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经济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芸[1](2019)在《刍议西部大开发与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文中提出陕西具有历史文化厚重、特色鲜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要素具备,文化产业发达、效果显现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拉动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推广文化文物场馆的文化体验活动、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和与时俱进地开发文化旅游演艺市场,把陕西建设成为中外文化旅游标识地。
梁嘉宁[2](2019)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估研究—SCM与DID的复合检验》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一项区域政策,评估政策效应不仅能对后续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而且还能为其他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借鉴。文章依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的目的,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效应分为经济增长、经济开放、经济动力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学习创新”政策评估体系,使用合成控制法(SCM)和双重差分法(DID)评估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和西部各省份的政策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各省份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1)经济增长效应: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分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内蒙古、重庆、陕西、青海、宁夏经济增长有显着促进作用;对广西、云南、新疆经济增长政策效应未达到预期效果;对四川经济增长无影响。(2)对外开放效应: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对外开放未达到政策预期效果,分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内蒙古、重庆对外开放水平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广西、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政策效应未达预期效果。(3)学习创新效应: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学习创新政策效应未达预期效果,分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广西、重庆、内蒙古学习创新水平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陕西、甘肃、四川、宁夏、新疆、贵州、云南政策效应未达预期效果。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西部大开发政策进一步推进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坚持经济产出高效、实施针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政策、西部大开发转向西部大开放、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目标事先定制、建立长期援建机制,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后续实施提供参考。
张王勇[3](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指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王璟谛[4](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有序、社会公平公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安排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必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提出了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地区、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民族自治地方尤其是边疆民族自治地方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实的财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保障,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来国家战略大局安排,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经济发展还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还较为薄弱,目前中央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政策还欠稳定欠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加强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建立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收集八个民族省区的财政经济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财政问题开展一定范围的实地调研,从国家治理视角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财政运行的特殊性进行再认识,按照“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改革设计”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面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体系、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政策、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体制问题,以及国家的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规建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一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和地方税体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和修订,并提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财政收支体系、财政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法律)。二是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得出受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自身定位不准发展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优先于地方组织收入工作。三是论文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体现历史补偿原则,中央和发达地区支持是民族自治地方成功从“输血”转向“造血”的重要保障。四是通过研究中央部委不当政策干预造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优、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案例,得出结论是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重赋金、轻赋权的指导思想应该要调整,并进一步指出财政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提出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先试先行天然试验区,根据建设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先行全面深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率先试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构改革,尤其是突破人大机关职能职责的改革,率先推进财政大数据。
宋红团[5](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韦伟[6](2013)在《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世纪之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世纪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美国曾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从19世纪初开始西进运动,走上了拓荒西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道路,通过成功的西部开发,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西部开发的成功,就不可能有现在全面繁荣的美国。在这个开发西部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就西部开发而言,可供指导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尤其是后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又包括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分析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国力许可的情况下,都会致力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巩固。但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达成美国那样的成就。尤其是到了近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已经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我国近代与现代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政府主导下的西部开发的热潮,但都未能促成西部经济持续发展,更未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开发史上,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就中、美两国的西部开发进行横向比较,从政府这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分析两国政府的异同点,对于厘清我国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理性认识,开阔视野,从而走出一条既借鉴西部开发的国际经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大开发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是政府在各自西部开发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的重视程度上,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是两国政府更多的是不同点,这些差异性因素包括政府开发自然资源的不同方式、政府对外政策的差异、开发主体的差异、体制上的区别以及对文化影响的不同。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存在的这些差异对于两国西部开发的路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从美国西部开发史来看,政府在推动西部开发过程中有宝贵的经验,重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推出优惠政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其开发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诸如环境问题、基建中的浪费、城镇的盲目建设等,这值得我们参考并引以为鉴。在中国现阶段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走弯路,对于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部开发之路将起到促进作用。
