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何年开端话是非(论文文献综述)
钱成[1](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车兰兰[2](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指出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邱阳[3](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谢梦洁[4](2015)在《汤显祖交游述考》文中提出汤显祖是明代着名的戏曲家和诗人。本文以汤显祖求学求仕阶段的交游、出仕阶段的交游、辞官后的交游、终身交游四个部分为内容着手,通过对汤显祖诗文及其交友对象的诗文往来情况的整理和爬梳,考述汤显祖一生的交游状况,以期了解汤氏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理解汤显祖其人、其作品,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
孟庆岩[5](2018)在《《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运气学说的发生,将运气学说回置于其发生的特定背景下,加以综合动态考察,结合与运气学相关的知识群,以揭示其对运气学说体系构建的作用与影响,深层次理解运气学说的理论内涵,阐释运气学说发生的客观性,纠正现阶段运气学说的误解,从而为正确理解运气学说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方法:本课题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梳理古代文化和古代自然科学背景等相关内容,探讨运气学说形成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研究和阐释运气学说的发生背景、形成因素、存在问题及后世应用。成果:阐明了运气学说形成背景,揭示了运气学说发生的客观性及古代文化、科学基础,界定了运气起始时间的天文背景,梳理了运气学说天气地气内涵及天干化运,地支化气等理论问题,总结了运气学说在后世的应用。结论:运气学说是在时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运气学说发生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其发生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中前期,得益于汉代注重民生的政治助力和对先秦百家言论的凝练总结,与当时重土崇阳思想、黄老谶纬之学的盛行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直接相关。运气学说采用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其分类原则受“天六地五”思想的影响。运气学说的时空观则是道、气、象的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贯穿运气学说始末。此外卦爻思辨方法、主客思想、常变思想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也融入其中。干支循环是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时空观,经过纪日、纪月、岁星纪年、太岁纪年的演变,在术数思潮的影响下与运气学说相结合。运气历是一种特殊的历法,有别于后汉四分历,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纪年而是推测气候变化,且更注重气化现象和周期规律。古代贤哲以先进的天文历法为基础,结合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进行归纳、提升、总结,构建了运气学说理论框架。运气学说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丰富着运气学说。当代运气学说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但侧重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运气学说进行发生学研究可以增进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纠正现阶段运气理论研究中的错误,深化运气理论研究深度,是具备实际意义的。
孙建杰[6](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王洪晶[7](2018)在《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认为科教兴国,教育先行;发展教育,人才为先;培养人才,学前当先。教育事业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构筑了一个宏伟的理论大厦,而发展学前教育则是建造这一“大厦”的重要“地基”。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首要前提,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美国作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领军国家,历来重视学前教育,尤其自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更是把发展学前教育提高至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研究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结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和学前教育政策亟需完善的现状,提出一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本研究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共分为五部分对奥巴马总统执政八年以来的学前教育政策演进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界定相关概念及综述现有文献,并阐述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按照奥巴马两次总统任期的时间顺序,将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分为两个阶段:以探索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2009—2012年)、以追求教育卓越为目标导向的发展阶段(2013—2017年),并对两个阶段内的政策文本内容进行解读。第三部分主要对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即: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发展环境的作用、美国学前教育发展条件的制约、美国学前教育理念革新的驱动。第四部分主要评析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演进历程,归纳出主要特征为:奥巴马政府在核心价值取向上追求卓越化政策目标、在经费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在联邦政府管理权力上进行政策保障,并分析政策文本存在的不足之处:政策偏重教育投资致使财政赤字、利益团体纷争致使管理体系失衡、政策评价片面致使公平与卓越相博弈。第五部分基于对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宏观把握,结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政策亟待完善的迫切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即:持续保障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改善政府管理学前教育职能、继续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评价体系、加速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普及与公平、坚持追求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卓越。
