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家兴[1](2021)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民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以昭通自古乐村001号民居院落为例》文中认为
钱兴多[2](2020)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昭通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消除贫困仍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治理贫困方面,我国的治贫方式由以往粗放的输血式扶贫逐步提升为集约的造血式扶贫,特别是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的治贫和减贫效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明显减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并将于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接近尾声,贫困人口脱贫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更需要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彻底从根源上摘除穷根,治愈穷病。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昭通市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重点扶持的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贫困人口生产和生活状况,借助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探讨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对策。结果显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较多,主要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年龄、技术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及思想观念;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土地面积和医疗、教育状况;社会因素主要是产业发展和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精准脱贫对策。国家层面:健全精准扶贫政策,完善精准扶贫顶层设计;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农村发展能力。地方政府层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强思想宣传,促进文化建设;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加大教育扶贫投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个人层面:积极配合精准扶贫工作,迈上致富之路;树立自立自强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贫困人口的稳步脱贫既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也需要贫困人口自身不懈努力,贫困人口获得内生发展才是永久脱贫和致富的关键。
杨雪梅[3](2020)在《《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2017-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21世纪不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长期存在,摆脱贫困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精准脱贫”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我国的扶贫开发从一般扶贫全面进入精准扶贫。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云南日报》作为云南省第一主流大报,在精准扶贫中具有舆论导向、宣传教育、监督批评、济困扶危的功能,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报道者和助推者。本文以《云南日报》为研究对象,选取十九大以来至2020年1月的精准扶贫报道文章作为研究样本,从精准扶贫报道的数量与频率、刊登版面、稿件来源、报道体裁、扶贫主题、扶贫手段、报道领域、关注主体、涉及区域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系统探究《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议题”设置内容和报道现状。《云南日报》以常态化的精准扶贫报道全面展现全省脱贫攻坚进程,“议题”设置内容紧扣政府“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标,内容涉及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扶贫手段、脱贫成果、问题监督、会议与调研、扶贫故事、基层党建、扶贫干部选拔培训等内容。通过量化分析总结出《云南日报》的精准报道有以下报道现状:报道常态化,版面凸显议题重要性;消息通讯为主,注重实地采写工作;扶贫主题广泛,涉及各类扶贫手段;围绕民生领域,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关注政府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舆论导向,开展扶贫问题监督;正面宣传为主,报道扶贫先进典型。在“议题”设置、舆论引导、采编工作等方面,《云南日报》有许多值得其他媒体借鉴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报道的不平衡现象,如对文化教育的报道较少、报道区域不平衡、报道体裁相对单一、对扶贫对象关注度不够等问题。对此,笔者立足于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加大文化教育领域的报道力度、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讲好扶贫故事、做好扶贫宣传,丰富报道形式、拓展报道深度,强化媒体社会化功能、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化进程等,为改进具体的新闻业务提供相关思路和方向,助力云南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苑永康[4](2020)在《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的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地区绵延着一条千年古蜀道,以陕西汉中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古蜀道翻越秦岭、大巴山,不少路段采用栈道通行,所以《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古蜀道正式开通于战国秦惠文王时期(公元前316年前后),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新修的川陕公路所取代,在历史上繁盛了两千多年,因此目前川陕两省正在开展蜀道申遗工作。在古蜀道两千年历史长河中,以三国时期的遗迹最显辉煌。可以说三国文化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蜀道最核心的旅游资源。正是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古蜀道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试图在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时代大背景下,唤醒这条当前略显沉寂的旅游线路,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从目前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的开发情况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个体化发展,未能形成系统的区域合作模式,同时对沿线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度不够高。本文通过运用文化遗产廊道的理论,从宏观角度对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探讨了文化遗产廊道理论的核心内容及特征,对比了国内遗产廊道案例及三国文化旅游开发案例的经验,根据目前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建议。