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解决群众集体越级上访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史晨[1](2021)在《属地管理背景下基层越级上访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Z区为例》文中提出
李静[2](2020)在《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访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发挥着人民群众权利救济、信息沟通、民主监督的作用,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是,近年来,信访权利出现了被滥用的趋势,非正常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非正常上访,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以丰镇市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从行政类、涉法涉诉类及“三跨三分离”类信访事项不同的侧面选择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对丰镇市近几年非正常上访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寻求非正常上访产生的原因、处置机制的弊端,进而寻求治理非正常上访的对策,以期为非正常上访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正文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信访和非正常上访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的简要阐述。第二部分是通过深入剖析四个典型非正常上访案例,得出其共性特征和丰镇市非正常上访的一般特性。第三部分是非正常上访成因的分析,主要从社会因素、信访体制因素、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治理非正常上访提出对策,包括加大源头控制力度、加大依法解决问题力度和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梁雄强[3](2020)在《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访制度是基层政府与群众相互沟通联系的纽带,长久以来,对社会矛盾的化解、群众利益的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巩固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缠访、闹访、越级访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信访扩大至涉法涉诉、土地纠纷等非信访处理范围,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信访问题处理难度同样随之加,基层政府疲于应对大量繁杂的信访工作任务。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基层信访解决方案对解决农村矛盾纠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清市龙田镇为例,在社会治理视域下,采取座谈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类比分析、信访满意度分析等方法和理论对龙田镇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福清市龙田镇群众信访现状中信访涉及范围广、焦点问题突出、信访总量大、以访代诉严重、化解难度加大等问题。(2)福清市龙田镇基层信访工作中存在依法分类不明、信访体制结构冗杂、信访机构职权不清、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是造成当前信访环境的原因。(3)龙田镇基层信访工作应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吸收国内外丰富的信访理论成果,深入学习国内基层信访实践的优秀案例,建立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多元化机制,建立群众上访预警制度,实行领导班子坐班接访,多部门联动办访制度。增强基层信访力量,加强基层干部依法执政理念,提高服务群众意识,依法分类,规范信访程序,完善适合龙田镇的信访工作机制。
蔡国飞[4](2020)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农村信访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也随之增加。面对新环境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及各种不确定突发因素,各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的任务日趋繁重,特别是对我国制度尚未健全的农村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来说。不断变换的社会新势态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以笔者工作所在A县为例,从自身工作中所接触的实践性问题角度出发,分析农村纪检信访的现状,浅析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信访工作,走出现实困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对A县农村信访概况、特点、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进行梳理基础上,得出其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职能“三转”尚不到位、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办理的质量不高、个别信访问题查处后处理难与基层办信人员流动大、办信能力不足。其次,探究导致A县农村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关法规不完善、宣传教育开展较少,群众认识不高、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办理程序规范性不高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最后,从完善信访相关制度、注重宣传教育,改善信访环境、提成信访程序性,注重信访实效与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完善A县农村信访工作的对策。本文通过对A县农村信访现状调研,探究农村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浅析产生的原因,为加强农村信访工作、解决农村信访存在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信访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作用。
