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物而不累于物”论析(论文文献综述)
资梦娜[1](2021)在《王弼“圣人有情”说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购平台及各方资本力量的诱导之下,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出现消费结构失衡、过度消费和借贷消费等问题。对于这种社会现象,重新解读魏晋玄学家王弼的"圣人有情"说,将其融入到对当代大学生的德性教育之中,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王弼认为,人可以对器物持一些爱好,但不能被器物所束缚和支配。人对物的欲求应做到"应物而不累于物"。
俞汉群[2](2020)在《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晚明王、湛两家学说并驾齐驱,身为湛甘泉及门弟子的唐一庵糅合了两家学说而别为一义,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思想值得研究,对于了解王、湛两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及其影响等方面,也有一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唐一庵哲学思想的专门研究不多,既有研究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其“讨真心”的思想,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即以唐一庵“讨真心”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本体论的“何为真心”以及功夫论的“如何讨”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力图呈现其哲学思想的系统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在本体论方面,唐一庵赋予“真心”以存有论和境界论的双重内涵,既吸纳了甘泉的“天理”观念,又糅合了阳明的“良知”思想。“真心”虽然在本质内容上与“天理”和“良知”无别,但甘泉的“天理”在唐一庵处更多地被转换成了“生理”,阳明的“良知”也拥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在功夫论方面,唐一庵的“讨”在本质内容上虽然与阳明的“致”以及甘泉的“体认”也无别,都是一种“本体功夫”、“道体功夫”、“自然功夫”,但唐一庵也有自己独特的发挥。唐一庵“讨真心”的思想既融合了王、湛学说,也兼综了佛、道思想。虽然与佛、道两家均有往来,但唐一庵始终以儒者自居。总体而言,唐一庵虽出身湛门,但其思想更倾向于王学。因此,本文将唐一庵“讨真心”的思想定位为“具有甘泉学背景的阳明后学”。
易冬冬[3](2020)在《中国美学早期的缘情思想与六朝的“缘情说”》文中研究表明自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缘情说"得以确立,并经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系统阐发而最终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事实上,"缘情说"渊源久远,在先秦两汉的儒家美学中就已经有了萌芽,只是经过魏晋玄学的洗礼,在六朝获得最终的确立。"缘情说"最终在玄学的思想背景下被明确提出,与魏晋情的哲学中所彰显的情感的自觉和独立有着密切的关系。玄学视域下的"缘情说"与先秦两汉美学的缘情思想有着一定的区别。六朝美学的"缘情说"所缘之情是一种真正的审美之情。其根本在于,魏晋玄学情论将老庄思想中的"虚静之心"引入到儒家哲学的"感物之情"中,使得情感获得了独立和自觉,而这种观念下的情感与审美情感是相通的。
康倩[4](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认为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廖雪[5](2020)在《王弼“圣人体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想人格是讨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其内在意涵映射了中国哲学自古讨论的天人关系问题,反映了人们对于世界本相所持的态度。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圣人”思想进行历史地考察以及对王弼“无”的思想进行逻辑和归纳的哲学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在崩溃与重建的魏晋时期王弼关于理想人格和世界本相的认识。全文结构依据形上基础、功夫、境界的思维原则,加之绪论,共分为四章。正是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实现了对“圣人体无”思想的深入把握。自创世神话起,“圣人”就作为理想人格而存在,与世界同质同构同源,这表明人与世界具有最原始的普遍联系,同处于混沌之“一”中。自此,世人开始以有限之躯寻求此“一”究为何物,企图回到“一”的体验中。因此,先秦以至魏晋的各家各派树立起各自的理想人格,承载他们对“一”的不同理念,以及体验“一”的进路和境界。王弼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基础上,认为至高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圣人,此“一”就是“无”,“圣人体无”乃是在内圣和外王两个层面都要做到“无”。