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存贷余额双破万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卓[1](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研究 ——以G银行为例》文中指出迄今为止,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既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更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经营转型的内在需要。在金融科技化和数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推动了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创新,旨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传统信贷业务与小微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等难题,进而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控制贷款风险。针对此,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以G银行为案例,分为六大部分开展了研究。第一部分是诸论,介绍了本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与本题有关的概念;第三部分探讨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从全国商业银行的宏观层面和G银行的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现状,第四部分以G银行为例开展了关于大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 G银行大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大数据体系和主要产品,介绍了一则业务实例,并开展了行内对比和同业对比;第五部分研究了案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建议,发现G银行大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有:数据获取场景单一、线下流程有待简化、金融科技有待创新、团队专业性有待提升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补充数据获取场景、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加强专业团队培养等;第六部分是总结,将本文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值得全行业参考和推广的经验,分析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下阶段研究的展望,以期助力大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黄璨[2](2020)在《影子银行业务对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影子银行业务开始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及运行模式分析,分析了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进一步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中小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有代表性的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及其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论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我国的影子银行表现为“银行的影子”,依附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而发展,既起到了类银行的信用中介、信用创造职能,又承担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追求利润、规避监管以及部分资产出表的任务。二、随着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创新形式的发展,社会融资效率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信用杠杆水平,导致系统风险的积聚。影子银行业务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高资产价格和提升债务水平、杠杆水平两方面。三、本文以影子银行业务对中小银行的影响为主题,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了实证,并进一步分析了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本文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会显着影响银行运营的稳定性,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这四个因子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包商银行被接管的主要原因是股权的过度集中引发了经营风险,各项经营指标恶化,信用风险突出,本文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在行业比较中较高。论文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影子银行规模,将业务创新、利润增长和经营稳定性给予合理的战略权重;足够重视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建立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中小银行应谨慎大规模使用金融创新工具;政府监管部门要实现影子银行底层资产的穿透监管,建立有效监管措施准确识别风险、加强对非银金融机构的管理,防止监管套利、资金空转等不正常现象;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业。
丁昱竹[3](2020)在《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讯速发展,传统金融业务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目前,工商银行总行已推出以“融e购”“融e联”“融e行”和“网络融资中心”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体系,如何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同行中成为领先者,已成为工商银行A分行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利用了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工商银行A分行所面临的机会;行业环境利用五力模型分析工具,明确A分行面临的威胁;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和分行概况的阐述,明确了A分行的优势和劣势。利用SWOT分析总结得出,工商银行A分行拥有得天独厚的外部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环境。尽管其面临着社会担当、激烈的竞争环境等一些困扰,但是其雄厚的资产实力、健全的职能部门、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等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支持。对此,结合工商银行A分行的愿景,提出互联网金融战略重点和目标。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传统业务形成的一揽子产品,更是覆盖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生活的金融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制定不能光立足于业务层面,还应该立足于总体层面。从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层面来看应选择市场开发型SO战略,同时在业务层面要结合WO和ST战略选择差异化战略。工商银行A分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要通过网点运营改革、多元化场景建设、营销转型和客户管理模式转型这四个步骤来实施,通过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风险风控来保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其他行业互联网金融战略制定和完善提供借鉴。
韦芳媛[4](2020)在《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购房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已经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在迅猛扩张。中国工商银行黄山分行成立于1984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日趋成熟,截至2018年底,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黄山市同业占比第二。但是,在信贷政策不断变化和愈加收紧的情况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风险隐患。近两年来,贷款逾期户数攀升不下,这无疑给黄山分行敲响了警钟,如何有效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以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析。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外的住房金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模式,重点分析了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现状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三,基于笔者从工行内部系统下载数据后进行了筛选,以3238个数据样本为基础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成效。