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垃圾处理方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1](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许入丹[2](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贺海宁[3](2021)在《西部山区小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商州区夜村镇为例》文中认为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全国共划出14个连片特困区共680个县,涵盖西部12省市及自治区的505个县。广大的西部贫困地区自此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西部山区小城镇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城镇化及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垃圾处理问题尤为突出。为研究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特选取西部山区小城镇夜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为例,对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进行了全过程分析。(1)比较研究国内外最新的城镇垃圾处理技术与处理体系,借鉴丹麦、瑞典、日本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夜村镇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了“户收集、村集中、镇处理”的基本原则。(2)经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选择工艺成熟、总体造价低、环境风险可控的卫生垃圾填埋工艺来破解夜村镇财政基础薄弱的困境。(3)结合夜村镇山区小城镇人口数量有限、建设用地条件不良、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在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设计中优化选址并进行防渗、防污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工程造价,将节约的资金投入到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中,以保证后期运营。(4)总结夜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运营三年来暴露出的“经验与教训”,从政策到技术、从官方统筹到民间动员、从公共服务到乡村管理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夜村镇是典型的西部山区小城镇,在我国西部类似于夜村镇这样的经济受限却发展潜力无限的山区小城镇数以千计。夜村镇的卫生垃圾处理对于这些西部山区小城镇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西部偏远山区小城镇的人民实现“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张恒[4](2020)在《人工湿地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为应对处理小城镇垃圾渗滤液时面临的成本高、管理复杂等问题,本文构建了水平潜流分区曝气人工湿地(HFCW)和垂直潜流无分区曝气人工湿地(VFCW),研究其对小城镇实际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物去除的效果,并探究在人工湿地中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操作策略,以期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低成本处理。论文首先通过人工湿地的低温启动和连续运行,探究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启动差异。其次,通过不同的间歇曝气模式尝试,探究两种湿地对某城镇实际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及短程硝化的实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湿地内部水质的沿程变化,探究其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人工湿地低温启动试验表明,采用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混合(体积比30:1)启动人工湿地,在6.1℃的低温条件下,通过连续曝气(气水比40:1)运行可实现人工湿地的挂摸启动。人工湿地挂膜稳定阶段,在无曝气条件下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VFCW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要优于HFCW。(2)间歇曝气人工湿地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的试验表明,在高频间歇曝气条件(曝气2h,停止4h)下,当日曝气量由488L/d(高强度)逐渐下降到288(中强度)和144L/d(低强度)时,两种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三个阶段,在进水COD平均浓度为2623.54mg/L的条件下,HFCW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23%、89.08%和83.44%,VFCW分别为80.70%、84.51%和80.05%,因此,在人工湿地中分区曝气更有利于低供氧量下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3)相较于无分区曝气,分区曝气会使人工湿地对NH4+-N的去除滞后。同时,会造成两种湿地脱氮方式存在差异,HFCW以短程硝化反硝化为主,而VFCW为硝化反硝化。在高频-低强度和高频-中强度间歇曝气条件下,HFCW能够将系统DO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0.59mg/L)从而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亚硝氮的平均积累率达到50.96%。但VFCW无分区曝气导致系统DO浓度较高(1.09mg/L),短程硝化难以维持。短程硝化反硝化能够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在进水总氮平均浓度为1393.44mg/L的条件下,VFCW的总氮平均去除率最高达到71.77%,而HFCW由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存在使总氮平均去除率略有升高,最高达到73.22%。(4)间歇曝气人工湿地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的沿程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湿地的主要功能区集中湿地前端,HFCW主要在进水到35 cm段处,而VFCW主要在湿地表面到20 cm深度处。在进水浓度相同的条件下,HFCW在0~35 cm段的COD和TN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6.26%和49.28%,VFCW在0~20 cm段的COD和TN去除贡献率分别为73.47%和51.88%。因此,分区曝气可能为人工湿地后段的反硝化节约更多碳源,有利于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5)人工湿地对氮磷营养物的去除解析结果表明,HFCW中微生物转化、砾石吸附和植物吸收对氮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84.72%、15.16%和0.12%,VFCW的对应值分别为85.15%、14.71%和0.14%。HFCW中湿地沉积蓄留、砾石吸附和植物吸收对磷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80.04%、18.39%和1.57%,而VFCW的对应值分别为80.39%、17.36%和2.25%。
