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千年 我们向读者敞开心扉(论文文献综述)
郑季文[1](2021)在《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与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文化符号学理论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艺术语言所构成的文学文本是本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着名思想家、语言符号学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ихаилМихайловичБахтин,1895—1975)提出的“时空体”不仅是指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统一体,也是指内容和形式层面的统一体。可以说,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是自莱辛以来对小说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阐释理论的总结、深化和创新,本论文旨在通过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视角,研究由村上春树小说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努力探索一条村上春树文学文本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路径。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既是日本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艺术呈现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特征,这不仅表现了作家在其创作历程中艺术追求和审美思考的变化和发展,还反映出作家不变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本质。相关研究史表明:学界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文体特色等方面研究村上春树小说的成果较多,而聚焦其作品的时空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认为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与空间,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村上春树小说的基本时空建构展开研究。本文在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以其时空体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同时结合多种相关研究方法,从整体上阐明村上春树小说中影响其创作意义生成机制的时间、空间和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建构特征和建构意义,进而重点解决如下四个研究问题:第一、时空体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及其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是怎样的?第二、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三、村上春树小说空间时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四、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认为时空体在形象塑造、情节建构、思想和艺术互动等文本的基本意义生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理论强调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与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即小说中的时间建构需要通过空间中的具体事物来表达,而空间建构则需要纳入时间的流动性之中去看待。小说文本中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密不可分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所关注的重点,该理论为分析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建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它能够较好地阐释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本质属性。针对研究目标,本论文选取村上春树在其三个创作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是:《且听风吟》(1979)《奇鸟行状录》(1994—1995)以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为保证语料的丰富性,本文还将《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去中国的小船》(1983)《列克星敦的幽灵》(1996)《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没有女人的男人们》(2014)《刺杀骑士团长》(2017)等时空特色鲜明的作品列入辅助研究对象。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本论文回溯了时空体的理论渊源,概括该理论的基本要旨,厘清了时空体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时所遵循的方法路径,将时空体理论的研究路径总结为:时间→空间→时空体,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第二、本论文解读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时间的空间化建构,探明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一条从“传奇时间”到“历史时间”的发展模式。其小说的情节结构也随其时间建构模式的演化而更加具有逻辑性,小说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和真实,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愈发深刻。在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演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基本建构特征——时间的空间化。根据巴赫金的分析,时间的空间化正是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使时间能够在空间中表现出来,进而让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了直观性和可认识性。第三、本论文探讨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可以发现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具有从“他人空间”到“模拟现实空间”的建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建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其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转向第三人称,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而在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模式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空间的时间化。