技术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原机车制动系统设计
    3.1 启动风源系统设计
        3.1.1 辅助压缩机选型
        3.1.2 启动马达选型
        3.1.3 启动风缸设计
        3.1.4 气路设计及控制原理
        3.1.5 启动风源系统的优点
    3.2 主风源系统设计
        3.2.1 总风缸设计
        3.2.2 空气压缩机
        3.2.3 空气干燥器
        3.2.4 主风源系统气路原理设计
    3.3 制动控制系统
        3.3.1 制动控制系统
        3.3.2 停放制动控制系统
        3.3.3 后备制动
        3.3.4 双管供风装置设计
    3.4 基础制动装置
    3.5 电制动系统
        3.4.1 电制动系统的优点
        3.4.2 电阻制动设计方案
    3.6 空电联合控制逻辑设计
        3.6.1 空电联锁模式控制逻辑设计
        3.6.2 空电联合模式控制逻辑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机车制动性能计算
    4.1 机车制动力及制动距离计算
        4.1.1 基础制动装置原理示意图
        4.1.2 主要参数
        4.1.3 制动率
        4.1.4 高磨合成闸瓦的摩擦系数
        4.1.5 机车单位阻力
        4.1.6 紧急制动距离计算
    4.2 机车停放制动能力计算
        4.2.1 机车制动参数
        4.2.2 机车停放制动率
        4.2.3 坡道停车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原机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试验
    5.1 风源系统试验
        5.1.1 风源系统气密性试验
        5.1.2 空压机性能试验
    5.2 空气制动系统性能试验
        5.2.1 空气制动系统静态试验
        5.2.2 空气制动系统动态试验
    5.3 空电联合制动性能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原高寒地区铁路运输组织研究现状
        1.2.2 单线铁路扩能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提高运输能力的相关理论
    2.1 铁路运输能力概念
        2.1.1 铁路通过能力的确定方法
        2.1.2 铁路输送能力的确定方法
    2.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
        2.2.1 运输能力加强措施分析
        2.2.2 运输能力综合加强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必要性分析
    3.1 青藏铁路格拉段现状分析
        3.1.1 主要技术标准
        3.1.2 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
    3.2 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输需求分析
        3.2.1 格拉段运输需求特点
        3.2.2 格拉段运量预测
    3.3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方案分析
        3.3.1 格拉段扩能措施选择原则
        3.3.2 扩能措施适用性分析
        3.3.3 格拉段扩能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自动闭塞扩能方案分析
    4.1 自动闭塞对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影响分析
    4.2 格拉段追踪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4.2.1 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4.2.2 运行线分类及铺画原则
        4.2.3 符号定义
        4.2.4 模型建立
        4.2.5 模型求解
    4.3 格拉段区段运输能力确定
        4.3.1 计算结果分析
        4.3.2 天窗对格拉段通过能力的扣除分析
        4.3.3 格拉段运输能力计算
    4.4 扩能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部分双线扩能方案分析
    5.1 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思路
        5.1.1 计算方法思路
        5.1.2 计算方法特点
        5.1.3 相关概念
    5.2 非追踪运行图双线区间运行图周期计算
        5.2.1 双线单元形式分析
        5.2.2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分析
        5.2.3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计算流程
    5.3 追踪运行图双线区间运行图周期计算
        5.3.1 计算思路
        5.3.2 双线区间交会次数分析
        5.3.3 双线单元运行图周期分析
    5.4 单双线铁路区段运行图周期计算方法实现
        5.4.1 程序模块设计
        5.4.2 程序功能实现
        5.4.3 程序功能展示
    5.5 格拉段采用部分双线扩能措施平图能力计算
        5.5.1 数据设置
        5.5.2 非追踪运行图计算结果分析
        5.5.3 追踪运行图计算结果分析
    5.6 扩能效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青藏铁路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场站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2 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需求研究
    2.1 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需求概况
    2.2 西藏自治区危险货物运输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2.1 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2.2.2 货物运输现状
        2.2.3 自然因素
        2.2.4 相关政策及军事运输
    2.3 西藏自治区危险货物运输需求分析
        2.3.1 LNG运输需求
        2.3.2 LPG运输需求
        2.3.3 成品油和航空煤油运输需求
        2.3.4 民爆物资原材料运输需求
    2.4 小结
3 格拉段危险货物办理站布局规划
    3.1 办理站的选取原则
        3.1.1 尽可能的靠近消费地
        3.1.2 危险源集中布置
        3.1.3 便于实现多式联运
        3.1.4 满足地理地质及气候水文条件要求
        3.1.5 满足国防等特殊需要原则
    3.2 专用线接轨方案布局原则
        3.2.1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
        3.2.2 满足铁路相关技术政策及技术条件
        3.2.3 符合路网规划与所在区域城市规划
        3.2.4 专用线接轨便于车流组织
        3.2.5 成本最低原则
    3.3 备选危险货物办理站现状分析
        3.3.1 格尔木站
        3.3.2 那曲站(物流中心)
        3.3.3 当雄站
        3.3.4 羊八井站
        3.3.5 拉萨西站
    3.4 危险货物办理站选择规划
        3.4.1 备选站站内办理选择规划
        3.4.2 备选站专用线办理选择规划
        3.4.3 小结
4 拉萨西站接轨专用线作业区布局规划
    4.1 功能区布局规划原则
        4.1.1 满足服务需求
        4.1.2 运营成本最低化
        4.1.3 安全性原则
        4.1.4 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
    4.2 作业区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4.2.1 罐装货物卸车作业区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4.2.2 储罐区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4.2.3 LNG罐式集装箱堆场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4.2.4 消防、防雷、防静电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
    4.3 运输组织方案分析
        4.3.1 危险货物日均发送车数分析
        4.3.2 危险货物运输组织方案
    4.4 各功能区参数计算
        4.4.1 罐装货物装卸作业区
        4.4.2 储罐作业区
        4.4.3 LNG罐式集装箱装卸作业区
        4.4.4 其他功能区
    4.5 功能区布局规划
        4.5.1 布局规划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4.5.2 功能区相互关系分析
        4.5.3 布局方案的确定
    4.6 布局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4.6.1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4.6.2 布局方案的评价
    4.7 小结
5 那曲站硝酸铵(二)作业区布局规划
    5.1 硝酸铵(二)作业区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5.1.1 仓库、站台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5.1.2 卸车作业线安全技术条件分析
        5.1.3 消防、防雷、防静电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
    5.2 硝酸铵(二)作业区相关参数计算
    5.3 硝酸铵(二)作业区布局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加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条件
3 青藏铁路开办特种运输应关注的问题
    3.1 机车车辆
    3.2 列车编组
    3.3 基础设施
    3.4 货物装载加固和装卸作业
    3.5 环境气候
    3.6 押运人员
4 建议

