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邢云龙[1](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赵莲绮[2](2019)在《涞源县天颐田园疗养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城市进程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也加剧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渴望慢节奏、悠闲的田园生活。同时,国家也愈发重视养老度假、美丽乡村等旅游产业的建设,并将涞水、涞源、易县作为承接首都及周边地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功能的重要地点,所以涞源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在满足城市人生态居住环境需求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通过整理田园景观、康复疗养景观、适老型疗养度假区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概念,分析了休闲疗养型的田园度假村的规划原则、理念及策略,总结了基于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如太极文化、中医药文化、五行文化等理论下田园疗养度假村的设计要点,主要有: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最大限度的保留场地的自然风貌,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和原有景观,营造舒适宜人的乡村田园风光。通过对中国乐养城、无锡田园东方、自在平江野奢度假区三个国内成功案例的分析以及清迈四季酒店、日本横滨太阳城、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三个国外经典案例的归纳总结,学习到优秀的休闲疗养型度假区及花园在植物配置、空间营造、细节处理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设计要点,为研究田园疗养度假村的设计积累了丰富经验。涞源县天颐田园疗养度假村以田园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本着回归田园、中医疗养、健康养老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场地现状条件,设计了“一心两轴三脉八区多节点”的景观布局,包括综合服务区、文化体验区、旧村落改造区、商业区、中草药种植区、田园休闲区、山林运动区八个功能分区,并设置花田印象、创意景观园、中医养生馆、儒林书院、药膳食府、药浴园等59个景观节点,结合竖向设计、交通系统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水体及驳岸设计等专项设计,将天颐田园疗养度假村打造成一处集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中医调理、养生养老的疗养胜地。
宋晓冉[3](2019)在《办公建筑通风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认为建筑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建筑物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的自然通风可以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调节室内的热环境并节约建筑能耗,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手段。办公建筑作为人们工作的主要场所,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拥有良好通风性能的办公建筑至关重要。本文以南京办公建筑为例,对办公建筑的通风性能进行研究,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办公建筑的通风设计与实践提供指导。文章首先梳理了通风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自然通风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整理,发现现有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使用“风频法”替代主导风向的分析方法确定室内综合风速,评价办公建筑通风性能。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走访的方式,调研了南京地区10个办公建筑,总结出南京办公建筑具有平面布局模式化、自然通风类型运用合理、过渡季节通风方式兼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部分办公建筑通风性能不足等特点。通过设置不同的工况,建立不同的模型,使用scSTREAM V12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讨论了建筑单体、风向、窗户开启形式、窗户开启面积和窗户启闭等因素对办公建筑通风性能的影响。选择某办公建筑进行现场实测,将现场实测的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作对比,分析了设计预期和现场实测的性能差异,提出缩小差异的措施。此外,对比结果显示“风频法”确定的室内综合风速比主导风向确定的室外风速更接近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办公建筑的通风性能在工程上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建筑通风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确定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整理了办公建筑通风性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首先对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其次总结了目前研究自然通风的方法、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使用“风频法”替代主导风向的分析方法,确定室内综合风速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弥补对建筑风环境研究中仅考虑主导风向的不足。第三章对南京地区的气候进行初步分析,走访调研了10个办公建筑,总结南京办公建筑的通风现状。第四章通过设置不同工况,使用CFD软件对建筑单体、风向、窗户开启形式、窗户开启面积和窗户启闭等影响办公建筑通风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介绍了对办公建筑进行现场实测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案等,整理分析了现场实测的结果,将现场实测的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作对比,分析了设计预期和现场实测的性能差异,提出缩小差异的措施。第六章全面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进行了说明,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张月友[4](2018)在《黄刺玫的修剪造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刺玫属蔷薇科,花朵颜色亮丽,外形娇小可爱,花瓣姿态飘逸且饱满。黄刺玫主要可用布景或庭院点缀。对其几何造型多加修饰,多种植于路旁或花坛当中。关于黄刺玫的造型修剪,需要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且专业技术较强,若在修剪中出现不当行为,会抑制黄刺玫的生长,并使其本身所具有的观赏效果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对黄刺玫的造型修剪方法进行具体论述,进一步提高黄刺玫的观赏性。
