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课题的建议

对“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课题的建议

一、“十、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部分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胡小丽[3](2021)在《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两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短缺。提供充足和负担得起的新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改善人类福祉至关重要。核能作为重要的可替代性清洁能源,已然成为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种合适且有效的可行性选择。然而,居民担心潜在风险会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激发嫌恶情结,形成“邻避效应”,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国家无法享受到新时代核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因此,探究周边民众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核能政策的推广和核电站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内容多元化、信息需求复杂化,信息对个体心理感知和行为决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结合核电项目中的信息策略和邻避效应的实证研究仍然较为匮乏。有鉴于此,本研究聚焦核能风险情境,从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等四大方面探索信息沟通策略在核邻避效应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从而为核能研究和相关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信息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联合影响。本研究基于防护型行为理论建立新的概念模型,实证探索了核信息通过心理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的交叉联合作用。研究表明,风险信息与防护行为意向正相关,利益信息和技术信息同时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心理感知在核信息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具体而言,风险信息通过风险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利益信息通过利益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技术信息通过防护行为感知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信息饱和度对心理感知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效应。(2)信息处理策略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建立在保护型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基础上,强调了信息处理策略在核邻避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和信息需求对预测信息寻求和防护行为意向都有直接影响。此外,信息处理在信息寻求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系统式处理受到信息寻求的积极影响,对防护行为意向有消极影响;启发式处理与信息寻求负相关,与防护行为意向正相关。(3)信息分享下心理动机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探索核信息分享策略在心理动机到个体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风险评估通过不同防护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威胁评估通过“需要”动机和“应该”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应对评估通过“应该”动机对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共享作为调节变量出现,其中,信息获取对“需要”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信息供给对“应该”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个体内部人身份感知越高,信息供给对“应该”动机与防护行为意向的调节影响越强烈。(4)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在群体核防护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涌现理论,通过构建跨层次的理论模型,尝试明晰个体特征对群体防护行为决策的渗透效应、渗透过程及其边界条件。研究表明,群体盲思在群体防护行为意向形成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个体认知能力通过群体盲思对群体防护行为意向产生负向作用,个体从众压力通过群体盲思对群体防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对群体层面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其中基于政府威权的积极性反馈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专家威望的发展性反馈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将信息沟通全过程延伸到邻避效应中,所得的创新结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科技风险情境下信息、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在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反馈全链条中循序渐进,形成以核信息为“起点”,以防护行为为“终端”的纵向演进方式,从而系统地阐述信息沟通策略在核邻避效应中的重要作用。(2)文章创新性地将技术信息纳入自变量群,三种信息交叉融合的“饱和状态”所产生的联合效应为核风险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在核信息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式信息处理和启发式信息处理两种不同的策略;将“需要”动机和“应该”动机作为同维度自变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群体中的个体防护行为的形成过程;将涌现理论引入核风险情境,探索个体特征到群体盲思的跨层次作用机制,并比较政府和专家的不同调节干预机制。(3)客观信息与主观心理相结合、个体层次与群体层次同呈现,为风险沟通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有效的核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

