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一、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梦雨[1](2020)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介于皮肤与壁层腹膜之间任何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数都有既往的妇科或产科腹部手术史,最常见的是剖宫产手术史。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数量的增加,剖宫产后的AWE患者有显着上升的趋势。手术完整去掉异位内膜组织是最见效的手段,若肿块体积大,位置深,清除组织较多导致腹部组织缺失较多时,往往需要采用特殊材料进行修补加固,以防止腹壁切口疝的发生。该病即使手术切除病灶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对于发病年龄、潜伏期、病灶大小、剖宫产次数、病灶数目是否与复发有关、术后是否需要联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等,目前国内外尚无共识。且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缺乏大数据临床研究结果。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收治的231例AWE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包括临床表现、病变分型、诊断、影像学方法、治疗手段及效果等,探讨AWE的诊疗要领、手术技巧和复发高危因素,为将来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整理从2012年1月到2018年6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AWE患者共231例。根据病灶下界累及部位给AWE进行病变分型,包括皮下脂肪型、前鞘肌肉型和腹膜型。若术中探查其为多发病灶(病灶≥2个),则归为病灶累及部位最深的病变分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手术),观察组[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常规病理报告全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间至2019年6月。2.统计学方法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连续变量,秩和检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方差分析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多样本定量资料,多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多样本定量资料符合非正态分布的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样本定性资料用独立的多组无序多分类资料分析,两分类变量间的关联分析用Pearsonχ2检验,χ2连续校正分析方法用于两独立样本的定性资料,数据均用SPSS 22.0软件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31例AWE患者中229例(99.13%,229/231)有剖宫产病史。患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为(32.54±4.69)岁;潜伏期是3~156个月,中位数24个月;病灶直径1~8cm,平均病灶直径(3.31±1.44)cm。2.231例AWE患者中208例(90.04%)表现为与经期相关的腹壁不适感,其中表现为伴随经期疼痛感的患者180例(占86.54%),疼痛无规律的患者28例(占13.46%);183例(79.22%)腹壁可扪及包块。3.三种病变类型中前鞘肌肉型最为常见,占比71.6%(164/229),特点为腹壁扪到逐渐变大的包块,并伴有和经期有关的腹部钝痛感;皮下脂肪型特点为腹部扪到逐渐变大的肿物;腹膜型特点为与月经相关腹壁瘢痕处不适,早期包块触摸不清,只有病灶较大时才能够扪及包块。4.术前全部患者给与腹壁浅表部位超声辅助检查,确诊率达99.13%,与术中探查分型总体符合率达97.38%(223/229)。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MRI平扫检查,确诊率达100%。5.2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因缺损较大使用网片修补,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共有效随访患者216例,8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2年,总体复发率是3.70%(8/216);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复发率进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vs.3.53%,P>0.05),两组病灶直径、剖宫产次数、病灶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平均年龄、平均潜伏期均小于未复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有剖宫产史,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潜伏期长短不一,中位数24个月。2.不同的临床分型有不同的临床特点,超声可帮助术前确诊及临床分型,MRI检查有利于清楚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有利于术前评估及特殊材料的准备。3.手术完整清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同病灶大小有不同的手术技巧。4.术后使用Gn RH-a不能降低复发率,发病年龄早及潜伏期短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潘俊杰[2](2020)在《18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材料,探讨AWE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潜伏期、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集2005年2月-2019年6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8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病例管理软件检索患者住院病历,收集临床资料,结果经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患者发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1.29±4.86)岁,平均初潮年龄(14.54±0.87)岁,月经周期21-70天,平均月经周期为(29.95±6.12)天。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术病史。2.临床表现:80%的患者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大部分人同时具有腹壁肿块及腹壁切口的周期性疼痛。3.潜伏期特点:AWE的发病具有潜伏期,该病的潜伏期是指末次腹壁手术至出现该病临床表现所需的时间。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42.92±31.46)个月。发病年龄>30岁的患者比发病年龄≤30岁的患者发病潜伏期更长,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2.507,p=0.013),即随着发病年龄的增加,潜伏期变长。月经期≤6天的患者与月经期>6天的患者相比,潜伏期更长,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t=0.698,p=0.486)。月经周期≤30天(150例)的研究对象潜伏期较月经周期>30天(30例)的患者要长,两者之间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剖宫产切口:剖宫产切口类型为横行切口的患者较多,共有156(156/180)例,其中有56例位于横切口左侧,右侧有71例,24例患者为纵行切口。5.不同肿块类型与潜伏期长短无明显差异(?2=10.06,自由度为8,P=0.261>0.05)。病灶类型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之间有显着差异(?2=31.71,自由度为4,P值<0.05;?2=37.75,自由度为4,P值<0.05)。结论:1.AWE与剖宫产紧密相关,提倡自然分娩、控制手术指征,减少剖宫产手术,有利于降低AWE的发病率。2.年龄越大、月经周期越短的患者,发生AWE的潜伏期越长。3.术前超声检查在诊断AWE的同时,明确包块大小及浸润深度。MRI能进一步了解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目前治疗AWE首选手术切除。5.术前我们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病灶的临床分型及包块的直径,初步估计手术的情况,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当手术切除腹壁组织较多时,应用补片可以降低腹壁疝的可能性。