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和改进方式。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借款人、房地产开发商、抵押物以及黄山分行内部管理。第二,针对借款人因素,研究发现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贷款余额、贷款发放年限、首付款金额是影响影响借款人产生违约风险的最显着的因素。第三,根据研究分析,提出对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管理控制的改进和建议为:其一,加强借款人的风险防范,要多方面多渠道去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和征信实时情况;其二,提出黄山分行应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在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同时给借款人配备贷款金额保险产品。最后,要强化个贷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并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来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柳茜[5](2019)在《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区域异质性》文中认为2011年以来,我国快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潮加速“金融脱媒”现象,掀起了传统金融行业的重大变革。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服务对象存在交叉,二者之间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存贷利息收入下降、利润水平明显下滑。在信贷规模扩张压力的作用下,逐利行为将催生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本文主要基于10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9-2017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较大;.(2)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主体,发现互联网金融显着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尤其是针对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3)城市商业银行开展跨区域经营将提升自身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但加剧信用风险的作用仍占主导;(4)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较小,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恶化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象较突出。综合理论及实证分析,本文提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信贷压力上升,应切忌盲目扩张而忽视自身信用风险;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的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机遇,通过吸收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改善经营效率、提升异地风险管理水平;未来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应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开展金融创新、加强风险防范,防止市场竞争加剧时,信用风险进一步恶化。
贾自由[6](2019)在《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冲击及门限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其发展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规模较小,影响甚微。自2013年起,随着余额宝类理财产品异军突起、P2P网络借贷成交量节节攀升、第三方支付大行其道,互联网金融逐渐发展壮大。2013年6月,我国货币基金总额仅为3042亿,自余额宝上线一年,2014年底我国货币基金总额已达20865亿,且同期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首次降至两位数以下。截止2017年,我国货币基金总额已突破6.5万亿。此外,网络借贷行业也实现飞速发展,且自2007年拍拍贷成立以来,网贷行业平台数量及交易规模双双暴增。2013年,网贷行业年度成交额仅1058亿元,仅仅四年时间,2017年全年成交额达到28048亿元。第三方支付更是融进生活方方面面,其支付规模在2017年底已突破140万亿元。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仍是金融的范畴,所不同的是其业务开展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因此,不可避免的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竞争。目前来讲,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已经形成明显分流,且推升负债成本。考虑到资产端是错位竞争,影响略小,但商业银行对长尾客户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边界的拓宽,资产端的影响已经慢慢凸显。此外,中间业务收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第三方支付已经触达传统的代缴业务,且以往的代销业务也被互联网金融渗透。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已经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积极构筑自身电子渠道,运用大数据技术增强自身风控能力等,一定程度提高了自身竞争力。那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怎样影响?这些影响究竟如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早期学者多聚焦于定性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伴随着研究方法及理论的完善,加之行业数据的沉淀,研究人员逐步转向实证角度来探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本文发现目前研究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某一维度出发,如P2P网络借贷或第三方支付,实证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二是探究各银行在遭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时是否存在异质性,实证设计为将银行分为国有行、股份行及地方行或者引入虚拟变量进行分组回归。针对以上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存在以下三点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模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将其作为整体展开研究。众多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与第三方支付有很大关系,第三方支付效率高、费用低的特点为小额借贷创造了适宜交易媒介。此外,余额宝类货币基金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更是第三方支付最直接的“衍生品”。其次,以往研究忽略或极少关注银行的微观特征,如资本充足率、资产规模等。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微观特征的不同是否会使其风险承担存在敏感性差异。考虑到资产规模对银行经营模式及投资决策的综合影响,本文将其作为门限变量,实证检验不同规模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是否有显着差异。最后,以往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样本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时间跨度上,如刘忠璐(2016)时间跨度为2003-2014,顾海峰和杨立翔(2018)时间区间为2007-2016,这些时间区间无法很好的捕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轨迹。针对现有研究不足之处,本文采用2006-2017年,我国49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重点考察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资产规模的门限效应。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梳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内涵,全面总结和归纳现有指标体系,结合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特点,排除直接法的度量方式(仅能衡量互联网金融某一维度发展)及北京大学和中证互联网金融指数(时间跨度不匹配),选定以文本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构造的指数来衡量互联网金融变量。此外,银行风险承担也是在综合比较之下,选择加权资产比率来刻画。接下来,从理论层面论述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且详尽讨论了资产规模的效应,并结合理论模型进行论证;最后,分别建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及门限模型进行分析。针对静态模型,首先对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三种模型作出选择,最终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做初步分析。考虑到内生性及风险的动态连续性特征,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广义矩估计进行估计。