杨寿南[4](2020)在《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航空伽马能谱仪研制》文中认为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方法,在矿产资源勘察、区域环境辐射评价、突发核事件应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的航空伽马能谱仪主要采用大体积碘化钠(NaI(Tl))闪烁计数器,以直接能谱读出方式实现伽马能谱测量,该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NaI(Tl)晶体的固有能量分辨率较低、探测下限较高、单条晶体的对地探测效率有限,因此无法适用于对测量精度和探测灵敏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针对该情况,本文开展了基于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的伽马能谱测量技术研究,对高能量分辨率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探测器的设计方法、粒子模式多参数核脉冲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完成了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航空伽马能谱仪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地-空界面上天然伽马射线的能量主要集中在30keV-3MeV之间,其中小于1MeV伽马射线能量注量率占总能注量的85%。当地表介质厚度达到50cm时,地-空界面上天然伽马能谱便达到“谱平衡”状态,空中伽马射线注量率随着距离地表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从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对地探测灵敏度入手,建立了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对地最低可探测活度(MDA)与探测器能量分辨率、探测器体积和飞行高度等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研制了新型航空伽马能谱探头的设计,该探头采用高能量分辨率溴化铈(CeBr3)和溴化镧(LaBr3)闪烁计数器组成8×8阵列探测器,与同体积的碘化钠(NaI(Tl))闪烁计数器相比较,航空伽马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从8%提高到4%@662keV,探测效率提高了263.39%(1.33Me V)。探头机械结构采用碳纤维外壳,内部充填特氟龙材料,在保证探头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特性下,降低探头材料对伽马射线的吸收,提高测量系统灵敏度。2、针对阵列探测器输出核脉冲信号的时间同步性和幅度一致性采集与处理难题,提出粒子模式多参数核脉冲处理技术,研制了64通道多参数伽马能谱采集器。将阵列探测器输出的核脉冲信号进行时间、位置(探测器ID)、幅度和强度(脉冲数)等多参数标记,以每一个伽马光子与探测器作用的核事件(粒子)作为核脉冲处理器的数据包,输出到上位机进行能谱合成与数据处理,形成能谱仪所需的合成能谱、反符合能谱、反康增峰能谱、本底能谱、时间谱等。采用恒比定时电路实现核脉冲信号的时间提取,实测使用溴化铈探测器时,信号过零点到定时时刻时间差的最大概率出现在280.8ns,此时时间抖动的均方根值(RMS)为1.6ns;对每一个粒子入射的探测器添加ID标记,并将该ID信息添加到粒子包当中,从而实现位置信息测量;核脉冲幅度提取是分两步实现的,第一步是采用80MSPS采样率、16位ADC将核脉冲信号数字化;第二步是采用对称零面积梯形成形数字算法实现幅度提取;以内置镅-241豁免源放出的59.56keV伽马射线为内标实现仪器谱自动稳谱,保证伽射线能量提取(核脉冲幅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实测64通道采集器模拟带宽可以达到100MHz,脉冲通过率可达500kcps,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60MB/s,微分非线性≤1.0%。使用该采集器对Φ50mm×50mm的溴化铈闪烁计数器进行能谱响应测试,能量分辨率约为4.2%@662keV;在0℃到50℃范围内@662keV能量处谱漂小于±1道(@2048道)。3、基于粒子模式多参数核脉冲处理器对核脉冲的多参数标记能力,提出了反康增峰技术,对任一探测器中发生康普顿散射作用所逃逸出的一次散射光子或多次散射光子在次探测器中产生的核脉冲幅度(即散射光子能量),重新叠加到该探测器的反冲电子沉积谱上,作为入射伽马光子的全能峰计数贡献,该技术有效减少航空伽马能谱仪器谱的低能散射本底,同时有效地提高全能峰的计数和峰背比,有利于提高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对地的探测灵敏度。4、开发了粒子模式多参数核脉冲处理技术的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软件。该软件采用Visual C++语言编程实现硬件设备控制与接口功能,采用WinC#.NET语言实现界面编程,采用Sqlite实现数据处理层,该软件具有粒子数据收录、能谱/时间谱显示、符合/反符合测量、反康增峰、谱数据处理等功能。5、搭建了由1条1升碘化钠(NaI)晶体、1条2升碘化钠(NaI)晶体和2个1.5英寸溴化铈(CeBr3)晶体组成的4通道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采用F-120型无人机飞行平台,在中国某省铀矿远景区开展了220km2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无人机飞行平均雷达高度为80m,飞行速度为10m/s,能谱采样时间为3s。在两条晶体碘化钠闪烁计数器的合成谱和两条溴化铈闪烁计数器的合成谱上分别设置铀(1.66-1.86MeV)、钍(2.41-2.81MeV)、钾(1.37-1.57MeV)和全谱计数等四个能窗,共获能窗数据共计2622组(含坐标、GPS高度和雷达高度数据)。在碘化钠和溴化铈闪烁计数器的总道能窗的等值线图上,均出现了明显的高值浓集中心和偏高场,而且溴化铈(CeBr3)相较于碘化钠(NaI)具有更加精细的偏高场分布。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石晓润[6](2020)在《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汪涧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遗址位于李汪涧村西南0.7km处,是一处露天旷野遗址。该遗址首次发现于2016年,调查发现后经过多次的复查,并于2017年6-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地质剖面的试掘工作。鉴于此次试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较为连续的地层堆积,我们在2018年7-10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发掘。2017年、2018年的考古试掘和发掘共发现4个文化层,获得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为“操作链”理论,运用石料产地调查、埋藏学研究、类型学分析、拼合研究、动物考古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李汪涧遗址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整篇文章的选题、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从而划定文章的研究内容、目的以及方法,并对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的分类和观测项目进行具体的描述。