空间的时间化特征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空间与时间统一起来,使其能够回溯人或事物的过去,分析其当下状态并展望其未来。这使得村上春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社会历史的局限,为未来的时空敞开大门。第四、本论文研究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的时空体建构,其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呈现出从“他人时空中的人物形象”到“模拟现实时空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演变。在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之一——超然性。超然性使村上春树的作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创作背景的历史文化语境,而且还能脱离语境的束缚产生出超然物外的特征,从而使其文本具备意义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除了超然性,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还具有另一种建构特征——时空发展性。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性构成了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力,促使其作品不断创新、不断成长。因而其作品的意义也能够无限生成,最终形成一种不断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本研究表明,在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影响下村上春树作品的时空体能够产生出自我批判、自我继承和自我发展的建构特征,进而构成一种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该特征使村上春树的作品犹如一副可以自由组合的积木,如何搭建积木会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丰富和拓展了村上春树小说文本的意义解读空间。通过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时间化以及时空体的构建特征探讨村上春树作品的意义衍生机制,这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理解村上春树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也有利于拓展时空体理论的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相互佐证,以时空体理论的方式转译出村上春树作品的美之所在。
林之韵[2](2021)在《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美国新新闻主义的发展和新闻业对新闻文体的不断探索,非虚构写作一直穿梭在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之间。2010年,《人民文学》启动非虚构写作计划,还增设了专栏,至此,非虚构写作的风潮被开启,而随之崛起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非虚构写作进行研究。首先,从内容生产框架上,非虚构写作吸取互联网信息传播思维,从用户的需求着手,在报道主题、篇幅、时间、基调等创新思路;其次,对内容的从叙事题材上,非虚构写作侧重以人的视角切入,记录现实情境下个体或群像的现状,或构建某种意象,从故事背后梳理各利益群体、社会图景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最后,从用户反馈上,非虚构写作不管是从内容编辑、渠道分发还是呈现方式,实现了互联网平台的导向作用,也看到了新媒体时代下,内容生产主体从职业媒体人转向普通人,写作理念从“内容至上”转向遵循互联网场景、社交、流量和共情等逻辑。在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习训练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之融合的命题再做进一步探析。论文共设置六个部分:绪论,研究目的及意义、梳理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第二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内容生产框架;第三章,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叙事特点;第四章,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信息体验,态度认知;第五章,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与困境之处。本文拟聚焦于非虚构写作仍然没有淡出历史舞台之事实,探究新媒体时代下文本生产理念发生的转变以及理念背后所潜含着的深层理论思考与人文关切。非虚构写作既是传媒商业竞争的产物,也是受者本位思想的自然渗透,它和互联网的成功嫁接,为媒体转型、内容创业等内容生产领域提供了示范效应,“真实故事计划”还推出和出版社、影视公司等达成版权合作,实现商业变现。然而,这条道路在实践当中仍存在诸多阻碍,首先,非虚构写作处在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资本的加持是否会影响新闻行业的价值标准尚存争议;其次,舆论场中充满大量碎片化的时空片段,不同主体在话语场中的博弈容易使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存在偏离,最后真相被情绪主导。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探究在后现代社会下,媒体生态竞争从追求真相转向争抢流量,如何讲好时代故事,要思考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呼唤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发挥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价值,都将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冯一凡[3](2020)在《拉斯普京小说中的乡村人物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拉斯普京是俄罗斯当代着名作家,也是乡村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将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执着书写俄罗斯乡村。20世纪,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迅猛推进使俄罗斯从传统农业国家转型为先进工业大国,同时乡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也走向衰落。在传统乡村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的相互冲突、碰撞中,乡村人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有人选择坚守乡村传统,有人不择手段想要逃离乡村,有人进城后彻底割舍和故土的联系,有人在困境中挣扎求生。拉斯普京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觉察到社会变迁对乡村的影响,对乡村生活进行真实再现,塑造出反映时代内涵的乡村人物形象。