王治臣[5](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柱与根本动力,城市的产业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长期以来,城市产业结构、规模、类型等方面均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催生了城市支柱产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形成规模不一的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受限于产业发展空间或资源条件的限制,往往将产业集聚区向城市外围蔓延,由此,紧邻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多承载了大城市转移的部分产业功能,导致过度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程度严重不匹配,小城镇面临着协调产镇关系的重要挑战。在城乡统筹的总体背景下,将应用于大城市的产城融合理念延伸至小城镇范畴,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立足于产业集聚背景,选取吉林省范家屯镇作为产镇融合规划的实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剖析范家屯镇发展优势与瓶颈,提出各要素融合的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与规划实施策略。以“基础研究—特征梳理—融合测度—实施路径”为思路展开本文研究。“基础研究”——对产业集聚、产镇融合、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促作用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从理论层面,总结出产镇融合发展涉及产业、空间、人居以及生态四个核心要素,为后文展开研究对象特征梳理、测度体系构建、实施策略提出等提供理论支撑。“特征梳理”——以实地调研、部门资料、年鉴统计等数据为基础掌握现状概况,梳理出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进程。对应产镇融合研究的四个核心要素,分析总结三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四方面的现状特征,为融合测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融合测度”——借鉴相关政策、规范标准中与产镇融合发展相关的内容并参考类似指标体系,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范家屯镇产镇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目前范家屯镇处于产镇融合的起步阶段。梳理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面临的实际性问题,为规划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实施路径”——以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为导向。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居保障以及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产镇融合规划策略,包括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以及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佘渝娟[6](2018)在《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山地区域特殊的地理条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往往受到诸多局限,因此,小城镇建设对于山地区域的发展便承担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山地集中区、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0%,这一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从而提高了对西南地区小城镇可持续建设的要求。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水平极大地影响了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然而,由于西南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总量有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分配不合理,使得山地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不足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因此,关于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西南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解决我国当代主要社会矛盾中发展不平衡问题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为立足点,以―现状分析——作用研究——优化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贡献作用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探索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组合,为提升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水平寻找解决方案。论文具体按照如下逻辑顺序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和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的认识,以及围绕山地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及评价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综述,全面而又有所重点地把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提炼,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筛选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最主要的五类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和燃气设施,并就其建设内容和投资现状分别进行了剖析,从而界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三部分,论文围绕―作用论证-作用方式与路径分析-作用强度评价‖的逻辑思路,系统而深入地展开了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的研究。论文首先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通过对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识别,发现了投资方面的因素是最大障碍因素,论证了投资对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突出作用,并将投资组合优化作为有效解决途径。接下来,论文分别从整体和个体剖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方式和影响路径。最后,为了找到―作用强度评价‖的方法,论文提出了―可持续贡献度‖的概念,并利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熵权法等方法构建了由23项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模型。第四部分,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的研究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投资组合优化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投资组合理论探讨了―投资-可持续贡献度‖关系下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础设施―动态投资效应‖的概念、用以具体剖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处于不同阶段所实现的可持续贡献效果,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法、概率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最后,论文以重庆市建胜镇为例,将本研究构建的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建胜镇进行了应用,找到了适用于该镇、以可持续贡献度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组合方案。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应用,并验证了模型的实际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论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探索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提出了―可持续贡献度‖、―动态投资效应‖等概念,构建了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本研究成果对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对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刚,马曦,刘元元[7](2013)在《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结合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规模、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探讨了一镇一处理设施的卫生填埋和区域性联合集中处理即卫生填埋、堆肥+卫生填埋、焚烧+卫生填埋4种模式。在分析不同的垃圾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4种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运输距离范围内,采用区域性联合集中处理(堆肥+卫生填埋)可较好解决库区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问题。