车延年[7](2012)在《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文中认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一项活动中,人力资源都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没有人力资源,其它的各类社会资源也都无法充分、协调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领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水平、开发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决定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充分、合理、高效地开发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不仅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保障,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所以,进一步拓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在逐步加大,整个西部地区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倾斜政策有效地改善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与其它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并缺乏科学的规划,致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本选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地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门性理论研究,较为系统地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宏观环境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苏树军[8](2011)在《以“人才强国”战略促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探析》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地缘优势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则日益显示出其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全面阐述"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现状,指出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是西部大开发的先决条件,并由此提出了以"人才强国"战略促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范晓林[9](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服务,从而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大的物流需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煤炭、电力、绒毛、稀土、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借助西部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的持续高涨带动了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大发展和逐年庞大的外需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由于外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对物流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提上议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己是其必然选择,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规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外资的渠道也逐步拓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设了若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目前,中国学界对国内物流业研究较多,成果也很多。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后,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中国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有新突破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物流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对西部区域物流研究成果也较为鲜见。本论文研究将弥补学界对西部地区物流研究之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本论文从区域物流视角切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精益物流和准时制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势条件及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西部大开发新10年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定位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和政策体系。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系统完整;二是目标定位明确,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三是物流架构体系比较独特;四是论文部分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属首次提出。论文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对现代物流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导致论文中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二是第一手实证资料较少,文献资料较多,故使该论文对整个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研究不够;三是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在中国尚属初阶段,论文有些观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黄云[10](2010)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存在的“马六甲困局”,使得从中国的陆地边境地区进口能源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的今天,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民族经济学更注重从民族劳动者这一主体出发来研究跨国运输通道,而不单纯着眼于区域经济。有时区域经济繁荣和当地民族经济落后可以同时存在,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视角来探究跨国运输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是消除民族地区差异的简单拉平。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要摸清后进民族的现实困难,要弥补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的民族性,关注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因此,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的运输通道入手,目的是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探索发展之道。跨国运输通道的本质是交通运输业,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追加到运输对象(货物)的价值当中去。跨国运输通道的物质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并协调好各产业比例、强化管理以确保运输时空的准确性。跨国运输通道具有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和社会公益性等四个特征。从民族地区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云南与东南亚的通道这三条着名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代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作用。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地缘经济趋势增强和通道的安全性是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二十一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期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地区众多跨界民族的存在是我国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通过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我们对民族地区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经济有了总体的认识。并按运输对象、交通方式和物流形态给跨国运输通道作了类型的分别。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是导致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而大多地处我国边境的民族地区有着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因此,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跨国运输通道对民族经济的外向拓展具有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民族经济的产业导向,利于民族经济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利用邻国资源,而且利于引进外国人才与先进技术。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阐述十四个邻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与我国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影响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的四个问题:过境运输的局限性,跨国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等。只有理解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民族经济的主体,从而得出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结论。本文提出以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提升口岸功能和以发展成经济带为目标的全面发展跨国经济通道的策略。强调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跨国经济通道对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本文还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向跨国经济通道发展的方向,并指出跨国经济通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网络经济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经济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刍议西部大开发与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西部大开发对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陕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
(一)历史文化厚重,特色鲜明 |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
(三)旅游资源丰富,要素具备 |
(四)文化产业发达,效果显现 |
在西部大开发中推动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
(一)知识经济时代拉动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二)推广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场馆的文化体验活动 |
(三)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 |
(四)与时俱进地开发文化旅游演艺市场 |
(2)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估研究—SCM与DID的复合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区域政策评估文献梳理 |
1.3.1 政策评估的内涵 |
1.3.2 政策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
