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征文活动

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征文活动

一、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宣传作品征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邢琪[2](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认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石晓爽[3](2020)在《贾家庄的乡村文化建设与村民生活》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选取的研究个案——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是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具有示范性的新时代乡村。对贾家庄的经济生活、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生活中的村民实践进行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整体性研究,不仅能够丰富人类学乡村文化研究的内容,体现人类学的现实关怀,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正文三章及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回顾、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贾家庄的基本概况”,主要介绍了贾家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人文社会环境,并对贾家庄的经济发展历程、村民职业以及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第二章“贾家庄的文化建设现状与村民实践”,首先介绍了贾家庄的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以及乡村文旅的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了贾家庄村民在日常生活及传统节日期间中所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最后分析了村民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观赏者、学习者和服务者等不同身份进行乡村文化生活的参与实践。第三章“贾家庄乡村文化生活的特征和意义”,首先对贾家庄文化生活的地域性、生态协调性、传承与创新性、城乡互哺性、村民主体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进行阐释;并分析了贾家庄文化建设的功能,包括生活品质的改善、新乡贤文化的培育、文化自信的增强、“贾家庄精神”的塑造等。结语部分从逻辑层面概括全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本文的主要观点:贾家庄村民们努力奋斗,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结合乡村实际,摸索出一条符合村情的特色发展道路,使乡村转型成功,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托乡村自然、经济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供给,充分尊重、发挥地方文化的作用。同时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文化发展机制,以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并要发挥新乡贤的引领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其成为乡村文化的建设主体和实践主体。这样,村民才能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振兴乡村,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徐霞[4](2020)在《《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以来,西医传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接受过西医教育的中国知识精英逐渐取代传教士,成为医学传播的主力。医学报刊的宗教色彩明显减弱,文化与教育功能更趋鲜明。1939年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健康杂志》正式刊行,公共卫生委员会主席黄子方担任该杂志主编。《中华健康杂志》作为近代通俗性医学刊物的典型代表,不仅是这一时期医疗社会状况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是西医传播历程中的长期践行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中华健康杂志》尚未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以《中华健康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杂志的创办始末及人员变动情况,全面把握其刊行状况。同时围绕杂志内容展开分析,探究这一西医科普类杂志的传播方式及特点。本文重点关注杂志中的群体表达,剖析医师作为知识中介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构建面向,考察民众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医疗看法与疾病认知,同时思考《中华健康杂志》的社会意义,展现医师群体在战争与经济困难的大环境之下所做出的改变与调适。本文对《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表明:该杂志的栏目设计与知识呈现,实际上是一系列包括专业与通俗、教育与乐趣、普及与利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协调、补充的结果,医学知识的专业化与通俗化贯穿杂志发展的始终。在战乱的情势下,预防医学得到重点提倡,医师群体依据社会状况进行调整,提出了健康而又经济的生活方式,为民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健康指导。另外,医师作为杂志文章的创作主体,在进行医学知识传播的基础上,也试图借助杂志这一宣传平台为自身“正名”,他们一方面着意强调西医的“科学性”特征,为其学科正当性辅以证明,同时从自身角度出发辨析医患纠纷、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为塑造现代化的病人而努力。此外,杂志也并没有隐去民众的声音,一系列读者栏目的开设,为民众提供了反馈渠道与发声平台,医患双方相辅相成,最终展现并丰富了民国医学社会化进程的时代内涵。

