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α-Fe_2O_3粉(论文文献综述)
陈鲲宇[1](2020)在《纳米NG/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当今社会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化学物质由于化学制品、药物的滥用及废水的不充分处置,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中一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化学成分复杂,用传统方法降解效果一般。故如何实现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降解,减少其污染及危害,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2具有成本低、性质稳定、环境友好等特点,表现出了最卓越的性能。然而TiO2的光量子效率低、吸附能力差、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发展。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且由于N原子的原子半径与C原子相似,可以作为电子供体掺杂,故氮掺杂石墨烯(NG)可以为TiO2光生电子提供载体,减少光激发载流子的复合,使光吸收范围红移,提高光催化活性,是TiO2的优秀载体。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NG/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TEM,XPS,Raman,BET,UV-Vis DRS和PL八种表征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和乙草胺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NG/TiO2的光催化性能,分析了对降解效率有影响的因素。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HF为TiO2的表面刻蚀剂,尿素为NG的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NG/TiO2复合光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NG/TiO2复合材料为纯锐钛矿相;纳米颗粒尺寸为43 nm;TiO2为中空球型,NG部分薄层堆叠形成多层结构;TiO2与NG通过化学键紧密结合;比表面积较大且孔径主要为3.95 nm介孔结构;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良好的响应能力;光生电子-空穴对可有效地分离。(2)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了纳米NG/TiO2对MO的降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当复合比例为7 wt%时,对MO的吸附量最高;添加0.1 g光催化剂时,对MO的降解效率最高;反应条件对降解效率影响大,按照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UV/H2O2>UV>太阳光/H2O2>太阳光;不同复合比例的光催化剂对MO的降解效率不同,由高到低排序为5wt%>7 wt%>9 wt%>3 wt%>1 wt%>纯TiO2。(3)在太阳光条件下,对纳米NG/TiO2降解乙草胺的降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实验。一定的pH范围内,最佳的降解条件为pH=9,光催化剂用量为0.2 g且H2O2添加量为2 mL时光催化体系对乙草胺溶液的降解效率最高,太阳光照条件下反应240 min后对乙草胺的降解率可达92.33%。
张哲[2](2019)在《TATB/AP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氯酸铵(AP)是一种白色晶体状无机化合物,因其含氧量高,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常作为氧化剂应用于复合推进剂中。AP的感度是影响推进剂感度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推进系统的发展,低敏感成为推进剂性能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因此,降低AP感度是降低推进剂感度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降低AP的感度,本文运用机械复合法,使用TATB为包覆降感剂对AP进行包覆降感研究。首先使用气流粉碎法制备了平均粒径1.6μm的超细AP。使用湿法球磨粉碎法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100 nm的TATB。通过控制一系列变量,成功制备了TATB/AP复合粒子。探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复合粒子包覆效果及机械感度的影响。并筛选出制备复合粒子最佳工艺,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粒子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最佳工艺为:使用机械研磨复合法进行复合,真空抽滤法进行干燥,TATB质量比为20%,以平均粒径107μm的AP作为原料,粘结剂采用聚丙烯酸酯橡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对样品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粒子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机械感度测试复合粒子的机械感度。使用傅里叶红外测试检测复合粒子表面的官能团组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测试(TG)来测试复合粒子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TATB完全包覆在AP颗粒表面,分解温度下降,TATB/AP反应活性增强,热稳定性下降。复合粒子摩擦感度降低至0%,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从31.1 cm升高至43.7 cm,上升12.6 cm。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复合粒子成功降低了AP的机械感度,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郝嘎子[3](2017)在《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可控地制备了一系列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具体包括:一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O和纳米β-Cu(2,4-二羟基苯甲酸铜);二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Cr2O4和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CuO/Cr2O3);三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CuO/Cr2O3/Fe2O3)和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CuO/Cr2O3/PbO),并研究了它们对AP(高氯酸铵)、AP/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复合推进剂和AP-CMDB(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催化作用。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中心的HLG-5型纳米研磨机的“微力高效精确施加”的粉碎原理以及当选用合适的分散液体系时,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内力撑开”和“外力撑开”的“膨胀撑离”防团聚原理,实现了一元、二元、三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得到了粒径分布均一、分散性良好的一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O(15nm)和纳米β-Cu(100nm),二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Cr2O4(30nm)和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10~20nm),三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30 nm)和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30 nm)。