邢怒海[8](2018)在《《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後一人”。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後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转变具有弥足珍贵的语料和文献价值。近五十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着力於许衡及其着述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专着、会议等各种研究形式迭出不断。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四库本为底本,以万历本等为参校,梳理了《许衡集》中《语录》《直解》等作品文本,并分离、整理出其中的全部词语。本文以这些语料和词语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试图展现元初文人的实际口语状况,以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元初汉语词汇的面貌、特点、来源、构成方式、应用范围等,描写元初白话词语系统,既重视共时特徵,又关注历时变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来海内外对许衡和《许衡集》进行研究的成果,从研究形式、研究类别来观照海内外许衡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回顾以语言学视角对《许衡集》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交待本文的研究缘由、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对许衡和他的遗着——《许衡集》进行总体介绍。第一节对许衡的家世、生平、籍贯、墓葬以及交游、贡献等情况进行汇总、简介,展现许衡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切面貌,使得我们不再陌生於这位古代光辉河南人的生前身後事。第二节考察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按照单行本、合集、当代标点本三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了讨论,对其合集的元、明、清三个版本组群构建了发展脉络,直观展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第二章是《许衡集》词汇概貌,主要分析探讨《许衡集》词汇的构成、来源、状貌,以及词汇的特点和成因问题。词语的构成按照名、动、形等分类进行分析。《许衡集》词汇主要来自承继前代和当代新生,就承继而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许衡的影响比较明显。《许衡集》词汇呈现出历时多源和发展多元的总体面貌,具有鲜明的白话特色、文白杂糅、体现历时变迁、展现语言个性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三章是《许衡集》中词语的同义与反义现象。对於同义词的分析,本章首先确定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统计了《许衡集》同义词组数频,构成类型,然後按照四库本和其他版本异文两大部分分别探讨,反义词则根据名、动、形不同词性来探讨。第四章是《许衡集》词语的个案考察。第一节对“鉴视”一词的最初来源和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并探析该词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消失的原因。第二节对具有“欺骗”义的俗语词“哄”的语义来源与功能演变进行梳理,并展现《许衡集》中具有“欺骗”义词语的基本面貌。第三节对《许衡集》中量词“件”的句法功能及兴于宋元之际的“一件件”格式的发展进行细致考察。第五章对《许衡集》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考证,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许衡在写作中,常常引用他人话语,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後人往往将其与他的原创文字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以往研究者对《许衡集》文本中的引文没有充分重视,将这些来自於不同文献的材料当作《许衡集》内在组成部分看待,导致异时异质的语料混杂在一起,影响了《许衡集》文献的真实性。本文借助现代检索工具,对《许衡集》语录、直解等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共检出上百条近万字的引文引语,同时还对当代三部标点本进行比照,在梳理过程中对异文(许衡引文与所引原文比照)词语进行考释。第六章对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释。诗词是《许衡集》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语言研究则是文献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少有研究者注意到许衡诗词语言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诗词异文现象进行了考释,主要有文字异文、词语异文等,考释的价值在於厘清许衡诗词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七章探讨许衡诗词语言的直白之风,认为其语言特点在於字词俗白质朴、叙事方式平民化以及重言叠字的使用,并从语言、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原因。第八章将许衡的《大学直解》与张居正的《四书集注直解》(大学)、朱熹《四书集注》(大学)进行比较。这些着作都是对《大学》进行讲解,在对《大学》同一条目的解读中,三书许多语句、词语都相同、相仿。这些相仿的语句之间产生了异文词语,通过对比这些异文词语借以考量词汇发展的时代差异,进而观照南宋、元、明三代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张鸿宇[9](2017)在《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研究(1982-2010)》文中指出追求优质的学前教育是21世纪“质量的时代”背景下的现实诉求,也是世界各国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优质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实现自身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激发早期儿童潜能,促进终身可持续发展;改善儿童家庭和社区功能,维护未来社会稳定和谐;推动学前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优质与公平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和目标方向,也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创建并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评估与监管是世界各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惯常措施,也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必要和关键措施之一。