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学史对科学研究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汪良俊[1](2021)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的到来,使教学培养的目标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综合的核心素养。在我国,核心素养被分为十八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运用教学资源去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物理课堂上,融入物理学史内容,是一个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重视知识而忽视素养的可行的思路,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和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物理学史(科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利用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指向性存在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性和必要性。第二章则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在第三章中,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以获得学生对物理学史、核心素养的了解和看法;另一方面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四名一线高中教师对于物理学史和核心素养的看法及展望。由师生的观点可以看到,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缺乏理论指导。在第四章中,基于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得出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即真实性、适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以物理学史为工具,提出更有指向性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别指向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结合孟克和奥斯本模式,提出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包含课前准备策略,分为准备史料、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三个部分;课堂实施策略,分为巧妙设计情境引出物理知识、呈现历史材料开启探究学习、总结探究经验升华情感态度三个部分;课后评价策略则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物理学史教学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在第五章中,利用两个教学案例,对第四章中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细致的阐述和讲解。在文章的最后,对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作初步的展望。本课题研究试图能对同行在相关物理教学中有所启发。
马越[2](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研究表明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陈国贤[3](2021)在《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而此定律是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发展得到的。第一运动定律或惯性定律的来源有其漫长的历史,最初是由中世纪冲力学说——物体不必靠接触而能继续保持运动开展出来;经过伽利略认为物体自斜面自然下滑后,能沿着地球表面不停地运动;笛卡尔扩充了此观点,认为物体在不受任何“干扰、阻止”下,物体将持续地运动下去,且会沿着直线方向,清晰地引入运动“状态”的概念;最后牛顿在其《原理》一书中,首次指出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维持不变,这也是现代或教科书中所称的惯性定律。牛顿惯性定律基本上不是一般所言,在于描述“惯性”的意义,或做为决定惯性坐标的依据。他在《原理》中有三处清晰地使用了他的惯性定律,来论证书中两个重要的最初的命题。在探讨此论述中,可以清晰地明白与体会惯性定律的内涵,能正本清源,不至于迷惘在大量非牛顿本意的揣测文献中。在探讨惯性定律长期发展下的历史脉络,与掌握住牛顿本人对此定律的运用里,一方面,除了可提供有关惯性定律的正确来源出处,提升教学者的思维层次;另一方面,更期望能浅移默化地落实在惯性定律的有效教学上。由此,再进一步通过对应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实践与分析,显示融入惯性定律学史于教学上,不仅对高中生的上课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且也可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思考方法,奠定未来从事物理研究的扎实基础。
李秋娇[4](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高中物理课改围绕核心素养,指明学生的学习是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准备,需养成相应的品格与能力。物理学史是物理概念、规律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的记录,描述了从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发展及成长过程。本文在核心素养理念的热潮下,结合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提出课题,并调查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然后编写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施,检测教学实施效果,表明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全文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研究的不足,提出问题,然后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进行理论概述,分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调查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对物理学史的需求情况,教师物理学史教学现状,分析了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引入情况,并对调查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通过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查阅和教育教学规律,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第三部分根据提出的教学策略,以《自由落体运动》和《电子的发现》两节课为例编写了具体的教学案例,然后在贵阳市第一中学进行了教学实施,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对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都有积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最后,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展望。
李佳楠[5](2020)在《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大部分物理学史教育研究都是集中于开发优质的物理学史教学设计、课例、活动等,很多研究的主体均是指向学生,鲜有研究指向教师,对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评更是少之又少。测评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对教师的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现实情况有所了解,还可以通过测评的结果对教师群体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除此之外,鉴于目前关于高中物理教师的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评工具较为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对物理学史教育观念测评工具的开发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国内外有关教育观念的现状,结合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史教育的基本特点,归纳出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组成要素:物理学史知识观、物理学史教育价值观、物理学史教育融入观以及物理学史教育效果观,并基于罗凯奇的“中心-边缘”观念结构,进一步提出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作用机制。综合考虑国内外物理学史教育的情况,建构出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发出一套信度和效度都较好的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量工具。其次,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测查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现状。测查发现:教师对教科书中物理学史知识的批判意识薄弱;教师缺乏对物理学史教育价值的全面了解;少部分教师对物理学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物理学史教育融入观良好;教师肯定了物理学史在学生学习方面的效果;教师认同物理学史有提高自身教研水平的效果。进而针对测查结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四条优化建议:扬长避短,批判使用物理教科书;纵横贯通,兼顾物理学史的反辉格解释;尊重史实,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转变观念,成为物理学史研究型教师。
