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一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一例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筱淇[1](2021)在《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伴随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且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渐经成为癌症领域的主要疗法之一。癌症生物治疗有很多种,其中常用如过继性细胞治疗、免疫疫苗、免疫调节剂等,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疗法近年来开始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且避免了传统细胞治疗的缺陷,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结合肿瘤表位的CAR受体基因通过转染等的方式导入正常T细胞后,体外扩增后把足够数量的CAR-T细胞回输,通过嵌合抗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近年来,以免疫细胞为基础的精准靶向治疗取得重大突破,CAR-T相关的临床试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其中以靶向CD19 CAR-T细胞为代表的第二代CAR-T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应用最多,治疗难治/复发血液系统B细胞肿瘤有效率可达60-90%。CAR-T细胞根据T细胞来源分为自体、异体、干细胞诱导型,现在较常用的是自体T细胞。而对于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因为移植后强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采集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CAR-T制备,其活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白血病杀伤效能降低;同时,对于复发的患者,在采集单个核细胞的时候容易混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可能影响制备效果。而采用HLA相合或者半相合的供者的T细胞则有许多优势,供者来源的T细胞是一种“健康”的T细胞,采集方便,质量可以保障,也是制备CAR-T细胞的重要来源。其优点在于:容易获得,避免肿瘤细胞污染,杀伤肿瘤能力强,尚需要观察的是其安全性,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c leukemia,ALL)作为一种发病高的恶性血液病,占白血病中的15%,而在急性白血病当中以儿童最为常见,占据总体的80%,成人占30-40%。ALL诱导化疗之后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达70-90%,3-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30-60%。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ALL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即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有30-60%的患者预后不良,而这也是导致ALL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当前对于难治/复发(Refractory/relapsed,R/R)ALL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方法包括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和二次移植。但DLI对于ALL的效果并不显着,反而有很大可能诱发GVHD;二次移植的安全性需要考虑,挽救性二次移植的预后也相对不良且花费不菲。研究报道,复发后DLI和二次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仅20.74%和23%,因而很有必要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案。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ALL有望成为此领域的重点疗法。本研究针对移植后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供者来源CD19 CAR-T细胞治疗,以期提高缓解率,延长长期生存率。此项研究得到了陆军军医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批临床研究号:Chi CTR-OOC-16008447和Chi CTR-OIC-17012374。伦理委员会批件文号:Chi ECRCT-20160022和XYFY2017-KL033-01。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国内9个移植中心共43例(我中心入组18例)确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且出现复发的患者,给于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有效性,次要终点是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的协变量安全性,监测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累积复发发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生存期等。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范围为6-47个月)。结果:纳入本研究统计的43例CD19表达阳性的HSCT后复发B-ALL患者采用了供者来源CD19 CAR-T细胞治疗,其中29例男性,患者中位年龄24岁(4-60岁),按照供者类型不同分为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17例,HLA半相合供者来源的26例。复发情况为:微小残留病检测(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0.01–5%13例,原始细胞5-50%20例,原始细胞>50%10例患者。从复发到CD19 CAR-T输注中位时间为42天(35-59天)。复发后患者的治疗包括停止免疫抑制(12例),DLI(7例),化疗(19例),DLI联合化疗(5例)。CAR-T细胞输注前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三种:方案一:氟达拉滨,30mg/m2/d,持续2-4天,环磷酰胺,200mg/m2/d,持续2天;方案二:氟达拉滨,30mg/m2/d,3天,环磷酰胺,350mg/m2/d,,2天,阿糖胞苷,100mg/m2/d,4天;方案三:环磷酰胺500mg/m2/d,共3天。43例患者中,34例患者接受方案一,5例肿瘤负荷重的年轻患者接受方案二,方案三用于4例老年患者。根据CAR-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不同,接受CD19–28z CAR-T细胞18例,CD19-BBz CAR-T细胞25例。输注CD19 CAR-T细胞的中位数为1.76×106/kg。34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79.07%)。1年EFS及生存率是43.33%,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且没有接受第二次移植的患者中1年的EFS和生存率为59.01%,1年CIR为41.0%。不良反应发生率:38例患者发生CRS(88.37%),其中7例患者CRS≥3级;9例患者发生ICANS(20.93%),均≤2级;2例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GVHD(4.65%)。2例患者出现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严重CRS和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此外,临床治疗时还易出现发热、粒细胞减少、贫血相关的副反应,而神经系统毒性包括头痛、有患者出现畏光症状,但是没有发生严重的脑水肿。有患者则出现恶心、纳差,肝酶升高(包括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常规异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延长)之类的毒副作用。CD19 CAR-T细胞输注后第9天数量达到高峰。输注后检测到的CAR-T细胞的中位间隔时间为89天,输注CAR-T细胞后,CAR-T细胞的峰值是4.85×105/L。结论: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是治疗移植后复发CD19+B-ALL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思远,方拥军[2](2021)在《拉布立海预防和治疗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拉布立海预防和治疗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应用拉布立海预防和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的1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以及用药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拉布立海降低尿酸作用对患儿全部有效,所有病人均安全渡过肿瘤溶解综合征,仅有1例出现可疑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拉布立海可快速降低血尿酸水平,安全性好,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初期的肿瘤溶解综合症风险。

