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能否为和平握手言和?

印度和巴基斯坦能否为和平握手言和?

一、印巴握手能否言和(论文文献综述)

许以民[1](2019)在《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研究(1947-1980)》文中认为

张静[2](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杨亚[3](2017)在《阿里加尔学院研究:1875-1920》文中研究说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莫卧儿帝国长达331年的统治宣告结束。英属印度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一落千丈。以赛义德·艾哈迈德·汗(Sayyid Ahmad Khan,1817-1898)为首的穆斯林知识精英阶层主张兴办教育拯救穆斯林于危难。赛义德被称为英属印度穆斯林启蒙思想家、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和领袖、教育家、社会改革家,还被追奉为“巴基斯坦运动之父”,而他创立的阿里加尔学院被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誉为“英属印度穆斯林的军火库”。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现代教育是英属印度伊斯兰民族主义缘起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作为当时印度最为活跃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阿里加尔学院无疑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证。正如清华大学被英国哲学家称为“一个美国移植来的大学”,阿里加尔学院素有“印度穆斯林的剑桥”之美誉。阿里加尔学院的“独树一帜”的教育机制不仅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强调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整个校园氛围和学生“个性”的塑造。随着西方现代教育的深入传播和发展,新一代穆斯林青年经历一场新兴教育观的洗礼,他们的现代民族意识和西方政治理念日趋建构。阿里加尔学院最终成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整个南亚穆斯林启蒙运动的中心,甚至可以说是孕育巴基斯坦的摇篮。英属印度高等院校林立,为什么唯独阿里加尔学院成为“英属印度穆斯林的军火库”?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究阿里加尔学院先驱们的建校动机、筹建过程和具体运行,并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在英属印度伊斯兰民族主义兴起、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李诗隽[4](2016)在《“9·11”后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阿富汗民族国家的建设进程总是受到外部力量的粗暴干预,时断时续、步履蹒跚。“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英美联军推翻。之后,在美国主导下,阿富汗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普选,新民族国家重建进程开启。这一进程的前景取决于阿富汗国内民族和解进程能否顺利完成,这又首先取决于美国扶植的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阿富汗国家政权与丢掉政权的塔利班武装之间的政治和解。迄今为止,阿富汗国内民族和解进程一波三折,进展艰难。这导致阿富汗战争结束近15年后,这个国家依旧被国际社会视为毒品、恐怖主义和难民的输出地,国家重建的完成遥遥无期。这不仅是因为阿富汗国内宗教民族和部族矛盾错综复杂,也不仅仅是因为阿富汗国家政权治理能力亟待提高,抑或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令这一和解进程的推进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作为具有特殊地缘政治价值的阿富汗历史上就是大国博弈的焦点,因此,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从来不乏外部“参与者”,一些怀着不同地缘政治私利的“玩家”对阿富汗内政的“干预”、“介入”亦成为阿富汗国内民族和解进程举步维艰的重要外因。为了加快推进和解进程,一方面,阿富汗政府应该立足国内,坚持真正意义上的“阿人主导”,从民间和解出发,自下而上的重塑国家观念,同时,推行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打造真正具有威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阿富汗政府应坚持加尼政府目前的外交政策思路,利用多元平衡外交消解外部掣肘。此外,作为阿富汗和解新助力,中国应保持一个相对超脱的地位,有限介入阿富汗民族重建过程。

金强[5](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鞠政[6](2016)在《区域合作下的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两国均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殖民,相似的悲惨经历使得两国在建国初期相互支持,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亚非拉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等方面认识相同。但好景不长,由于边界问题两国发生了战争,双方关系急转直下。邻国之间的来往是不可避免的,中印关系随着时间推移也在逐渐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两国来往变得密切和频繁起来。同时随着两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和印度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两国之间的一举一动受到周边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更是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的爆发,非传统安全的恶化,使中印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考量,交流合作增多。当然任何国家之间的合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中印关系充满复杂性,各种阻碍因素不容忽视。双方只有妥善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合作才能细水长流。中印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国,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应该携起手来,担当起推动亚洲发展振兴的重大责任。中印友好合作,是两国经济发展,世代友好的需要,也是地区发展的需要。中印应不断深化两国关系,促使两国关系朝着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带领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两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而这反过来也将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起到促进作用。