其次,研究了不同因素(粒径、制备方法/干燥方法/复合方式、含量)下,纳米燃烧催化剂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和纳米燃烧催化剂对不同粒径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对于一元纳米燃烧催化剂,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O对AP的催化效果优于原料CuO和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O;真空冷冻干燥的纳米β-Cu对AP的催化效果优于原料β-Cu和真空干燥法制备的纳米β-Cu。对于二元纳米燃烧催化剂,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对AP的催化效果优于原料CuCr2O4和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Cr2O4;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O/Cr2O3=1:0.25在4种不同比例(1:2、1:1、1:0.5、1:0.25)的复合物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体现出不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AP的整体催化效果优于单一的纳米催化剂和简单混合而成的催化剂。对于三元纳米燃烧催化剂,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Cr-Fe=5:2:8和纳米Cu-Cr-Pb=5:8:2在4种不同比例(5:2:8、5:4:6、5:6:4、5:8:2)的复合物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体现出不同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AP的整体催化效果相比纳米CuO不降低,而明显优于其他单一组分催化剂,同时优于简单混合而成的催化剂和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Cr-Fe=5:2:8和纳米Cu-Cr-Pb=5:8:2。约2%的含量为纳米燃烧催化剂催化AP热分解的最佳使用量。随着AP粒径的减小,AP团聚性增强,很难与纳米燃烧催化剂形成均匀混合物,想要提高纳米燃烧催化剂对超细AP的催化性能,需要从提高纳米催化剂与超细AP的混合均匀性入手。最后,将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O、纳米CuCr2O4和纳米Cu-Cr-Fe=5:2:8应用于AP/HTPB复合推进剂和AP-CMDB推进剂中,其中复合推进剂的成型性好,基本无缺陷,密度约为1.7 g/cm3;AP-CMDB推进剂的成型性好,缺陷较少,密度约为1.6 g/cm3。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O、纳米CuCr2O4和纳米Cu-Cr-Fe=5:2:8对AP/HTPB复合推进剂和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燃烧性能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分别优于相应的原料CuO、原料CuCr2O4、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Cu-Cr-Fe=5:2:8。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纳米CuO、纳米CuCr2O4和纳米Cu-Cr-Fe=5:2:8对AP/HTPB复合推进剂和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和燃烧性能催化效果的顺序为:纳米Cu-Cr-Fe=5:2:8>纳米CuCr2O4>纳米CuO,表明多元纳米燃烧催化剂表现出了纳米金属元素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有助于推动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基推进剂中的应用进程,改善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兰元飞[4](2016)在《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高氯酸铵催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特性能直接影响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行为。较低的热分解温度和更多的放热量对AP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G)能够抑制纳米粒子聚集,提高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了G/Ni纳米复合材料、G/Fe2O3纳米复合材料、G/Ni/Fe2O3纳米复合材料、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及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对AP热分解行为的催化作用。首先,分别以NiCl2·6H2O、FeCl3·6H2O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方法,制备了G/Ni纳米复合材料、G/Fe2O3纳米复合材料和G/Ni/Fe2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测试等手段对三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部分、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三种纳米复合材料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复合材料中,Ni粒子和Fe2O3粒子以纳米尺寸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三种纳米复合材料均具有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热分析结果表明,G/Ni纳米复合材料、G/Fe2O3纳米复合材料和G/Ni/Fe2O3纳米复合材料能够促进AP的热分解。当加入9%的G/Ni纳米复合材料、G/Fe2O3纳米复合材料、G/Ni/Fe2O3纳米复合材料后,AP的高温分解峰温由434.2℃分别降至359.6℃、340.8℃和347.9℃;分解放热量由593 J/g增加至1631 J/g、1653 J/g和1524 J/g。其次,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对AP热分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是37.2 mV,带有正电荷。GO的Zeta电位是-89.9 mV,带有负电荷。在Fe2O3纳米粒子和GO之间的相反电荷能够发生静电吸引,从而引发自组装过程。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在约15 min内,组装过程基本完成。XRD、Raman光谱、SEM和TEM表征结果表明,静电自组装后的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中,Fe2O3纳米粒子分布在GO片层上。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使AP的低温分解峰逐渐减弱至消失,高温分解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分解放热量增加。当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含量为9%时,AP的高温分解峰温为347.2℃,分解放热量为1492 J/g。与纯AP相比,高温分解峰温提前了87.0℃,而放热量增加了899 J/g。