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评估纱线和织物外观的光学系统YAS(论文文献综述)
孟朔[1](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织物结构参数识别研究》文中提出织物,尤其是机织物,是日常生活以及产业应用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其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经纬密度和织物组织,而色织物还涉及色纱排列以及配色模纹。这些参数的高效准确识别,是企业进行来样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其分析仍旧依靠人工进行,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识别织物结构参数的研究日益增多,然而仍未有十分成功的系统,这是由于目前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方法,而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织物结构参数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课题对织物结构参数的自动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开发了一套无线便携式织物图像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图像采集系统笨拙,操作复杂的问题。该系统采用无线传输,结合RTSP码流与Web Socket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交互,能够应用于商业场景与生产环境下的织物结构参数检测。(2)建立了一个织物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4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织物,并带有详细的织物结构参数,可以用于训练深度网络模型,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的检测效果评价数据集。(3)设计了一种多任务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TMSnet)用于织物结构特征的识别与分析,该网络采用多任务方式分别定位纱线与组织点,同时引入含有不同大小卷积核的多尺度结构,适应不同大小的织物特征,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基于网络预测的织物结构特征热力图,实现了织物密度、织物组织、色纱排列和配色模纹的自动检测。(4)开发了一套网页端与移动端的织物结构参数在线识别系统,网页端系统利用Django、Vue.js等技术前后端分离开发,移动端利用Uni-app框架实现跨平台多端兼容,两套系统共用后台接口,目前,所开发的系统已上线内测。结果表明,本文所开发的织物结构参数检测算法对于经纬密度的平均检测误差为1.47%,组织点识别误差为5.42%,配色模纹识别误差为10.39%,优于现有的算法,同时利用热加载技术,平均一次检测时间为1.21s,结合所开发的图像采集系统与在线识别软件系统,一次检测用时低于5s,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异性,可以服务于企业的实际生产。
刘广兴[2](2021)在《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学显微成像是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药学等研究领域最主要观测手段。现如今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一直朝着获取更细节的信息(高分辨率)和更广泛的信息(大视场)方向发展。视场和分辨率是光学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对于一个固定的光学成像系统,其所获得的总信息量由视场和分辨率共同决定。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需要从微纳米尺度向着更大尺寸方向发展,商用高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视场不能满足需求。在稀有细胞、胚胎检测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需要在厘米级的视场下实现微米级的分辨率,获取包含数亿像素信息量的样本图像,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以离轴成像系统为代表的望远镜系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成像能力和较大的成像视场。本论文探索一种将非常规的离轴光学成像技术用于显微成像应用研究;从光学系统设计、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研发了配套的高性能荧光微球和探针,开展了胚胎毒性以及解毒调控机制的应用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开展成像方法与系统方案设计研究。首先,开展细胞多色荧光成像方法学设计,分析提炼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核心技术参数;构建大视场成像系统初步定位、小视场显微成像系统精确分析相结合的两步式设计方案。接着,经计算分析以同轴三反光学系统为初始结构,在NA=0.1,MTF达衍射极限的设计原则下,设计了一款分辨率为2.8μm、视场为150mm×20mm、宽光谱和消色差成像的大视场高分辨离轴三镜反射光学系统。最后,从整体尺寸、机械结构静力学、人机工程学等角度分析确定,大、小视场采用互相独立排布的搭配方案完成系统实现。2.开展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性能测试的标准微球制备和系统评价研究。根据大视场生物成像的需求,采用溶胀法制备了单色、多色荧光微球校准品;经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光谱仪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表征,验证了荧光标准品的各项性能;使用上述自制标准品,完成了整个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价。3.开展大视场生物成像技术的应用探索研究。首先,设计开发新型高生物相容性、高亮度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优化了合成条件,结合细胞毒性实验,验证了探针性能;结合级联杂交链式反应,实现基于图像识别的细胞内miRNA的高灵敏检测,为后续LFVBIS的拓展应用奠定基础。其次,利用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开展大样本量下异常胚胎的毒性研究,进一步基于斑马鱼胚胎成纤维细胞模型,初步研究了转运蛋白、代谢酶在重金属Ag+与Pb2+同时处理下的应激性变化,以及核转录因子(Pxr及Nrf2)和miRNA(126及122)在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分辨的生物成像技术,完成了应用初探并为进一步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魏艳雨[3](2020)在《细颗粒物在含水窗帘布表面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颗粒物作为室内空气污染源之一,具有粒径小,表面积大,且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部,对人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研究表明,沉积能有效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减少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概率。窗帘布悬挂在窗户旁边,占有较大的室内表面积,可作为颗粒物直接接触并大概率沉积的表面。因受室内外环境湿度或人为加湿等因素的影响,窗帘布的含水量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颗粒物沉积。本文针对含水窗帘布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选择窗帘布样品,并分析比较样品的吸水性。