孙亚楠[6](2020)在《结合物理学史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到物理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灵活地结合物理学史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弥补常规物理教学中的欠缺之处,既可以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利于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的主要结构包括八章内容。第一章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是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第三章是物理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包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对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学生形成物理核心素养的表现。第四章是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去看物理核心素养,从而分析出物理学史对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第五章是对结合物理学史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包括教学原则及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与课前准备的要求。第六章是结合物理学史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针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展开,每一方面都给出了结合物理学史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第七章是教学案例分析,笔者设计了完整的《库仑定律》教学案例,另外也对《万有引力定律》及《磁场磁感线》两课节选了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一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庞佳[7](2020)在《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基石,在整个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在教育管理制度中的良好作用愈发明显,受关注的热度也是不断攀升。作为一种新课程改革模式,它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多年,并且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认识都还不完善、不成熟,存在较多问题,而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教育的发展又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整理研究,进而对物理学史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以J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个案进行叙事描述,根据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前人的调查,开发设计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然后进行最后的总结分析得出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及建议。对于研究个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研和论述:一是对J中学的环境分析,此部分通过对学校环境、教师状况、学生状况三个方面的分析进行论述;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确立,此部分则包括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加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三方面的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及实施,笔者将“趣味物理学史课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将课程分为四章内容,分别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并将每个章分成不同的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从中国古代知识入手,把物理学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的概貌展示出来,以揭示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最后阐述了物理学史的教育案例分析;四是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结论和遇到的问题,阐述在J中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个人在研究中取得的数据资料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提出实施建议。
洪流[8](2020)在《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态度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态度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各个国家都将科学态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学校科学课程发展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成为了许多教师的共识。在科学教育课堂中,愉悦的科学学习经历和体验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于科学课程厌恶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也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不应只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科学以及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所以,研究培养科学态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实证研究理念的框架之下,主要围绕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证检验所构成的教学模式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本研究是在科学态度及物理学史关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首先,对科学态度的内涵、科学态度的特点、科学态度的构成、科学态度的形成及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可行性进行了理性审视,明确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教育重演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布鲁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最后,在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建成后,为检验教学模式是否可行,有效,进而采取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实验研究,采用SPSS对实验后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实验数据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效果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及SPSS量化方法,对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实践表明: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态度培养是可行的,有效的。学生的科学态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主要表现为:1.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有一定的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及科学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2.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兴趣、信心及成就感。3.学生对科学的行为倾向更积极,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积极实践、积极用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