为考察资产规模的异质性,建立门限模型进一步论证。以上研究表明,通过文本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所构建的互联网金融指数较好的刻画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轨迹,与我国先发展后监管的政策思路较为契合。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静态面板还是动态面板,均表明互联网金融显着增加了银行风险承担,而资产规模显着降低其风险承担。此外,本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时,借鉴了Cancer和Hansen(2004)处理内生变量的方法。面板门限模型的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其风险承担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以资产规模为特征变量的单门限模型,且资产规模越大,其风险承担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越敏感。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正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在渠道及风控方面的优势。此外,应重新审视资产的规模效应,增强自身收入多元化的能力,抛却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监管部门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保障行业良性竞争,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共赢共生发展。
唐文婷[7](2019)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普惠金融强调给社会所有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各国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落后,农村经济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缺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金融增长成果很可能会被抵消的事实,人们认识到普惠金融发展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大量脆弱、经验不足的农户由于金融能力的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发生被侵害的事件,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则得以提出。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做法,本文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既探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也期望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相关主体行为提供指导。文章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消费者界定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农户,他们具有融资难、金融能力不足和异质性等特征;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于保障农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其利益不因之而受损;其次,本文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法律空白、行为监管不力、金融机构不重视以及农户自我保护不足等;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包含金融服务获取权、自主公平交易权和金融消费求偿权,目前来说,这些权益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由于市场、政府(层级)和自组织(社群)是社会治理的三种权力,因此,本文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户有限理性和自组织面临的困境方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受损的一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由政府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也会存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并运用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政府无法设计一套完美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来实现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利用多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说明普惠金融多政策目标下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行为偏差问题,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真实性执行;农户具有有限理性特征,农户自组织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搭便车、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社员异质性带来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社员作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实现。在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户本身。文章接着对这三大主体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这些作用的实现状况、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1)就政府的保护而言,利用博弈论说明行为监管能降低交易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机率,为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选择长期合作行为创造必要条件,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湖南省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运行为例,说明政府行为选择存在偏差,应完善监管而不是过度参与金融交易,并提出了以法制化作为行为监管的发展方向的观点。(2)就金融机构的保护而言,本文基于镶嵌理论,认为金融机构能通过信任培养、信息沟通和维权制度建立,实现网点业务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然而,金融机构建立物理网点及培养与农户之间信任关系的成本较高,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得以发展。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将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能利用声誉机制和关联博弈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以湖南省金融扶贫服务站为例进行证明;另一类是依靠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文章对其发展现状及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应进行了总结。(3)在农户的自我保护方面,利用对湖南省农户的调研数据证明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由于金融能力提升的长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低收入弱势农户为获取金融服务而进行合作的组织机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的重要形式。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认为农户制定奖惩规则、坚持封闭性原则和领袖人物存在,能克服“搭便车”行为,组织起来结成资金互助社来实现自身权益的保护。在资金互助社运营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关系,保证社员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实现社员的共益权、自益权和救济权等金融消费者权益。最后,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包括应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提高普惠金融机构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以及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等建议。