最后,以GO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Fe2O3凝胶,再利用溶液渗透、溶剂-反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方法制备了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并对其结构和热分解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XPS和XRD测试结果表明,G、Fe2O3和AP三者已经复合在一起,制备的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中,粒径为纳米级的AP均匀分散于凝胶中。SEM表征结果表明,G/Fe2O3凝胶具有多孔结构,而在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中,G/Fe2O3凝胶的大部分孔结构被AP填充和遮盖。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与GA和G/Fe2O3凝胶相比,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显着减小。与AP相比,G/Fe2O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低温分解峰消失,高温分解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并且释放出大量的热。其高温分解峰温最高可降低139.3℃,分解热最高可增加至2383 J/g。
高绪亮[5](2014)在《铁系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α–Fe2O3,Fe3O4,MnFe2O4,钡、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粒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1)α-Fe2O3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沉降实验比较,从30种表面活性剂中选出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制备α-Fe2O3的表面活性剂。以FeCl3·6H2O为原料,加入FeCl3·6H2O质量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适量水搅拌后加入NaOH固体搅拌均匀,干燥,400℃焙烧并恒温1小时,冷却后用水洗,干燥。样品经XRD分析为α-Fe2O3纳米粒子,且结晶性较好,纯度较高。由TEM图像可得所制备的α-Fe2O3纳米粒子粒径约为30 nm,球形,颗粒分布较均匀。通过分散实验,得出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和烷基醚磷酸酯铵盐对α-Fe2O3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可以形成α-Fe2O3纳米粒子的水溶胶。(2)Fe3O4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分散实验比较,从30种表面活性剂中选出阿拉伯树脂胶作为制备Fe3O4的表面活性剂。按照n(Fe3+)/n(Fe2+)=1:1,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加适量水搅拌溶解,加入10%W%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10左右,生成黑色的Fe3O4纳米颗粒。XRD结果表明产物为四氧化三铁粉体,结晶性较好,纯度较高。由TEM图分析得知,四氧化三铁纳米粉体的粒径约为20 nm,且颗粒分布较均匀,有轻微团聚现象。通过分散实验,得出水溶性硅油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季铵硝酸盐对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可以形成Fe3O4纳米粒子的水溶胶。(3)MnFe2O4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分别以氢氧化物前驱体、碳酸盐前驱体和草酸盐前驱体制备了MnFe2O4粉体,通过沉降实验,发现碳酸盐前驱体所制备的样品沉降最慢,草酸盐前驱体制备的样品沉降最快。碳酸盐前驱体经400℃焙烧后,XRD测试分析表明:样品为MnFe2O4纯相。扫描电镜测试分析(SEM)表明:MnFe2O4样品为球形粒子,粒径40 nm。(4)通过对比不同原料制备BaFe12O19(SrFe12O19)的结论,得出在以FeCl2、FeCl3为原料先生成Fe3O4的情况下制备BaFe12O19(SrFe12O19)方法较好。加入司盘-20表面活性所得样品BaFe12O19粒径分布在100 nm左右。加入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得样品SrFe12O19粒径分布在50250 nm。
王博凯,张涛,程晓捷,马彩婉,王晓晨,高玉新,易剑[6](2013)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技术一直是纳米陶瓷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粉体的先进工艺,它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反应过程可控,制备的粉体纯度高、均匀性好等一系列优点。本文综述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Fe2O3、SnO2、SiO2、Al2O3、ZrO2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这些纳米氧化物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海龙[7](2013)在《钛白废盐中有效元素的分离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钛白行业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的处理这些废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沉淀法将钛白废盐中的Mn、Mg、Fe等有效元素进行了分离,并制备了纳米MnO2粉体、MgCO3晶须、Fe203纳米薄膜,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XRD、FT-IR、TG-DTA、 SEM、TEM、AFM、UV-vis表征,对MgCO3晶须的生长规律和Fe203薄膜的抗紫外线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沉淀法将钛白废盐中的Mn、Mg、Fe元素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当H202加入量为废盐中Fe2+-理论加入量的1.37倍时,Fe2+-完全氧化为Fe3+-;当体系pH为2.9时,溶液中Fe3+-完全沉淀;当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40℃,以聚乙二醇1000为表面活性剂时,MnCO3纯度和产率最高。Mg元素存在于滤液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MnOx,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样品晶型及形貌的影响。MnCO3煅烧温度为450℃时得到分散状态很好的Mn02;500℃时得到的是Mn02和Mn508的混合物;煅烧温度为650℃时得到Mn203纳米棒。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纳米颗粒逐渐增大,团聚,生长为纳米棒。采用沉淀法制备了MgCO3晶须,研究了NaCl的加入对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的加入会降低晶须的结晶度。通过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晶须,测量了晶须的长度和宽度,并对晶须几何尺寸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了数学拟合,得出了最优的方程模拟形式:以分析纯MgCl2、掺杂NaCl的MgCl2和钛白废盐提取的MgCl2为原料制备MgCO3晶须长度和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可采用y=a-(?)和y=(?)描述。晶须的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晶须逐渐发育,长度和宽度均慢慢增大。晶须的发育过程中,断面形状发生改变,其形状由六边形转变为菱形,最后转变为矩形。