他将老子的“道物”关系转换成“无有”关系,认为“无”是世界的本相,是存在之所以存在之存在,是无名无形的,“有”是世界的末度,是现象世界中的存在,是有形有名的。在“无有”关系中,“无”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必然性,万有皆“以无为本”。“无有”作为“无”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还是本末、体用、一多、静动的关系。并且,由于“无”本身的混沌性,致使无有、本末、体用、一多、静动同样存在多义性、多层次性。因此,对世界本相“无”的把握必然是多向度的。在把握“无”的途径中,形名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逻辑起点,通过这一思维得出“无”这个概念,进而从“无”的相关范畴以求把握“无”。然而,在形名思维中,由于命名的局限性,无法全然地把握混沌性的“无”,这就需要借助中国哲学中特有的象思维(或隐喻思维)。象思维(或隐喻思维)以其直接沟通天地物我的独特性,将思维主旨与思维载体一同展现在思维主体的意境世界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论是形名思维还是象思维,二者皆是把握“无”的工具,并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此,必须在这两种思维工具基础上有所超越,这要求思维主体有“悟”的自觉,超越一己之身,无限地逼近“无”的世界本相。理想人格圣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世界本相“无”的把握,从而在精神之域和实践之地做到了“体无”。在精神之域与道同体、以无为心,复归生命的本然。在实践之地无为而无不为、应物而不累于物,将个体精神境界向实践领域转化,体悟“无”的真理。在精神之域和实践之地对“无”的完美呈现,即是王弼所推崇的“内圣外王”,这为世人提供了一条乱世之中的安身立命之道。总之,对王弼“圣人体无”思想的分析表明了理想人格和世界究竟是中国哲学发展所关注的两大主题。王弼“圣人体无”思想,展现了这两大主题在魏晋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
牛鹏[6](2020)在《姚广孝诗文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姚广孝法号道衍,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是元末明初着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姚广孝早年与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等人交好,参与高启发起的“北郭诗社”,被后人称为“北郭十友”之一。其精于佛学,为净土宗的代表人物,着有《法不可灭论》《诸善上人咏》《道余录》等佛学着作;且长于诗文,现存《逃虚子诗集》十卷、《逃虚类稿》五卷、《独庵外集续稿》五卷。姚广孝在明初有着极高的地位,但因作《道余录》为佛教辩护,驳斥二程朱熹,加之助燕王朱棣篡位,因此招致后世文人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学思想及历史贡献皆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论文置于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下,以姚广孝为研究对象,力求探究其丰富的诗文理论思想。第一章着重分析姚广孝的生平经历,并探究其佛儒思想的具体内涵。姚广孝的生平经历十分复杂,因此需简要论述其幼年至晚年的人生经历,勾勒出一生行迹,以此明晰其复杂的人生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儒佛思想的具体内涵,阐述其儒释汇通思想的独特意义,为后文梳理文学批评思想奠定基础。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以姚广孝的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为重点,深入分析其诗文理论的具体内涵。姚广孝有着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但这些思想杂乱而分散于其诗文作品中。因此第二章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去反映姚广孝的诗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姚广孝重视“自然”,主张诗人需以“悟”为关键,从自然中获得创作素材;在对“性情”的认识上,姚广孝强调诗歌需求“性情之正”,主张“陶冶性情”;在儒释汇通思想的影响下,姚广孝阐述了“诗道关系”的独特内涵,主张“寓道于诗”;在诗歌创作论中,需明晰其“师古”思想,以及“真情”“诗兴”“感物”“寓意”的具体内涵;最后再论述其对“讽咏”的认识,阐明禅与诗的独特联系。第三章主要分析姚广孝的文论观。在“文道关系”的认识上,姚广孝重视“文”的作用,认为“文为载道之具”,主张“文贯其道”,重视文与道的统一;在“文章创作论”中,姚广孝重视人的天资与勤勉的统一,并强调“游”与“箴规”的重要性,重视人的阅历;最为重要的是,姚广孝通过对“有言之文”与“无言之文”的论述,恰当地化解了佛教“不落言筌”与“着述立言”的矛盾。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姚广孝诗文理论的独特性以及价值。先从其文学思想的包容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三个角度阐述姚广孝诗文理论的独特性。再结合当时的历史,通过对高启等人部分作品的梳理,从对元末以情为主诗风批评、缓和儒释矛盾以及对北郭诗歌创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姚广孝诗文理论的价值。简而言之,本文选取元末明初诗僧姚广孝作为研究对象,先从其人生经历入手,再由此分析其佛儒思想的具体内涵,最后着力分析其诗文理论的具体内涵,明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以及价值,力求全面的展示其诗文理论思想,并以僧人的独特视角略窥元末明初文坛诗风的整体风貌。