胡刚,马曦,刘元元[8](2012)在《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现状,并在分析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筛选并建立了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出四大类评价指标,即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在四大类指标内又分出各自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指标。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的可能采用的四种处理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运输距离范围内,采用区域性联合集中处理——堆肥+卫生填埋的处理模式,能够较好解决库区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问题。
张冲[9](2010)在《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央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上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城镇维持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发挥城镇功能的重要条件。然而,青岛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因其建设滞后,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欠缺,成为制约青岛市小城镇发展的瓶颈。为了全面落实《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大力推进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完善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受青岛市建设委员会委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本次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包括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水平以及运行管理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全面分析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对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排序,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青岛市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青岛市政府参考。本次调研,主要成果如下:1.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与全国小城镇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欧盟发达国家以及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排序,与青岛市重点小城镇布局基本相符。3.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应避免单独进行,不能仅限于单个小城镇,应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青岛全市小城镇发展建设和区域角度统筹规划。4.水厂应规模化发展,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网完善,提高供水安全性。虽然供水普及率达到99.67%,但是存在很多自备水源井、设施老化、枝状管网等问题,供水安全性差;水资源污染严重。5.在排水方面,加快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排水管网密度仅为5.93公里/平方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52%,大部分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资源环境。6.在环卫方面,加强管理和经费支持,提高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小城镇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垃圾未实现分类收集,垃圾运输经费无法保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95%。
杨永健[10](2008)在《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问题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小城镇垃圾管理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城镇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小城镇垃圾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较低,完全不能适应小城镇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影响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全局。本文针对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力求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小城镇的自身特点得出最优的生活垃圾管理方案。在管理模式优化的论述中,本文系统介绍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在源头减量、分类收集、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全过程的优化管理办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城镇生活垃圾转运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最后,本文以江苏省昆山市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为例,以该地区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为背景,结合该地区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的特点,以污染集中控制原则为指导方针,提出了针对该地区小城镇生活垃圾优化管理的模式与技术方法。
二、小城镇垃圾处理方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垃圾处理方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概念释义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
1.2.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
2.1 城镇概况 |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
2.2.1 预定目标 |
2.2.2 实施机制 |
2.2.3 考核内容 |
2.2.4 激励机制 |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
2.4.1 构建思路 |
2.4.2 目标体系 |