(2)改变样品含水率,测量样品表面水分的分布状态、表面毛羽量、表面粗糙度、纤维直径膨胀率、孔隙率等表面特性的变化,为后续含水样品对颗粒物沉积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3)通过细颗粒物在样品布表面的沉积实验探究空气相对湿度、窗帘布含水率、窗帘布面料、沉积面朝向等参数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基于开展细颗粒物在含水窗帘布表面沉积特性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窗帘布含水率的增加,样品纤维间缝隙内的液体逐渐增多,表面毛羽量及表面粗糙度均降低,样品中纤维吸水膨胀且直径膨胀率有所增加,四种样品表面孔隙率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2)细颗粒物沉积损失率系数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相同时,随着样品含水率从10%增加到75%,因受含水窗帘布表面毛羽量、表面粗糙度、孔隙尺寸等表面特性的影响,细颗粒物在样品表面的沉积损失率系数降低,在麻样品表面的降低幅度为12.3%-23.4%;在涤纶样品表面的降低幅度为12.1%-26.4%;在涤纶/粘胶混纺样品表面的降低幅度为13%-21%;在麻/粘胶混纺样品表面的降低幅度为7%-23.1%。(3)在干燥环境条件下,颗粒物在干燥样品表面的沉积可能受静电效应的影响,颗粒物在涤纶样品表面的沉积速率最大,沉积损失率系数为2.2428-4.4628,颗粒物在麻/粘胶混纺样品表面的沉积速率最小,沉积损失率系数为1.2084-2.8962。当窗帘布样品含水且含水率相同时,颗粒物沉积主要受样品表面特性的影响,在涤纶/粘胶混纺样品表面的沉积损失率系数最大,在涤纶样品表面的沉积损失率系数最小。(4)相比于重力沉降及布朗运动,气流速度对粒径0.425μm~1.15μm的颗粒物沉积的影响更显着,颗粒物在竖直表面的沉积损失率系数大于水平表面。
王元元[4](2020)在《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同时很多疾病都有着朝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诸如风湿、颈肩腰腿疼痛等,这些疾病大多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所致。远红外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远红外织物保健机理的研究方向,临床上也会用一些远红外产品对相关病症进行辅助治疗。对此,本文对远红外纤维无缝织物的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效应进行研究,开发能够促进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的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织物。本文首先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纤维制成的无缝针织物结构与人体皮肤血流灌注量及抗静电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纱线及一种普通锦纶纱线进行外观形态、拉伸断裂性能、吸湿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试织了7块无缝针织织物,以其中的1块普通锦纶织物做对照,对6块远红外锦纶织物的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远红外发射率、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碳锦纶织物和咖啡碳锦纶织物相较于其他4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六种远红外锦纶织物均有着良好的远红外发射功能,它们的远红外发射率数值差异很小;石墨烯和生物质石墨烯锦纶织物相比较其他5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确定面纱材料选用咖啡碳锦纶纱线与石墨烯锦纶纱线,以面纱进纱比、织物组织为试验因素,设计实验因素水平如下:面纱中咖啡碳锦纶与石墨烯锦纶排列比的水平有:100:0、75:25、50:50、25:75,织物组织结构水平如下:1+3罗纹组织、1+1假罗纹组织、平针添纱组织,根据全面试验设计实验方法,在无缝针织机上制织12块织物。通过对12块织物进行皮肤血流灌注量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全用咖啡碳锦纶纱线,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好。通过抗静电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进纱比为25:75,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的抗静电性性能相对较好。再对这12块织物进行服用舒适性能、服用外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测试内容包含:保暖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对织物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影响最大;面纱进纱比对织物吸湿性、抗起毛起球性影响最大。对这12块织物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块试样的综合性能从优到差的排列为:#4>#1>#7>#12>#11>#3>#10>#8>#6>#2>#5>#9,从中可以看出#4、#1以及#7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相对最佳。通过上述结论,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关于冬季用肩颈远红外保健进行调查研究,对263名消费者进行相关调研。从而开发了一套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具有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
郑刚[5](2019)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安全带是保护驾乘人员的重要装置。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汽车安全带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达38亿,同比增长8.57%。安全带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的不稳定,会产生一些尺寸偏差以及色差、脏污、毛边、勾丝等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视觉美感以及手感,而且影响整车的豪华性和舒适度。汽车安全带的各种缺陷导致汽车安全带的缺陷检测市场需求巨大,人工检测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存在速度慢、成本高、准确率低等缺点。研究表明,人工检测只能检测到约85%的缺陷,检测速度不超过15m/min。纺织品的缺陷检测国内外的研究较多,主要针对布匹,但是专门针对安全带的视觉检测的国内研究几乎没有。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生产率,迫切需要研究与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自动检测系统。因此,针对目前的不利状况,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针对安全带缺陷的视觉检测问题,根据安全带的生产工艺、缺陷以及检测需求,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从机械结构、电气控制、视觉检测和上位机软件方面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对方案中涉及的硬件进行选型和设计,构建检测平台。其次,在安全带检测过程中,安全带必须在恒张力绷紧的状态下进行视觉检测,将对实时张力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再次,安全带缺陷的视觉检测包含两部分:(1)安全带的尺寸测量算法以及边缘缺陷检测算法的设计和验证;(2)表面缺陷算法的设计和验证。针对第(1)部分视觉检测算法:由于相机存在畸变,尺寸测量时需要明确像素坐标与世界坐标的关系,就需要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定,对相机成像模型、畸变模型和标定方法进行研究。