美国优质的早期教育主要得益于先进且完善的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助推,并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其发展迅速的良好势头引领着全球早期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全美幼教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简称NAEYC)主导的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历史为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以该认证中早期教育机构、课程和教师三方面的认证标准为切入点,划分并梳理早期教育质量认证推行和发展的演变历程,剖析了早期教育质量认证中具体的标准内容和影响因素,总结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特点和经验,为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从教育史的角度出发围绕NAEYC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和变革中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探讨。纵向维度以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演变历史为主线,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初创时期(1982-1994年);第二阶段为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发展时期(1995-2004年);第三阶段为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完善时期(2005-2010年)。横向维度以早期教育质量认证中所包含的机构、课程和教师三个方面的认证标准或方案变化为线索:从美国早期教育机构质量认证方面来看,早期教育机构认证的演进由标准化到精益化,经历了认证的标准化向规范化到精益化的发展过程;从早期教育课程方案发展方面来看,早期教育课程方案的变迁由普遍预设到意义生成,经历了从注重年龄与个体适宜向社会与文化适宜到强调目标与体验适宜的发展过程;从早期儿童教师质量认证方面来看,早期儿童教师质量标准由知识取向到反思取向,经过了知识取向向技能取向到反思取向理念的发展过程。纵观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历程的演进,探讨发现其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推动,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理论研究的支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历程中始终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重视过程性质量,同时兼顾结果性质量;彰显出特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关注,但注重教育公平等特点。总结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特征与经验,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通过强化政府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职责,制定发展性评价的国家质量评估体系,强调以过程性质量为主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并倡导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等方面有益的启示。
王新立[10](2017)在《近代文学社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对近代文学社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状况作一通览式的描述,以期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尝试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考证近代主要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从文学史、社团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文学社团与近代社会文化、近代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关注与其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如时代局势的动荡,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学革命和新文学思潮的影响等,也关注其内在的存在状态,如社团内部的构成、社团的条例规定、社团活动与发展的方式、社员的文学创作与作品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等,使文学社团研究更加立体化,更加丰富。文章思路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从近代社会的巨变,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革命,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探究这些时代因素对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学社团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从19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120余年间文学社团的发展历程,依据该时期文学社团发展的具体状况,分为恢复期,复兴期,低落期,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社团进行详细梳理。对一些重要社团进行具体考证。第三章为近代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台湾以诗钟为主要创作方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发展非常繁盛。东南亚作为中国海外华人数量最多、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较之其它地区,也更加浓厚。本章马来亚地区为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社团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当地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四章为近代文学社团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社团与社员的考察,一是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考察近代文学社团与社团成员的地理分布,二是对社团主要成员身份的考察,并进一步探究社团的性质与特征。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止之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社,并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并继续存在着。第五章为几类特殊的文学性社团研究,在近代文学社团的发展中,既有一些和前代文学社团相似的社团,如怡老类社团,又出现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社团类型,如诗钟社。现阶段这些社团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难以归类,同时又创作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为完整体现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全貌。本章针对几类主要的文学性社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怡老类文学社团、季节性文学社团、诗钟类文学社团、哀悼性质的文学社团,以及报刊类和校园文学社团等。