周鹏[7](2018)在《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文中认为唐宋老学是一个不可割断的整体,其所以看似不同者,时移世异,体“道”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唐人的“通玄”与宋人的“复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宜过分轩轾。本书前半部分介绍唐朝老学,後半部分介绍宋朝老学,各取八家着作,以做具体而微的解剖。唐朝老学选有王玄览、成玄英、李荣、唐玄宗、吕洞宾、王真、陆希声、杜光庭,宋朝老学选有陈景元、无名道人、吕惠卿、王安石、苏辙、赵佶、李嘉谋、林希逸。通过对十六家老学着作的个案分析,以期为唐宋老学从“通玄”到“复性”的思想历史理出一幅清晰的图谱,对唐宋老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判定,并对唐宋老学留给今人的思想财富做出合理的展望。
常威[8](2018)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明心学的产生不仅掀起了明代思想界的惊涛骇浪,而且对当时的文学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乃至后世以及域外近代文学仍受其沾溉,明代散文亦从中获益匪浅。不过,阳明心学视阈下的散文研究较大程度上仍夹杂于文学的整体畛域而未完全独立,更为系统与细化的研究尚待深入。而整体而细化的阳明学与明代散文耦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呈现二者耦合的基本体貌,直观阐发阳明学介入了明代散文发展的哪些方面,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而且通过研索融摄阳明学与其他哲学(如理学、关学、政治哲学)学者的文学创作,从中抽绎体现不同哲学思想的散文理论以作比照,这与直接抉发阳明学派的文学思想或泛泛而谈由阳明学而滋生的情欲、自然等理论学说相较,显然更易发露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的方面与程度,且使二者的关联更为紧密,而避免浮泛其上或似是而非。本文整体上从散文理论、思潮、流派、要素及文学思想入手,不仅关注明代散文发展进程中出现诸现象原因、发展进路及嬗变规律的阳明学质素,而且期望对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思想形成与流迁的具体情形作出说明,以期在总结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既有研究领域、视阈,推进既有方面的研究程度,推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缘起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基于对研究现状及不足的勾稽,明确研究范畴以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阳明学与明代文学耦合的内在理路。指出明代程朱理学实已沦为科举之学,士人学子大多汲汲于功名利禄,士习、学风日下。是故,王阳明高树“忘己之学”之帜,并力倡“天下未有学而不能行者”,以疗救为学沉疴。在追名逐利之风的熏染下,学者之心自然早己不复得古人之正,士风隳败、才德不称成为当时难以治愈的一大顽疾,于是阳明又倡“致良知”以补正人心。鉴于“天下之事,其在今日,鲜不伪者也,而文为甚”的情形,正文自然成为正心的题中之意。而此弊在激动时人“正文体”观鹊起的同时,也触发了阳明学“修辞立诚”观的突显,并推助“文如其人”向“文即其人”观的演进。第二章主要论述阳明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寓含了对文、道、人疏离的深刻体认。在此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师古人之心”的倡言及师心即师天、师道的互转,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其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发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便如同三代之文,不论诉诸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必然叠合而充溢着道的气息,“莫非道之用也”。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散文有一股“以复古为解放”的洪流。面对台阁末流流弊,七子派之复古已含蕴着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等解放的因子,但形式摹拟的注重又不免沦处于另一种守旧。阳明虽未明言复古,但未尝不复古,他已彰显鲜明的复古人之心倾向,可谓词章之真能复古者。这影响于文章,特重其蓄存的古人之心,力戒“在词语上驰骋”,不可伪为,也衍生了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等文论话语。受心学派影响,部分七子派成员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等发生了复古思想的转化,而鉴于七子派复古重情求真的的后期转变,契合了心学派的文学思想主张,因此也发生了心学派投身七子派的情形,黄省曾“不复古文,安复古道”的宣言直接表露了对七子派倡复古文的肯定与依归。