标定后分别将进行安全带尺寸测量和边缘缺陷检测,为了让算法有高精度和高鲁棒性,采用多种图像算法实验探究各种算法的优劣。针对第(2)部分视觉检测算法:安全带的方向性以及周期性出现的纹理对检测造成不利影响,从频谱特征入手进行研究,即对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图像进行分析,滤除纹理干扰后提取出缺陷。对于一些难以提取的不明显瑕疵,研究深度学习模型以进行分析提取,最终进行实验验证。最后,进行系统集成和整体系统实验分析。基于C#编程语言与Halcon图像处理库,通过模块化编程来集成开发系统软件,构建完整的检测系统。采用实验验证系统的整体的耗时和检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安全带检测指标,在企业实际试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安全带缺陷的视觉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提高。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6](2019)在《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透波陶瓷材料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天线窗等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透波陶瓷材料的耐温、透波、承载等特性是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透波陶瓷材料的技术要求,阐述了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着重对现有透波陶瓷材料体系及其透波特性测试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未来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吴锡[7](2016)在《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纺织产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民生产业,由于纱线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外观质量,因此对纱线条干不匀进行在线测量与评价显得极为重要,针对目前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线阵CCD的非接触测量纱线的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纱线检测模型和纱线直径线轮廓的边缘特性,研究了CCD的结构特性和光学系统,在线阵CCD测径原理的基础上对线阵CCD采用三次样条拟合插值细分,使线阵CCD的检测精度从56μm提高到了10μm。(2)通过线阵CCD测得的纱线直径线轮廓特征曲线,基于纱线信号的边缘特性,提出了斜率阈值法来提取纱线核直径,采用三种空间函数拟合的方法研究了纱线直径线轮廓灰度值的变化情况,证明了斜率阈值法提取纱线直径完全可行,同时研究了影响斜率阈值法准确性和快速性的因素,得出了适合纱线在线检测的最佳拟合模型是n=3,s=3,KT=45。通过样本实验证明了拟合模型测得的纱线平均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3%以内,同时验证了算法的运算周期符合纱线在线检测的要求。(3)设计开发了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检测系统,得出等间隔连续采样时的采样长度,分析了影响纱线变异系数CV值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纱线进给速度和聚合次数的分析得出在聚合次数较少时聚合形式对变异系数的影响不大,最后进行了样本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样长度的增加纱线变异系数在逐渐减小,在相同采样长度时测得纱线变异系数符合乌斯特公报50%的水平。
谢莉青[8](2010)在《基于图像处理分析的机织物构成要素的综合识别方法与装置》文中研究表明织物构成要素涉及结构和品质两要素,是机织物本身特征的表述,也是其质量的基本依据。人们以往只是根据应用特征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外观、物理(力学)品质,并多为定性的表述与评价。显然,建立这两类要素的表征及对应方法,进而明确结构要素与织物性能间的关系,对织物的生产和使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机织物构成要素包括织物组织、结构、纱线构成、纤维的类别与混合比等。要从一块织物上获得如此大的信息,最佳检测方案是采用同试样同机测量的技术来实现,但目前尚无此类多特征、易交互纺织面料的组合测量理论和装置。本文针对覆盖织物构成要素的基本评价,将原本分立进行的检验集中到一台操作系统上同步完成,探索实现织物大容量同机同试样测量的新途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成果:(1)研制了一个集成光、机、电、算和控制技术一体化的织物构成要素的组合原位测量装置(FaCFAS系统)。FaCFAS系统由变焦、高分辨、动态摄像系统,多光路光源系统和力学测量系统组成。它可以有效地摄取织物的组织和结构特征及纱线的结构与形态、实现纤维的观察识别和图像获取,为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对织物构成要素的原位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2)针对以往图像算法难以解决紧密织物,歪斜织物,扭曲变形织物,绒面织物及组织结构不规则织物的纱线定位及纱线排列密度的换算问题,建立了一种力学拉伸矫正技术。通过力学拉伸方式去矫正织物的结构,从而改变了织物中纱线间隙的遮盖、移位的情形,获得清晰化的纱线排列的图像要素特征。特征的归一化,可统一纱线的分割算法,实现了纱线的准确定位和纱线排列密度的测量。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因此开辟了一种力学拉伸矫正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3)在色纱排列分析方面:讨论了力学拉伸对织物颜色识别的影响,设计了若干针对色纱划分和颜色分析的算法。获取色纱信息的浮动窗口算法能够提取到纯组织点的像素;所设计的减色算法有效降低了数据的处理量,简化了运算过程;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实现了色纱分色;所设计的调色板算法,采用了点位取样和颜色统计值中位数做色彩,有效克服了随机的颜色变异点的失真影响,明显优于通常使用均值生成色彩的效果;具有自验功能的模板叠合算法,纠正色纱排列图的少数错误点,计算复杂度低,是对初始识别结果进行二次识别复验的把关工具。(4)在织物组织的识别方面:提出了力学拉伸与图像处理结合的识别方案和相应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筛选和可分性原则的特征整合,构造出可以克服因毛羽或不确定因素所致个别组织点特征数据变异的组合特征,使缩减特征维数和提高特征性能兼备。力学拉伸织物的作用,强化了图像纹理,使组织点的异类特征值更趋分离,简化为明暗特征和纹理特征的织物的两个判析模式。对多个平行试样的组织意匠图,利用最小规格化和经组织点配准算法及模板叠合算法进行互验,可纠正原意匠图中少数的误判点,重构意匠图的识别正确率达到100%。(5)在织物中纱线结构的测量方面:其一,从织物中原位测量纱线的直径,不同测量点的测量精度不同。通过实验得到织物组织点处纱线的投影宽度dc与纱线的真实直径的线性度最好,应选择该处作为测量点。每个样品按照本文的方法测量26次,取置信度为0.95,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的误差不超过3.5%。提出了纱线的压扁系数η是一个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纱线几何参数,通过对η的测算对于预测纱线和面料的一些性能具有参考价值。η小的织物,手感柔软,质地轻薄,覆盖接触面积大,防风保暖性好,适宜做秋冬的贴身面料。其二,利用图像全局特性检测纹理的方向,将空间域比较困难的全局检测问题转化为适合探测纹理形状和主体方向的变换域求解。设计了基于Fourier变换的纤维倾角算法,从角向功率谱中提取出纹理的主方向,由于受到样品和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波动,代表性和稳定性尚不令人满意。设计了基于Hough变换的纤维倾角算法,即使当纤维粘结成块,代表条纹方向直线出现的几率仍然是最大的,用简单的数据结构表达条纹的外形,它的抗噪能力强,直观性较好。与人工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59(?)误差基本控制在5%之内,具有应用潜力。其三,长期以来,纱线密度(δ)一直沿用简化假设基础上的经典理论和公式,被视为均值的表达,无法正确反映影响纱线中纤维实际的分布状态。本文以纱线直径与纱线线密度关系的经典模型为基础,利用δ随纱线结构松紧变化引起纱线外形轮廓的变化,而捻角能够体现纱线结构松紧变化的规律,本算法采用有监督的方式,引入了捻角对传统的δ值的修正系数kβ,由于质量沿长度的随机变化,将原本为恒定质量概念的纱线密度,难以通过称重获得其分布,而采用基于图像形状特征的间接测量,实现了一种纱线密度δT分布测量的新方法。