吉中磊,薛金铃[3](2019)在《不同治疗方法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及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手术切口肿块、经期肿块增大及经后肿块缩小)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100.0%)高于对照组(80.0%),复发率(2.9%)低于对照组(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肿块发生率、经期肿块增大率及经后肿块缩小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切口肿块发生率、经期肿块增大发生率及经后肿块缩小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黄艳,彭超,徐海燕,宋晗,薛晴,周应芳[4](2019)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9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17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辅助检查、术中情况、手术疗效、复发率及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并按发病部位分为皮下型及肌肉型,是否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单纯组及合并内异症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平均发病年龄(33.8±4.4)岁,发病时间在剖宫产术后1个月~12年,中位数2年(1~4年),自出现症状至手术确诊时间为1个月~14年,中位数2年(1~4年)。179例患者中,96%(172/179例)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下腹部切口周围疼痛及触痛包块的典型症状;75例患者检测了CA125,平均(30.3±18.0)U/ml,其中22例升高;超声诊断符合率73.2%(131/179)。皮下型和肌肉型分别占61.5%(110/179)和38.5%(69/179),合并内异症组占10.1%(18/179)。合并内异症组和肌肉型患者病灶大、术中需要放置补片的比例高(27.8%,5/18)。17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随访时间10~132个月,33例失访。手术有效率100%(146/146),复发率6.2%(9/146),症状复现中位时间1年(0.75~3.5年)。结论腹壁内异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常可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病灶位于肌层和合并盆腔内异症的患者病灶较大,术中必要时使用补片修补。

李如进[5](2019)在《正常位置胎盘植入腹腔镜治疗的疗效评估-附11例病例报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正常位置胎盘植入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及预后,以期为探索高效、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胎盘植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次数、术前血β-HCG值、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β-HCG下降情况、月经恢复情况,随访术后有生育要求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11例胎盘植入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5.45±27.70)min,平均出血量(115.45±107.46)ml,平均术后(7.09±3.59)天顺利出院。4例患者术后3-5天β-HCG降至正常,其余未降至正常的患者43.50(19)天恢复月经。本研究中8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第1例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宫腔粘连,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治疗,分别于术后28个月、62个月足月分娩健康新生儿,其中第1次为自然受孕,第2次因双侧输卵管积液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第2例患者术后43个月足月分娩健康新生儿;第6例患者术后31个月足月分娩新生儿,且3例再次妊娠的患者无胎盘植入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胎盘取出术是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胎盘植入的保守性手术方法。既微创又可以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而对其远期并发症的评估,还需进一步长期、大样本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

向瑜,李红,周俊英[6](2018)在《预防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文中研究表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继发于剖宫产、剖宫取胚术、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于阑尾切除术或腹股沟疝术后[1]。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在护理领域中,如何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霍飞霞[7](2018)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4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分型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根据术中探查结节浸润位置的深浅分型为:皮下脂肪型(F1)、前鞘肌肉型(F2)、皮下脂肪+前鞘肌肉型(F3)、前鞘肌肉+腹膜型(F4)、皮下脂肪+前鞘肌肉+腹膜型(F5),对174例临床资料中的临床分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相互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年龄、剖宫产次数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潜伏期与临床分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174例中118例以腹壁切口包块为首发表现,56例经期腹壁切口包块疼痛为首发症状,并且包块疼痛随月经呈现周期性变化;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左侧或(和)右侧两侧包块占81.61%,166例为单发,8例多发;所有患者腹壁超声检查,见下腹壁切口处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部分可见血流信号;174例中F1型19例,F2型18例,F3型112例,F4型9例,F5型16例,全部采用手术切除病灶;F1、F2及F3型多选择静脉麻醉,手术时间相对短,术中出血较少;F4、F5型多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也有所增加,各临床分型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包块大小按直径分3类,(包块直径≤2cm、2<包块直径≤4cm、包块直径>4cm),包块直径相对越大,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越多,各包块直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浸润位置越深,潜伏期相对越长;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以腹壁切口包块为主要表现,并且包块主要位于腹壁横切口两侧,单发包块占绝大多数;术前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治疗上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其临床分型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的掌握及术中出血量的估计具有临床意义;包块直径的大小对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丽娇[8](2018)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特点进行记录。结果:经观察,实验组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8%,其治愈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而对照组中却依然有一部分的患者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没有改变,甚至有恶化趋势,由此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保证患者被完全治愈,效果显着,在医学临床治疗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许群英,徐瑛[9](2017)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措施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不高,经临床检查可明确诊断,采用手术方案治疗效果显着。

