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河口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1](2021)在《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文中认为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强、受力合理且整体性能良好,在跨越高山峡谷、深水河流时优势突出,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内力状态随结构自重、预应力和施工荷载等的逐渐施加而不断变化,且成桥后受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使得某个阶段的内力状态将因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而具有较大差异,该内力状态进而影响其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以一座主桥为(120+220+120)m的3跨连续刚构、引桥为4×40m的4跨简支梁的非规则桥梁为背景,考虑其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对内力状态的影响,基于内力状态展开地震反应和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研究实际施工过程对连续刚构桥成桥内力状态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桥内力状态下主桥的地震反应差异,采用MIDAS/Civil建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并得到不同成桥阶段的内力状态;基于等效荷载法提出适用于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主桥不同内力状态所对应的内力等效荷载;通过Open Sees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并将得到的内力等效荷载施加于Open Sees动力分析模型,使其在动力分析中处于真实的内力状态;选取40组典型的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为输入,开展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非线性全桥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和模拟出主桥的成桥内力状态;对连续刚构桥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考虑施工过程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状态,才能保证动力反应的正确性。(2)为研究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状态对其施工阶段和成桥后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选取施工阶段典型的5个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并得到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应用等效荷载法计算得到T型刚构的内力等效荷载,基于Open Sees建立考虑等效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典型施工阶段主梁根部、主墩墩顶及墩底的曲率延性系数为损伤评价指标,以位移延性系数为成桥初始阶段的损伤指标,计算得到划分不同损伤阶段的界限值;对比分析了考虑等效内力状态与否对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施工阶段之间地震易损性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典型施工阶段还是成桥初始阶段,若不考虑内力状态将严重低估其地震易损性。(3)为研究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采用具有连续时间段的括号持时和重要持时作为地震动持时指标,基于所建立的考虑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总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反应与持时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阈值为0.1g的括号持时(Db0.1g)、5-75%重要持时(Ds5-75%)和5-95%重要持时(Ds5-95%)分别截取长持时地震动的记录时间,分析了不同持时指标对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括号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取决于绝对加速度阈值;重要持时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较括号持时更好,在计算连续刚构桥的滞回总耗能时宜选择指标Ds5-95%;另外,采用不同指标Db0.1g、Ds5-75%和Ds5-95%分别得到的最大绝对地震反应和滞回总耗能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持时指标下有效记录时间的大小。
和燕燕[2](2021)在《水库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与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建造也日益增多,为了跨越复杂地形,连续刚构桥的墩高也越来越高。悬臂浇筑施工法是该类桥型最常使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悬臂浇筑法施工中需要进行多次结构体系转换,为了施工安全以及成桥线形平顺、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桥梁施工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地震作用下,深水结构与水的相互作用会对结构的动力特性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及验算中都应该考虑。本文基于该类桥梁的特点以及施工安全性对长征沟大桥(63m+110m+63m)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同时基于该桥在正常使用期间位于水库区这一特点,对该桥在动水效应影响下的地震响应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的发展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同时简要介绍了深水桥梁地震响应的特点并列举了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2)利用MIDAS/Civil为工具,建立长征沟大桥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施工各阶段的模拟,提取截面应力、立模标高等理论数值,以自适应控制理论为基础,基于最小二乘法控制方法,提前考虑各种影响施工控制的因素,指导现场施工,使得建成后的桥梁线形平顺,受力合理,误差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可靠。(3)对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动水效应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基于本文的实际运用情况,对其中的代表性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地震激励下墩-水耦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依据。(4)用ADINA软件作为建模工具,采用其中的势流体单元模拟水体,分别采用流固耦合原理和附加质量方法建立桥墩模型—势流体模型和附加质量模型,根据长征沟大桥场地类型等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分析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受水体影响的桥墩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5)利用势流体模型分析了不同水体深度对桥墩自振特性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到水体的存在会减小模型的自振频率,并且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模型周围水体高度越高,模型自振频率的降低程度越大。(6)在地震作用下,将采用公路抗震规范法的附加质量模型和采用势流体理论的模型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动力响应结果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两种结果的数值之间有较大的差异,附加质量法是偏于安全的。(7)以势流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准,通过分析不同水体深度下桥墩模型的动力特性,对王宝喜简化公式法和公路抗震规范法的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在不同水深下,公路规范法的误差率略高于王宝喜简化公式的误差率。
