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能源机构2001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乐[1](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崔伟杰[2](2020)在《全球镍资源产业供需格局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镍是我国战略性新兴矿产之一,在传统不锈钢部门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兴产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众多国家列为“战略物资”。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镍资源消费国,且国内镍矿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国内巨大的资源需求。目前我国所需的镍矿资源依赖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且资源供应国高度集中,90%以上来源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供需矛盾导致常年来镍资源对外依存度维持高位,镍资源持续稳定供应存在很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论文以镍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于国内外镍资源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梳理了镍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全球镍资源的储量特点及分布特征、镍矿床类型及特征、产量供应形式、冶炼加工方法、勘察状况、消费、贸易流动特点及价格历史变化等情况。采用部门需求预测法对2025年及2030年我国及全球镍资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重点聚焦了镍资源产业集中的不锈钢及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部门走势的研究分析,从而研判我国镍资源的供需格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未来镍资源需求量将持续走高,至2025和2030年全球及我国原生镍资源需求量将达到264万t、174万t和398万t、230万t,较2018年分别增长18%、35%和78%、78%。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不锈钢部门及电池部门,其中传统不锈钢领域至2025和2030年全球原生镍用量达到约160万t和180万t,废不锈钢镍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不锈钢领域中的重要补充,但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技术优势显着,我国至2025和2030不锈钢领域原生镍需镍量约132万t和150万t;新能源汽车产业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至2025和2030年全球及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部门初级镍用量占比将由2018年的5%、3%增长至20%、18%和40%、29%。镍资源需求产业格局变化显着。针对我国镍资源供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初步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相关企业及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镍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战略,合理配置镍资源提供定量参考,对提高我国镍资源的供应水平及国家的稳定持续发展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苏梦颖[3](2020)在《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尽管中国的煤炭储量总量很大,但随着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已经导致煤炭资源供给压力增大,资源枯竭趋势正在快速显现。目前中国煤炭的储产比仅为38年,远低于世界132年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非化石能源还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煤炭能源的消耗仍将维持较高的比例,煤炭作为中国的长期主要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能源的加速消耗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导致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无论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还是出口国,中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始终均缺乏国际定价影响力,常常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长期被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边缘化,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未来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未雨绸缪,积极争取煤炭国际定价权,避免中国陷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当中。因此探讨如何取得中国煤炭能源的国际定价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分析核心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定价权的形成机理以及作用机制,因此核心问题分为三个子问题,子问题1,从影响因素视角分析定价权形成机理。子问题2,中国煤炭的国际地位和定价权现状。子问题3,从现货和期货市场视角研究影响定价权的传导机制。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们考虑到中国在未来是否仍存在持续性的煤炭需求和进口是争取定价权的逻辑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煤炭需求和进口趋势进行讨论。遵循问题导向,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对煤炭定价权的产生、煤炭定价权与市场势力的关系、煤定价权与煤炭期货市场的关系,煤炭现货市场与煤炭期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机制;其次,对中国煤炭未来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本文对于中国煤炭定价权研究的必要性;再次,采用面板数据,从市场势力视角研究中国煤炭在全球煤炭贸易市场的定价权现状;然后,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探究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时间序列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中国煤炭在全球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以综合考察中国是否同时具有期货市场上的定价权;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为加强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有9章内容,首先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然后按照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思路撰写实证章节。第一,从供求定价理论开始,从理论上对定价权、市场势力、期货市场产生的脉络及研究必要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接下来是四章主体实证,中国争取煤炭定价权的必要性的实证分析、中国在全球煤炭现货市场上的定价权研究、中国煤炭市场和期货市场动态关系研究、中国在全球煤炭期货市场上的定价影响力研究。最后为结论总结和政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到第4章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主要内容为背景、章节安排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理论梳理和文献综述,对本文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找出优点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展开研究。第3章是对全球及中国煤炭市场现状的研究。第4章根据前述章节的研究论述了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对中国煤炭定价权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做了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主体部分。包含第5章至第8章内容。第5章,首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将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纳入进来,重新预测煤炭需求峰值,考察中国树立和争取煤炭能源定价权的现实需要。本章运用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煤炭需求拐点测算。同时,构建了ARMA模型,对中国煤炭进口总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对未来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走势做出合理预测。本章对中国未来煤炭需求趋势做出了两个判断:第一,2013年并非煤炭需求下降拐点,若按6.5%的年均GDP增长率,在2037年才会达到煤炭需求拐点。第二,未来几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会处于上升状态。既然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处于煤炭需求上升期、煤炭进口增长期,煤炭价格的巨幅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家能源供给,因此,积极研究中国煤炭市场的国际定价权现状已刻不容缓。第6章,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全球主要煤炭进出口国贸易情况以及中国主要煤炭进出口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以煤炭价格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利用PTM模型估算了全球主要进出口大国的市场势力,并基于PTM的结果选择进一步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市场势力建立了基于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的SMR模型。结果表明,在PTM模型框架下,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中国均在煤炭出口市场中市场势力显着,具有煤炭出口定价权。煤炭进口市场中,仅中国拥有较弱的煤炭定价权,印度、韩国、日本均没有煤炭定价权。煤炭国际贸易在主要煤炭出口市场均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属于卖方市场。煤炭出口贸易中,优势出口国可以通过汇率的传导在目标市场进行差别化定价,进而表现为在目标出口国拥有市场势力。煤炭进口贸易中,日本和韩国不存在市场势力与其煤炭完全依赖进口有密切关系。印度不存在市场势力,印度国内煤炭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涨,进而使得印度进口商的收益减少。以上结论反映了进口国在煤炭贸易上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反应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煤炭能源产业落后的事实。由于本文主要侧重研究中国的市场定价权,第6章在通过进口商的PTM模型测度得到中国具有国际煤炭影响力后,选择了进一步构建基于Lerner指数理论的修正后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SMR,通过纳入更多变量对中国的进口定价权进行补充实证。