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203薄膜,研究了碱性体系和酸性体系中工艺条件对薄膜的影响。在碱性体系中,Fe3+-浓度为1.5g/L,pH为11时,160℃反应4h后制备的薄膜对220~330nm紫外光的吸光度较高,反射率较低;对330~900nm可见光的吸光度较低,反射率较高。当体系中加入柠檬酸时,薄膜组成为非晶态Fe203,薄膜的抗紫外性能降低。在酸性体系中,当Fe3+-浓度为1.5g/L,pH为1时,160℃反应4h后制备的薄膜均匀,对220330nm紫外光的吸光度最高,反射率最低;对330900nm可见光的吸光度较低,反射率较高。废盐中提取的FeCl3所制备的薄膜也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教传琦,李宏煦,刘彬彬[8](2011)在《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新技术。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方法:超临界快速膨胀、超临界反溶剂、超临界水热合成、超临界干燥和超临界CO2微乳液,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特点、可行性及在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
曹人玻[9](2011)在《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文中提出纳米氧化铁(Nanocrystalline Iron Oxide)是近些年开发的一大类纳米材料。当纳米氧化铁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其表面原子数、比表面积能等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从而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磁性、催化性等,在光吸收、医药、磁介质以及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方法存在原料昂贵、难以分离、产品易团聚且难以再分散等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钛白厂副产物绿矾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的方法制备出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然后再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出水溶性粉体。用红外光谱技术、X衍射技术、动态光散射技术、X射线能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透射电镜技术、紫外吸收光谱技术、热重失重技术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铁及其水溶性粉体进行了晶型、表面元素、形貌、粒径分布、稳定性以及光学性质的表征。首先对钛白副产物绿矾的成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除杂的处理。通过容量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得知,钛白副产物绿矾中主要含有:Ti、Mn、Al、Bi、Mg、Ca、Pb、Sn等主要元素。选用沉淀分离的方法进行除杂,可以将Ti、Al、Bi、Pb和Sn有效的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绿矾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以氨水为沉淀剂,经沸腾回流制备出了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其平均粒径在50nm、粒子外貌为多面体、结晶度好、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性、而且放置300天后无明显的沉淀。并探讨出最佳的制备条件:(1)前驱体氢氧化铁需要进行预处理。将硫酸铁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加入沉淀剂制备出氢氧化铁;(2)反应的pH为5,反应时间为6h,反应物的浓度为0.2mol/L。最后讨论聚丙烯酸钠作为包覆剂对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包覆效果。用聚丙烯酸钠可以有效地包覆纳米三氧化二铁粒子;加入絮凝剂可以使包覆后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粒子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聚丙烯酸钠溶液(30%,W/W)用量不低于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4%(V/V,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固含量为1%),制备出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粉体再分散后的平均粒径为118nm,其中100nm以下的粒子体积占全部粒子体积的70%;所得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紫外吸收性能较强,对红光几乎不吸收,呈现较纯的红色。
王丽萍,唐韶坤[10](2011)在《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纳米磁性氧化铁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流体以其低黏度、高密度、优异的传递性质等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磁性氧化铁微粒在磁性液体、生物医学、催化、电子等许多领域极具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包括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超临界反溶剂法、超临界干燥法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法等用于纳米磁性氧化铁制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重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α-Fe_2O_3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α-Fe_2O_3粉(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NG/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
1.1.1 偶氮染料废水的性质 |
1.1.2 偶氮染料废水的危害 |
1.1.3 偶氮染料废水的污染控制技术 |
1.2 农药废水的危害及其污染控制技术 |
1.2.1 农药废水的性质 |
1.2.2 农药废水的危害 |
1.2.3 农药废水的污染控制技术 |
1.3 TIO_2 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TiO_2 合成方法 |
1.3.2 TiO_2 改性方法 |
1.3.3 TiO_2 应用进展 |
1.4 氮掺杂石墨烯研究进展 |
1.4.1 氮掺杂石墨烯合成方法 |
1.4.2 氮掺杂石墨烯应用进展 |
1.5 研究意义,内容及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制备方法 |
2.2.1 TiO_2 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2.2.2 NG/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及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拉曼光谱(Raman) |
2.3.6 比表面积检测(BET) |
2.3.7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
2.3.8 光致发光光谱(PL)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NG/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水中甲基橙 |
3.1 实验方法 |
3.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2 吸附实验 |