李健宁[3](2021)在《近场区铁路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作为一种新的桥墩设计形式,新颖的抗震设计理念,使其成为高烈度地震区解决大跨桥梁抗震难题的一种新方法,且已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高烈度山区多靠近地质断裂带,地震频发,在复杂的场地及地质条件下,此类新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及抗震性能如何,在遭受多次地震作用后损伤如何发展,相关研究较少。地震作用下其抗震性能的发挥与墩身的构造参数相关,而墩身中的柱间板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未考虑震后修复所带来的问题,若要实现震后易修、易检、快速更换的功能可恢复型抗震设计理念,目前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这一新型桥墩桥梁结构的设计及推广应用十分有利。本文以铁路柱板式空心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采用一般地震动的合成方法和现有的各类速度脉冲数学模型,提出了近场地震动的人工合成方法。利用田玉基速度脉冲模型模拟了近场地震动中的低频分量,将其与设计反应谱拟合而成的高频分量叠加得到了含方向性效应和永久地面位移效应的近场地震动。(2)提出基于NGA-WEST2衰减模型合成主余序列地震动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主震和余震作用下场地的PSA(Pseudo Spectral Acceleration)曲线,并采用人工造波的方法合成了主震和余震地震动时程,在二者之间引入时间间隔构造出了主余序列型地震动。研究了断层距、场地条件等参数对主震和余震PGA的影响:场地的PSA随断层距增加呈迅速衰减趋势;断层距一定时,场地的PSA与震级大小成正比关系;主余震的PGA随断层距增加而减小,软土场地会明显放大主余震的PGA。(3)采用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和非线性分层壳单元建立了柱板构件模型。研究了板柱厚度比(板厚与柱厚之比)、柱板配筋率及轴压比等参数对柱板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参数的取值建议:板柱厚度比不宜大于0.25;立柱配筋率不宜小于5%,板按构造配筋即可;为提高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轴压比不宜大于0.15。(4)基于人工合成的近场地震动对柱板式空心墩墩柱的地震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柱板式空心墩墩柱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柱身轴向呈受压、受拉两种受力状态,设计时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动轴力。最大弯矩需求沿柱高顺桥向分析时同普通刚构墩呈K形分布,而横桥向分析时差别较大,最大弯矩通常位于柱身中部附近;受墩顶刚度约束作用及高阶振型影响,曲率沿柱高不同段变化规律不同,最大曲率需求顺桥向位于柱顶处,横桥向位于柱身中部附近。(5)基于人工合成的近场地震动对全桥的地震响应规律及损伤进行了研究,以材料应变作为损伤指标对桥墩进行了损伤评定。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远场;活动墩受近场效应的影响较刚构墩衰减更快,且影响距离较刚构墩更短,基本在50km以内。近场作用下若刚构墩发生损伤震后将出现残余内力,而永久地面位移效应会在结构中引起附加残余位移。与其它刚构墩相比柱板式桥墩在近场作用下损伤程度较小,抗震性能较好,但受高阶振型及结构体系的影响,其损伤位置和顺序与规则刚构墩存在较大的区别;柱间板的破坏类型和顺序基本不受近场效应的影响,强震作用下板存在剪切破坏、弯曲破坏及弯剪破坏等多种形式,仅少数板为剪切破坏,多数为弯曲及弯剪破坏,且多数板先于柱体屈服及破坏,因而避免或延缓了柱体的过早破坏。(6)采用人工合成的主余序列地震动对全桥累积附加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柱间板的破坏有效降低了结构刚度,延长了结构周期,因此余震作用在桥墩中不会引起显着的累积附加损伤,损伤程度基本由主震决定,故设计时可不考虑余震作用。此外,主余序列地震中的主震、余震幅值对结构的附加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且余震幅值影响更大。(7)功能可恢复型柱-BRB(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桥墩抗震性能研究。为实现震后易于更换和快速修复,采用BRB代替柱间板,研究了BRB的布置方式会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菱形方案和X形方案减震效果较好,而V形方案减震效果较差,且在部分位置甚至超过非减震结构;此外,地震动强度及断层距均会对其减震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明哲[4](2019)在《卧龙沟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卓越进步,交通运输的便利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线也因此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生命线,而桥梁作为交通线中的骨架更是重中之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凭借自身经济合理、外形美观、施工便利以及优越的跨越能力等优点,在我国多高山深谷、阔河激流的西南、西北等地区备受桥梁工作者的青睐。而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多发,因此对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的研究至关重要。与普通中、小桥相比,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较为复杂,需要对此类桥梁的抗震能力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桥梁震害进行介绍,并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然后阐述了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几种分析方法。以卧龙沟3号特大桥主桥(75+140×3+75)m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两种计算模型:墩底固结模型和考虑桩-土-结构作用模型,并对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进行探究。讨论了桩土作用对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以及高阶振型在动力计算时的作用状况。(2)通过选取三条实际地震波,利用桩-土-结构模型,采用双向、三向正交激励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E1、E2地震作用下的线性、非线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在E1、E2地震作用下,将三条地震波的结构响应情况进行对比,并探究了线性分析与非线性分析的区别。对比双向与三向正交激励作用的结果,了解了竖向地震激励对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桥墩塑性铰的发生位置及发展规律,并拓展分析了对于高低墩刚构桥塑性铰的可能出现位置。(3)利用大质量法对该桥进行考虑相邻墩底之间存在时间差的行波效应分析,其计算结果与一致激励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在行波效应作用下,桥梁位移及内力的发展规律。