韩英辉[8](2019)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以BH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几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支柱——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格局的不断转换。我国银行业原来的格局是国有银行占据垄断地位,而现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张,现在的银行业格局已经转变成为多元格局并存的局面:国有银行占据主导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银行并存共生,而且银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其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总共只有12家,但他们的发展十分迅猛,招商、民生、浦发均已顺利入榜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他们用业绩证实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国金融市场上的特殊存在。近些年,银行业监管日趋严格,银行受到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码,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家股份制银行顺利跨越中等规模陷阱,走向了更加规范、更加国际化的发展途径,他们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断向各行业渗透的背景下,内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股份制银行如何应对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竞争压力,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在这个关键时点值得深思。本文围绕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问题进行探讨,以BH银行为例分析了分别对该银行的现实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为其今后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发展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银行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现状,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第四部分则从BH银行的基本情况和BH银行的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剖析;第五部分针对BH银行这样一家规模并不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打造更强的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全文通过对BH银行竞争力的分析,为整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提升竞争力上进行了思路的探索,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性质的银行在今后的改革方向上的出路提供了参考意见。
任俊宇[9](2019)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不断涌现,市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竞争也日趋激烈。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我国政府4万亿救市,全球金融危机虽未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但也使人们深刻的意识到银行业信用风险与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经济运行之间的相互作用,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不容小觑。通常,监管单位用不良贷款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但由于商业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率是其进行处置后的数值,有很多学者对用这一指标的真实性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过质疑,然而却鲜少有人提出对这一信用风险衡量指标进行改进的方法。因此,对不良贷款率这一指标进行改良以优化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继承和发展,结合中国特有的贷款迁徙率指标构建了处置前不良贷款率并计算其数值。为了对处置前不良贷款率这个指标的优势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对理论进行研究得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倒闭风险、信用风险和银行效率的关系后,分别用处置前不良贷款率和处置后不良贷款率作为单个信用风险衡量指标与银行倒闭风险、效率来进行回归,并用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对回归结果和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相比处置后不良贷款率,处置前不良贷款率作为单个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确实对银行倒闭风险和X效率的影响更大。这就从单个指标的角度,初步验证使用处置前不良贷款率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于国内外银行业监管单位以及各大信用评级公司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筛选并建立了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从指标体系的角度验证采用处置前不良贷款率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的必要性,本文分别将处置前不良贷款率和处置后不良贷款率纳入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银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将处置前不良贷款率和处置后不良贷款率分别纳入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用含有处置后不良贷款率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结果要优于用含有处置前不良贷款率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结果。这就从指标体系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是用处置前不良贷款率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了以处置前不良贷款率为中心的指标体系能够为监管单位和商业银行更高效地利用,本文还进一步根据贷款勉强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等理论对处置前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处置前不良贷款率的大小受到银行规模、多元化水平、成本收入比以及高学历员工人数等的影响,与多元化水平正相关,与银行规模、成本收入比、高学历员工人数负相关。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这既要求监管单位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也要求商业银行对自身进行更严格的信用风险管理。监管单位应该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价体系,监管单位也应该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监管。商业银行自身应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重视内部信用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张培琳[10](2019)在《银行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亦呈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在同质化竞争加速、信贷额度管控趋严和净利差收窄等原因影响下,非信贷化资产增长加速,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商业银行杠杆率显露出下行趋势。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还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商业银行杠杆率变动趋势、历史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积极探索商业银行去杠杆的合理路径,对于促进实体经济良好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虽然有较为丰富的文献对商业银行杠杆率和银行竞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其重点主要在二者为金融市场所带来的额外风险,很少有文献将银行竞争作为主要研究变量,讨论商业银行在不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下的杠杆率表现。本文基于前人的文献成果拓宽研究思路,第一部分从商业银行杠杆率理论基础、变化趋势和变动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对我国银行杠杆率变化趋势进行刻画,并按银行类型和地区分类考察上市银行杠杆率特征;最后通过资产负债的种类分析银行杠杆率变动原因,得出本文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一是同业资产和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变动幅度较小,但二者此消彼长;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比呈较快地上升趋势,少数银行的非信贷资产规模甚至已经超过贷款总额。第二部分,本文参考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将银行竞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具体包括总结已有的银行竞争理论、分析竞争度的度量方法和度量结果以及阐述银行竞争对银行杠杆率影响机理等。理论分析之后运用计量模型完成银行竞争效应的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商业银行杠杆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显着的市场竞争效应,通过分样本检验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均存在显着的竞争效应。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杠杆风险总体可控,但是由于不同银行的经营风格、风险偏好不同导致整体杠杆标准差较大。银行杠杆的变动不仅受制于宏观经济表现和货币环境宽松程度,还受到银行竞争的影响,该竞争不仅来自于银行与银行之间内部竞争的同质业务争夺,还来自于银行与其他机构的外部竞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银行竞争作为主要变量探究了其影响商业银行杠杆的相关机制,为了分析银行杠杆结构的微观变化,将银行主要资产划分为贷款、现金、同业资产及投资资产等资产类别,并得出同业资产和投资资产的资产规模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可能是推高银行杠杆和表外资产的重要原因。本文将银行竞争分为商业银行外部竞争与内部竞争两个指标进行描述,前者是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业务竞争,后者是银行之间相同业务的内部竞争;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无论是银行外部竞争还是内部竞争对银行杠杆率水平都有显着的影响。但是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本文在计算银行杠杆时只考虑了表内资产,虽然提出了银行竞争对银行杠杆的影响机制,但是结论较为浅显,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上海存贷余额双破万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存贷余额双破万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研究 ——以G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微企业融资背景 |