3.1.3 不同复合比例降解实验 |
3.1.4 不同反应条件降解实验 |
3.1.5 不同光催化剂用量降解实验 |
3.1.6 循环回收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光催化剂对水中甲基橙的吸附分析 |
3.2.2 复合比例对降解水中甲基橙的影响分析 |
3.2.3 反应条件对降解水中甲基橙的影响分析 |
3.2.4 光催化剂用量对降解水中甲基橙的影响分析 |
3.2.5 循环回收实验 |
3.2.6 降解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NG/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乙草胺 |
4.1 实验方法 |
4.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1.2 不同pH值降解实验 |
4.1.3 不同光催化剂用量降解实验 |
4.1.4 不同双氧水添加量降解实验 |
4.2 实验部分 |
4.2.1 pH值对降解水中乙草胺的影响分析 |
4.2.2 不同光催化剂用量降解实验 |
4.2.3 不同双氧水添加量降解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TATB/AP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微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1.2.1 微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1.2.2 微纳米材料的应用进展 |
1.3 AP复合粒子研究进展 |
1.4 TATB降感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纳米TATB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设备与药品 |
2.2 纳米TATB的制备 |
2.3 纳米TATB的性能表征 |
2.3.1 纳米TATB的 SEM测试 |
2.3.2 纳米TATB的粒度测试 |
2.3.3 纳米TATB的红外光谱测试 |
2.3.4 纳米TATB的热分解性能测试 |
2.3.5 纳米TATB的 XRD测试 |
2.3.6 纳米TATB的感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超细AP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2 超细AP的制备 |
3.2.1 超细AP制备研究 |
3.2.2 超细AP制备过程 |
3.3 超细AP的性能表征 |
3.3.1 超细AP的 SEM测试 |
3.3.2 超细AP的粒度测试 |
3.3.3 超细AP的红外光谱测试 |
3.3.4 超细AP的 XRD测试 |
3.3.5 超细AP的热分解学性能测试 |
3.3.6 超细AP的感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TATB/AP复合粒子的制备工艺研究 |
4.1 TATB/AP复合粒子的制备流程 |
4.1.1 仪器与药品 |
4.1.2 复合粒子制备工艺路线 |
4.2 影响TATB/AP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的因素 |
4.2.1 复合方法对TATB/AP复合粒子性能的影响 |
4.2.2 干燥方法对TATB/AP复合粒子的性能影响 |
4.2.3 纳米TATB的比例对TATB/AP复合粒子的性能影响 |
4.2.4 AP粒径对TATB/AP复合粒子的性能影响 |
4.2.5 粘结剂对复合粒子性能的影响 |
4.3 最佳工艺的选择 |
5 复合粒子的性能表征 |
5.1 X射线光电子衍射分析 |
5.1.1 表面元素测试结果 |
5.1.2 X射线衍射图谱 |
5.1.3 分析讨论 |
5.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5.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
5.2.2 分析讨论 |
5.3 热分解性能分析 |
5.3.1 热重分析测试 |
5.3.2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
5.3.3 分析讨论 |
5.4 吸湿度测定 |
5.4.1 吸湿度测试结果 |
5.4.2 分析讨论 |
5.5 机械感度实验测定 |
5.5.1 感度测试结果 |
5.5.2 分析讨论 |
5.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6.1 傅里叶红外光谱谱图 |
5.6.2 分析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燃烧催化剂概述 |
1.1.1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基本特性 |
1.1.2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分类 |
1.2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2.1 物理制备方法 |
1.2.2 化学制备方法 |
1.3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催化AP方面的应用 |
1.3.1 AP的热分解及其机理 |
1.3.2 纳米燃烧催化剂催化AP的性能评价 |
1.3.3 纳米金属及纳米合金对AP的催化 |
1.3.4 纳米金属氧化物及纳米金属复合氧化物对AP的催化 |
1.4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
1.4.1 纳米燃烧催化剂对AP基推进剂的催化机理 |
1.4.2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HTPB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 |
1.4.3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 |
1.5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
1.5.1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技术研究 |
1.5.2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防团聚技术研究 |
1.5.3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活性保持技术研究 |
1.5.4 新型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开发研究 |
1.5.5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推进剂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一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制备 |
2.2.1 湿法机械研磨法制备纳米燃烧催化剂 |
2.2.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干燥纳米燃烧催化剂 |
2.3 一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基本性质表征 |
2.3.2 催化性能表征 |
2.4 纳米CuO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2.4.1 纳米CuO的制备 |
2.4.2 纳米CuO的表征 |
2.4.3 AP的表征 |
2.4.4 纳米CuO对AP的催化性能 |
2.5 纳米β-Cu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2.5.1 纳米β-Cu的制备 |
2.5.2 纳米β-Cu的表征 |
2.5.3 纳米β-Cu对AP的催化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3 二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 二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3.2.1 基本性质表征 |
3.2.2 催化性能表征 |
3.3 纳米CuCr_2O_4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3.3.1 纳米CuCr_2O_4的制备 |
3.3.2 纳米CuCr_2O_4的表征 |
3.3.3 纳米CuCr_2O_4对AP的催化作用 |