随后对近几年来在大同盆地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和试掘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内的旧石器地点和化石点主要集中在桑干河北岸,南岸仅有少量发现;结合水系和行政区划,对本次调查区域划分为四个小的区域:桑干河上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南岸、洋河上游。调查所发现的文化遗物所处地层多为河—湖相沉积和马兰黄土层,且集中分布于桑干河及其支流两岸的Ⅱ、Ⅲ级阶地;新发现的地点均属于露天旷野遗址。第二,通过地层学、类型学、数理统计学、拼合研究、埋藏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年代、埋藏学特征和石制品原料、构成、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和研究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中的石料大都为就地取材,多采自遗址附近的河滩砾石或距遗址西北约20km以内的山地基岩出露地区。遗址中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废品、碎屑、工具和未加工者六大类;工具中未发现一类工具,仅发现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端刮器,工具组合中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刮削器中包括数量较少的凹缺器,其余器型发现较少,未发现石球。李汪涧遗址中的剥片和加工技术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砸击法辅之且较为少见,未发现软锤加工、间接或压制法;剥片技术仍以简单的石核剥片技术为主,但也有预制技术的应用。工具的毛坯以锤击石片、残片为主,块状毛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加工方向以正向为主,就基础面和工作面来讲,由平的基础面向凸的工作面加工为主;刃缘数量以单个为主;修疤以中小型居多,多呈连续性单层分布;加工长度和刃缘长度的比值,显示出古人类对单个刃缘的开发较为深入;工具的加工、修整较为简单,无定性,权宜工具较多,且倾向对单个刃缘的开发利用,对简单的加工技术运用熟练,但遗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潜在刃缘,未进行开发利用。第三,李汪涧遗址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化石,初步鉴定的种属有狼属、牛属、马科、犀科,其中尤以马牙化石发现较多;马、牛两种动物属于中型偏大的动物,为当时古人类提供较好的肉食资源。李汪涧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化石保存部位以肢骨为主,肢骨长骨化石大都小于1/4,未发现带有两端关节部位的骨骼;骨骼化石大都为长骨破碎而成,其形态以尖状和舌状为主,反映出古人类可能进行过敲骨吸髓的行为。结合遗址中的碎骨、牙齿及骨制品、石制品等信息分析,李汪涧遗址中的古人类有一定的狩猎和处理食物的能力。此外,李汪涧遗址中存在部分人工打制的骨制品和具有使用痕迹的骨骼化石,说明古人类对骨骼化石的利用。第四,通过与泥河湾盆地内和北方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相关遗址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是以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制品工业类型,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传统。李汪涧遗址与泥河湾盆地内的石制品工业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一脉相承,遗址中发现的初级预制技术体现出技术的进步性。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大同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面貌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对大同盆地内的地质地理、地表岩性、地层堆积、地貌演变背景、环境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李汪涧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还未全部给出,部分样本的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下文化层年代早于距今5万年,上文化层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万年;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5万年(校正后);李汪涧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其文化面貌是在继承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成,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将为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人类活动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陈川[7](2020)在《航空伽马能谱核脉冲信号与仪器谱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地形因素约束小、适用于大面积测量等优点,在具有放射性特征的铀矿、钾盐、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核能与核技术的进步发展,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环境放射性污染调查与评价、核设施监测、核事故应急事件监测等领域。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分辨率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及机载成像光谱测量技术”(编号:2017YFC06021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分辨航空伽马阵列探测器群能谱响应研究”(编号:41774147),并得到项目研究经费的资助。重点开展了航空伽马能谱核脉冲信号处理技术和仪器谱处理技术研究,研发了高性能航空伽马能谱仪。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航空伽马能谱采集与处理过程中数字核脉冲信号客观存在电子学噪声、弹道亏损和基线变化的难题。论文以Na I(Tl)闪烁计数器的伽马射线探测器的航空伽马能谱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Na I(Tl)闪烁计数器输出核脉冲信号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其波形特点、噪声特性、“弹道亏损”问题,提出了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技术。