罗文[5](2020)在《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文中研究指明麻疯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预防和医治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民国时期,欧美等国对麻疯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于全球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铲麻运动,而中国麻疯病蔓延却愈演愈烈,麻疯患者数量庞大。扑灭麻疯病,救治麻疯病人渐成为各方关注之事。1926年,国内一部分精英分子于上海成立了中华麻疯救济会,以彻底铲除中国麻疯病作为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救济会进行了三项工作,即宣传麻疯知识、开展学术研讨、救治麻疯病人。中华麻疯救济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普及了麻疯常识,破除了时人迷信观念,推动了麻疯病理上的研究,引发了社会对于麻疯病人的关怀。开展活动时,中华麻疯救济会一些不足之处也暴露出来,如麻疯医师人员不足、会内经费欠缺、活动辐射范围小等。从中华麻疯救济会成立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间跨度达18年之久,期间虽有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却丝毫未减其成员扑灭麻疯的热情。中华麻疯救济会的出现,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学社团之一,它的发展和衰微为研究民国时期医学社团的生存状态及环境提供了独特的个案。

盛建杰[6](2020)在《《北京文艺》(1950-1966)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北京文艺》(1950-1966),是“十七年”时期一份重要的省市级文艺刊物,本文通过对该刊的个案研究,透视“十七年”时期文学潮流的复杂演进和文艺环境的不断变化给文学创作造成的复杂影响。本文包括四章:《北京文艺》的历史概览,《北京文艺》与文艺潮流,《北京文艺》与工人创作,《北京文艺》的风格与价值。《北京文艺》创刊于1950年9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老舍任主编。1951年12月,《北京文艺》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通俗文艺刊物《说说唱唱》合刊。1954年10月北京市文联召开第二次文代大会,决定把《说说唱唱》的内容加以扩展,改名为《北京文艺》。1955年5月《北京文艺》第二次创刊,直至1966年5月停刊。本文梳理了这一刊物创刊、合刊与停刊的发展过程,考察了“十七年”时期文艺刊物“身不由己”“小心翼翼”的生存状态。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推动与引领,这是文学期刊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百花时代”《北京文艺》在文艺理论批评和文艺创作方面出现的新面貌。刊物着重展开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论争,期刊发表的作品体裁和题材的范围扩大,主题和样式更加多样,讽刺文艺、爱情诗等创作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梳理了《北京文艺》在文艺批判中的表现,概括了它在文艺批判中的批判方式与批判话语,参与文艺批判的人操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批判话语,对文艺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七年”文艺思潮的发生、起伏与政治运动具有紧密的联系,1958年伴随生产“大跃进”,《北京文艺》涌现出以工农兵为创作主体的“人人搞创作”的群众文艺运动。工人创作是“十七年”时期《北京文艺》关注的重点。《北京文艺》作为北京市文联最重要的综合性文艺刊物,为北京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工人征文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提供发表平台,发表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工人创作的评论。《北京文艺》的工人创作主要有诗歌和小说两类文学体裁。先进与落后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转变”情节的普遍设置,在工人小说中随处可见,甚至演变成一种模式化写作。工人诗歌创作可以分为歌颂车间劳动,配合有重大意义的时政潮流,诗歌中充满高昂的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总体而言,工人作品本身艺术审美性较低,作品终究摆脱不了速生速朽的命运。纵观《北京文艺》的整体面貌,配合政治任务,追求通俗化和地方化是期刊的基本风格。该刊为初入文坛的新人提供作品发表平台,积极组织文学评论,帮助青年作家成长,体现出它作为文艺期刊的正面价值。“十七年”时期期刊编辑总体上以政治标准选择、编发作品,《北京文艺》的大多数作品紧跟政治潮流,对政治意蕴的过分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真实的生活与人性,阻碍了对文学艺术品格的探索,损害了文学审美性。

吕承祯[7](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的华侨存在,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华侨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密切。华侨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即创办了不少侨刊,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延续了战前的做法积极地创办侨刊。全面抗战的爆发,将华侨与国民政府更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抗战时期中国的严峻局势,激发了华侨报效支援国家的心态,也促使国民政府寻求华侨的帮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侨委会与国民党海外部创办了一系列侨刊。面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局势,侨委会将《侨务月报》改编为《非常时期侨务特刊》,用以报道抗战。1938年侨委会创办《华侨动员》,1940年停刊。同年海外部创办《华侨先锋》,1941年停刊,1943年复刊,此后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1940年侨委会将《华侨动员》改编为《现代华侨》,1942年停刊。《非常时期侨务特刊》仅出了一期。它在七七事变后的特殊时间段内以报道国内局势、驳斥日寇言论为主要内容。《华侨动员》以动员华侨贡献抗战为宗旨,刊登与华侨抗战相关的稿件。《现代华侨》的内容主要反映抗战时期华侨文化、华侨教育、华侨生活情况。《华侨先锋》以阐扬三民主义理论,发挥抗战建国国策,报道国内要讯,研讨海外党务侨务问题,提供侨胞共同努力的方针为宗旨。侨刊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国际时事、宣传动员华侨、华侨对抗战的贡献、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等方面。