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五城”

全力打造“五城”

一、努力建设“五个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温绮雯[1](2021)在《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和房地产业的高光年代,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告别和互联网红利的消退,中国房地产互联网市场也历经洗礼。行业垂直网络、综合门户网站、分类信息网站的规模化和新媒体的兴起,房地产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高淘汰率的市场竞争脱颖而出,顺应广告主需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市场占有率的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房天下(Fang.com)是最早的房地产垂直网络大平台。然而在面对国家宏观层面的地产调控政策、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多平台竞争、客户需求的改变,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产品营销的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一一去分析解答。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一方面总结分析了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现行营销现状;另一方面在对网络广告和营销策略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调查问卷及抽样对历史营销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在营销上仍存在广告客户定位不清晰、客户管理制度不科学、营销和客户需求整合不到位、营销人才匮乏。其次,本文借助关键竞争因素排序分析,为营销策略的提出和保障措施的落地奠定了可靠的现实前提。再次,从提升广告服务品质满足用户需求;优化定价策略降低用户感知成本;借助新兴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多样化营销促进与用户沟通提出营销策略;最后,从技术、组织、人员三方面提出保障方案落地执行的措施。本研究认为,在房地产互联网新形势下,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的营销策略的变革顺应行业趋势和公司的现实环境。本研究旨在为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的营销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解决方案。同时,希望能为其它同类房地产互联网企业给予启示和借鉴,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同类互联网企业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房地产房地产事业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张沛爽[2](2021)在《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区域化发展和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物流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方向。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是区域经济实力的映照,更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优化和模式转变的助推器。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能力进行了广泛研究。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依靠物流产业内部强大的发展劲头和外部坚实的环境聚集形成的强大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评价和提升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天津市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支撑,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能够丰富物流产业的理论,拓展产业集群的研究范畴。从实践上分析能够加深天津市的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了解,以更加科学和客观的态度看待天津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对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的定位和未来走向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为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优化建议,为其他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提供借鉴。因此,本文针对天津市的物流产业集群情况展开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针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当前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结合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现状,利用SWOT法细致分析了天津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初步得出了天津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方向;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一部分中选择了此次评价的模型,并根据评价模型和上文的研究结论选取了评价指标和确定了评价的方法。以GEM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与其他城市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对天津市五年以来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同时对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发展作出了展望。

邓紫微[3](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提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周思源[4](2020)在《寒地正交胶合木住宅能耗模拟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业在全球范围内能源消耗严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能耗尤为明显。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共识,正交胶合木(Cross Laminated Timber,CLT)作为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美观坚固,非常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节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模拟验证CLT能够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建筑围护体系,为CLT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中的推广使用做铺垫,探索CLT围护体系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应用中的节能设计方法,丰富国内关于CLT寒地住宅节能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既有文献,归纳整理了现阶段CLT在我国的使用现状及发展潜力,同时明确了住宅节能相关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基础。其次,选取哈尔滨一栋典型混凝土住宅楼,使用IES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实验。对照组为混凝土住宅,实验组为CLT住宅,从而验证CLT作为围护结构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节能性。能耗模拟实验针对建筑朝向、建筑高度、平面类型、围护结构、使用模式方面进行对照实验,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量化验证CLT的节能性,同时探索其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在建筑朝向能耗模拟实验中,验证了CLT住宅相对于RC住宅的节能性,提出了CLT住宅朝向能耗度量表,为日后CLT建筑设计朝向选择提供参考,同时数学建模,可以更精确计算不同朝向CLT住宅的能耗相对值。在建筑高度模拟实验中,验证了CLT住宅的节能性,提出了体形系数的回归方程,同时,探究了分层能耗,发现底层与顶层能耗较高,中间层能耗相近且较低。在平面类型的模拟实验中,确定了板楼相对于塔楼的节能性,为高层CLT住宅平面设计提供参考。在围护结构实验中,通过回归分析,获得围护结构的节能贡献度,针对CLT外墙与CLT屋顶设计进行探究,提出针对各个严寒寒冷分区的CLT外墙构造策略与CLT屋顶构造策略。在使用模式实验中,分别分析了每种模式下的舒适性与节能性,综合比较后选出较为合理的使用模式。