李志浩,朱荣瑞[5](2020)在《乡镇政府资源整合与农村信访治理——基于豫北梨镇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访是社会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重要的合法化途径,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机制。梨镇政府在河道专项治理过程中依法拆除养殖户的违规圈舍,引发了养殖户的越级集体上访。对梨镇政府成功治理养殖户越级集体上访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可以为此类上访事件的妥善解决提供一个研究范例。通过访谈法,对案例中的部分村干部、养殖户、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和研究后发现:乡镇政府通过运用本级政府的治理资源,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治理政策,获得村庄层面的村民的支持,利用养殖户自身有利于息访的因素,能够成功地化解养殖户的越级集体上访行为。养殖户的息访,促进了河道专项治理的成功。乡镇政府通过整合治理资源,能够完成信访治理和其他方面的乡镇治理。
何健[6](2020)在《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群众关切的矛盾问题得不到及时就地解决,引发矛盾上交、信访上行的现象越发突出,成为当前各级政府不可忽视的治理难题。本文以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做法为研究对象,聚焦赋能基层及时就地调处化解信访矛盾这一关键,通过案例描述再现治理过程的全貌,以调查研究呈现治理的真实效果,用实证分析解剖治理途径总结具体经验。分别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指引,对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做法的三个维度——服务型政府的社情民意平台、多方联动的矛盾纠纷治理、委托代理的信访工作机制——展开剖析,阐释由被动受理办理向主动源头防范转变、粗放式管理向高效能治理转变、维稳思维向求解思维转变的工作理念,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探寻切实有效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及时就地化解在基层的治理新路径,努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的基层信访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文丰富了我国基层信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对其他城市的基层信访治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冯名泽[7](2020)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文中指出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促使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不断加快速度建设城镇化,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以及翻新改造城市项目增加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必然引起拆迁部分农民的房屋、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在征地拆迁、农民安置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补偿等问题越来越复杂,使得基层的政府如社区征地拆迁工作有效开展困难重重,不但会引发诸多的主体利益矛盾纠纷,而且会导致征地拆迁爆发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难以协调,频繁出现因征地拆迁引起的上访事件,成为了基层信访的症结问题所在,加大了基层信访局开展工作的难度。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广东省阳江市金华街道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基层信访问题的症结,深入研究分析征地拆迁引起各方利益主体矛盾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有效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的诸多问题。首先,通过对广东省阳江市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及征地拆迁信访种类及特征研究,得出其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利益冲突包括:强行征收拆迁引发的冲突、利益补偿引发的冲突、拆迁安置后对新环境不适应引发的冲突、开发商与拆迁户利益对立引起的冲突、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冲突和农户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导致冲突。其次,得出金华街道征地拆迁信访存在的问题包括: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对地方政府职能缺乏有效监管、拆迁安置过程中的不合规和信访问题化解过程过度求稳。导致征地拆迁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利益决策、信访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和信访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最后,从加强征地拆迁信访法制化建设、征地拆迁民主政治的突破、创新征地拆迁信访机制和完善征地拆迁信访监督协调机制方面提出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类信访对策。