墨西哥草帽小波是对高斯成形系统函数求二阶导数获得的,其降噪效果跟梯形成形和高斯成形方法相当;对于指数核脉冲信号叠加的线性基线,经过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后其基线恒等于0,具有简单而独特的基线扣除优势;根据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后波形中两个极小值之间的时间差T与幅度差h,建立时间差T、幅度差h与脉冲幅度H之间的数学模型,可实现弹道亏损程度的衡量与补偿。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是通过卷积计算完成滤波成形功能,采用多算术逻辑处理单元阵列可实时处理滤波成形、谱漂移量提取和稳谱控制等算法,满足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的核脉冲信号幅度分析的应用要求。(2)采用墨西哥草帽小波分析技术完成了航空伽马能谱仪器谱全能峰位、净峰面积和峰半高宽的推导计算。基于小波分析在刻画信号畸变有独到效果,把全能峰当作畸变信号,通过墨西哥草帽小波分析准确地寻找全能峰中心位置;基于伽马能谱全能峰叠加了康普顿散射本底计数的物理依据,把康普顿散射本底计数当作叠加在全能高斯峰上的一次曲线,通过墨西哥草帽小波分析进行二次平滑,可以消除康普顿散射本底计数,实现全能峰净峰面积的计算,进而推导出峰半高宽,实现了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能量分辨率的实时评估。(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技术的一种新型数字化航空伽马能谱仪,包括航空伽马能谱仪核心电子线路设计与实现、核脉冲墨西哥草帽小波成形算法运算逻辑单元设计与实现,以及电路控制单元设计与实现、能谱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该数字化航空伽马能谱仪使用Na I(Tl)闪烁计数器作为伽马射线探测器,实测能量分辨率达到7.49%(相对FWHM,0.661Me V);对同一个测点连续测量,每一次测量时间为600s,计算快计数、慢计数、Tc、Cs、K、U、Th道和宇宙射线,测试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0.13%、0.13%、0.20%、0.19%、0.33%、0.27%、0.82%,连续测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同一个测点连续测量,每一次测量时间为3600s,计算上述各项参数在3600s内的计数,测试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的相对均方差都远小于1%,仪器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稳定性较好。

刘霄[8](2020)在《异质界面中的氢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材料中的氢泡和氦泡现象通常会导致材料脆化进而威胁到核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由于复合材料界面两侧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界面往往被认为是腐蚀和断裂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复合材料的界面区域具有一定的俘获氢氦原子的能力,这对散裂中子源和硼中子俘获治疗肿瘤装备(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的复合靶材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因此,本论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散裂中子源钨钽复合靶和BNCT锂钽复合靶界面区域的氢氦行为。此外,界面对氢氦原子的俘获也存在有益的一面。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包含高密度界面的纳米多层膜复合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材料中气泡的形核与生长,因而通过界面调控(改变相邻原子层的成分、原子结构以及界面密度等)来提高材料的耐辐照、抗起泡性能已成为新型核电材料的重要研发策略之一。因此,本论文还结合中子反射技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氦原子在W/Ni界面区域的成泡行为。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H原子在Li/Ta界面区域的溶解、迁移以及成泡行为。根据Li和Ta的晶格常数以及表面能参数构建了Li(100)/Ta(100)和Li(110)/Ta(110)两种稳定的Li/Ta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原子在Li/Ta界面附近的溶解、迁移以及成泡行为。研究结果表明,Li/Ta界面中的H原子溶解能明显低于Li层和Ta层中的,这是因为H原子溶解能与周围电子气的电子密度密切相关,随着电子密度的增大,H原子溶解能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由于与H原子溶解能极小值相对应的电子密度位于Li/Ta界面中,因而H原子在Li/Ta界面中的溶解能最低,这意味着Li/Ta界面拥有一定的俘获H原子的能力,并可能在界面区域形成氢富集层。同时,Ta层中的H原子平均捕获能要明显低于Li层中的,意味着H原子在Ta层中会更容易形成氢泡。(2)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H、He原子在W/X(X=V、Cr、Nb、Mo、Ta)界面区域的溶解和迁移行为。根据W、V、Cr、Nb、Mo和Ta的晶格常数以及表面能参数构建了稳定的W(110)/X(110)(X=V、Cr、Nb、Mo、Ta)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He原子在W/X界面附近的溶解行为,并以W/Ta界面为例采用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CI-NEB)方法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研究了H、He原子在BCC/BCC界面区域的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He原子在W/X界面区域的溶解能均与周围电子气的电子密度呈正相关趋势,它们在W层中的溶解能均明显高于W/X界面和X层中的。此外,关于H、He原子在W/Ta界面区域迁移行为的研究表明,H、He原子从W层向Ta层跨界面迁移的势垒相对较低,尤其是He原子在1000 K的温度下即可自发地从W/Ta界面向Ta层迁移。(3)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中子反射技术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He原子在W/Ni界面间的成泡行为。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W(30nm)/Ni(30 nm)双层膜样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He+离子注入实验,并借助中子反射技术研究了He+离子注入后W/Ni双层膜结构和成分的变化以及He原子在W/Ni双层膜中的成泡行为。研究发现,He+离子注入后He原子会优先在W/Ni界面积聚并形成富集层,W/Ni界面区域的He原子接近饱和后,开始在W层和Ni层中观察到氦泡的形成。进一步的理论模拟结果显示,He原子之所以会优先在W/Ni界面积聚并形成富集层的原因是界面区域较低的空位形成能和He原子溶解能。