孙亚兵[10](2017)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57例临床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等,探讨有效的诊治及预防方法。方法对于2010.01-2016.12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57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包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征,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特征:157例AWE患者平均年龄为(32.2±3.9)岁。150例(95.5%)有1次剖宫产史,7例(4.5%)有2次剖宫产史。157例AWE中,其中127例为横切口,30例为纵切口。147例(93.6%)为腹壁单发病灶,10例(6.4%)为腹壁多发病灶。12例病例(横切口10例,竖切口2例)术前口服避孕药治疗3-12月无效后行手术治疗。4例病例(横切口2例,竖切口2例)术前检查发现包块较大,浸润较深,手术难度系数较大,故术前予以Gn RH-a治疗1-3月后行手术治疗。2例病例术中因筋膜层对合困难,予以补片修补术。2.临床特点:15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均因有腹壁切口包块或腹壁切口疼痛收入院手术,故157例病例(100%)均有腹壁瘢痕处疼痛症状,157例(100%)腹壁瘢痕处均可触及包块。剖宫产横切口术后出现症状时间明显短于纵切口出现症状时间(P=0.008)。多个腹壁切口肿块的潜伏期短于单个切口肿块的潜伏期(P=0.014)。139例(88.5%)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18例(11.5%)表现为与月经周期无关为非周期性疼痛。其中有痛经症状的患者为50例(31.8%),无痛经症状的患者为107例(68.2%)。3.包块位置:在127例横行切口中,包块位于切口左侧端的为51例(38.3%),包块位于切口右侧端的为59例(44.4%),包块位于切口中部的为23例(17.3%)。在30例纵形切口中,包块位于切口上端的为12例(40%),包块位于切口下端的为14例(46.7%),包块位于切口中部的为4例(13.3%)。4.包块浸润:鉴于AWE可侵犯腹壁各层,因此我们用上下界来定位腹壁病灶位置。统计结果显示,上界位于脂肪层的病灶为148例(88.6%),其中单纯性位于脂肪层的病灶9例(5.4%),下界侵及腹直肌前鞘的病灶为101例(60.4%),下界侵及肌层的病灶为28例(16.8%),下界侵及腹膜的病灶为8例(4.8%)。上界位于腹直肌前鞘的病灶共有14例(8.4%)。上界位于肌层的病灶较少,共有3例(1.8%)。结论1.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剖宫产腹壁切口可及肿块;腹壁切口的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2.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好发于切口两端,故手术时更应注意做好切口两端的保护,以降低其发生率;3.剖宫产横切口术后出现症状时间明显短于纵切口出现症状时间。多个腹壁切口肿块的潜伏期短于单个切口肿块的潜伏期;4.大部分AWE病灶上界位于脂肪层,所以术中不能忽视脂肪层的保护;5.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术中做好腹壁切口保护,是降低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的关键。

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18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2.1 收集数据
        2.2 电话随访
        2.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不同治疗方法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肿块、经期肿块增大、经后肿块缩小率的比较
3 讨论

(4)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9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分组及诊断标准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AWE患者临床特点、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
    二、AWE患者临床特点相关性分析
    三、不同分型AWE的特点
    四、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病例的特点
    五、特殊部位AWE
讨论
    一、AWE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
    二、AW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原则及术后复发情况
    三、AWE的预防

(5)正常位置胎盘植入腹腔镜治疗的疗效评估-附11例病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病例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术后妇科相关并发症及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预防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结果
3讨论
    3.1导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3.2如何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3.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
4小结

(7)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治疗情况
    5 预后及复发
讨论
    1 AWE的发病机制
    2 AWE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 分型及手术的意义
    4 AWE的预防及复发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8)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2 临床症状对比
3 讨论

(9)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10)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57例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符号说明
绪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特点
    2.3 病灶在腹壁定位
3 讨论
    3.1 AWE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征
    3.2 AWE的诊断
    3.3 AWE的治疗
        3.3.1 AWE的手术治疗
        3.3.2 AWE的药物治疗
    3.4 AWE的恶变
    3.5 AWE的复发与预防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四、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D]. 蒋梦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2]180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分析[D]. 潘俊杰.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3]不同治疗方法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J]. 吉中磊,薛金铃.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8)
  • [4]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9例诊治分析[J]. 黄艳,彭超,徐海燕,宋晗,薛晴,周应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04)
  • [5]正常位置胎盘植入腹腔镜治疗的疗效评估-附11例病例报道[D]. 李如进.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预防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干预[J]. 向瑜,李红,周俊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1)
  • [7]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74例临床分析[D]. 霍飞霞. 青岛大学, 2018(02)
  • [8]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及观察[J]. 陈丽娇.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1)
  • [9]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观察[J]. 许群英,徐瑛. 当代医学, 2017(15)
  • [10]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57例临床特点研究[D]. 孙亚兵.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标签:;  ;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