本论文以拉斯普京笔下的乡村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城乡冲突的时代背景,运用文本细读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这些乡村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挖掘这些形象蕴含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是对拉斯普京笔下乡村人物形象整体研究的第一次实践,而且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家再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丰富了作家创作的内涵意蕴,展现出他独特的创作魅力。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三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介绍,梳理拉斯普京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概述本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第一章对拉斯普京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介绍,同时探索作家乡村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正文第二章分类研究拉斯普京小说中的乡村人物形象,对他笔下的乡村守望者、乡村背叛者和困境中的挣扎者形象进行解读,揭示城乡冲突背景下乡村人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正文第三章从日常叙事、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三个方面探讨拉斯普京刻画乡村人物形象时运用的独特艺术手法。结语部分主要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以及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借鉴价值。拉斯普京对乡村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和独具个人特色的塑造手法使这些人物形象散发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乡村人物形象塑造中不可忽视的典型。这些人物形象寄托着作家的审美取向和人生信念:在乡村陷入困境之时,作家关注乡村个体的命运,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并把乡村想象成精神家园,试图从乡土汲取力量,希望通过回归乡土来缓解转型时期社会的阵痛。
尹京兰[4](2020)在《编辑家吴道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道弘(1929-)是我国当代编辑家,自1950年从事编辑工作到1995年退休前担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及至退休后任《出版史料》执行主编,为新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编辑工作者,吴道弘致力于编辑这一精神文化活动,其编辑生涯可以划分为三联书店编校一体、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图书编辑工作、主持期刊《出版史料》四个阶段;其编辑活动具有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学”编共进,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的特点。在长期编辑实践活动中,吴道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编辑理念:一是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认为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因而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二是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认为在编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版教育起基础性作用,在职培训是重要路径,编辑自我培养则是普遍路径;三是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包括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四是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认为编辑从事图书宣传要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同时,吴道弘以编辑身份切入书评活动,是一位书评家,在建构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总结书评的写作具体方法做出了贡献。吴道弘编辑活动和书评活动互动共进,书评活动和书评文本凸显其独特的编辑理念,一方面其编辑特质影响书评活动,表现出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等特点;另一方面从其书评活动透视出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等编辑观。吴道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启示当今编辑工作者要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重视图书宣传,优化编辑服务;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陈丽军[5](2019)在《乡村的罪与美——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花》不止于职业的创作,不止于语言、结构、故事如何开始和如何结束等技术层面探索,不止于对乡村片面的俯视的观察;而是带有更深广的情感寄托,更丰富的生命认知。它让我们看到乡村生活与文化沉重阴郁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农村另一侧的温暖和轻盈。
林懿[6](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指出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邓欣明[7](2019)在《《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文中指出人类对音乐的着迷古已有之,国内外对音乐理论、历史、作品、文化等已有丰富的研究,然而对音乐的科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美国导演、制作人、作家埃琳娜·曼尼斯的《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The Power of Music:Pioneering Discoveries in the New Science of Song)于2011年由沃克出版社出版,从“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音乐本身”、“共鸣的世界”和“音乐处方”这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处于发展中的年轻领域。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章、科学论文,还采访了数十位音乐家和科学家,收集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该书包含了在其出版时最前沿、最重要的与音乐相关的科学观点、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带有丰富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新材料与论述,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国内关于音乐科学的专着和译着短缺的现状,笔者对《音乐的力量》全书进行了翻译。本文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该书的译文,第二部分是对该书的述评与翻译心得。在述评部分,笔者概括介绍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论题,探讨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横向比较同类中文着述的异同,并就该书的独到之处和一些不足进行了反思。最后讨论了笔者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和译后心得。
