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加农民收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霞[1](2020)在《民族乡村振兴研究 ——基于定西市香泉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农业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甘肃发展的重点内容。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升,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也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现阶段,研究我国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有助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甘肃省乡村振兴具体实施过程,以民族乡镇的乡村振兴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了甘肃典型的散居民族乡定西市香泉镇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民族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有助于香泉镇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理论背景和时代意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族乡村建设的政策;第二部分主要是香泉镇概况和乡村振兴的现状调查内容。在香泉镇概况中主要介绍了香泉镇历史沿革、民族人口及构成、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情况。在现状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香泉镇的产业发展、精神风貌建设方面的乡风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人居条件改善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现状;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香泉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难,村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主体意识不强,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并且针对香泉镇乡村振兴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香泉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的约束、村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等因素的影响。论文第四部分在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试着提出有助于香泉镇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关键在于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经济,加强乡镇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培育淳朴民风、和谐家风,为香泉镇乡风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唐停停[2](2020)在《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1世纪以来,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发生很大变化,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然而农民收入增长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而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沈丘县地处黄淮海平原,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产粮百强大县。沈丘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较多,2018年沈丘县农民占比60.7%,远超全国农民占比40.4%的平均水平。沈丘县农民总体收入相对较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已成为制约沈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对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为主题,以2000-2018年为研究区间,对沈丘县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阐述了沈丘县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收入结构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沈丘县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运用回归分析,采用大量实证数据材料,分别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同的收入结构下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体制和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稳固提升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可以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可以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健全农村资产确权制度、改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充分挖掘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本文以沈丘县为例,深入研究和细致剖析了基层农业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沈丘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其他同类地区农民增收以及各级涉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博[3](2020)在《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历经了多次调整,但总体上看,呈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趋势,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贫困农民主体的发展能力。长期实践表明,只有增强贫困农民的发展能力,才能在政府扶贫投入力度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实现贫困农民稳定增收,保证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持续改善,化解返贫风险。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多、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甘肃农村贫困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首先,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在对甘肃省所属贫困县(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能力视角出发,论证了甘肃省农民贫困的基本成因,即基本能力不足、能力环境不完善以及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在机理;其次,在对典型贫困乡贫困农民收入状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监测资料,从能力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就业机会与健康状况等对贫困农民收入的影响十分显着;最后,充分考虑到甘肃省贫困农民致贫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围绕能力建设主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现实考量各级帮扶管理机构的权责划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玮[4](2019)在《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前进的基础所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农民是让农业产业保持生产与创造的不竭动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则农业发展态势好,因此要想农民能一直保持高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生产力,首先就要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农民收入。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的政策,成功实现了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区域收入差距。此外,地域广大、地形复杂的特点更是加重了区域间失衡的程度。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日渐凸显,这主要就体现在区域间农民人均收入的差异上。因此,提升各区域农民收入水平,化解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农民收入增长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的现象为切入点,确定研究主题,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民收入地区间失衡现象进行了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同时针对各区域找寻了影响农民收入的各类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具体研究思路如下:正文首先是绪论部分,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并整理汇总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期限定影响因素的范围提供理论参考,另外还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其中创新在于从现状、问题、成因、实证再到对策的分析研究均是分区域进行的,保证了理论分析与结果建议的一致性与针对性。而不足在于数据资料的完整性以及选取影响因素的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第二部分重点对于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释,解释了农民收入的概念及分类、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现象,以及后续研究可能用到的二元结构理论、需求弹性理论、农业发展阶段论、库兹涅茨定理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别进行了讨论。首先分阶段介绍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然后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全国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中问题所在,多角度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研究,根据十五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区位、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分别确定对应的因素指标,找出影响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重要程度,实证结果中发现,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对于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敏感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第五部分是针对各区域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有差异的针对各地区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东部地区要着力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利用科技支撑加速金融发展;中部地区要深化土地改革,加速科技创新,提高商品交易率;西部地区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市场化建设,深化农业改革;而东北地区则要合理规划耕地,确保产品质量,并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渠道。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从农民观念、地域文化、脱贫情况等方面出发,找寻相关理论基础与数据指标,力求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这一问题做出全面性分析,为政府制定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资料,以实现协调农村区域经济与农民稳定增收。