1.3.3 政策评估方法 |
1.4 西部大开发领域的评估 |
1.4.1 西部大开发经济增长政策效应存在争议 |
1.4.2 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政策效应不佳 |
1.4.3 西部大开发学习创新效应较差 |
1.4.4 西部大开发政策评估方法 |
1.4.5 前人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运行需要政府干预 |
2.1.1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会带来严重后果 |
2.1.2 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 |
2.1.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2.2 区域政策是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 |
2.3 不同尺度的区域政策的类型 |
2.4 西部大开发评估政策效应体系构建 |
2.4.1 评估内容 |
2.4.2 评估指标 |
2.5 合成控制法原理 |
2.5.1 合成依据 |
2.5.2 合成模型 |
2.6 双重差分法 |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
3.1 变量、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3.2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
3.3 西部大开发政策分省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
3.3.1 对内蒙古、重庆、陕西、青海和宁夏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
3.3.2 对广西、云南和新疆经济增长未达预期效果 |
3.3.3 对四川经济增长政策效应不显着 |
3.3.4 双重差分验证对贵州和甘肃经济增长未达预期效果 |
3.4 稳健性检验 |
3.4.1 稳健性检验一: 双重差分法 |
3.4.2 稳健性检验二: 处置组变换 |
3.5 结论与可能的解释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外开放效应检验 |
4.1 变量、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4.2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整体FDI政策作用未达到预期效果 |
4.3 西部大开发政策分省对外开放效应检验 |
4.3.1 对内蒙古、重庆FDI有促进作用 |
4.3.2 对四川FDI政策效应不明确 |
4.3.3 双重差分验证对广西等省份FDI政策效应未达到预期效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稳健性检验一: 双重差分法 |
4.4.2 稳健性检验二: 处置组变换 |
4.5 结论与可能的解释 |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学习创新效应检验 |
5.1 变量、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
5.2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学习创新未达预期效果 |
5.3 西部大开发政策分省学习创新效应检验 |
5.3.1 对广西、重庆学习创新效应有促进作用 |
5.3.2 对贵州、云南学习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 |
5.3.3 双重差分验证对内蒙古有促进作用,对陕西等省份政策效应未达预期效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稳健性检验一: 双重差分法 |
5.4.2 稳健性检验二: 处置组变换 |
5.5 结论与可能的解释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西部地区政策效应评估总结 |
6.1.1 政策效应存在差异 |
6.1.2 各省份之间存在差异 |
6.2 西部地区发展政策建议 |
6.2.1 坚持经济产出高效 |
6.2.2 针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政策 |
6.2.3 西部大开发转向西部大开放 |
6.2.4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5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
6.2.6 绩效目标事先定制 |
6.2.7 建立长期援建机制 |
第七章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主要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国家治理与财政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家治理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2.3 财政职能划分 |
2.4 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财政相关理论 |
2.5 构建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的再认识 |
3.1 .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特殊性的再认识 |
3.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3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再认识 |
3.4 民族自治地方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特殊性的再认识 |
3.5 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对财政问题的影响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问题分析 |
4.1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
4.2 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水平分析 |
4.3 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补助收入分析 |
4.4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
4.5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的制度分析 |
5.1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5.2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 |
5.3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财政体制问题 |
5.4 民族自治地方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5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制度的低效与缺失 |
5.6 民族自治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缺失 |
第六章 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构想 |
6.2 建立并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夯实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6.3 坚持并完善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财政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 |
6.4 .构建现代财政法律体系,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法治化水平 |
6.5 创新配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一、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或参与研究的课题 |
后记 |
(5)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
3.1.1 国际局势 |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
3.1.4 工业布局调整 |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
8.1 历史沿革 |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
8.2 公司基本状况 |
8.2.1 总体人员状况 |
8.2.2 产品基本情况 |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
8.3.2 地区发展责任 |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
1.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西部开发的理论探索 |
2.1 可持续发展论 |
2.2 梯度理论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的西部开发 |
3.1 美国政府推动的西进运动 |
3.2 西部开发对于美国的意义 |
3.3 我国政府主导的西部开发史 |
3.4 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西部开发 |
3.5 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的发展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西部开发中共性因素的对比 |
4.1 中美西部开发演进历史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
4.2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比较 |
4.3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人口迁移政策的比较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两国政府主导西部开发中差异性因素的对比 |
5.1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比较 |
5.2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在利用国际环境方面的比较 |
5.3 中美西部开发主体的比较 |
5.4 中美西部开发政府体制环境的比较 |
5.5 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对文化传统的影响比较 |
注释 |
第六章 结论 |
6.1 西部开发的政府思想 |
6.2 西部开发政府的经验 |
6.3 西部开发政府的经验和教训 |
6.4 西部开发史对当代政府的启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
二、 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和特征 |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一、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
二、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三、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
四、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
五、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误区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推进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生机 |
三、 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
一、 固定的思维方式和陈旧的传统观念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 |
二、 相对落后的经济延缓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三、 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一、 人力资源的数量方面 |
二、 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 |
三、 人力资源的结构方面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不够 |
二、 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流动性差 |
三、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育发展滞后问题 |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单一 |
五、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对策措施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
一、 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核心 |
二、 以“梯次开发”和“跨区域开发”模式为重要补充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
一、 转变观念,为西部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