山内祈信[5](2014)在《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中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研究》文中指出在东亚,特别是中国与日本,有很多以山水为主题的艺术造型。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在此指用立体造型来表现山、川、海等自然风景。例如:博山炉、砚台、假山、须弥山石、筑山、盆景、盆石、盆山、钵山、水石、枯山水、岛台、占景盘、玉山子、箱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若逐个分析造型形式便会发现有以下特点,有的是将天然石木原封不动地运用于造型之中;有的用水来表现海,用烟来表现云;这些运用天然石木的原生形态来进行造型的方法在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中频繁运用。这种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与凭借创作者自身的造型技术以及造型意识来进行造型表现西方雕刻是迥然不同的。本文首先明确指出了在中国与日本,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中所包含的自然山水观念,以及活用自然素材观念的基础思想。旨在于明确中日之间所存在的审美意识的差异,特别是在活用自然之美方面的审美意识差异,并且把握分析这些美意识通过山水主题造型得到发展的原因。并且,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扩展今后雕刻作品的运用可能性,本文还将探讨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在现代雕刻中的运用,并验证这种美意识未能在西方得以发展的原因。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在考察中日文献的基础之上,论证了在儒教、老庄思想、道教、佛教、日本神道,以及禅学的基础思想中所体现的自然观以及素材观,并将此与笔者实际对山水主题的造型观察所得出的见解进行比较。并且,结合在特定场景的艺术形式上与山水造型有着共通之处的庭园,借庭园的相关基础思想来进一步考察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通过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日思想在自然山水方面都有亲近自然的共同特性,但在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方面,中日的侧重点则各不相同,日本偏向与在素材中加入人的生命与灵性,而中国偏向于顺应自然的观念。另外,在以山水主题的造型方面,由于造型要素具有场所性、风景性、空间主体性以及时间的变化性特征,因此对自然素材零加工的处理方式对整体造型更为有效。又因为将自然之物的原生状态来转换成山水造型是最具艺术效果的,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也因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得到了巨大发展。
黄正联[6](2011)在《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与管理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许多城市公园开始实行免费开放,让公园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和媒体讨论的话题。虽然所有公园都不无例外地遭遇了在免费开放过程中的管理体系、经费来源、市民素质等诸多棘手问题,但不可否认,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其核心魅力在于市民充分享受了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和公共产品。广州市公园于2009年7月1日起实行免费开放,距今时间不长,但开放后公园面临着多种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解决并总结经验。本人通过参加流花湖公园的改造与管理实践工作,在分析国内、省内城市公园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剖析流花湖公园开放后带来的问题,思考公园在免费开放后,如何做好公园的管理和改造工作,着实解决公园免费开放后带来一系列实际问题,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进而总结归纳出适合广州实际的免费公园的改造和管理策略。本文以流花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检索、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公园免费开放后应怎样应对新情况,新变化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改造策略。虽然流花湖公园的管理和改造也许并不具有很大的共性,某些问题要归于个性的范畴之内,但通过特定案例的研究将有助于挖掘到具体问题的根源,将有助于为其它公园的管理和改造提供一些实际经验。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当前我国免费开放公园的改造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唤起人们对公园免费开放更为广泛的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提出问题。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对象、方法和框架。以研究流花湖公园为出发点,以“管理”和“改造”两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希望打破前人仅从管理层面或改造层面来研究公园开放的研究。第二部分(第二章),分析问题。主要是对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现状的调查了解。通过对公园免费开放的时代背景,开放后的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公园在管理和改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解决问题。通过对流花湖公园的管理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分析,找出公园管理和需改造的具体问题,提出公园免费开放后的具体管理策略和改造策略。