二、新世纪何年开端话是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何年开端话是非(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
一、上书次数考辨 |
二、系狱次数考辨 |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
一、父族陈氏 |
二、母族黄氏 |
三、妻族何氏 |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
第一节 知遇恩官 |
一、参知政事:周葵 |
二、丞相:周必大 |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
四、吏部侍郎:章森 |
五、侍御史:章服 |
第二节 脱狱恩官 |
一、丞相:叶衡 |
二、丞相:王淮 |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
第一节 永嘉诸子 |
一、一生挚友:叶适 |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
第二节 金华诸子 |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
三、志士同道:倪朴 |
第三节 永康门人 |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
一、明招初会 |
二、论争萌芽 |
三、王霸义利辩 |
四、晚年交谊 |
五、余论 |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
二、淳熙铅山之会 |
三、陈、辛考亭之会 |
四、余论 |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
二、词集及版本 |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
一、着作 |
二、编着 |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
一、《酌古论》 |
二、《史传序》 |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
二、重“法”之时评—《策》 |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
一、墓志(附行状) |
二、祭文(附哀辞) |
第三节 其他古文 |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
二、祝祷之文—祝文 |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
第四节 余论 |
结语 |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汤显祖交游述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早期:求学求仕阶段的交游(1550—1582) |
2.1 师生 |
2.1.1 徐良傅 |
2.1.2 罗汝芳 |
2.1.3 何镗 |
2.1.4 戴洵 |
2.1.5 沈楠 |
2.1.6 张岳 |
2.1.7 马千乘 |
2.2 官员 |
2.2.1 刘玠 |
2.2.2 夏崑 |
2.2.3 游日章 |
2.2.4 毕效钦 |
2.2.5 张振之 |
2.2.6 谢献可 |
2.2.7 谢廷宷 |
2.2.8 周子义 |
2.2.9 钱谦益 |
2.2.10 张汝济 |
2.2.11 余有丁 |
2.2.12 刘垓 |
2.2.13 伍定相 |
2.2.14 胡凤来 |
2.2.15 刘思问 |
2.2.16 耿定向 |
2.2.17 龙君扬 |
2.2.18 陈贞父 |
2.2.19 赵锦 |
2.2.20 饶廷锡 |
2.2.21 周弘禴 |
2.2.22 蹇达 |
2.2.23 刘绍恤 |
2.2.24 徐师夔 |
2.2.25 汪云秀 |
2.2.26 徐学谟 |
2.2.27 张居正 |
2.3 友人 |
2.3.1 谭纶 |
2.3.2 沈懋学 |
2.3.3 张居谦 |
2.3.4 谢廷谅 |
2.3.5 周宗镐 |
2.3.6 饶仑 |
2.3.7 袁应祺 |
2.3.8 祁衍曾 |
2.3.9 丁元礼 |
2.3.10 林鸣盛 |
2.3.11 李荫 |
2.3.12 高攀龙 |
2.3.13 周弘祁 |
2.3.14 汪应蛟 |
2.3.15 万国钦 |
2.3.16 杨以善 |
2.3.17 高应芳 |
2.3.18 徐即登 |
2.3.19 周子成 |
2.3.20 吴拾之 |
2.3.21 朱天球 |
2.3.22 谢廷赞 |
2.3.23 傅良谏 |
第3章 中期:出仕阶段的交游(1583—1597) |
3.1 师生 |
3.1.1 许应培 |
3.1.2 李至清 |
3.1.3 朱九纶 |
3.1.4 郑孔授 |
3.1.5 时可谏 |
3.1.6 沈自邠 |
3.2 官员 |
3.2.1 梅国楼 |
3.2.2 计谦亨 |
3.2.3 胡仲合 |
3.2.4 丁应泰 |
3.2.5 潘士藻 |
3.2.6 俞士章 |
3.2.7 陈汝壁 |
3.2.8 钱汝梁 |
3.2.9 刘守有 |
3.2.10 周之基 |
3.2.11 朱长春 |
3.2.12 张天德 |
3.2.13 何继高 |
3.2.14 徐学聚 |
3.2.15 周孔教 |
3.2.16 谭希思 |
3.2.17 刘台 |
3.2.18 赵志皋 |
3.2.19 欧大任 |
3.2.20 臧懋循 |
3.2.21 唐伯元 |
3.2.22 周弘祖 |
3.2.23 徐万仞 |
3.2.24 舒化 |
3.2.25 毕锵 |
3.2.26 吴仕铨 |
3.2.27 李言恭 |
3.2.28 习孔教 |
3.2.29 沈鈇 |
3.2.30 王弘诲 |
3.2.31 谢杰 |
3.2.32 黄仁荣 |
3.2.33 徐民式 |
3.2.34 艾穆 |
3.2.35 万世德 |
3.2.36 方沆 |
3.2.37 郭惟贤 |
3.2.38 林鹏飞 |
3.2.39 范世美 |
3.2.40 徐桂 |
3.2.41 胡之骥 |
3.2.42 胡汝焕 |
3.2.43 刘黄裳 |
3.2.44 王元瑞 |
3.2.45 王学曾 |
3.2.46 熊敏 |
3.2.47 吴安国 |
3.2.48 文似韩 |
3.2.49 彭应参 |
3.2.50 王道显 |
3.2.51 章嘉祯 |
3.2.52 李元冲 |
3.2.53 霍鹏 |
3.2.54 朱廷益 |
3.2.55 王藩臣 |
3.2.56 卢龙云 |
3.2.57 史记勋 |
3.2.58 王民顺 |
3.2.59 陈汝学 |
3.2.60 陆起龙 |
3.2.61 连标 |
3.2.62 何淳之 |
3.2.63 路楩 |
3.2.64 蔡守愚 |
3.2.65 刘斯濯 |
3.2.66 陈锦 |
3.2.67 费长年 |
3.2.68 任应徵 |
3.2.69 李世达 |
3.2.70 王宗沐 |
3.2.71 佘敬中 |
3.2.72 詹景凤 |
3.2.73 杨巍 |
3.2.74 黄克缵 |
3.2.75 郭廷良 |
3.2.76 张应望 |
3.2.77 王樵 |
3.2.78 李用中 |
3.2.79 陈于陛 |
3.2.80 唐守钦 |
3.2.81 袁宗道 |
3.2.82 朱孟震 |
3.2.83 郭裴 |
3.2.84 周继 |
