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市崂山区晓望水库防渗加固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伟[1](2020)在《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文中指出高陡危岩边坡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有治理工程在设计上差异较大,为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基于典型高陡危岩边坡的治理工程实践,结合已完成的百余个相似工程实例,创新凝练一套因地制宜、适于推广、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法,以利于指导地质环境治理。选取青岛崂山余脉典型高陡边坡,开展了地质环境调查和工程勘察,评价了边坡稳定性。充分考虑投资、耗能、稳定性等因素,实施了土石方工程(危岩体清除、削坡整形、清理坡面等)、边坡支护工程(注浆加固、锚喷支护、格构梁支护等)、绿化工程(挂网喷播绿化、宾格网绿化等),以及抗滑挡土(石)墙、截(排)水系统、蓄水池、三维激光扫描等辅助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措施。分析各工程技术环节,集成为一套效果优良、经济合理、社会认可、条件适宜的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在学术上和实践中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对比参考依据,避免不合理的设计、施工而留下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效率和治理效果,对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类似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厉燕震[2](2020)在《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岛市即墨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时间较久,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雨污合流产生的系列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城区河道黑臭水体现象,直接影响了城区环境。本次研究针对即墨城区排水管网、河流污染、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排水管网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即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论文首先探讨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改造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并提出了本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目标。现状调研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分成6个分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主要调查对象为:市政排水管道、河道污染、农贸市场排水管道、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通过系现场调查,发现(1)市政排水管网存在大约3000个问题,其中包含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Ⅰ类)893个、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问题(Ⅱ类)89个、合流制排水管道接入分流制系统问题(Ⅲ类)62个、检查井及雨水收集口存在垃圾或污水偷排现象(Ⅳ类)231个、排水管道检查井老化现象、井盖缺失、淤积问题1752个。其中Ⅰ类问题和Ⅴ类问题较多,主要集中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2)河道各类问题共计约189个,其中河道污水排放口(A类)问题占9%、工业废水入河(B类)占8%、沿河村庄污水入河(C类)占58%、排水管网错接入河(D类)占22%、垃圾入河(E类)占3%,可以看出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黑臭水体占比较大。(3)除1处农贸市场外其余20余处农贸市场均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农贸市场内部的水产品加工区、家禽屠宰区没有专用的污水管道,水产品保鲜废水、屠宰加工废水均沿着地面进入雨水箅子。(4)14处老旧小区仅2处老旧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其余老旧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合流,产生这部分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通过建筑立管进入雨水管道,小区内部排水管道建设时间较早,污水管道老化现象严重,造成小区排水管道未形成分流制排水体制。通过对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的改造方案和工程设计。(1)排水管道改造:保留原有合流制管道,新建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铺设沿街污水支管;针对雨污管道错接情况,封堵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重新敷设排水管道。(2)河道治理方案:河道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河道驳岸改造、河道底泥清淤、生态修复四个方面内容。以河道防洪设计为基础计算河道断面,改造河道驳岸形式,增加自然驳岸;清除底泥量为20万m3;在墨河公园附近建设组合生态湿地。(3)农贸市场排水方案改造方案:通过新建雨污水管网,在大棚内设置垃圾箱和废水倾倒口,实现农贸市场的雨污分流。(4)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对雨水立管和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空间受限制区域小区排水干管可通过建设截留井实现雨污分流。(5)雨水管网设计中增加海绵措施,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建设城市泄洪通道以及选用植物等方式将雨水管道建设与海绵措施相结合,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物和雨水径流量。