2.4.3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逻辑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构成思考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评价因素 |
4.3.2 评语等级 |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
4.3.4 计算隶属度 |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
致谢 |
(3)西部山区小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商州区夜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最新的城镇垃圾处理理念 |
1.2 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例 |
1.2.1 丹麦源头减量,资源充分回收 |
1.2.2 瑞典明确处理责任,最小限度填埋 |
1.2.3 日本极致分类,全面收费焚烧 |
1.3 国内小城镇垃圾处理实例 |
1.3.1 广州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垃圾分类 |
1.3.2 云南综合评估选取垃圾处理方式 |
1.4 夜村镇社会及自然条件概况 |
1.5 夜村镇2016 年以前垃圾处理概况 |
1.5.1 对农田土壤的污染 |
1.5.2 对水源的污染 |
1.5.3 对大气的污染 |
1.5.4 孽生蚊蝇 |
1.5.5 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
1.6 夜村镇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夜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
2.1 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原理 |
2.1.1 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危害 |
2.1.2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分析 |
2.2 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 |
2.2.1 预测主要依据 |
2.2.2 规划年限 |
2.2.3 垃圾产出量预测 |
2.2.4 其他垃圾 |
2.2.5 垃圾成份预测 |
2.3 夜村镇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
2.3.1 国外垃圾处理方式对比 |
2.3.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处置方法比较 |
2.3.3 夜村镇垃圾处理的受限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夜村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
3.1 垃圾填埋场选址 |
3.1.1 选址依据 |
3.1.2 选址的基本原则 |
3.1.3 夜村垃圾填埋场建设场地选址概况 |
3.2 夜村镇垃圾填埋场库容及服务年限 |
3.2.1 垃圾卫生填埋库容及填埋库容测算 |
3.2.2 服务年限测算 |
3.2.3 填埋场经济技术指标表 |
3.3 夜村镇垃圾填埋场堆体设计 |
3.3.1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设计 |
3.3.2 平面作业法 |
3.3.3 斜坡填埋法 |
3.3.4 填埋机械设备选型 |
3.3.5 渗滤液及排污设计 |
3.3.6 填埋气体的导排设计 |
3.3.7 堆体安全稳定的注意事项 |
3.4 夜村镇垃圾填埋场防渗设计 |
3.4.1 填埋场防渗设计的基本原理 |
3.4.2 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基本材料与构造类型 |
3.4.3 夜村镇垃圾填埋场防渗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夜村镇垃圾填埋场的运维及保障 |
4.1 夜村镇卫生垃圾填埋场建设历程 |
4.2 夜村镇卫生垃圾填埋场运营概况 |
4.3 夜村镇卫生垃圾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3.1 存在问题 |
4.3.2 问题分析 |
4.4 夜村镇应积极采用的保障措施 |
4.4.1 明确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投入 |
4.4.2 大力宣传引导民众参与 |
4.4.3 完善垃圾储运设施 |
4.4.4 积极开展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 |
4.4.5 推行合理的垃圾收费管理制度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卫生填埋垃圾是夜村镇因地制宜的垃圾处理方式 |
5.1.2 夜村镇卫生垃圾填埋场设计科学、合理 |
5.1.3 夜村镇需要更完整的保障体系确保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开展 |
5.2 展望 |
5.2.1 开展可持续的、科学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
5.2.2 多举措开展垃圾全面分类回收工作 |
5.2.3 推行多样化垃圾收费制度 |
5.2.4 因地制宜开展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模式 |
5.2.5 统筹开展垃圾焚烧后无害化处理 |
5.2.6 实现城乡垃圾收集储运处理一体化 |
附图一:夜村镇卫生垃圾填埋场总体布置图 |
附图二:夜村镇垃圾填埋场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
附图三:夜村镇垃圾填埋场排污排气平面布置图 |
附图四:夜村镇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系统布置图 |
附图五:夜村镇垃圾填埋场防渗膜敷设平面示意图 |
附图六:夜村镇垃圾填埋场防渗膜敷设断面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工湿地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垃圾渗滤液概况 |
1.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1.1.2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及危害 |
1.1.3 城镇垃圾渗滤液特征和处理现状 |
1.2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生物法 |
1.2.3 人工湿地法 |
1.3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概述 |
1.3.1 人工湿地简介 |
1.3.2 人工湿地类型及特点 |
1.3.3 人工湿地构成及功能 |
1.3.4 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机制 |
1.3.5 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法 |
1.3.6 人工湿地中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启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人工湿地的构建 |
2.2.2 试验设计及运行 |
2.2.3 水样的采集及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人工湿地pH的变化 |
2.3.2 人工湿地对悬浮物的去除规律 |
2.3.3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规律 |
2.3.4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规律 |
2.3.5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历时水质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人工湿地的构建 |
3.2.2 试验设计及运行 |
3.2.3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人工湿地DO变化 |
3.3.2 人工湿地pH和电导率的变化 |
3.3.3 间歇曝气人工湿地对悬浮物的去除 |
3.3.4 间歇曝气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 |
3.3.5 间歇曝气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 |
3.3.6 人工湿地亚硝氮的积累特征及原因 |
3.3.7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4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沿程水质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人工湿地的建立 |