付寿康[5](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齐涛[6](2018)在《精准扶贫视阈下五莲县农民增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而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关键。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来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农民收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五莲县农民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五莲县近年来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做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五莲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点,分析精准扶贫的模式与经验、发现精准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地缘性影响最为显着,其次还有农业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可行能力低、供给制度不足和劳动力专业困难等原因,城镇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呈弱负相关,农业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呈弱正相关,人均耕地面积和收入水平呈弱正相关,农业生产投入和收入呈弱正相关,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民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通过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得到精准扶贫工作主要问题是扶贫对象积极性低,产业后续发展不足,精准扶贫资金队伍不稳定以及扶贫对象缺乏动态性。针对当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加强扶贫工作机制建设、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对扶贫对象的教育培训以及健全对扶贫成果的考核,通过对五莲县贫困地区农民精准扶贫,实现农民增长的目的。
唐小平[7](2016)在《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及促进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进程中,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然而,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也制约了当地农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我国自然保护区多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在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通常居住着大量居民,由于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如果自然保护区农民的收入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自然保护区就难以得到长期有效保护。因此,探讨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实践价值。当前,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区及当地农民的发展问题,防止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摆脱“富饶的贫困”,在观念上缺乏认知,行动上缺乏协调,理论上缺乏系统探讨。本研究立足于自然保护区这一特殊背景,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收入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分析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问题;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从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角度入手,分析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及问题,探讨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进而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相关主体行为进行分析,找出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解决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第1-3章)。第1章:导论。对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内容、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进行简要阐述。第2章:文献综述。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简要评述。第3章: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简要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是实证研究(第4-7章)。第4章: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详细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以及本研究的调研情况,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及问题。第5章: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制约。从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入手,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影响。第6章: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第7章:相关主体行为对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影响的博弈分析。分析自然保护区农民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客观评价各方利益走向,为政府制定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决策提供参考。第三部分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8-9章)。第8章: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路径选择。结合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合理路径,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第9章:在前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自然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增收难度大。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但其重要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缓慢上升,是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同时,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面临着人力资本缺乏、经济资本不足、制度约束明显、与非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质是造成农民增收缓慢的重要原因。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的严格实施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增长,主要体现在:农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山林经营收益权、生产发展权、劳动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农户的总收入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实施造成农户的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减少,而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相应上升。总体来看,对农业收入的负向影响大于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正向影响。鉴于此,必须通过增加转移性收入来抵减由于保护性质所造成的农民生产性收入减少的问题。(3)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运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大,是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农户自身因素、规模经营因素和科技因素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除了受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这一关键因素影响外,还与其他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时间、林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动力平均学历、非健康人数、子女上学人数、农用机械动力、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是否获得贷款等因素。其中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时间、林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动力平均学历、农用机械动力、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是否获得贷款等因素对农民收入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非健康和子女上学人数因素对农民收入有显着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收入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离城镇中心距离和离最近省级公路因素对农户收入有负向影响,但这些因素在统计上并不显着。