3.4 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3.4.1 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
3.4.2 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表征 |
3.4.3 纳米Cu-Cr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P的催化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元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4.2 三元纳米燃烧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4.2.1 基本性质表征 |
4.2.2 催化性能表征 |
4.3 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4.3.1 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
4.3.2 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表征 |
4.3.3 纳米Cu-Cr-Fe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P的催化作用 |
4.4 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对AP的催化性能 |
4.4.1 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
4.4.2 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表征 |
4.4.3 纳米Cu-Cr-Pb复合金属氧化物对AP的催化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HTPB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5.2 AP/HTPB复合推进剂配方及制备 |
5.2.1 AP/HTPB复合推进剂配方 |
5.2.2 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制备 |
5.2.3 AP/HTPB复合推进剂的表征方法 |
5.4 纳米CuO在AP/HTPB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4.1 纳米CuO-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5.4.2 纳米CuO-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5.4.3 纳米CuO-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密度 |
5.4.4 纳米CuO-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5.4.5 纳米CuO-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5.5 纳米CuCr_2O_4在AP/HTPB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5.1 纳米CuCr_2O_4-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5.5.2 纳米CuCr_2O_4-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5.5.3 纳米CuCr_2O_4-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密度 |
5.5.4 纳米CuCr_2O_4-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5.5.5 纳米CuCr_2O_4-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5.6 纳米Cu-Cr-Fe在AP/HTPB复合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6.1 纳米Cu-Cr-Fe-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5.6.2 纳米Cu-Cr-Fe-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5.6.3 纳米Cu-Cr-Fe-AP/HTPB复合推进剂的密度 |
5.6.4 纳米Cu-Cr-Fe-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5.6.5 纳米Cu-Cr-Fe-AP/HTPB复合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6 纳米燃烧催化剂在AP-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6.2 AP-CMDB推进剂配方及制备 |
6.2.1 AP-CMDB推进剂配方 |
6.2.2 AP-CMDB推进剂的制备 |
6.2.3 AP-CMDB推进剂的表征方法 |
6.4 纳米CuO在AP-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6.4.1 纳米CuO-AP-CMDB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6.4.2 纳米CuO-AP-CMDB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6.4.3 纳米CuO-AP-CMDB推进剂的密度 |
6.4.4 纳米CuO-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6.4.5 纳米CuO-AP-CMDB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6.5 纳米CuCr_2O_4在AP-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6.5.1 纳米CuCr_2O_4-AP-CMDB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6.5.2 纳米CuCr_2O_4-AP-CMDB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6.5.3 纳米CuCr_2O_4-AP-CMDB推进剂的密度 |
6.5.4 纳米CuCr_2O_4-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6.5.5 纳米CuCr_2O_4-AP-CMDB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6.6 纳米Cu-Cr-Fe在AP-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6.6.1 纳米Cu-Cr-Fe-AP-CMDB推进剂的制备过程图片 |
6.6.2 纳米Cu-Cr-Fe-AP-CMDB推进剂的微观形貌 |
6.6.3 纳米Cu-Cr-Fe-AP-CMDB推进剂的密度 |
6.6.4 纳米Cu-Cr-Fe-AP-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
6.6.5 纳米Cu-Cr-Fe-AP-CMDB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高氯酸铵催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纳米金属粒子及其复合物催化剂 |
1.2.2 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催化剂 |
1.2.3 纳米碳材料及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5 拉曼光谱分析 |
2.3.6 微观形貌分析 |
2.3.7 热失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G/Ni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2.3 G/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 |
3.3.2 G/Ni纳米复合材料形成凝胶时间的影响因素 |