王玉[3](2017)在《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场地硬化率的激增导致城市一方面面临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雨水过量城市看海问题。雨洪问题对近年来城市生活安全性、适宜性、便捷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对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LID技术的低山丘陵型场地雨洪系统,并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进行雨洪设计实践。主要工作与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对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特征整理研究,总结出了其地貌复杂、地表植被不均、局部生态脆弱、硬质面积不大等基本特征,并分析总结了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水文过程复杂、洪涝等环境灾害易发、景观建设和雨洪设计不同步、雨水资源化程度低等雨洪问题。(2)基于场地雨洪特征并结合同类案例分析、传统雨洪智慧的借鉴,笔者提出了基于场地水文特征和LID技术的雨洪管理方法:目标、原则的确定——立地条件分析——场地GIS水文模拟——提取场地雨洪关键点——提出场地策略——构建基于场地特征和LID雨洪系统。提出了一系列雨洪管理策略,包括以降雨的自然径流为基础而进行的雨水结构梳理;泄洪与渗透设施相结合,并以泄洪为主进行的雨水源头管理;坡度较大地段泄洪与截流相结合,多级截流减轻地面冲蚀的同时进行初步过滤水;汇水过程多级调蓄,提升水质,增加山体表面雨水回用率;并结合地貌积极营造不同类型水景;最后,山体宜设蓄水设施、储备消防和养护水源等。构建了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包括基础蓄渗设施、安全性设施、雨水资源化设施、海绵科普娱乐设施四个子系统。(3)结合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和雨洪管理方法构建了韩山公园雨洪系统。通过对韩山场地研究及GIS水文分析,提取坑塘、水流节点、泄洪线、蓄水点、水网等关键点、线、面,并针对其分别提出了设计策略。(4)以韩山公园为例进行雨洪景观设计实践,并基于韩山公园景观设计和韩山公园雨洪系统的雨洪景观设计提出了蓄渗与泄洪一体化设计、山体泄洪与截流结合、雨水径流多级调蓄、雨水资源化水景设计、山体蓄水措施设计等设计策略。并对场地进行水量平衡。
张真真[4](2017)在《崂山区多措并举促进水利科技实现新突破》文中指出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努力落实"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措施,在水利建设管理中,不断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强化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创新水利科技运行机制,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水利现代化,取得了显着成效。
曹磊[5](2017)在《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后表面极易侵蚀剥落,钢筋外漏锈蚀,从而导致结构的失效,因此,冻融破坏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耐久性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纤维混凝土具有阻裂性能好,耐腐蚀、耐冲刷性能强,以及抗冻性能良好等优点而受到各国学者和工程界的关注。然而纤维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而且单一纤维从理论上讲很难全面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只有合理使用不同性能的纤维,取长补短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意义重大。当前学者对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研究成果较少,难以指导实际工程,因此还需要深入探究。本文主要研究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分析其受力和抗冻机理,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C60混凝土为基质材料,将玄武岩和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纤维混凝土,并以纤维体积掺量为变量设计12组配合比。对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棱柱体抗折强度均随纤维总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大,0.1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增幅最大达16.6%,混掺纤维出现了负效应,整体而言纤维总掺量为0.2%时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最优。通过快冻法对12组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其抗冻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各组试件质量损失都不大,单掺玄武岩纤维和混掺纤维后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抗折强度均平稳下降,阻止劣化的作用显着,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二者的性能变化与未掺纤维混凝土相似,甚至会加速性能劣化。上述试验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及混掺两种纤维能显着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抑制强度劣化。通过SEM和压汞试验研究了纤维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SEM试验结果显示当混凝土内部裂缝扩展过程中遇到纤维时,纤维能有效抑制裂缝生长贯通,传递应力并缓解应力集中,迫使裂缝停止扩展或绕过纤维继续扩展,延长了传力路径,消耗更多能量。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超过0.30%时开始成束出现,甚至团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薄弱点。压汞试验表明纤维使混凝土内部无害孔和多害孔所占体积增大,少害孔和有害孔体积减小,可以说纤维的存在使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多,可能引入更多的缺陷影响其宏观性能,同时纤维对孔隙的发展和贯通又有抑制作用,因此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杨惠敬[6](2013)在《青岛市城区防洪治涝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防洪治涝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还可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青岛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多样,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防洪治涝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青岛市的发展扩张和人口的增加,生产、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乱弃,造成城区部分中小河道局部淤积,且主河道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本市防洪治涝工作的需求;城区雨水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排水能力不足,老城区排水管线建设年代久远,缺少整体规划,不能达到治涝标准;随着海岸带的开发,风暴潮成为沿海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青岛市海堤进行综合整治刻不容缓。