结合PTM模型及SM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中国煤炭的国际定价权的整体评估如下:第一,中国对印尼煤炭进口有市场势力,对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没有绝对市场势力。第二,在市场势力PTM及SMR模型下,影响煤炭进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汇率、煤炭替代品如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双方国家的GDP增长率、运输距离和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因素等。第三,在整个煤炭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具有一定的卖方市场势力,但中国煤炭出口量很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在中国煤炭出口的十一个主要目标市场上,除印尼外,均存在市场势力,由于目标出口国仅是亚洲国家,且出口量较小,可以认为,中国拥有亚洲范围内的煤炭出口定价权。可以成为全球煤炭能源定价的重要力量。第7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建立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考察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本章运用2013-2019年的1521组日度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郑州动力煤市场价格对秦皇岛动力煤现货价格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回归、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等,发现中国动力煤期货和中国动力煤现货的变动具有联动效应,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存在稳定的动态联系。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有引导作用。说明中国动力煤现货价格和动力煤期货价格互为影响,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价格发现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基础。第8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期货市场与定价权之间的互动机制,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金融市场视角下的价格传递理论模型,并对期货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的定价影响力与欧洲ICE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及ICE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本章选取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三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谱分析方法对2013年-2019年间共1940组期货价格日度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显示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ICE南非理查德湾煤炭期货市场对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的影响更大。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与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价格引导关系,但中国郑州动力煤期货市场对ICE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市场的影响非常微小。研究表明,中国缺乏与第一大进口国地位相匹配的定价权优势。最后一部分为第9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前面每章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总结,针对总结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整合与完善中国煤炭产业链,规范煤炭现货市场;第二,实施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第三,提高煤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信息有效性;第四,健全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参与国际煤炭定价,形成权威的国际煤炭基准价,积极打造国际煤炭定价中心。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本文存在如下三个创新点: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较合理地将包含三次项的EKC曲线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并以此预测煤炭需求峰值(拐点)。使用逻辑及高斯曲线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经济增长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同样缺乏细致讨论,本文试图引入EKC这一经验假说并对其验证。结合EKC与空间计量的研究中,或不直接涉及煤炭消费需求,或将EKC中经济增长对因变量的倒N型关系以简单的倒U型关系取代,本文将三次项纳入模型可以得到更为稳健的估计与预测。2.研究视角上的创新。从现货及期货市场两个视角测度中国煤炭国际定价权。相关研究通常只关注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中单个市场的定价权,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市场势力相关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不仅对中国在煤炭现货市场是否具有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还对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对全球其它主要期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煤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动态关系,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测度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替代品,或者拥有交易中心左右煤炭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对于煤炭定价权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学者则多侧重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本文展开对中国煤炭定价权的直接研究,是对能源定价权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也能为解决中国能源结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谢明华[4](2019)在《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转型进程的加快,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开始持续上升。从2007年开始净进口天然气,仅经历了十年左右时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就升至37.9%。2018年中国进一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到45.3%。迅速上升的进口依存度以及趋于频发的天然气安全事件引起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安全成为继石油安全之后又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安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焦点问题。早期的能源安全观主要是以保障石油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为核心,而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天然气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关于天然气安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能源转型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天然气安全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由于不同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仅仅研究其中一种能源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忽略由于能源供需格局和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系统调整和相互适应。本文以能源转型为切入点,从更加系统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天然气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建国以来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趋势,以及由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的天然气安全问题。相关分析及实证研究,拓宽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视角,可为能源转型和天然气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和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模拟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补充和替代关系。从原理上看,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在于引入GDP增速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观测变量,并基于历史数据的运算在GDP增速与能源结构调整之间建立一个相互参照的自我学习机制,使其更加接近经济和能源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为了比较不同模型和情景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设置隐马尔科夫模型、马尔科夫模型规划约束、马尔科夫模型自然演变三种情景进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3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16.5%、17.3%和13.6%,折合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975、7316和5748亿立方米。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且与相关文献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结构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之间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演进过程。其中,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的值介于自然演化情景和规划约束情景之间,且与规划约束情景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两种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因此,隐马尔科夫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能源结构预测,也可用于矿产资源、农产品等类似问题的结构化预测研究。