3.3.3 G/Ni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3.3.4 G/Ni纳米复合材料对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G/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2.3 G/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4.3.2 G/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3.3 G/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G/Ni/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2.3 G/Ni/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Ni/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5.3.2 G/Ni/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对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静电自组装法制备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6.2.3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分析 |
6.3.2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组装过程分析 |
6.3.3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4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Raman分析 |
6.3.5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6.3.6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
6.3.7 GO/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G/Fe_2O_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7.2.3 G/Fe_2O_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G/Fe_2O_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表征 |
7.3.2 G/Fe_2O_3/AP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铁系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概述 |
1.1.1 纳米材料的概念 |
1.1.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1.3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1.1.4 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 铁系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 |
1.2.1 纳米 α-Fe_2O_3的制备方法 |
1.2.2 纳米Fe_3O_4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MnFe_2O_4的制备方法 |
1.2.4 钡、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1.2.5 铁系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α-Fe_2O_3纳米粉体材料制备 |
2.1 实验 |
2.1.1 试剂 |
2.1.2 制备实验 |
2.2 样品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以FeSO_4为原料制备 α-Fe_2O_3样品分析 |
2.3.2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Fe(OH)_3 的影响 |
2.3.3 前驱体焙烧温度的选择 |
2.3.4 样品表征 |
2.3.5 表面活性剂对样品在水相中分散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_3O_4纳米粉体材料制备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 纳米Fe_3O_4粉体的制备 |
3.3 样品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Fe_3O_4的影响 |
3.4.2 n(Fe~(3+))/n(Fe~(2+))比值对Fe_3O_4纳米粒子的影响 |
3.4.3 碱液的选择和pH值对产物的影响 |
3.4.4 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影响 |
3.4.5 加热干燥 |
3.4.6 样品表征 |
3.4.7 表面活性剂对样品在水相中分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Fe_2O_4纳米粉体材料制备 |
4.1 实验原料 |
4.2 MnFe_2O_4粉体的制备 |
4.2.1 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MnFe_2O_4粉体 |
4.2.2 碳酸盐前驱体制备MnFe_2O_4粉体 |
4.2.3 草酸盐前驱体制备MnFe_2O_4粉体 |
4.3 样品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的确定 |
4.4.2 不同前驱体对制备MnFe_2O_4样品粒度的影响 |
4.4.3 NaOH和NaHCO_3用量的影响 |
4.4.4 前驱体中Na_2SO_4的影响 |
4.4.5 实验方法的改进 |
4.5 样品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钡、锶铁氧体纳米粉体材料制备 |
5.1 实验 |
5.1.1 钡、锶铁氧体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
5.1.2 样品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样品的分散性分析 |
5.2.2 BaFe_(12)O_(19)样品分析 |
5.3 SrFe12O19样品分析 |
5.3.1 原料对制备SrFe_(12)O_(19)的影响 |
5.3.2.表面活性剂对制备SrFe_(12)O_(19)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粉体 |
2.1 Ti O2粉体的制备方法 |
2.2 溶胶-凝胶法制备α-Fe2O3纳米粉体 |
2.3 凝胶-溶胶法制备Sn O2纳米粉体 |
2.4 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纳米粉体 |
2.5 溶胶凝胶法制备Si O2纳米粉体 |
2.6 溶胶凝胶法制备Zr O2 |
3 结论及展望 |
(7)钛白废盐中有效元素的分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钛白废盐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现状 |
1.1.1 钛白废盐的来源 |
1.1.2 钛白废盐的危害 |
1.1.3 现有钛白废盐的处理方法 |
1.2 锰氧化物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1.2.1 锰氧化物的结构及应用 |
1.2.2 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
1.3 镁盐晶须的应用及生长机理 |
1.3.1 晶须的特性 |
1.3.2 镁盐晶须的应用 |
1.3.3 碳酸镁晶须的特点 |
1.3.4 晶须的生长机理 |
1.4 纳米 Fe_2O_3材料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1.4.1 纳米 Fe_2O_3的应用 |
1.4.2 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
1.4.3 Fe_2O_3薄膜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钛白废盐中 Fe、Mn、Mg 元素的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_2O_2加入量对 Fe~(2+)氧化效果的影响 |
2.3.2 体系 pH 对 Fe~(3+)分离效果的影响 |
