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搞活京郊型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韩洋[1](2021)在《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在推动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民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通过走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合作社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模式,除需要投入经济资本外,还需要投入人力资本,这就促使合作社做出雇用农民的决策。合作社雇用农民能够解决农民本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对搞活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影响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相关因素、提出扩大合作社雇工的建议,对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等概念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等为指导,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与人力资本因素对合作社雇用农民数量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厘清影响因素对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作用机理,对比发现合作社雇用农民的作用程度与雇用农民时长显着相关。因此,为丰富研究成果,本研究分别运用最小二乘回归(OLS)方法和二项逻辑回归(二元Logit)方法,实证分析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与人力资本因素对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和短期雇用农民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方面,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合作社雇用农民行为。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方式越复杂多样,雇用农民数量越多、雇用时间越长,合作社经营种植业雇用效果最明显,经营渔业只对短期雇用作用显着,而经营畜牧业的合作社对雇用农民无显着影响,合作社通过电商销售和龙头带动均未使其产生雇用农民决策行为。另一方面,农民特征也是影响合作社雇用农民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经营活动相对多样的合作社倾向于雇用女性、受过专业技能培训、青壮年和高学历农民,尤其合作社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农民素质要求越高。相比于已有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为拓展了研究视角,将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属性和产业经营特点纳入考量,区分合作社长短期雇用农民的影响因素和偏好,有利于探究合作社产业活动与雇用行为的相互关系。在丰富农民合作社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
李敏[2](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合作制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村合作制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建国初期,我国通过合作化道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对社会主义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稳固提升。近年来新型的农业合作制形式不断涌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视域下,合作制更加的普遍化,合作范围也逐渐扩大。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农村合作制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合作制的发展历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临界点,对比突出了农村合作制的新变化。第三章论述了发展农村合作制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当前农村合作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阐述了当下农村合作制发展的着力点和应对策略,为以后更好发展农村合作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立足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详细阐述了农村合作制的发展及创新,同时,文章以促进农村合作制更好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实为落脚点,阐述了发展农村合作制的重要意义,为农村合作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最后,文章分析了农村合作制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合作制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创新。
苏峰[3](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郭海鞍[4](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孙蕊[5](2017)在《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农户分化深度发展,京津地区农户小规模兼业现象十分普遍,农业经营规模和效率问题日渐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下降,农业人才流失,农地粗放经营甚至直接撂荒,农业副业化现象突出。未来耕地由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提升农业效率和效益问题成为困扰京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课题。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农业适度规模作为农业发展战略提上日程,为解决农户分化背景下京津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首先,本文从农户分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的基础理论入手通过规模经济、分工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解释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农户分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农户分化和结果、农业时空演化轨迹三个方面分析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现实背景,指出京津地区进行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动因;其次,本文设计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因素,并从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个方面为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再次,本文首次对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两者关系进行探讨。在讨论两者冲突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从农户分化视角解决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问题提供前提。最后,通过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回归分析和博弈分析法确定不同类型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行为、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土地流转机制设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三个方面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提出推进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针对京津都市农业的特点进行指标的选取和设计,从物质设备投入、产出效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化水平、科技与社会保障及生态效益几个方对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表明2000-2015年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农户分化与农户适度规模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二者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出发,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职业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对农户收入分化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为从农户分化视角解决农业适度规模发展问题提供前提。最后,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和博弈分析法对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特征、区位经济特征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显着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土地流转机制设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推进对策,以达到促进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目的。
钱静[6](2014)在《北京山区开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京郊山区在经济转型和开发建设中,仍然难于摆脱对资源和项目的路径依赖。一是过度依赖于资源开采,二是过度依赖于政府转移支付。由此导致的负面效应是过度的资源开采、生态环境被破坏、开发层次低、投资效益低,甚至造成企业破产或资源浪费、助长了权力经济,从而挤压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农民主体的自我创业能力提升,形成农民对资源和政府的过度依赖惰性或"依附"关系。其发展对策是建立有限服务型政府,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政策性激励农民的自我创业意识,提高自我组织和发展能力。