(2)基于油气峰值理论对中国天然气的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与已有的研究不同在于:一是对关键变量进行了辨析,最终可采资源量(URR)是影响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的关键变量,不同的文献对于URR的理解和假设有所差异,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URR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基于估计探明率来估算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方法更符合实际,并分不同的URR情景对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二是尽可能使用数据可获得的最长的样本区间(1957-2017年);三是进一步从能源投资回报值(EROI)的角度分析资源稀缺性、天然气峰值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历史产量的拟合度较高,整体走势符合Hubbert模型的“钟形曲线”规律。在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保持现有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全口径天然气峰值产量为1967亿立方米,峰值年份约为2032年。(3)针对迅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问题,构建了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基于前述供需预测结果,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3%、60%、65%和72%。应该关注的是,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仅仅是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水平。本文从供应、需求、进口三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衡量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供需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并测算综合评价分值。实证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先是缓慢下降,而后到2005年出现逆转开始上升。而美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缓慢上升中出现小幅波动。总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需风险大于美国。本文提出,天然气供需安全应该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天然气需求与供给体系在天然气价格相对平稳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发展趋势上的稳定;另一种是天然气需求和供给体系能够对短期内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迅速和及时地做出反应。本文将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相结合,对天然气供需安全的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进行衡量,拓展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方法思路。(4)把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TOPSIS方法构建了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评价模型,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理论研究填补了非常规天然气投资选择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领域的空白。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有助于抑制快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降低天然气供需风险。通过综合比较影响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前景的各个因素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视角下,政府和企业对于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开发优先次序的评价略有差异,综合考虑政府和企业的不同权重,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总的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同时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而产量增长乏力的偏离趋势,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气进口量升至第一的国家而言,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显然是存在长期“隐患”的。天然气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资本投机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下,中国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境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尽可能延缓天然气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争取时间和空间。
金莉苹[5](2018)在《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剖析、解读印度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模式、状况、特征,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印度能源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印度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对其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路径,为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撑。将印度作为国家案例探究其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问题,对于印证和丰富经济学及能源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消费大国,2017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三位,中印两国能源消费量之和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8.76%,而中印两国消费增量之和占到了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46.06%。印度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能源需求,本文的研究可为中国立足自身发展应对印度的能源竞争及共同维护全球气候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也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印度利益相关国开展积极有效的能源合作。印度自2015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印度的化石能源大部分依赖进口,且进口比例逐年递增。印度能源消费模式具有明显的“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印中美日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以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印度要发展低能耗低碳经济增长,中国、美国、日本在资源开拓、能源结构调整、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印度借鉴。通过对印度能源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可知对印度能源消费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城市化是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的影响次之。应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方法,构建误差向量修正模型(VECM),运用Toda-Yamamoto方法,研究得到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符合保持假说。在保持假说情形下,采取以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节能措施不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印度碳排放高速增长,仍处在倒U型曲线拐点前的上升期。从能源结构看,来自煤炭的碳排放量最多,约占三分之二。从产业结构看,来自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的碳排放量最多。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992年。本论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如下: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也存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在2000年后已出现弱解耦的良好趋势。未来印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解耦发展措施重点方向是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发展碳减排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印度能源消费在理论上具有规模收敛的趋势。印度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改进的良好趋势,能源消费的GDP弹性系数值小于1,能源消费强度已出现倒U形特征。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取得积极成效。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能源的可持续能源供给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印度“三高”能源消费模式得以优化和可持续仍面临诸多现实的来自资源供给和环境的约束。印度政府应当从扩大能源产能、提高能源市场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技术进步等方面设计制定系统的、长远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综合能源政策,以改进能源消费模式,保障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印度需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尽早跨越库兹涅茨曲线,实现低能耗低碳排经济增长。本论文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可能的创新成果:在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印度能源消费“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结构未对碳排放形成趋势性影响,印度还需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促进碳减排。对印度碳排放增长有明显负向效应的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说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已经对碳减排产生了积极作用;利用通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印度能源消费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得出印度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规模理论上具有收敛性;分析指出了印度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路径。