姜岩[9](2006)在《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变形纱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空气变形加工方法的产生使变形纱走上了化纤长丝短纤维化的道路。近十几年来,单一变形加工方法逐渐发展为多重变形加工方法,使变形纱短纤维化进入了成熟的时代。实践中发现,对异收缩丝进行空气变形加工后再进行热处理完成异收缩变形而制得的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有鲜明的仿短纤纱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为了方便起见,后文中将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简称为“异空纱”。变形纱成形基本理论,经过归纳,提出了四点:第一,“多异性和层次性”是天然短纤维纱线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化纤长丝仿短纤维纱的基本依据。而化纤长丝的适应性则是变形加工的必要条件;第二,经典纺纱方法是依据熵减小的过程设计的,而变形纱则采取了经典纺纱的逆过程设计;第三,阐述了王善元“多重变形加工原理”的新概念;第四,提出了变形纱优化模型和变形加工基础方法的条件。关于异收缩丝的制备,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同板法和混并法,关于采用同板法生产异收缩变形丝的成形机理,本文从纺丝线上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对异收缩丝的成形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关于混并法,本文采用涤纶高收缩丝为原料,通过直接热处理方法制取,试样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关于变形纱的基础结构特征,提出了三项:皮芯结构、紊乱结构和缠结结构。皮芯结构:由空气变形加工和异收缩空气变形加工方法均可能使原丝束发生长丝片段转移而形成皮芯结构,空气变形加工采用超喂原理,异收缩变形加工采用了热收缩差原理。同时,阐述了皮芯结构参数和结构模型,探讨了皮芯结构对变形纱性能的影响。紊乱结构,变形纱的成形过程采用了经典成纱逆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使纤维束或纤维片段集合体从有序到无序、由规则到紊乱,即熵增大的过程。本文利用坐标系推导了任一长丝片段的空间密度分布函数;对变形纱的紊乱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设计。缠结结构,研究发现空气变形纱异常高的抗弯刚度与变形纱的缠结程度呈线性关系,本文进一步对变形纱缠结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的研究。采用粒子-弹簧模型对变形纱的力学状态进行了描述,对变形纱缠结结构进行了定义和表征,对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设计。关于异空纱结构,首先,对异空纱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描述,其次对异空纱的结构和模型进行了探讨,对多组分异空纱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章做了三组结构实验,第一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皮芯结构的参数:表观平均直径、总体直径、圈弧幅度;第二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紊乱结构的紊乱度;第三组实验测定了空气变形纱和异空纱缠结结构的缠结度。总的来看,异空纱是在空气变形加工的基础之上进行异收缩变形加工完成的。因此异空纱的结构是以空气变形纱的结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皮芯结构和紊乱结构的角度来看,均得到了加强。纱线外观和手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仿短纤维纱化更加逼真。但从缠结结构角度来看,随机性加强,异收缩的作用可能因纤维直径增大而使缠结结构内部空隙更为狭小,纤维片段间约束加强,从而强化缠结结构、加剧缠结程度;也可能因径向的收缩而造成纤维缠结部分纤维间的相对滑移而使缠结点松动甚至完全松解,这就增大了纱线缠结结构的不均匀分布,宏观体现为实验测试过程中抗弯刚度的CV值变大。关于异空纱的形态结构与性能,其中膨松性能,设计了统一的膨松度指标,测定得到了各种纱线的膨松度阈值;毛羽特征的测定,主要是数据稳定性问题,本文以投影计算法为基础,采用了Uster4、EIB和YG172型毛羽仪,结果表明Uster4和EIB法接近,YG172型毛羽仪不适于变形纱毛羽的测定;异空纱中的条干均匀度,对于变形纱而言,其表观条干(EIB条干)CV值和质量条干(Uster条干)CV值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指标,不可通用或相互取代。关于异空纱热收缩动力学,对纱线特别是变形纱做收缩动力学分析尚属首次,本文首先分析了异空纱纤维的沸水收缩机理;其次论述了异空纱的热收缩动力学基础,然后设计了异收缩丝沸水收缩动力学试验。依据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双指数方程式,并和动力学曲线得到很好的拟合。实验结果探讨了异收缩纱沸水收缩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对异空纱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异空纱各组分的动态热收缩应力(DMA)进行了测定,对异空纱的各组分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关于变形纱仿短纤纱效果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在大量实验工作基础上,提出如下9项。即线密度、膨松度、毛羽指数、表观条干CV值、光泽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抗弯刚度、残余沸水收缩率、结构稳定度。
张静[10](2006)在《二醋酯长丝结构性能和空气变形短纤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醋酯长丝在上世纪20年代就实现了工业化,是纤维素纤维的主要品种之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二醋酯长丝主要用于高档服装的里料。到20世纪末,二醋酯长丝的应用领域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服装面料、里料和服饰等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二醋酯纤维的生产技术至今仍由为数不多的几家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对二醋酯长丝的纺丝及产品开发等原创性工作的报道几乎为空白。本文首先对二醋酯长丝的纺丝及其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并尝试开发二醋酯/合纤长丝复合空变纱,最后着重考察了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工艺及其形态特征和评价。本文以开发纺织用二醋酯长丝为目的,借鉴烟用二醋酸丝束纺丝设备和工艺,纺制二醋酯长丝,分析了纺丝工艺参数对二醋酯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当其它纺丝工艺参数一致时,采用较高的纺丝液浓度,纤维强度较高;纺丝液浓度相同时,纤维强度随残余溶剂量的升高而增大;热空气温度升高时,纤维质量比电阻减小;纺丝液浓度降低,纤维质量比电阻增大。采用TG、DSC、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境等测试技术对二醋酯纤维的热性能、结晶、取向和形态等结构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二醋酯纤维在220~260℃这个温度范围内发生分解,DSC谱图上有两个特征熔融峰,说明这种纤维可能存在两种晶型结构;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很低,因此强度和耐磨性较差;纤维横截面呈不规则方齿形,侧面有沟槽。