曾一致[8](2020)在《晋江市越级上访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级上访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蕴含极大的风险,是现在政府信访治理的重点难题,它不但对现有法律体系带来较大冲击,还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县域治理是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节点,解决好县域越级上访问题,对政府有序治理群众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晋江现为福建省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其越级上访压力是最大的。晋江对越级上访治理的做法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通过研究和优化晋江越级上访治理的实践对整体性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晋江越级上访的治理为对象进行研究,运用博弈理论,对越级上访产生根源进行分析,考察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做法,并以善治理论为依据,提出治理越级上访的优化措施。通过对晋江越级上访问题治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晋江越级上访的数量较大,层级分布呈“金字塔”型,群众诉求主要集中在劳资纠纷、涉法涉诉、土地纠纷和房屋征迁等内容上。晋江政府重视越级上访问题的治理,取得一些成效,但也面临治理上的诸多困境,主要有:群众上访“谋利化”、政府维稳行为异化、源头治理能力偏弱、涉访涉诉难以分离、依法处置难度大、“线上治理”功能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利益博弈矛盾冲突、压力传导中的责任体系不科学、依法分流中的制度刚性不足、首办治理中的办理不及时等。针对上述问题,以善治理论和博弈论为依据,从利益层面、机制层面、执行层面、时效层面、场域层面和基层层面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袁迪[9](2020)在《山东省R镇越级上访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越级上访治理工作的开展是连接基层群众与上级职能政府和职能单位的桥梁。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去争取、反馈自身的合法合理诉求,维护自身的利益;政府机关可以通过信访的渠道了解到基层群众主要集中的矛盾、突出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好的维护基层主体的社会稳定,营造和谐良好的基层发展繁荣事态,越级上访治理工作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手段和政府职能工作来抓。但由于基层群众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与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薄弱之间的矛盾,导致乡镇出现的越级上访事件数量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的形式,如何能够按照规章制度、依法合理的处理好基层的越级上访问题,对于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以及信访部门是一个非常急切、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R镇现阶段越级上访现状以及开展治理工作的情况和实践进行分析后,对现阶段越级上访的基本情况、越级上访人的利益诉求展开了剖析,指出R镇治理和法制建设体系的情况经验做法。指出在进行越级上访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治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群众上访信息传达断层、非法越级上访攀升、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和群众对越级上访认知不足等问题。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基层干部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治理工作终结和考核制度不科学、反馈问题的渠道不畅通、非法越级上访治理力度和手段有限、社会力量准入渠道和政策支撑不够,以及信访制度宣传力度不够。综合分析后,本文提出基层政府在解决越级上访的治理对策和建议包括:强化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方式、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R镇信访渠道、依法治理民众非法越级上访、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协同治理、加强信访人法制教育和宣传力度。
葛亚雄[10](2020)在《进京上访现象的原因与治理 ——以Y市2009年-2018年进京上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衍生出的信访问题逐渐从政治边缘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部分负面案件成为占据一时舆论制高点的热点话题。信访制度这一带有鲜明中国特色标签的政治制度,一方面在反映民众利益诉求、缓冲矛盾冲突、平衡利益关系等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带来的上访量常年居高不下,“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等问题严重,甚至导致极端个人事件等不和谐因素加剧,这让政府、专家学者等对现行信访制度和具体实施行为的利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带来了深度的思考。