李雪[7](2015)在《冷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及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47年,“蒙巴顿方案”宣告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结束,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两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摩擦和冲突由此拉开序幕。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印巴两国领导人根据国内、国际两个环境的变化逐步调整双边关系。然而两国的关系时有反复,1998年核试验后,印巴成为事实上的核武国家,南亚次大陆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2004年,印巴关系迎来了巨大转折,双方启动了全面对话进程。经过10多年的和平谈判,双方终于在和平共识、克什米尔问题、军事、反恐和等经贸领域取得进展,这不仅是出于两国的现实状况和战略考虑,也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不断推动的作用。近年来,印巴逐渐把重心放到国家经济建设上来,两国政府对和平对话展现积极姿态,两国关系持续转暖,保持和平稳定的趋势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两国长期仇视,积怨深重,信任不足,合作充满脆弱性,双方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领土争端、军备竞争、宗教和民族的冲突、跨界恐怖主义等问题,使印巴和平进程的前景并不明朗。但从长远来看,两国关系改善、和缓的趋势难以逆转,和平进程不会轻易中断。克什米尔一直是制约两国关系的难解的“死结”,但是鉴于现在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两国可以先暂时搁置争议,深化经济合作,增加政治互信,为以后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两个重要邻国,印巴关系的发展与中国的安全和外交息息相关,与中国改革开双方周边环境良好与否密切相关。分析冷战后的印巴关系有利于我们,制定、实施更为合理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周边国际关系,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本文首先对印巴关系的历史进程和重大事件进行梳理,阐述新形势下印巴关系的现状,随后对影响印巴关系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印巴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前景进行简单预测。

徐龙超[8](2015)在《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关系语境下,“和解”指的是因为创伤性的历史记忆而陷入长期的不信任、恐惧与憎恨怪圈的两个国家,创造性地实现敌对与友善的转换,继而恢复和平关系的过程。保证和平、揭露真相、伸张正义与妥善处置过去是通往和解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和解文化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外交模式,和解外交已经成为一国追求国家利益、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关于这一点,二战之后联邦德国的外交实践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典范。战后德国的和解外交是在极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进行的。两极格局的结构性压力,德国对于繁荣、安全和威望的利益诉求,加之阿登纳和勃兰特等德国政治精英们强烈的道义和正义感,驱使德国打破了对军事强权道路的盲目崇拜而毅然选择在民主、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与欧洲各国的睦邻友好。为此,战后德国历届政府一方面对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并积极向战争受害国实施赔偿,另一方面以“多边主义”为总原则,巧妙地将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嵌入到各种一体化的设计之中,从而为德国重返欧洲大家庭的怀抱创造了有利的地缘政治环境。经过战后近七十年的不懈努力,德国最终化解了同法国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和不信任,消除了与波兰等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世仇夙怨,并且与以色列建立了永久正常关系。在德国同上述三国的和解进程中,有四个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助推作用:双方对历史问题与现实利益的合理平衡;政治领袖间结成的深厚友谊;有效化解分歧的政府间协商机制;以及致力于帮助民众树立正确史观的民间和平机构。这些因素的“联合效应”最终促成了德国与其历史宿敌间的真正和解。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破了欧洲自冷战结束以来较为均衡的地缘经济格局,正在完成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角色转变的德国,瞬间成为一些深陷危机泥潭国家的“围攻”对象,如何处理好同法国的利益关系将成为检验德国对欧政策的“试金石”;与此同时,德美之间因伊拉克战争而导致的分歧还未完全愈合,2013年的乌克兰危机又使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几乎跌入冰点,德国能否同这两个域外大国重新建立互信将直接关乎德国外交支柱的稳定。总之,对于怀揣着“大国梦”的德国而言,大国和解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这也是对所有德国人智慧与勇气的终极考验。