本论文以青岛市市内六区,即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和黄岛区为研究区域。首先,阐述了青岛市城区环境概况,例如青岛市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候、河流水系、社会经济等,分析了青岛市洪涝灾害的历史特征以及近年来青岛市防洪治涝工作的开展情况;其次,采用暴雨资料推求法,对青岛市市区范围内海泊河流域、李村河流域、楼山后河流域、崂山区流域、城阳区流域和黄岛区流域的干流及其主要支流进行了设计洪水计算,得出海泊河、李村河、楼山后河以及白沙河流域的排涝流量分别为263.03、1859.42、248.31、1053.62m3/s;排涝模数分别为7.95、12.96、7.83、11.24m3/s·km2;最后,在对青岛市市区现有防洪设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防洪与治涝水文计算结果,从河道、水库、排涝设施、海堤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岛市防洪、防涝工程尚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青岛市防洪治涝问题的具体对策:(1)为使各流域达到防洪标准,本文对河道的堤防工程建设、河道断面形式、护岸工程、疏浚工程、建筑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进行了具体的设计,通过河槽疏浚扩挖、堤防加高培厚、裁弯取直、滩地清障、截污、绿化、新建必要的蓄、拦、滞、泄建筑物等工程措施,能够使各流域河道均达到防洪标准;(2)为使海堤达到防风暴潮标准,确定了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新建、加固海堤工程和河口海堤,计算了堤顶高程、堤顶宽度以及海堤断面,设计青岛市区新建、加固海堤总长约为50km,其中崂山区约24.3km,城阳区约6.7km,黄岛区约19.0km,增加了防风暴潮的抵御能力,使海岸线得到合理优化;(3)为解决城市重要易涝区的排水出路问题,提出了雨水主次干管、雨水泵站的新建、改建设计方案;(4)将非工程措施规划作为防洪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立防洪治涝指挥系统、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以及防洪预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确保防洪工程充分有效和全面持久的发挥效能。青岛市城区防洪治涝关键问题研究,可以提高青岛市城区的防洪和排涝能力,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改善沿海城市水环境,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蓝雷英[7](2011)在《青岛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一个城市是否是一个生态的、宜人的城市,在人类即将迈向生态文明的今天,这是一个关乎人类福祉的重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城市建设中优化人居环境,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青岛城阳区作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已成为环胶州湾产业聚集带的中坚和青岛市北部最重要的工业发展腹地及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城阳区在发展中也存在和出现各种生态与环境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分析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入手,探讨适合城阳区本地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全面分析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策略,并提出近期行动计划,为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例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具备的优势条件和需克服的实际困难和分析国内外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标准入手,总结出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在的问题与差距;并通过分析国外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经验、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历程,总结出适合城阳区本地生态规划建设的形式和措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行业发展生态城市可采取的措施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策略;重点阐述发展生态第三产业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发展生态建筑这三方面内容,从近期可行性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城市的地方特色,采取因地制宜的相关措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李培卿[8](2012)在《青岛地铁单层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防排水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时刻都受到地下水的危害。由于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作用,使工程产生病害,轻则影响使用效果,重则使整个工程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针对国内地铁防水技术缺陷,开发适用于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安全、可靠、耐久性好、可维护的防水系统是当务之急。根据青岛地铁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的单层衬砌(挪威法)地铁暗挖车站及区间隧道结构型式及围岩注浆防水加固技术。该防水系统具备多道设防、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具备后期运营期间的可维护性。本文结合青岛地铁3号线的实际情况,对青岛地铁车站及区间结构型式及防排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试验等多种技术手段,认识和揭示青岛地层条件下的地下水的渗流规律、在地铁开挖施工时渗流场与结构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青岛地铁3号线暗挖单层衬砌结构型式下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对单层衬砌防排水的影响;在限量排放的防排水方案下,对暗挖衬砌结构后水压力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水压力分布规律,渗透折减系数、注浆加固圈的确定,限量排放方式下结构受力特征,并最终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以期取得预想的效果。