都鹏程[9](2020)在《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理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方法和体系用以研究物理学。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研究物理,一直到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经典力学集大成者—牛顿、经典电磁场理论奠基人—麦克斯韦、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等,可以看出物理学一直在向前发展。物理学在向前发展的同时积累下了宝贵的历史,即物理学史。诚然,前沿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带有历史性质的物理学史对前沿物理学发展的作用有限。但随着物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物理学史的重要性,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了相关研究。经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规律或实验时,若能融入适当的物理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生主要学习经典物理,同时也会涉及一些近现代物理的内容,以上这些内容在物理学史中几乎都有呈现。所以若我们能够合理地在课堂中应用物理学史,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将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主要对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现状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其中包括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库恩范式理论以及与物理学史和教学过程相关的概念界定。第三部分对相关学位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物理学史在中学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第五部分对比2003版与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并提出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原则。第六部分设计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的应用案例。第七部分对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进行总结。
钱馨平[10](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二、物理学史对科学研究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学史对科学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1.2 库恩科学发展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4 孟克与奥斯本的教学过程模式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物理学史 |
2.2.2 核心素养 |
2.2.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学史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问卷及访谈内容的设计 |
3.4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情况分析 |
3.4.1 学生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感受 |
3.4.2 教师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认识 |
3.4.3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物理学史有效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
4.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 |
4.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
4.2.1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观念的策略 |
4.2.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 |
4.2.3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探究的策略 |
4.2.4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
4.3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
4.3.1 课前准备策略 |
4.3.2 课堂实施策略 |
4.3.3 课后评价策略 |
第五章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的案例及分析 |
5.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案例 |
5.1.1 课前准备 |
5.1.2 课堂实施 |
5.1.3 课后评价 |
5.2 《库仑定律》教学案例 |
5.2.1 课前准备 |
5.2.2 课堂实施 |
5.2.3 课后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B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教师访谈) |
附录C 教学案例收集的物理学史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
2.3.2 援华工作情况 |
2.4 “圣保罗”的皈依 |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
3.1.3 SCC编撰特色 |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
3.2.4 SCC事业的扩张 |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
5.2.1 跨文化比较法 |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现况 |
1.2.2 国内研究现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教育重演论 |
2.1.1 主要观点 |
2.1.2 启示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1 主要观点 |
2.2.2 启示 |
2.3 科学发展理论 |
2.3.1 主要观点 |
2.3.2 启示 |
第3章 惯性定律的来源、发展与内容 |
3.1 希腊时期的动力学理论 |
3.2 中世纪时期的冲力——惯性的源头 |
3.3 伽利略的观点——圆惯性 |
3.3.1 伽利略惯性定律出处之一 |
3.3.2 伽利略惯性定律出处之二 |
3.4 笛卡尔的叙述 |
3.4.1 笛卡尔的惯性定律 |
3.4.2 惠更斯的惯性定律 |
3.5 牛顿外力概念的提出 |
3.6 牛顿第一定律的出处与描述 |
3.7 小结 |
3.7.1 回顾惯性定律的发展过程 |
3.7.2 引起惯性定律模糊的几个原因 |
3.7.3 惯性概念与固有力概念 |
第4章 牛顿及后人如何使用惯性定律 |
4.1 牛顿本人如何使用惯性定律 |
4.1.1 牛顿惯性定律的首次使用 |
4.1.2 牛顿第二次使用惯性定律——证明命题Ⅰ |
4.1.3 牛顿第三次使用惯性定律——命题Ⅱ |
4.1.4 小结 |
4.2 牛顿之后物理学家对惯性定律的使用 |
4.2.1 牛顿的绝对与相对空间——转动的水桶实验 |
4.2.2 马赫的惯性与非惯性坐标系 |
4.2.3 二十世纪前物理学家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
4.2.4 西方教科书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
第5章 融入惯性定律历史于教学实境中的调查 |
5.1 调查目的 |
5.2 调查对象 |
5.3 教师部分的情况调查 |
5.3.1 调查内容 |
5.3.2 调查情况分析 |
5.4 学生部分的情况调查 |
5.4.1 调查内容 |
5.4.2 调查情况分析 |
第6章 惯性定律的教学实践 |
6.1 国内高中物理教材对惯性定律的描述 |
6.1.1 国内高中物理教材对惯性定律主要观点的呈现 |
6.1.2 高中物理教材的模糊之处和建议 |
6.2 国内一般教师对惯性定律的教学情况 |
6.3 融入物理学史的惯性定律的教学设计 |
6.3.1 融入物理学史的惯性定律的教学思路 |
6.3.2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 |
第7章 惯性定律的教学实践效果 |
7.1 教学效果研究 |
7.1.1 目的 |
7.1.2 实验对象 |
7.1.3 计划 |
7.1.4 实验过程 |
7.1.5 学生访谈 |
7.2 教学建议 |
7.2.1 收集与阅读史料以提升教师对物理知识的思考深度 |
7.2.2 整合史料以适应学生学习水平 |
7.2.3 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
7.2.4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
附录3:后测试卷 |
附录4:教学设计 |
致谢 |
(4)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教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物理学史 |
2.1.2 核心素养 |
2.1.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1.4 教学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教育重演论 |
2.3 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模式 |
2.3.1 HPS模式 |
2.3.2 教育重演模式 |
2.4 物理学史对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
2.4.1 有助于增强物理观念 |
2.4.2 有助于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
2.4.3 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2.4.4 有助于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 |
3 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新教材分析 |
3.1 学生对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需求情况调查及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设计思路 |