陈铭[8](2019)在《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中的人性主题研究》文中提出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叙事文本创作和“沙盘”概念所呈现的自由度高、开放性强和互动性强等特点相契合。在作者构建的“沙盘”文本空间之中,人物命运如细沙般任由话语权利摆弄的生存状态更为明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样,“沙盘”的最终建模和文学文本的最终呈现,都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呼唤。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波拉尼奥的生平及其创作,并梳理了“沙盘”概念在不同学理领域的异同和流变,探究了“沙盘”概念和文学之间在特征、形式等各方面的契合性。将“沙盘”概念引入文学批评之中,并讨论波拉尼奥的叙事文学创作是如何构建文学“沙盘”的。第一章主要探究波拉尼奥“沙盘”式叙事构建,发现波拉尼奥通过叙事空间的多元化、叙事时间的不定化、叙事的多样化以及不同文本的互文勾连等叙事手法,将“沙盘”的高自由度、开放性、拟真性等特性融入文学创作,形成独特的“沙盘”式小说世界。第二章则探究波拉尼奥通过如细沙般“流动”的边缘人物形象:流亡者、女性人物、同性恋群体和社会底层人物的塑造来表达人物受话语、权力等暴力而“流动”的生存状态。在第三章中,主要论述了相对于人物“流动”状态下,作者在“沙盘”文本世界中对固守的人性主题的表达和开掘,以及在文本之中提出的面对艰难时世的文学疗救药方。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创作的优势和不足。论文旨在通过对波拉尼奥叙事文本创作特点和“沙盘”概念的结合,探求新的文学解读和阐释视角,并探究文本创作背后作家的人性主题诉求,来实现对叙事文本创作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以期拓宽对罗贝托·波拉尼奥其人和创作的研究视角。
姬越[9](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研究(2008年—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关系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自1979年中美两国签署《建交公报》,两国在建交的四十年里互动合作和相互依赖日益增强。在后冷战时代,中国和美国作为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国家合作典范备受世界瞩目,当然两国发展合作的道路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其复杂性和多变性在两国双边关系的议程和发展轨迹中展露无遗。经过21世纪初期的迅速发展,中美关系又呈现出更多的新特征。随着中美之间均势的转移,西方媒体大肆报道关于中国的不实信息,一时间造成对中国发展不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对于中国而言更需要一个“和善”的外部国际舆论环境。所以,本文试图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跟随《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的报道视野,对民主党奥巴马政府两届任期和共和党特朗普政府初期的中美关系报道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共涉及《人民日报海外版》1111篇中美关系报道,研究时间从200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横跨11年,旨在为中国媒体提供些许关于中美关系的新闻报道上的思考和现实决策上的建议,在未来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增强我国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便于海内外受众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更好地了解中国真实的社会发展情况和今后几年两国关系的走势。
周芬芳[10](2018)在《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英国当代着名作家。其新千年创作的四部老年小说深深植根于英国当代老龄化社会语境,反映了对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及应对措施的理性思考,暗指了前大英帝国衰落后向何处去这一母题,体现了一位作家的时代责任与担当。这四部老年小说代表了德拉布尔小说创作艺术的最高峰,巩固了德拉布尔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极具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对其老年小说仅有针对单部作品的零散研究,没有将其老年小说作为有机整体进行探讨。作家后期的创作思想和美学追求也鲜见系统分析。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发掘老年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启示,为了解帝国之殇后英国国民品格的变化提供参考,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德拉布尔的老年小说从积极视角探讨年老引发的个体境遇变化和社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与老年社会学的“活跃理论”不谋而合,展现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价值的补偿性实现和代际延续的时代出路。老年并不完全意味着衰退,也应该是人生价值收获的季节,还是人生智慧积淀向下传递的阶段。德拉布尔笔下的老年群体基于自我审视和反思探寻,产生老年身份重构和价值延续的现实需求。为与“年老即无用”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抗争,他们立足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核促生的自强自立精神,拒绝衰退并不断寻求现实进步与道德提升。最终在朋辈支持、社区关怀、政府和社会的保障下完成现世自治和价值实现。现世追求的实现也使得他们理性地看待死亡,催生了他们视死亡为道德救赎的死亡观,以超然的态度拥抱必将来到的来世。同时,其老年小说呼应了“日不落帝国”衰落这一母题,传达了延续民族共同体内在价值并构建文化帝国的思想。德拉布尔的后期创作仍然秉承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创作观,力图通过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完美地呈现出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困境、奋争、实现和延续。在后现代多元疏离的社会语境中,德拉布尔通过作者闯入、不确定叙述、叙述视角杂糅、开放式结尾等离散叙事手段构建了立体、多元、开放的现实图景。