王志茹[5](2020)在《大城市子女照顾高龄独居老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老人群体数量庞大并且速度激增,在老年人照料上子女为其提供重要的支持。一方面,当前家庭结构缩小以及家庭功能弱化增加了子女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孝”文化呈现出一定弱化,个人本位不断强化,老人的独居现象也与此有一定关联。“孝”的整体性式微以及非均衡性发展影响着子女对老人照顾行为所做的努力。城市独居老人作为“孝”文化弱化背景下特殊的老年群体,其照顾更应受到关注。讨论大城市子女照顾高龄独居老人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缓解照顾者压力以及城市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成都、广州、呼和浩特、大连五个城市为例,运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开展的“中国大城市城区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状况和需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以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子女照顾进行研究,关注子女照顾老人的占比情况及子女照顾时间的具体投入,分析是否存在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在定量分析基础上,结合访谈,完善子女照顾者照顾情况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如下。独居老人是否由子女主要照顾是存在地区差异的,与上海相比较,大连以及呼和浩特两个北方城市子女照顾的可能性更大。同时老人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现有子女数量、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是独居老人是否由子女主要照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差异是显着影响照顾年数的,同时老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现有子女数量、家庭关系、社区照顾服务接受情况以及子女的年龄、出生次序、婚姻状况、收入状况以及居住距离也是照顾年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地区差异显着影响每日照顾时长,老人的年龄、现有子女数量、社区照顾服务接受情况等因素对子女照顾者每日照顾时长以及子女方面子女出生次序、婚姻状况、收入状况、居住距离、联系频率也对每日照顾时长产生影响。此外,访谈主要总结出老人的社交以及社会参与情况、生活质量要求以及精神状态、子女的个人观念及性格、职业与工作状态、情感关系、家庭决策与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与家庭压力等因素会对照顾行为带来影响。

曹勇[6](2020)在《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模拟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电为主。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控制煤电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前进方向。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太阳能热发电在世界各地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太阳能的不连续性及不稳定性,其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受到了阻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核心设备为燃气轮机,燃气轮机运行时非常稳定,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TCC)的热效率,应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降低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单一能源品种的利用受到多方掣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设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正成为大趋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电站,从电站系统设计、建模与优化、性能分析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新思路,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系统流程、参数设计和机组配置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ISCC系统,并利用EBSILON软件建立了该电站的模型。经过不同地区运行模拟对比分析,对电站进行了选址。利用SAM软件,对ISCC电站的太阳能直接蒸汽系统进行了模拟,通过比对不同太阳倍数下的平均能源成本,对太阳能集热场的规模进行了优化。其次,选择了八个参数来进行ISCC电站的变工况运行模拟,结果表明,ISCC电站运行时的最佳环境温度为10.0℃。燃气轮机进、排气压损增大时,联合循环的热效率下降。大气压力的增加会使电站输出功率增加,但热效率变化不大。太阳入射角和环境湿度对电站的影响较小,较小的太阳入射角和较大的湿度有利于提高电站的性能。应尽量避免燃机负荷率在50.0%、80.0%和90.0%的条件运行。最后,进行了 ISCC电站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环保节能分析。结果表明,ISCC电站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11年,内部收益率为19.46%,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对技术经济性影响较大的敏感因素为电价和气价。对比其他方式的电站,ISCC电站可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节约燃料。

谷甜甜[7](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张红伟[8](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沈华夏[9](2019)在《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金融产业嵌入到价值链循环,支持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网络视角下,金融机构跨域设置网点,在城市内形成金融集聚,在城市之间形成金融集聚网络。同时,金融集聚又作为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参与到区域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并影响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金融集聚视为城市内部属性难以适应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形势。我国金融集聚发展具有怎样的网络格局,如何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带来怎样的经济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以中国大陆的金融集聚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层面研究了其发展格局、趋势以及经济影响。本文引入金融发展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流动空间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为理论基础。其中金融发展理论是探讨金融集聚经济影响的理论基础;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下的价值链升级思想,是本文将金融集聚经济影响拓展至网络视角的理论工具;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的链锁网络模型是金融集聚网络实证研究的量化工具。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探讨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经济影响路径。将金融集聚网络定义为“由于金融集聚内部的金融机构跨城市设置网点,形成以城市金融集聚为网络节点,城市之间金融发展关联连接的金融业网络式集聚格局”。