当前影响最大、行为最激烈的进京上访现象更是成为了中央、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上访人员之间层层利益关系直接博弈的展现,近年来虽有整治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了信访诉求未能高效化解,地方政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中央面临“支持”和“维稳”两难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Y市近10年来进京上访数据和案例等实证研究发现,进京上访现象频发不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转型加速期导致矛盾丛生,法律制度的滞后等大背景造成矛盾冲突的叠加升级,其次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缺失是导致上访行为的直接原因,再次部分上访群众存在心理偏差,容易越过地方政府采取进省进京上访表达诉求。因此,改善进京上访现象频发的现状不仅仅是完善信访制度,还必须全方位系统化寻求策略,推进法治化进程,规范信访秩序,全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回归价值本位,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成为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有效解决群众集体越级上访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解决群众集体越级上访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案例分析法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信访 |
2.非正常上访 |
(二)相关理论 |
1.社会冲突安全阀理论 |
2.社会治理理论 |
二、非正常上访的现状——基于丰镇市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非正常上访的典型案例 |
1.案例一:郭某夫妇反映企业转制、伤残军人待遇等问题 |
2.案例二:农牧、技校定向生等学生群体要求安排工作的问题 |
3.案例三:杜某某反映乌海市城镇拆迁问题(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 |
4.案例四:富邦现代城部分业主与富邦公司合同纠纷问题(涉法涉诉) |
(二)本文案例选取标准 |
1.多样性 |
2.代表性 |
3.完整性 |
4.真实性 |
(三)典型案例的共性分析 |
1.上访时间长、次数多 |
2.行为的违法性 |
3.择机信访情况严重 |
(四)丰镇市非正常上访的整体特征 |
1.非正常上访数量占比大 |
2.越级访问题严峻 |
3.重复访问题严重 |
4.群体访现象突出且出现严密的组织性 |
5.一些上访者把上访作为敛财的渠道 |
三、非正常上访成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1.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增加 |
2 部分群众的“清官情结”深厚 |
3.部分舆论的不当引导 |
(二)信访体制因素 |
1.依法信访实施不畅 |
2.信访终结制度形同虚设 |
3.信访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
4.信访考核机制不合理 |
(三)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因素 |
1.领导决策科学论证不足 |
2.少数部门和干部的作风问题 |
四、治理非正常上访的对策研究 |
(一)加大源头控制力度 |
1.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 |
2.提高政府服务群众能力 |
3.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
4.加强情报信息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 |
(二)加大依法解决问题力度 |
1.加快信访立法 |
2.依法分类办理信访事项 |
3.大力加强法制的宣传工作 |
(三)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
1.加强信访工作者作风建设 |
2.建立高素质专业信访干部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镇信访工作 |
2.1.2 越级上访与非正常上访 |
2.1.3 信访调解与司法诉讼 |
2.1.4 信访工作的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安全阀理论 |
2.2.2 社会治理理论 |
2.2.3 RATER模型工具 |
3 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分析 |
3.1 龙田镇信访现状 |
3.1.1 信访量状况 |
3.1.2 群众解决问题渠道 |
3.1.3 信访目的多元化 |
3.1.4 信访压力和化解难度 |
3.1.5 信访干部办访能力 |
3.2 信访的特点及工作内容的典型案例 |
3.2.1 特点:内容多样且焦点问题突出 |
3.2.2 信访工作的典型案例 |
3.3 信访处置成效 |
3.4 小结 |
4 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满意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调查样本 |
4.2.1 信访工作客体 |
4.2.2 信访工作主体 |
4.3 龙田镇信访工作主体对基层信访的服务态度分析 |
4.4 龙田镇信访工作客体总体满意度分析 |
4.4.1 信赖度方面评估 |
4.4.2 专业度方面评估 |
4.4.3 有形度方面评估 |
4.4.4 反应度方面评估 |
4.4.5 同理度方面评估 |
4.5 小结 |
5 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信访体制不清晰 |
5.2 对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引导和宣传不足 |
5.3 农村监督、管理机制不规范 |
5.4 各部门依法执政意识不高 |
5.5 考核机制有偏差,基层责大权轻 |
5.6 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不足 |
5.7 小结 |
6 先进地区信访工作经验梳理及借鉴 |
6.1 铜川市"三个信访"实践经验梳理及借鉴 |
6.1.1 经验梳理 |
6.1.2 工作启示 |
6.2 淮安市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经验梳理及借鉴 |
6.2.1 经验梳理 |
6.2.2 经验启示 |
6.3 道县"五个一"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经验梳理及借鉴 |
6.3.1 经验梳理 |
6.3.2 经验启示 |
6.4 肥西县"三个确保"破解重复信访难题的经验梳理及借鉴 |