(4)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在订单博弈中,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诚信概率主要与二者的相对有利性有关。当企业违约成本越大时,农户的违约概率不会提高;当农户违约被发现的概率越大时,企业反而不会违约;在极端情况下,农户违约所受到的惩罚等于农户违约收益时,企业不会违约;这就强调了企业违约其实同农户违约是存在相关性的,企业和农户诚信是互利双赢的基础。因此,在企业和农户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适当充当第三方监管的责任,促进双方诚信经营,为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在生态保护博弈中,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首先表现在政治资源拥有上的不平等,农民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形成一种强权博弈。强权博弈促成违反普遍公正标准的交易,最终形成非均衡交换。因此,为保证生态保护政策的可持续性,政府需要保障受损农户的正当权益。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动态跨期模型表明,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利益相关者博弈达到新的均衡,而这种动态均衡可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5)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必须立足于保护区优势资源,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促进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应是在遵循政策导向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兼顾合理保护与利用原则基础上,立足于自然保护区优势资源特色,以生态补偿为政策支撑、以提升人力资本为内在动力,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依托政府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最终实现自然保护区农民稳定增收。本文的创新之处:(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加强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但同时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形成制约。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能否稳定增长,关系到区内生态保护的持续性。本研究选择自然保护区这一正外部性地域作为研究范围,研究生态保护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本研究以广西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现状、变化及存在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保护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保护区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提供依据。这些研究在现有文献中并不多见。(3)本研究在对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相关主体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下保护区农民增收动态跨期模型,为自然保护区各利益相关者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提供了重要借鉴,具有一定创新。
姜大谦,吴家琴[8](2014)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改善并获得了明显增长,但与非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1999年开始,理论界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邹玉香[9](2012)在《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素。农民增收难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深入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站稳立足点——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惠农方针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找准切入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把握着力点——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抢点制高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关键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农村人力资源。
王春伟,李学军,郭晓荣[10](2011)在《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现状与对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状况的发展态势有:收入构成及来源多元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增幅趋小;农民收入不稳定,实际购买力有待提高。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包括: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等;政府投入不够,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市场因素等。据此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投入方向;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二、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加农民收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加农民收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乡村振兴研究 ——基于定西市香泉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及其意义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论述 |
(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民族地区的城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定西市香泉镇乡村振兴调查 |
一、定西市香泉镇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人口与民族结构 |
(三)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发展 |
二、香泉镇三大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定西产业引领者:马铃薯种植 |
(二)农民增收的菜篮子:高原夏菜 |
(三)着力做大、做强的草牧产业 |
三、香泉镇精神风貌建设调查:乡风文明建设 |
(一)民族文化发展情况 |
(二)社会风气整治状况 |
(三)乡镇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四、香泉镇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现状调查 |
(一)生态、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
(二)乡村治理程度提升 |
第三章 香泉镇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
一、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难 |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自身发展不足 |
(二)合作社运营欠佳,效益不明显 |
(三)人才、科技投入不足,农民增收难 |
二、生活贫困、村民主体意识不强制约乡风文明建设 |
(一)一定范围内村民物质生活滞后和精神生活贫乏并存 |
(二)村民缺乏主人翁意识 |
(三)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
(四)淳朴民风、优良家风淡化 |
三、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一)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欠账 |
(二)村民环保意识淡薄 |
(三)环境综合整治效果不明显 |
四、基层治理能力比较弱,治理体系不完善 |
(一)政府缺乏引导,社会服务水平较低 |
(二)村委会自治能力不足 |
(三)治理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香泉镇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
一、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一)重视特色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
(二)规范各类合作社,加大运营主体的培训力度 |
(三)促进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
(四)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是关键 |
二、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基础 |
(一)实施扶贫政策,实现村民全面脱贫 |
(二)重点要不断改善农村人居条件 |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夯实乡风文明建设文化基础 |
(四)提升社会风气,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 |
三、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
(一)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 |
(二)提升乡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
四、注重村民主体意识培养,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
(一)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
(三)激发村民热情,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
(四)坚持德治、法治和自治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2)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1、政策背景 |
2、现实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目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农民增收 |
2、人力资本 |
(二)理论基础 |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
3、资源禀赋理论 |
4、人力资本理论 |
三、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发展现状 |
(一)沈丘县农民增收的整体状况 |
1、沈丘县农民增收的趋势分析 |
2、沈丘县农民增收的结构分析 |
(二)沈丘县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农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 |
2、城乡收入差距仍比较大 |
3、农民收入增速不够稳定 |