肖宏伟[5](2019)在《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过渡段结构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斜拉-连续协作桥型比纯斜拉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桥型也存在着斜拉跨主梁与连续跨主梁如何合理过渡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斜拉跨主梁通常以π型梁为最优,而连续梁以大箱梁为最佳,两者在断面上难以有效的过渡,若斜拉跨主梁亦采用与连续梁完全一致的大箱梁,则又增大了斜拉跨悬臂施工的难度。正因为如此,该桥型在全面推广应用上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尽管国内已建成十余座该类型的桥梁,但此难题仍有研究的意义。本文以一座典型的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梁—丰城剑邑大桥为工程背景,分析研究了斜拉—连续体系桥梁过渡段的结构形式。论文首先对典型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主梁过渡段结构典型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接着,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专业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全桥与局部过渡段进行验算分析;然后,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结构局部过渡段实体单元计算模型。最后,通过调整原设计结构中的横隔板高度、横隔板厚度、横隔板间距和采用非渐变过渡段形式分别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过渡段局部位移和应力状况,为斜拉-连续协作体系过渡段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Midas/Civil对丰城剑邑大桥全桥进行结构验算,结构最大位移13.9cm,满足规范要求,拉索极限破断索力比值小于0.4,拉索满足设计要求,容许压应力16.4MPa,满足结构正应力计算。(2)横隔板距梁底10cm时,对原结构各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对斜拉侧横截面顶板正应力影响也最大,而横隔板高度变化对箱梁侧顶板正应力影响不显着;横隔板厚度为50cm时,对原结构竖向扭转位移和竖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对斜拉侧顶板正应力影响也最大;斜拉侧横隔板间距加密时,对原结构位移影响较为明显,在相应梁侧调整横隔板对其界面正应力影响较为明显。(3)通过采用非渐变过渡形式,对原结构各项位移均有明显降低。但结构在应力过渡上不够平顺,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冯祁[6](2018)在《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大跨径PC箱梁桥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能适应现代施工的要求,在100m300m跨径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大跨径PC箱梁桥向宽幅、薄壁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一直伴随着PC箱梁桥发展进程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诸如梁体裂缝、主梁下挠等。为解决上述病害,在设计中常常需要在变截面箱梁桥中的曲线底板施加大吨位的纵向预应力。在此种情况下,曲线底板处于高开孔率、高应力状态下,在近几年发生了不少大跨径PC箱梁桥在施工底板合龙时或底板合龙束张拉完毕后压浆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底板开裂甚至底板崩裂等病害,从而严重制约了该类桥梁的推广和应用。为解决此类问题,科研工作者投入大量的资源研究导致底板开裂的原因及处治对策,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关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停留在就某个单项工程案例的定性分析的层面,并未对其产生的原因、裂缝发展机理及防治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定量的参数化研究,导致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的箱梁底板破坏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调查了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对导致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破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桥梁设计规范对该类桥型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2)利用数值计算手段对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破坏典型案例进行了精细化分析,阐明了箱梁底板裂缝出现的机理及底板中不同普通钢筋的作用机理。(3)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破坏的是由底板合龙束引起的等效径向力的拉应力引起的,为此采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推导了等效径向力计算表达式。并推导了管道定位、折线拟合等引起的误差修正系数,指明了定位误差在该修正系数中占主导地位。(4)从箱梁底板设计和构造参数两个角度,对影响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抗裂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参数化分析,如底板曲线指数、底板宽度及厚度、波纹管间距及保护层厚度等,获得箱梁底板抗裂性能敏感性参数,为箱梁底板设计参数的优化和施工误差控制要求的确定提供了依据。(5)根据箱梁底板抗裂性能参数化研究成果,结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提出了适合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构造设计和配筋设计的合理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由以下几点:(1)大跨径PC箱梁跨中区底板破坏主要是由箱梁底板合龙束产生的等效径向力引起的,该径向力主要由底板合龙束自身产生的等效径向力和管道定位误差产生的附加径向力两部分组成的。本文采用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等效径向力的表达式,并将其与试验测试值及有限元数值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推导等效径向力计算表达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针对经典等效径向力计算公式认为等效径向力是一定值,而实际该等效径向力并非为一定值,经典等效径向力与真实径向力之间存在一定误差,该误差主要由底板合龙束定位误差和底板合龙束折线拟合误差两部分引起的,分别建立其误差计算图式,推导了两种误差修正系数的不同表达式。研究指出定位误差修正系数在该误差修正中占主要地位。(3)在设计大跨径PC箱梁时应注意从以下角度考虑:(1)尽可能选用曲线指数较大的线形,选用缓和曲线加以过渡;(2)建议规定管道定位误差不得大于5mm;(3)在主跨合龙段左右两侧23个节段范围内,定位钢筋间距为50cm;其余节段的定位钢筋间距为100cm;在两节段相交位置附近1m范围内,定位钢筋间距为25cm。
李笑穹[7](2017)在《空间地震动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损伤分析与延性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区域建设了大批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其中,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已成为我国西部山区交通运输系统的肯綮和枢纽。近期拟建和在建的连续刚构桥结构在跨度和墩高上不断地刷新建设的记录。然而,目前的桥梁设计规范和通用分析方法都忽视了复杂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地震动场问题,也无法匹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建设尺寸和规模。另一方面,国内外已建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绝大多数尚未经历强震检验,因此急需深入研究空间地震动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非线性破坏规律与抗倒塌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时域分析的空间相关多点多维地震动场改进模型,对桥梁模型进行损伤分析、增量动力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等,深入研究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空间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破坏模式和延性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1)考虑复杂场地条件下空间差动效应的多点多维地震动场的改进模型。