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MBO与国有经济的市场退出(论文文献综述)
李政[1](2021)在《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国有经济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略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观点》文中研究表明程恩富教授是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学界和马克思主义学界享有盛誉的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作为学术巨擘,他创立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首创现代政治经济学"五过程法"新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了"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新经济人论""资源与需求双约束论""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变动论""知识产权优势论""当代经济基本矛盾论""社会主义三阶段论"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思路,
郑志全[2](2021)在《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其微观基础。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亦是重中之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市值已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投资者中出现了大量实体企业的身影,不免让人担忧经济脱实向虚,推高经济风险。因此,探究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为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就成为当前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投资行为相关主体的视角出发,并结合中国经济转型背景选取产权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和文化环境来表征企业金融化所面临的制度环境,进而展开了详实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环境的现状,提炼出主要问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金融化加剧的现实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的制度环境在不断改善,由此引出主要的研究问题: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是否存在理论和统计意义上的关联?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进一步从企业投资相关主体视角将制度环境展开,上述问题变得更为具体:当前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是否造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差异?市场退出制度扭曲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文化环境是否是企业金融化的非正式制度动因?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行为之间的关联,并为从制度环境角度解决企业金融化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这也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其次,依据上述问题,本文对企业金融化和制度环境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甄别、回顾和研读,明确了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形成了相应的理论逻辑。文献整理先从内涵、测度、动机、效应等维度对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后又从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内涵演进、制度环境的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文献评述和概念界定部分总结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定义及区分,明确了企业金融化的概念;同时辨析了制度环境的不同研究方式,界定了制度环境的研究范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第三章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对制度环境的改变进行了剖析,之后又从金融制度变迁视角阐述了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演变、现状、制度逻辑和效应。再次,本文在掌握了相关文献、研究背景以及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对重点研究问题结合现实情境展开了详实的逻辑与实证分析,主要有三大部分:(1)第四章以融资歧视为例探究了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本章基于“融资歧视理论”和“实体中介理论”,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商业信用三个渠道,对融资歧视改变两类企业要素合约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进而强化流动性储蓄动机以及收益追逐动机的逻辑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流动性压力转嫁和资金富余效应假说。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线性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产权属性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及作用渠道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变换样本、指标重构等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的影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还进行了异质性分析。(2)第五章以僵尸企业为例探讨了市场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僵尸企业表征市场退出制度扭曲,因此本章从僵尸企业这一现实问题切入,结合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经典理论分析了僵尸企业通过行为示范效应和跨期投资激励下降促使正常企业减持金融资产的作用逻辑。在着力处理内生性后,本章对上述理论逻辑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检验:先在整体上检验了僵尸企业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依次检验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不同期限结构金融资产的作用差异。同样考虑到所有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相应进行了分组回归。之后,本章又从另一个方向探讨了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之间的关联,即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是否会加大企业僵尸化的概率。在考虑了内生性后,实证分析从整体层面运用面板Logit模型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并借鉴已有文献检验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同样也按照所有制和高技术行业判定标准进行了分组回归。(3)第六章以儒家文化为例探究了企业金融化背后的非正式制度动因。本章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着手,明确其经济学研究价值,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儒家文化代理变量。之后,依据儒家典籍和思想,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组织理论、行为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从引致要素合约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升高的风险规避主义、集体主义倾向、高权力距离三个核心维度切入,分析了儒家文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部分考察了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并验证了其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不同期限结构金融资产的影响。考虑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可能存在的耦合作用,本章选取了所有制和法律制度进行了分组回归;再者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传统儒家文化造成冲击,故也一并进行了考察。最后,本文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主要结论:(1)基于产权制度和企业金融化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在包括货币资金在内的各项金融资产上的持有水平都要高于国有企业。更详实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企业产权属性确实与企业金融化程度负相关且融资歧视是中间机制,也就证实了流动性压力转嫁的存在。不仅如此,作用机制检验还发现,产权属性差异造成的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渠道,而股权融资渠道却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在对收益动机的验证中,本文发现国有企业的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之间的收益差距更大,也因此持有了更多的金融资产,说明资金富余效应确实存在,即在满足正常经营运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由于金融收益和实体收益的较大差距而将相对更多的富余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但前述预防性储蓄动机下的流动性压力转嫁造成的效应大于该效应。在将金融资产期限结构纳入考量、使用样本变换、替换企业金融化测度指标、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的稳健性检验中,主要结论都未发生变化。对企业规模和高科技属性的异质性分析更进一步证实了流动性压力转嫁的存在。