3.2.85 朱维藩 |
3.2.86 张一桂 |
3.2.87 陈文彬 |
3.2.88 任可容 |
3.2.89 朱仁臣 |
3.2.90 刘芳誉 |
3.2.91 李应策 |
3.2.92 范应宾 |
3.2.93 余曰德 |
3.2.94 于可成 |
3.2.95 郝敬 |
3.2.96 陈其志 |
3.2.97 潘仲春 |
3.2.98 刘文卿 |
3.2.99 姜应麟 |
3.2.100 薛近洙 |
3.2.101 李茂春 |
3.2.102 叶继美 |
3.2.103 张纳陛 |
3.2.104 申用懋 |
3.2.105 管志道 |
3.2.106 王士骐 |
3.2.107 刘凤 |
3.2.108 吴中行 |
3.2.109 刘应骐 |
3.2.110 张东山 |
3.2.111 曾同亨 |
3.2.112 张懋修 |
3.2.113 史孟鳞 |
3.2.114 李廷机 |
3.2.115 朱国祚 |
3.2.116 胡笃卿 |
3.3 友人 |
3.3.1 梅国桢 |
3.3.2 钱梦得 |
3.3.3 沈蒸 |
3.3.4 林道楠 |
3.3.5 李开藻 |
3.3.6 周学易 |
3.3.7 刘浙 |
3.3.8 马犹龙 |
3.3.9 沈之吟 |
3.3.10 方应选 |
3.3.11 鲁点 |
3.3.12 时偕行 |
3.3.13 牛应元 |
3.3.14 赵用贤 |
3.3.15 沈思孝 |
3.3.16 屠隆 |
3.3.17 郭正域 |
3.3.18 殷都 |
3.3.19 张甲徵 |
3.3.20 田宗 |
3.3.21 李化龙 |
3.3.22 王士性 |
3.3.23 魏允贞 |
3.3.24 赵南星 |
3.3.25 彭光祖 |
3.3.26 王悦之 |
3.3.27 邓伯羔 |
3.3.28 黄道日 |
3.3.29 李三才 |
3.3.30 潘之恒 |
3.3.31 吴狱秀 |
3.3.32 陈懿典 |
3.3.33 董裕 |
3.3.34 王一鸣 |
3.3.35 杜华先 |
3.3.36 张献翼 |
3.3.37 张凤翼 |
3.3.38 齐承彩 |
3.3.39 刘应秋 |
3.3.40 邹元标 |
3.3.41 石昆玉 |
3.3.42 王汝训 |
3.3.43 李维桢 |
3.3.44 曾如春 |
3.3.45 张嗣修 |
3.3.46 佘翘 |
3.3.47 姜鸿绪 |
3.3.48 徐渭 |
3.3.49 谢兆申 |
3.3.50 利玛窦 |
3.3.51 赵邦清 |
3.3.52 袁宏道 |
3.3.53 曹学佺 |
3.3.54 黄汝亨 |
3.3.55 王伯皋 |
3.3.56 邹观光 |
3.3.57 孙如法 |
3.3.58 何晓 |
3.3.59 顾宪成 |
3.3.60 陈九德 |
3.3.61 汪言臣 |
3.3.62 费元禄 |
3.3.63 张世伟 |
3.3.64 萧成芝 |
3.3.65 邹光弼 |
3.3.66 李复阳 |
3.3.67 虞淳熙 |
第4章 晚期:辞官后的交游(1598—1616) |
4.1 师生 |
4.1.1 李贽 |
4.1.2 许重熙 |
4.1.3 黄中澹 |
4.1.4 叶梧 |
4.1.5 李学旻 |
4.1.6 贺学仁 |
4.1.7 帅从龙 |
4.1.8 帅从升 |
4.1.9 钟宗望 |
4.1.10 叶干 |
4.1.11 蓝翰卿 |
4.1.12 王观生 |
4.1.13 朱钦相 |
4.1.14 王启茂 |
4.1.15 余成辅 |
4.1.16 陈仲容 |
4.1.17 陈伯达 |
4.1.18 黄冲辅 |
4.1.19 孙谷 |
4.1.20 李邦华 |
4.1.21 万可权 |
4.1.22 刘琪叔 |
4.1.23 刘大甫 |
4.1.24 周仁夫 |
4.1.25 王得环 |
4.1.26 李明睿 |
4.1.27 陈仲宣 |
4.1.28 萧承之 |
4.1.29 朱玺 |
4.1.30 郑仲夔 |
4.1.31 邓君迁 |
4.1.32 桂仲雅 |
4.1.33 吴来复 |
4.1.34 傅云中 |
4.1.35 李实夫 |
4.1.36 邓宗相 |
4.1.37 王起莘 |
4.1.38 廖仕沂 |
4.1.39 吴季伦 |
4.2 官员 |
4.2.1 陆光祖 |
4.2.2 来三聘 |
4.2.3 查允元 |
4.2.4 叶向高 |
4.2.5 温纯 |
4.2.6 赵邦梅 |
4.2.7 潘士达 |
4.2.8 吴道南 |
4.2.9 苏宇庶 |
4.2.10 顾大章 |
4.2.11 彭辂 |
4.2.12 万建昆 |
4.2.13 李炳 |
4.2.14 傅新德 |
4.2.15 邓渼 |
4.2.16 辜志会 |
4.2.17 詹在泮 |
4.2.18 黄一腾 |
4.2.19 方万山 |
4.2.20 薛士彦 |
4.2.21 丁天毓 |
4.2.22 叶继龙 |
4.2.23 陈文燧 |
4.2.24 李茂英 |
4.2.25 陆长庚 |
4.2.26 周起元 |
4.2.27 郭子章 |
4.2.28 刘炆 |
4.2.29 金光弼 |
4.2.30 曾遇 |
4.2.31 晏文辉 |
4.2.32 蔡献臣 |
4.2.33 孙羽侯 |
4.2.34 张崇烈 |
4.2.35 伍文焕 |
4.2.36 孟养浩 |
4.2.37 王象乾 |
4.2.38 李管 |
4.2.39 黄廷宝 |
4.2.40 甘雨 |
4.2.41 罗朝国 |
4.2.42 李日宣 |
4.2.43 刘孕昌 |
4.2.44 朱期至 |
4.2.45 朱多煃 |
4.2.46 朱多□(火贵) |
4.2.47 雷叔闻 |
4.2.48 聂世润 |
4.2.49 赵任 |
4.2.50 钱槚 |
4.2.51 熊廷弼 |
4.2.52 罗大紘 |
4.2.53 胡继美 |
4.2.54 赵世卿 |
4.2.55 郑怀魁 |
4.2.56 彭惟成 |
4.2.57 康元穗 |
4.2.58 杨祠修 |
4.3 友人 |
4.3.1 周宗邠 |
4.3.2 吴用先 |
4.3.3 邓以赞 |
4.3.4 王思任 |
4.3.5 冯梦祯 |
4.3.6 张师绎 |
4.3.7 吴撝谦 |
4.3.8 袁世振 |
4.3.9 胡桂芳 |
4.3.10 陈邦瞻 |
4.3.11 彭兴祖 |
4.3.12 龙凌玉 |
4.3.13 顾允成 |
4.3.14 周献臣 |
4.3.15 丁叔兼 |
4.3.16 郑之文 |
4.3.17 李开芳 |
4.3.18 冯时可 |
4.3.19 钱希言 |
4.3.20 章潢 |
4.3.21 王佐 |
4.3.22 孙懋昭 |
4.3.23 陆梦龙 |
4.3.24 丁元荐 |
4.3.25 邹迪光 |
4.3.26 丘兆麟 |
4.3.27 黄立言 |
4.3.28 韩敬 |
4.3.29 徐钟汝 |
4.3.30 王肯堂 |
4.3.31 瞿九思 |
4.3.32 沈长庆 |
4.3.33 南企仲 |
4.3.34 刘同升 |
4.3.35 万道光 |
4.3.36 樊玉衡 |
4.3.37 缪希雍 |
4.3.38 吴仁度 |
4.3.39 张际阳 |
4.3.40 贺世寿 |
4.3.41 于玉立 |
4.3.42 袁中道 |
4.3.43 周思兼 |
4.3.44 曾仕鉴 |
4.3.45 谢三秀 |
4.3.46 王一言 |
4.3.47 陈以闻 |
4.3.48 岳和声 |
4.3.49 憨山德清 |
4.3.50 喻应益 |
4.3.51 胡钦华 |
4.3.52 方大任 |
4.3.53 吴序 |
4.3.54 邢来慈 |
4.3.55 李应元 |
4.3.56 阮自华 |
4.3.57 商家梅 |
4.3.58 董其昌 |
4.3.59 黄九洛 |
4.3.60 杨思本 |
4.3.61 许鼎臣 |
4.3.62 朱试 |
4.3.63 凌蒙初 |
4.3.64 郭一鹗 |
4.3.65 樊良枢 |
4.3.66 乐愚上人 |
4.3.67 陶允宜 |
4.3.68 文白 |
4.3.69 林云凤 |
4.3.70 马仲高 |
4.3.71 王时英 |
4.3.72 曾凤仪 |
4.3.73 王志 |
4.3.74 朱多口 |
第5章 终生的交游 |
5.1 师生 |
5.1.1 张位 |
5.1.2 达观大师 |
5.2 友人 |
5.2.0 帅机 |
5.2.1 姜奇方 |
5.2.2 龙宗武 |
5.2.3 梅鼎柞 |
5.2.4 李柷 |
5.2.5 丁此吕 |
5.2.6 吕允昌 |
5.2.7 岳元声 |
5.2.8 李光元 |
5.2.9 吴拾芝 |
5.2.10 姜士昌 |
5.2.11 汤宾尹 |
5.2.12 刘复初 |
5.2.13 马应图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未编年的交游情况 |
附录2: 生平不详的交游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运气学说与发生学概述及运气七篇成文时代探析 |