曹峰[6](2018)在《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气候环境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进入碳约束时代,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在一段时期内将保持持续增长。本文选题研究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即提供一套可以确定我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标度体系,并评价了中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状态,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首先,本文界定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的概念,构建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式,提出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构建和优化的原则和方法,完成了对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的构建。本文构建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包括:基于产业保障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维度、基于产业协调性的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维度、基于产业发展潜力的天然气产业系统行为维度、基于产业发展效益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维度等四个维度。其次,本文完成了对以上四个维度系统标度的分别优化。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了2013-2015年间基于产业保障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为0.44处于良的标度级别。建立区域不同天然气产业协调性标度的参数库,发现了2014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协调性水平的标度值差异与指标的敏感性。最后,通过系统动态模拟对四个维度下的17个指标进行了组合优化。采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整个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标度刻度组合。对中国天然气产业从2000年至2030年30年跨度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标度动态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三种不同的情境下都将逐步提升,在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贸易的形式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动态的,认为2000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为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17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为较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为较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30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为较弱可持续发展状态。
刘欣瑜[7](2017)在《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我国经济的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宏观影响也会加强。成品油价格的持续波动对我国的石油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研究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的课题,在世界经济低位徘徊,中国经济进入适度发展的新常态的复杂背景下,既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是以我国成品油价格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成品油价格波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完善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为目的,运用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与数据调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开展研究的。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回顾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发展的现状。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政府单一定价阶段、双轨制阶段、与国际市场联动阶段、有控制的间接接轨阶段。在肯定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大方向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现行成品油价格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变化,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其次,基于SCP理论对我国成品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证明与国际着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大型石油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低、技术配置效率差、资本收益率逐年下滑,规模经济水平差距大,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一切都表明,现行市场结构已经成为我国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的桎梏。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改革现有的石油产业结构,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第三,从成品油价格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成品油价格的波动。运用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分解模型对成品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其价格波动的周期及周期性特征,随即深入剖析了导致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石油特性、金融属性、地缘政治和供需状况等,其中基于石油特性的价格波动是本文首次提出的观点,然后分析了成品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及贸易的影响。第四,对一些典型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和政策进行阐述,分析对比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几个对外依存度高的石油消费国家应对国际油价冲击、形成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和调控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典型作法,总结了这些经验和作法对中国实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减少和降低国际油价的冲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建议,就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原则,步骤和政策提出了建议,如加强石油和成品油的立法、成立独立的成品油监管机构、加强市场主体竞争多元化、完善石油税收体系、设立石油基金、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全方位地加强石油储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田谧[8](2017)在《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增产是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中,玉米作为增产的主力,2012年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玉米也是中国重要的消费作物,用途十分广泛,可从种子、原粮拓展到畜牧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与直观的经济预期相悖,产量大增并未带来玉米相关产业的效率和繁荣,反而表现出一系列问题:伴随着连年丰收的是库存增加;但即使“坐拥”2亿吨库存,中国还在大量进口玉米,进口量是出口的793倍;扩大供给没有导致价格降低,反而出现价格倒挂,将市场推向低价进口玉米;大量下游深加工行业也没有得到充足、低价的原材料,反而行业产能趋于萎缩……玉米产业面临价格和补贴这“两个天花板”的上限压力,加上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这两个”紧箍咒”的硬性束缚,加之成本这一”地板”也在不断抬升,造成了高成本、高库存和高进口的“三高”结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玉米生产需要面对“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目标,解决“三高”,实现供给侧改革,那么推行适当的发展战略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目前已经实施的主要措施是调减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面临的诸多难题,并不是由增产单一导致的,而大量进口,正说明市场不是不需要玉米,是需要“低价”玉米。根据FAO数据,2013年中国进口玉米90%来自美国。美国境内93%的玉米应用了转基因技术,低成本和高产出最终导致低价。转基因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是较为敏感的话题,以其优良性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意见阵营。中国政府在这个话题上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任何政策决定都需要经过严谨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农业部于2016年4月13日明确提出了转基因发展“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此路线图表明了转基因发展的阶段性。据此,玉米产业或许有可能藉由引入转基因技术而谋求战略发展。玉米市场(供给层面)如发生政策变革,影响不会仅仅局限在本行业内,或一国内,效果会扩散到全行业、乃至影响世界农业贸易格局。并且一旦涉及到转基因技术,就需要兼顾消费者偏好(需求层面),最后想看整个市场变动后产生的经济影响。基于上述目标,本研究选用了GTAP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适用的中国GTAP-GMM模型。用DNDC模型换算出可以代表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技术成长率”并代入模型,先模拟了玉米产业(生产层面,包含3个情景)的政策变动效果,再将研究消费者支付意愿(WTP)的实验结果作为“消费偏好”冲击,放入GTAP-GMM模型中,得到消费者偏好影响下的政策变动效果,最终,实现了对宏观层面、产业层面、贸易层面和供需层面的综合考虑。