四、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沈丘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变化状况 |
2、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因素 |
3、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实证分析 |
(二)沈丘县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工资性收入的变化状况 |
2、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 |
3、工资性收入的实证分析 |
(三)沈丘县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财产性和转移收入的变化状况 |
2、财产性和转移收入的影响因素 |
五、进一步促进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一)持续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
3、完善农业科技体制 |
4、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二)不断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2、鼓励农民在农村创业 |
3、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4、推进人口城镇化转移 |
(三)保障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
1、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 |
2、健全农村资产确权制度 |
3、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1.2 财富生产能力理论 |
2.1.3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1.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1.5 可行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贫困农民增收问题相关研究 |
2.2.2 能力问题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及其构成 |
3.1.1 总收入变化趋势 |
3.1.2 收入构成 |
3.2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
3.2.1 与省内农民对比 |
3.2.2 与省外农民对比 |
3.3 甘肃省贫困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
3.3.1 自然层面 |
3.3.2 家庭层面 |
3.3.3 要素层面 |
3.3.4 制度层面 |
3.4 基本结论 |
第四章 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
4.1 贫困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能力视角剖析 |
4.1.1 基本能力不足 |
4.1.2 能力环境不完善 |
4.1.3 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 |
4.2 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在机理 |
4.2.1 提升基本能力 |
4.2.2 完善能力环境 |
4.2.3 健全能力提升机制 |
4.3 基本结论 |
第五章 贫困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典型贫困乡的考察 |
5.1 案例描述 |
5.1.1 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
5.1.2 与脱贫农民收入对比 |
5.2 评价指标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指标说明 |
5.2.3 统计性描述 |
5.3 实证研究 |
5.3.1 模型选择 |
5.3.2 实证分析 |
5.4 基本结论 |
第六章 构建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
6.1 基本能力视角 |
6.1.1 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 |
6.1.2 未雨绸缪,加强贫困家庭支柱型成员健康保障 |
6.1.3 加强劳动技能精准培训,扩展贫困农民就业机会 |
6.2 能力环境视角 |
6.2.1 推动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家庭高等教育受益面 |
6.2.2 以产业振兴为纽带,改善能力提升的社会经济环境 |
6.2.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
6.3 能力提升机制视角 |
6.3.1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多样性 |
6.3.2 多措并举,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
6.3.3 权责明晰,加强各级帮扶管理机构协调配合 |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价 |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内容 |
0.4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0.4.1 主要的创新点 |
0.4.2 不足之处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农民收入 |
1.1.2 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 |
1.2 相关理论 |
1.2.1 二元结构理论 |
1.2.2 需求弹性理论 |
1.2.3 农业发展阶段论 |
1.2.4 库兹涅茨定理 |
2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现状、问题及成因 |
2.1 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变化分析 |
2.1.1 农民收入水平变化 |
2.1.2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2.2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现状分析 |
2.2.1 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区域差异 |
2.2.2 农民收入增长来源区域差异 |
2.3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问题分析 |
2.4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2.4.1 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
2.4.2 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
2.4.3 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
2.4.4 政府约束水平的区域差异 |
2.4.5 农民增收能力的区域差异 |
3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变量说明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指标选取 |
3.1.3 变量说明 |
3.2 实证分析 |
3.2.1 相关性分析 |
3.2.2 回归分析 |
3.2.3 实证结果分析 |
4 提高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1 提高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1.1 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融合 |
4.1.2 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农村金融 |
4.2 提高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2.1 深化土地改革,提供增收动力 |
4.2.2 加速科技创新,促进商品交易 |
4.3 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3.1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市场建设 |
4.3.2 深化农业改革,强化增收基础 |
4.4 提高东北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4.1 合理规划耕地,确保产品质量 |
4.4.2 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收入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6)精准扶贫视阈下五莲县农民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基本理论 |
2.1 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背景 |
2.2 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精准识别 |
2.2.2 精准帮扶 |
2.2.3 精准管理 |
2.3 农民收入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3.1 农民增收的内涵 |
2.3.2 资源禀赋理论 |
2.3.3 人力资本约束理论 |
2.3.4 产业空洞论 |
2.3.5 市场风险论 |
第三章 五莲县贫困状况及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
3.1 五莲县概况 |
3.2 五莲县贫困现状调查 |
3.2.1 贫困村和贫困户统计 |
3.2.2 贫困户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 |
3.2.3 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3.3 五莲县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 |
3.3.1 地缘性贫困影响显着 |
3.3.2 农业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农民增收乏力 |
3.3.3 农民自身可行性差,收入增长缓慢 |
3.3.4 供给制度的不足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
3.3.5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
3.4 五莲县农民收入困难原因定量分析 |
3.4.1 模型的建立 |
3.4.2 模型的计算分析 |
第四章 五莲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
4.1 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
4.2 精准扶贫成效 |
4.2.1 精准识别成效 |
4.2.2 精准扶贫机制建设成效 |
4.2.3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
4.2.4 多元化精准扶贫成效 |
4.3 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 |
4.3.1 扶贫对象积极性低 |
4.3.2 产业扶贫后续发展不足 |
4.3.3 精准扶贫的队伍和资金不稳定 |
4.3.4 缺少精准扶贫对象动态识别 |
第五章 五莲县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
5.1 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
5.1.1 完善精准扶贫管理制度 |
5.1.2 加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 |
5.1.3 建立以质量为标准精准扶贫考核 |
5.2 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建议 |
5.2.1 产业政策促进扶贫增收 |
5.2.2 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扶贫增收 |
5.2.3 多渠道增加投入扶贫增收 |
5.2.4 社会保障促进扶贫增收 |
5.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增收 |