一、《内经》运气学说概述 |
(一)运气学说的内涵 |
(二)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三)运气学说的应用 |
(四)运气学说的理论价值 |
二、发生学概述及运气学说发生学研究意义 |
(一)发生学概述 |
(二)发生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三)发生学在运气学说中的研究思路 |
(四)从发生学研究运气学说的意义 |
三、《内经》运气七篇成文时代探讨及意义 |
(一)从天文学角度分析 |
(二)从物候学角度探讨 |
(三)从历法及干支甲子之名研究 |
(四)从音韵学角度探析 |
(五)运气学说成书时代的研究意义 |
四、小结 |
第二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文化背景 |
一、重生、尚土、推崇黄老的背景 |
(一)注重民生的政治主张 |
(二)重土崇阳的社会意识 |
(三)推崇黄老的学术思想 |
二、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观 |
(一)儒家积极的天人认识 |
(二)道家自然的天人认识 |
(三)天人观对运气学说发生的影响 |
三、道、气、象的时空观 |
(一)以“道”为核心的共同规律 |
(二)以“气”为贯穿的整体联系 |
(三)以“象”为度量的循环往复 |
(四)时空观对运气学说产生的影响 |
四、“天六地五”分类法的运用 |
(一)“天六地五”的渊源 |
(二)“天六地五”与“天五地六”辨析 |
(三)“天六地五”对运气学说形成的影响 |
五、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 |
(一)阴阳学说的影响 |
(二)五行学说的影响 |
六、术数思想的启发 |
(一)术数的方法 |
(二)常变思想 |
(三)卦爻思辨方法 |
(四)主客思想 |
七、小结 |
第三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干支源流背景 |
一、干支的由来 |
二、干支本义释疑 |
(一)《说文解字》对干支的阐释 |
(二)天干、地支的本义 |
(三)干支与祭祀的关系 |
三、干支循环的的起源 |
(一)干支神话所反映的时间意象 |
(二)天干与地支的结合 |
四、干支用于运气学说的背景 |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 |
(二)干支循环是整体的、辩证的时空观 |
(三)干支循环受术数思潮的影响 |
五、小结 |
第四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古代自然科技背景 |
一、天文历法背景 |
(一)精确地天文观测 |
(二)完善地纪年历法 |
二、天文坐标参照 |
(一)真地平坐标系 |
(二)赤道坐标系 |
(三)黄道坐标系 |
(四)天文坐标系对运气学说构建的意义 |
三、天体理论基础 |
(一)北极与北斗 |
(二)二十八宿 |
(三)日月运行规律 |
(四)五大行星 |
(五)运气学说对天文学的选择利用 |
四、古代历法前提 |
(一)干支纪年的嬗变 |
(二)律历合一 |
(三)运气历及其特点 |
五、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发生学的《内经》运气学说疑难问题探讨 |
一、运气起始节气解析 |
二、天门地户之辨疑 |
三、运气之天气地气辨析 |
四、开阖枢分析 |
五、天干化运、地支化气探讨 |
六、五运、六气分布规律探讨 |
七、南北政解析 |
八、小结 |
第六章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展与应用 |
一、运气学说开端的唐代 |
二、承上启下的宋代 |
三、发展迅速的金元时期 |
四、继承发展的明清时期 |
五、多元化研究的当代 |
六、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
二、城市时代:1914—149 |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
第二节 酬神演剧 |
一、春祈秋报 |
二、庙会演剧 |
三、节令演剧 |
四、崇圣演剧 |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
一、集市演剧 |
二、行会演剧 |
三、喜丧演剧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
一、科班 |
二、江湖班 |
三、玩会班 |
四、龙虎班 |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
第一节 画地做场 |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
第二节 高台剧场 |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三节 戏楼 |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
一、“开封五云”辨析 |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
一、坤伶的复兴 |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
(7)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学前教育 |
2.教育政策 |
3.学前教育政策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美国奥巴马政府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3.关于美国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以探索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2009-2012年) |
1.开端计划:教育公平,从头开始 |
2.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教育公平,财政支持 |
3.0-5岁教育计划:教育公平,全面普及 |
(二)以追求教育卓越为目标导向的发展阶段(2013-2017年) |
1.全面普及学前教育计划:教育卓越,全面发展 |
2.角逐卓越——早期学习挑战:教育卓越,竞相发展 |
3.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教育卓越,生生成功 |
二、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作用 |
(二)美国学前教育发展条件的制约 |
1.政治环境:执政党的主张和联邦政府的职能凸显 |
2.经济条件:国际人才竞争加剧和公平化进程加速 |
3.文化模式:复杂移民文化和丰富多元文化的推动 |
(三)美国学前教育理念革新的驱动 |
1.学前教育普及化水平的需求 |
2.学前教育公平理念的探索 |
3.学前教育卓越质量的追求 |
三、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评价 |
(一)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的特征 |
1.政策目标:政策价值取向由公平转向卓越 |
2.政策支持:学前教育经费递增且资金单列 |
3.政策保障:联邦政府教育管理权逐渐强化 |
(二)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中的问题 |
1.政策偏重投资,政府财政赤字 |
2.利益团体纷争,管理体系失衡 |
3.政策评价片面,公平卓越博弈 |
四、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一)持续保障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
(二)逐步改善我国政府管理学前教育职能 |
(三)继续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评价体系 |