吴淑玲[9](2011)在《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应高度关注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服务业结构与就业效应有联动关系,服务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了就业结构,可以增大就业总规模。因此,进行服务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就业效应的理论研究,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惠及民生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的来源。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服务业结构影响就业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综合,为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对就业的促进关系研究探索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对服务业与就业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研究视角进行了述评。第三章主要就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服务业结构变动的演进趋势,服务业发展影响就业的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同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第四章通过应用模型构造、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服务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以青岛市为例,基于就业效应,分别从青岛市服务业行业发展路径、区域发展路径、空间布局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六章阐述了青岛市调整服务业结构的思路,并提出相关促进就业的对策。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了服务业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变动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阐释服务业资源要素集约程度对服务业带动就业的影响,服务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其次,对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青岛服务业与就业现状、青岛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就业效应等;进行了基于就业效应的青岛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研究了青岛市服务业的行业发展路径、服务业区域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服务业发展路径的空间布局发展趋势;提出了青岛市服务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效应的路径与对策。其三,在综合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论文的观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服务业是创造就业的主渠道,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并举,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出了调整服务业结构的路径选择和有效促进就业的对策。
董新美,段存珠[10](2010)在《后龙河水库大坝加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龙河水库位于荣成市崖头镇西北4km的后龙河村北,沽河东支流中游。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水电站等组成,是具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等综
二、青岛市崂山区晓望水库防渗加固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市崂山区晓望水库防渗加固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灾害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1 灾害发育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危岩边坡失稳灾害 |
1.2.2 治理技术发展历程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4 边坡治理工程技术 |
1.2.5 边坡稳定性监测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问题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1.1 青岛交通区位 |
2.1.2 典型研究区交通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青岛地形地貌 |
2.3.2 研究区微地貌 |
2.4 社会经济 |
2.5 地质构造 |
2.6 工程地质 |
3 典型高陡边坡致灾因素及稳定性评价 |
3.1 边坡发育现状 |
3.1.1 危险性分析 |
3.1.2 环境破坏 |
3.2 致灾因素分析 |
3.2.1 岩性构造 |
3.2.2 地形坡度 |
3.2.3 坡体物质组成 |
3.2.4 强降雨 |
3.2.5 人类活动 |
3.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3.3.1 稳定性辨识 |
3.3.2 稳定性评价 |
4 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应用 |
4.1 治理原则 |
4.2 坡面处理工程 |
4.2.1 危岩体清除 |
4.2.2 削坡整形 |
4.2.3 爆破施工 |
4.2.4 人工清坡 |
4.3 边坡支护工程 |
4.3.1 注浆加固 |
4.3.2 锚喷支护 |
4.3.3 格构梁支护 |