探讨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现实特征,明确了网络效应作用下金融集聚存在正外部性影响,微观视角下为金融集聚带来异质性。为了探讨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的经济影响,本文以产业集聚为纽带,构建网络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将金融集聚网络视为价值链分工网络的一个层面,得到金融集聚网络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路径,形成本文核心论点:由于金融业位于价值链上游,金融集聚网络可以映射出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格局,影响城市内部和跨城市的产业升级,继而对城市经济效率和发展产生影响并具有跨城市联动效应。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大陆金融集聚网络进行了全面量化。使用链锁网络模型对中国大陆2000-2016年金融集聚网络进行量化得到金融网络连接度(Financial Network Connectivity,简称FNC)和金融连接度(Financial Connectivity,简称FC),分别是网络节点属性和网络连接属性。全国层面,我国金融集聚网络的规模和密度发展迅速,但等级性分化情况也较为明显,不均衡发展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层聚类和空间地理可视化得到四边形主干网格局,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为顶点。城市群层面,沿海城市群金融网络密度相对领先,内陆城市群居于第二梯队的追赶位置,但网络规模增长速度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层聚类和空间地理可视化逐一量化分析我国七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主干网络和多中心化发展格局,体现出区域发展异质性。通过FNC和GDP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国家、城市群层面墨兰指数趋势和散点图格局存在较强相似性,初步体现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经济发展格局的潜在关联。在网络量化的基础上,本文围绕FNC和FC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效应。首先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检验发现FNC显着促进城市内部产业升级,而核心城市对非核心城市的金融连接FC可以跨城市带动非核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替代指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验证了FNC对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正向影响。最后,使用面板回归分层检验了金融集聚网络对城市经济与贸易增长的影响:全国层面,我国城市FNC显着促进城市经济与贸易增长;城市群层面,七大城市群FNC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异质性影响,沿海城市群相对更为显着;城市群核心城市层面,检验发现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非核心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影响,并利用七大城市群回归结果展开对比分析。在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具有网络式的发展格局与趋势,金融聚集发展以金融集聚网络的形式嵌入区域价值链分工网络,是在全球价值链深化发展背景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与升级的重要路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网络连接度FNC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与贸易增长,金融连接度FC能够跨城市带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针对这种网络视角下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在宏观层面,应进一步消除行业壁垒与区域内行政壁垒,增强城市群内相关政策协同,减少政策差异。城市群层面,金融集聚网络的分化发展有利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沿海发达城市群应强化当前金融网络的多中心化发展趋势,内陆城市群应强化金融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的分化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层面,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不仅要关注城市内部的金融集聚,更要注意城市金融集聚或产业集聚的外部关联,以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马旭[10](2019)在《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宁夏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经之地,是我国承载“丝带”战略实施的核心地带,在“丝带”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逐渐加强是该战略的内在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改善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就有必要深入了解该区域城市间的对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状况。在当前历史机遇和经济新常态格局下,进行西北民族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对宁夏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明确宁夏城市间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方向和地缘经济关系,构建合理的经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回顾了与城市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相关的理论、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与述评;第三部分为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测度模型的构建。主要构建了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第四部分为宁夏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主要对经济总量、质量和流量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若干经济指标进行了指标趋同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第五部分为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实证分析。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分别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方向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理论测度。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经济相关性方面。宁夏城市间的经济指标相关性较好,但城市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仍有待提升。宁夏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大体呈现由南部向中北部递增的态势,宁夏中北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效果好于南部城市。经济联系方面。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呈现“北紧南疏”的格局,宁北部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而宁南部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疏远。此外,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与城市公路距离成反比关系,与城市综合实力成正比关系;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与城市公路距离成反比关系。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方面。(1)较强、强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较强竞争型。