鉴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纵向和竖向常要跨越复杂的地表类型,为了更合理地考虑基岩上覆土层对传至地表的地震波产生的复杂局部场地效应,基于离散时域内波的传递函数提出了地表空间地震动场的改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岩入射地震波在上行过程中受到的土层多重反射和透射,通过采用各土层的物理参数(密度、厚度、阻尼比等),将地震波幅值和相位特征的变化表示为时域内的递归传递函数,考虑了局部场地效应对基岩入射地震波到地表形成空间地震动场产生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场地条件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等结构的动力计算和精细化模拟。(2)地震动空间效应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响应和损伤模式的影响。在基岩和地表处多组不同的地震激励工况下对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桥墩相对位移、桥面板及桥墩内力响应分布、各构件及桥梁整体损伤分布及发展过程表明柔性较高的高桥墩地震反应更不利;固结的墩梁节点和桥墩双肢的系梁连接处是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薄弱部位;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地表空间地震动对结构动力性能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为了确保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动力分析中具备保守的抗震能力,对局部场地效应可以忽略的简单地形条件,建议采用与空间地震动具有相同最大峰值加速度的一致激励进行分析作为简化的抗震分析和评估方法;在复杂场地条件下,需采用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地表空间地震动作为多点激励进行分析和检验。(3)地震动空间效应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延性和易损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考虑空间效应的桥梁抗震性能修正方法。采用增量动力分析计算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桥墩的极限延性系数和延性需求比,结果表明:损伤等级越严重,高墩相对于矮墩的延性拓展能力优势(提高抗震性能)越明显;空间地震动对桥墩在横桥向产生的动力需求比纵桥向大。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可以采用空间地震动修正系数的上分位数作为桥梁抗震能力的放大系数,从而实现一致激励对多点激励的替代,简化计算流程。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系统的易损性分析表明,在横桥向的抗震需求更高,但是在纵桥向,尤其是完全损伤状态的失效概率对地震动的空间效应更敏感。(4)对多跨连续刚构桥基于延性需求分布的延性优化方法。为了解决空间地震动场引起的各桥墩抗震能力与需求分布模式的冲突,消除桥梁抗震的薄弱环节,协调各桥墩的抗倒塌能力以及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采用极限延性系数作为能力指标,在满足约束方程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桥墩的纵筋配筋率和混凝土截面尺寸(优化变量),使各桥墩的延性能力按照需求关系进行优化分配,直到其等效延性能力在容许范围内收敛于桥梁的目标抗震延性能力值。优化变量的确定与配筋率有关,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优桥梁模型中,各桥墩的完全损伤易损性曲线与初始结构相比更趋于一致,失效概率的离散性大幅度降低,抗震薄弱环节得以消除,抗倒塌性能也得到提升;该优化方法能够减小桥梁结构的各级损伤概率,提升整体的抗震性能,从而实现优化目的。
张利铨[8](2016)在《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技术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是我国最为常用的桥型之一,已取得显着的成就。通过收集大量在役的实桥资料,发现我国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结构的计算分析手段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在役的连续刚构桥的病害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箱梁的腹板开裂、跨中过度下挠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连续刚构桥的设计计算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结合新材料、新结构的研究进展,对连续刚构桥结构体系的优化提出展望。
尹志雨[9](2016)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与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域辽阔,高山峡谷众多,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桥梁墩高达到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连续刚构桥梁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材料性能的提高,施工设备施工能力的提升,使得连续刚构桥的桥墩墩高达到180m以上,这种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的设计除进行传统的应力与强度控制外,其地震响应、稳定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为依托工程,分析了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及稳定的设计、施工要点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从地震动输入方式对结构影响、抗震构造措施设计与分析方法三方面入手,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对超高墩桥梁抗震设计方案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行波效应对超高墩大跨刚构桥梁的地震动响应影响,探索抗震设计中对于地震动输入模式的合理选择方案;研究减隔震构造措施对超高墩大跨刚构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适用于此类桥梁合理的抗震措施与解决方案;分析P-△效应对超高墩大跨刚构桥梁的地震动响应影响,为此类桥梁抗震分析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连续刚构桥稳定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开展过相关工作,但是主要针对的髙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墩高不超过100米,跨径在150m左右。将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超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对影响超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为背景工程对连续刚构桥稳定性计算过程、需要考虑的工况进行系统梳理,给出连续刚构桥稳定计算算例。同时,对影响高墩一类、二类稳定性的墩高、材料强度、初始缺陷等关键参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对等截面单肢墩、双肢薄壁墩以及纵向变截面单肢墩对稳定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