4.4 其它辅助工程 |
4.4.1 抗滑挡土(石)墙 |
4.4.2 截(排)水系统 |
4.4.3 蓄水池 |
4.5 地质环境监测 |
4.5.1 监测要求 |
4.5.2 三维激光扫描 |
5 生态复绿技术应用 |
5.1 生态复绿 |
5.2 挂网喷播绿化 |
5.2.1 坡面挂网 |
5.2.2 覆土喷播 |
5.2.3 养护管理 |
5.3 格宾网法绿化 |
5.3.1 坡面施工 |
5.3.2 覆土栽植 |
5.3.3 养护管理 |
6 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 |
6.1 效益分析 |
6.1.1 社会效益 |
6.1.2 经济效益 |
6.1.3 环境效益 |
6.2 边坡治理技术 |
6.2.1 未治理现状 |
6.2.2 问题和需求 |
6.2.3 技术集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1.1.2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 |
1.1.3 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城市排水体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探讨 |
2.1 城市排水体制 |
2.1.1 城市排水体制概念 |
2.1.2 城市排水体制类型 |
2.1.3 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发展趋势 |
2.2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研究 |
2.2.1 雨污分流制特点 |
2.2.2 雨污分流制优势 |
2.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排水管网改造设计要点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理念 |
2.3.3 设计方案目标 |
第3章 青岛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青岛市即墨区地理位置 |
3.1.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城市排水管网及设施现状 |
3.2 总体规划与排水专项规划 |
3.2.1 青岛市总体规划 |
3.2.2 即墨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
3.2.3 即墨区排水专项规划 |
3.3 青岛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 |
3.3.1 调查范围 |
3.3.2 排水分区划分 |
3.3.3 调查内容 |
3.3.4 调查方法及步骤 |
3.4 排水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市政排水管网调查及分析 |
3.4.2 河道问题调查分析 |
3.4.3 农贸市场调查分析 |
3.4.4 老旧小区调查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即墨区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研究 |
4.1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方案改造原则 |
4.1.1 总体方案改造内容 |
4.1.2 改造原则 |
4.1.3 改造目标 |
4.2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方案 |
4.2.1 总体方案和设想 |
4.2.2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3 河道改造方案 |
4.2.4 农贸市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5 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设计 |
4.3.1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
4.3.2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低山丘陵 |
1.3.2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 |
1.3.3 雨洪管理 |
1.3.4LID技术 |
1.3.5GIS水文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 |
1.4.2 低山丘陵地貌场地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特征研究 |
2.1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特征 |
2.1.1 地貌特征 |
2.1.2 地表自然特征 |
2.1.3 硬质景观特征 |
2.1.4 水体特征 |
2.1.5 地表植被特征 |
2.1.6 生态安全特征 |
2.2 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存在的雨洪问题研究 |
2.2.1 水文过程复杂 |
2.2.2 环境脆弱易发生灾害 |
2.2.3 排水系统落后 |
2.2.4 景观设计和雨洪建设不同步 |
2.2.5 施工质量低、某些雨水管理措施并未起到相应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设计研究 |
3.1 案例分析 |
3.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3.1.2 上海辰山植物园 |
3.1.3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
3.1.4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湿地公园 |
3.1.5 案例小结 |
3.2 中国传统雨洪智慧借鉴 |
3.2.1 安徽宏村的雨洪智慧 |
3.2.2 北京颐和园山体雨洪智慧 |
3.2.3 《园冶》中的雨洪管理思想 |
3.3 LID技术应用调研分析 |
3.3.1 LID技术应用调查内容和方法 |
3.3.2 LID技术应用调查数据整理 |
3.3.3 LID技术应用调研结果分析 |
3.4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方法 |
3.4.1 管理目标 |
3.4.2 管理原则 |
3.4.3 立地条件分析 |
3.4.4 基于GIS的水文分析 |
3.4.5 关键点提取 |
3.4.6 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策略构建 |
3.4.7 基于LID技术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系统构建 |
3.4.8 雨洪管理总体布局设计 |
3.4.9 雨洪景观详细设计 |
3.4.10 场地雨水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ID技术的沭阳韩山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
4.1 韩山概况 |
4.1.1 基地概况 |
4.1.2 水文基础资料获取 |
4.1.3 周边水系分析 |
4.2 基于GIS的沭阳韩山公园场地研究 |
4.2.1 研究范围 |
4.2.2 韩山山体生态立地条件分析 |
4.2.3 基于高程数字模型的山体表面形态研究 |
4.2.4 基于GIS水文分析的韩山山体水文过程分析 |