袁婷[9](2014)在《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战争将中美两国定格在意识形态色彩缠绕的冷战对立关系上,但国家利益的现实考虑并未被掩盖,两国都谨慎地避免重蹈覆辙,并且最终走向“握手言和”。本文围绕70年代初中美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展开,主要是对中美会谈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解读,着重描述了美方的谈判策略及中方谈判立场的前后变化,从而揭示出中美两国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中美缓和推动了朝鲜半岛内部的缓和,此后两国也竭力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对各自盟友施加约束,因此确保了朝韩冲突的“局地化”,朝鲜战争没有重演。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尼克松政府上台初期对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接着追溯了美韩、中朝这两对同盟关系自朝鲜战争后的历史演进。美国亚洲政策调整的实质内容可概括为有限收缩和均势外交,即意味着美国在收缩亚洲义务的同时,需要缓和中美关系来维持亚太地区的均势,从而确保其亚太安全体系的延续,并维护亚洲局势的和平稳定。及至朝鲜半岛,朝鲜战争后,中美两国在处理与各自盟友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避免再战的共同底线,中美两国这一“趋同”的立场正好符合尼克松政府亚洲政策调整的内涵,从而为此后两国在该问题上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美方为基辛格访问所做的准备、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0月基辛格再次访华的具体会谈过程。美方的准备主要是为基辛格的访问提供全面的指导性文书,确立其谈判策略。基辛格在7月秘密访华过程中,通过强调“苏联威胁”、“日本威胁”,尤其是后者,突出了美军在亚洲的存在所具有的制衡作用,从而使周恩来在要求美国从中国周边撤军和对美日安保关系的看法上发生了微妙变化。不过,因为朝鲜半岛问题未受到美方足够的重视,双方所谈不多。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双方就朝鲜半岛问题的交流更为详尽。基辛格一再试探中美两国在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上是否具有共同利益,周恩来虽未直接予以肯定,但他要求美方保证阻止日军进入南朝鲜、最终撤军、反对南朝鲜进攻北朝鲜和国际上承认北朝鲜,实际上也是寻求确保这一目标的外部保障,双方也就制约各自盟友的挑衅行动达成共识。因此,中美双方初步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尼克松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访华期间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谈过程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形成。前期准备工作也是为尼克松的谈判技巧和策略提供参考文书,主要是对基辛格前两次访问过程中在重大问题上表明的立场予以正式确认。访问期间,尼克松与毛泽东达成了中美互不威胁的战略共识。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美关注的共同点在于如何“合作”确保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尼克松更为关注中美对各自盟友的制约,而周恩来依旧强调美国对阻止日本进入南朝鲜的保证,双方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在会谈中得到最终确认。中美《上海公报》中有关朝鲜半岛问题虽只寥寥数语,但中美之间的默契早已隐含在字斟句酌的公报语言中,从而为维持半岛的现状与稳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文保障。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中美缓和及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形成的默契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南北朝鲜对中美缓和有着不同的认知,北方看到了促使美军撤离、阻止日本向朝鲜半岛扩张和实现其主导下的统一的机遇,而南方却感受到了来自北方咄咄逼人的威胁和被美国“抛弃”的恐惧。但是,双方都选择了与另一方对话来应对变局,朝鲜半岛内部局势也一度走向缓和。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也鼓励和推动南北朝鲜的对话,避免在国际社会的公开争论阻碍到半岛内部的缓和,积极施加影响制约各自盟友的冒险行动,并敦促对方施加同样的影响,以此来延续双方在会谈过程中形成的默契。结语部分总结了国家利益是中美外交决策中的优先考虑,纵观中美整个谈判过程,朝鲜半岛问题被置于大国关系(美、中、苏、日)的框架之下,而美方谈判技巧略胜一筹,主要是通过强调苏联和日本威胁,突出其亚太安全体系具有的制衡作用,从而使中方在美军撤退、美日安保关系等问题上做出让步。最终,中美两国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中美缓和推动了朝鲜半岛内部的有限缓和,中美两国之间形成的默契也得到延续,朝韩冲突只能局限于朝鲜半岛一隅。