首先,为了考察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态度,本文根据信息属性将产品分为三类,采用问卷分析来研究分类的合理性并评估消费者意愿,结果发现:三类转基因品区分明显,但就食品安全问题的横向比较结果来看,消费者对转基因抵触程度不高。更进一步考虑,由于问卷答案带有假设色彩,为了验证分类的合理性并得到真实的支付意愿(结论要代入本文GTAP-GMM模型中进行仿真),本研究继而设计了经济学实验。在分类效果上印证了问卷结果。相比搜寻品(Search),转基因信息披露为经验品(Experience)和信任品(Credence)带来额外的16.2%和7.23%的折价;而非转基因信息的披露会使得搜寻品支付意愿提高6.19%,为经验品和信任品带来额外的9.75%和3.67%的溢价,与原始假设不同的是,消费者对经验品的敏感度高于信任品,这与现发展阶段,经验型转基因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暴露的更多,例如转基因油,消费者更熟悉,意识上也更为“警觉”。其次,本研究构建GTAP—GMM模型来仿真玉米政策调整对于整体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特别是2016年临储政策取消,对玉米生产来说是非常剧烈的变化,需要考虑其恢复市场主导机制之后的情况,综合考虑之下,情景设计环节主要关注三个层面,第一,现实中15/16年度玉米种植首先面临的巨大变化是临储政策取消,因此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评估首先要考虑这项政策变动的效果(情景1);其次是本文关注也是农业部已经提出的“三步走”转基因产业发展政策(情景2),最后综合考虑在取消临储政策的情况下转基因发展政策(情景3)的效果。政策评估结果显示,情景1中,中国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对于实际GDP有益,能使国内资源更有效分配与利用,让玉米供需由市场规律决定。情景2中,发展转基因玉米种植,会带动经济增长,单纯的取消临储政策之下,会使农民承担的生产成本增加38%,导致中国玉米产量减产5.22%。而改种植转基因这一技术进步,会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也会带动传统玉米的生产成本下跌,实证结果显示,整个玉米行业的生产成本都会下跌,传统玉米与转基因玉米的生产量都会上升。劳动力方面,转基因玉米产业在相同的产出之下,可以雇用更少的劳动人口,释放劳动力去别的行业或者休闲。而在名义工资上,转基因玉米产业成长的幅度也比种植传统玉米产业工资幅度大,能吸引农业劳动人口从事转基因玉米生产。在情景3中,取消临储政策之后发展转基因种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更多,综合效果会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幅度约0.2%~0.5%。粮食需求方面,在发展转基因玉米政策时,会诱发粮食需求增加,主要成长来自于对于国内玉米的需求,而减少对于进口玉米的依赖。可见政策组合,在经济层面上对于国家整体有利。最后,将上述两部分实证结果结合:将实验结果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转化为消费偏好改变,作为一个冲击值,放入本文构建的GTAP-GMM模型中,考察加入消费偏好影响后,3个情景的经济影响有何变化。结果发现,国内无论是否开放转基因种植,由于消费者心理上介意转基因,对总体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冲击。同类的转基因产品价格较低,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其他产品,也会间接带动玉米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玉米的偏好较低,还会带动国产传统玉米行业的增长。综合上述消费影响结果,行业产出增加之后,会多雇佣劳动力,带动名义工资上涨,导致转基因玉米相关产业的生产增加,产业繁荣。无论中国是否开放转基因玉米种植,在消费者对转基因消费偏好的影响下,受到最大冲击的都是进口需求。价格方面,因为市场需要对转基因产品折价给消费者补偿,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是受益的(只考虑价格层面,不考虑其他,包括可能产生的风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取得最终消费品,情况变好,整体国内福利增加。
朱雄关[9](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米军,刘彦君,程亦军,李福川,刘军梅,A.莫科列茨基,徐向梅,王海燕,庞昌伟,王四海,孙永祥,王志远,徐洪峰,刘乾[10](2015)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俄罗斯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是典型的能源依赖型国家,国际石油价格的涨落直接影响着俄罗斯联邦预算的平衡和经济增长。2014年6月后,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30%的跌幅使俄罗斯损失近1 000亿美元,俄罗斯经济遭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又一次重创。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恰逢美欧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个关键节点上,下跌的原因便引发各方猜测。"市场论"认为,油价下跌是因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导致需求不振,而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等石油产出大国都宣布不减产,导致供大于求。另外,石油价格受期货和现货供应的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高,让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承受下行的压力。"阴谋论"则认为,这次石油价格暴跌,从战略上、时间节点上、宣传上都配合了美国打压俄罗斯的需要。启动金融武器,压低石油价格,联手沙特阿拉伯,打击俄罗斯,使俄罗斯失去经济支撑,从而失去对中东欧、中东、北非和乌克兰局势的介入能力。本刊编辑部特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讨论,探究此次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真正原因,从理论上论述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解析"页岩革命"后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市场之争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的影响,预测未来石油价格的基本走向,这对把脉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
二、国际能源机构2001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能源机构2001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全球镍资源产业供需格局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镍资源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2章 镍矿资源概况 |
2.1 镍的性质和用途 |
2.1.1 基本性质 |
2.1.2 应用领域 |
2.2 全球镍资源概况 |
2.2.1 全球镍资源储量及分布 |
2.2.2 全球镍矿床类型及特征 |
2.3 中国镍资源概况 |
2.3.1 中国镍资源储量及时空分布 |
2.3.2 中国镍矿床类型及特征 |
第3章 全球镍资源历史供需格局分析 |
3.1 全球镍供应历史及现状 |
3.1.1 镍矿的采选和冶炼 |
3.1.2 镍矿勘察情况分析 |
3.1.3 全球镍供应历史及现状 |
3.1.4 中国镍供应历史及现状 |
3.2 国内外镍消费历史及现状 |
3.2.1 世界消费状况 |
3.2.2 我国消费状况 |
3.3 国内外贸易状况历史及现状 |
3.3.1 世界贸易状况 |
3.3.2 我国贸易情况 |
3.4 价格走势 |
3.4.1 国际镍金属价格 |
3.4.2 国内镍金属价格 |
第4章 全球镍资源需求预测数据来源与预测理论方法 |
4.1 数据来源 |
4.2 镍资源预测研究现状 |
4.3 预测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
第5章 全球镍资源需求预测过程 |
5.1 不锈钢部门 |
5.1.1 世界不锈钢产量 |
5.1.2 我国不锈钢产量 |
5.1.3 不锈钢需求预测结果 |
5.1.4 世界不锈钢镍需求量预测 |
5.1.5 我国不锈钢产业镍需求量预测 |
5.2 电池部门 |
5.2.1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预测 |
5.2.2 电池发展趋势 |
5.2.3 电池部门镍资源需求量预测 |
5.3 电镀部门、合金铸造部门及其他部门镍资源需求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6.2.1 扩大海外镍资源开发,打破镍资源进口渠道单一局面 |
6.2.2 增大国内镍矿勘察力度,加强镍资源自身供应能力 |
6.2.3 加强资源供需格局变化研究,做好我国镍资源的全球配置 |
6.2.4 建立健全镍资源储备政策,促进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6.2.5 优化冶炼工艺,提高低品位镍矿的提炼技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际定价权与国际定价影响力 |
1.5.2 国际定价中心与期货交易所 |
1.5.3 价格发现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供求规律与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势力相关理论 |
2.1.3 期货市场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定价权的形成 |
2.2.2 能源需求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国际市场势力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期货市场与国际定价权的相关研究 |
2.2.5 简要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全球及中国煤炭能源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
3.1 煤炭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
3.1.1 全球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1.2 中国煤炭能源市场总体供需形势分析 |
3.2 煤炭能源市场贸易现状研究 |
3.2.1 全球煤炭贸易形势 |
3.2.2 中国煤炭贸易形势 |
3.3 煤炭定价方式分析 |
3.3.1 全球煤炭能源主要定价方式 |
3.3.2 中国煤炭能源定价历史变迁 |
3.4 中外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1 国际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4.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定价权的形成及构建 |
4.1 煤炭定价权的形成 |
4.1.1 煤炭能源定价权的形成 |
4.1.2 煤炭期货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 |
4.2 影响煤炭定价权的主要因素 |
4.2.1 现货市场因素 |
4.2.2 期货市场因素 |
4.3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 |
4.3.1 中国煤炭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 |
4.3.2 煤炭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现货及期货市场的传导路径 |
4.4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4.1 中国构建国际定价中心的意义 |
4.4.2 中国构建煤炭定价中心可行性分析 |
4.5 实现煤炭定价权的路径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及进口量研究 |
5.1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煤炭需求拐点预测 |
5.1.1 煤炭需求拐点理论假设 |
5.1.2 煤炭需求拐点模型 |
5.1.3 煤炭消费EKC曲线空间计量实证研究 |
5.2 基于ARMA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量预测 |
5.2.1 变量与数据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实证过程 |