张媛[7](2010)在《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绿地既有自然地理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是城市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游憩和文教的场所,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避灾的场地,保护、延续、展示城市的文脉等功能。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并探索各类城市绿地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增加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拓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为今后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论文认为现代教育正在逐步由满足公众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向终生教育、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方向转变,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是城市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论文总结了我国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变化过程,并从教育面向的对象、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教育活动的内容等三方面对城市绿地的教育活动进行了分类。论文根据城市绿地中教育活动内容将绿地教育分为四大类:一是利用城市绿地的环境和场地进行科技知识的传播,教育内容主要是科学普及和环境教育;二是城市绿地中的历史文化主题教育,展示和宣传城市的历史文脉;三是通过城市绿地中的教育促进公众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艺术美学修养;四是通过城市绿地的教育活动,促进公众的社会道德,加强其社会、集体与国家意识,保持公众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关系。论文重点研究了城市绿地教育功能实现的手段和方法,认为应从规划、设计、管理三个层面开展工作。首先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阶段从宏观的角度,为城市各绿地确定性质、类型和主题,其次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在各种以专类公园为主的专题性园林绿地中围绕教育活动的主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将教育内容融合到园林绿地的设计中,通过景物塑造达到寓教于景、寓教于乐的目的。第三是利用城市绿地的场地和空间,开展各种性质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第四是利用依托于城市绿地中及社会上的各种宣传媒介的传播作用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最后论文通过对美国芝加哥植物园、金门大桥国家公园克利菲尔德中心和约赛米蒂国家公园等实例分析国外利用城市绿地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期对我国城市绿地教育活动和内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莉[8](2005)在《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是文化的根源,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林业文化是建设美好生态环境、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森林资源的保护、林业行业的繁荣,离不开悠久绵远的林业文化。 松树柏树都是十分古老的树种,在中国有记载的人工栽培历史也长达几千年之久。在长期栽培和利用的过程中,文化的积淀、文明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松柏相对独立而深厚的文化体系——松柏文化。松柏文化无疑是森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意义深远。 人类与松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互动关系。中国传统松柏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已广泛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此项研究目的在于:填补林业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并提供借鉴;增强人们爱树护树的意识;弘扬绿色文明;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广泛搜集历史资料,深层挖掘系统规律性。论文立足于我国丰富有据的文化史料,比较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材料做系统理论加工、深入分析,找出史料间的主要逻辑、理论关系,发现松柏文化深层次的规律。其次,运用文化相关性研究方法。松柏文化与其它多种文化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论文把松柏文化的发展变化,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上进行考查,从利用、民俗、文化、艺术、园林、精神寓意等多方面研究分析,探寻规律。第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尤其是“全文数据库”,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以保证研究方向的前沿性质,力争有所发现和创新。 本论文以史为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史的角度,结合我国传统林业文化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松柏文化做了系统、详尽的论述。“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是经由松柏与人类的交流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松柏文化”与人类的关系之所在,首先要了解松柏资源本身的情况,这是“中国传统松柏文化”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其中也蕴育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其次也要了解其应用的层面,人类利用森林、改造森林的过程,也属于森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学艺术及精神层面,其内涵都有“松柏文化”所彰显的深度意义。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松柏,人