6.4.1 经验梳理 |
6.4.2 经验启示 |
7 龙田镇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
7.1 改善现龙田镇信访工作方式和程序 |
7.1.1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
7.1.2 规范信访程序化办理 |
7.1.3 实行领导班子坐班接访 |
7.1.4 建立群众上访的预警机制 |
7.1.5 建立乡镇信访多部门联动体系 |
7.2 坚持诉访分离,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宣传 |
7.2.1 实施依法分类 |
7.2.2 设立信访工作法律咨询办公室 |
7.2.3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法制宣传 |
7.3 加强龙田镇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缓解群干矛盾 |
7.4 强化基层干部依法执政理念 |
7.4.1 建立法治化维稳机制 |
7.4.2 转变基层干部执政行为 |
7.5 信访制度机制改革创新,监督执纪与激励保障协同共进 |
7.6 增强基层信访工作力量 |
7.6.1 健全信访工作载体 |
7.6.2 配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 |
7.6.3 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素质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4)纪检监察工作中农村信访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纪检监察农村信访概念界定 |
2.1.1 纪检监察农村信访的含义 |
2.1.2 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工作的性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安全阀”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3章 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工作现状 |
3.1 A县纪检监察机构概况 |
3.2 A县纪检监察农村信访概况及特点 |
3.2.1 A县纪检监察农村信访概况 |
3.2.2 A县纪检监察农村信访特点 |
3.3 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办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
3.3.1 采取的措施 |
3.3.2 取得的成效 |
第4章 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1 职能“三转”不到位 |
4.1.2 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办理质量不高 |
4.1.3 个别信访问题查处后处理难 |
4.1.4 基层办信人员流动大、办信能力不足 |
4.2 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信访相关法规不完善 |
4.2.2 宣传教育开展较少,群众认识不高 |
4.2.3 办理程序规范性不高 |
4.2.4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
第5章 完善A县纪检监察中农村信访工作的对策 |
5.1 完善信访相关制度 |
5.1.1 完善农村纪检信访的终结制度 |
5.1.2 科学建立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工作的考核制度 |
5.2 注重宣传教育,改善信访环境 |
5.2.1 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性 |
5.2.2 提高纪检监察农村信访工作宣传针对性 |
5.2.3 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
5.2.4 注重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 |
5.3 提升信访的程序性,注重信访实效 |
5.3.1 强化干部责任意识 |
5.3.2 进一步推动“三转”工作落实 |
5.3.3 强化督查督办 |
5.3.4 强化组织协调 |
5.3.5 强化问题线索管理 |
5.4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
5.4.1 提升纪检干部思想认识,筑牢的思想防线 |
5.4.2 规范纪检监察干部的准入管理机制 |
5.4.3 加强干部业务能力培训 |
5.4.4 提高干部待遇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乡镇政府资源整合与农村信访治理——基于豫北梨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案例概况 |
(一)拆除违建的奖补政策 |
(二)养殖户上访过程介绍 |
(三)河道专项治理成果 |
三、资源整合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治理技术分析 |
(一)乡镇政府自有的资源治理 |
1.庄里公家人的关系治理。 |
2.驻村干部的职责治理。 |
3.村干部的动员治理。 |
(二)乡镇政府合理的政策规划与实践 |
1.相对“公平”的奖励标准。 |
2.解决养殖户后顾之忧。 |
3.对上访“开口子”的严控。 |
(三)村庄层面的群体压力 |
1.大洪水的集体记忆。 |
2.养殖户“以邻为壑”的养殖行为。 |
3.农村的阶层分化。 |
(四)信访人员的自身因素 |
1.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养殖户。 |
2.“搬不走”的养殖户。 |
3.丧失“弱者武器”的养殖户。 |
四、结语 |
(6)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案例选取的典型性 |
1.3.1 成都市经济社会矛盾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
1.3.2 成都市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国具有先发性 |
1.3.3 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在全国具有影响性 |
1.4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1.6.1 分析框架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案例的描述 |