斯蒂芬·米勒,王好强,杜明甫[10](2013)在《信使》文中指出一名举止优雅、打扮时尚的女子在柏林登上了前往纽约的航班……达莉亚原是中东地区的一名难民,经过某恐怖组织多年的培训和包装,她摇身一变,成为意大利贵族的后裔。她加入恐怖组织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和兄弟均死于美军的枪口之下。为了复仇,她接受了死亡任务。她身上携带了一种致命的病毒,只要跟她接触的人就会被传染,其症状从一般的感冒开始,之后病毒会慢慢入侵大脑,致人死亡。虽然她自己体内也带有这种病毒,但因注射了延缓发作的药物,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发挥"武器"的效力。科学家山姆·沃特曼先前就曾留意到此种病毒的存在,但一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恐怖行动展开后,传染病很快在美国多地爆发,民众的恐慌情绪与日俱增。谁能够阻止这场浩劫的发生呢?

二、印巴握手能否言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巴握手能否言和(论文提纲范文)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1.1.1 “曼荼罗”理论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1.2.1 印度中心论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1.3.3 “古杰拉尔主义”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3.1.2 核心利益关切
        3.1.3 路径选择
        3.1.4 效用评估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3.2.2 核心利益关切
        3.2.3 路径选择
        3.2.4 效用评估
    3.3 西向——“西联”政策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3.3.2 核心利益关切
        3.3.3 路径选择
        3.3.4 效用评估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4.2 核心利益关切
        3.4.3 路径选择
        3.4.4 效用评估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5.2 核心利益关切
        3.5.3 路径选择
        3.5.4 效用评估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阿里加尔学院研究:1875-19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动机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阿里加尔学院的创建背景
    一、英属印度穆斯林面临认同危机现实
    二、英属印度穆斯林引进西方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章 阿里加尔学院的诞生
    一、学校选址
    二、募集资金
    三、招收新生
    四、招聘教师
第三章 阿里加尔学院的教育机制
    一、体育运动
    二、社团组织
    三、宗教教育
    四、寄宿制度
第四章 阿里加尔学派的影响
    一、阿里加尔学派与穆斯林教育会议
    二、阿里加尔学派与哈里发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9·11”后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由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性
一、“9·11”后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的演进
    (一)启动阶段(2001年底至2004年底)
    (二)推进阶段(2004年底至2012年初)
    (三)停滞阶段(2012年初至2014年 10月)
    (四)重启阶段(2014年10月至今)
    (五)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的成效及问题
    小结
二、制约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的主导性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治因素
        1. 政府与塔利班政治分歧难以弥合
        2. 传统部族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重构错位
    (二)民族宗教因素
        1. 权力斗争中的民族矛盾
        2. 宗教外衣下的民族仇恨
    (三)经济因素
        1. 毒品经济严重削弱中央政府权威
        2. 援助型经济模式损害阿富汗国家主权
    (四)外部因素
        1. 美国:强势“指导”
        2. 巴基斯坦:暗中控制
        3. 其他国际力量:积极介入
    小结
三、“后撤军时代”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的前景
    (一)“后撤军时代”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面临的机遇
        1. 美国对阿政策的调整带来新机遇
        2. 加尼政府政策调整创造新条件
        3. 塔利班内部分化加剧或带来新转机
        4. 国际社会积极推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对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的思考
        1. 民间和解——构筑利益共同体
        2. 权威保证——打造真正具有威望的中央政府
        3. 消解外部掣肘——独立自主的多元平衡外交
    (三)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1. 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2. 对中国参与阿富汗事务的建议
    小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富汗民族及塔利班势力范围分布图
附录2 塔利班与“伊斯兰国”在阿富汗发动袭击分布图(2015年6月至9月)
附录3 2014年总统选举阿富汗各省投票率分布图
附录4 高级和平委员会制度结构
附录5 阿富汗和平进程路线图(至2015年)
附录6 联合国安理会第 1378(2001)号决议
附录7 阿富汗在“东京框架”下的承诺
附录8 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北京宣言
附录9 北约“坚决支持任务”概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区域合作下的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论文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目标
    六、文献综述
第1章 中印关系及对外战略回顾
    1.1 中印关系历史回顾
        1.1.1 1949-1962 建交后的蜜月期
        1.1.2 1962-1998:两国关系的恶化与改善
        1.1.3 1998 印度核试验后两国关系短暂的倒退
        1.1.4 21 世纪两国关系稳中向前
    1.2 印度对外战略变化与调整
        1.2.1 独立初期的不结盟战略
        1.2.2 结盟与谋求地区大国战略
        1.2.3 “不结盟”外交的回归与多元化外交
    1.3 中国对外战略变化与调整
        1.3.1 毛泽东时代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1.3.2 邓小平时代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1.3.3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对外战略