二、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三、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进程 |
四、 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
五、 继续完善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机制,减少人才流失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物流发展理论 |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
一、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发达国家物流理论 |
二、中国的现代物流理论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演进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
一、中国物流业演进历程 |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宏观性问题 |
一、政府关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念问题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问题 |
三、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问题 |
四、现代物流市场行为规范性问题 |
五、宏观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
六、现代技术支撑与人才支撑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优势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
四、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地缘优势与亲缘优势 |
五、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
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
七、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凸显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 |
二、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展政策资源的稀缺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整体落后 |
五、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体制不健全 |
六、西部地区物流业人力资源匮乏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保障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三、经济全球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 |
四、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及省级物流发展规划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依据 |
五、扩大内需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
六、"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物流业发展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挑战因素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一、现代物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影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
一、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
一、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 |
二、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 |
三、第三阶段:"十四五"期间(2020-2025年) |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 |
一、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二、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三、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衔接带 |
第二节 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改善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二、增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条件 |
三、构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与论文结构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跨国运输通道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性质 |
一、跨国运输通道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
三、明确交通运输业的物质生产性质的意义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特征 |
一、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 |
二、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 |
三、具有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 |
四、具有社会公益性 |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一、丝绸之路 |
二、茶马古道 |
三、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与现状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 |
一、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
二、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 |
三、地缘政治经济化与地缘经济趋势增强 |
四、通道的安全性 |
第二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 |
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三、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 |
四、边境地区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
第三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 |
一、东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三、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类型 |
一、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资源能源型、工业产品型和劳务型 |
二、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
三、按物流形态可分为输入型、输出型和双向型 |
第三章 跨国运输通道在民族经济外向拓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 |
一、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 |
二、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 |
三、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 |
四、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五、充分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向外拓展民族经济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桥梁 |
一、引导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二、边境贸易的重要纽带 |
三、民族经济利用外资的平台 |
四、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媒介 |
五、促进民族经济对邻国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六、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边境地区交界地带的类型 |
一、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
二、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 |
第二节 邻国交通运输状况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 |
一、东北地区三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二、西北地区五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三、西南地区六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第三节 边境口岸建设对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影响 |
一、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的带状分布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二、口岸的对应性特征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 |
一、过境运输的局限性 |
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
三、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
四、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 |
第五章 发展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思路 |
第一节 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 |
一、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 |
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比例 |
三、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四、使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劳动者 |
五、跨国运输通道的养护需要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 |
第二节 发挥口岸优势并提升口岸功能 |
一、发挥重点口岸的地域优势构建边境交通的枢纽 |
二、拓展口岸城市的外向性 |
三、提升口岸城市的物流功能 |
第三节 向跨国经济通道的方向发展 |
一、相关理论 |
二、跨国运输通道向经济带发展 |
三、跨国经济通道的典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
四、跨国经济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网络经济时代的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刍议西部大开发与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J]. 王晓芸. 新西部, 2019(34)
- [2]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估研究—SCM与DID的复合检验[D]. 梁嘉宁. 广西大学, 2019(12)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国家治理视角下民族自治地方财政问题研究[D]. 王璟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5]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D]. 韦伟. 复旦大学, 2013(02)
- [7]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D]. 车延年.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
- [8]以“人才强国”战略促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探析[A]. 苏树军. 中国西部人才强国战略专家论坛论文集, 2011
- [9]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范晓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