第四章探讨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的心学诱因,认为阳明心“学贵自得”下滋生的明代学人偏胜、矫激的性格特质成为明代散文流派迭变频仍的一个重要成因。要之,主导某一流派的筚路蓝缕者的心态与性格虽无法决定其文学主张的具体指向与内容,但却与他们文学思想的表述方式有莫大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流派或激进、或持平、或调和、或创新的面向以及程度,进而影响着它的后续演进。第五章主要论述明代诗文“载道派”与“缘情派”以阳明学为节点的分野固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明代诗文的理、情向度并非呈现一种交互递嬗的局面,实际上则是一种交织、延迟又递嬗的情形。明代的诗文之辨,虽然大都将主情的诗与主理的文相对立,但是前七子所主张的“诗主情”则饱含儒道内涵。而因为阳明学本质重儒道的倾向,兼之唐宋派继承阳明学时的儒道侧重,所以重情但更重道的阳明心学并没有即刻导致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转轨。至于阳明后学因背离阳明心学的“致”而过分强调“良知”,因而有跳脱理道的拘囿而有对个人情欲的强调,而这一转变也滋生了晚明文学重情说的蜂起,但是此期学人看似对理道的背离未尝不是对世俗儒家伦理的回归。第六章主要论述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公安派小品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其影响所及,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二在于行文不遵法度,一任思虑流淌而不加理性约束。三则表现为对事物的不加择选的瞬间捕捉,所以公安派小品文创作瞩目的焦点常常落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上。还需提及,阳明学的“求乐”倡言所导致的对自适人生的追求也为时人追求文章自适提供了思想保障,而这种人之自适在文章中折射的求适趋向,又反哺于时人追求人生自适意识的生成。换言之,浓郁而强烈的自适追求使得时人将文纳入他们构建自适人生的体系,并酝酿了他们“以文求适”观的生成。第七章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所瞩目的知行和会触发了其对名副其实的强调,而名实相副中对“实”的瞩目也必然要求他在文道关系的梳理中坚守“文以载道”的传统,从而在对孔子删述六经的论述中,确立了六经作为文章创作的最高典范,并明确了六经作为文以载道的生成来源以及归宿的思想倾向,由此也体现出浓郁的政治事功色彩。而“四句教”所透显的不着点尘、不为杂念所染的修行策略,则促推了他对光风霁月为文境界的称许。此外,“德业之外无事功”的德本之论以及“心外无物”的宏大境界也成就了其“醇而肆”的文风。第八章论述融汇关学、程朱、阳明学的关学大儒冯从吾亦不乏圆融又颇具启发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他的理学、文学并不相碍但以理为本的文学倾向、将主静但又标举动亦是静的理学主张融渗于文章写作法门,明显烙刻了程朱理学的印记,但又体现出一己独有的特色,其文须自得妙悟的思想则和阳明学派的“学贵自得”思想与文学主张多有契合,而由注重躬行实践带来的对文人之行的重视则更多地是其实学思想浸润的结果。第九章主要论述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突破了理学与心学范囿,每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孙凌宇[9](2018)在《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列子注》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分析张湛如何构建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梳理张湛虚静思想内在结构、及其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关系等,来初步探讨张湛思想蕴含的独特哲学史意义,也为进一步丰富魏晋玄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补充。张湛面对前人所遇到的“圣人”何以“体无”之困境,根据道与人、形与神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凝神合道”的观点,并构建了“虚静”统摄“太虚之域”与“有形之域”的二元虚静思想体系。其中,“虚静”不是消极的“虚无”之意,而是在力图扬弃前人思想并融合儒释道的基础上,提出“虚”、“至虚”、“太虚”、“虚静”等一系列概念,以解决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等几大魏晋玄学议题和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问题,并从万物本体、人的生存等多重方面消弭人们对生死、有无、祸福的执着之心,来实现人在“有形之域”的虚静而生,从而建立社会良序和个体内心的安顿秩序。面对人如何“虚静而生”的问题,张湛提出“道行两域”的思想,并构建了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就“太虚之域”和“有形之域”两者互为因果、无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而言,我们可以把张湛虚静思想的逻辑进路划分为群有起于“太虚之域”、委顺于“有形之域”、复归“太虚之域”三个环节,以此阐发张湛思想中的虚静与道、“群有”之“禀生”、万物和人之“反本”的内在关联。