(2)一般、较弱和弱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强互补型和竞争互补不确定型。(3)一般、较弱和弱经济联系的城市间,经济关系表现为强竞争型和竞争互补不确定型。影响因素方面。相关经济指标是影响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主要因素,如地区生产总值、消费能力、投资效率以及科技发展等。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的建议为: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着力打造区内区际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以银川为核心,五市同城化的城际快速轨道网络,这对提升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继续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依托当前有利发展机遇,继续培育区内中心城市银川的增长极作用,使其经济辐射能力对宁夏南部地区产生明显作用。发展次级中心城市,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形成良好的城市对接和功能转化。第三,依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合理定位城市优势和功能。利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等政策优势,积极发展如葡萄酒、枸杞、羊绒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第四,调整战略增强互补,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准确把握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及时调整竞争型的城市经济关系,促进城市间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城市间的资源合理分配、优势互鉴的良好态势。对于互补型的城市经济关系,则要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城市间合作的更大可能性。

二、努力建设“五个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建设“五个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1.1.2 企业背景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营销策略相关理论
        2.2.1 STP理论
        2.2.2 4C营销理论
        2.2.3 顾客价值理论
第3章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房天下公司概述
        3.1.1 公司介绍
        3.1.2 广告类产品简介
    3.2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现状
        3.2.1 营销组织及团队现状
        3.2.2 营销运营现状
        3.2.3 客户构成及服务状况介绍
    3.3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存在问题分析
        3.3.1 从广告主层面分析
        3.3.2 从员工层面分析
第4章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1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2.1 竞争对手安居客集团对比分析
        4.2.2 竞争对手乐居对比分析
    4.3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4 营销策略关键竞争因素排序分析
第5章 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市场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
    5.1 房天下广告类产品目标市场营销
        5.1.1 市场细分
        5.1.2 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房天下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组合策略
        5.2.1 提升广告服务品质满足用户需求
        5.2.2 优化定价策略降低用户感知成本
        5.2.3 借助新兴技术提升客户体验
        5.2.4 多样化营销促进与用户沟通
第6章 房天下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1 房天下广告投放质量与信息技术保障
        6.1.1 保障房天下广告产品投放质量
        6.1.2 技术和信息保障
    6.2 转变销售管理模式,建立战略合作
        6.2.1 广告客户一对一服务
        6.2.2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3 营销队伍加强管理,提高干部管理能力
        6.3.1 提升一线代表的销售能力
        6.3.2 建立干部培训学院
        6.3.3 成立营销策略项目小组
第7章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调查问卷(广告主篇)
附录 B 关于《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调查问卷(员工篇)
致谢

(2)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1.3.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
        1.3.3 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概述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1.2 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2.1.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及评估方法
        2.2.1 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
        2.2.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2.3 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现状分析
    3.1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3.1.1 天津物流产业集群的分布
        3.1.2 天津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
        3.1.3 天津物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实力
    3.2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3.2.1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3.2.2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3.2.3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机会
        3.2.4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
    3.3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矩阵战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指标选取
        4.1.1 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数据样本
        4.2.1 样本选择的原因
        4.2.2 分城市比较数据
        4.2.3 天津市时间序列数据
    4.3 不同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比较
        4.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3.2 主成分分析法的过程
    4.4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变动趋势
        4.4.1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情况
        4.4.2 五年间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4.5 评价结果分析
        4.5.1 五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