4.3 沭阳韩山公园雨洪关键点、线、面提取及设计策略 |
4.3.1 坑塘面提取及坑塘海绵设计策略 |
4.3.2 水流节点提取及修复防护策略 |
4.3.3 泄洪线提取及山体防洪防汛设计策略 |
4.3.4 蓄水点提取及设计策略 |
4.3.5 水网提取及水系循环设计策略 |
4.3.6 水质控制策略 |
4.3.7 种植设计策略 |
4.4 基于韩山水文特征和LID技术的雨洪系统构建 |
4.4.1 基础蓄渗设施系统 |
4.4.2 安全性措施系统 |
4.4.3 雨水资源化措施系统 |
4.4.4 海绵科普娱乐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沭阳韩山公园雨洪景观设计 |
5.1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管理总体布局 |
5.1.1 韩山公园雨洪管理设施空间布局 |
5.1.2 沭阳韩山公园总体方案 |
5.2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管理详细设计 |
5.2.1 蓄渗与泄洪一体化设计 |
5.2.2 山体泄洪与截流结合设计 |
5.2.3 雨水径流多级调蓄设计 |
5.2.4 雨水资源化水景设计 |
5.2.5 山体蓄水措施设计 |
5.3 沭阳韩山公园雨水计算 |
5.3.1 汇水区划分 |
5.3.2 综合径流系数确定 |
5.3.3 雨水量 |
5.3.4 设计流量 |
5.3.5 水量平衡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3 文章不足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崂山区多措并举促进水利科技实现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 增加投入, 创新水利科技运行机制 |
2 加强协调, 不断创新水利科技工作 |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不断推进水利现代化 |
3.1 雨量遥测防汛抗旱自动化系统建设 |
3.2 卫星云图系统建设 |
3.3 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建设 |
3.4 供水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 |
3.5 取水计量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
4 建议对策 |
4.1 加大投入, 实现水利科技新的突破 |
4.2 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科技体系 |
4.3 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
(5)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1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 |
1.2.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4 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5 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 |
1.3 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
2.1.1 水泥 |
2.1.2 骨料 |
2.1.3 外加剂 |
2.1.4 纤维 |
2.2 试验概况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试件制作及养护 |
2.3 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2.3.1 试验仪器与操作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
2.4.1 试验仪器与操作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2.5.1 试验仪器与操作 |
2.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
3.1 冻融循环试验概述 |
3.1.1 混凝土抗冻性规范对比 |
3.1.2 冻融循环试验概况 |
3.1.3 试验仪器 |
3.2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质量损失 |
3.2.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3.2.3 抗折强度损失 |
3.3 强度劣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
4.1 扫描电镜试验 |
4.1.1 试验仪器与操作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压汞试验 |
4.2.1 试验仪器与操作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青岛市城区防洪治涝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防洪现状与发展 |
1.2.2 我国城市防洪现状与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构造 |
2.1.4 土壤 |
2.2 水文气候 |
2.2.1 气候 |
2.2.2 水文 |
2.3 河流水系 |
2.3.1 前海流域 |
2.3.2 海泊河流域 |
2.3.3 李村河流域 |
2.3.4 楼山河流域 |
2.3.5 崂山区流域 |
2.3.6 城阳区流域 |
2.3.7 黄岛区流域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防洪与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
3.1 设计洪水 |
3.1.1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
3.1.2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
3.2 涝区水文分析 |
3.2.1 设计暴雨 |
3.2.2 排涝模数与排涝流量计算方法 |
3.2.3 排涝模数与排涝流量计算结果 |
4 研究区防洪治涝现状与关键问题分析 |
4.1 防洪现状与关键问题分析 |
4.1.1 河道防洪工程 |
4.1.1.1 前海流域 |
4.1.1.2 海泊河流域 |
4.1.1.3 李村河流域 |
4.1.1.4 楼山河流域 |
4.1.1.5 崂山区流域 |
4.1.1.6 城阳区流域 |
4.1.1.7 黄岛区流域 |
4.1.2 海堤建设工程 |
4.1.2.1 海堤现状 |
4.1.2.2 海堤建设必要性 |
4.1.2.3 海堤工程存在的关键问题 |
4.1.3 水库防洪工程 |
4.2 治涝现状与关键问题分析 |
4.2.1 排涝设施概况 |
4.2.1.1 前海流域 |
4.2.1.2 海泊河流域 |
4.2.1.3 李村河流域 |
4.2.1.4 楼山河流域 |
4.2.1.5 黄岛区流域 |
4.2.2 排涝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 |
5 研究区防洪治涝问题的防治对策 |
5.1 防洪工程的防治对策 |
5.1.1 河道防洪工程 |
5.1.1.1 海泊河流域 |
5.1.1.2 李村河流域 |
5.1.1.3 楼山河流域 |
5.1.1.4 崂山区流域 |
5.1.1.5 城阳区流域 |
5.1.2 海堤建设工程 |