直线叙事从时间镜像和空间居所两个维度刻画了最具年龄表征意义的身体。时间镜像中的身体冲破年老带来的衰退,在自我价值实现后由内而外地焕发出独有的美丽和光芒。游走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乌托邦和“异化的”城市生存空间两极之间的身体,在遁世与融入之间徘徊与挣扎。这凸显了身份重构和价值实现的焦虑与困难,歌颂了超脱于物理空间的心灵提升。双轴叙事以老年群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延续暗指昔日帝国文化传统和民族信仰内在价值的延续,深化了作品主题。英国的老龄化社会语境、“英国性”的文化浸染、前辈和同时代作家的影响、作家的个人经历与创作的提升与成熟综合作用,影响了作品中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英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特征明显。此外,前大英帝国衰落后,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体系面临危机。以“英式尊严”、节制和妥协为关键词的“英国性”是老年群体独立自强、理性抗争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支柱。乔治·艾略特的道德伦理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是记录生命形式的创作观、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身份建构观使得作家选择以老年群体身份重构和价值实现为主线进行创作。此外,作家步入老年的个人经历、其充满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使命和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需求都催生了后期老年小说的创作。德拉布尔老年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都不容小觑。其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德拉布尔在继承英国文学“伟大的传统”的同时,在后现代创作特征、对“真实”的理解、叙事结构的多样化、语言上诡异多变的黑色幽默四个方面锐意创新,实现了文学的严肃性和娱乐性,高雅性和大众性的统一。其二,身体书写的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范例。其三,延续并发展了成长小说。同时,其创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英国而言,展现了“英国性”内涵变化对于重建民族共同体的作用,为帝国之殇后重建文化帝国的未来之路提供了参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而言,就“活跃理论”指导下的养老,如何完成老年身份建构和价值实现及延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成,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启示。德拉布尔的老年小说犹如一幅时代画卷,描绘了老年群体在困境中奋争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图景,展示了老年生活的宽度和温度,凸显了老年群体不惧衰退,成就自我的时代命题。并且,暗指了前大英帝国衰落后文化价值体系的延续。对德拉布尔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系统研究丰富了德拉布尔研究,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边界,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新千年 我们向读者敞开心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千年 我们向读者敞开心扉(论文提纲范文)
(1)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中国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日本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 |
第一节 时空体的基本概念:时空体的渊源及要旨 |
第二节 时空体的研究路径:时间→空间→时空体 |
第三节 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 |
第三章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 |
第一节 传奇时间的非线性逻辑 |
第二节 集体时间的中间性特征 |
第三节 历史时间的模拟现实感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
第四章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的时间化建构 |
第一节 他人空间中的传奇时间 |
第二节 多维空间中的集体时间 |
第三节 模拟现实空间中的历史时间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
第五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建构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他人时空体建构 |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多维时空体建构 |
第三节 主人公形象的模拟现实时空体建构 |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脉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框架理论 |
二、新闻叙事学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国外非虚构写作实践情况 |
一、新新闻主义思潮对非虚构写作的影响 |
二、特稿写作对新闻写作文学品质的挖掘 |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
一、报告文学对人们阅读审美的影响 |
二、特稿对新闻故事化报道形式的推动 |
三、非虚构写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的迎合 |
四、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 |
五、非虚构写作的样本选择 |
第二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形式 |
第一节 报道选题:情感为主,侧重故事的人伦价值 |
第二节 报道篇幅:长篇为主,注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
第三节 报道时间:上午为主,契合用户的阅读习惯 |
第四节 报道形式:图文为主,视频为辅的视觉习惯 |
第五节 报道来源:原创为主,协同合作的流量整合 |
第六节 报道基调:悲剧为主,注重情绪的表达调动 |
第三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
第一节 叙事题材的情感性 |
一、新闻话题类:重视新闻背后的情感关怀 |
二、情感生活类:揭示人物所流露的内心独白 |
三、群体镜像类:聆听群体对时代的情绪表达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聚焦性 |
一、零聚焦视角:上帝视角下的隐含作者 |
二、内聚焦视角:展现内心独白的回顾视角 |
三、外聚焦视角:作为局外人的参与式观察 |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灵活性 |
一、采用错时的文学写作技巧 |
二、降低对新闻时效性的过度追求 |
第四节 叙事场景的体验感 |
一、聚焦现场来展现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 |
二、抓住细节渲染气氛来调动读者情绪 |