桂许兰[10](2014)在《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公路桥梁的发展建设,桥梁结构的跨径不断增大,复杂性也随之增大,施工质量与安全更加受到重视,施工监控的重要性越显突出。从已有文献可知,由于结构的几何状态或受力状态出现较大的误差而引起的桥梁事故屡见不鲜。因结构各类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及管理、温度及收缩徐变等对结构的影响,必然会使实际状态与理论状态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所以设定一个合理的误差标准以便于施工中对结构更好的监控。然而桥梁施工监控技术发展至今,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施工控制误差标准。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进行研究:①对国内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误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统计归纳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②简述桥梁施工控制对可调变量误差修正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已有桥梁结构对各方法的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为今后施工监控中误差分析提供参考。③对武江大桥关于合龙误差标准的分析,说明预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施调误差标准研究的必要性;通过收集已有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施工监控资料,介绍了各类型桥梁监控中应监测的参数,以统计的方法对各参数误差取值情况结合设计、相关现行规范综合分析,提出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过程中各重点监测参数的误差施调标准范围,为《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二、草河口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河口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连续刚构桥概述 |
1.2.1 发展概况 |
1.2.2 结构特点 |
1.2.3 震害特征 |
1.3 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1.3.1 地震反应分析 |
1.3.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3 地震动持时研究 |
1.3.4 地震损伤控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模拟及动力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桥梁概况 |
2.3 施工过程模拟 |
2.4 动力分析模型 |
2.5 动力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刚构桥主桥内力状态及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主桥内力状态 |
3.3 内力等效荷载 |
3.4 关键截面的应力状态 |
3.5 内力状态对主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
3.5.1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3.5.2 不同内力状态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内力状态的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1 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2 损伤指标的确定 |
4.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4.3.1 典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 |
4.3.2 动力特性分析 |
4.3.3 等效荷载及内力状态 |
4.3.4 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输入 |
4.4 典型施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4.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4.2 IDA时程分析 |
4.4.3 回归分析处理 |
4.4.4 易损性分析 |
4.5 成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5.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5.2 IDA时程分析 |
4.5.3 回归分析处理 |
4.5.4 易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持时指标与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震动持时指标 |
5.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输入 |
5.4 相关性分析 |
5.4.1 强度、持时指标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 |
5.4.2 不同持时指标与滞回总耗能的相关性 |
5.5 不同地震动持时对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
5.5.1 地震反应分析 |
5.5.2 滞回耗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所选地震动记录的基本信息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水库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与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概述 |
1.1.1 国内外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发展概况 |
1.1.2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1.2 桥梁施工控制的发展概况 |
1.2.1 施工控制的方法及理论 |
1.3 深水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 |
1.3.1 深水桥梁的地震响应特点 |
1.3.2 国内外深水桥梁考虑动水效应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及分析 |
2.1 施工控制内容与方法 |
2.2 施工过程的模拟与结构分析 |
2.2.1 工程概况 |
2.2.2 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3 施工阶段划分 |
2.3 施工中线形控制 |
2.3.1 立模标高的确定 |
2.3.2 位移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 |
2.3.3 线形控制 |
2.3.4 线形控制结果 |
2.4 施工中应力控制 |
2.4.1 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
2.4.2 测试内容 |
2.4.3 应力控制 |
2.4.4 应力控制结论 |
2.5 桥墩垂直度及应力控制 |
2.5.1 桥墩垂直度控制 |
2.5.2 桥墩应力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地震作用下墩水耦合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 考虑动水效应的地震响应计算方法 |
3.2 基于势流体的有限元方法 |
3.3 Morison方程法 |
3.4 王宝喜简化公式 |
3.5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动水压力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库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
4.1 深水桥墩有限元数值模型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地震波的选取 |
4.2 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分析 |
4.2.1 桥墩在深水环境下的自振特性分析 |
4.3 数值模型地震响应结果 |
4.3.1 势流体模型结果 |
4.3.2 规范法附加质量模型结果 |
4.4 结果分析 |
4.4.1 自振特性分析 |
4.4.2 位移包络图 |