(四)加速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普及与公平 |
(五)坚持追求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卓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许衡研究概况 |
二、许衡学术思想研究 |
三、许衡作品的文学研究 |
四、许衡作品的语言学研究 |
五、研究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许衡与《许衡集》 |
第一节 许衡简介 |
一、许衡家世谱系 |
二、许衡生平与籍贯墓葬等 |
第二节 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一、许衡着述概貌 |
二、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第二章 《许衡集》词汇概貌 |
第一节 《许衡集》词汇构成 |
一、词 |
二、成语 |
第二节 《许衡集》词汇来源 |
一、承继词语 |
二、新生词语 |
三、《许衡集》词汇状貌 |
第三节 《许衡集》词汇特点与成因 |
一、《许衡集》词汇特点 |
二、《许衡集》词汇特点的成因 |
第三章 《许衡集》同义词与反义词 |
第一节 同义词与《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一、同义词的概念 |
二、同义词的判定 |
三、《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第二节 《许衡集》同义词分析 |
一、四库本同义词 |
二、版本异文同义词 |
第三节 反义词与《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一、反义词的概念与判定 |
二、《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第四节 《许衡集》反义词分析 |
一、名词性 |
二、动词性 |
三、形容词性 |
第四章 《许衡集》词汇个案考察 |
第一节 “鉴视”的来源、发展与语义演变 |
一、《许衡集》“鉴视”的意义 |
二、“鉴视”的出现和发展 |
三、“鉴视”的语义及演变 |
四、“鉴视”的同义词 |
五、小结 |
第二节 “欺骗”义“哄”的历史来源与功能演变 |
一、“哄”的“欺骗”义来源 |
二、“欺骗”义“哄”的功能演变 |
三、《许衡集》“欺骗”义词语 |
四、小结 |
第三节 量词“件”的结构形式及句法功能 |
一、“数词+件” |
二、“指示代词+件” |
三、“件件” |
四、“一件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许衡集》引文与异文词语考 |
第一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同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二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异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三节 《许衡集》引文词语分析 |
一、《许衡集》引文的词语变化 |
二、《许衡集》引文词语变化原因 |
三、鉴别引文引语的价值与作用 |
第六章 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 |
第一节 许衡诗歌版本 |
一、元刻 |
二、明刻 |
三、清刻 |
第二节 许衡诗歌异文 |
一、文字异文 |
二、词语异文 |
三、诗句、诗题异文 |
第七章 许衡诗词语言特点与成因 |
第一节 许衡诗词概貌 |
一、许衡的诗词创作 |
二、许衡诗词的收录 |
第二节 许衡诗词语言的特点 |
一、俗白质朴的字词 |
二、重言叠字的格式 |
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 |
第三节 许衡诗词直白之风的成因 |
一、语言因素 |
二、文学因素 |
三、思想因素 |
四、个人因素 |
第八章 《大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直解》词语比较 |
第一节 三书词语比较的基础 |
一、三书简介 |
二、作品的代表性 |
三、受众的相似性 |
四、创作时间的明确性 |
五、三书的承袭模仿 |
第二节 三书异文词语比较 |
一、不同音节词语替换 |
二、同素异序词语替换 |
三、白话词替换文言词 |
四、新词替换旧语 |
五、方言替换通语 |
六、三书异文词语比较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元许衡《鲁斋遗书》(部分) |
附录二《许衡集》词汇音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研究(198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日益重视学前教育质量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 |
(二)创建质量评估体系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 |
(三)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评估认证的发展为我国提供借鉴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早期教育发展的研究 |
(二)关于美国早期教育质量的研究 |
(三)关于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教育质量 |
(二)早期教育质量 |
(三)早期教育质量认证标准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背景与嬗变历程 |
一、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背景 |
(一)美国优异改革运动的发展 |
(二)“开端计划”的实施与改进 |
(三)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的开展 |
二、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初创时期(1982-1994 年) |
(一)1982 年与1985年早期儿童教师标准的出台 |
(二)1984 年早期教育机构标准的发布 |
(三)1987 年早期儿童课程方案的声明 |
三、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发展时期(1995-2004 年) |
(一)1998 年早期教育机构标准的修订 |
(二)1998 年早期儿童课程方案的修订 |
(三)2001 至2003年早期儿童教师标准的修订 |
四、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完善时期(2005-2010 年) |
(一)2005 年早期教育机构标准的再修订 |
(二)2010 年早期儿童教师标准的再修订 |
(三)2009 年早期儿童课程方案的再修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由标准化到精益化: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标准的演进 |
一、美国早期教育机构认证概述 |
(一)价值与意义 |
(二)目的与目标 |
(三)参与认证机构的资格 |
(四)认证步骤 |
(五)认证领域 |
二、标准化发展的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标准 |
(一)儿童领域:个体建构的存在 |
(二)教师领域:制度化发展 |
(三)家庭和社区团体领域:强调双向互动 |
(四)领导与管理领域:重视管理 |
三、规范化发展的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标准 |
(一)儿童领域:社会建构的存在 |
(二)教师领域:规范化发展 |
(三)家庭和社区团体领域:注重多面协作 |
(四)领导与管理领域:侧重引领 |
四、精益化发展的美国早期教育机构标准 |
(一)儿童领域:关系建构的存在 |