另外,由于Ni层中的空位缺陷形成能和He原子溶解能明显低于W层中的,Ni层中会形成比W层中更多的氦泡。本论文系统研究了H、He原子在多种异质界面间的行为机制,从物理角度研究并评估了散裂中子源和BNCT的复合靶材中的氢氦行为规律,为中子靶系统的设计和升级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此外,对H、He原子在BCC/BCC和BCC/FCC界面区域的迁移和成泡行为进行了广泛研究,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对H、He原子在异质界面中的行为规律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从而推动新型耐辐照、抗起泡纳米多层膜复合材料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李家妍[9](2020)在《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文中研究表明过去不会消亡,它不仅存在于当下,亦对未来影响深远。当美国在1945年把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投射引爆后,核武器出现在人类视野中,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由此进入了“核时代”。全世界在看到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之后,明白未来自身将时刻面临着核武器与核威胁,国际社会的安全也将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经过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达成一系列相关的国际条约与机构组织,共同构成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1968年7月1日签订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促成该条约签订最主要的国家之一,美国签订条约之时在国际社会方面正处在冷战背景之下,在国内则正值约翰逊政府的执政时期,因此本文将从美国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作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的问题研究。本文将结合已经解密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林登·约翰逊总统公开的信件,文档等原始材料,同时结合中外学者在核不扩散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试图在梳理材料的基础上,以核禁忌的产生发展与影响作为全文的线索,说明如下问题:第一是从核不扩散的思想出发,梳理核武器出现与使用以及产生的危害,同时整理冷战背景下世界上发生的军事冲突与核禁忌的出现;第二是聚焦于约翰逊政府时期核禁忌的道德规范,当时美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冷战时期核不扩散政策体系的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对约翰逊政府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提出与签订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分析约翰逊政府对核不扩散的态度与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时的原因与过程。第三则是对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分类,着重分析条约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条约的影响,再结合核禁忌来讨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签订以来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总而言之,笔者不仅希望可以通过对约翰逊政府时期《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研究,可以使读者能够深刻了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诞生始末,同时期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当代的核不扩散体制完善,核不扩散的相关问题以及核禁忌的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程文[10](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二、“十、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部分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部分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邻避效应
        2.1.1 邻避效应的内涵
        2.1.2 邻避效应相关研究综述
    2.2 心理动机与行为决策
        2.2.1 防护动机
        2.2.2 防护行为
        2.2.3 心理因素与风险应对行为
    2.3 信息沟通策略与风险应对
    2.4 涌现理论
        2.4.1 涌现机理
        2.4.2 邻避效应中的群体互动
    2.5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2.5.1 核风险应对研究的科学研究图谱
        2.5.2 总体评述
第3章 不同信息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联合影响
    3.1 引言
    3.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3.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3.2.2 核信息和防护行为
        3.2.3 心理感知的中介作用
        3.2.4 信息饱和度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
        3.3.2 变量设置
    3.4 研究结果
        3.4.1 测量模型
        3.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3.4.3 假设检验
        3.4.4 稳健性检验
        3.4.5 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处理策略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
    4.1 引言
    4.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4.2.1 HSM和PADM的整合模型
        4.2.2 风险感知的主效应
        4.2.3 信息需求的主效应
        4.2.4 信息处理的中介效应
    4.3 研究方法
        4.3.1 问卷设计和测量工具
        4.3.2 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4.4 研究结果
        4.4.1 测量模型