周伟[7](2012)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多一少”(即经济成份多元、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样、流通环节减少)的工业品流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的工业品流通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品批发体系的各种职能被分散化,工商矛盾愈演愈烈、日益突出,内外贸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等。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业的经验,构建我国工商联动、和谐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适应现代商品流通规律和现代流通方式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从批发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出发,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富有效率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其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二、工商矛盾的表现与本质是什么?应如何理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工商联动?三、应如何评判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四、发达国家流通方式的实践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哪些借鉴意义?五、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论文对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状况进行了剖析,对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经营管理机构、流通渠道、流通政策和流通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趋势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及中外横向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以国际化的视角,对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李卫芳[8](2012)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北京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近年来,集生产、生活、生态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摆脱这些困境的希望。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以及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和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阐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等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发展的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第三,从实践角度看,本文将前面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分析其演进过程;从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组织方式等视角分析其现状特征,从而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从全新方法的视角看,本文首先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全要素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模型,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的资源配置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韩笑妍[9](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娟[10](2012)在《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图景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追问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怎么转型,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是本论文的思考脉络和研究目标所在。本文通过聚焦《南方农村报》的市场化生存个案,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对其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类报纸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的生存方式、转型路径、经营理念等,及其对农村报业发展具有普适意义的运作规律是什么?(3)在融媒时代,农村类报纸的市场模式、盈利模式如何突破?研究方法上,本文总体上采用案例研究法,即针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总体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选取其中典型的、对同类报纸具有启示性的市场化转型案例“南方农村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嵌入多个次级分析单位,包括新闻业务转型、报社的经营转型、数字化转型等,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中,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考察其转型的理念、运作方式,并对其转型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为了增强本研究的外在效度,遵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复现逻辑(replication logic),本研究在次级分析单位中增加了复现案例,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部分验证。本文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本研究重在“发现规律”)——总结概括、理论提升的逻辑思路展开,总体框架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农村类报纸面临转型”的问题(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提出“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凸显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梳理和理论概括,第三章对农村类报纸的生存空间进行横向考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中国农村类报纸正面临着转型的历史机遇——必须转型而且能够转型。第二部分,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三步走”的规律(第四章至第八章)。这部分重在从媒体经营管理的角度,找到农村类报纸由弱转强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推导。其中,第四章论证了“南方农村报”是在新的媒体生存环境中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南方农村报”是怎样转型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等问题。第五章论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由“综合纸”转型为注重市场细分的“专业纸”,同时考察其品牌战略转型问题;第六章论述转型的第二步,是由“专业纸”进一步转型为具备多元经营格局的“专业涉农媒体企业”;第七章在上两章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推导出其转型的第三步,即由涉农媒体企业转型为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多平台联合的全媒体“涉农大平台”。第八章考察了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其核心动力是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持续动力是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第三部分,总结概括与理论提升(第九章),并对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探讨。第九章提炼出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几个核心话语,以这种形式对本研究的核心成果进行总结。这几个核心话语分别是:1.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即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以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从而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2.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即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的品牌营销,将报纸的专业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影响力优势,以此促进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的构建;3.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这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方向,能使其彻底突破发展瓶颈,完成由“农村类报纸”到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涉农大平台”的身份转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涉农媒体是中国传媒产业大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学界对它的研究也甚少,本文对涉农媒体的典型代表——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做系统研究,拓展了报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领域。2.