在起于“太虚之域”之环节中,从“有无之辩”到“本无自生”,张湛指出太虚之域在万物从“无”到“有”的萌发中起到了场域的作用,而非生成的作用。借此张湛诠释了如何以虚静思想解决“有无之辩”的议题。张湛融合王弼的“以无为本”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提出“本无自生”的论点。他以无—虚—虚静开“两域”—太虚之域的逻辑进路,表述了从“无”到“有”、“无”在“太虚之域”的萌发和“道”在“太虚之域”中的运行。在委顺于“有形之域”之环节中,张湛认为人虚静而生于“有形之域”,其中包含个体的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他认为社会的良好秩序以“顺名教而任自然”为原则:乱世以儒家的名教礼法治世,顺世以道家的无为虚静为政,从而做到虚静无争;而人的虚静包含“顺性安命”、“虚静养生”、“肆情达生”三个方面。张湛认为人的虚静而生关键在于对内在的“心”的修养;人只有无心无念、无言无意才能做到“方寸与太虚齐空”,从而进入虚静境界——“无知之域”。可以说,“无知之域”是超越言意、有无、生死、祸福等差别、而达到的虚静境界。他的推论是:天地的虚静——物的虚静而全——人的自然虚静、肆情达生——“无心无念”、“无意无言”的无知之域。张湛在此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魏晋玄学议题。在复归“太虚之域”之环节中,张湛主要阐发凡人、圣人等,因离道的远近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死观和反本的途径与态势,以及由此展开的何为圣人、圣人何为、凡人能否超凡入圣,以及凡、圣如何反本而复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在此,张湛致力于思考并解决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主题,而且指明了太虚之域是人“形散神灭”、反本归虚的归宿,以及圣人何以“凝神合道”、“冥通内外”。张湛的“圣人凝神”观解答了圣人何以体无的难题,并推进了郭象“内圣外王”、“弘内而游外”的思想。他指出以自然为法、“密用而不显”是圣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圣性、道性。总体而言,张湛“虚静”思想实现了对魏晋玄学由外在的形而上本体到内在之“心”的转向。他以“心”为核心,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存在是“道”、“德”、“性”、“心”、“神”、“情”、“欲”等的统一。他以“虚”代替“冥”,力图消融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辩”,并尝试构建和实现社会安定和个体内心安顿两大秩序的理想,这对当代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探讨都有重要启示。不过,张湛“虚静”思想也存在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人能否合道、凡人致圣等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等不足之处。但相比而言,张湛“虚静”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探究。张湛“虚静”思想较为全面地诠释了虚静与道、万物禀生的关系,以及万物与人如何反本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它对后世佛教般若学、道教重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由此而论,张湛虚静思想使张湛思想具有了独特的哲学史意义。
林凯[10](2018)在《圣人有情无情论新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汤用彤《王弼圣人有情义释》对何晏王弼二论作了深入探讨,但其内涵和逻辑有所未尽。何晏之论重心在"情之有无",而王弼的关切却首先在"应物与否"、兼而回应圣人有情将如何能保证不累于物的挑战,二人不构成直接争论。何晏无情论的思路本自庄子,属"不滞于情"之义;而王弼回应挑战而谈到的有情论,依据"任情自然",实质也属庄学。何王之别只是字面差异而无实质分歧,两人均认可自然情感、而否认心识推动的情感。
二、“应物而不累于物”论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物而不累于物”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弼“圣人有情”说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
1. 消费结构失衡,享受性消费比重偏高 |
2. 超前消费、借贷消费问题突出 |
3. 冲动性消费行为增加 |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消费问题的原因 |
1. 内因方面 |
2. 外因方面 |
三、王弼“圣人有情说”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 |
(一)王弼“圣人有情说”的当代意蕴 |
(二)“圣人有情说”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 |
(三)将“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德性教育智慧融入大学课堂 |
(2)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与王、湛两家关系的研究 |
1.2.2 “讨真心”具体内涵的研究 |
1.2.2.1 “真心”内涵的研究 |