5.2 青岛市治涝工程的防治对策 |
5.2.1 排涝系统分区 |
5.2.2 排涝系统突出问题解决方案 |
5.2.3 雨水干管(渠)设计 |
5.2.3.1 设计原则 |
5.2.3.2 工程实施 |
5.2.3.3 雨水主次干管设计 |
5.2.4 雨水泵站 |
5.2.5 雨水利用试点工程 |
5.3 非工程措施 |
5.3.1 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
5.3.1.1 组织机构系统建设 |
5.3.1.2 通信网络系统建设 |
5.3.1.3 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
5.3.1.4 防洪决策系统建设 |
5.3.2 防洪预案 |
5.3.2.1 超标准洪水的对策 |
5.3.2.2 撤退转移 |
5.3.2.3 保障措施 |
5.3.3 管理机制 |
5.3.3.1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
5.3.3.2 管理任务 |
5.3.3.3 管理设施 |
5.3.4 其他非工程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附表1 海泊河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附表2 李村河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附表3 楼山后河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附表4 崂山区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附表5 城阳区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附表6 黄岛区流域设计断面要素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青岛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正迈入“生态时代” |
1.1.2 生态城市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 |
1.1.3 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地方政策的一部分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在城阳区十一五规划中强调生态区建设的必要性 |
1.2.2 建设生态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1.2.3 城阳区具备建设生态区的良好条件 |
1.2.4 建设生态区有利于解决城阳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小结 |
2 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及问题 |
2.1 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现状分析 |
2.1.1 城阳区概况 |
2.1.2 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条件 |
2.1.3 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 |
2.2 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 |
2.2.1 生态城市概念 |
2.2.2 国外生态城市的标准 |
2.2.3 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 |
2.3 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在的问题与差距 |
2.3.1 公众参与度不够 |
2.3.2 城市建设缺少地方特色 |
2.3.3 在城市建设中重经济轻环境 |
2.4 小结 |
3 典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
3.1 生态城市的起源、发展及比较 |
3.2 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 |
3.2.1 国外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 |
3.2.2 国外生态城市的发展经验 |
3.3 适应城阳区本地区发展的生态城市理论及模式 |
3.3.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
3.3.2 长远规划、分期推进、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
3.3.3 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
3.3.4 环境保护优先,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 |
3.3.5 计划引导,市场调节,法律规范 |
3.3.6 政府推动,公众参与 |
3.4 小结 |
4 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体策略 |
4.1 发展生态经济 |
4.1.1 发展生态农业 |
4.1.2 工业生产生态化 |
4.1.3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
4.2 生态人居及环境建设 |
4.2.1 “崂山西麓、五河生态廊道”建设 |
4.2.2 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 |
4.2.3 水土保持 |
4.2.4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
4.2.5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4.3 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
4.3.1 水资源保护 |
4.3.2 土地资源保护 |
4.3.3 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 |
4.3.4 推广利用生物能源 |
4.4 生态文化 |
4.4.1 加强体制文化建设 |
4.4.2 开展认知文化宣传 |
4.4.3 普及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建设 |
4.4.4 生态培训和宣传教育项目 |
4.5 生态安全与污染治理 |
4.5.1 通过治理污染保障生态安全 |
4.5.2 加强海洋环境建设 |
4.5.3 完善城市防灾工程规划 |
4.6 小结 |
5 城阳区建设生态城市的近期行动计划 |
5.1 深化生态型第三产业 |
5.1.1 推广绿色餐饮 |
5.1.2 建设绿色物流体系 |
5.1.3 形成绿色商贸系统 |
5.1.4 近期生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
5.1.5 近期绿色餐饮重点建设项目 |
5.2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
5.2.1 垃圾分类收集项目 |
5.2.2 污水处理厂建设 |
5.2.3 生活垃圾再生利用项目 |
5.3 推广生态建筑 |
5.3.1 建筑材料采用可持续性复合材料 |
5.3.2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将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考虑 |