在选题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选取了“市场化转型”这一对于整个农村类报纸发展来说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题目进行研究,既新颖独到,也没有掣肘于我国农村类报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总体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目前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南方农村报”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以历史研究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对该案例的多个次级单位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打开视野,综合考察其他同类报纸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增强了本研究的普适意义。3、在资料方面。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类报纸历史演进和现状方面,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后“农”字号报刊的史料,以及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情况的详细统计等。此外,本研究对《南方农村报》的转型情况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本文资料方面的创新。4、本研究创新之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观点的创新。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七点:(1)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梳理出“两条发展脉络”,指出目前的农村类报纸是其中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的发展结果。(2)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类报纸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勾勒出其从“革命报刊”到“组织媒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历经80年代的整体“兴盛”、90年代的整体“衰落”、直到新世纪的“分化”的过程。(3)提出中国“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4)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三步走”规律,并进行了理论概括。(5)提出“涉农媒体跨行业营销体系再造”的概念及其模型。(6)提出“涉农媒体双边市场二次成长”理论:涉农媒体通过营销体系创新将媒体平台一方的“读者”市场下沉到“农民”群体,同时,将平台另一方的“广告商”市场下沉到“农资企业”,以此完成农村报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市场的成长意味着媒体平台生存空间的扩大。(7)提出“涉农媒体多平台联合”的概念及其模型。单一平台指的是传统的“内容提供平台”;多平台联合指的是成长后的媒体平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平台,还包括网络技术催生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并指出这是涉农媒体市场化转型的方向。
二、如何搞活京郊型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搞活京郊型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一般农业经营主体雇用农民的相关研究 |
1.4.2 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相关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民合作社 |
2.1.2 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规模经济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2.4.1 理论假说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及雇用农民基本情况分析 |
3.1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3.1.1 数量及分布 |
3.1.2 经营行业 |
3.1.3 雇用农民的类型及结构 |
3.2 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基本情况 |
3.2.1 独立样本t检验 |
3.2.2 变量选择及说明 |
3.2.3 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数量 |
3.2.4 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时长倾向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择及说明 |
4.2 模型构建 |
4.2.1 农民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数量决策模型构建 |
4.2.2 农民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选择性偏好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农民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数量决策实证结果分析 |
4.3.2 农民合作社长期雇用农民选择性偏好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合作社短期雇用农民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变量选择及说明 |
5.2 农民合作社短期雇用农民决策模型构建 |
5.2.1 模型选择 |
5.2.2 模型构建 |
5.3 农民合作社短期雇用农民决策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提升农民合作社灵活性,加强对普通农户的包容性 |
6.2.2 拓宽合作社产销渠道,提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
6.2.3 政府加强资金扶持,鼓励合作社雇用农民 |
6.2.4 开发全面的补贴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合作制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术界研究动态及综述 |
1.2.2 国外学术界研究动态及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2章 农村合作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2.1 农村合作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农村合作制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合作制的发展 |
2.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农村合作制的新变化 |
第3章 农村合作制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
3.1 农村合作制进一步促进实现农业产业化 |
3.2 农村合作制在人才振兴方面具有平台作用 |
3.3 农村合作制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 |
3.4 农村合作制在生态振兴中起重要作用 |
3.5 农村合作制在组织振兴方面具有载体作用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合作制创新发展的路径 |
4.1 当前农村合作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 农村合作制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
4.3 农村合作制创新发展的对应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4)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
3.6 小结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
6.2.1 推演的概念 |
6.2.2 推演的作用 |
6.2.3 推演的方法 |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
6.3.1 容错的概念 |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
7.5 小结 |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
8.3.1 原结构加固 |
8.3.2 新框架支撑 |
8.3.3 安全核植入 |
8.3.4 拆解再构造 |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
8.4.1 形体隐于自然 |
8.4.2 场所融于生活 |
8.4.3 空间谋于发展 |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
8.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户分化相关问题研究 |
1.2.2 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
1.2.3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户与农户分化 |
2.1.2 农业适度规模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分工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3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 |
3.1 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
3.1.1 行政区划及经济地理 |
3.1.2 农业资源状况 |
3.2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及结果 |
3.2.1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的轨迹 |
3.2.2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的结果 |
3.3 京津地区农业时空演化轨迹 |
3.3.1 京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时空演化轨迹 |
3.3.2 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化轨迹 |
3.4 京津地区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2 准则层指标的选取 |
4.1.3 具体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
4.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2.2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2.3 京津地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实现路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1.1 农户分化与微观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1.2 农户分化与宏观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一致性分析 |