1.2.2.2 “讨”之内涵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基源问题研究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概念分析法 |
1.3.4 思想史的方法 |
2 何为真心——本体论 |
2.1 真的双重意蕴 |
2.2 真心即心体 |
2.2.1 存有论意蕴 |
2.2.2 境界论意蕴 |
2.2.2.1 中无所着 |
2.2.2.2 太虚无物 |
2.2.2.3 空藏于心 |
2.3 真心与习心 |
2.4 真心即良知 |
2.4.1 良知是活机 |
3 如何讨——功夫论 |
3.1 讨之必要性 |
3.1.1 真心被人自埋没 |
3.1.2 人有昧于致之之义 |
3.2 讨之解义 |
3.2.1 自然义 |
3.2.2 学思义 |
3.2.2.1 存存不失之谓思 |
3.2.2.2 以学为思才是真思 |
3.3 讨之下手处 |
3.3.1 在本体上下功夫 |
3.3.2 定真种子 |
3.4 直须自信 |
3.4.1 须知得人身甚大 |
3.4.1.1 人备五行之全 |
3.4.1.2 人身与天地万物同体 |
3.4.1.3 满宇宙都担在自家身上 |
3.4.2 心之精神是为圣 |
3.5 为学先须立志 |
3.5.1 聚精神 |
3.5.2 有悦处 |
3.5.3 贵辨志 |
3.5.3.1 真立志 |
3.5.3.2 悦于学 |
3.6 实察而实守 |
3.6.1 自家认取 |
3.6.2 自出义理 |
4 唐一庵哲学思想的源流与定位 |
4.1 思想源流 |
4.1.1 对于朱子思想的修正 |
4.1.2 对于甘泉思想的汲取 |
4.1.3 对于阳明思想的继承 |
4.1.4 对于敬庵思想的影响 |
4.2 总体定位 |
4.2.1 真心本体的定位 |
4.2.2 寻讨功夫的定位 |
4.2.3 整体思想的定位 |
4.2.3.1 儒家认同 |
4.2.3.2 学派归属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Ⅰ:唐一庵先生画像 |
附录Ⅱ:唐一庵佚文摘略 |
附录Ⅲ:唐一庵门下名贤考略 |
作者简历 |
(3)中国美学早期的缘情思想与六朝的“缘情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情说”的确立与中国美学早期的情论 |
二、玄学情论:感物之情与虚静之心的融合 |
三、玄学视域下的情的自觉 |
四、“缘情说”的理论内涵与审美之情的诞生 |
五、余论 |
(4)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
二、画院的建立 |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
五、雅集与唱和 |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
七、文人画(墨戏画) |
八、宋代的画论 |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
三、诗画本一律 |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
四、遥“远”的桃花源 |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
二、骨与肉,肥与瘦 |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
第一节 观与应 |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
第二节 似与非似 |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王弼“圣人体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圣人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人物志》—王弼“圣人体无”的先声 |
1.3.1 追本溯源:人物之本——万物之本 |
1.3.2 理想人格:中和无名——以无为本 |
1.3.3 功夫进路:识鉴过程——体无进路 |
第二章 圣人体无之形上基础 |
2.1 无与有 |
2.1.1 老子论无有 |
2.1.2 王弼论无有 |
2.2 本与末 |
2.3 体与用 |
2.4 一与多 |
2.5 静与动 |
第三章 圣人体无之功夫 |
3.1 辨名析理 |
3.2 得意忘言 |
3.3 崇本举末 |
第四章 圣人体无之境界 |
4.1 与道同体 |
4.2 以无为心 |
4.3 无为而无不为 |
4.4 应物而不累于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姚广孝诗文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献整理 |
(二)生平事迹考证 |
(三)佛学思想研究 |
(四)诗文研究 |
(五)成就与不足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姚广孝生平及思想概述 |
第一节 姚广孝生平简述 |
一、幼年学儒 |
二、弃儒学佛 |
三、远赴北平 |
四、晚年行迹 |
第二节 姚广孝思想探源 |
一、佛学思想:兼修禅净,终归净土 |
二、儒学思想:忠孝轻利,贤德为民 |
三、儒释融合:援儒入佛,儒释汇通 |
第二章 姚广孝诗论观 |
第一节 “诗材”论 |
一、理论渊源 |
二、理论内涵 |
第二节 “性情”论 |
一、诗求“性情之正” |
二、诗需“陶冶性情” |
第三节 “诗道”观 |
一、“道”与“诗”的矛盾 |
二、寓道于诗 |
第四节 “诗法”论 |
一、师法古人 |
二、作诗四法 |
第五节 “吟咏”论 |
一、“佛经吟诵”的传统 |
二、“吟咏”的内涵 |
第三章 文论观 |
第一节 文道关系论 |
一、文为载道之具 |
二、文贯其道 |
第二节 文章创作论 |
一、质之美,宜其文 |
二、阅历与箴规 |
第三节 “有言之文”与“无言之文” |