        4.4.2 结构模型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分享下心理动机对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
    5.1 引言
    5.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5.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5.2.2 认知评估与防护行为
        5.2.3 防护动机与防护行为
        5.2.4 信息共享与防护行为
    5.3 研究方法
        5.3.1 数据收集
        5.3.2 测量工具
    5.4 研究结果
        5.4.1 测量模型
        5.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5.4.3 主效应和中介效应
        5.4.4 调节效应
        5.4.5 二次调节效应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关键人物信息反馈在群体核防护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影响
    6.1 引言
    6.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6.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6.2.2 个体特征和群体防护行为
        6.2.3 不同主体的信息反馈
    6.3 研究方法
        6.3.1 数据收集
        6.3.2 测量工具
        6.3.3 数据分析
    6.4 研究结果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4.2 假设检验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变量测量表格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4)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航空伽马能谱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航空伽马能谱仪研究路径与现状
        1.2.2 航空伽马能谱仪电子线路单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高能量分辨率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探测器设计
    2.1 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探测器设计依据
        2.1.1 地-空界面伽马能谱分布
        2.1.2 辐射体上空伽马射线注量率
        2.1.3 高能量分辨率伽马射线探测器性能分析
        2.1.4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最低可探测活度
    2.2 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探测器设计与实现
        2.2.1 溴化铈晶体生长、封装
        2.2.2 光电倍增管的选型
        2.2.3 高压电源设计
        2.2.4 前置读出电路设计
    2.3 闪烁计数器性能测试
        2.3.1 震动测试
        2.3.2 电磁兼容性测试
        2.3.3 高低温测试
        2.3.4 溴化铈/溴化镧闪烁计数器能量分辨率测试
    2.4 基于阵列探测器的航空伽马能谱探头设计
        2.4.1 混合谱合成技术
        2.4.2 探测器阵列的几何结构设计
        2.4.3 伽马能谱探头机械结构设计
第3章 多参数核脉冲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3.1 粒子模式多参数核脉冲处理技术
    3.2 脉冲信号时间信息提取技术
        3.2.1 高精度时间信息提取理论原理
        3.2.2 高精度时间提取电路设计
        3.2.3 高精度时间提取电路性能测试
        3.2.4 数字时间提取算法设计
    3.3 高精度数字脉冲幅度提取技术
        3.3.1 数字极零相消器
        3.3.2 数字滤波成形器
第4章 64通道多参数伽马能谱采集技术与实现
    4.1 64通道DMCA阵列设计
        4.1.1 DMCA电路设计
        4.1.2 DMCA算法实现
    4.2 主控制器设计
        4.2.1 FPGA与 ARM控制器电路设计
        4.2.2 时钟同步与触发电路设计
        4.2.3 高速通信电路设计
    4.3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4.4 反康增峰技术
        4.4.1 反康增峰原理及实现
        4.4.2 反康增峰测试结果
    4.5 ~(241)Am源低能伽马射线稳谱技术
    4.6 多通道伽马能谱采集器性能测试
        4.6.1 四通道DMCA性能测试
        4.6.2 主控制器性能测试
第5章 高分辨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2 系统软件各功能介绍
第6章 高分辨阵列航空伽马能谱仪测试与初步应用
    6.1 高分辨阵列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构成
    6.2 系统静态测试
        6.2.1 系统分辨率测试
        6.2.2 系统稳定性及谱漂测试
    6.3 系统动态飞行实验
        6.3.1 系统本底测量
        6.3.2 系统高度校准测试
        6.3.3 重复测线测量及早晚校
    6.4 系统初步应用
        6.4.1 测量系统及实测数据
        6.4.2 试验区应用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1.2.1 关于“操作链”的理论阐释
        1.2.2 石制品分类及观测
        1.2.3 动物骨骼观测项目
    1.3 大同盆地考古研究新进展
        1.3.1 各区域内的发现
        1.3.2 发现的意义
第二章 大同盆地地质地貌与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表岩性概况
        2.2.1 地层堆积
        2.2.2 地表岩性
    2.3 地貌演变背景
    2.4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背景
    2.5 李汪涧遗址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李汪涧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
    3.1 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3.1.1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3.1.2 李汪涧遗址的发掘
    3.2 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堆积
        3.2.1 地层堆积
        3.2.2 遗物分布与文化层堆积形态
    3.3 李汪涧遗址的年代
第四章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分析