唐吉青[9](2003)在《〈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文中研究指明 早在秋天里,树木植物都作了自我调节,以迎接严冬的来临。落叶树种将叶片的营养向体内转移,把淀粉转化为糖分,与激素、酶、养分等一起贮存起来,并使树液的浓度增高,以降低其结冰点。再则产生了大量的落叶酸,使叶片变黄脱落。由于没有了叶片的蒸腾拉力,树木根部吸收水分的功能逐渐地减少,致使树木逐步进入到休眠的状态。常绿的树木植物在进入冬季时,叶片上的气
唐吉青[10](2002)在《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九 树木盆景的肥水管理(下)》文中研究说明 有人认为不施肥可以抑制树木植物的生长,施肥会造成枝叶徒长,或施肥不当造成肥害,倒不如不施肥安全。显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盆景中的树木植物,生长在狭小的盆盎之中,盆土有限而浇水频繁,因此容易造成土壤中的肥分流失而引起贫瘠。而且树木植物在造型的过程中,经常修剪去大量的枝叶使其生长负担加重。如果不施肥以补充营养,必然导致树木植物的长势衰弱,经受不住高温严寒和病虫害的侵袭,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固然施肥过量造成肥害不足取,但是积极施肥可以增强树势,只有枝繁
二、〈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2)涞源县天颐田园疗养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神情感回归和生活需求 |
1.1.2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
1.1.3 田园养生疗养的产生与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1.4.1 田园景观 |
1.4.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康复疗养景观中的应用 |
1.4.3 适老型疗养度假区 |
1.4.4 田园养老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3 案例分析 |
3.1 国外案例分析 |
3.1.1 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3.1.2 日本横滨太阳城 |
3.1.3 清迈四季酒店 |
3.2 国内案例分析 |
3.2.1 中国乐养城 |
3.2.2 无锡田园东方 |
3.2.3 自在平江野奢度假区 |
4 景观规划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上位规划分析 |
4.1.2 区位分析 |
4.1.3 地理条件 |
4.1.4 场地现状分析 |
4.2 设计理念与策略 |
4.2.1 设计理念 |
4.2.2 设计策略 |
4.3 设计原则 |
4.3.1 生态优先原则 |
4.3.2 传承乡土文化原则 |
4.3.3 艺术美原则 |
4.3.4 舒适性原则 |
4.4 设计依据 |
4.5 总体规划设计 |
4.6 分区设计 |
4.6.1 综合服务区 |
4.6.2 文化体验区 |
4.6.3 旧村落改造区 |
4.6.4 商业区 |
4.6.5 中草药种植区 |
4.6.6 田园休闲区 |
4.6.7 生态度假区 |
4.6.8 山林运动区 |
4.7 专项设计 |
4.7.1 竖向设计 |
4.7.2 交通系统设计 |
4.7.3 种植设计 |
4.7.4 园内水体及驳岸设计 |
4.7.5 建筑设计 |
4.7.6 服务设施设计 |
4.7.7 照明设计 |
4.7.8 排水设计 |
4.8 经济技术指标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办公建筑通风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办公建筑通风性能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 |
2.1 自然通风基本原理 |
2.1.1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
2.1.2 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
2.1.3 风压热压共同作用的自然通风 |
2.1.4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
2.1.5 工程应用实例 |
2.2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 |
2.2.1 理论分析法 |
2.2.2 数值模拟法 |
2.2.3 实验法 |
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2.3.1 常用的评价指标 |
2.3.2 室内综合风速 |
2.4 通风性能影响因素 |
2.4.1 地理位置 |
2.4.2 建筑群体布局 |
2.4.3 建筑单体本身 |
2.4.4 其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办公建筑通风现状调研 |
3.1 南京地区气候分析 |
3.2 办公建筑平面类型 |
3.3 南京办公建筑通风现状调研 |
3.4 南京办公建筑通风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数值模拟分析 |
4.1 研究对象 |
4.1.1 建筑基本概况 |
4.1.2 使用现状调研 |
4.2 研究方法 |
4.3 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建筑单体 |
4.3.2 风向 |
4.3.3 窗户开启形式 |
4.3.4 窗户开启面积 |
4.3.5 窗户启闭 |
4.4 风频法确定室内综合风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办公建筑通风性能现场测试 |
5.1 测试方案 |
5.1.1 仪器设备 |
5.1.2 测点及测试时间 |
5.2 测试结果分析 |
5.2.1 室外测试结果 |
5.2.2 室内测试结果 |
5.3 模拟和实测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黄刺玫的修剪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非几何造型以疏剪为主 |
2 非几何造型避免短截修剪 |
3 根据株龄适当修剪 |
4 以修剪几何造型为主 |
5 特殊造型修剪方法 |
6 总结 |