(2)在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中,本文以僵尸企业表征市场退出制度扭曲,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受僵尸企业影响越大的行业中的正常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越低,并且僵尸企业主要是通过行为示范效应和跨期投资激励下降,促使正常企业减持以流动性储蓄动机持有的金融资产。区分金融资产期限结构的研究也发现,僵尸企业主要促使正常企业减持了流动性较强的短期金融资产,这进一步佐证了前述结论。在分位数回归、替换实证方法、替换金融化和僵尸企业指标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方法下主要结论未发生变化。将研究视角从市场转向企业自身,本文发现金融化会加大企业僵尸化的概率,并且主要是由于企业金融化挤出了主营业务投资和创新投资,减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同时研究也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降低经营风险,进而避免僵尸化。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相应结果稳健。(3)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发现,以企业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儒家书院越多,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证实了儒家文化是企业金融化的内在动因。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长期金融资产,儒家文化对流动性更强的短期金融资产影响程度更大,说明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企业更看重所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而非收益。机制检验发现,儒家文化中造成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升高的强风险规避主义、集体主义倾向、高权力距离等特质确实会强化企业对金融投资的偏好。不仅如此,异质性分析还表明儒家文化对国有企业作用更明显,且与法律制度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还会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本文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制定者应出台政策在观念上去“标签化”;完善混合所有制,鼓励企业产权多元化。(2)改革金融体系。政策制定者应出台政策弱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资源时对产权属性的考量;进一步放开金融领域的产权限制;并完善信贷审批评级体系。(3)政府应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完善市场退出制度。在处置工作中政府要注意将僵尸企业和企业金融化问题都纳入考量,制定综合的应对方案和政策;在处置僵尸企业时,要注重对僵尸企业的信息公开;尽可能地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僵尸企业,避免一刀切。(4)扬弃并创新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政策制定者应结合文化背景出台相应政策来应对企业金融化;重视文化这类非正式制度作为替代机制嵌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5)企业应塑造良好的银企关系,并减少对信贷融资的依赖,增加股权融资占比。(6)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对金融投资的依赖以及发挥禀赋优势。(7)企业应当视文化的企业治理效应并塑造自身企业文化。
迟也迪[3](2021)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而言能够发挥显着的影响作用。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有所增大。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且短期内并没有复苏的迹象。在此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是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国有经济相关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等理论基础为依据,深入分析和检验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既能够丰富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又能够构建起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研究逻辑,对于如何更好地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学术贡献。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面来看,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和相关文献的评述。其次,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再次,依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对其总体影响、异质性分析及影响机制等多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结尾处,依据全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这三个方面。按照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脉络,首先,分别从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为后文的实证检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在产业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考虑到不同功能定位类型的国有经济,其担负的使命及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各有不同,需要分析不同功能定位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此影响机制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分析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有何不同;二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再次,在区域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以区域市场化水平和政府经济干预程度作为区域制度基础,分析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影响区域制度基础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最后,基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强化其战略性的思考,在产业布局维度上,以不平衡增长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在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有选择地推动战略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否显着地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区域布局维度上,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制度变迁的演进,进而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的可行性,以及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通过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从总体来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能够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的具体结论如下。无论是从总体影响检验方面,还是从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方面,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资本密集度、经营成本、市场绩效、营收水平、固定资产利用率和市场化水平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下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供给侧改革为例,实证结果表明,战略相关行业样本分组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战略相关行业人均总产值、资源配置效率、财务融资水平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此外,作为前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以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国有资本微观数据基础,得到了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在不同控股情况下多次验证了此结论。就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而言,市场机制对于其影响机制基本上能够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调节机制下,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相对更具积极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体结论基本如下。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的总体影响。在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检验中,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对外开放程度的调节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通过政府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则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市场化水平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通过政府经济干预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既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基础上的影响机制检验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区域特征综合变量,结果显示,通过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东部、中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对于东北、西部地区而言,不存在通过区域特征变量的中介效应。