(二)教师领域:专业化发展 |
(三)家庭和社区团体领域:倡导立体合作 |
(四)领导与管理领域:突显领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由普遍预设到意义生成:美国早期教育课程方案的变迁 |
一、年龄与个体适宜的美国早期教育课程方案 |
(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内容:适宜儿童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育 |
(三)措施:“适宜”与“不适宜”——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
(四)争论与回应 |
二、社会与文化适宜的美国早期教育课程方案 |
(一)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 |
(二)内容:适应儿童和谐发展的社会化教育 |
(三)措施:“既具挑战”与“又可实现”的多样选择法 |
(四)争论与回应 |
三、强调目标与体验适宜的美国早期教育课程方案 |
(一)理论基础:多元化的学习理论 |
(二)内容:注重教学差异和游戏的意向性教育 |
(三)措施:“适宜”与“相反的”的平衡法 |
(四)争论与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由知识取向到反思取向:美国早期儿童教师标准的嬗变 |
一、美国早期儿童教师标准的认证内容与实施 |
(一)认证内容 |
(二)认证步骤 |
二、知识取向的美国早期儿童教师标准 |
(一)副学士:早期儿童教师副学士学位项目指南 |
(二)学士:早期儿童教师教育四—五年制项目指南 |
三、技能取向的美国早期儿童教师标准 |
(一)副学士、学士和初级硕士:早期儿童教师专业培养初级标准 |
(二)高级硕士和博士:早期儿童教师专业培养高级标准 |
四、反思取向的美国早期儿童教师标准 |
(一)所有学位:早期儿童教师专业培养初级标准 |
(二)专业人士:早期儿童教师专业培养高级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特征和启示 |
一、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国家政策的推动 |
(二)多元文化的影响 |
(三)理论研究的支持 |
二、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的特征 |
(一)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 |
(二)彰显包容性与开放性 |
(三)重视过程,兼顾结果 |
(四)关注差异,注重公平 |
三、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强化政府职责,促进质量提升 |
(二)制定发展性的质量评估体系 |
(三)强调过程性质量为主的评估 |
(四)引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估 |
(五)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协同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近代文学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论述 |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 |
二、九十年代至2005年期间的研究状况 |
三、2006年以来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近代”时间范围的确定 |
二、“文学社团”概念的界定和收录标准 |
三、具体文学社团命名的方式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文学社团”源流考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述 |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
第四节 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特征 |
一、传统文学思想的延续与改变 |
二、早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文学思想 |
三、文学界革命 |
四、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
五、文学特征 |
第二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恢复阶段 |
一、兰心诗社考 |
二、泊鸥吟社考论 |
三、沽上梅花诗社考 |
四、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二节 近文学社团复兴阶段 |
一、江东词社考论 |
二、言社、益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三节 近代文学社团低落阶段 |
一、支社考论 |
二、翠屏诗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四节 近代文学社团再次复兴阶段 |
一、希社考论 |
二、虞山诗社考论 |
三、寒山社考 |
四、其它社团概述 |
第三章 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文学社团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香港、澳门地区 |
第二节 台湾地区 |
一、发展轨迹 |
二、社团目的与主要内容 |
三、社团活动简述 |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
第四章 近代文学社团的新变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构成与变化:基于社团成员身份的考察 |
一、成员身份的考察 |
二、社团成员的籍贯分布 |
第三节 科举兴废与近代文社转型 |
第四节 近代女性文人结社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近代特殊的文学性社团述论 |
第一节 诗钟类文学性社团 |
一、诗钟渊源考 |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 |
三、近代诗钟类文学社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怡老类文学性社团 |
第三节 季节类文学性社团 |
结语 |
附录: 近代文学社团知见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新世纪何年开端话是非(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2]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3]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汤显祖交游述考[D]. 谢梦洁. 南昌大学, 2015(05)
- [5]《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D]. 孟庆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7]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王洪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D]. 邢怒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美国早期教育质量认证发展研究(1982-2010)[D]. 张鸿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近代文学社团研究[D]. 王新立.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