针对纤维强度偏低的特点,采用干热和湿热两种条件来处理(松弛和张紧状态)二醋酯长丝,研究了处理温度、时间和张力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经松弛干热处理后,纤维强伸性能变化不显着;经张紧干热处理后,纤维强伸性能发生较大变化;将张紧干热处理和湿热松弛处理结合应用,纤维强伸性能变化更明显。其次,本文将空气变形加工应用于二醋酯长丝,分析了成纱及其织物的性能特点。发现:二醋酯长丝的空气变形加工不能应用较高的喷嘴压力,否则变形加工不能顺利进行;二醋酯空变纱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很低,后续加工的技术要求较高。二醋酯面料的拉伸强力和撕裂强力较低、耐磨性能较差,但抗起毛起球性能良好,且光泽柔和,手感柔软。鉴于上述结果,根据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设计原则,本文将二醋酯长丝与涤纶、锦纶等合纤长丝复合,开发皮芯型二醋酯/合纤长丝复合空变纱,研究了芯丝特性对复合空变纱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二醋酯/涤纶复合空变纱的形态结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合纤长丝的引入使得二醋酯长丝的空气变形加工可以应用较高的喷嘴压力,因此变形效果理想,而且工艺过程稳定;皮芯型二醋酯/合纤长丝复合空变纱的沸水收缩率和强伸性能主要由芯丝决定;三维视频显微照片显示二醋酯/涤纶复合空变纱的表面出现一些二醋酯纤维断头,说明二醋酯长丝在空变纱表面形成丝圈丝弧的同时发生了短纤化效应;皮丝超喂率较小时,成纱丝圈丝弧和毛羽个数随高度增加不断减少,基本呈指数分布,主要集中在0.5mm处;随皮丝超喂率增加,丝圈丝弧和毛羽的高度逐渐呈二次曲线分布,主要集中在0.5~1.5mm高度范围。关于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加工工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单一工艺参数和Texspun装置对短纤化程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皮丝的空变短纤化现象,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二醋酯长丝的短纤化效应以及成纱性能进行综合优化。皮丝超喂率对毛羽数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芯丝超喂率提高,毛羽数略有减少;喷嘴压力提高,毛羽数稍稍增加;变形速度加快,毛羽数趋于减少;欠喂率提高,毛羽数的变化不明显;采用皮丝给湿时,毛羽数最多。总体看,在单一空气变形工艺条件下,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效应不够突出,即复合空变纱表面的二醋酯纤维毛羽数量增加较小。经Texspun装置加工后,成纱毛羽数和圈弧数都有增加,其中毛羽数的增加幅度较圈弧数大,但成纱强度和丝圈稳定性不受影响。喂入皮纱不同,圈弧数和毛羽数增加的幅度不同。喂入皮丝为涤纶或锦纶长丝时,毛羽数和圈弧数的增加幅度较小;皮纱为二醋酯长丝时,毛羽数或圈弧数的增加幅度较大,常规空变纱和Texspun纱的毛羽数均为最大。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对毛羽数影响最显着的因素是变形速度,其次是喷嘴压力;芯丝超喂率是影响成纱强度和不稳定度的主要因素;皮丝超喂率则是纱芯膨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关于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特征及评价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形态与已有文献报道的二醋酯纤维断裂特征以及二醋酯纤维在不同拉伸速度下的拉伸断裂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然后结合空气变形加工中的作用力分析,探讨了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最后以具有不同短纤化程度的二醋酯/涤纶复合空变纱为对象,研究短纤化效应对成纱表面性能的影响。认为:二醋酯长丝在空气变形加工中,部分单丝发生断裂而在空变纱表面形成自由毛羽端头的现象,主要由常规速度下的拉伸作用造成,所以二醋酯纤维的低强度是其空变短纤化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程度增加时,成纱摩擦系数、质量不匀、压缩回复能力呈下降趋势,外观不匀程度趋于增大,芯吸高度的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
二、一种评估纱线和织物外观的光学系统YA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评估纱线和织物外观的光学系统YA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织物结构参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机织物结构参数介绍 |
1.3 织物结构参数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自动识别系统综述 |
1.3.2 自动识别算法综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创新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图像采集系统与织物结构参数数据集 |
2.1 图像采集系统 |
2.2 织物结构参数数据集 |
2.2.1 织物结构参数数据集介绍 |
2.2.2 间接训练标签的生成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任务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 |
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3.1.1 人工神经网络 |
3.1.2 卷积神经网络 |
3.2 多任务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3.2.1 多尺度特征编码器 |
3.2.2 深层特征解码器 |
3.3 损失函数 |
3.3.1 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
3.3.2 交叉熵损失函数 |
3.3.3 结构相似性损失函数 |
3.3.4 多任务损失函数 |
3.4 训练策略 |
3.4.1 学习率衰减 |
3.4.2 权重初始化方法 |
3.4.3 训练步骤 |
3.5 织物特征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织物结构参数自动识别算法 |
4.1 经纬密度检测 |
4.1.1 倾斜角检测 |
4.1.2 纱线分割 |
4.1.3 织物密度检测 |
4.2 组织结构识别 |
4.2.1 组织点定位 |
4.2.2 组织点分类 |
4.2.3 基础组织识别 |
4.3 色纱排列识别 |
4.3.1 色纱颜色特征提取 |
4.3.2 色纱颜色聚类 |
4.4 实验结果讨论 |
4.4.1 算法评价指标 |
4.4.2 算法实验结果 |
4.4.3 算法参数讨论 |
4.4.4 不同方法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织物结构参数自动识别系统 |
5.1 系统设计 |
5.1.1 网页端架构 |
5.1.2 移动端架构 |
5.1.3 服务端架构 |
5.1.4 其它设计细节 |
5.2 系统功能 |
5.2.1 首页模块 |
5.2.2 登录模块 |
5.2.3 检测模块 |
5.2.4 管理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2)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以提升图像信息量为目标的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以提升分辨能力为主的成像方法与技术 |
1.2.2 以扩大视场为主的成像方法与技术 |
1.3 以高信息量检测需求为代表对大视场和高分辨提出新的要求 |
1.4 大视场高分辨光学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人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成像方法与系统方案设计研究 |