陈辉,陈森[3](202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并发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ALL并发AP患儿11例,均采用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8(CCLG-ALL 2008)方案联合化疗,总结患儿的危险度分层、主要临床表现、发生胰腺炎的所处治疗阶段、发病原因、培门冬酶(polyethylene glycol conjugated asparaginase,PEG-ASP)的累积用量,整理患儿的胰酶指标、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化验结果,对比患儿治疗效果及转归,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全组11例患儿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1~14岁,中位年龄6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type B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10例,急性T细胞型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ype 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1例;初始联合化疗开始45天内发病8例,高危患儿第二循环HR3’化疗后发病1例,延迟强化化疗后发病2例,PEG-ASP治疗后发病10例,T-ALL伴肿瘤溶解综合征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减积治疗后发病1例。11例患儿主要表现均为腹痛、恶心、呕吐,低钙血症8例,白蛋白水平下降9例,凝血功能异常8例,无超敏反应发生。结论:儿童ALL并发AP多在联合化疗早期发生,多为门冬酰胺酶治疗相关并发症,病情轻重与疾病危险度、PEG-ASP累积使用量无明显关联,监测胰酶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指导后期用药。

胡瑜[4](2020)在《85例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Acute Hyperleukocytosis Leukemia,AHL)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早期死亡率高、预后差,是一种高危的白血病急症,需要尽早干预。为提高对此类型白血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收集的AHL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AHL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首诊确诊为AHL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疾病特点包括早期并发症、预后等,并以同期收治的100例非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non-acute hyperleukocytic leukemia,NAHL)(WBC<100×109/L)作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并结合文献复习展开讨论。结果1.实验组85例AHL患者中,男54例,女31例,中位年龄43岁(14-82岁);急性高白细胞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yperleukocytosis-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HL-ALL)24例,急性高白细胞性髓细胞白血病(Hyperleukocytosis-Acute myeloid leukemia,HL-AML)61例;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92.99±120.83)×109/L。对照组100例NAHL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中位年龄44岁(14-80岁),ALL 36例,AML 64例。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52±18.34)×109/L。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细胞免疫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HL组CR率46.3%,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34.5%和25.4%;NAHL组CR率为69.8%,3年DFS和OS分别为38.2%和39.5%;AHL组与NAHL组比较CR、OS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DFS AHL较NAHL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HL组患者早期死亡(Early death,ED)32例(37.6%),NAHL组患者早期死亡6例(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死亡发生与白细胞淤滞症、凝血功能异常、肿瘤溶解综合征、LDH水平有关(P<0.05)。结论1.AHL组早期死亡率(37.6%)明显高于NAHL组(6.0%)(P<0.05),且与白细胞瘀滞症、TLS、凝血功能异常等早期并发症相关,故对于AHL患者,需对早期并发症提高警惕,积极进行预防及治疗,以降低早期死亡率。2.AHL患者预后差,与LDH、染色体预后分组、年龄、有无并发症相关、是否CR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化疗效果差,需采取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裴瑜馨,李毓,黄慧敏,徐玲玲,黄雪琼,李易娟,唐雯[5](2019)在《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致死性并发症诊治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外周血WBC>300×109·L-1)早期致死性并发症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收治的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 13例患儿确诊时年龄5个月至13岁,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最高达(301~1 350)×109·L-1,骨髓MICM分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泼尼松治疗(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急性髓系白血病予羟基脲治疗,并予水化、别嘌醇降尿酸及对症治疗,7例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3例合并严重颅高压死亡,1例同时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肿瘤溶解综合征死亡;4例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2例死亡;2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死亡。结论儿童严重高白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率高,迅速降低循环中白细胞数量,密切监测并防治早期致死性并发症可提高其生存率。