1.1.2 国家宏观政策背景 |
1.1.3 商业银行“大数据”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
1.2.2 对小微企业的意义 |
1.2.3 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 |
2.1 大数据的概念 |
2.2 小微企业的界定 |
2.3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统计口径 |
3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
3.1 全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
3.1.1 国务院及职能部门关于发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政策 |
3.1.2 全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贷款规模及质量 |
3.2 G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
3.2.1 G银行关于发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政策 |
3.2.2 G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贷款规模及质量 |
4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案例分析 |
4.1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1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
4.1.2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可行性 |
4.2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内容 |
4.2.1 G银行大数据体系 |
4.2.2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小微企业信贷产品 |
4.3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例——以A地区L公司为例 |
4.4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行内对比分析 |
4.5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同业对比分析 |
4.5.1 与互联网企业对比 |
4.5.2 与国内外商业银行对比 |
5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5.1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
5.1.1 数据获取场景单一 |
5.1.2 线下流程有待简化 |
5.1.3 金融科技有待创新 |
5.1.4 团队专业性有待提升 |
5.2 G银行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优化建议 |
5.2.1 补充数据获取场景 |
5.2.2 简化贷款办理流程 |
5.2.3 加强金融科技创新 |
5.2.4 加强专业团队培养 |
6 总结 |
6.1 经验推广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影子银行业务对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价 |
第3章 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特征分析 |
3.1 影子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历程及运行模式分析 |
3.1.1 2008—2010:银信合作模式 |
3.1.2 2011—2014:银信合作向银银、银证等多通道合作模式演变 |
3.1.3 2014—2017:银证信、银基、银银同业业务繁荣发展 |
3.1.4 2018—至今:流动性收紧,去杠杆、去通道 |
3.2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 |
3.2.1 演化过程 |
3.2.2 结构分布 |
3.2.3 风险作用机制 |
第4章 影子银行业务对中小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及模型设定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模型设定 |
4.2 变量测度 |
4.2.1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测度 |
4.2.2 影子银行规模的测度 |
4.2.3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测度 |
4.3 描述性统计与单位根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中小银行短面板回归模型 |
4.4.2 中小银行长面板回归模型 |
4.4.3 商业银行短面板回归模型 |
4.4.4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第5章 包商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分析 |
5.1 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分析 |
5.1.1 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过程 |
5.1.2 拆解明天系 |
5.2 包商银行经营分析 |
5.3 包商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运作分析 |
第6章 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分析 |
6.1 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定量分析 |
6.1.1 回归方程拟合与预测 |
6.1.2 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对比分析 |
6.2 影子银行业务对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
6.3 增强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战略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概述 |
2.1.1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 互联网金融概述 |
2.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2.2.2 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 |
2.2.3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2.3 互联网金融战略概述 |
2.4 互联网金融战略分析的相关工具 |
2.4.1 PEST分析 |
2.4.2 五力模型分析 |
2.4.3 SWOT分析 |
第三章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环境分析 |
3.1 工商银行A分行简介 |
3.2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
3.2.1 工商银行A分行紧跟工总行“e-ICBC3.0”战略 |
3.2.2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
3.3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外部环境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文化环境 |
3.3.4 技术环境 |
3.4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4.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4.2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4.3 替代品的威胁 |
3.4.4 购买者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5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内部环境分析 |
3.5.1 资本实力分析 |
3.5.2 盈利能力分析 |
3.5.3 资源禀赋分析 |
3.6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SWOT分析 |
3.6.1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 |
3.6.2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劣势 |
3.6.3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 |
3.6.4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威胁 |
3.6.5 SWOT矩阵图 |
第四章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制定与实施 |