一、有言之文:不得已为之 |
二、无言之文:默契乎道妙 |
结语:姚广孝诗文理论的特色与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唐朝老学史 |
唐朝老学总论 |
一、唐朝兴起的历史因缘 |
二、唐朝学术的佛道影响 |
三、唐朝老学的发展脉络 |
四、唐朝老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 |
第一章、王玄览与成玄英 |
第一节、《玄珠录》里的老子学 |
第二节、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
第二章、李荣与李隆基 |
第一节、李荣的《道德真经注》 |
第二节、李隆基的《御注道德真经》 |
第三章、吕洞宾与王真 |
第一节、吕洞宾的先天老学 |
第二节、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
第四章、陆希声与杜光庭 |
第一节、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
第二节、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 |
下编、宋朝老学史 |
宋朝老学总论 |
一、宋朝的政道关系 |
二、宋朝思想的复性追求 |
三、宋朝老学的发展历程 |
四、宋朝的老学与道教 |
第一章、陈景元与无名道人 |
第一节、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
第二节、无名道人的《道德真经全解》 |
第二章、吕惠卿与王安石 |
第一节、吕惠卿的《道德真经传》 |
第二节、王安石的《老子注》 |
第三章、苏辙与赵佶 |
第一节、苏辙的《道德真经注》 |
第二节、赵佶的《御解道德真经》 |
第四章、李嘉谋与林希逸 |
第一节、李嘉谋的《道德真经义解》 |
第二节、林希逸的《老子鬳斋口义》 |
结语、唐宋老学与中国思想史 |
参考文献 |
後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文章学的思想传统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阳明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正学、正心到正文的自然递嬗 |
第一节 儒学式微与阳明学的正学倾向 |
一、“举业盛而圣学亡” |
二、学风、士习的嬗变与“忘己之学”的解阐 |
三、“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
第二节 人心不古与阳明学“正心”的理想悬设 |
一、德性的缺位与“正人心”的擎举 |
二、致良知的“正心”指向与达成路径 |
第三节 文章趋伪与心学派“修辞立诚”观的突显 |
一、“今天下事鲜不伪者,而文为甚” |
二、“正文体”观的鹊起与“正人心”的互动 |
三、修辞立诚:从心正(实)到文正(实) |
四、“文者,人之象也”与“文如其人”到“文即其人”的演进 |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
第一节 “文佞论”的提出与明代“文以载道”观的审视 |
第二节 殊途同归——阳明心学复兴儒道的终极旨趣 |
一、反动其外,承继其中 |
二、心学、理学异同之比较 |
三、佛、道的纠缠与儒道的持守 |
第三节 “师古人之心”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
一、阳明学与“师古人之心”的衍生 |
二、师心即师天与文、道叠合进境 |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代散文复古进路 |
第一节 守旧与解放: 七子派复古的内在矛盾 |
一、台阁体的救赎与形式模拟的固守 |
二、摆落拘缠,自出机杼: 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 |
三、创造者必敏于模仿: 为七子派拟仿一辩 |
第二节 复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的复古向度及特质 |
一、王阳明: 词章之真能复古者 |
二、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 复圣人之心与文论建构 |
第三节 心学派与七子派复古之交互影响 |
一、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屠隆: 心学派对七子派复古之影响 |
二、“不复古文,安复古道”: 七子派复古影响心学派的面向及程度 |
第四章 阳明学与明代散文流派的迭变 |
第一节 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探因 |
第二节 偏胜、矫激: 明代散文流派迭变的性格诱因 |
第三节 明人心态(胜心)、性格(矫激)与文学流派嬗变的思考 |
第五章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
第一节 明代诗文辨体与前七子“诗主情”说的理道倾向 |
一、七子派诗文辨体与明代诗文主情说的前奏 |
二、国家与社会: 七子派主情说的价值归趋 |
第二节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递嬗的延宕 |
一、王阳明: 道德行为中的情感认同 |
二、阳明后学: 道德的失语与情感的独语 |
三、天理、人情的分合与阳明及其后学的正解与误解 |
第三节 阳明后学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其理道向度 |
一、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小品文的扬情抑理 |
二、并非反动: 世俗儒家伦理的转向 |
第四节 理情递嬗与明人奇正、雅俗观的转换 |