    4.1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构成
        4.1.1 石制品构成
        4.1.2 石制品大小
        4.1.3 按原料统计石制品大小
    4.2 第(12)文化层
        4.2.1 原料
        4.2.2 剥片
        4.2.3 未加工者
        4.2.4 工具
    4.3 第(18)文化层
        4.3.1 原料
        4.3.2 剥片
        4.3.3 未加工者
        4.3.4 工具
    4.4 第○21 文化层
        4.4.1 原料
        4.4.2 剥片
        4.4.3 未加工者
        4.4.4 工具
    4.5 第○22 文化层
        4.5.1 原料
        4.5.2 剥片
        4.5.3 未加工者
        4.5.4 工具
    4.6 李汪涧遗址各文化层石制品工业特征对比
        4.6.1 石料
        4.6.2 类型
        4.6.3 尺寸
        4.6.4 技术特征
    4.7 小结
第五章 石制品工业特征
    5.1 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5.1.1 石料产源和利用模式研究
        5.1.2 李汪涧原料组成特点
        5.1.3 原料产地调查
        5.1.4 原料的获取与搬运
        5.1.5 原料的利用策略
        5.1.6 小结
    5.2 石制品技术分析
        5.2.1 石核剥片技术
        5.2.2 工具技术分析
        5.2.3 小结
第六章 李汪涧遗址的动物遗存
    6.1 种属鉴定
        6.1.1 动物骨骼遗存
        6.1.2 分类描述
    6.2 埋藏学研究
        6.2.1 埋藏条件
        6.2.2 碎骨统计分析
        6.2.3 骨骼表面痕迹分析
    6.3 对比
        6.3.1 与盆地内部的比较
        6.3.2 与其他地区对比
        6.3.3 小结
第七章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和古人类行为
    7.1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总特征
        7.1.1 野外堆积结构观察
        7.1.2 遗物保存状况
        7.1.3 遗物产状统计分析
        7.1.4 拼合研究
        7.1.5 遗物尺寸构成
        7.1.6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
    7.2 遗址功能
        7.2.1 遗址功能分类
        7.2.2 李汪涧遗址的功能
    7.3 古人类行为推测
        7.3.1 自然环境
        7.3.2 石制品特征与人类行为
        7.3.3 食物资源
        7.3.4 遗址内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群规模
        7.3.5 遗址中古人类行为
第八章 相关遗址的对比研究
    8.1 与盆地内相关遗址的对比
        8.1.1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8.1.2 板井子遗址
        8.1.3 新庙庄遗址
        8.1.4 油房遗址
        8.1.5 峙峪遗址
        8.1.6 杜庄遗址
        8.1.7 小结
    8.2 与中国北方其他遗址的对比
        8.2.1 周口店第15地点
        8.2.2 丁村
        8.2.3 小孤山
        8.2.4 乌兰木伦
        8.2.5 水洞沟
        8.2.6 织机洞
        8.2.7 灵井
        8.2.8 小结
第九章 结语与讨论
    9.1 李汪涧遗址的文化面貌
        9.1.1 石制品工业特征
        9.1.2 动物化石遗存
    9.2 讨论
        9.2.1 大同盆地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
        9.2.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演变
        9.2.3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航空伽马能谱核脉冲信号与仪器谱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概述
        1.2.2 国外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
        1.2.3 国内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
        1.2.4 数字化核脉冲信号处理技术
        1.2.5 仪器谱能谱解析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闪烁计数器核脉冲信号特征分析
    2.1 闪烁计数器工作原理
    2.2 闪烁计数器输出信号分析
        2.2.1 波形分析
        2.2.2 噪声分析
        2.2.3 “弹道亏损”分析
    2.3 滤波成形理论分析
        2.3.1 最优滤波器理论
        2.3.2 现有滤波成形技术分析
第3章 墨西哥草帽小波核脉冲成形处理技术
    3.1 墨西哥草帽小波核脉冲成形技术理论推导
    3.2 核脉冲形状辨识参数及堆积判弃方法
    3.3 核脉冲宽动态范围测量方案设计
    3.4 墨西哥草帽小波与通用型核脉冲滤波成形性能对比
    3.5 墨西哥草帽小波核脉冲成形核仪器实现方法
第4章 墨西哥草帽小波仪器谱处理技术
    4.1 伽马能谱峰中心及峰面积估算理论推导
    4.2 伽马能谱稳谱
    4.3 伽马能谱稳谱中弱峰位提取
第5章 航空伽马能谱仪系统实现
    5.1 光电倍增管分压和前置放大器电路
        5.1.1 光电倍增管分压电路设计
        5.1.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5.2 核信号数据采集电路
        5.2.1 增益和零点可编程调节电路
        5.2.2 模数转换电路
    5.3 墨西哥草帽小波核脉冲成形数字逻辑处理单元
        5.3.1 快成形运算逻辑单元设计
        5.3.2 慢成形运算逻辑单元设计
        5.3.3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逻辑单元设计
    5.4 能谱仪软件实现
        5.4.1 单片机程序设计
        5.4.2 墨西哥草帽小波仪器谱处理实例
        5.4.3 伽马能谱数据处理软件
第6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参数
    6.1 系统性能参数
    6.2 能量线性和能量分辨率指标测试
    6.3 多探测器合并能谱分辨率测试
    6.4 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异质界面中的氢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核能与核技术发展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1.1.1 新型核电材料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1 核能发展的重要意义