5.2.4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市场势力视角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6.1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互动机理 |
6.1.1 定价权的经济学机理 |
6.1.2 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
6.1.3 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关系 |
6.2 基于PTM模型的全球主要煤炭贸易国市场势力研究 |
6.2.1 模型的选择与推导 |
6.2.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6.2.3 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2.4 全球主要煤炭进口国市场势力实证检验 |
6.3 中国煤炭能源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1 基于PTM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2 基于SMR模型的中国煤炭进口市场势力研究 |
6.3.3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能源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 |
7.1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1.1 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机制的产生 |
7.1.2 煤炭期货市场对取得煤炭定价权的意义 |
7.2 中国煤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 |
7.2.1 煤炭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2.2 煤炭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的作用机理 |
7.3 煤炭期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分析方法与理论模型 |
7.3.1 分析方法 |
7.3.2 理论模型 |
7.3.3 变量与数据来源 |
7.4 煤炭期货与煤炭现货长期与短期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期货市场的中国煤炭能源定价权研究 |
8.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1 国际煤炭价格对中国煤炭价格的期货传导路径 |
8.1.2 中国与ICE期货市场联动现实基础 |
8.2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1 期货定价机制下国际定价权的测度方法 |
8.2.2 不同期货市场联动过程中的表现 |
8.3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
8.3.1 研究方法 |
8.3.2 数据选取 |
8.4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 理查德湾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5 中国煤炭期货价格与ICE鹿特丹港煤炭期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
(4)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
1.1.2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
2.1.1 经济增长的能源要素 |
2.1.2 经济转型与能源转型 |
2.1.3 能源转型的驱动因素 |
2.2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 |
2.2.1 供需基本理论 |
2.2.2 能源转型影响天然气供需的机理 |
2.2.3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相关研究 |
2.3 天然气安全 |
2.3.1 安全天然气的内涵 |
2.3.2 天然气安全相关研究 |
3 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研究 |
3.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3.2 基于协整模型的能源需求总量预测 |
3.2.1 模型设定 |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3 协整检验 |
3.2.4 预测结果分析 |
3.3 基于结构化模型的能源需求结构预测 |
3.3.1 模型设定 |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3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
3.3.4 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
3.3.5 两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3.4 中国天然气预测需求量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油气峰值理论的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 |
4.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4.2 模型和方法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3 情景假设 |
4.3 天然气峰值预测实证结果 |
4.3.1 不同情况下的结果比较 |
4.3.2 日益扩大的天然气供需缺口 |
4.4 从能源投资回报值视角分析天然气峰值 |
4.4.1 能源投资回报值:一个微观视角 |
4.4.2 能源投资回报值的比较 |
4.4.3 能源投资回报值与天然气峰值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5.2 模型和方法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3 以中国数据实证研究为例 |
5.3.1 趋势性指标 |
5.3.2 波动性指标 |
5.4 进一步研究:中美两国实证比较 |
5.4.1 对标国家的选择和分析 |
5.4.2 两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比较 |
5.4.3 实证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选择的综合比较 |
6.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
6.2 模型和方法 |
6.3 指标设定及数据分析 |
6.3.1 资源潜力 |
6.3.2 技术经济 |
6.3.3 产业发展 |
6.3.4 生态环境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不同视角权重计算与分析 |
6.4.2 以企业视角综合评价为例 |
6.4.3 三种情景下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供给侧措施 |
7.2.2 需求侧措施 |
7.2.3 体制机制改革 |
7.2.4 金融市场措施 |
附录A 论文相关基础数据 |
附录B 论文相关程序代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述评 |
1. 相关理论 |
2. 相关研究述评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经济增长进程中能源消费规模与结构的演进 |
一、印度能源供求变化的轨迹与发展 |
1. 印度能源产需缺口的动态变化 |
2. 印度能源政策的变迁及能源改革的推进 |
二、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演进 |
1. 印度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发电产能的发展 |
2. 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扩大 |
三、印度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化轨迹 |
四、印中美日能源消费演进对比分析 |
1. 能源消费量及能源强度 |
2. 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 |
3. 能源贸易及进口依赖 |
4. 能源部门系统运营管理及相关政策举措 |
5.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相关拐点对比分析 |
五、印度能源消费的特征 |
1. 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
2. 碳排放量持续扩大 |
3. 能源对外依赖度高企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
一、印度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2. 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
二、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
1. 模型构建 |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 实证分析结果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
一、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效应 |
1.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
2. 印度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
二、印度的碳排放规模与碳排放强度 |
1. 碳排放总量与结构特征 |
2. 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轨迹 |
三、印度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 |
1. 模型构建 |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 实证分析结果 |
四、印度碳减排的不确定性及其成因分析 |
1. 相对碳减排 |
2. 绝对碳减排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 |
一、印度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规模收敛性分析 |
1. 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验证 |
2. 对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 |
二、印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分析 |
1. 碳排放、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 |
2. 解耦指标与解耦路径分析 |
三、印度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改进 |
1. 能源消费的GDP增长弹性系数 |
2. 能源强度的变化 |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 |
1.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 |
2. 宏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3. 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 |
五、制约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 |
1. 资源供给的约束 |
2. 环境的约束 |
六、应对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的路径分析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 |
2. 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能源缩略术语表 |
附录2: 电力流程简图和热能流程简图 |
附录3: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及GDP变动表 |
附录4: 印度石油/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