2.1 案例产生的背景 |
2.1.1 成都市信访形势概况 |
2.1.2 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必要性 |
2.1.3 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现实基础 |
2.2 案例实施的过程 |
2.2.1 决策谋划阶段 |
2.2.2 决策试点阶段 |
2.2.3 决策推行阶段 |
2.3 案例的主要做法 |
2.3.1 创建平台收集社情民意 |
2.3.2 多方联动排查化解矛盾 |
2.3.3 多元参与代理群众信访 |
2.4 案例的实际效果 |
2.4.1 案例数据的来源 |
2.4.2 案例数据呈现出的效果 |
第三章 基于服务型政府的社情民意平台分析 |
3.1 创建平台收集社情民意扩充了群众参与 |
3.1.1 夯实了信访服务群众的基层基础 |
3.1.2 群众潜在诉求以意见建议方式呈现 |
3.1.3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矛盾摩擦减少 |
3.2 扩大群众参与的原因 |
3.2.1 从掌舵角色变为服务角色 |
3.2.2 进行广泛的对话和沟通 |
3.2.3 更重视人的参与和关怀 |
3.3 创建平台收集社情民意的经验 |
3.3.1 共建共享融合打造工作场景 |
3.3.2 双线并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
3.3.3 梳理转化及时回应群众期盼 |
第四章 基于多方联动的矛盾纠纷治理分析 |
4.1 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了治理效能 |
4.1.1 多数矛盾纠纷在发生之初被排查出来 |
4.1.2 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多数得到有效调处 |
4.1.3 分析研判形势避免矛盾纠纷升级变大 |
4.2 提高治理效能的原因 |
4.2.1 以齐抓共管的方式发现矛盾 |
4.2.2 以调和协商的途径化解纠纷 |
4.2.3 以持续的过程做好预警预防 |
4.3 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 |
4.3.1 动态排查及时发现矛盾纠纷 |
4.3.2 协调联动及早解决矛盾纠纷 |
4.3.3 强化研判防范矛盾纠纷升级 |
第五章 基于委托代理的信访工作机制分析 |
5.1 委托代理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
5.1.1 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倾诉问题 |
5.1.2 提高了信访事项的办理质效 |
5.1.3 减轻了基层的信访工作负担 |
5.2 实现问题及时就地解决的原因 |
5.2.1 代理员专业性强减少了走弯路 |
5.2.2 代理员督促责任落实提高了质效 |
5.2.3 代理员协调资源提升了解决动能 |
5.3 委托代理解决信访问题的经验 |
5.3.1 建立四级信访代理员体系 |
5.3.2 实行两级信访代理工作机制 |
5.3.3 落实责任推动信访问题解决 |
第六章 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启示 |
6.1 创建社区信访服务平台夯实治理基础 |
6.1.1 融合共建基层服务场景 |
6.1.2 党建引领基层服务工作 |
6.1.3 广泛收集基层社情民意 |
6.2 多方联动排查化解矛盾提高治理效能 |
6.2.1 动态排查及时发现矛盾 |
6.2.2 协商调处及早化解矛盾 |
6.2.3 强化研判做好预警预防 |
6.3 多元参与代理群众信访解决治理难题 |
6.3.1 组建系统性的信访代理员体系 |
6.3.2 建立高效的信访代理工作机制 |
6.3.3 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事要解决”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访途径的调查问卷 |
(7)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快速城镇化 |
2.1.3 土地征收 |
2.1.4 征地拆迁 |
2.1.5 征地拆迁信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利益诉求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冲突理论 |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现状及利益诉求分析 |
3.1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概况 |
3.2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的特性 |
3.2.1 信访人群体性高、组织性强 |
3.2.2 信访方式极端 |
3.2.3 信访诉求“善变” |
3.2.4 信访内容繁杂 |
3.3 快速城镇化下征地拆迁信访利益诉求分析 |
3.3.1 经济及情感类因素引发的农民上访 |
3.3.2 对征迁过程不满引发的农民上访 |
3.3.3 社会保障不力引发的农民上访 |
第四章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金华街道征地拆迁信访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种类及特点 |
4.1.1 金华街道快速城镇化进程概况 |
4.1.2 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种类 |
4.1.3 征地拆迁信访的特点 |
4.2 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引发的利益冲突分析 |
4.2.1 强行征收拆迁引发的冲突 |
4.2.2 利益补偿引发的冲突 |
4.2.3 拆迁安置后对新环境不适应引发的冲突 |
4.2.4 开发商与拆迁户利益对立引起的冲突 |
4.2.5 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冲突 |
4.2.6 农户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导致冲突 |
4.3 征地拆迁信访存在的问题 |
4.3.1 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 |
4.3.2 对地方政府职能缺乏有效监管 |
4.3.3 拆迁安置过程中的不合规 |
4.3.4 信访问题化解过程过度求稳 |
4.4 征地拆迁信访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
4.4.2 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利益决策 |