3.1.3 问卷发放 |
3.1.4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
3.1.5 学生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
3.1.6 学生调查结论 |
3.2 高中教师物理学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3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3.2.4 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
3.2.5 教师访谈结论 |
3.3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模块物理学史的内容分析 |
3.3.1 新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引入栏目 |
3.3.2 新教材中物理学史的类型及对核心素养的作用 |
3.3.3 新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内容统计 |
3.4 现状调查及新教材分析总结 |
3.4.1 学生调查总结 |
3.4.2 教师访谈总结 |
3.4.3 教材分析总结 |
4 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 |
4.1 课前准备的策略 |
4.1.1 史料选择 |
4.1.2 教学模式选择 |
4.2 新课教学的策略 |
4.2.1 探寻本质,构建物理观念 |
4.2.2 再历理论推导,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
4.2.3 重演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4.2.4 渗透伟人故事,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
4.3 教学评价的策略 |
5 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5.1 教学案例1:《自由落体运动》 |
5.1.1 课前准备 |
5.1.2 教学设计 |
5.1.3 教学评价 |
5.2 教学案例2:《电子的发现》 |
5.2.1 课前准备 |
5.2.2 教学设计 |
5.2.3 教学评价 |
6 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实施及效果 |
6.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实施及效果 |
6.1.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实施 |
6.1.2 《自由落体运动》课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6.2 《电子的发现》教学实施及效果 |
6.2.1 《电子的发现》教学实施 |
6.2.2 《电子的发现》课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6.3 教师访谈分析 |
6.4 教学实施总结 |
7 总结、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教师基本信息表 |
附录3 :高中教师物理学史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4 :《自由落体运动》授课情况课后调查问卷 |
附录5 :《电子的发现》授课情况课后调查问卷 |
致谢 |
(5)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理论探讨 |
(一)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内涵 |
(二)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特点 |
(三)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构成要素 |
(四)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史教育观念的作用机制 |
(五)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史教育观念的价值 |
四、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测量工具的开发 |
(一)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测量问卷的设计 |
(二)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访谈提纲设计 |
(三)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四)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史教育观念测量问卷的修订与完善 |
五、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量与评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结论 |
(四)优化建议 |
六、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结合物理学史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物理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教育重演理论 |
3 物理核心素养解读 |
3.1 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
3.1.1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 |
3.1.2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
3.2 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
3.2.1 物理观念 |
3.2.2 科学思维 |
3.2.3 科学探究 |
3.2.4 科学态度与责任 |
3.3 学生形成物理核心素养的表现 |
3.3.1 关于物理观念 |
3.3.2 关于科学思维 |
3.3.3 关于科学探究 |
3.3.4 关于科学态度与责任 |
4 从物理学发展史看物理核心素养 |
4.1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物理观念 |
4.2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维 |
4.3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探究 |
4.4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
5 结合物理学史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
5.1 教学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适度性原则 |
5.1.3 体验性原则 |
5.2 教师能力的要求 |
5.2.1 积极学习,优化知识体系 |
5.2.2 实践反思,提高综合能力 |
5.2.3 自我管理,提升师德修养 |
5.3 课前准备的要求 |
5.3.1 备历史,理清脉络结构 |
5.3.2 备课标与教材,把握素养目标 |
5.3.3 备学生,为学习而设计 |
6 结合物理学史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
6.1 建立物理观念的策略 |
6.1.1 活用史实问题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
6.1.2 引入概念和规律发展历程,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
6.1.3 扩展课外学习资源,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
6.2 形成科学思维的策略 |
6.2.1 显化科学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
6.2.2 介绍科学争论,培养辩证思维 |
6.2.3 精选学史内容,提升创新意识 |
6.3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
6.3.1 创设学史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
6.3.2 重演探究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
6.3.3 分组探究学史,增强合作意识 |
6.4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
6.4.1 追忆科学先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
6.4.2 巧用科学家失误,培养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
6.4.3 联系学史与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7 教学案例设计 |
7.1 案例一:《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7.1.1 课前准备阶段 |
7.1.2 教学设计 |
7.2 案例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片段 |
7.2.1 课前准备阶段 |
7.2.2 教学设计片段 |
7.3 案例三:《磁场磁感线》教学设计片段 |
7.3.1 课前准备阶段 |
7.3.2 教学设计片段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校本课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
2.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
3.物理学史教育利于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2.物理学史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 |
二、相关理论探讨 |
(一)概念界定 |
1.校本课程 |
2.校本课程开发 |
3.趣味物理学史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
1.目标模式 |
2.过程模式 |
3.实践模式 |
4.环境模式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