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验证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和PSM-DID方法得出,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往文献在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多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而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既克服了缺乏相关实证检验借鉴的困难,也克服了核心变量衡量及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困难,尽力量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等核心概念,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和各种严谨的条件检验,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现有文献在研究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一般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因素。而本文在相关影响机制部分,分析和检验了制度基础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和中介效应,丰富了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再次,以往文献中较少关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本文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空间计量分析,拓展了相关主题的研究视阈。最后,现有文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一问题鲜有探讨,更多的是探讨如何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类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且缺乏实证依据。而本文通过构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这一本文特有的研究体系,即产业布局、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和国有资产布局、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布局、国有资本布局三个方面,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能够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显着影响,并通过影响机制分析与检验探索了其成因。
李尚[4](2021)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思潮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进一步要求我国经济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应对发展环境变化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体。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国有经济比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复杂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如何?这是新时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是围绕回答上述问题展开的。首先,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内涵。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促进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本质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的认识,本文进一步构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使国有企业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出发,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宏观所有制结构层面有机结合,实现了“国民共进”。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分配公平,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其次,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理论逻辑。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形成的公私合营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企业自发形成以及通过试点股份制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三个理论线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最后,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分析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利用包含116770个观测值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以及促进企业创新中都具有显着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干预,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这一途径只会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作用,代理问题的改善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二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于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垂直结构”下上游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下游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上游国有经济比重与下游行业绩效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维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比重,可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基于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所有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模型,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投资率的下降和储蓄率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所有制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取决于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和居民部门间储蓄率的大小。基于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结论。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实证结果,本文最后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盛毅[5](2021)在《我国国有经济使命变迁历程回顾与“十四五”取向》文中指出国有经济承担的基本使命是弥补市场失效,主要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承担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的业务、支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等,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国有经济的使命有明显差异。回顾我国国有经济使命变迁,先后经历了由商品生产的提供者向国民经济主导者的转变,目前正在向国家安全保障者角色过渡。当前,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优化,应顺应这种变化趋势,科学把握国有经济控制力底线,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完善适应竞争中立原则的体制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体系,完成国有经济安全保障使命。
孙晋[6](2020)在《市场决定论下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辨识与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市场决定论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具有双重意涵:一是政府投资经营行为应该秉持竞争中立原则进行优化性克制;二是国有企业尤其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该遵循市场一般规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阶段性产物,其与公益性国有企业相对,兼具资产国有性与平等竞争性两种特质。在理论上,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是否应当退出市场存在争议,大致可分为"全面退出论""全面保留论" "阶段—选择退出论"3种观点,各有其价值取向与合理性基础;从国企改革实践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国有企业改革是分阶段和渐进式的长期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应踟蹰不前。总体上,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符合国有企业存在价值和市场化发展方向,从长远来看也是最理想的目标。依循竞争中立原则分类推进改革,应当是渐进推进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的可行路径。