4.2.2 人工湿地沿程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人工湿地pH沿程变化特征 |
4.3.2 人工湿地SS沿程变化特征 |
4.3.3 人工湿地COD沿程变化特征 |
4.3.4 人工湿地氮沿程变化特征 |
4.3.5 人工湿地磷沿程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类型潜流人工湿地对氮磷营养物的去除解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填料的吸附能力和实际吸附量测定 |
5.2.2 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强度测定 |
5.2.3 人工湿地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5.2.4 去除率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人工湿地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强度 |
5.3.2 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产业集聚 |
1.3.2 工业型小城镇 |
1.3.3 产镇融合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
2.1.1 产业集聚的成因 |
2.1.2 产业集聚的特征 |
2.1.3 产业集聚的进程划分 |
2.1.4 产业集聚的影响意义 |
2.2 产镇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1 产镇融合的内涵解读 |
2.2.2 产镇融合发展阶段划分 |
2.2.3 产镇融合的基本内容 |
2.2.4 产镇融合的现实意义 |
2.3 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
2.3.1 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
2.3.2 城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
2.4 小城镇产镇融合案例借鉴 |
2.4.1 成都市石板滩镇 |
2.4.2 昆山市千灯镇 |
2.4.3 金坛市薛埠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范家屯镇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解析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2 范家屯镇产业集聚发展历史进程 |
3.3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现状特征 |
3.3.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
3.3.2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
3.3.3 公共服务保障现状特征 |
3.3.4 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特征 |
3.4 产镇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构建原则与基本框架 |
3.4.2 指标要素获取与指标甄选 |
3.4.3 指标权重确定 |
3.5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 |
3.5.1 参考数据列设计 |
3.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5.3 各层级关联度计算 |
3.5.4 指标体系评判标准 |
3.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评价结果及问题解析 |
3.6.1 产镇融合总体发展状态 |
3.6.2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层次较低 |
3.6.3 交通优势突出,土地与空间利用粗放 |
3.6.4 就业保障稳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3.6.5 环境治理初见成效,生态建设不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及策略 |
4.1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总体思路 |
4.1.1 范家屯镇发展目标与定位 |
4.1.2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 |
4.2 多产联动的复合化产业提升策略 |
4.2.1 融入区域产业体系与空间网络 |
4.2.2 明确产业定位与引导方向 |
4.3 多元功能一体的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
4.3.1 空间协同的全域城镇化发展 |
4.3.2 协调城镇空间集约融合发展 |
4.4 城乡协同共进的人居生活改善策略 |
4.4.1 居民点迁并整合与新农村社区建设 |
4.4.2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保障 |
4.5 三生空间复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策略 |
4.5.1 交错互融的圈层式生态网络 |
4.5.2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治理 |
4.6 范家屯镇产镇融合规划保障措施 |
4.6.1 突出政策引导与保障 |
4.6.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
4.6.3 强化科技与人才队伍建设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山地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2 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及评价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3 基础设施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
2.2.4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及投资现状研究 |
3.1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类型界定 |
3.1.1 山地小城镇基础范畴 |
3.1.2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识别 |
3.2 山地小城镇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2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3 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模式与建设内容 |
3.2.4 供水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2.5 燃气设施的建设要求与建设内容 |
3.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2 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3 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4 供水设施的投资现状 |
3.3.5 燃气设施的投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研究 |
4.1 作用研究的逻辑路线 |
4.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
4.2.1 因素识别 |
4.2.2 关键因素识别 |
4.2.3 关键因素分析 |
4.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影响分析 |
4.3.1 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特性 |
4.3.2 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作用方式 |
4.3.3 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的影响路径 |
4.4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可持续建设贡献的评价 |
4.4.1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的内涵界定 |
4.4.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可持续贡献度评价的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研究 |