5.3 扶贫教育培训促进农民脱贫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及促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简要评述 |
3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 |
3.1.1 自然保护区 |
3.1.2 自然保护区农民 |
3.1.3 农民增收 |
3.2 理论基础 |
3.2.1 收入增长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公共产品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理论分析框架 |
3.3.1 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
3.3.2 农户收入的源泉 |
3.3.3 自然保护区与农民增收 |
3.3.4 一般影响因素与农民增收 |
3.3.5 研究假说 |
4 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自然资源条件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 |
4.2.1 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化 |
4.2.2 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结构及其变化 |
4.2.3 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
4.3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
4.3.1 人力资本缺乏 |
4.3.2 经济资本不足 |
4.3.3 制度缺陷 |
4.4 小结 |
5 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制约 |
5.1 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 |
5.1.1 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
5.1.2 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 |
5.1.3 地理位置的边缘性 |
5.1.4 基础设施的落后性 |
5.1.5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5.1.6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
5.1.7 非耕地资源的丰富性 |
5.1.8 政策待遇的优惠性 |
5.2 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对农民增收的制约 |
5.2.1 农民丧失了对山林资源的使用权 |
5.2.2 农民的山林经营收益权被剥夺 |
5.2.3 农民的生产发展权受到限制 |
5.2.4 劳动就业权的缺失 |
5.2.5 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 |
5.3 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5.3.2 模型建立 |
5.3.3 变量选择 |
5.3.4 计量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 小结 |
6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描述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样本特征 |
6.2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 |
6.2.1 自然条件因素 |
6.2.2 农户自身因素 |
6.2.3 规模经营因素 |
6.2.4 市场及资金因素 |
6.2.5 科技因素 |
6.2.6 政策因素 |
6.2.7 相关主体行为因素 |
6.2.8 基础设施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
6.3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建立 |
6.3.2 变量选择 |
6.3.3 结果分析 |
6.3.4 模型结果讨论 |
6.4 小结 |
7 相关主体行为对自然保护区农民收入影响的博弈分析 |
7.1 博弈论 |
7.1.1 博弈的基本认识 |
7.1.2 博弈的构成要素 |
7.1.3 纳什均衡 |
7.2 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订单博弈分析 |
7.2.1 博弈模型的选取 |
7.2.2 博弈主体相关收益分析 |
7.2.3 混合纳什均衡解 |
7.2.4 混合纳什均衡解讨论 |
7.2.5 案例分析 |
7.3 农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7.3.1 博弈模型的选取 |
7.3.2 博弈模型的博弈扩展形 |
7.3.3 博弈主体相关收益分析 |
7.3.4 博弈过程及策略选择分析 |
7.3.5 案例分析 |
7.4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下保护区农民增收动态均衡尝试 |
7.4.1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跨期模型 |
7.4.2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利益相关者动态均衡尝试 |
7.4.3 动态均衡博弈讨论 |
7.5 小结 |
8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路径选择 |
8.1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8.2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
8.3 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的具体路径选择 |
8.3.1 以生态补偿为政策载体 |
8.3.2 以提升人力资本为内在动力 |
8.3.3 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 |
8.3.4 以政府政策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依托 |
8.4 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政策法规,为保护区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 |
9.2.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保护区农民自身素质 |
9.2.3 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保护区农民增收特色支撑产业 |
9.2.4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为保护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 一)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的构成 |
( 二) 关于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 |
( 三)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的难点 |
( 四)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的路径 |
( 五)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
三 |
(9)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增收难成因分析 |
1. 从历史来看, 新中国建国以来, 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 |
2. 从客观现实看,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未从根本上打 |
3. 国家支持还存在缺位现象。 |
二、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措施 |
1. 站稳立足点———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 |
2. 找准切入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为农民增收疏通渠道。 |
3. 抢点制高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为农民增收再创亮点。 |
4. 抓住关键点——高举科教兴农火炬, 为农民增收提供人力资源。 |
5. 把握着力点———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协调发展, 为农民增收拓宽发展空间。 |
(10)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现状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现状 |
1.1 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及来源多元化 |
1.2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但增幅趋小 |
1.3 农民收入不稳定, 实际购买力有待提高 |
2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
2.1 农民自身的因素 |
2.2 政府投入不够和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减缓了农民增收的进程 |
2.3 市场因素 |
3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
3.1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业产业化 |
3.1.1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1.2 实现农业产业化 |
3.2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 改变投入的方向 |
3.3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
3.3.1 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 |
3.3.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3.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3.4 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 |
4 结语 |
四、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加农民收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乡村振兴研究 ——基于定西市香泉镇的调查[D]. 王军霞.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2]沈丘县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唐停停.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D]. 张博. 兰州大学, 2020(01)
- [4]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D]. 刘玮. 辽宁大学, 2019(01)
- [5]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精准扶贫视阈下五莲县农民增收研究[D]. 齐涛. 山东理工大学, 2018(01)
- [7]自然保护区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及促进路径研究[D]. 唐小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1)
- [8]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增收研究述评[J]. 姜大谦,吴家琴.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02)
- [9]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J]. 邹玉香. 中外企业家, 2012(07)
- [10]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现状与对策探析[J]. 王春伟,李学军,郭晓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