2.3.3 NaHCO_3加入量对 MnCO_3产率的影响 |
2.3.4 温度对 MnCO_3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
2.3.5 反应时间对 MnCO_3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
2.3.6 表面活性剂对 MnCO_3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锰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3 表征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热重分析 |
3.3.2 样品的 XRD 分析 |
3.3.3 样品的 FT-IR 分析 |
3.3.4 样品的 TEM 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gCO_3晶须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表征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须 XRD 谱图分析 |
4.3.2 晶须 FT-IR 谱图分析 |
4.3.3 不同条件制备的 MgCO_3晶须 SEM 分析 |
4.3.4 MgCl_2制备 MgCO_3晶须的制备及生长动力学研究 |
4.3.5 MgCl_2中掺入 NaCl 制备 MgCO_3晶须及生长动力学研究 |
4.3.6 废盐中提取的 MgCl_2制备 MgCO_3晶须及生长动力学研究 |
4.3.7 MgCO_3晶须生长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_2O_3薄膜的制备及抗紫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3 表征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碱性体系中 Fe_2O_3薄膜的制备及抗紫外性能研究 |
5.3.2 酸性体系中 Fe_2O_3薄膜的制备及抗紫外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和特点 |
2 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方法及原理 |
2.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 (RESS) |
2.2 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法 (SAS) |
2.3 超临界水热合成法 |
2.4 超临界干燥法 |
2.5 超临界CO2微乳液法 |
3 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现状 |
3.1 RESS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 |
3.2 SAS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 |
3.3 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 |
3.4 SCFD法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 |
3.5 超临界CO2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 |
4 分析与展望 |
(1) 成核过程及结晶机理的研究。 |
(2) SCF设备的改进。 |
(3) 制备方法的改良和创新。 |
(4) 工艺过程的放大和工业化应用。 |
(9)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氧化二铁的晶体结构 |
1.2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性质 |
1.2.1 光学性质 |
1.2.2 超顺磁性质 |
1.3 纳米氧化铁的应用 |
1.3.1 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
1.3.2 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
1.3.3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 |
1.4.1 氧化沉淀法 |
1.4.2 均匀沉淀法 |
1.4.3 胶体化学法 |
1.4.4 水热法 |
1.4.5 水解法 |
1.4.6 干法 |
1.5 钛白副产物绿矾中来源成份以及除杂 |
1.5.1 钛白副产物绿矾的来源和成份 |
1.5.2 钛白副产物除杂方法 |
1.6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钛白副产物绿矾除杂 |
2.1 分离方法的选择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副产物成份检测方法 |
2.2.4 绿矾提纯的过程以及原理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检测方法 |
3.1.4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制备过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表征 |
3.3 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制备条件的选择 |
3.3.1 前驱体的预处理 |
3.3.2 pH 值的影响 |
3.3.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三氧化二铁水溶性粉体的制备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检测方法 |
4.1.4 实验过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聚丙烯酸钠包覆三氧化二铁及其胶体稳定的机理 |
4.2.2 包覆后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结论 |
2、本论文创新之处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级α-Fe_2O_3粉(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NG/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研究[D]. 陈鲲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2]TATB/AP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哲.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3]铜基纳米燃烧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郝嘎子.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4]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高氯酸铵催化作用的研究[D]. 兰元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9)
- [5]铁系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研究[D]. 高绪亮.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
- [6]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陶瓷研究现状[J]. 王博凯,张涛,程晓捷,马彩婉,王晓晨,高玉新,易剑. 台州学院学报, 2013(06)
- [7]钛白废盐中有效元素的分离及应用研究[D]. 杨海龙. 渤海大学, 2013(S2)
- [8]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基纳米微粒的现状与展望[J]. 教传琦,李宏煦,刘彬彬. 材料导报, 2011(13)
- [9]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D]. 曹人玻.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纳米磁性氧化铁的研究进展[J]. 王丽萍,唐韶坤. 化工进展,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