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是侨刊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华侨了解中国抗战与国际局势,侨刊为此塑造了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正面形象。宣传动员华侨是国民政府创办侨刊的初衷,为此侨刊对华侨进行了积极的动员,指导他们为国效力。侨刊报道了华侨对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经济方面,他们捐款捐物、购买救国公债、抵制日货、投资国内建设;在军事方面,许多华侨返回祖国从军杀敌,服务军民,有的甚至牺牲在了战场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部沦陷,华侨急待拯救,国民政府转而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的内容在侨刊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对侨政策,侨刊的创办受到这些政策的指导影响,体现了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反过来又对侨务政策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这四种侨刊创办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属不同的组织系统,其宗旨、内容因此有不同,但是因为都是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侨刊,因此又有共同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的这四种侨刊,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现代人创办侨刊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价值与经验。当然,这些侨刊也存在缺陷。它们的创办经营时间普遍较短,内容存在断裂;有的文章存在污蔑共产党的言论,不利于抗战统一战线的稳固。

陈曦[8](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裴靖文[9](2020)在《《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文明和未来世界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以科技为基础的幻想也随之承担起更多的现实意义。科幻小说不仅以陌生化的文学形式呈现飞速进化的现实世界,更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对生命、人类意识以及文明的异化。在高扬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今天,科幻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科幻文学四十年沉浮的《科幻世界》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中国至今唯一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凭借准确的定位和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在科幻期刊界屹立不倒。从九十年代为科幻正名,到新世纪为科幻扬名,它始终保持世界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办刊态度,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中国科幻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资源。中国最早的、较为固定的科幻迷群体正是围绕《科幻世界》形成,他们以期刊为主阵地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参与者的蜕变,个体解读也因为群体的形成转变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集体阐释,其发展和变化为研究中国当代科幻读者群提供了诸多思路和价值。正是从这群科幻迷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其中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作品代表着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不同作家所具有的文学风格和科幻思维不仅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也给予科幻新星和读者更多的启示。本文对《科幻世界》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办刊特色、传播方式、读者群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探究《科幻世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和二晴[10](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二、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宣传作品征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宣传作品征文(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贾家庄的乡村文化建设与村民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人类学者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国内人类学者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三)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生活现状的研究
        (四)关于贾家庄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及调查过程
        (一)实地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五、概念界定
        (一)乡村文化
        (二)乡村文化建设
        (三)乡村文化生活
第一章 贾家庄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人文环境
    第二节 村民生计与经济生活
        一、经济发展历程
        二、职业分化与劳作
        三、收支状况
第二章 贾家庄的文化建设现状与村民实践
    第一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
        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二、文化传播平台的搭建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村民生活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二、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