5.2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冲突性分析 |
5.2.1 农户分化造成农业人力资本流失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冲突 |
5.2.2 农户分化与农地利用程度的冲突 |
5.2.3 农户分化造成土地非农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冲突 |
5.2.4 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对农户产生的挤出效应 |
5.3 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计量分析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对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 |
6.1.1 农户分化趋势和土地流转行为 |
6.1.2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分析 |
6.2 农户分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
6.2.1 农户分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决策行为 |
6.2.2 不同类型农户的农业社会化需求服务状况 |
6.2.3 不同类型农户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农户分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6.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 |
6.3.2 不同类型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性分析 |
6.3.3 基于博弈论的不同类型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京津地区农户分化向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推进对策 |
7.1 以适度规模发展为方向的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
7.1.1 土地流转障碍性因素及影响 |
7.1.2 土地流转机制驱动力构成 |
7.1.3 土地流转机制设计 |
7.2 以适度规模发展为方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障碍性因素及影响 |
7.2.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构建及运行机制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及发展 |
7.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
7.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北京山区开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郊区开发建设的路径依赖 |
二、路径依赖产生的负面效应 |
三、克服路径依赖的发展对策 |
(一)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政府 |
(二)推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
(三)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 |
(四)重视市场开发,实施品牌战略 |
(五)教育和引导农民主体创业意识和能力 |
(六)建议变项目支持政策为奖励扶持政策 |
【本刊相关文献链接】 |
(7)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2 有关流通研究文献综述 |
2.1 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1 马克思的流通思想与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 |
2.1.2 以新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提出新认识 |
2.1.3 构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理论 |
2.1.4 在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研究 |
2.1.5 对流通企业的本质与边界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
2.1.6 在流通渠道结构与流通渠道行为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
2.1.7 对供应链与流通渠道整合进行了系统研究 |
2.2 对流通产业地位、作用与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 |
2.2.1 流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 |
2.2.2 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
2.2.3 对流通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
2.2.4 对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
2.3 流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3.1 以实证分析方法论述流通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
2.3.2 关于综合性城市流通系统框架研究 |
2.3.3 城市商圈时空动态论、商圈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
2.3.4 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4 流通现代化问题研究 |
2.4.1 国外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认识 |
2.4.2 国内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 |
2.5 关于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与完善的研究 |
2.5.1 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萎缩原因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
2.5.2 解决工业品批发体系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研究 |
2.5.3 完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路径选择研究 |
2.5.4 工业品批发渠道的实证研究 |
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及批零流通理论概述 |
3.1 日用工业品的概念及特点 |
3.1.1 日用工业品的内涵 |
3.1.2 日用工业品的特点 |
3.1.3 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特点 |
3.1.4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特性 |
3.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
3.2.1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 |
3.2.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特征 |
3.2.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
3.2.4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
3.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 |
3.3.1 我国“三多一少”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成 |
3.3.2 改革开放前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3.3 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4 批发流通与零售的相关理论 |
3.4.1 流通产业内涵的界定 |
3.4.2 批发的功能与作用 |
3.4.3 零售相关理论 |
3.4.4 发达国家零售业态演进规律 |
3.4.5 流通渠道理论 |
3.4.6 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趋势 |
4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1 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2 零售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
4.1.3 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 |
4.1.4 物流业与供应链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
4.1.5 现代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各项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
4.1.6 一系列优化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
4.2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批发业集中度过低,影响批发业的集约增长 |
4.2.2 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批发行业萎缩,物流成本偏高 |
4.2.3 流通渠道效率低,秩序混乱 |
4.2.4 流通企业规模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竞争力薄弱 |
4.2.5 流通产业体制不健全 |
4.2.6 缺乏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保护政策 |
4.2.7 工商企业矛盾突出、关系不和谐 |
4.3 对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剖析 |
4.3.1 小生产与大流通模式 |
4.3.2 大生产与小流通模式 |
4.3.3 解决问题的思路 |
5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5.1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日用工业品流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 流通产业结构度量指标 |
5.2.1 流通产业集中度 |
5.2.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5.2.3 熵指数 |
5.2.4 罗森布鲁斯指数 |
5.2.5 C.C.I指数 |
5.2.6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5.3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
5.3.1 纵向关系涵义 |
5.3.2 企业纵向约束行为的动因 |