随着旅游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个体化的旅游发展思路已经逐渐显现其顺应旅游市场的滞后性,对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旅游区域,更应该注重在遗产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突出文化特色,建立政府间的合作及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带动脱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李虹林[5](2020)在《关于昭通市“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昭通作为当前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十四五"时期,如何抓住战略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非常值得思考和谋划的。本文在客观梳理昭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昭通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机遇,以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导向,统筹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昭通"十四五"发展有所裨益。
赵海潮[6](2019)在《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云南省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为研究对象。“喀红呗”是在彝族独特的丧葬文化背景中孕育出来的动态形式,其作为乌蒙山区彝族人民人生终曲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它能够在舞动的氛围中将仪式的隐喻传递给观者,而丧礼活动又因它来烘托氛围,从而达到与阴阳交流、人神沟通的作用。其舞蹈形态粗犷豪放、沉稳质朴,给人以古拙美的感受。其巨大的象征意义使得舞蹈所承载的内容不仅仅是丧葬仪式中生者与死者的互动,更多的承载着是当下彝族人民认同、内聚、教化等功能,反映着古老的彝族独具魅力、极具价值的文化内涵。笔者在参考文献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次田野调研得到田野资料,运用艺术人类学、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喀红呗”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首先,笔者通过对小米多村的田野调查对其所生存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的描述以及“喀红呗”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分析。其次笔者在亲历丧葬仪式的基础上对小米多村彝族丧葬仪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将“喀红呗”置于仪式语境中进行分析。而后笔者通过舞蹈生态学与舞蹈文化学等理论对“喀红呗”的舞蹈形态本体进行解读,在动作描述之余分析影响“喀红呗”舞蹈动态形成的因素。最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丧葬仪式中的“喀红呗”所表现的特征、蕴含的内涵与功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田野调查期间所发现的现象,对“喀红呗”如何更快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观点。
梁龙炼[7](2019)在《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人们的历史活动促成了威宁古道的形成,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威宁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且是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既是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也是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本文在田野调查、史料收集的基础上,首次从威宁古道的历史脉络、线路分布、资源特征等展开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当前“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及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对威宁古道的旅游开发进行论述、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威宁古道所蕴含的资源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威宁古道具有集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体的特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科学考察和社会等价值,因此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我国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威宁古道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有着资源转化的潜力,从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威宁古道的区位条件来看,开发威宁古道旅游有助于提高威宁古道旅游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建,使得人们的怀旧情感越演越烈,旅行上喜欢清静自然,“返璞归真”的复古潮流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面对新的旅游市场需求,本研究旨在整合威宁古道上的旅游资源,挖掘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以及威宁地方的民风民俗,在明确旅游开发的理念及原则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威宁古道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蒙军[8](2014)在《云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评价 ——以昭通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云南省针对于本省的生态环境现状,从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制定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一规划主要针对于绿色覆盖率和水土流失控制与治理两项指标进行全面规划,重点规划于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建设中。规划内容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天然林等)、水土保持、农田建设、退耕还林、生态农业及农村能源建设等,并且提出对丽江、大理、楚雄、昭通等地州的水土流失面积进行重点治理。但事实上,一直到2005年,云南省才引入了生态补偿、绿色经济的理念。在05年颁布的《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中,才真正承认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即就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使用和破坏的个体和群体,应该对其使用和破坏行为进行赔偿(付费);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保护、维护的个体和群体,应该受到相应的补偿。