(5)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中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的定义 |
第二章 在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中 活用自然之美的考察及其变迁 |
2.1 第一节 神仙世界里的山水表现 |
2.1.1 中国:从汉朝至隋朝 |
2.1.2 日本:从上古到古坟时代 |
2.2 第二节 原石之美的发现 |
2.2.1 中国:唐朝 |
2.2.2 日本:飞鸟·奈良时代 |
2.3 第三节 佛教世界观中山水表现以及石头的天然美的盛行 |
2.3.1 中国:宋朝 |
2.3.2 日本:平安、镰仓时代 |
2.4 第四节 文房四宝的山水以及枯山水式庭园 |
2.4.1 中国:元朝 |
2.4.2 日本: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
2.5 第五节 玉山子的盛行以及山水盆景和箱庭的流行 |
2.5.1 中国:清朝 |
2.5.2 日本:江户时代 |
2.6 第六节 山水盆景的多样化和水石的流行 |
2.6.1 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2.6.2 日本:明治、大正、昭和 |
第三章 以山水为主体的造型中,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的思想基础 |
3.1 第一节 儒教 |
3.1.1 儒教中的自然山水观 |
3.1.2 孟子天人合一思想中山水主题的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 |
3.1.3 从儒教·朱子学中所提到的自然界里人是具有优越性的这一观点来看素材观 |
3.2 第二节 老庄思想 |
3.2.1 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山水观 |
3.2.2 老子与庄子自然无为的素材观 |
3.3 第三节 道教 |
3.3.1 从道教文学中看游仙式的山水 |
3.3.2 “洞天福地”和“壶中天”相关的太湖石的特殊素材观 |
3.4 第四节 中国佛教 |
3.4.1 中国佛教的自然山水观 |
3.4.2 中国禅宗眼中的山水 |
3.4.3 中国佛教中的素材观 |
3.5 第五节 日本的佛教、禅宗与天台宗 |
3.5.1 禅中对山水的认识 |
3.5.2 禅中无相自我所引发的山水主题造型的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 |
3.5.3 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素材观 |
3.6 第六节 日本神道 |
3.6.1 日本神道的原始自然崇拜思想中的山水观及素材观 |
3.6.2 从文学中看日本神道中的自然山水 |
3.6.3 从本居宣长对神道的解释中看素材观 |
3.7 第七节 侘茶的精神 |
3.7.1 侘茶的审美观“趣味”及“比拟” |
第四章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对中日庭园山水主题造型的影响 |
4.1 第一节 中国 |
4.1.1 汉代开始到元代的中国园林中的假山 |
4.1.2 通过参考建造园林的文献来看明清时期流行的江南园林的假山 |
4.1.3 现存的园林中活用自然修造的实例 |
4.2 第二节 日本 |
4.2.1 日本池泉庭院中的假山 |
4.2.2 从平安时代“作庭记”中的点景石的筑造方法来看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 |
4.2.3 现存的日本庭园中特殊素材的活用方法 |
第五章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没有能在西方(特别是英、意、法)得以发展的原因 |
5.1 第一节 从基督教看素材观与在英国的风景式庭园对自然的间接思想 |
5.2 第二节 西欧的园林(与区别于中国、日本所使用的素材为中心) |
第六章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仅在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中得到了发展的原因 |
6.1 第一节 对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形式的特性中,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
6.1.1 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的场所性 |
6.1.2 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的风景性 |
6.1.3 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具有空间的主体性 |
6.1.4 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的时间的变化性 |
6.1.5 小结 |
6.2 第二节 通过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的有利表现方法“比拟”,来说山水为主题造型的多样化 |
6.2.1 之所以比拟能够有效地表现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气韵的借用 |
6.2.2 比拟法在不同山水为主题造型构成物上方法和作用的差异 |
6.2.2.1 直接比拟(石头、玉石、木头、植物等) |
6.2.2.2 通过加工另一媒体而间接比拟(水、烟等) |
6.2.3 不同的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形式中比拟作用的差异 |
6.2.3.1 比拟影响力强的造型形式(水石、奇石) |
6.2.3.2 比拟与积极的造型方法相协调的造型形式(枯山水、木假山、须弥山石、博山炉、砚山) |
6.2.3.3 较之比拟积极造型稍占上风的造型形式(山水盆景、盆景、盆石、箱庭、钵山) |
6.2.3.4 比拟影响力弱的造型形式(玉山子) |
6.2.4 小结 |
第七章 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的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中,中国和日本的差异 |
7.1 第一节 通过比较山水为主题的造型形式来看中日审美意识的差异 |
7.1.1 在奇石与水石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上的共通点 |
7.1.2 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中,中日在活用自然的重点上的区别 |
7.2 第二节 从中国和日本的素材观来看,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的重点的差异 |
7.2.1 从中国和日本的悉有佛性来看素材观的差异 中国:以人为主体的素材观日本:素材为主体的素材观 |
7.2.2 从中国的儒教、老庄思想与日本神道的差异来看素材观的差异 中国:理论的、肯定人的优势地位的素材观日本:实感的、感性的素材观 |
7.2.3 从道教与石,禅宗与石的差异看的中日素材观的差异 中国:重视仙境世界的素材观日本:重视现实世界的素材观 |