4.4.3 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包络图 |
4.4.4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近场区铁路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桥梁震害 |
1.3 高墩桥梁抗震研究现状 |
1.4 近场区桥梁抗震研究现状 |
1.5 主余序列地震作用下桥梁损伤研究现状 |
1.6 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8.1 本文研究内容 |
1.8.2 创新点 |
1.8.3 技术路线 |
2 近场地震动及主余序列型地震动的构造及模拟 |
2.1 近场地震动的特性 |
2.1.1 上、下盘效应 |
2.1.2 方向性效应 |
2.1.3 永久地面位移效应 |
2.1.4 竖向效应 |
2.2 速度脉冲的统计参数 |
2.3 速度脉冲模型 |
2.3.1 Menun-Fu速度脉冲模型 |
2.3.2 Makris-Black速度脉冲模型 |
2.3.3 Mavroeidis速度脉冲模型 |
2.3.4 田玉基速度脉冲模型 |
2.4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合成 |
2.4.1 低频成分的模拟 |
2.4.2 高频成分的模拟 |
2.4.3 近场地震动合成 |
2.5 序列地震动的构造方法 |
2.6 基于NGA-WEST2 衰减模型主余震序列地震动的构造 |
2.7 本章小结 |
3 柱板设计参数对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3.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3.2 柱与板的非线性模型及模拟方法 |
3.2.1 墩柱的非线性模型 |
3.2.2 板的非线性模拟方法 |
3.3 材料本构 |
3.3.1 墩柱混凝土本构 |
3.3.2 柱间板二维混凝土本构 |
3.3.3 钢筋本构 |
3.4 有限元模型 |
3.5 参数取值分析 |
3.5.1 板厚取值分析 |
3.5.2 配筋率取值分析 |
3.5.3 轴压比取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近场地震作用下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
4.1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计算参数 |
4.1.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2 全桥动力特性分析 |
4.3 地震动输入方向及分析工况 |
4.4 主墩墩柱地震需求分析 |
4.5 控制截面及损伤指标的确定 |
4.5.1 控制截面 |
4.5.2 损伤指标 |
4.6 桥轴线垂直于断层迹线时地震反应分析 |
4.6.1 顺桥向分析 |
4.6.2 横桥向分析 |
4.6.3 断层距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4.7 桥轴线平行断层迹线时地震反应分析 |
4.7.1 顺桥向+竖向分析 |
4.7.2 横桥向+竖向分析 |
4.7.3 断层距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主余序列地震作用下全桥累积附加损伤研究 |
5.1 输入地震动 |
5.2 累积附加损伤指标的选取 |
5.2.1 Park-Ang损伤指标模型 |
5.2.2 改进的Park-Ang损伤指标模型 |
5.2.3 基于材料应变的Park-Ang损伤指标模型 |
5.3 损伤状态及损伤指标界限值的确定 |
5.3.1 损伤指数参数的确定 |
5.3.2 损伤状态及其界限值的确定 |
5.4 余震作用下结构累积附加损伤对比研究 |
5.4.1 顺桥向损伤分析 |
5.4.2 横桥向损伤分析 |
5.5 主余震组合幅值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柱-BRB组合式高墩抗震性能研究 |
6.1 BRB布置方式 |
6.2 BRB力学模型及参数 |
6.3 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6.4 减震效果分析 |
6.4.1 顺桥向+竖向减震分析 |
6.4.2 横桥向+竖向减震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四章部分计算结果及图形 |
附录 B 第六章部分计算结果及图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卧龙沟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桥梁震害内因 |
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1.4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2 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理论 |
2.1 引言 |
2.2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概述 |
2.2.1 静力法 |
2.2.2 反应谱法 |
2.2.3 时程分析法 |
2.2.4 随机振动法 |
2.2.5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
2.3 模态分析 |
2.4 结构阻尼 |
2.5 小结 |
3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 |
3.1.2 主要技术指标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主要材料及力学性能指标 |
3.2.2 支座模拟 |
3.2.3 桩土作用土弹簧刚度 |
3.2.4 有限元模型 |
3.3 桥梁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
3.3.1 墩底固结模型 |
3.3.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 |
3.3.3 不同模型结构动力特性对比 |
3.3.4 对比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动力时程响应分析 |
4.1 地震波的选取 |
4.2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择 |
4.2.1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4.2.2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4.2.3 桥墩塑性铰截面 |
4.3 E1 地震作用时程分析 |
4.3.1 线性时程分析 |
4.3.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4.4 E2 地震作用时程分析 |
4.4.1 线性时程分析 |
4.4.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4.5 高低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塑性铰的发展规律 |
4.6 小结 |
5 行波效应对卧龙沟大桥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行波效应下地震响应的基本原理 |
5.2.1 行波效应下地震响应的运动方程 |
5.2.2 行波效应计算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顺桥向分量 |
5.3.2 横桥向分量 |
5.3.3 竖桥向分量 |
5.3.4 三向正交分量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过渡段结构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的发展和特点 |
1.1 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的发展 |
1.1.1 斜拉桥的发展 |
1.1.2 协作体系桥的发展 |
1.2 斜拉-连续协作桥的特点及主要优势 |
1.2.1 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1.2.2 斜拉跨与连续跨组合特点 |
1.2.3 斜拉-连续协作桥的力学特点及主要优势 |
1.3 斜拉-连续协作桥的主要技术难点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斜拉-连续协作桥梁主梁过渡段结构形式 |
2.1 斜拉跨和连续跨主梁截面形式 |
2.1.1 斜拉跨主梁截面形式 |
2.1.2 连续跨主梁截面形式 |
2.2 典型主梁过渡段结构形式 |
2.2.1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过渡段结构形式 |
2.2.2 宁波招宝山大桥过渡段结构形式 |
2.2.3 广东金马大桥过渡段结构形式 |
2.3 斜拉跨Π型梁与大箱梁的常见过渡方式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过渡段设计验算 |