4.1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愿景 |
4.2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的战略重点和目标 |
4.2.1 战略重点 |
4.2.2 战略目标 |
4.3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选择 |
4.3.1 选择指南 |
4.3.2 战略选择 |
4.4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原则和步骤 |
4.4.1 战略原则 |
4.4.2 战略步骤 |
4.5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实施 |
4.5.1 行内门户网点运营改革 |
4.5.2 行外场景多元化建设 |
4.5.3 互联网金融营销思路转型 |
4.5.4 客户营销管理模式转型 |
第五章 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保障措施 |
5.1 组织与制度保障 |
5.1.1 完善互联网金融组织架构 |
5.1.2 健全互联网金融服务机制 |
5.1.3 健全互联网金融考核评价机制 |
5.1.4 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机制 |
5.1.5 完善财务资源利用机制 |
5.2 人才建设保障 |
5.2.1 加快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
5.2.2 优化互联网金融营销人员结构 |
5.2.3 发挥青年先锋力量组织营销竞赛 |
5.3 信息安全技术保障 |
5.4 风险风控保障 |
5.4.1 抓好内控案防管理 |
5.4.2 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理论基础 |
2.1 个人住房贷款相关基本概念 |
2.1.1 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义和产品分类 |
2.1.2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征 |
2.1.3 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特征 |
2.1.4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类别 |
2.1.5 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 |
2.2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国外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情况 |
3.1.1 美国住房金融的发展历程 |
3.1.2 美国的住房金融机构和运作制度 |
3.1.3 其他国家个人住房贷款情况 |
3.2 对我国的启示 |
3.3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现状 |
3.3.1 我国房地产政策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历程 |
3.3.2 业务现状分析 |
3.3.3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特点 |
3.3.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现状 |
第四章 工行黄山分行的案例分析 |
4.1 工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1.1 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工行安徽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2 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4.2.1 基本情况 |
4.2.2 组织架构 |
4.2.3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情况简要分析 |
4.2.4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现状 |
4.3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1 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 |
4.3.2 风险分散和转移手段方面 |
4.3.3 绩效考核机制方面 |
4.4 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的统计分析 |
4.4.1 样本数据来源、统计变量选取 |
4.4.2 分类变量的统计 |
4.5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的风险控制 |
4.5.1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 |
4.5.2 个人住房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
4.5.3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实施管理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行黄山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
5.1 借款人的风险管理方面 |
5.2 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 |
第六章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区域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中的创新点分析 |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互联网金融业务深入传统金融业务领域 |
三、不同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存在显着差异 |
第二节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现状 |
一、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 |
二、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殊因素 |
三、上市与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差异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潜在影响 |
一、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及结构 |
二、业务规模及结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传导路径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假说提出 |
一、互联网金融影响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异质性假说 |
二、互联网金融影响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假说 |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假说 |
四、互联网金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区域异质性假说 |
第二节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一、变量定义 |
二、模型设计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性检验及平稳性检验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影响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异质性检验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影响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假说1的稳健性检验 |
二、假说2的稳健性检验 |
三、假说3的稳健性检验 |
四、假说4的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冲击及门限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综述 |
2.1.1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风险 |
2.1.2 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风险 |
2.1.3 文献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长尾理论 |
2.2.2 金融创新理论 |
3.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
3.1 相关概念介绍 |
3.1.1 互联网金融概念及界定 |
3.1.2 商业银行风险 |
3.1.3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
3.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1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冲击 |
3.2.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 |
3.3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论证 |
3.3.1 理论模型设定与求解 |
3.3.2 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机制论证及假设提出 |
3.3.3 资产规模的异质影响论证及假设提出 |
4.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计量模型构建 |
4.1 互联网金融的度量 |
4.2 银行风险承担的度量 |
4.3 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其他变量 |
4.4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计量模型 |
4.4.1 静态面板模型 |
4.4.2 动态面板模型及其估计 |
4.4.3 面板门限模型及其估计 |
5.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5.3 静态面板分析 |