夏冰[7](2020)在《制度变迁情境下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十年间,地方平台公司作为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政府竞争和分税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激发、“投资饥渴”的症状显现,地方平台公司无疑是矛盾缓和与症状缓解的重要制度性设计。地方平台公司充分利用土地和金融资源撬动资金杠杆,以投融资营造城市发展环境,推动地方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但在新的发展周期里,一方面,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地方平台公司的资源输入管道在逐步撤离,“政府输血”式发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任务式思维和规模化路径导致地方平台公司债台高筑、企业经营活力不足,“自我造血”发展能力堪忧。企业内外部经营压力并发,这是地方平台公司不可否认的问题。地方平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地方平台公司的成长得益于制度设计,也受制于新的制度安排。自2014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债务防化”等系列政策影响,地方平台公司融资功能和融资渠道全面受限,其新一轮发展迎来了“两难”局面。向外看,地方平台公司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投融资功能不会改变,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的要求持续升级;向内看,地方平台公司的治理结构、业务结构、财务结构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防范风险,谋求支持发展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制度变迁背景下,地方平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将必然要求其在发展理念上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发展模式上进行负债驱动向质量驱动的转变。当前各界对地方平台公司的大量评价与预判是有失偏颇的。客观地分析地方平台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价值的形成与变迁,是地方平台公司谋划新一轮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带着历史观对政府竞争背景下平台公司如何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行总结;我们不得不带着未来观对负债约束下平台公司如何深化改革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行研判;其中,我们也不得不探讨资源约束和机制约束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地方平台公司发展的作用。这就形成本文希望解答的三大问题。为探讨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选择民营经济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的平台公司为样本,运用扎根研究的方法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对案例资料的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确定核心范畴的范式模型,进而构建研究变量,分析研究变量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提出初始假设命题,为构建总体研究框架奠定基础。根据理论分析进一步完善研究框架,并选取78个地级市441家平台公司以及376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假设,提出了以下有益结论:(1)“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资本市场融资”价值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结构性设计。政府竞争背景下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负债冲动,这种负债冲动通过土地资源注入让平台公司获得了强大的融资能力,大规模的融资不断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更好的平台公司拥有更好的资源配置与转化能力,其溢出效应更强。通常,经济效益好的平台公司有更好的业务结构设计、运营管理效率和企业经营活力,它们以更高的质量服务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3)制度变迁背景下,平台公司是否拥有自生能力,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制度变迁带来的直接影响表现为传统的价值链逻辑被打破,原有资源输入管道被撤离,这对平台公司通过债权融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相反,形成良性经营循环的平台公司受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大,它们能够通过内生动力反哺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可持续的路径。(4)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平台公司发展的作用受到制度变迁和区域市场化水平的影响。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混改主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资本优势与非国有资本的灵活市场机制,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形成相互制衡与互赢共利的载体;同时,本文也发现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需要通过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地方平台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肖红军[8](2021)在《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可以归纳为功能导向、效率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这些方法逻辑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贡献性,但尚不能有效刻画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完整"画像"。这里对已有的五个基本导向进行了细化,将能力导向作为补充,并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识别、行业领域决策和实现方式设计三个纵向逻辑构面,分别构建了适应性的方法逻辑耦合,形成了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针对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六大核心问题,即"量""质"问题、"国""民"问题、"进""退"问题、"内""外"问题、"央""地"问题、"产""融"问题,可以从整合性方法论中选择适宜的方法逻辑组合予以回答。整合性方法论在现实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树立全局思维、生态思维、动态思维、问题思维和场域思维。
王婷,李政[9](2020)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进展与述评》文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内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背景、意义、途径、模式以及效果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我国在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背景,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与内涵、必要性与意义、遵循的基本原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的主要途径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较为全面地总结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对存在争论的观点进行辨析,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孙金凤,张淑全[10](2007)在《从微观上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资本退出》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近些年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国有资本的退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考虑。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原则与改革战略出发,如何从微观上看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以及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对策,对国有企业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论MBO与国有经济的市场退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MBO与国有经济的市场退出(论文提纲范文)
(1)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国有经济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略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国有经济的理论概述 |
二、关于国有经济性质功能及战略调整思想 |
三、关于国有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思想 |
四、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五、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思想 |
(2)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章布局与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金融化的相关研究 |
2.1.1 企业金融化的内涵与测度 |
2.1.2 企业金融化的动机 |
2.1.3 企业金融化的效应研究 |
2.2 制度环境的相关研究 |
2.2.1 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内涵演进 |
2.2.2 制度环境的经验研究 |
2.3 文献评述与主要概念界定 |
2.3.1 文献评述 |
2.3.2 主要概念界定 |
第3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一般性分析 |
3.1 中国经济转型情境下的制度环境 |
3.2 中国情境下的金融制度变迁与企业金融化 |
3.2.1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
3.2.2 金融制度变迁视角下企业金融化的描述性分析 |
3.2.3 企业金融化分组特征 |