4.4.3 信访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
4.4.4 信访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类信访对策 |
5.1 加强征地拆迁信访法制化建设 |
5.1.1 建立完善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 |
5.1.2 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 |
5.1.3 完善征地拆迁信访法律法规 |
5.2 征地拆迁民主政治的突破 |
5.2.1 提高征地拆迁农民的民主参与 |
5.2.2 畅通征地拆迁农民的诉求渠道 |
5.2.3 建立征地拆迁良好的沟通平台 |
5.3 创新征地拆迁信访机制 |
5.3.1 强化征地拆迁案件的源头治理防范 |
5.3.2 积极推行征地拆迁“阳光信访” |
5.3.3 拓宽征地拆迁信访工作渠道 |
5.3.4 建设素质精良的信访干部队伍 |
5.4 完善征地拆迁信访监督协调机制 |
5.4.1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领导负责制 |
5.4.2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领导接待制 |
5.4.3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 |
5.4.4 健全征地拆迁信访工作监督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晋江市越级上访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越级上访治理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信访 |
二、集体访 |
三、越级上访 |
四、非正常上访 |
五、越级上访的特征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善治理论 |
二、博弈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晋江市越级上访情况调查 |
第一节 晋江市越级上访概况 |
一、晋江市概况 |
二、晋江市越级上访的层级分布 |
三、晋江市越级上访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晋江市越级上访的治理实践 |
一、主要治理措施 |
二、主要治理成效 |
第三节 晋江市越级上访治理面临的困境 |
一、群众上访“谋利化” |
二、政府维稳行为异化 |
三、源头治理能力偏弱 |
四、涉法涉诉难以分离 |
五、依法处置难度大 |
六、“线上治理”功能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晋江市群众越级上访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利益博弈:矛盾产生的起点 |
一、政府逐利挤占群众利益 |
二、群众寻求公平的博弈心态 |
三、逐利氛围加剧矛盾冲突 |
第二节 压力传导:责任机制不科学 |
一、唯“属地”论导致了基层权责失衡 |
二、唯“数量论”加剧了基层矛盾上行 |
第三节 依法分流:制度刚性不足 |
一、信访职能的“无边无界” |
二、司法效能的“弱化” |
三、依法惩戒力度不足 |
第四节 首办治理:化解信访矛盾不及时 |
一、不重视初信初访 |
二、“非走访”方式反映问题效果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治理考察与启示 |
一、“枫桥经验”考察 |
二、主要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晋江市越级上访治理的对策 |
第一节 利益层面:防止“因利致访”风险 |
一、建立事前评估机制 |
二、注重“让利于民” |
三、注重营造利益均衡点 |
第二节 机制层面:建立更加科学的信访责任体系 |
一、增强县级政府信访的治理责任 |
二、突出乡镇政府的稳控责任 |
三、建立更加科学的考评机制 |
四、建立科学的问责机制 |
第三节 执行层面:实行多元化的治理方式 |
一、坚持依法治访 |
二、优化司法救济渠道 |
三、加强依法信访引导 |
第四节 时效层面:提升初信初访的办结理时效 |
一、重视初信初访的快速处理 |
二、提升基层初信访初访的办结能力 |
第五节 场域层面:强化网上信访渠道 |
一、网上信访代替越级上访的可行性 |
二、实地走访场域的取代 |
三、加强网上网下的衔接 |
第六节 基层层面:营建共治的村(社区)治理模式 |
一、加大资源下沉力度 |
二、构建全民共享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山东省R镇越级上访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 |
0.3 研究意义 |
0.4 文献综述 |
0.5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0.6 创新与不足 |
1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1.1 越级上访的概念 |
1.2 社会治理理论 |
2 R镇越级上访及治理现状 |
2.1 R镇越级上访现状 |
2.1.1 越级上访基本情况 |
2.1.2 越访人利益诉求 |
2.2 R镇越级上访治理实践 |
2.2.1 社会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建设情况 |
2.2.2 治理越级上访的经验做法 |
3 R镇治理越级上访存在的问题 |
3.1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 |
3.1.1 基层治理队伍能力有限 |
3.1.2 队伍责任意识缺失,导致公信力不足 |
3.2 越级上访治理工作机制不完善 |
3.2.1 信访考核考评机制不科学 |
3.2.2 信访工作认识错位 |
3.2.3 信访处理程序不规范 |
3.3 越级上访群众上访信息传达断层 |
3.3.1 越级信访职能部门相互推诿 |
3.3.2 司法救济渠道不畅 |
3.4 非法越级上访攀升 |
3.4.1 新旧问题交织增多 |
3.4.2 群众利益诉求过度 |
3.5 社会力量参与度极低 |
3.6 政府对越级上访认识不足 |
4 R镇越级上访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基层干部对越级上访治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
4.2 越级上访治理工作终结与考核制度不科学 |
4.3 越级上访人反应问题的渠道不畅通 |
4.4 非法越级上访治理力度和手段有限 |
4.5 社会力量缺乏准入渠道和政策支撑 |
4.6 信访制度宣传力度不够 |
5 我国乡镇政府解决越级上访的治理对策与建议 |
5.1 强化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方式 |