5.4 厂商、批发商及零售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依据 |
5.4.2 实证分析 |
5.4.3 研究结论 |
6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比较分析 |
6.1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管理机构的比较分析 |
6.1.1 美国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2 日本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组织机构特点 |
6.2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比较分析 |
6.2.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演变过程与特点 |
6.2.2 日本商品流通渠道的特点 |
6.2.3 中外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对比研究 |
6.2.4 我国流通产业渠道结构现状分析 |
6.3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政策的比较分析 |
6.3.1 美国的流通政策 |
6.3.2 日本的流通政策 |
6.3.3 对我国流通政策的分析 |
6.3.4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 发达国家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国际借鉴 |
7.1 美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形式与特点 |
7.1.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的主要特点 |
7.1.2 美国工业品流通的趋势与特征 |
7.1.3 美国零售业态的形式和特点 |
7.1.4 美国批发业的形式和特点 |
7.1.5 美国物流业的形式和特点 |
7.2 日本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2.1 日本批发业的地位与作用 |
7.2.2 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及其特点 |
7.2.3 日本零售业的作用、业态形式与特点 |
7.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3.1 德国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模式 |
7.3.2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特点 |
7.3.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
7.4 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7.4.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7.4.2 日本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7.4.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8 工商联动与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研究 |
8.1 工商联动的实现路径 |
8.1.1 工商联动的重要意义与原则 |
8.1.2 工商联动的实现形式 |
8.1.3 工商联动的模式与实施过程 |
8.2 内外贸一体化的措施手段 |
8.2.1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
8.2.2 内外贸一体化的必然性 |
8.2.3 有关学者对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的研究观点 |
8.2.4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9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 |
9.1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立足点 |
9.1.1 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9.1.2 综合效益标准 |
9.1.3 国际竞争力标准 |
9.2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
9.2.1 深化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改革 |
9.2.2 重新审视流通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流通产业的性质与地位 |
9.2.3 培育具有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大企业,鼓励新型业态和业种的发展,建立税收平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9.2.4 理顺批发与零售的职能关系、加强批发体系建设 |
9.2.5 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不同渠道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产品对渠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
9.2.6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各项政策 |
10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10.1 本文的一般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
2.1.1 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
2.1.2 都市农业概念的界定 |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2.1.4 都市农业评价研究状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界定 |
2.2.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 |
2.2.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 北京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
3.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
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3.2.1 北京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
3.2.2 北京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内部优势产业分析 |
3.3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
3.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3.4.1 设施农业 |
3.4.2 农业科技园区 |
3.4.3 都市休闲旅游农业 |
3.4.4 创意农业 |
3.4.5 籽种农业 |
3.4.6 循环农业 |
3.4.7 都市低碳农业 |
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
4.1 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 |
4.1.1 首都优势 |
4.1.2 区位优势 |
4.1.3 文化与科技优势 |
4.1.4 经济优势 |
4.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4.2.1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 |
4.2.2 北京市土地资源分析 |
4.2.3 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 |
4.3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会分析 |
4.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
4.3.2 合理的总体规划 |
4.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威胁分析 |
4.4.1 劳动力成本较高 |
4.4.2 生态环境较脆弱 |
5 低碳经济时代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5.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动力 |
5.2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发展动力 |
5.2.1 城市化进程 |
5.2.2 低碳农业科技创新 |
5.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
5.3.1 城市的发展需要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 |
5.3.2 农业的负外部性需要节能减排来调节 |
5.3.3 农业循环经济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
6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
6.1 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
6.2 DEA的基础理论及MALMQUJIST指数模型 |
6.2.1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
6.2.2 CRS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含义 |
6.2.3 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效率的测算 |
6.2.4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
6.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
6.3.3 北京市都市农业全要素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6.4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7 案例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
7.1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7.1.1 自然资源 |
7.1.2 旅游资源 |
7.1.3 社会经济 |
7.2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7.2.1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多种形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7.2.2 休闲旅游农业带动了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
7.3 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途径 |
7.3.1 政策和服务优势 |
7.3.2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
7.3.3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