        1.1.1.2 核能发展面临的材料问题
        1.1.1.3 新型抗起泡核电材料的研发策略
        1.1.2 核技术发展中的材料问题
        1.1.2.1 核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1.1.2.2 核技术发展中的材料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金属材料中的氢氦行为
        1.3.2 界面中氢氦行为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布局
第二章 理论计算及实验方法
    2.1 理论计算方法
        2.1.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2.1.1.1 三个假设
        2.1.1.2 密度泛函理论
        2.1.1.3 交换关联泛函
        2.1.1.4 赝势方法
        2.1.2 相关物理量的计算方法
        2.1.3 VASP程序包简介
    2.2 实验方法
        2.2.1 W/Ni双层膜的制备工艺
        2.2.2 W/Ni双层膜的离子注入实验
        2.2.2.1 离子注入平台
        2.2.2.2 离子注入实验条件
        2.2.2.3 氦离子注入浓度计算
        2.2.3 样品表征方法
        2.2.3.1 透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
        2.2.3.2 中子反射技术
第三章 H原子在Li/Ta界面间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3.1 计算参数
    3.2 Li/Ta界面模型构建
        3.2.1 Li和Ta的体相参数
        3.2.2 Li和Ta的表面能
        3.2.3 Li/Ta界面结构
    3.3 H原子在Li/Ta界面区域的溶解行为
        3.3.1 Li/Ta界面附近H原子溶解能的变化趋势
        3.3.2 Li/Ta界面附近H原子溶解能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
    3.4 H原子在Li/Ta界面区域的迁移行为
    3.5 Li/Ta界面附近的氢泡成核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原子和He原子在W/X(X=V、Cr、Nb、Mo、Ta)界面间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4.1 计算参数
    4.2 W/X(X=V、Cr、Nb、Mo、Ta)界面模型构建
        4.2.1 W、V、Cr、Nb、Mo以及Ta的体相参数
        4.2.2 W、V、Cr、Nb、Mo以及Ta的表面能
        4.2.3 W/X(X=V、Cr、Nb、Mo、Ta)界面结构
    4.3 H和He原子在W/X界面区域的溶解行为
    4.4 W/X界面区域H原子和He原子溶解能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
    4.5 H原子和He原子在W/Ta界面附近的迁移行为
    4.6 温度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e原子在W/Ni界面间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5.1 实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5.1.1 实验细节
        5.1.2 计算参数
    5.2 实验结果
        5.2.1 He~+离子注入前W/Ni双层膜结构
        5.2.2 He~+离子在W/Ni双层膜中的分布
    5.3 理论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主题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冷战时期的核武器与核禁忌
    第一节 二战中核武器的使用与反思
        一 核武器的诞生与使用
        二 核武器使用的危害与反思
    第二节 冷战中的局部军事冲突与核禁忌
        一 二战末与朝鲜战争中核禁忌的出现
        二 越南战争中核禁忌对核武器使用的影响
第二章 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约翰逊政府对核不扩散的认识
        一 约翰逊总统个人对核不扩散的认识
        二 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对核不扩散的态度
    第二节 国内外形势的推动
        一 美国的国内形势
        二 国际形势的影响
    第三节 冷战中核不扩散体系的逐步建立
        一 《原子能法》的通过
        二 “和平原子能计划”的实施
        三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达成
第三章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评估
    第一节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
        一 美苏之间的条约签订过程
        二 美英之间的条约签订过程
    第二节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具体内容
        一 防扩散
        二 裁军领域
        三 和平利用核能方面
    第三节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在问题与作用
        一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存在的问题
        二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十、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部分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信息沟通策略下核防护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D]. 胡小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高分辨率阵列探测器航空伽马能谱仪研制[D]. 杨寿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D]. 石晓润. 山西大学, 2020
  • [7]航空伽马能谱核脉冲信号与仪器谱处理技术研究[D]. 陈川.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异质界面中的氢氦行为研究[D]. 刘霄. 兰州大学, 2020(09)
  • [9]约翰逊政府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D]. 李家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对“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技术课题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