5.1.1 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教育 |
5.1.2 规范工作人员准入及管理机制 |
5.1.3 加强治理队伍业务培训 |
5.2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
5.2.1 健全R镇信访终结制度 |
5.2.2 完善R镇信访考核制度 |
5.3 畅通R镇信访渠道 |
5.3.1 完善基层群众沟通诉求表达机制 |
5.3.2 落实R镇主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 |
5.3.3 扩大全镇域公开听证反馈效果 |
5.4 依法治理R镇民众非法越级上访 |
5.4.1 坚持依法治访 |
5.4.2 坚持多方合作 |
5.4.3 坚持阳光信访 |
5.5 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协同治理 |
5.6 加强信访人法制教育和宣传力度 |
5.6.1 加强对基层民众法制宣传教育 |
5.6.2 加强R镇范围内信访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进京上访现象的原因与治理 ——以Y市2009年-2018年进京上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重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新中国以来信访制度的演变及现行规定 |
2.1 信访相关概念 |
2.1.1 信访 |
2.1.2 越级上访 |
2.1.3 进京上访 |
2.2 信访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 |
2.2.1 信访制度的萌芽期(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2.2.2 信访制度的发展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召开) |
2.2.3 信访制度的重塑期(十八大至今) |
2.3 省市信访规定及存在问题 |
第3章 进京上访现象的表现及特点—以Y市为例 |
3.1 Y市概况 |
3.2 Y市信访及进京上访情况 |
3.2.1 Y市信访总体情况 |
3.2.2 Y市进京上访情况 |
3.2.3 Y市进京上访现象的表现 |
3.2.4 Y市群众进京上访的特征 |
第4章 进京上访现象频发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转型加速期政策不到位 |
4.1.1 社会转型期加速,新问题层出不穷 |
4.1.2 政策不到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
4.2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2.1 部分法律法规与变迁中的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 |
4.2.2 信访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4.3 信访制度结构失衡 |
4.3.1 信访部门责重权轻 |
4.3.2 诉求回流,积案增多 |
4.3.3 处理初信初访不当 |
4.3.4 考核督导手段单一 |
4.4 心理偏差加剧进京上访 |
4.4.1 “赌气”心理 |
4.4.2 “信上不信下”心理 |
4.4.3 “惯性”心理 |
4.4.4 “盲目效仿”心理 |
4.4.5 “投机谋利”心理 |
第5章 对进京上访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
5.1 提高发展水平,强化科学决策 |
5.1.1 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 |
5.1.2 提高政策合理性和决策科学性 |
5.2 推动信访制度法治化进程 |
5.2.1 推进信访法规建设 |
5.2.2 推进依法治访 |
5.3 建设服务型政府 |
5.3.1 聚焦突出问题,力推积案清零 |
5.3.2 注重夯实基层基础,抓好第一道防线 |
5.4 信访体制机制的改善 |
5.4.1 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 |
5.4.2 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 |
5.4.3 注重提升初信初访处理成效 |
5.4.4 完善信访督查考核体系 |
5.4.5 广开言路,畅通信访渠道 |
5.4.6 强化责任意识,做好进京上访人员的化解、稳控工作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有效解决群众集体越级上访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属地管理背景下基层越级上访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Z区为例[D]. 史晨. 山西财经大学, 2021
- [2]丰镇市非正常上访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 李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3]福清市龙田镇信访工作优化研究[D]. 梁雄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纪检监察工作中农村信访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县为例[D]. 蔡国飞. 南昌大学, 2020(03)
- [5]乡镇政府资源整合与农村信访治理——基于豫北梨镇的实证研究[J]. 李志浩,朱荣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成都市信访上行治理的案例研究[D]. 何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7]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金华街道的案例[D]. 冯名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晋江市越级上访治理研究[D]. 曾一致.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9]山东省R镇越级上访治理研究[D]. 袁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7)
- [10]进京上访现象的原因与治理 ——以Y市2009年-2018年进京上访为例[D]. 葛亚雄.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