7.3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在现代雕塑中的作用 |
8.1 第一节 物派的周边 |
8.1.1 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的多样性 |
8.2 第二节 在野口勇的作品看出的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 |
第九章 结语 |
9.1 第一节 总结 |
9.2 第二节 本论文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与管理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
1.1.2 广州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提高与开放空间不足 |
1.1.3 当前对公园免费开放研究的局限性 |
1.1.4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公园免费开放的研究 |
1.2.2 省内关于公园免费开放的研究 |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州公园免费开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公园免费开放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出台过程 |
2.2 公园免费开放与市民生活、活动 |
2.2.1 公园的基本功能 |
2.2.2 公园与市民生活方式 |
2.2.3 市民在公园的活动类型 |
2.2.4 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变 |
2.3 公园免费开放发展变迁的特性 |
2.3.1 由封闭转向开放 |
2.3.2 更注重游客的参与性 |
2.3.3 内容形式呈多元化趋势 |
2.4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1 免费开放的现状 |
2.4.2 公园进园人群分析 |
2.4.3 存在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调研分析 |
3.1 公众对公园免费开放前、开放后管理评价的问卷调查 |
3.1.1 公众对公园免费开放前管理评价问卷调查 |
3.1.2 公众对公园免费开放后管理评价问卷调查 |
3.2 问卷调查分析 |
3.3 改造前期调研 |
3.3.1 公园概况 |
3.3.2 区位环境 |
3.3.3 与周边环境关系 |
3.3.4 使用功能 |
3.3.5 使用人群 |
3.4 实地调查分析 |
3.4.1 公园路网分析 |
3.4.2 绿化现状分析 |
3.4.3 水系分析 |
3.4.4 基础设施分析 |
3.4.5 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方式转变 |
4.1 公园的公共物品性质 |
4.1.1 免费开放前作为混合产品的公园 |
4.1.2 免费开放后作为纯公共产品的公园 |
4.2 公园开放的管理机制 |
4.2.1 广州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
4.2.2 广州公园的财政性质 |
4.2.3 广州公园管理体制改革新目标 |
4.2.4 广州流花湖公园的管理体制 |
4.3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的管理原则与策略转变 |
4.3.1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管理的原则 |
4.3.2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管理的策略 |
4.3.3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相关规范与要求 |
4.4 对公园服务性点档经营问题管理的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策略研究 |
5.1 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理论 |
5.1.1 生态园林理论 |
5.1.2 城市大园林的理论 |
5.1.3 游客需求动力理论 |
5.2 改造目标 |
5.2.1 体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5.2.2 合理调整公园活动空间 |
5.2.3 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公园景观和设施,建安全舒适的公园 |
5.3 改造原则 |
5.3.1 尊重现状原则 |
5.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5.3.3 生态性原则 |
5.3.4 时代性原则 |
5.3.5 可行性原则 |
5.4 具体要素改造 |
5.4.1 园路改造 |
5.4.2 植物景观改造 |
5.4.3 水体改造 |
5.4.4 设施改造 |
5.4.6 给排水、电气、标识牌、视频改造 |
5.5 改造中如何提升公园文化内涵的思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1.1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1.1.1.2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 |
1.1.1.3 城市居民的闲暇 |
1.1.1.4 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 |
1.1.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2.1 我国历来注重环境的"教化作用" |
1.1.2.2 现代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减退 |
1.1.2.3 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革新 |
1.1.2.4 加强教育与城市绿地的交叉研究 |
1.2 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教育与教育技术 |
2.1 教育 |
2.1.1 教育的概念 |
2.1.1.1 教育的词源 |
2.1.1.2 教育的定义 |
2.1.2 教育的基本要素 |
2.1.3 我国的教育目的 |
2.1.4 教育的类型形态 |
2.1.4.1 自然教育 |
2.1.4.2 社会教育 |
2.1.4.3 家庭教育 |
2.1.4.4 学校教育 |
2.1.5 教育技术 |
2.2 现代教育的特点 |
2.2.1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2.2.1.1 教育的全民化与终身化 |
2.2.1.2 教育的民主化 |
2.2.1.3 教育的个性化 |
2.2.1.4 教育的信息化 |
2.2.1.5 教育的国际化 |
2.2.2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
2.3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 |
2.3.1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概念 |