3.1 丰城剑邑大桥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述 |
3.1.2 工程技术指标与主要材料 |
3.2 丰城剑邑大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基本情况 |
3.2.2 模型材料参数 |
3.2.3 模型计算荷载 |
3.2.4 模型施工阶段分析 |
3.3 丰城剑邑大桥计算结果 |
3.3.1 丰城剑邑大桥全桥计算结果 |
3.3.2 丰城建议大桥过渡段计算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丰城剑邑大桥过渡段局部分析 |
4.1 丰城剑邑大桥过渡段的构造及传力分析 |
4.2 丰城剑邑大桥过渡段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4.2.1 过渡段模型的尺寸 |
4.2.2 过渡段模型的边界条件与荷载加载 |
4.2.3 过渡段模型网格划分 |
4.3 丰城剑邑大桥过渡段结构参数对比分析 |
4.3.1 横隔板高度参数调整 |
4.3.2 横隔板厚度参数调整 |
4.3.3 横隔板间距参数调整 |
4.3.4 非渐变过渡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箱梁底板裂缝的分类和原因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开裂机理研究现状 |
1.3.2 防止开裂对策研究现状 |
1.3.3 设计规范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典型案例分析 |
1.4.2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抗崩裂性能研究 |
1.4.3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参数分析 |
1.4.4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合理设计研究 |
1.4.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案例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程案例 |
2.2.1 工程背景 |
2.2.2 病害调查 |
2.3 曲线底板数值分析 |
2.3.1 平面杆系检算 |
2.3.2 空间实体单元分析 |
2.4 不计入材料非线性的线弹性分析 |
2.4.1 底板合龙束张拉前的结构应力分析 |
2.4.2 底板合龙束单独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分析 |
2.4.3 底板合龙束张拉完成后的结构应力分析 |
2.5 计入材料非线性的弹塑性分析 |
2.5.1 箱梁底板崩裂过程分析 |
2.5.2 箱梁底板竖向钩筋的作用分析及纵、横桥向普通钢筋应力变化 |
2.6 大跨径PC梁桥箱梁底板崩裂破坏机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抗崩裂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跨度PC箱梁底板预应力束等效径向力引起拉应力计算式 |
3.3 大跨度PC箱梁底板合龙束等效径向力修正系数 |
3.3.1 定位误差修正系数 |
3.3.2 折线施工修正系数 |
3.4 大跨度PC箱梁底板竖向拉应力测试 |
3.4.1 测点布置设计 |
3.4.2 试验测试手段 |
3.4.3 试验过程 |
3.5 大跨度PC箱梁底板竖向应力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混凝土测点应力分析 |
3.5.2 普通钢筋测点应力分析 |
3.5.3 大跨度PC箱梁底板破坏机理 |
3.6 大跨度PC箱梁试验成果与数值分析及理论解对比分析 |
3.6.1 有限元模型计算 |
3.6.2 试验成果分析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参数分析 |
4.1 引言 |
4.2 箱梁底板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1 泊松比效应敏感性分析 |
4.2.2 底板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3 横隔板设置敏感性分析 |
4.2.4 箱梁底板设计参数结果分析 |
4.3 箱梁底板构造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底板宽度敏感性分析 |
4.3.2 底板厚度敏感性分析 |
4.3.3 底板钢束保护层厚度敏感性分析 |
4.3.4 底板波纹管间距敏感性分析 |
4.3.5 箱梁底板构造参数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合理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箱梁底板横向计算法 |
5.2.1 现行箱梁设计规范存在问题 |
5.2.2 箱梁底板横向应力计算法 |
5.2.3 防崩钢筋设计法存在问题 |
5.3 箱梁底板合理设计参数 |
5.3.1 合理的底板曲线线形设计 |
5.3.2 合理的横隔板设计 |
5.4 箱形梁底板合理构造参数 |
5.4.1 合理底板宽度及厚度设计 |
5.4.2 合理底板保护厚度设计 |
5.4.3 合理底板开孔直径及间距设计 |
5.4.4 底板开孔区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空间地震动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损伤分析与延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空间地震动模型 |
1.2.2 桥梁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和损伤分析 |
1.2.3 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1.2.4 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复杂场地条件下空间多点多维地震动的模拟方法 |
2.1 引言 |
2.2 空间相关多点非平稳地震动的简化模型 |
2.2.1 基岩地震动模型 |
2.2.2 地表地震动的简化模型 |
2.3 理想场地条件下空间地震动的合成实例 |
2.4 空间相关多点非平稳地震动的改进模型 |
2.4.1 单层土场地的传递函数 |
2.4.2 多层土场地的传递函数 |
2.4.3 复杂场地下空间地震动的模拟 |
2.5 复杂场地条件下空间地震动的合成实例 |
2.5.1 基岩表面空间地震动场的模拟 |
2.5.2 地表空间地震动场的模拟 |
2.6 空间相关多点多维地震动场的模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地震动效应对大跨连续刚构桥响应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3.3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数值计算模型 |
3.3.1 桥梁概况及有限元模型 |
3.3.2 地震动激励工况 |
3.3.3 模态分析 |
3.4 基岩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与损伤特性 |
3.4.1 桥墩的相对位移 |
3.4.2 桥面板的内力分布 |
3.4.3 桥梁结构的损伤分析 |
3.5 地表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与损伤特性 |
3.5.1 桥墩的相对位移 |
3.5.2 桥面板和桥墩的内力分布 |
3.5.3 桥梁结构的损伤分析 |
3.6 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墩动力损伤特性的影响 |
3.6.1 桥墩的内力分布 |
3.6.2 桥墩的损伤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空间地震动易损性分析和延性需求分析 |
4.1 引言 |
4.2 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4.2.1 基于性能的损伤准则 |
4.2.2 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 |
4.2.3 桥墩与桥梁系统的易损性计算 |
4.3 连续刚构桥易损性分析的数值模型 |
4.3.1 连续刚构桥的数值计算模型 |
4.3.2 易损性分析的地震动模型 |
4.4 桥墩的延性系数 |
4.4.1 桥墩的延性能力系数 |
4.4.2 桥墩的延性需求比 |
4.5 多点激励的修正参数 |
4.6 桥梁的易损性曲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考虑空间地震动的延性优化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延性优化方法 |
5.2.1 延性优化方法 |
5.2.2 优化变量的灵敏性分析 |
5.2.3 延性优化的计算流程 |
5.3 延性优化的数值计算模型 |