此外,昭通地区作为我国西部云南省的一个贫困落后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该地区生态基础较薄弱,近年来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大灾、重灾;加之,由于人口膨胀,毁林毁牧开荒的原因,森林受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也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以水土流失为特征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昭通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昭通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补偿现状为背景,以生态补偿理论和生态补偿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分析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归纳分析、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梳理了昭通地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昭通地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环境污染治理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得出:在2002-2012年期间,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从整体上来看,除了在2008-2009年期间生态补偿实施效果不理想之外,其余各个时期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补偿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然而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环境污染治理这三个角度进行典型性详细分析时,发现这三方面在2002-2012年期间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像整体效果分析的那么显着,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方面,2002-2012年整体效果比较显着,在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方面,实施效果在近11年期间波动较大,且研究发现其对政策及相关资金的投入反映较敏感,依赖性较大。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以排污费征收为参考基础,研究发现,昭通地区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短期效应,实施效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另外,通过和定量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更深层析的原因,并通过结果对比归纳分析,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根据昭通地区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具体现状和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政策反馈信息,为昭通地区在以后的生态补偿政策制定方面提供了借鉴信息,并提出了能够促进昭通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建议。
杨秀翠,韩少卿[9](2013)在《昭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文中认为指出了地处滇东北旅游片区的昭通,旅游发展刚刚起步,在云南省建设旅游强省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旅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分析昭通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昭通旅游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昭通旅游发展的建议:昭通要走精品旅游产品开发之路;融入川、滇、黔旅游大市场,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市场发展战略之路、旅游人才强业的发展之路。
唐璐[10](2013)在《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洪崖洞景区的发展对策》文中认为重庆洪崖洞景区作为"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和"AAA级重点旅游项目工程",从开发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整个重庆旅游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重庆洪崖洞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精准扶贫视角下昭通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贫困人口 |
2.1.3 扶贫 |
2.1.4 精准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2.2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精准扶贫理论 |
第3章 昭通市贫困人口时空变化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2 贫困人口的时空变化 |
3.2.1 贫困人口时间变化 |
3.2.2 贫困人口空间变化 |
第4章 昭通市贫困人口贫困现状 |
4.1 调查对象简介 |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目的 |
4.2.3 问卷发放与统计 |
4.2.4 问卷访谈的可靠性 |
4.3 贫困现状分析 |
4.3.1 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 |
4.3.2 家庭收支情况 |
第5章 昭通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
5.1 个人因素 |
5.2 家庭因素 |
5.3 社会因素 |
5.4 地理环境因素 |
第6章 昭通市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对策 |
6.1 国家层面 |
6.1.1 健全精准扶贫政策,完善精准扶贫顶层设计 |
6.1.2 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6.1.3 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
6.1.4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农村发展能力 |
6.2 地方政府层面 |
6.2.1 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
6.2.2 加强思想宣传,促进文化建设 |
6.2.3 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 |
6.2.4 加大教育扶贫投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6.3 个人层面 |
6.3.1 积极配合精准扶贫工作,迈上致富之路 |
6.3.2 树立自立自强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创新之处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概述 |
2.1 贫困的概念 |
2.2 精准扶贫的概念 |
2.3 媒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
2.3.1 设置议题,关注民生 |
2.3.2 宣传教育,扶贫扶智 |
2.3.3 引导舆论,凝心聚力 |
2.3.4 监督批评,激浊扬清 |
2.3.5 济困扶危,助力攻坚 |
2.4 《云南日报》与精准扶贫 |
2.4.1 《云南日报》发展状况 |
2.4.2 《云南日报》的精准扶贫报道 |
第3章 精准扶贫报道样本研究设计 |
3.1 提出问题 |
3.2 研究设计 |
3.2.1 操作步骤 |
3.2.2 时间选择 |
3.2.3 样本选取 |
3.2.4 类目建构 |
3.2.5 信度检查 |
3.2.6 统计方式 |
第4章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数据统计分析 |
4.1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数量与频率 |
4.2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内容分析 |
4.2.1 刊登版面 |
4.2.2 稿件来源 |
4.2.3 报道体裁 |
4.2.4 扶贫主题 |
4.2.5 扶贫手段 |
4.2.6 报道领域 |
4.2.7 关注主体 |
4.2.8 涉及区域 |
4.3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报道视角与报道基调 |
第5章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现状 |
5.1 报道常态化,版面凸显议题重要性 |
5.2 消息通讯为主,注重实地采写工作 |
5.3 扶贫主题广泛,涉及各类扶贫手段 |
5.4 围绕民生领域,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
5.5 关注政府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5.6 引导舆论导向,开展扶贫问题监督 |
5.7 正面宣传为主,报道扶贫先进典型 |