5.1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的原理 |
5.1.1 投资组合优化的基本原理 |
5.1.2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动态投资的效应分析 |
5.2 投资组合优化方法 |
5.2.1 投资组合优化常用方法比较 |
5.2.2 蒙特卡洛模拟法 |
5.3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构建 |
5.3.1 模拟函数的确定 |
5.3.2 函数参数确定 |
5.3.3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
5.3.4 优化模拟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案例背景 |
6.1.1 案例选取 |
6.1.2 建胜镇概况 |
6.1.3 建胜镇基础设施现状 |
6.2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的测量 |
6.2.1 建胜镇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指标 |
6.2.2 指标权重的测算 |
6.2.3 各指标贡献值的评价 |
6.2.4 各类基础设施可持续贡献度的总体测量 |
6.3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贡献度评价函数的确定 |
6.3.1 道路交通设施投资 |
6.3.2 污水处理设施投资 |
6.3.3 垃圾处理设施投资 |
6.3.4 供水设施投资 |
6.3.5 燃气设施投资 |
6.4 主要基础设施投资组合优化 |
6.4.1 优化模拟 |
6.4.2 研究结果检验 |
6.5 分析结果的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可持续建设的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
B “建胜镇基础设施可持续贡献评价”表 |
C 建胜镇基础设施最优投资组合Matlab主要运算程序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研究课题 |
(7)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 |
1.1 垃圾处理方式 |
1.2 垃圾处理工艺路线 |
1.3 三峡库区小城镇适用的垃圾处理模式 |
2 垃圾处理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
3 处理模式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 评价指标的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8)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库区小城镇生活垃圾现状 |
1.1 垃圾产量 |
1.2 垃圾成分及理化性质 |
1.3 活垃圾收集、排放及处理现状 |
2 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1) 系统性原则。 |
(2) 完备性原则。 |
(3) 可操作性原则。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技术性指标 |
3.2 经济性指标 |
3.3 环境效益指标 |
3.4 社会环境指标 |
3.5 指标体系的计算 |
4 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综合评价 |
5 结论 |
(9)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调研分析方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小城镇概述 |
2.1.1 小城镇概念 |
2.1.2 小城镇性质 |
2.1.3 小城镇作用 |
2.1.4 发展小城镇意义 |
2.2 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概述 |
2.2.1 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概念 |
2.2.2 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性质 |
2.2.3 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1 欧盟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
3.1.1 欧盟小城镇供水、污水处理方面建设经验 |
3.1.2 欧盟小城镇垃圾处理方面建设经验 |
3.2 我国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 |
3.2.1 供水设施现状 |
3.2.2 排水设施现状 |
3.2.3 环卫设施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调研数据分析 |
4.1 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 |
4.1.1 供水设施现状 |
4.1.2 排水设施现状 |
4.1.3 环卫设施现状 |
4.2 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调研数据分析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排序 |
4.3 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3.1 供水设施 |
4.3.2 排水设施 |
4.3.3 环卫设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小城镇概述 |
2.1 小城镇的概念 |
2.2 小城镇的类型 |
2.3 小城镇存在的问题 |
2.4 小城镇环境问题主因 |
2.5 小城镇生活垃圾特点 |
2.6 小城镇垃圾管理特点 |
3 国内外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3.1 引言 |
3.2 国外现状 |
3.3 国内现状 |
3.4 小结 |
4 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未来发展方向 |
4.1 引言 |
4.2 资源化 |
4.3 区域化 |
4.4 产业化 |
4.5 小结 |
5 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优化 |
5.1 引言 |
5.2 小城镇群介绍 |
5.3 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现状 |
5.4 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优化 |
5.5 AHP 在生活垃圾转运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
5.6 垃圾最终处置模式 |
5.7 小结 |
6 实例研究 |
6.1 昆山市概况 |
6.2 昆山市小城镇垃圾转运站选址模型 |
6.3 昆山市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优化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小城镇垃圾处理方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部山区小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商州区夜村镇为例[D]. 贺海宁. 长安大学, 2021
- [4]人工湿地处理城镇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基础研究[D]. 张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产业集聚背景下范家屯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D]. 王治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可持续建设视角下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组合研究[D]. 佘渝娟. 重庆大学, 2018(09)
- [7]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及综合评价[J]. 胡刚,马曦,刘元元. 环境卫生工程, 2013(01)
- [8]三峡库区小城镇垃圾处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胡刚,马曦,刘元元.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11)
- [9]青岛市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调查研究[D]. 张冲.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5)
- [10]小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研究[D]. 杨永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