第2章 中印关系的区域背景
    2.1 中印参与的主要区域合作
        2.1.1 区域合作基本理论
        2.1.2 中国参与的主要区域合作
        2.1.3 印度参与的主要区域合作
        2.1.4 中印区域合作特点比较
    2.2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
        2.2.1 上海合作组织现状
        2.2.2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扩大的原因
        2.2.3 印度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与展望
    2.3 “一带一路”战略:印度的角色地位
        2.3.1 “一带一路”战略综述
        2.3.2 印度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2.3.3 印度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
第3章 中印区域合作潜力分析
    3.1 中印加强区域合作的意义
        3.1.1 加强战略互信,推进友好事业的需要
        3.1.2 加强经贸往来,促进发展的需要
        3.1.3 加强政治互信,维护地区安全需要
        3.1.4 加强双方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
    3.2 中印加强区域合作的障碍
        3.2.1 中印两国之间的主要阻力因素
        3.2.2 第三国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中印区域合作的建议
第4章 中印关系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冷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印巴关系的演变
    (一)冷战时期的印巴关系
        1.印巴分立
        2.三次印巴战争
    (二)冷战后的印巴关系
        1.1998年印巴核试验及卡吉尔冲突
        2.印度议会大厦事件
        3.2004年南盟峰会开启和谈进程
        4.孟买恐怖袭击案阻断印巴和平对话
        5.2011年重启和平会谈
二、印巴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
    (一)和平进程有所进展
        1.双方积极对话,增进互信
        2.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3.安全领域共识增多
    (二)印巴关系中存在的难点
        1.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关系的死结
        2.核竞赛--印巴的终级对抗
        3.宗教问题仍然困扰印巴
        4.“跨界恐怖主义”--印巴对抗的重要根源
三、影响印巴关系的因素
    (一)推动印巴和解的因素
        1.利益诉求促使双方主动缓和双边关系
        2.大国的影响
    (二)阻碍印巴关系发展的因素
        1.领土争端是制约两国关系的核心要素
        2.双方力量失衡,安全困境依然存在
        3.长期敌对,缺乏互信,双边关系难有突破
    (三)印巴新政府的政策走向
四、印巴关系发展的前景
    (一)缓和趋势不可逆转,和解进程缓慢
    (二)经济必然先行,双方关系趋向缓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四、 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第一章 和解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和解的意涵及其实现路径
        一、 和解的价值要素
        二、 通向和解之路
        三、 构建和解文化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和解:一种理论分析
        一、 非和解——现实主义的视角
        二、 浅和解——新自由主义的视角
        三、 深和解——建构主义的视角
    第三节 战后德国外交实践的基本特征:和解外交
        一、 基于和平理念的“多边外交”
        二、 敢于直面真相的“反思外交”
        三、 渴望重塑正义的“赔偿外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的缘起
    第一节 体系层次——“冷战”的结构性推力
        一、 “两极”格局的催化作用
        二、 美国的助推作用
    第二节 国家层次——“国家利益”的驱动效应
        一、 战后德国的利益需求
        二、 战后法国的利益需求
    第三节 个人层次——政治领袖的人格魅力
        一、 康拉德·阿登纳:虔诚的“现实主义者”
        二、 维利·勃兰特:坚定的“历史扞卫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德法和解:从历史宿敌到坚实盟友
    第一节 历史意识:破除“魔鬼的圆箍”
        一、 捐弃仇怨:反思与宽恕
        二、 化敌为友的“政治承诺”
    第二节 政治领袖:亲密无间的“和平主义者”
    第三节 《爱丽舍条约》与德法合作的制度化
        一、 1963-1988:艰难起步
        二、 1988-2003:进展显着
        三、 2003-2005:牢不可破
        四、 2005-2009:求同存异
    第四节 民间组织的辅助效应
        一、 代表性民间组织
        二、 民间组织的目标、运行方式与效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德波和解: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
    第一节 历史意识:记忆·责任·未来
        一、 宗教激励:开启关系正常化之门
        二、 PCS“索赔风波”
        三、 “反驱逐中心”之争
    第二节 政治领袖:“意识形态偏见”的摈弃者
    第三节 “1970 条约”后的德波关系发展历程.
        一、 1970-1989:停滞不前
        二、 1989-2000:“黄金十年”
        三、 2000-2007:危机四伏
        四、 2007-2009:融冰回暖
    第四节 民间组织在德波和解中的作用
        一、 代表性民间组织
        二、 民间组织的目标、运行方式与效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德以和解:从血海深仇到“特殊关系”
    第一节 历史意识:消除“大屠杀”阴影
        一、 “三月照会”和阿登纳演说
        二、 《卢森堡条约》与德以关系的改善
        三、 “反犹主义”及其影响
    第二节 政治领袖:“特殊关系”的守护者
    第三节 建交后的德以关系发展历程
        一、 1965-1989:政冷经热
        二、 1990-2004:深耕合作
        三、 2005:“不惑”之思
        四、 2006-2009:迈向未来
    第四节 民间组织在德以和解中的作用
        一、 德国境内的民间组织
        二、 以色列境内的民间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形势下的德国和解外交:挑战与责任
    第一节 世界变局中的德国角色转换
        一、 “崛起”的烦恼
        二、 “大德国梦”
    第二节 风云新途——大国和解之路
        一、 德国与欧盟:同舟共济
        二、 德国与美国:分道扬镳?
        三、 德国与俄罗斯:“亦敌亦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英文文献
    三、 网络资源
致谢
附件