附录5: 印中美日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
附录6: 印度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表 |
附录7: 印度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 |
附录8: 印度电力传输线路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系统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标度理论 |
2.3.1 测量的层次及意涵 |
2.3.2 量表的结构 |
2.3.3 层次分析法(AHP)中的标度 |
2.3.4 心理物理学定律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 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现状 |
2.5.1 中国天然气产业现状 |
2.5.2 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构成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与系统标度方法 |
3.1 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分析 |
3.1.1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系统形态分析 |
3.1.2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系统结构分析 |
3.1.3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系统行为分析 |
3.1.4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系统功能分析 |
3.1.5 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环境分析 |
3.1.6 中国天然气产业系统分析小结 |
3.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 |
3.2.1 理论推演 |
3.2.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方法 |
3.3.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的界定 |
3.3.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构建原则 |
3.3.3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划分标准 |
3.3.4 天然气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标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3.4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的优化 |
3.4.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优化的原则 |
3.4.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优化的目标 |
3.4.3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优化的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保障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及优化 |
4.1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的测度指标 |
4.1.1 中国天然气来源构成 |
4.1.2 基于产业保障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的测度指标 |
4.2 多维天然气供给国家实力的标度 |
4.2.1 多维天然气供给国家实力模型 |
4.2.2 多维天然气供给国家实力的标度 |
4.3 基于天然气供给的全球合作程度的标度 |
4.3.1 基于天然气供给的全球合作程度的评价标准 |
4.3.2 基于天然气供给的全球合作程度的标度 |
4.4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 |
4.5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优化 |
4.5.1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优化及合理性性检验 |
4.5.2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的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业协调性的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标度及优化 |
5.1 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的测度指标 |
5.2 天然气产业的系统结构测度指标的标度区间 |
5.2.1 天然气变异系数标度 |
5.2.2 天然气月不均匀系数标度 |
5.2.3 城市天然气应急系数标度 |
5.2.4 县城天然气应急系数标度 |
5.3 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标度 |
5.4 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标度优化 |
5.4.1 天然气产业系统结构标度优化及合理性性检验 |
5.4.2 天然气产业产业系统结构标度优化的敏感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产业发展潜力的天然气产业系统行为标度及优化 |
6.1 天然气产业系统行为标度的测度指标 |
6.2 天然气产业的系统行为测度指标的标度区间 |
6.2.1 世界天然气产销比标度 |
6.2.2 世界探明储量累计可开采时间标度 |
6.2.3 中国天然气产销比标度 |
6.2.4 中国探明储量累计可开采时间标度 |
6.2.5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率标度 |
6.2.6 天然气管道密度标度 |
6.2.7 天然气异地利用系数标度 |
6.3 天然气产业系统行为标度 |
6.4 天然气产业系统行为标度的优化 |
6.4.1 天然气产业系统形态标度优化及合理性性检验 |
6.4.2 天然气产业产业系统行为标度优化的敏感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产业发展效益的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及优化 |
7.1 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的测度指标 |
7.2 天然气产业的系统功能测度指标的标度区间 |
7.2.1 中国城市天然气覆盖率标度 |
7.2.2 中国县城天然气覆盖率标度 |
7.2.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标度 |
7.2.4 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标度 |
7.3 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 |
7.4 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的优化 |
7.4.1 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优化及合理性性检验 |
7.4.2 天然气产业系统功能标度优化的敏感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组合分析及优化 |
8.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化模拟 |
8.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条件的确定 |
8.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数据收集 |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运行 |
8.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测度指标的组合优化 |
8.2.1 模拟不同政治、经济、市场环境下17 个指标的变异区间 |
8.2.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测度指标变异区间的优化及检验 |
8.3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的评价和预测 |
8.3.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的评价 |
8.3.2 不同情景下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的评价 |
8.4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的总体优化 |
8.4.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刻度的最优组合 |
8.4.2 系统标度刻度的最优组合的验证 |
8.5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的验证及补充 |
8.5.1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验证及补充 |
8.5.2 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标度的验证及补充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成品油 |
2.1.2 成品油价格 |
2.1.3 成品油市场 |
2.2 石油及成品油价格波动的相关理论 |
2.2.1 可耗竭资源理论 |
2.2.2 幔源油气论 |
2.2.3 价格均衡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2.2.5 地缘政治理论 |
2.2.6 金融投机理论 |
2.2.7 石油美元理论 |
第3章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 |
3.1.1 政府单一定价阶段(1953—1980) |
3.1.2 双轨制阶段(1981—1997) |
3.1.3 与国际市场联动阶段(1998—2005) |
3.1.4 有控制的间接接轨阶段(2006——至今) |
3.2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展现状 |
3.2.1 完善调控程序 |
3.2.2 加快市场化步伐 |
3.3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 |
3.4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成品油产业的SCP分析 |
4.1 市场结构(S)分析 |
4.1.1 市场集中度分析 |
4.1.2 产品差异化分析 |
4.1.3 进入壁垒分析 |
4.2 市场行为(C)分析 |
4.2.1 价格行为分析 |
4.2.2 非价格行为分析 |
4.2.3 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4.3 市场绩效(P)分析 |
4.3.1 资源配置效率 |
4.3.2 规模经济水平 |
4.3.3 资本利润率 |
4.3.4 X--非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构成及波动分析 |
5.1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构成分析 |
5.1.1 原油成本分析 |
5.1.2 加工成本分析 |
5.1.3 流通环节成本分析 |
5.1.4 税费分析 |
5.1.5 企业利润分析 |
5.2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
5.2.1 基于季节调整模型分析 |
5.2.2 HP滤波分解模型分析 |
5.3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基于石油特性的价格波动 |
5.3.2 基于石油金融属性的价格波动 |
5.3.3 基于地缘政治的价格波动 |
5.3.4 基于商品属性的价格波动 |
5.4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效应分析 |
5.4.1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国内总产值的影响 |
5.4.2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物价指数的影响 |
5.4.3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成品油价格体系与调控政策的经验借鉴 |
6.1 国际石油市场与价格体系 |