        4.5.2 五年间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4.5.3 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增长的影响因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对策
        5.2.1 增加财政资金扶持,扩大物流产业集群规模
        5.2.2 促进技术的创新发展,增强物流产业集群的技术竞争力
        5.2.3 利用自身优势,构建物流产业集群的综合发展体系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寒地正交胶合木住宅能耗模拟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概念阐释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阐释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正交胶合木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发展
        2.1.1 正交胶合木简介
        2.1.2 正交胶合木历史发展
        2.1.3 正交胶合木性能
        2.1.4 正交胶合木在国内发展前景
        2.1.5 正交胶合木住宅案例
    2.2 计算机能耗模拟
        2.2.1 常用模拟软件简介
        2.2.2 IES-VE模拟软件优势
        2.2.3 IES-VE应用方向及案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正交胶合木住宅能耗模拟
    3.1 基础模型建立
        3.1.1 模拟实验流程
        3.1.2 选择典型城市
        3.1.3 设定环境参数
        3.1.4 选取典型平面
        3.1.5 设计围护结构
        3.1.6 设定行为模式
    3.2 建筑设计因素模拟实验
        3.2.1 建筑设计因素实验设计
        3.2.2 建筑设计因素能耗模拟结果
        3.2.3 建筑设计因素能耗分析
    3.3 围护结构模拟实验
        3.3.1 围护结构实验设计
        3.3.2 围护结构能耗模拟结果
        3.3.3 围护结构能耗分析
    3.4 使用模式模拟实验
        3.4.1 使用模式实验设计
        3.4.2 使用模式模拟结果
        3.4.3 使用模式能耗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正交胶合木住宅节能优化设计
    4.1 建筑方案优化设计
        4.1.1 适宜朝向范围
        4.1.2 合理建筑高度
        4.1.3 平面优化设计
    4.2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4.2.1 CLT外墙推荐构造
        4.2.2 CLT屋面推荐构造
    4.3 使用模式优化改良
        4.3.1 最节能使用模式
        4.3.2 最舒适使用模式
        4.3.3 兼顾热舒适与节能的使用模式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朝向能耗度量表
附录2 不同围护结构能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大城市子女照顾高龄独居老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人口数量及比例不断提升
        1.1.2 家庭结构变动导致家庭护老能力减弱,家庭照顾者责任与压力较大
        1.1.3 城市独居老人增多,照顾者照顾压力大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高龄独居老人
        1.3.2 照顾
        1.3.3 子女照顾者
        1.3.4 照顾时间投入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分析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社会支持理论
        2.1.2 社会角色理论
        2.1.3 社会交换理论
    2.2 关于老年人照料需求的研究
    2.3 关于老年人照料供给的研究
        2.3.1 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相关研究
        2.3.2 关于照顾者照顾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关于养老状况地区差异的研究
    2.5 小结与评述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大城市高龄独居老人及子女照顾者的总体特征
        3.2.1 独居老人的总体特征
        3.2.2 子女照顾者的总体特征
    3.3 大城市高龄独居老人及子女照顾者特征的地区差异
        3.3.1 独居老人特征的地区差异
        3.3.2 子女照顾者特征的地区差异
    3.4 独居老人主要照顾者构成情况及地区差异
    3.5 子女照顾者照顾时间投入的描述性分析
        3.5.1 子女照顾者照顾年数的总体情况及地区差异
        3.5.2 子女照顾者每日照顾时长的总体情况及地区差异
第四章 子女照顾高龄独居老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1 子女是否是独居老人主要照顾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4.1.2 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4.1.3 独居老人是否由子女照顾的回归分析
    4.2 子女照顾者照顾时间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4.2.2 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4.2.3 照顾时间投入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子女照顾者照顾时间投入的定性分析
    5.1 子女照顾投入的主要内容
    5.2 子女照顾时间投入的影响因素
        5.2.1 老人层面特征
        5.2.2 子女照顾者层面特征
        5.2.3 家庭层面特征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及展望
    6.4 关于“照顾”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6)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模拟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ISCC电站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ISCC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ISCC电站的设计与建模
    2.1 GTCC与DSG系统的原理
        2.1.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2.1.2 太阳能直接蒸汽系统
    2.2 ISCC电站的设计与组成
        2.2.1 电站设计
        2.2.2 设备组成
    2.3 ISCC电站的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SCC电站的优化分析
    3.1 不同地区的对比与选择
        3.1.1 典型地区典型日环境条件
        3.1.2 典型日模拟运行分析
        3.1.3 基于典型日的地区模拟与选择
    3.2 集热场规模优化
        3.2.1 SAM模拟
        3.2.2 集热场规模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ISCC电站变工况运行性能分析
    4.1 燃气轮机运行特性
    4.2 DSG系统运行特性
    4.3 ISCC电站性能指标
    4.4 变工况模拟分析
        4.4.1 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2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3 大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4 相对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5 入射角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6 燃气轮机进气压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7 燃气轮机排气压损对系统系统的影响
        4.4.8 燃气轮机负荷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提高系统性能的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ISCC电站的综合评价
    5.1 技术经济性分析
        5.1.1 评价指标
        5.1.2 指标分析
        5.1.3 敏感性分析
    5.2 环保节能分析
        5.2.1 评价指标