2.3.2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特征 |
2.3.2.1 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特征 |
2.3.2.2 在空间上的开放和时间上的终生性 |
2.3.2.3 具有生活性的特征 |
2.3.2.4 在目标定位上具有发展性的特征 |
2.3.2.5 从现实性上讲,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
2.3.2.6 具有极强的主体性特征 |
2.3.3 城市绿地是现代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
3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 |
3.1 城市绿地及其功能作用 |
3.1.1 城市绿地概念 |
3.1.2 城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 |
3.1.2.1 城市绿地是绿色基础设施 |
3.1.2.2 城市绿地具有休闲游憩功能 |
3.1.2.3 城市绿地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
3.1.2.4 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
3.1.2.5 城市绿地的文化教育功能 |
3.1.2.6 城市绿地具有防灾避灾的功能 |
3.2 城市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及其发展演变 |
3.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绿地建设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
3.2.1.1 注重文化休息功能的阶段 |
3.2.1.2 强调经济生产的阶段 |
3.2.1.3 重商业游乐功能阶段 |
3.2.1.4 强调休闲游憩的阶段 |
3.2.2 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 |
3.2.2.1 城市绿地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和窗口 |
3.2.2.2 城市绿地是文化事业的载体和表演场 |
3.2.2.3 城市绿地是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
4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理解 |
4.1 古代社会对城市绿地"教化作用"的认识 |
4.1.1 政治教化、收买人心 |
4.1.2 宣扬礼仪,尊崇孝道 |
4.1.3 劝课农桑,发展农业 |
4.1.4 官民同赏,以修教化 |
4.2 现代意义"公园"肇始时期 |
4.2.1 公园与"游学"传统的融合,学游合一 |
4.2.2 现代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反映 |
4.2.3 良好环境的感化教育,移风易俗 |
4.2.4 纪念公园中的爱国教育 |
4.2.5 利用公园的场地举办展览,开展教育活动 |
4.3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认识 |
4.3.1 城市绿地为政治目的服务 |
4.3.2 城市绿地为文化教育服务 |
4.3.3 城市绿地为生产服务 |
4.4 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绿地与教育 |
4.4.1 城市绿地建设走了"商业化"的弯路 |
4.4.2 弱化公园的综合功能,强化造景艺术和休闲功能 |
4.4.3 突出城市绿地的休闲功能 |
4.4.4 城市绿地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
4.4.5 欧美园林的西风东渐,文化教育再次脱节 |
4.5 对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再认识 |
5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分类及其内容 |
5.1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分类方法 |
5.1.1 依教育活动面向的对象分类 |
5.1.2 依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进行分类 |
5.1.2.1 通过景物塑造传达教育内容 |
5.1.2.2 通过文字解说系统展开教育内容 |
5.1.2.3 通过视听媒体展示教育内容 |
5.1.2.4 课堂讲授的形式 |
5.1.2.5 举办主题性参与活动 |
5.1.3 依教育活动的内容分类 |
5.2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内容 |
5.2.1 不同类别的城市绿地与教育活动的关系 |
5.2.2 城市绿地传播科学知识 |
5.2.2.1 城市绿地中的科学教育 |
5.2.2.2 城市绿地中的自然知识教育 |
5.2.2.3 城市绿地中的地理知识教育 |
5.2.2.4 城市绿地中的工程技术教育 |
5.2.2.5 城市绿地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5.2.3 城市绿地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
5.2.3.1 历史文化在城市绿地中的重要作用 |
5.2.3.2 城市绿地中历史文化教育的内容 |
5.2.4 城市绿地对公众个人的身心塑造起重要作用 |
5.2.4.1 城市绿地中的健康教育与体育 |
5.2.4.2 城市绿地中的人际交往教育 |
5.2.4.3 城市绿地中的艺术与美学教育 |
5.2.4.4 城市绿地中的情感与心理教育 |
5.2.5 城市绿地促进公民个体与群体的联系 |
5.2.5.1 国防与爱国主义教育 |
5.2.5.2 宗教及信仰 |
5.2.5.3 社会公德与遵纪守法教育 |
5.2.5.4 公共安全教育 |
6 城市绿地教育功能实现的手段 |
6.1 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绿地的性质和主题 |
6.1.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体系规划 |
6.1.2 广东省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 |
6.1.2.1 市域范围内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
6.1.2.2 主城区公园绿地体系规划 |
6.2 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展示教育的内容 |
6.2.1 专题性园林绿地教育内容的规划设计 |
6.2.1.1 专题性园林的特点是体现教育功能的优势 |
6.2.1.2 以科学知识传播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3 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4 以游乐休闲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5 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2 城市绿地内体现教育功能的主题性景点塑造 |