第6章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启示 |
6.1 精准扶贫报道的“议题”设置特点 |
6.2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经验 |
6.2.1 围绕扶贫工作重心,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
6.2.2 积极引导舆论,强化“议题”设置能力 |
6.2.3 加强宣传造势,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6.2.4 重视新闻采编,增强报道权威力公信力 |
6.3 《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发展思考 |
6.3.1 报道教育文化,扶智扶志结合 |
6.3.2 丰富报道形式,拓展深度报道 |
6.3.3 讲好扶贫故事,做好扶贫宣传 |
6.3.4 强化媒体功能,推动现代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化遗产廊道研究 |
(二)三国文化旅游研究 |
(三)现有研究中的贡献与不足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图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廊道开发案例研究 |
一、相关理论及概念 |
二、文化遗产廊道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廊道理论的发展分析 |
(二)文化遗产廊道的概念及特征 |
三、文化遗产廊道与旅游线路开发的关系 |
四、我国遗产廊道开发现状 |
(一)丝绸之路遗产廊道开发现状 |
(二)大运河遗产廊道开发现状 |
(三)我国文化遗产廊道开发中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川陕三国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
一、古蜀道的形成及其发展 |
(一)古蜀道形成的历程 |
(二)古蜀道的现状及发展 |
二、川陕三国历史文化在古蜀道中的价值与地位 |
(一)遗址及资源价值 |
(二)历史文化价值 |
(三)军事战略价值 |
(四)川陕三国历史文化在古蜀道中的地位 |
第三章 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一、川陕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一)景区考察情况分析 |
(二)景区访谈内容分析 |
二、川陕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一)旅行社门店访谈内容分析 |
(二)互联网旅游市场数据分析 |
三、旅游基础交通建设现状 |
(一)公路交通现状 |
(二)铁路交通现状 |
(三)航空交通现状 |
四、川陕两省政府对三国文化旅游政策的支持现状 |
五、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的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
一、文化遗产廊道理论对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借鉴作用 |
二、国内三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
(一)主题公园型开发模式——无锡三国城 |
(二)区域型开发模式——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区 |
(三)国内三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借鉴经验 |
三、加强廊道区域内的资源整合 |
(一)突出三国文化,明确旅游主题 |
(二)区域协同发展,完善空间格局 |
(三)蜀道申遗,提升区域形象与品牌 |
四、注重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 |
(一)成立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管理委员会 |
(二)联合制定颁行相关法律法规 |
(三)建立监督机制 |
五、创新三国文化旅游开发 |
(一)优化宣传,提升社会整体认知度 |
(二)引导投资,开发重点项目 |
(三)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旅行社产品开发 |
(四)新型区域旅游模式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关于昭通市“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昭通发展优势分析 |
(一)雄居战略要地,多地必经通道 |
(二)生物类别多样,矿产资源丰富 |
(三)水能富甲云南,煤炭储备雄厚 |
(四)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景观奇特 |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机遇 |
(一)大型国家战略汇集,昭通区位机遇凸显 |
(二)乡村振兴全面启动,城乡统筹机遇激发 |
(三)云南旅游格局形成,旅游开发极具潜力 |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供跨越发展保障 |
三、“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 |
生态环境脆弱。 |
(二)产业基础落后,经济水平不高 |
(三)人口增长过快,生产要素短缺 |
四、“十四五”时期昭通实现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四)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结束语 |
(6)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喀红呗”的生存空间概述 |
(一)“喀红呗”的自然空间 |
(二)“喀红呗”的文化空间 |
(三)“喀红呗”的历史渊源 |
二、小米多村彝族丧葬仪式实录 |
(一)彝族丧葬仪式的起源 |
(二)小米多村彝族丧葬仪式实录 |
(三)小米多村彝族丧葬仪式的功能 |
三、“喀红呗”的舞蹈形态解读 |
(一)“喀红呗”的舞蹈形态描述 |
(二)“喀红呗”的舞蹈形态特点 |
(三)“喀红呗”的舞蹈形态形成原因 |
四、丧葬仪式中“喀红呗”的文化意蕴阐释 |
(一)丧葬仪式中“喀红呗”的特征 |
(二)丧葬仪式中“喀红呗”的文化内涵 |
(三)丧葬仪式中“喀红呗”的功能 |
五、对“喀红呗”的思考 |
(一)传承的迷思 |
(二)对“喀红呗”未来走向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7)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
一、古道相关研究 |
二、古道旅游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古道 |
二、古道旅游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二、基质—斑块—廊道理论 |
三、全域旅游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威宁古道概述及其旅游资源价值 |
第一节 威宁古道概述 |
一、五尺道 |
二、石门道 |
三、奢香驿道 |
第二节 威宁古道的文化内涵 |
一、多条古驿道的中转节点 |
二、人类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走廊 |
三、西南地区的经济往来通道 |
四、区域民族间的兵家必争之地 |
第三节 威宁古道的旅游资源价值 |
一、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类型 |
二、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特征 |
三、威宁古道旅游资源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及困境 |
第一节 威宁古道的保存现状 |
一、观音崖驿道 |
二、四堡驿道 |
三、头塘驿道 |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条件 |
一、市场需求 |
二、政策保障 |
三、区位优势 |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困境 |
一、线路分布广泛,行政管理困难 |
二、思想认识不足,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 |
三、资源分布不均,景观破碎化严重 |
四、民族成分多样,社区人际关系复杂 |
五、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筹集困难 |
六、长期缺乏关注,品牌知名度较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思路及对策 |
第一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
一、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理念 |
二、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原则 |