3.3 企业金融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3.1 企业金融化内在动因及行为的制度逻辑 |
3.3.2 企业金融化效应分析 |
第4章 产权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以融资歧视为例 |
4.1 本章前言 |
4.2 基于中国产权制度情境的理论分析 |
4.2.1 流动性压力转嫁假说 |
4.2.2 资金富余假说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模型设定与指标构建 |
4.3.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检验 |
4.4.1 基准回归检验 |
4.4.2 流动性压力转嫁的渠道检验 |
4.4.3 资金富余假说验证 |
4.4.4 异质性分析:基于企业规模与行业高技术属性 |
4.4.5 进一步讨论:基于民营企业样本 |
4.4.6 稳健性检验:基于指标重构、期限结构和分位数回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以僵尸企业为例 |
5.1 本章前言 |
5.2 理论分析 |
5.2.1 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金融化的溢出效应 |
5.2.2 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基于中国情境的关键变量测度 |
5.3.3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5.4 僵尸企业对企业金融化的溢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基准回归 |
5.4.2 基于金融资产期限结构差异的分析 |
5.4.3 机制检验 |
5.4.4 异质性分析 |
5.4.5 进一步讨论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的计量检验 |
5.5.1 基准回归 |
5.5.2 机制检验 |
5.5.3 异质性分析 |
5.5.4 进一步讨论及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化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以儒家文化为例 |
6.1 本章前言 |
6.2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逻辑分析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选取 |
6.3.2 关键变量测度 |
6.3.3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
6.4 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计量检验 |
6.4.1 基准回归 |
6.4.2 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
6.5 进一步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6.5.1 进一步讨论:作用机理 |
6.5.2 进一步讨论:区分货币资金与非货币金融资产 |
6.5.3 异质性检验:基于所有制、法律制度和外来文化冲击 |
6.5.4 稳健性检验:替换金融化测度方法 |
6.5.5 稳健性检验:替换儒家文化变量 |
6.5.6 内生性问题处理:工具变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从政府部门角度 |
7.2.2 从企业角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1.2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2.2 公共经济理论 |
2.2.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4 产业政策理论 |
2.3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产业布局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有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有经济布局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4 产业布局调整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5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6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7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及现状分析 |
3.1.1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 |
3.1.2 国有经济总量布局的演变及特征 |
3.1.3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2 主要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国际经验 |
3.2.1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美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概述 |
3.2.2 基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历程回顾 |
3.2.3 立足于国情的日本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演进历程 |
3.3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分析 |
3.3.1 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趋势 |
3.3.2 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分析 |
3.4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
3.4.1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
3.4.2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
3.4.3 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使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 |
4.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分析 |
4.1.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1.2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基于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2 基于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市场化的作用 |
4.3.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政府经济干预的作用 |
4.4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不平衡增长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4.2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 |
5.2.1 公共政策类及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检验 |
5.2.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3 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1 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4 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检验 |
5.4.1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例 |
5.4.2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4.3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供给侧改革为例 |
5.4.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5 基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5.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2 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5.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6.1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3 稳健性检验 |
6.2 制度基础作用下的内在机制检验 |
6.2.1 基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检验 |
6.2.2 基于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基于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及机制检验 |
6.3.1 基于不同区域范围的异质性检验 |
6.3.2 不同区域范围分组下基于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效应 |
6.4.1 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6.4.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6.4.3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6.5 基于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5.2 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政策建议 |
7.1 明确各类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合理规划其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
7.2 完善市场机制与改进政府干预方式以优化制度基础 |
7.3 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确保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战略性 |
7.4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空间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
1.2.2 相关概念分析 |
1.3 文献述评 |
1.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研究 |
1.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研究 |