6.1.1 OPEC的崛起 |
6.1.2 国际能源机构的成立 |
6.1.3 石油期货市场的形成 |
6.1.4 国际原油价格体系 |
6.2 典型国家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1 美国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2 日本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3 韩国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4 其他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3 典型模式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建议 |
7.1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原则 |
7.2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步骤 |
7.2.1 下放权利加强监管 |
7.2.2 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
7.2.3 降低壁垒放宽准入 |
7.3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相关政策 |
7.3.1 供应管理政策 |
7.3.2 需求引导政策 |
7.3.3 价格监管政策 |
7.3.4 税收调节政策 |
7.3.5 价格保险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假设 |
1.3.1 消费层面研究假设 |
1.3.2 宏观GTAP-GMM模型研究假设 |
1.4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研究 |
2.1.1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
2.1.2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度与购买态度 |
2.1.3 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2 中国玉米产业相关研究 |
2.2.1 供需现状 |
2.2.2 种植角度 |
2.2.3 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与评述 |
2.3 转基因技术 |
2.3.1 转基因技术应用现状 |
2.3.2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种植的应用 |
2.3.3 转基因技术文献计量研究 |
2.3.4 转基因技术应用总结 |
2.4 农产品供需预测模型 |
2.4.1 主要供需预测模型 |
2.4.2 有关转基因议题的研究 |
2.4.3 WTP和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结合 |
2.5 DNDC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
3.1 问卷设计 |
3.2 问卷数据与分析 |
3.2.1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接受度调查 |
3.2.2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购买态度调查 |
3.2.3 受访者对不同类型转/非转基因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支付意愿 |
4.1 实验标的物选择 |
4.2 实验对象与实验流程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流程 |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3.1 实验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4.3.2 实验数据的OLS回归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TAP-GMM模型及数据库构建 |
5.1 国际玉米种植和生产概况 |
5.2 国际玉米贸易概况 |
5.3 中国玉米进出口概况 |
5.4 GTAP-GMM模型构建 |
5.5 GTAP-GMM数据库介绍与国家合并 |
5.6 数据库拆解与更新 |
5.6.1 传统玉米产业拆解 |
5.6.2 数据库更新校准 |
5.6.3 转基因玉米资料拆解 |
5.7 转基因玉米种植生产技术估计 |
5.7.1 DNDC模型介绍与数据库说明 |
5.7.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玉米发展转基因政策影响评估 |
6.1 情景设计 |
6.1.1 取消玉米临储政策 |
6.1.2 国内发展转基因玉米的“三步走”情景 |
6.2 实证结果 |
6.2.1 宏观经济影响 |
6.2.2 玉米产业与相关产业 |
6.2.3 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结果 |
6.3 粮食安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消费者偏好的经济影响和分析 |
7.1 消费者偏好情景设计 |
7.2 宏观经济影响 |
7.3 转基因玉米相关中下游产业产出变动情况 |
7.4 转基因玉米产品的消费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微观消费者实证的主要结论 |
8.1.2 宏观CGE模型实证结果 |
8.1.3 消费偏好影响下的政策效果评估 |
8.2 本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消费偏好变量与消费者相关方程式(QP1_GCON)构建 |
附件二:GTAP模型介绍 |
附件三 利用SplitCom拆分数据库流程 |
附件四 价格扭曲变量操作说明 |
附件五 消费者调查问卷(A) |
附件六 消费者调查问卷(B)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主要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俄罗斯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经济的显着特征是油气资源的金融属性凸显 |
(二)能源经济与定价权缺失的矛盾影响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
1.油价剧烈波动冲击俄罗斯金融体系甚至危及金融安全。 |
其一,油价暴涨暴跌破坏了俄罗斯国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
其二,油价动荡破坏了俄罗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
2.油价下跌引发的危机危及实体经济安全。 |
其一,油价下跌引发俄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甚至出现经济衰退。 |
其二,可能导致国家重点产业被并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其三,严重冲击俄经济发展模式。 |
程亦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
(一)“阴谋论”缺乏真凭实据,且难以自圆其说 |
(二)国际油价下跌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
首先,美元汇率走强是引发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 |
其次,需求不足导致市场价格向买方倾斜。 |
再次,“页岩革命”带来的市场预期强烈抑制了国际油价。 |
(三)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积极的一面 |
李福川(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
刘军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第一,保护市场份额: |
第二,打击政治对手: |
第三,遏制竞争对手: |
[俄]A.莫科列茨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分析中心助理研究员) |
徐向梅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一)石油生产过剩和需求下降 |
(二)“阴谋论” |
(三)伊斯兰国”的发展 |
(四)替代能源的开发——以欧盟国家为例 |
(五)结语 |
王海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副处长、高级经济师) |
(一)石油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的双重驱动及市场预期导致国际油价下跌 |
(二)欧佩克与美国或传统产油国与新兴产油国之争是油价下跌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
(三)预期:国际石油市场中短期供应宽松,油价在波动中缓慢回升 |
庞昌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教授] |
(一)苏联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开始依赖油气出口 |
(二)美元对卢布汇率与国际油价的关联性分析 |
(三)俄罗斯经济难以摆脱油价掣肘 |
(四)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王四海(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楚天—中国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一)从历史视角审视,美国以石油为武器打击俄罗斯的历史由来已久 |
(二)20世纪美国用石油为武器埋葬了苏联 |
(三)2014年油价暴跌系美国多手段操控下的一场打击俄罗斯的阴谋 |
(四)油价下跌和美欧制裁使俄罗斯蒙受的损失 |
(五)俄罗斯经济冲出“重围”的路径 |
(六)中国应警惕美国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油气发展动向 |
孙永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
(一)油价下跌及其对俄经济的影响 |
1.国际油价下跌动态。 |
2.油价下跌的原因。 |
(1)世界石油需求减少。 |
(2)“页岩革命”。 |
(3)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 |
(4)美元的强化。 |
(5)投资者对石油期货贸易的失望。 |
3.油价下跌对俄经济的影响。 |
(二)2015年俄经济是否会全面衰退 |
1.经济全面衰退的概念和现实。 |
2.俄经济是否会全面衰退的数据分析。 |
(1)GDP指标的变化。 |
(2)外债和黄金外汇储备。 |
(3)预算赤字。 |
(4)通胀水平。 |
(5)卢布贬值。 |
(6)经济缓慢增长。 |
(三)俄经济发展近况和前景预测 |
1.2015年1~5月俄经济发展简况。 |
2.俄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
徐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一)全球页岩油商业化生产现状 |
(二)页岩油产量增加是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三)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四、国际能源机构2001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全球镍资源产业供需格局分析及预测[D]. 崔伟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中国煤炭能源国际定价权研究[D]. 苏梦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D]. 谢明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 金莉苹. 云南大学, 2018(04)
- [6]中国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标度及优化研究[D]. 曹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D]. 刘欣瑜.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8]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D]. 田谧.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 [10]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俄罗斯经济增长[J]. 米军,刘彦君,程亦军,李福川,刘军梅,A.莫科列茨基,徐向梅,王海燕,庞昌伟,王四海,孙永祥,王志远,徐洪峰,刘乾. 欧亚经济, 2015(05)
标签:期货市场论文; 新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