    第三节 乡村文化生活中的村民实践
        一、作为组织者的村民
        二、作为参与者的村民
        三、作为学习者的村民
        四、作为体验者的村民
        五、作为服务者的村民
第三章 贾家庄乡村文化生活的特征及意义
    第一节 贾家庄乡村文化生活的特征
        一、地域性
        二、生态协调性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
        四、城乡互哺性
        五、村民主体性
        六、实践性
    第二节 贾家庄乡村文化生活的意义
        一、生活品质的改善
        二、新乡贤文化的培育
        三、文化自信的增强
        四、“贾家庄精神”的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2 学术史回顾
        2.1 医学史研究
        2.2 近代医学观念研究
        2.3 近代医疗卫生社团、杂志研究
        2.4 关于《中华健康杂志》的研究
    3 资料使用情况
    4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4.1 创新之处
        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健康杂志》概况
    1.1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背景及缘起
        1.1.1 西医群体与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1.1.2 医学社团与专业医刊的发展
        1.1.3 中华医学会与《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办
    1.2 《中华健康杂志》的创刊与宗旨
    1.3 《中华健康杂志》的发行概况
        1.3.1 酝酿与发展:初创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1.3.2 责任与担当:沦陷时期的《中华健康杂志》
        1.3.3 复兴与坚持:战后的《中华健康杂志》
    1.4 《中华健康杂志》编撰群体介绍
        1.4.1 杂志主编群体介绍
        1.4.2 杂志作者群分析
    1.5 《中华健康杂志》的经费来源
    1.6 出版环境对杂志定价的影响
第二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营销策略与编辑特色
    2.1 杂志的营销与设计风格
        2.1.1 杂志的宣传营销手段
        2.1.2 封面的设计与变化
        2.1.3 杂志广告的刊登情况
    2.2 杂志传播的内容特征
        2.2.1 医学知识的通俗化传达
        2.2.2 医学内容的专业化保持
    2.3 杂志中的故事文本探析
        2.3.1 多样化的故事形态
        2.3.2 故事中作者的价值倾向
第三章 《中华健康杂志》的健康关怀
    3.1 聚焦热点:为社会“开药方”
        3.1.1 备受关注的传染病防治
        3.1.2 妇婴健康的着重强调
        3.1.3 工人疾病与社会保障
    3.2 立足实际:经济视域下的健康生活建构
        3.2.1 预防医学: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考量
        3.2.2 困难条件下的营养问题
第四章 《中华健康杂志》中的“医患”表达
    4.1 文化的中介者:医师的塑造与表达
        4.1.1 “伪科学”的中医与“科学”的西医
        4.1.2 塑造“合格”的病人
        4.1.3 维护神圣的医护形象
    4.2 文化的接收者:杂志读者的反馈与建议
        4.2.1 《中华健康杂志》的读者特征
        4.2.2 读者栏里的社会镜像
    4.3 何为“健康”:医患群体共同的“健康”塑造
        4.3.1 医师的专业化建构
        4.3.2 病患的经验性传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医疗史研究
        1.2.2 社团史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的成立
    2.1 创立的社会背景
        2.1.1 民国时期麻疯病传染情况
        2.1.2 社会大众及政府对于麻疯的认知情况
        2.1.3 1926年前麻疯病人救治情况
    2.2 中华麻疯救济会正式建立
第三章 中华麻疯救济会组织概况
    3.1 组织结构的沿革
    3.2 各地分会的筹建
    3.3 妇女后援会的建立与职责
    3.4 主要成员分析
    3.5 经费来源
第四章 麻疯知识传播
    4.1 编撰麻疯宣传物
        4.1.1 创办《麻疯季刊》
        4.1.2 其它宣传制品
    4.2 宣讲麻疯知识
        4.2.1 年会上的呼吁
        4.2.2 麻疯演讲
第五章 学术活动的拓展
    5.1 召开麻疯大会
    5.2 组织麻疯征文
    5.3 干事旅行考察
第六章 救治活动的实施
    6.1 创立中华麻疯疗养院
        6.1.1 病人人性化管理
        6.1.2 中华麻疯疗养院所遇困境
    6.2 举行圣诞节馈赠
    6.3 接办虹口公社,诊治麻疯病人
    6.4 资助各地麻疯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北京文艺》(1950-1966)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北京文艺》的历史概览
    第一节 《北京文艺》的创刊
    第二节 从《北京文艺》到《说说唱唱》
    第三节 从《说说唱唱》到《北京文艺》
    第四节 《北京文艺》的停刊
第二章 《北京文艺》与文艺思潮
    第一节 “百花时代”的新面貌
    第二节 落实政治任务
    第三节 “大跃进”中的群众文艺创作
第三章 《北京文艺》与工人创作
    第一节 推动北京工人创作
    第二节 工人创作的审美倾向
第四章 《北京文艺》的风格与价值
    第一节 《北京文艺》的期刊风格
    第二节 《北京文艺》的文学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历史回顾
    一、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
        (一)历史沿革
        (二)组织机构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二、国民党海外部
        (一)历史沿革
        (二)组织机构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第二章 1937—1945 年国民政府侨刊的创办与概况
    一、侨委会期刊的创办与概况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侨刊回顾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三种侨刊