1.3.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证分析框架 |
第3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49-1956) |
3.1.2 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78-1992)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93-2012) |
3.1.4 新时代背景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 年至今) |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的理论逻辑 |
3.2.1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调整生产关系 |
3.2.2 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3.2.3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 |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3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2.4 实证结果 |
4.2.5 本节小结 |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本节小结 |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4.3 实证结果 |
4.4.4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
5.1.1 不同阶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5.1.2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
5.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2.3 实证结果 |
5.2.4 本节小结 |
5.3 上游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下游行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结果 |
5.3.4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
6.1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
6.2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 |
6.2.1 收入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2 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
6.3.1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国有经济使命变迁历程回顾与“十四五”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经济使命变迁的回顾与评述 |
二、我国国有经济使命变迁的内在动因 |
三、“十四五”时期强化我国国有经济安全保障的使命 |
1.把握底线基础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
2.进一步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 |
3.依托资本运营公司推进资产证券化 |
4.根据竞争中立原则完善体制机制 |
5.强化国有经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7)制度变迁情境下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
2.2 地方政府平台公司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设计 |
3.3 研究变量构建 |
3.4 初始假设命题的提出 |
3.5 总体研究框架 |
第4章 平台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4.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4.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制度变迁在平台公司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 |
5.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平台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分析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研资料汇总 |
附录二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情况统计 |
附录四 样本城市及所在省份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逻辑透析 |
(一)功能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二)效率导向的布局逻辑 |
(三)目标导向的布局逻辑 |
(四)需求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五)政策导向的布局逻辑 |
二、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
(一)“量”“质”问题 |
(二)“国”“民”问题 |
(三)“进”“退”问题 |
(四)“内”“外”问题 |
(五)“央”“地”问题 |
(六)“产”“融”问题 |
三、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整合性方法论 |
(一)方法逻辑的审视与拓展 |
(二)整合性方法论的建构 |
(三)整合性方法论对回答核心问题的适用性 |
(四)整合性方法论应用的建议 |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进展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 |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与意义 |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三)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五力” |
(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
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
(二)遵循市场规律 |
(三)分类改革 |
(四)互利共赢 |
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几个主要问题 |
(一)国有企业分类及混改企业的选取 |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的地位 |
(四)完善资产和信用评估制度 |
(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途径 |
(一)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二)将非国有资本引入国有企业 |
(三)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行员工持股 |
七、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国有资产定价及各类资本流动监管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模式设计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机构的管理限度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的激励约束问题 |
(四)基于混合所有制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 |
(五)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分配制度及劳动关系的演变 |
(10)从微观上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资本退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原则与改革战略 |
二、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 |
1. 通过证券市场实现国有资本退出。 |
2. 产权交易市场竞价退出方式。 |
3. 转让信息发布出去, 约有收购意向的投资者前来, 通过 |
4. 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收购退出方式。 |
三、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退出的微观对策 |
1. 在国有资本退出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更加积极的措施 |
2. 合理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 调整下岗职工分流和再就业政策 |
3. 针对国有资本退出的规模性障碍, 目前应大力推动国有股减持 |
4. 采取多种措施, 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 建立企业坏账退出通道 |
四、总结 |
四、论MBO与国有经济的市场退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国有经济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略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观点[J]. 李政. 学术评论, 2021(03)
- [2]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郑志全.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迟也迪. 吉林大学, 2021
- [4]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D]. 李尚. 吉林大学, 2021(01)
- [5]我国国有经济使命变迁历程回顾与“十四五”取向[J]. 盛毅. 经济体制改革, 2021(03)
- [6]市场决定论下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辨识与抉择[J]. 孙晋. 经济法论丛, 2020(02)
- [7]制度变迁情境下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夏冰. 中山大学, 2020(03)
- [8]推进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方法论[J]. 肖红军. 改革, 2021(01)
-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进展与述评[J]. 王婷,李政.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06)
- [10]从微观上看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资本退出[J]. 孙金凤,张淑全. 经济研究导刊,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