冯敏贤,钟婷,罗文君,唐冬燕,毕玉兰[6](2018)在《血液恶性肿瘤患儿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7例血液恶性肿瘤患儿化疗早期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进展及转归。结果通过医护患密切配合,运用预见性病情观察思维,及时准确地对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与纠正,7例患儿中,3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1例转院治疗,3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机制的认识,了解病情进展的特点,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

王筠,陆勤,何璐璐,孙晓燕,孙梦娇,方拥军[7](2017)在《儿童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2014年中国抗癌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制定的儿童和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方案(CCCG-BNHL-2015方案)治疗儿童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初诊的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CCCG-BNHL-2015(R4组)方案治疗。结果:纳入统计的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7例,中位发病年龄为7.2(4.1-11.75)岁;男性患儿5例,女性患儿2例;其中4例合并胸腔和/或腹腔肿块,1例仅累及淋巴结,2例合并骨质破坏,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例疾病初期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所有患儿首次乳酸脱氢酶(LDH)检查均显着增高。7例患儿均在2-4个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其中2例在疗程结束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在所有疗程尚未结束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而放弃治疗,其余6例患儿均存活,平均随访时间14(7-28)个月,所有患儿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感染,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无严重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采用的CCCGBNHL-2015方案(R4组)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完全缓解率高,无治疗相关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陆小亚,吴涛,代湘云,白海,王存邦[8](2017)在《SIL-TAL1基因阳性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以T淋巴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50%70%的T-ALL患者可检出异常核型,细胞遗传学的检测已成为T-ALL重要的诊断参考指标,也是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SIL-TAL1基因阳性的TALL,病情危重,进展快,预后差。近期我科收治

彭志元,陈斗佳[9](2017)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DOALP方案化疗后并发TLS患者,采用CBP治疗。结果通过CBP治疗,患者胃肠道症状好转,尿量逐渐增加,高钾、高磷、低钙得到纠正,肾功能改善,疗效明显。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TLS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早期考虑CBP。

薛鸿林,常花蕾,郝名浩,陈锦珊[10](2017)在《1例急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药学监护》文中提出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的方法。即从药物选择、药物相互作用、饮食指导等方面参与治疗1例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过程。在临床药师的协助下,患者得到很好的救治,顺利出院。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1.3 CD19 靶点
    1.4 自体CAR-T细胞治疗B-ALL
    1.5 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B-ALL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入组情况
    3.2 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情况
    3.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及复发后治疗
    3.4 CAR-T细胞输注情况
    3.5 CAR-T细胞治疗安全性分析
    3.6 CAR-T细胞治疗有效性分析
    3.7 亚组分析
    3.8 CAR-T细胞动力学
    3.9 炎症因子变化
第四章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AR-T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拉布立海预防和治疗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治疗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发病时临床表现
    3预防和治疗效果
    4药物不良反应
    5预后
讨论

(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辅助检查
    2.3 并发症及转归
3 讨论

(4)85例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AML常见的染色体和分子学异常的预后意义
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致死性并发症诊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情评估及治疗经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2.2 实验室检查
    2.3 骨髓MICM分型
    2.4 治疗经过及早期疗效
3 讨论

(7)儿童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患儿的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标准
    随访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效果
讨论

(8)SIL-TAL1基因阳性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资料
2讨论

(9)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讨论

(10)1例急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2 主要治疗过程
3 药学监护
    3.1 对高尿酸血症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监护
    3.2 对高钾血症的监护
    3.3 对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的监护
    3.4 TLS并发感染的监护
4 总结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王筱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拉布立海预防和治疗儿童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高思远,方拥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1(02)
  • [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 陈辉,陈森. 中国肿瘤临床, 2020(13)
  • [4]85例急性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分析[D]. 胡瑜.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儿童严重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致死性并发症诊治策略[J]. 裴瑜馨,李毓,黄慧敏,徐玲玲,黄雪琼,李易娟,唐雯. 广东医学, 2019(23)
  • [6]血液恶性肿瘤患儿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J]. 冯敏贤,钟婷,罗文君,唐冬燕,毕玉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09)
  • [7]儿童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J]. 王筠,陆勤,何璐璐,孙晓燕,孙梦娇,方拥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5)
  • [8]SIL-TAL1基因阳性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报告[J]. 陆小亚,吴涛,代湘云,白海,王存邦.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7(05)
  • [9]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J]. 彭志元,陈斗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36)
  • [10]1例急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药学监护[J]. 薛鸿林,常花蕾,郝名浩,陈锦珊.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02)

标签:;  ;  ;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