2.1 大视场生物成像细胞多色荧光成像方法研究 |
2.1.1 抗原标志物设计 |
2.1.2 荧光染料设计 |
2.1.3 荧光抗体搭配设计 |
2.2 两步式成像方法及系统指标分析 |
2.2.1 两步式成像方法构建 |
2.2.2 系统关键设计指标分析 |
2.2.3 LFVBIS组成及工作原理 |
2.3 基于反射式的光学系统设计研究 |
2.3.1 大视场光学系统选择 |
2.3.2 大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
2.3.3 大、小视场光学系统搭配方案筛选 |
2.4 小结 |
第3章 LFVBIS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 |
3.1.5 多孔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制备 |
3.1.6 荧光微球及其载玻片的制备 |
3.1.7 分析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制备的不同尺寸微球的SEM表征 |
3.2.2 微球的流式表征 |
3.2.3 荧光微球的表征 |
3.2.4 以自制荧光微球为校准品的LFVBIS性能评价 |
3.3 小结 |
第4章 新型功能荧光探针制备与应用方法探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碳量子点的合成及DNA表面修饰 |
4.1.4 目标miRNA触发的级联杂交链式反应 |
4.1.5 纳米探针材料细胞毒性测试 |
4.1.6 分析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碳量子点的合成及表征 |
4.2.2 碳量子点合成条件的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
4.2.3 级联杂交链式反应原理 |
4.2.4 miRNA荧光定量分析 |
4.2.5 miRNA细胞成像 |
4.3 小结 |
第5章 LFVBIS在环境生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大视场胚胎筛选 |
5.1.3 细胞培养及处理 |
5.1.4 细胞死亡率检测 |
5.1.5 ROS检测 |
5.1.6 RT-PCR检测 |
5.1.7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于LFVBIS的重金属毒性检测 |
5.2.2 重金属离子毒性 |
5.2.3 Pb~(2+)与Ag~+对于ABC转运蛋白的诱导作用 |
5.2.4 Pb~(2+)与Ag~+对于Cyp1A和Gst的诱导作用 |
5.2.5 转录因子变化 |
5.2.6 miRNA调控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细颗粒物在含水窗帘布表面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室内颗粒物来源 |
1.3 室内颗粒物沉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现有颗粒物沉积的研究方法 |
1.3.2 室内环境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
1.3.3 室内铺设物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窗帘布样品选择及表面特性测试原理 |
2.1 窗帘布的选择 |
2.1.1 窗帘的分类 |
2.1.2 窗帘布样品的选择 |
2.2 窗帘布表面特性测量方法及设备 |
2.2.1 最大含水率测量方法 |
2.2.2 水分布状态的测量方法 |
2.2.3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
2.2.4 表面毛羽的测量方法 |
2.2.5 纤维直径测量方法 |
2.2.6 表面孔隙率测量方法 |
2.2.7 样品表面特性测量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3 含水率对窗帘布表面特性的影响 |
3.1 织物表面润湿理论 |
3.2 含水率对窗帘布表面特性的影响分析 |
3.2.1 含水率测量结果分析 |
3.2.2 水在样品表面的分布状态分析 |
3.2.3 样品表面毛羽变化分析 |
3.2.4 样品表面粗糙度分析 |
3.2.5 纤维直径膨胀率分析 |
3.2.6 表面孔隙率变化分析 |
3.2.7 表面特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含水窗帘布对细颗粒物的沉积特性实验研究 |
4.1 颗粒沉积作用机理 |
4.2 沉积实验原理及方法 |
4.2.1 沉积实验原理的选择 |
4.2.2 沉积实验设备 |
4.2.3 沉积实验方法 |
4.2.4 颗粒物粒径的选择 |
4.2.5 温湿度及风速的控制 |
4.3 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
4.4 润湿窗帘布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
4.4.1 含水率对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影响 |
4.4.2 样品面料对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影响 |
4.4.3 颗粒物在湿布与水面沉积的对比实验 |
4.5 沉积面朝向对细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远红外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
1.1.2 远红外在医疗上的应用 |
1.2 医疗保健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功能纺织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远红外纤维研究进展 |
1.2.2.1 茶叶碳纤维 |
1.2.2.2 火山岩纤维 |
1.2.2.3 竹炭纤维 |
1.2.2.4 石墨烯纤维 |
1.2.2.5 咖啡碳纤维 |
1.3 无缝针织技术的发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及其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1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 |
2.1.1 纱线的选择 |
2.1.2 纱线的外观形态测试 |
2.1.3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 |
2.1.4 纱线的吸湿性测试 |
2.2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2.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2.2.2 组织结构的确定 |
2.2.3 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2.2.4 试样方案的建立 |
2.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方案的研究 |
3.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测试准备 |
3.1.2.1 测试前准备要求 |
3.1.2.2 受试者条件及测试指标 |
3.1.2.3 血流促进倍数计算方法 |
3.1.3 实验试样的配置 |
3.1.3.1 织物打孔测试方案的确定 |
3.1.3.2 织物覆盖时间及织物宽度的确定 |
3.2 皮肤微循环测试方法的制定 |
3.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性能研究 |
3.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研究 |
3.4.1 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3.5.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及制备 |
4.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 |
4.1.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4.1.2 织物组织的确定 |
4.1.3 织物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4.1.4 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4.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5.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功能研究 |