5.3.1 异方差检验 |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3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
5.3.4 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及分析 |
5.4 动态面板模型的建立 |
5.4.1 内生性检验 |
5.4.2 随机扰动项的自相关检验 |
5.4.3 过度识别检验 |
5.4.4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及分析 |
5.5 面板门限模型的建立 |
5.5.1 门限值的估计 |
5.5.2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估计及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
6.1 全文总结 |
6.1.1 论文主要工作 |
6.1.2 论文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银行的角度 |
6.2.2 政府的角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7)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篇章结构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2.1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
2.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概念及特点 |
2.1.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含义 |
2.1.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 |
2.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3 金融发展权理论 |
2.2.4 行为监管理论 |
2.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
第3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
3.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章 |
3.1.2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部门 |
3.1.3 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3.1.4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
3.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情况 |
3.2.1 金融服务获取权的实现情况 |
3.2.2 自主公平交易权的实现情况 |
3.2.3 求偿权的实现情况 |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 |
4.1 市场失灵与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4.1.1 主体地位不平等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1.2 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 政府失灵与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4.2.1 政府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
4.2.2 普惠金融政策安排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2.3 政府行为偏差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4.3 有限理性、自组织的困境与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 |
4.3.1 农户的有限理性特征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
4.3.2 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困境影响农户权益实现 |
4.3.3 农村资金互助社中成员利益诉求差异影响权益保护 |
4.4 小结 |
第5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5.1 政府保护:对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 |
5.1.1 金融行为监管是金融机构与农户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 |
5.1.2 金融行为监管促进交易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 |
5.2 案例分析: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的行为监管 |
5.2.1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运行情况 |
5.2.2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政府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困境 |
5.3 行为监管的实现:金融监管法制化 |
第6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6.1 普惠金融机构网点业务开展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1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
6.2.2 依托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3 依托移动设备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3 案例分析: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3.1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设置及其运作情况 |
6.3.2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效应 |
6.3.3 金融扶贫服务站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6.4 小结 |
第7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
7.1 单个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7.1.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 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7.2.1 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条件与农户的金融服务获取权 |
7.2.2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
7.2.3 结论 |
第8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
8.1 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 |
8.1.1 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 |
8.1.2 完善农村金融行为监管部门和制度 |
8.1.3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支持 |
8.2 提高金融机构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 |
8.3 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市场参与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以BH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概述 |
2.1 竞争力的概念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含义 |
2.2.1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 |
2.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含义层次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 |
2.3.1 财务分析法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法 |
2.3.3 CAMELS模型评价法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3.1 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
3.1.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速放缓 |
3.1.2 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长乏力 |
3.1.3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基本稳健 |
3.1.4 资产质量维持平稳 |
3.1.5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
3.1.6 资本补充压力依旧很大,但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 |
3.2 我国银行排名情况 |
3.2.1 亚太区500 强银行排名 |
3.2.2 全球银行1000 强排名情况 |
3.2.3 中国银行业100 强排名情况 |
3.3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3.3.1 资产增速稳步回升 |
3.3.2 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3.3.3 不良资产趋于稳定 |
3.3.4 依旧有补充资本的压力 |
第4章 BH银行竞争力分析 |
4.1 BH银行简介 |
4.2 BH银行总体经营情况 |
4.2.1 BH银行主要业务经营范围 |
4.2.2 BH银行总体经营情况 |
4.3 BH银行竞争力分析 |
4.3.1 BH银行现实竞争力分析 |