第六章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
第一节 知觉与感应: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内涵与表现 |
第二节 信笔扫抹,不经思维: 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倾向 |
一、独抒性灵与“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 |
二、口语、无法、瞬间捕捉与尚趣——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表征 |
第三节 从人之自适、文之自适到以文求适 |
一、心学渊源——“乐是心之本体” |
二、自适人生的期许与以文求适观的生成 |
第七章 王阳明文章学思想的心学映像 |
第一节 “知行合一”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
一、“知行合一”与名副其实的拓衍 |
二、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
三、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政治事功倾向 |
第二节 “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论 |
一、尘沙之喻与“四句教”的解读 |
二、“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 |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醇而肆的文风 |
一、“德业之外无事功”与文风之“醇” |
二、“心外无物”与文风之“肆” |
第八章 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 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
第一节 “做圣人易、做文人难” |
第二节 “作文害道”之辨与文质之辩 |
第三节 “学贵自得”与文需自得妙悟 |
第四节 动亦是静与为文法门 |
第五节 躬行践履与以文观人 |
第九章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
第一节 心学统摄下的道统、治统与文道、治道的融合 |
第二节 政治本位: 从“有德者必有言”到“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 |
第三节 心学本位: 诗文,心之所发见 |
第四节 心学传统与时代熏染: 考据入文章 |
第五节 理学观念的突围与文学本位的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思路 |
第三节 “虚静”概念的多重考察和“虚静”思想的渊源 |
第四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虚静与道:起于“太虚之域” |
第一节 “虚静”与“无”:从“以无为本”到“本无自生” |
第二节 “虚静”开两域两域循“虚静” |
第三节 “太虚之域”:寂然至虚无际无分无始无终 |
第三章 虚静与“禀生”:“委顺”于“有形之域” |
第一节 虚静与天地:容天地者太虚也 |
第二节 虚静与万物:物所以全者皆由虚静 |
第三节 虚静与人:自然顺性肆情达生 |
第四节 虚静与无知之域:无心无念言意兼忘 |
第四章 虚静与反本:复归太虚之域 |
第一节 万异冥一:万品以终灭为验 |
第二节 生死轮回:凡人生死趋道 |
第三节 为生之道常存:贤人生死向道 |
第四节 太虚之境:圣人凝神合道 |
第五章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 |
第二节 张湛虚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圣人有情无情论新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问题焦点和逻辑次序的确立 |
三圣人无情 |
四圣人有情 |
五小结 |
四、“应物而不累于物”论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弼“圣人有情”说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J]. 资梦娜. 理论观察, 2021(12)
- [2]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D]. 俞汉群. 浙江大学, 2020(01)
- [3]中国美学早期的缘情思想与六朝的“缘情说”[J]. 易冬冬. 中国美学研究, 2020(01)
- [4]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王弼“圣人体无”思想研究[D]. 廖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6]姚广孝诗文理论研究[D]. 牛鹏.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7]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D]. 周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D]. 常威. 南京大学, 2018(01)
- [9]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D]. 孙凌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圣人有情无情论新释[J]. 林凯.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