7.3.4 高效合理的区划 |
7.3.5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
8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
8.1.1 功能定位 |
8.1.2 总体目标 |
8.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 |
8.3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强政策引导,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8.3.2 以合理规划布局为重要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
8.3.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8.3.4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8.3.5 创新农业科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与小足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9)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
一、总体现状 |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
二、重政府轻企业 |
三、低效率 |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
二、农业产业对接 |
三、工业产业对接 |
四、第三产业对接 |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
一、要素市场对接 |
二、消费市场对接 |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后记 |
(10)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 |
二、 农村类报纸转型就有出路 |
三、 重新崛起的《南方农村报》成为农村传媒业亮点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概念厘定 |
一、 理论假设和中心论点 |
二、 概念厘定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路径设计 |
二、 总体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设计 |
四、 研究方法叙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相关理论支撑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发展脉络 |
一、 第一条脉络:远离政治意识形态 |
二、 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 |
第二节 对不同时期农村类报纸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 |
一、 1949 年之前:革命报刊 |
二、 1949 年至 1978 年:组织媒介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类报纸发展的“三阶段”概括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角色演进 |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 |
二、 1978 年至 1988 年: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 |
三、 1988 年至 2002 年:被边缘化的“鸡肋” |
四、 2002 年至今:角色分化 |
第四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制度演进 |
一、 党报的附属机构 |
二、 经营管理制度层面有所突破 |
三、 制度变迁呈现历史后向依赖 |
四、 探索现代媒体企业制度 |
第三章 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生存空间的宏观分析 |
第一节 潜在市场日益扩大 |
一、 农村受教育人口数量不断扩大 |
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
第二节 潜在市场需求迫切——读者亟需但农村“报荒” |
一、 农村“报荒”现象普遍 |
二、 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取实用信息的首选媒介 |
第三节 现实市场分区域旺盛上升空间大 |
一、 《南方农村报》的崛起 |
二、 《南方农村报》广告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
第四章 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 |
第一节 对“转型”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一、 转型 |
二、 社会转型 |
三、 媒体转型 |
第二节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一、 “媒体”与“媒体企业” |
二、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南方农村报”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 |
一、 “南方农村报”概况及转型动因 |
二、 “南方农村报”转型路线及表现 |
第五章 转型第一步:由“综合纸”到“专业纸” |
第一节 “专门为农民说话”——持续而理性的舆论监督报道 |
一、 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界定 |
二、 《南方农村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持续、理性、建设性 |
三、 为农民说话的专业理念和技巧 |
第二节 “专业为农业服务”——“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 |
一、 “大农财”新闻:对农村财富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面”的观照 |
二、 《农财宝典》:对农村财富增长的机遇与威胁进行“点”的开掘 |
第三节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
一、 自己的声音——务求独到而扎实 |
二、 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但求犀利而有建设性 |
三、 农民的声音——引导其主张权利、理性发声 |
四、 网络的声音——撷“微”言议热点以理性砭时弊 |
第四节 后“专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构想 |
一、 由涉农新闻产品品牌到涉农媒体企业品牌 |
二、 由单一品牌格局到多品牌格局 |
三、 突破传媒品牌内涵成就大“三农”领域的品牌 |
第六章 转型第二步:由“专业纸”到专业涉农媒体企业 |
第一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媒体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 |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活动营销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第二节 “南方农村报”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构建 |
一、 平衡策略推进基础业务 |
二、 纵深策略开掘增值业务 |
三、 专业策略拓展相关多元业务 |
四、 “全媒体”业务探索 |
第三节 复现案例:《河北农民报》的经营创新 |
一、 “报友俱乐部”——实现报纸与读者的双向服务与共赢 |
二、 经营“报农”肥料——依托报纸品牌优势的相关多元业务 |
第四节 涉农媒体的经营创新 |
一、 “创新”理论及创新性评估维度 |
二、 “嵌入”农资行业——涉农媒体营销体系跨行业再造 |
第七章 转型第三步:由以“纸”为核到“涉农大平台” |
第一节 “双边市场”与媒体的“平台”属性 |
一、 “双边市场” |
二、 媒体本身就是“平台” |
第二节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一、 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一次成长” |
二、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第三节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的多平台联合 |
一、 涉农媒体具备构建涉农交易平台的优势 |
二、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构想 |
第八章 转型实现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核心动力: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
一、 “草根”媒体的“边关文化” |
二、 “边缘”媒体的“主流化生存” |
第二节 持续动力: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 |
一、 对农村类报纸“走市场”的历时考察 |
二、 “整体转制”推动农村类报纸持续转型 |
第九章 总结: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核心话语 |
第一节 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 |
第二节 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 |
第三节 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 |
附录:现有农村类报纸一览表(2012 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如何搞活京郊型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合作社雇用农民的影响因素分析[D]. 韩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合作制的创新发展研究[D]. 李敏.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3]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5]京津地区农户分化与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研究[D]. 孙蕊.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5)
- [6]北京山区开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对策——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J]. 钱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 [7]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D]. 周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10)
- [8]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卫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9]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D]. 陈娟. 暨南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