第二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思路 |
一、构建威宁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空间 |
二、划分威宁古道旅游功能区域 |
三、设计威宁古道旅游主题形象 |
四、打造威宁古道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
第三节 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的对策 |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效率 |
二、鼓励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合作 |
三、依托科学技术,构建文化景观 |
四、推进文旅融合,创新产品供给 |
五、整合资金资源,强化要素保障 |
六、实施系统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云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评价 ——以昭通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外生态补偿评价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补偿理论及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一节 生态补偿内涵 |
第二节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
一、 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及其公共物品理论 |
二、 生态服务系统价值理论 |
三、 环境资源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 生态补偿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二、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
三、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四、 利益相关者在生态补偿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补偿现状 |
第一节 昭通地区概况 |
一、 自然地理 |
二、 水文气象 |
三、 社会经济 |
第二节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一、 森林生态系统 |
二、 土壤 |
三、 水土流失现状 |
四、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五、 大气污染现状 |
第三节 昭通地区生态补偿现状 |
一、 退耕还林政策 |
二、 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政策 |
三、 环境污染治理相关措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生态补偿实施效果主要评价内容 |
第二节 生态补偿政策评价指标选取 |
一、 指标选取原则 |
二、 指标体系设计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政策评价方法简介 |
一、 定量评价法 |
二、 定性评价法 |
第四节 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
一、 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定量评价 |
二、 昭通地区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定性评价 |
第五节 对比分析 |
一、 退耕还林效果对比分析 |
二、 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持效果对比分析 |
三、 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昭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昭通旅游发展的现状 |
2 昭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2.1 旅游发展的优势 |
2.1.1 区位优势 |
2.1.2 旅游资源优势 |
2.1.3 客源市场优势 |
2.2 旅游发展的劣势 |
2.2.1 旅游资源开发有限 |
2.2.2 旅游交通条件滞后 |
2.2.3 旅游宣传营销较弱 |
2.2.4 旅游人力资源不足 |
2.3 旅游发展的机遇 |
2.3.1 政策机遇 |
2.3.2 产业机遇 |
2.3.3 市场机遇 |
2.4 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2.4.1 旅游知名度的挑战 |
2.4.2 旅游市场分流的挑战 |
2.4.3 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挑战 |
3 昭通旅游发展的建议 |
(10)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洪崖洞景区的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洪崖洞简介 |
二.重庆洪崖洞景区现状的SWOT分析 |
(一) 洪崖洞景的区优势分析 (strengths) |
1. 区位优势 |
2. 厚重的人文历史优势 |
3. 后发优势 |
4. 新型的体验式消费模式 |
5. 客源优势 |
(二) 洪崖洞景区的劣势分析 (weaknesses) |
(三) 洪崖洞景区的机会分析 (opportunities) |
1. CBD商圈的进一步打造 |
2. 交通及配套设施的完善 |
3. 寻古旅游的升温 |
4. 政府的大力支持 |
(四) 洪崖洞景区的威胁分析 (threats) |
1. 同类旅游产品的市场替代 |
2. 邻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
三.基于SWOT分析的洪崖洞景区的发展对策 |
(一) 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 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
(二) 旅游产品开发突出特色 |
1.巴渝老街老巷以悠久历史为特色 |
2.纸盐河风情酒吧街以时尚娱乐为主题 |
3. 超大型城市观景阳台以都市风景为标志 |
(三) 加大宣传促销, 提升旅游景区形象 |
(四) 以核心景点为主体, 构建景区网络, 实现线路联合, 区域联合 |
1.区域合作, 共同发展 |
2.聚合重庆几大旅行社, 以契约式合作形成一个旅行社营销联合体 |
(五) 开发与保护并重, 实现洪崖洞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
四.结论 |
四、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民居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以昭通自古乐村001号民居院落为例[D]. 刘家兴.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精准扶贫视角下昭通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对策研究[D]. 钱兴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云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2017-2020)[D]. 杨雪梅. 新疆大学, 2020(07)
- [4]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川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苑永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关于昭通市“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J]. 李虹林. 中国工程咨询, 2020(03)
- [6]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调查研究[D]. 赵海潮.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7]贵州威宁古道旅游开发研究[D]. 梁龙炼. 大理大学, 2019(01)
- [8]云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评价 ——以昭通地区为例[D]. 蒙军. 云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昭通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J]. 杨秀翠,韩少卿. 绿色科技, 2013(10)
- [10]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洪崖洞景区的发展对策[J]. 唐璐.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