(10)青藏铁路格拉段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方案
    1.1 调度中心子系统
    1.2 网络子系统
    1.3 车站子系统
2 系统主要功能
3 系统工作流程
4 技术特点
    4.1 自律控制
    4.2 与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的接口
    4.3 与GSM-R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口
    4.4 临时限速控制
    4.5 适合高原应用环境的硬件设计
    4.6 实现无人化的技术保障
5 结束语

四、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单线铁路准移动闭塞仿真研究 ——以青藏铁路格拉段为例[D]. 朱雷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高原机车制动系统研究[D]. 齐旭.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青藏铁路特货运输基础设施与装备技术分析[A]. 田葆栓,唐宏伟.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4]创新运营管理体系 打造安全青藏铁路[A]. 武志勇.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5]DF8B型青藏线高原内燃机车[A]. 沈永平,臧坚东,方皎波.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6]青藏铁路格拉段特殊行车组织方式概述[A]. 李顺平,石国荣.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7]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方案研究[D]. 姜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 [8]青藏铁路格拉段危险货物运输装卸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 李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9]青藏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发展[J]. 智利军,田葆栓. 中国铁路, 2011(01)
  • [10]青藏铁路格拉段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J]. 蔡西阳. 中国铁路, 2009(03)

标签:;  ;  ;  ;  ;  

青藏铁路(格拉段)机车总体技术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