        5.2.2 指标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概念梳理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2.1.2 金融集聚研究与网络视角拓展
    2.2 价值链升级与金融业嵌入
        2.2.1 价值链升级与服务业的参与
        2.2.2 金融业嵌入价值链升级
    2.3 网络视角与全球价值链
        2.3.1 流动空间理论,城市网络实证与金融细分研究
        2.3.2 世界城市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经济影响路径
    3.1 从金融集聚到金融集聚网络
        3.1.1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金融集聚
        3.1.2 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现实特征
    3.2 网络视角下的金融集聚
        3.2.1 金融业的网络效应
        3.2.2 金融业网络效应的数理推导
        3.2.3 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的异质性
    3.3 基于产业集聚的价值链分工网络
        3.3.1 城市的产业集聚与价值链分异
        3.3.2 基于城市产业集聚的价值链分工网络
    3.4 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影响路径
        3.4.1 金融集聚网络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
        3.4.2 金融集聚网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量化与格局分析
    4.1 网络模型介绍与数据来源
        4.1.1 链锁网络模型量化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网络模型结果与描述性统计
        4.2.1 网络模型结果
        4.2.2 描述性统计
    4.3 中国金融集聚网络格局趋势分析
        4.3.1 发展趋势分析
        4.3.2 基于PAM聚类分层的全国层面主干网络格局分析
    4.4 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群多中心化发展
        4.4.1 沿海城市群
        4.4.2 内陆城市群
    4.5 中国城市经济与金融集聚网络联合空间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影响分析
    5.1 金融集聚与城市产业升级
        5.1.1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指标构建
        5.1.2 金融集聚网络连接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5.1.3 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升级的影响(长三角为例)
    5.2 金融集聚网络与价值链升级
        5.2.1 回归模型构建
        5.2.2 金融网络连接度对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5.3 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经济贸易
        5.3.1 全国层面金融网络连接度对城市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5.3.2 金融网络连接度的城市群层面经济影响
        5.3.3 城市群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其他城市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金融机构选取与网点数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流程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流程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测量模型的构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测量模型构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模型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测量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三)欧氏距离的计算及标准化
        (四)欧氏距离的调整
    三、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区域及经济概况
        (一)研究区域
        (二)经济概况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一)宁夏各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标比较
        (二)宁夏各城市的经济质量指标比较
        (三)宁夏各城市的经济流量指标比较
    三、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检验分析
        (一)指标趋同性检验
        (二)指标相关性检验
    四、宁夏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
第五章 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实证研究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及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测度及分析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测度及分析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及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测度结果
        (二)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三)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空间分布
    三、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结果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四、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一)宁夏城市间经济相关性
        (二)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
        (三)宁夏城市间地缘经济关系
        (四)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因素
    二、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二)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三)依靠“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合理定位城市优势和功能
        (四)调整战略增强互补,建立健康持续的城市经济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学术经历及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努力建设“五个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天下大湾区城市公司广告类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温绮雯. 兰州大学, 2021(12)
  • [2]天津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 张沛爽.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寒地正交胶合木住宅能耗模拟分析及节能设计方法研究[D]. 周思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大城市子女照顾高龄独居老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志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模拟与性能研究[D]. 曹勇.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 沈华夏. 上海大学, 2019(03)
  • [10]宁夏城市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 马旭.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全力打造“五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