三、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设计 |
(一)现状分析 |
1.学校环境分析 |
2.教师分析 |
3.学生分析 |
(二)问题提出 |
(三)中学“趣味物理学史”课程目标设计 |
1.知识与技能 |
2.过程与方法 |
3.情感与价值观 |
(四)中学“趣味物理学史”课程内容的设计 |
1.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2.课程的内容框架 |
3.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
(五)学生学习评价 |
四、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实施 |
(一)课程实施方案 |
1.实施对象 |
2.实施时间 |
(二)课程实施原则 |
1.以学生发展为主 |
2.立足于实践 |
3.贴近生活实际 |
(三)课程实施方法 |
1.读书指导法 |
2.讨论法 |
(四)课程实施案例分析 |
1.设计思路与内容 |
2.案例分析 |
五、结论与问题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生物理学史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物理学史校本课程在中学的实施效果访谈实录 |
附录四 中学物理学史试卷 |
附录五 材料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态度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积极的科学态度是物理教育课程功能转变的追求 |
1.1.2 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
1.1.3 落实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科学态度的研究 |
1.2.2 关于物理学史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态度 |
2.1.2 物理学史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重演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观 |
2.2.3 情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理性审视 |
3.1 科学态度的内涵 |
3.1.1 科学态度的内涵 |
3.1.2 科学态度的特点 |
3.1.3 科学态度的构成 |
3.2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可行性探讨 |
3.2.1 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
3.2.2 科学态度的形成 |
3.2.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可行性分析 |
3.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思路 |
3.3.1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原则 |
3.3.2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思路 |
第四章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构建 |
4.1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概述 |
4.1.1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 |
4.1.2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结构 |
4.1.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特点 |
4.2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 |
4.2.1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目标 |
4.2.2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
4.2.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4.2.4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
4.2.5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五章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工具 |
5.1.4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5.2 研究过程 |
5.2.1 科学态度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分析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数据分析 |
5.2.4 实验结果及反思 |
5.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的教学建议 |
5.3.1 史料展现多样,促使学生理解 |
5.3.2 依据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
5.3.3 分散培养目标,促使学生态度转变 |
5.3.4 结合学生的反馈,完善操作程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编制了高中生科学态度量表 |
6.1.2 构建了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的教学模式 |
6.1.3 基于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
6.2 研究反思 |
6.2.1 量表的客观性 |
6.2.2 实验范围 |
6.2.3 实验周期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高中生科学态度量表 |
附录二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设计 |
附录三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2.1.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1.3 库恩范式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历史 |
2.2.2 物理学史 |
2.2.3 教学过程 |
3 物理学史相关学位论文分析研究 |
3.1 相关学位论文的宏观分析 |
3.2 相关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
3.2.1 从发展阶段划分 |
3.2.2 从具体内容划分 |
3.3 小结 |
4 物理学史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现状调查 |
4.1.1 现状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
4.1.2 实施过程 |
4.2 具体情况分析 |
4.2.1 学生问卷分析 |
4.2.2 教师问卷分析 |
4.3 调查结果 |
5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可行性分析 |
5.1 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要求 |
5.2 2003版与2017版物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
5.3 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原则 |
6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融合物理学史的具体案例分析 |
6.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案例 |
6.2 库仑定律教学案例片段 |
6.3 电源与电流教学案例片段 |
6.4 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案例片段 |
6.5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学案例片段 |
7 研究的结果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结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理学史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物理学史教师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物理学史对科学研究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 汪良俊. 延安大学, 2021(11)
- [2]《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3]惯性定律的历史探讨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D]. 陈国贤.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李秋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高中物理教师物理学史教育观念的测评研究[D]. 李佳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结合物理学史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D]. 孙亚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学“趣味物理学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 庞佳.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物理学史的科学态度培养研究[D]. 洪流.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9]物理学史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融合研究[D]. 都鹏程.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