三、巧用新闻跳笔来实现蒙太奇艺术 |
第四章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用户行为 |
第一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群体画像 |
一、用户年龄 |
二、用户学历 |
三、用户职业 |
第二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用户的信息体验 |
一、媒介使用情况 |
二、阅读内容偏好 |
三、付费阅读意愿 |
四、用户阅读习惯 |
五、篇幅接受程度 |
第三节 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用户的态度认知 |
一、概念认知 |
二、阅读态度 |
三、作者认知 |
第五章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和反思 |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生产实践的启示 |
一、遵从以人为本的传播规则 |
二、加强职业记者对自身业务的探索 |
三、树立媒体的品牌战略思维 |
第二节 对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反思和探讨 |
一、追求写作技法引发新闻价值取向偏离 |
二、事实核查制度缺席造成内容良莠不齐 |
三、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内容价值开发难 |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形成矛盾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非虚构写作用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本人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拉斯普京小说中的乡村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拉斯普京——时代浪潮中的乡村歌者 |
第一节 拉斯普京——从乡村走出来的作家 |
第二节 拉斯普京创作的时代背景:城乡冲突的日益加深 |
第二章 守望、背叛、挣扎——乡村人物的真实写照 |
第一节 乡村守望者 |
一、扎根土地、固守乡村之人 |
二、远离故土、渴望归乡之人 |
第二节 乡村背叛者 |
一、留守乡村、渴望入城之人 |
二、远离乡村、忘却传统之人 |
第三节 困境中的挣扎者 |
一、留守乡村、迷茫不安之人 |
二、离乡入城、无助挣扎之人 |
第三章 贴近生活:朴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平凡真实的日常叙事 |
第二节 生动自然的民间语言 |
第三节 细腻精准的心理描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吴道弘及其编辑活动 |
第一节 吴道弘的个人经历 |
一、书香相伴的求学之路 |
二、鞠躬尽瘁的编辑生涯 |
三、勤耕不辍的文学人生 |
第二节 吴道弘的编辑活动 |
一、三联书店编校一体(1950年) |
二、人民出版社编发马列主义图书(1951-1978) |
三、投身编辑出版学领域图书编辑工作(1979-1995) |
四、主持期刊《出版史料》(1996-2012) |
第三节 吴道弘编辑工作特点 |
一、专于中外文史图书出版 |
二、“学”编共进 |
三、在学术研究中挖掘选题 |
第二章 吴道弘的编辑理念 |
第一节 编辑应入学者流的编辑观念 |
一、编辑是业务和学识兼备的角色 |
二、编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
三、编辑要有独特的研究领域 |
第二节 崇实重教讲究自学的编辑人才培养观 |
一、发挥出版教育基础性作用 |
二、明确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 |
三、编辑自我培养是普遍路径 |
第三节 亦师亦友亦诤亦谏的作者观 |
一、尊重作者原稿不为改稿而改 |
二、关心作者生活鼓励作者创作 |
三、团结新老作者建设作者队伍 |
第四节 以书为本因地制宜的书刊宣传观 |
一、善用图书评论为图书代言 |
二、利用作者光环为书刊增色 |
三、丰富图书封底为书免费宣传 |
第三章 吴道弘书评活动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吴道弘的书评成就 |
一、构建书评的基本理论体系 |
二、阐述书评社会文化的关系 |
三、总结书评写作的具体方法 |
第二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铸造编辑特质 |
一、书评写作和编辑业务必有交集 |
二、职业敏感和书评视角自觉契合 |
三、书评对象和编辑领域高度关联 |
第三节 吴道弘书评活动彰显编辑理念 |
一、形式与内容契合的装帧意识 |
二、关注编辑学研究的学者意识 |
三、评书兼顾论其人的作者意识 |
第四章 吴道弘编辑活动和编辑理念的启示 |
第一节 坚持编研结合推动编辑学发展 |
一、以学为要是编辑自我发展的路径 |
二、以业为本是编辑专业能力的立点 |
第二节 重视图书宣传提升编辑服务 |
一、编辑服务是永恒职能 |
二、编辑宣传为图书服务 |
第三节 精于编辑写作提升编辑品位 |
一、编辑写作增强编辑工作能力 |
二、编辑写作提升编辑文化品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导论 |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致谢 |
(7)《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音乐的力量》译文 |
前言 |
引言 音乐很重要 |
第一部分 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 |
第一章 感受声音 |
第二章 音乐作用身体 |
第三章 大脑参与音乐 |
第四章 音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吗? |
第二部分 音乐本身 |
第五章 痛苦和狂喜:我们如何聆听 |
第六章 超乎想象的音符:音乐能让我们更聪明吗? |
第七章 音乐会说话 |
第八章 为什么有音乐? |
第三部分 共鸣的世界 |
第九章 鲸鱼之歌、大象乐队、跳舞的鸟 |
第十章 天体音乐 |
第四部分 音乐处方 |
第十一章 疼痛、药片—或是音乐? |
第十二章 下一波? |
第十三章 音乐厅之外 |
致谢 |
彩色插页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音乐的力量》述评与翻译心得 |
引言 |
一、《音乐的力量》述评 |
(一)缘起探索—该书的前身和写作背景 |
(二)俯瞰全景—该书的作者和内容介绍 |
(三)匠心独运—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
(四)各有千秋—同类中文着述横向比较 |
(五)辩证反思—独到和不足之处及收获 |
二、翻译心得 |
(一)术语翻译和用词考究 |
(二)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 |
(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8)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中的人性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罗贝托·波拉尼奥生平及其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罗贝托·波拉尼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沙盘”概念论析 |
第四节 “沙盘”与文学 |
第一章 波拉尼奥小说“沙盘”式叙事构建 |
第一节 “沙盘”式小说的空间构建:叙事空间的多元化 |
(一)文本中地理空间的多元化 |
(二)多种空间并置的多元叙事空间 |
第二节 “沙盘”式小说的时间构建:叙事时间的不定化 |
(一)模糊的故事时间 |
(二)模糊的叙事时间 |
第三节 “沙盘”式小说的开放性:叙事导向 |
(一)叙事省略:预留的文本建构空间 |
(二)叙事诗化:读者想象的再调动 |
(三)叙事介入:模糊现实和虚构的界限 |