5.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5.2.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研究 |
6.1 织物的保暖性 |
6.1.1 保暖性测试 |
6.1.2 实验结果分析 |
6.2 织物的吸湿性 |
6.2.1 吸湿性测试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织物的透湿性 |
6.3.1 透湿性测试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6.4 织物的透气性 |
6.4.1 透气性测试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外观性能研究 |
7.1 织物的抗皱性 |
7.1.1 折皱回复性测试 |
7.1.2 实验结果分析 |
7.2 织物的悬垂性 |
7.2.1 悬垂性测试 |
7.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 |
7.3.1 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
7.3.2 实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评判 |
8.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决策步骤 |
8.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性能的综合评判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的设计开发 |
9.1 问卷调查 |
9.1.1 问卷调查对象及内容 |
9.1.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9.2 设计思路 |
9.3 设计流程 |
9.3.1 原料选择 |
9.3.2 款式和组织设计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5)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纺织品检测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 |
2.2 缺陷种类及检测标准 |
2.3 硬件选型及设计 |
2.3.1 机械结构 |
2.3.2 电气系统 |
2.3.3 视觉系统 |
2.4 系统方案设计与平台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全带张力的PID控制 |
3.1 基本原理 |
3.2 基于PLC的PID模块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带尺寸测量与边缘缺陷检测 |
4.1 相机标定算法 |
4.1.1 相机成像模型与坐标系间转换 |
4.1.2 相机畸变模型与标定的参数 |
4.1.3 标定的方法与实验分析 |
4.2 图像标定校正与图像仿射变换校正 |
4.3 基于图像分割和形态学的方法 |
4.4 基于二维边缘提取的方法 |
4.5 基于一维边缘提取的方法 |
4.6 实验分析与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带表面缺陷检测 |
5.1 频域与空间域相结合的方法 |
5.1.1 傅里叶变换 |
5.1.2 动态阈值 |
5.2 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分析 |
5.3 模型设计与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软件的开发与集成 |
6.1 系统开发环境及框架设计 |
6.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2.1 相机模块 |
6.2.2 通讯模块 |
6.2.3 数据存储模块 |
6.2.4 异常处理模块 |
6.2.5 图像处理模块 |
6.3 系统工作流程 |
6.4 系统集成与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1.1透波基本概念和科学技术内涵 |
1.2透波材料的选材与设计方法 |
1.2.1透波材料的选材与分类 |
1.2.2天线罩/窗对新型透波材料的需求 |
1.2.3 新型热透波材料种类 |
1.3高温透波陶瓷材料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1国外天线罩/窗材料研究概况 |
1.3.2国内天线罩/窗材料研究进展 |
1.4新型耐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 |
2均质陶瓷透波材料及制备技术 |
2.1熔融石英及其复合陶瓷 |
2.1.1熔融石英陶瓷的性能特点 |
2.1.2熔融石英陶瓷的制备技术 |
2.2氮化硼及其复合陶瓷 |
2.2.1 h-BN的基本结构及性能 |
2.2.2氮化硼及其复相陶瓷高温透波材料 |
2.3多孔氮化硅陶瓷 |
2.3.1 Si3N4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性能 |
2.3.2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制备 |
2.3.3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性能 |
2.4多孔硅酸钇陶瓷 |
2.4.1硅酸钇的结构及性能 |
2.4.2多孔硅酸钇成型工艺及性能 |
3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
3.1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编织结构 |
3.1.1纤维编织方式 |
3.1.2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
3.2石英纤维透波隔热复合材料 |
3.3石英纤维/石英复合材料 |
3.4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 |
3.5氮化物纤维/氮化物复合材料 |
4透波陶瓷涂层材料 |
4.1透波陶瓷涂层材料种类及制备方法 |
4.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频率选择表面 |
5.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意义 |
5.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现状 |
5.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制备工艺 |
5.3.1软刻蚀技术 |
5.3.2柔性膜转移技术 |
5.3.3数字化机械铣削加工技术 |
5.3.4激光直接刻蚀技术 |
5.4 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的测试 |
5.4.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透波率测试 |
5.4.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透波测试 |
5.4.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反射率测试 |
5.5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发展趋势 |
6宽频透波陶瓷材料 |
6.1宽频透波天线罩结构形式 |
6.2宽频透波天线罩壁结构设计现状 |
6.3宽频透波天线罩材料研究现状 |
6.4宽频天线罩研究制备存在的问题 |
7透波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原理 |
7.1高Q腔法 |
7.1.1测试原理 |
7.1.2变温校准 |
7.1.3相关测试设备 |
7.2带状线法 |
7.2.1测试原理 |
7.2.2相关测试设备 |
7.3微扰法 |
7.3.1测试原理 |
7.3.2相关测试设备 |
7.4带状线谐振腔法 |
7.4.1测试原理 |
7.4.3变温校准方法 |
7.4.2相关测试设备 |
7.5终端短路波导法 |
7.5.1测试原理 |
7.5.2高温校准方法 |
7.5.3相关测试设备 |
7.6准光光腔法 |
7.6.1测试原理 |
7.6.2相关测试设备 |
7.7自由空间法 |
7.7.1测试原理 |
7.7.2相关测试设备 |
8结束语及展望 |
(7)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量方法 |
1.2.2 纱线评价机制 |