        (三)《华侨青年》
    二、海外部《华侨先锋》的创办与概况
        (一)创办宗旨
        (二)栏目设置及征稿条例
        (三)创办及经营情况
    三、侨务领导人与侨刊
        (一)陈树人与侨刊
        (二)吴铁城与侨刊
        (三)刘维炽与侨刊
    四、侨刊与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一)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二)侨刊对侨务政策的体现和补充
第三章 侨刊对华侨抗战的动员
    一、海外华侨的潜在力量
        (一)华侨的人数及其在海外的分布
        (二)南洋华侨的职业与经济力量
        (三)华侨的爱国心及其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
    二、国民党要员出国宣慰华侨
    三、坚定抗战信念
        (一)驳斥日寇谬论与伪宣传
        (二)坚持抗战
    四、对华侨的建议
        (一)经济方面支援祖国抗战
        (二)积极参与二期抗战
        (三)积极参与精神总动员
        (四)合理应对欧战与日本南进
        (五)积极参与国际宣传
第四章 侨刊注重报道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一、侨刊关于华侨抗战贡献的专栏
    二、侨刊中有关华侨贡献的内容
        (一)抵制日货与讨汪
        (二)捐款捐物
        (三)投资建设
        (三)回国服务
    三、侨刊对华侨抗战贡献的评价
第五章 侨刊对发展华侨教育的重视
    一、华侨教育问题
        (一)对华侨教育问题的检讨与认识
        (二)论华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
        (三)论战后侨民教育
    二、归国侨生
        (一)归国侨生与回国升学接待所
        (二)对归国侨生的认识
        (三)对归国侨生的要求与期望
    三、翁之达的侨教观
        (一)侨校问题
        (二)发展不同形式的教育问题
        (三)侨生问题
第六章 侨刊对救济华侨问题的关注
    一、救济华侨的背景
    二、国民政府救侨的原因及政策
    三、侨刊报道的对华侨的救济
        (一)救济华侨
        (二)救济侨生
    四、论救侨
第七章 侨刊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
    一、侨刊关于国民党海外党务方面的内容
        (一)抗战时期的海外党务工作
        (二)对发展海外党务提出的要求与建议
        (三)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评价
        (四)海外各地国民党党务的发展历史
    二、侨刊对国民党军队抗战形象的塑造
    三、侨汇与复员问题
        (一)侨汇问题
        (二)海外复员问题
第八章 关于侨刊的历史思考
    一、国民政府四种侨刊之间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二、国民政府侨刊与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的对比研究
        (一)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简介
        (二)相同之处
        (三)不同之处
    三、国民政府侨刊的性质
        (一)新闻性
        (二)文艺性
        (三)商业性
        (四)政治性
        (五)指导性
    四、评价与启示
        (一)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三)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科幻世界》发展历程
第一章 《科幻世界》的刊物定位和特色分析
    第一节 刊物定位
        一、科学与科幻并存
        二、文学性与娱乐性并存
        三、读者主体化
    第二节 编辑特色
        一、坚守品牌栏目
        二、与时俱进的“把关人”
        三、图文并重
    第三节 传播方式
        一、特色活动及文学奖项
        二、融入新媒体
        三、发展刊群及产业链
第二章 《科幻世界》的读者定位和粉丝群分析
    第一节 读者定位
    第二节 读者身份的转变与延伸
        一、从接受者到参与者
        二、从参与者到代言人
        三、从个体到社群
    第三节 对《科幻世界》粉丝群的反思
        一、粉丝群的小众化
        二、粉丝群的不稳定
        三、粉丝文化圈的不健全
第三章 《科幻世界》的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第一节 科幻想象的空间性——以刘慈欣为例
        一、想象的文学地图
        二、叙事的空间形式
        三、人物的空间书写
    第二节 科幻想象的认知性——以王晋康为例
        一、对伦理道德的拷问
        二、对生命意识的探索
        三、对情感元素的坚守
    第三节 科幻想象的新奇性——以韩松为例
        一、时空的对峙性
        二、叙事的不确定性
        三、语言的解构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一)出版概况
        (二)刊物栏目
        (三)作者群体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致谢

四、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宣传作品征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3]贾家庄的乡村文化建设与村民生活[D]. 石晓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华健康杂志》与民国医学知识的传播与建构(1939—1949)[D]. 徐霞.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中华麻疯救济会研究(1926-1943)[D]. 罗文. 河北大学, 2020(08)
  • [6]《北京文艺》(1950-1966)研究[D]. 盛建杰. 山东大学, 2020(09)
  • [7]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D]. 吕承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9]《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D]. 裴靖文. 苏州大学, 2020(03)
  • [10]《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本刊举办农机安全知识普及征文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