第四节 “沙盘”式小说的复杂性:文本互文 |
(一)文本间人物、主题互文:文本内容的增殖 |
(二)文本外互文:文本意义生成的多元 |
第二章 波拉尼奥小说中人的“沙盘”式生存状态 |
第一节 流亡者:暴力催生的失路人 |
(一)流亡与暴力的源起 |
(二)“流亡”状态的文本人物呈现 |
(三)暴力下的流亡人生 |
第二节 边缘人:身份焦虑的离群者 |
(一)同性恋身份群体 |
(二)社会底层人物 |
第三节 女性:熟视无物的受害者 |
第三章 人性的坚守:“流动”生存状态下的救赎之道 |
第一节 侦探形象:真相的追寻者 |
第二节 文学爱好者形象:精神护身符的探索者 |
第三节 亲历事件的人物和读者:正义的守望者 |
第四章 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的意义 |
第一节 文学流脉的延续 |
第二节 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接受层面的劣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罗贝托·波拉尼奥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罗贝托·波拉尼奥主要作品 |
致谢 |
(9)《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研究(2008年—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写作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写作思路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综述 |
一、《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内容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样本选择 |
2.类目建构 |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内容分析 |
1.报道数量分析 |
2.报道来源分析 |
3.报道体裁分析 |
4.版面布局分析 |
5.报道议题分析 |
6.报道态度分析 |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的特点分析 |
(一)政治议题凸显,主次议题合理报道 |
(二)“热点”议程主动设置,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性 |
(三)“海味”党媒打造别具一格的报道风格 |
(四)版面布局彰显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
(五)专家学者担当“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导向 |
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的原因分析 |
(一)宏观层面:中美两国国情与对外政策差异 |
1.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接触与遏制” |
2.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对华:“合作与制约、平衡” |
3.特朗普政府初期对华:“盲目遏制与失约” |
4.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和平崛起” |
(二)微观层面:中西方新闻媒体运行机制的差异 |
1.西方媒体新闻自由的背后规则 |
2.《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媒介定位 |
四、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德拉布尔研究现状 |
0.2.2 德拉布尔与老年小说研究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内涵 |
1.1 自我审视与身份焦虑 |
1.1.1 “枯萎”的身体 |
1.1.2 孤独的心灵 |
1.1.3 美好的往昔 |
1.2 拒绝衰退与身份重构 |
1.2.1 另一自我的内驱 |
1.2.2 朋辈群体的助力 |
1.2.3 德智提升的旅行 |
1.3 现世自治与价值实现 |
1.3.1 老年英雄的人生积淀和智慧张举 |
1.3.2 老年英雄的自我拯救与社群联结 |
1.4 向死而生与道德救赎 |
1.4.1 不畏苦难的生存理念 |
1.4.2 道德救赎的死亡意识 |
1.4.3 爱和希望的价值延续 |
小结 |
第2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叙事艺术 |
2.1 诗意表达的离散叙事 |
2.1.1 另一个声音:作者闯入 |
2.1.2 真实抑或幻象:不确定叙述 |
2.1.3 多元与去中心化:叙述视角杂糅 |
2.1.4 没有结尾的结尾:开放式结尾 |
2.2 哲理叩问的直线叙事 |
2.2.1 身体的时间镜像 |
2.2.2 身体的空间居所 |
2.3 理想追求的双轴叙事 |
2.3.1 老年与帝国隐喻 |
2.3.2 价值实现与希望追寻 |
小结 |
第3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成因 |
3.1 英国深度老龄化社会之境 |
3.1.1 老龄化社会提出的挑战 |
3.1.2 老龄化时代的应对措施 |
3.2 英国国民品格之核“英国性” |
3.2.1 “英式尊严”:驱动之源 |
3.2.2 节制与妥协:渐进策略 |
3.3 前辈和同时代作家之影响 |
3.3.1 艾略特道德伦理观沿袭与老年道德要义书写 |
3.3.2 伍尔夫生命形式记录观承袭与老年境遇描述 |
3.3.3 莱辛女性身份建构观踵袭与老年身份重构 |
3.4 作家创作之提升与成熟 |
3.4.1 梦想与价值觅求的老年经历 |
3.4.2 道德与责任指向的作家使命 |
3.4.3 内容与形式合一的创作需求 |
小结 |
第4章 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价值赓续主题的意义 |
4.1 美学价值 |
4.1.1 “伟大的传统”的传承 |
4.1.2 身体书写的创意与实践 |
4.1.3 成长小说的延续与发展 |
4.2 现实意义 |
4.2.1 帝国之殇后“英国性”的重新思考 |
4.2.2 英国国民建构文化帝国的理性期盼 |
4.2.3 全球老龄化时代的道德和现实观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新千年 我们向读者敞开心扉(论文参考文献)
- [1]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D]. 郑季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内容生产研究[D]. 林之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拉斯普京小说中的乡村人物形象研究[D]. 冯一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编辑家吴道弘研究[D]. 尹京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乡村的罪与美——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J]. 陈丽军. 名作欣赏, 2019(29)
-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7]《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D]. 邓欣明.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
- [8]波拉尼奥“沙盘”式小说中的人性主题研究[D]. 陈铭.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研究(2008年—2018年)[D]. 姬越.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10]德拉布尔后期老年小说的价值赓续主题研究[D]. 周芬芳. 湘潭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