5.3.3 案例——“沪上.生态家” |
5.4 绿道系统建设 |
5.4.1 绿道建设 |
5.4.2 绿道网络构建 |
5.5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青岛地铁单层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防排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隧道渗流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依托工程概况 |
1.4.1 工程概况 |
1.4.2 岩土地质特征 |
2 青岛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地层初始渗流场分析 |
2.1 青岛地区水文地质调查 |
2.1.1 地下水基本类型 |
2.1.2 青岛地区地下水基本特点 |
2.2 程沿线地层初始渗流场分析 |
3 青岛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及防排水方案初步建议 |
3.1 青岛地铁3号线施工方法 |
3.2 典型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 |
3.2.1 明暗结合法典型地铁车站 |
3.2.2 明挖法典型地铁车站 |
3.2.3 暗挖法典型地铁车站 |
3.2.4 暗挖法典型区间隧道 |
3.3 青岛地铁防排水方案初步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隧道渗流及涌水量预测理论分析 |
4.1 隧道渗流及涌水量理论解析 |
4.1.1 渗流模型 |
4.1.2 渗流场分析 |
4.2 涌水量与各量值之间的关系分析 |
4.2.1 隧道涌水量与压力水头的关系 |
4.2.2 隧道涌水量与围岩渗透性的关系 |
4.2.3 隧道涌水量与隧道半径的关系 |
4.2.4 隧道涌水量与衬砌渗透性的关系 |
4.2.5 隧道涌水量与注浆圈参数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渗流场数值分析基本理论及结果处理 |
5.1 FLAC~(3D)渗流分析原理 |
5.1.1 流动方程 |
5.1.2 平衡方程 |
5.1.3 本构方程 |
5.1.4 相容方程 |
5.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 计算结果处理与分析 |
5.4 基本分析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6 典型暗挖区间隧道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6.1 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
6.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6.3 模型构建 |
6.4 结果分析 |
6.5 确定合理注浆参数 |
6.5.1 注浆圈合理参数确定的方法和程序 |
6.5.2 青岛地铁暗挖单层衬砌注浆圈合理参数的确定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理论分析部分 |
7.1.2 数值分析部分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析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服务业理论 |
2.2 就业效应理论 |
2.3 服务业与就业效应理论 |
第三章 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服务业发展影响就业机制的作用机理 |
3.2 服务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青岛服务业与就业现状分析 |
4.2 青岛市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就业效应的青岛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
5.1 青岛市服务业的行业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分析 |
5.2 青岛市服务业区域发展路径与就业效应分析 |
5.3 青岛市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岛市服务业结构调整及促进就业的对策 |
6.1 青岛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2 青岛市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对策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后龙河水库大坝加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
2.1 抗震加固 |
2.2 坝体防渗加固 |
2.3 坝基防渗加固 |
2.4 上游护坡加固 |
3 坝体稳定分析 |
3.1 渗透稳定分析 |
3.2 坝坡抗滑稳定分析 |
3.3 抗震动力分析 |
4 结语 |
四、青岛市崂山区晓望水库防渗加固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D]. 张建伟. 浙江大学, 2020(01)
- [2]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D]. 厉燕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3]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 ——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D]. 王玉.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4]崂山区多措并举促进水利科技实现新突破[J]. 张真真. 山东水利, 2017(01)
- [5]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D]. 曹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6]青岛市城区防洪治涝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杨惠敬.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7]青岛城阳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研究[D]. 蓝雷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5)
- [8]青岛地铁单层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防排水技术研究[D]. 李培卿.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9]基于服务业结构调整及路径选择的就业效应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吴淑玲. 天津大学, 2011(06)
- [10]后龙河水库大坝加固设计[J]. 董新美,段存珠. 山东水利,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