4.3.2 BH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5章 提升BH银行竞争力对策建议 |
5.1 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找准着力方向 |
5.2 加大银行的对外开放,提高业务创新能力 |
5.3 加码金融科技,把握科技引领创新大势 |
5.4 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控能力 |
5.5 不断提升银行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
5.6 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实施以人为本的长期战略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点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理论分析 |
2.1 银行信用风险基本理论 |
2.1.1 银行信用风险内涵 |
2.1.2 银行信用风险特征 |
2.1.3 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及其影响 |
2.2 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
2.2.1 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增” |
2.2.2 商业银行贷款在行业内高度集中 |
2.2.3 信贷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
2.3 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3.1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
2.3.2 CAMELS骆驼评级体系 |
2.3.3 各信用评级公司评价体系 |
2.3.4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归纳 |
第3章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创新 |
3.1 贷款迁徙率 |
3.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
3.3 处置前不良贷款率的计算 |
3.4 处置前不良贷款率的特点 |
3.5 处置前与后不良贷款率的数值比较 |
第4章 基于倒闭风险视角的创新指标信用风险评价有效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说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4.4 描述性统计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效率视角的创新指标信用风险评价有效性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1.1 商业银行效率的含义 |
5.1.2 商业银行效率的分类 |
5.1.3 X效率测算方法的确定 |
5.1.4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
5.1.5 银行效率测算结果 |
5.2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说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5.4 描述性统计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指标体系视角的创新指标信用风险评价有效性研究 |
6.1 熵权-TOPSIS法 |
6.1.1 TOPSIS法 |
6.1.2 计算权重——熵权 |
6.2 数据来源与指标赋权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赋权 |
6.3 信用风险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指标影响因子研究 |
7.1 背景分析 |
7.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说 |
7.3 研究设计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界定和模型设定 |
7.4 描述性统计 |
7.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6 稳健性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
8.1 监管单位进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
8.1.1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8.1.2 完善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价体系 |
8.1.3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监管 |
8.2 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
8.2.1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 |
8.2.2 重视内部信用文化建设 |
8.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银行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诸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杠杆率的度量 |
1.2.2 银行杠杆率的影响因素 |
1.2.3 银行竞争与竞争的测度 |
1.2.4 文献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2 银行杠杆率理论基础及我国银行杠杆现状 |
2.1 银行杠杆率理论基础 |
2.1.1 银行杠杆率 |
2.1.2 银行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的相关性 |
2.1.3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及影响 |
2.2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 |
2.2.1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变动情况 |
2.2.2 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杠杆率变动情况 |
2.2.3 我国不同地区地方性商业银行杠杆率变动趋势 |
2.3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分析 |
2.3.1 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
2.3.2 商业银行资产财务分析 |
2.3.3 商业银行资产变动分析 |
3 银行竞争及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 银行竞争相关理论 |
3.1.1 银行竞争 |
3.1.2 银行竞争与市场风险 |
3.1.3 银行竞争的类型 |
3.2 银行竞争的度量 |
3.2.1 银行外部竞争的度量 |
3.2.2 银行内部竞争的度量 |
3.2.3 银行外部竞争度量结果 |
3.2.4 银行内部竞争度量结果 |
3.3 银行竞争对银行杠杆的影响机制分析 |
3.3.1 银行竞争与银行资产 |
3.3.2 银行竞争与银行负债 |
3.3.3 影响机制分析 |
4 银行竞争与银行杠杆实证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1 变量选取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计量模型设定与检验 |
4.3.1 计量模型设定 |
4.3.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3 模型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全样本回归 |
4.4.2 分样本回归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赫氏指数的稳健性检验 |
4.5.2 银行杠杆率的稳健性检验 |
4.6 实证结果总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资本结构监管 |
5.2.2 规范银行业务竞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上海存贷余额双破万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研究 ——以G银行为例[D]. 欧阳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影子银行业务对包商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 黄璨.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工商银行A分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研究[D]. 丁昱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4]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 ——以工行黄山分行为例[D]. 韦芳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5]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区域异质性[D]. 柳茜. 厦门大学, 2019(08)
- [6]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冲击及门限效应研究[D]. 贾自由.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 唐文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12)
- [8]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以BH银行为例[D]. 韩英辉.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6)
- [9]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D]. 任俊宇. 湖南大学, 2019(07)
- [10]银行竞争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的影响分析[D]. 张培琳.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