5.3.1 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初始模型 |
5.3.2 空间地震动模型 |
5.4 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双变量延性优化 |
5.4.1 延性优化过程及分析 |
5.4.2 延性优化结果及讨论 |
5.5 延性优化对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的影响 |
5.5.1 延性优化对桥墩易损性的影响 |
5.5.2 延性优化对桥梁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8)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技术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PC连续刚构桥的应用与发展 |
2 PC连续刚构桥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1 超高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2.2 连续刚构桥弯箱梁的结构静力分析计算 |
2.3 预应力索的合理布置 |
2.4 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 |
3 展望 |
3.1 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
3.2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
4 结论 |
(9)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与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特点 |
1.1.1 国内外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1.1.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1.2 连续刚构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抗震与稳定计算理论及依托工程背景 |
2.1 抗震分析理论 |
2.1.1 计算方法 |
2.1.2 二阶效应理论 |
2.1.3 中欧规范静力二阶效应计算简介 |
2.2 稳定分析理论 |
2.2.1 高墩自体空间稳定性分析 |
2.2.2 全桥侧倾稳定性分析 |
2.3 背景工程 |
2.3.1 建设规模 |
2.3.2 技术标准 |
2.3.3 气象、水文 |
2.3.4 工程地质 |
2.3.5 影响桥型及桥跨布置的因素 |
2.3.6 桥型方案及桥跨布置 |
2.3.7 主桥上部构造 |
2.3.8 主桥下部及基础构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梁行波效应分析 |
3.3 减隔震装置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中的适用性分析 |
3.3.1 减隔震装置简介 |
3.3.2 计算模型 |
3.3.3 结果分析 |
3.4 二阶效应地震作用下对超高墩桥梁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稳定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连续刚构桥稳定性计算示例 |
4.2.1 零号块施工时的稳定分析 |
4.2.2 最大双悬臂施工时的稳定分析 |
4.2.3 成桥状态下稳定分析 |
4.2.4 稳定计算小结 |
4.3 桥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稳定计算基础参数 |
4.3.2 初始缺陷对一类稳定的影响 |
4.3.3 初始缺陷对考虑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的影响 |
4.3.4 材料非线性对二类稳定性的影响 |
4.3.5 双重非线性对二类稳定性的影响 |
4.3.6 考虑双重非线性时初始缺陷对二类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施工监控目的及意义 |
1.2 桥梁施工监控发展及现状 |
1.3 桥梁施工监控误差控制问题的提出 |
1.3.1 误差控制的必要性 |
1.3.2 误差控制的重要性 |
1.3.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已有公路桥梁施工监控调研分析 |
2.1 概述 |
2.2 国内桥梁施工监控误差研究现状 |
2.2.1 梁式桥 |
2.2.2 拱式桥 |
2.2.3 斜拉桥 |
2.2.4 悬索桥 |
2.2.5 小结 |
2.3 监控资料收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理论和方法 |
3.1 概述 |
3.2 设计参数识别和修正法 |
3.3 卡尔曼(Kalman)滤波法 |
3.4 灰色系统理论 |
3.5 最小二乘法 |
3.6 人工神经网络法 |
3.7 分析比较 |
3.7.1 各理论和方法分析比较 |
3.7.2 各理论和方法在桥梁结构中的适用性 |
3.8 工程实例 |
3.8.1 工程概况 |
3.8.2 计算模型建立 |
3.8.3 最小二乘法在修正主要设计参数上的应用 |
3.8.4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3.8.5 卡尔曼滤波法修正的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施工状态误差标准研究 |
4.1 概述 |
4.2 施工误差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 |
4.2.1 强制合龙模型建立 |
4.2.2 各种合龙状态下的位移分析 |
4.2.3 各种合龙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
4.2.4 小结 |
4.3 桥梁结构施工监测参数 |
4.3.1 梁式桥 |
4.3.2 拱式桥 |
4.3.3 斜拉桥 |
4.3.4 悬索桥 |
4.4 桥梁施工过程几何状态误差 |
4.4.1 梁式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
4.4.2 拱式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
4.4.3 斜拉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
4.4.4 悬索桥几何状态参数误差 |
4.5 桥梁施工过程受力状态误差 |
4.5.1 混凝土、钢结构应力误差 |
4.5.2 拱桥中系杆、吊杆索力误差 |
4.5.3 斜拉桥拉索索力误差 |
4.5.4 悬索桥主缆索力、吊索索力误差 |
4.6 施工监控成果及要求 |
4.6.1 线形控制标准 |
4.6.2 应力、索力控制标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草河口特大桥主桥连续梁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D]. 李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水库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与地震响应研究[D]. 和燕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近场区铁路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D]. 李健宁.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4]卧龙沟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D]. 李明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过渡段结构形式研究[D]. 肖宏伟.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8)
- [6]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机理研究[D]. 冯祁. 长安大学, 2018(01)
- [7]空间地震动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损伤分析与延性优化研究[D]. 李笑穹. 天津大学, 2017(06)
- [8]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技术成就与展望[J]. 张利铨. 湖南交通科技, 2016(04)
- [9]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抗震与稳定性能研究[D]. 尹志雨. 长安大学, 2016(05)
- [10]公路桥梁施工状态误差分析及其标准研究[D]. 桂许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