(9)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现实外交超越冷战思维
    第一节 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
    第二节 中美两国及其朝鲜半岛盟友
第三章 基辛格访华
    第一节 访华前的准备
    第二节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不受重视的朝鲜半岛问题
    第三节 1971年10月基辛格再度访华:维持朝鲜半岛现状与稳定的“默契”
第四章 尼克松访华
    第一节 高峰会谈前的准备
    第二节 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谈:对朝鲜半岛问题上“默契”的最终确认
    第三节 中美《上海公报》
第五章 中美缓和及其朝鲜半岛问题上的“默契”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第一节 南北朝鲜的反应:走向对话
    第二节 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继续“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印巴握手能否言和(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研究(1947-1980)[D]. 许以民.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阿里加尔学院研究:1875-1920[D]. 杨亚.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4]“9·11”后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探析[D]. 李诗隽. 新疆大学, 2016(12)
  •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6]区域合作下的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究[D]. 鞠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7]冷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及前景分析[D]. 李雪. 新疆大学, 2015(06)
  • [8]战后德国和解政策研究[D]. 徐龙超. 外交学院, 2015(11)
  • [9]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D]. 袁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10]信使[J]. 斯蒂芬·米勒,王好强,杜明甫. 译林, 2013(02)

标签:;  ;  ;  ;  ;  

印度和巴基斯坦能否为和平握手言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