6.3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
6.3.1 根据绿地的特色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1.1 结合特色景物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1.2 结合绿地特点开展的教育讲堂 |
6.3.2 利用绿地的空间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2.1 节日系列庆祝活动 |
6.3.2.2 自发的群体性活动 |
6.3.2.3 季节性主题游园活动 |
6.3.2.4 临时性文化宣传活动 |
6.3.2.5 主题性系列游赏活动 |
6.4 通过宣传媒介达到教育的目的 |
6.4.1 解说牌 |
6.4.1.1 绿地解说牌的位置 |
6.4.1.2 绿地解说牌的形式 |
6.4.1.3 绿地解说牌的内容 |
6.4.1.4 防灾系统的解说牌 |
6.4.2 宣传印刷品 |
6.4.3 视听媒体 |
6.4.4 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美国芝加哥植物园的教育活动 |
7.1.1 美国芝加哥植物园的概况 |
7.1.2 植物园内开设的教育课程 |
7.1.2.1 教育学习中心 |
7.1.2.2 芝加哥植物园的约瑟夫.瑞根斯坦学校(Joseph Regenstein Jr. School) |
7.1.3 植物园中的图书馆 |
7.1.4 植物园中的寓教于景 |
7.1.4.1 在植物园景观中感受到的教育内容 |
7.1.4.2 植物园的科普牌示 |
7.1.4.3 植物园的宣传图册和网站 |
7.1.4.4 植物园与高科技公司的合作 |
7.1.5 植物园中开展的公众活动 |
7.1.5.1 环保活动 |
7.1.5.2 书画、雕塑类展览 |
7.1.5.3 夏季音乐会 |
7.2 美国金门大桥国家公园克里菲尔德中心的教育活动 |
7.2.1 克里菲尔德中心概况 |
7.2.2 克里菲尔德中心开展的教育活动 |
7.2.2.1 一般活动、季节性活动和展览 |
7.2.2.2 青少年的学习类 |
7.2.2.3 学校类活动 |
7.2.2.4 团队活动 |
7.3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教育活动 |
7.3.1 青少年教育规划项目 |
7.3.2 "发现约塞米蒂"教育项目 |
7.3.3 现场体验教育项目 |
7.3.4 教育项目的实际应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及待解决问题 |
第一章 历史上分布广泛的松柏资源 |
1.1 我国松柏资源的历史概貌 |
1.2 遍布全国各地的松柏古树名木 |
1.2.1 名山之松柏古树名木 |
1.2.2 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古树名木 |
1.3 以松柏命名的地名 |
第二章 历史上对松柏的利用 |
2.1 松柏是中国历代造林的主要树种 |
2.1.1 墓地树、纪念林 |
2.1.2 行道树、军事防御林 |
2.2 松柏资源的利用 |
2.2.1 殡葬用材 |
2.2.2 舟船用材 |
2.2.3 建筑用材 |
2.2.4 手工业原料与燃料 |
2.2.5 食品、医药原料 |
2.2.6 文房工具 |
第三章 历史上园林造景中的松柏 |
3.1 松柏是园林造景的主要树种 |
3.1.1 皇家园林 |
3.1.2 私家园林 |
3.1.3 寺观园林 |
3.2 松柏的盆景艺术 |
3.2.1 松柏盆景的发展过程 |
3.2.2 松柏盆景的观赏价值 |
3.3 松柏与园林植物造型 |
第四章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松柏 |
4.1 对松柏的信仰崇拜 |
4.1.1 灵魂信仰 |
4.1.2 树木崇拜 |
4.2 民俗节日中的松柏 |
4.2.1 岁时节日 |
4.2.2 各族民间节日 |
4.3 颇具民俗色彩的松柏吉祥图案 |
4.3.1 松柏的吉祥图案 |
4.3.2 以松柏为装饰图案的载体 |
第五章 传统文学艺术中的松柏 |
5.1 松柏文学 |
5.1.1 松柏文学的历史发展 |
5.1.2.典型的松柏文学意象分析 |
5.2 松柏艺术 |
5.2.1 松柏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
5.2.2 绘画中常见的松柏题材 |
5.3 松柏题画诗 |
第六章 千古推崇的松柏精神 |
6.1 松柏精神的形成过程 |
6.2 松柏精神的内涵 |
6.2.1 理想人格的象征—君子 |
6.2.2 民族精神的体现 |
结语 |
1.1 中国传统松柏文化形成的原因 |
1.1.1 社会学原因 |
1.1.2 思想观原因 |
1.1.3 生物学原因 |
1.2 中国松柏文化中松柏意象的象征意义 |
1.2.1 人类对于永恒的虔信 |
1.2.2 祖灵崇拜的对象 |
1.2.3 精神情感的寄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涞源县天颐田园疗养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D]. 赵莲绮.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办公建筑通风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为例[D]. 宋晓冉. 东南大学, 2019(05)
- [4]黄刺玫的修剪造型研究[J]. 张月友. 花卉, 2018(12)
- [5]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中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研究[D]. 山内祈信. 中国美术学院, 2014(12)
- [6]流花湖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改造与管理策略探究[D]. 黄正联.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4)
- [7]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 张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D]. 李莉.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十三〉——树木盆景的冬季管理[J]. 唐吉青.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3(01)
- [10]树木盆景入门讲座之九 树木盆景的肥水管理(下)[J]. 唐吉青.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2(09)
标签:山水盆景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日本盆景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山水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