1.2.3 纱线提取算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线阵CCD的纱线直径测量方法研究 |
2.1 纱线模型 |
2.2 CCD特点和功能特性 |
2.3 线阵CCD光学系统 |
2.3.1 透镜成像模型 |
2.3.2 准直光学系统 |
2.4 线阵CCD测径原理 |
2.5 线阵CCD细分算法研究 |
2.5.1 像元细分的可行性分析 |
2.5.2 线阵CCD细分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纱线核直径斜率阈值提取算法研究 |
3.1 斜率阈值法原理 |
3.2 斜率阈值法可行性分析 |
3.2.1 斜率阈值可行性分析原理 |
3.2.2 多项式拟合 |
3.2.3 三角函数拟合 |
3.2.4 高斯函数拟合 |
3.3 斜率阈值法算法实现 |
3.4 斜率阈值提取算法影响因素 |
3.4.1 拟合方式对斜率阈值法影响 |
3.4.2 拟合点数对斜率阈值法影响 |
3.5 斜率阈值法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纱线条干不匀评价研究 |
4.1 纱线条干不匀检测系统 |
4.1.1 系统组成 |
4.1.2 系统校验 |
4.1.3 系统采样 |
4.1.4 实验数据获取 |
4.2 纱线条干不匀评价机制 |
4.2.1 纱线采样长度 |
4.2.2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基于图像处理分析的机织物构成要素的综合识别方法与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机织物的构成要素 |
1.1.2 机织物结构要素的基本表达方法 |
1.2 织物结构要素的表达方法及其重要性 |
1.2.1 织物结构要素的系统原位组合表达理念 |
1.2.2 新型纺织检测技术开发理念 |
1.2.3 织物构成要素的原位组合图像鉴别系统的构想 |
1.2.4 建立织物结构要素原位组合表达方法及装置的意义 |
1.3 机织物构成要素的图像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1 基本状况 |
1.3.2 织物组织的识别研究 |
1.3.3 织物中纱线排列密度的识别测量 |
1.3.4 织物中纱线结构参数的识别测量 |
1.3.5 已有的织物识别系统 |
1.3.6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论文构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织物构成要素的原位综合测量系统 |
2.1 FaCFAS系统总体设计 |
2.1.1 基本出发点 |
2.1.2 FaCFAS系统的设计框架 |
2.1.3 FaCFAS系统特点 |
2.2 FaCFAS系统硬件配置 |
2.2.1 FaCFAS硬件系统测量基本机构 |
2.2.2 FaCFAS系统硬件功能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
2.2.3 FaCFAS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2.3 FaCFAS软件系统配置 |
2.3.1 基于VC的程序设计与控制 |
2.3.2 步进电机控制 |
2.3.3 图像采集编程设计 |
2.4 FaCFAS操作界面设计 |
2.4.1 系统操作主菜单及功能 |
2.4.2 仪器的启动与操作 |
2.5 FaCFAS系统的精确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织物颜色与纹理的图像识别 |
3.1 基本方式 |
3.1.1 主要识别的对象 |
3.1.2 结构及形态纹理 |
3.1.3 颜色与光泽特征 |
3.2 织物组织点特征的针对性提取 |
3.2.1 织物中纱线交织点的定位特征 |
3.2.2 织物图像处理 |
3.2.3 颜色特征提取 |
3.3 织物组织点颜色的图像分类算法 |
3.3.1 模糊C-means均值聚类算法 |
3.3.2 改进的模糊C-means均值聚类算法 |
3.3.3 模板叠合判定算法 |
3.4 色织物颜色和纹理的图像分析 |
3.4.1 分析框架 |
3.4.2 力学拉伸矫正技术 |
3.4.3 色纱排列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织物组织的图像识别 |
4.1 基本方式 |
4.1.1 定义 |
4.1.2 定位和模式分类 |
4.2 织物组织点特征的描述 |
4.2.1 纱线交织点的起伏及明暗特征 |
4.2.2 织物交织点的纹理特征 |
4.2.3 纱线交织点的形状特征 |
4.3 织物组织点图像特征针对性的提取 |
4.3.1 灰度特征 |
4.3.2 纹理特征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 |
4.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优化框架 |
4.4.2 特征优化设计 |
4.4.3 算法实现步骤 |
4.4.4 组织点特征组合的求解 |
4.4.5 特征集合的性能测定与特征参数的整合 |
4.5 织物组织点的图像识别算法 |
4.5.1 分析框架 |
4.5.2 组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织物中纱线排列密度的图像测量 |
5.1 基本方式 |
5.1.1 根数的清晰点数方式 |
5.1.2 排列密度的计算方式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图像采集与试样的前处理 |
5.2.3 图像预处理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系统测试标准化的实验 |
5.3.2 评价系统的测试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织物中纱线结构的测量 |
6.1 纱线的直径 |
6.1.1 基本概念 |
6.1.2 纱线直径的测量 |
6.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纱线的加捻程度 |
6.2.1 基本概念 |
6.2.2 纱线捻角的测量 |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纱线的密度 |
6.3.1 基本概念 |
6.3.2 纱线密度的测量 |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变形纱发展概况 |
1 单一变形方法 |
2 多重变形方法 |
第二节 纱线结构研究 |
第三节 变形纱基础理论 |
1 多异性和层次性 |
2 经典成纱方法的逆过程 |
3 多重变形加工原理 |
4 变形纱优化结构模型和基础变形加工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制备 |
第一节 异收缩丝的制备 |
1 异收缩丝的制备方法 |
1.1 同板直接制取收缩丝的方法和原理 |
1.2 由POY制取异收缩丝的方法和原理 |
2 异收缩丝的设计 |
2.1 高收缩涤纶长丝和种类 |
2.2 直接热定形制备异收缩丝各组分 |
3 异收缩丝制备 |
3.1 方案 |
3.2 工艺流程和设备 |
4 异收缩丝各组分的性能 |
第二节 变形加工 |
1 原料 |
2 设备 |
3 工艺设计 |
3.1 空气变形 |
3.2 异收缩变形 |
4 纱线样品代码及成纱线密度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变形纱基础结构 |
第一节 短纤维环锭纱结构 |
第二节 变形纱结构 |
1 皮芯结构 |
1.1 皮芯结构和成形原理 |
1.2 皮芯结构模型 |
1.3 皮芯结构参数 |
2 紊乱结构 |
2.1 紊乱结构的形成原理 |
2.2 在紊乱结构中长丝片段位置的密度函数 |
2.3 紊乱结构的表征及测试方法 |
3 缠结结构 |
3.1 缠结结构形成原理 |
3.2 变形纱缠结结构的力学状态 |
3.3 缠结结构的表征、测试和原理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结构 |
第一节 成形原理 |
第二节 结构模型 |
第三节 实验 |
1 实验(一):皮芯结构参数测定 |
2 实验(二):结构紊乱度测定 |
3 实验(三):结构缠结度测定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形态结构 |
第一节 膨松度 |
1 膨松度研究回顾 |
2 纱线膨松性能的表征 |
3 实验条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各种纱线的膨松度阈值 |
4.2 影响异空纱膨松度的因素 |
5 结论 |
第二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毛羽特征 |
1 纱线毛羽研究的回顾 |
2 实验条件 |
3 测试结果与讨论 |
4 影响异空纱毛羽特性的实验 |
5 结论 |
第三节 直径粗细变化及表观条干均匀度、质量条干均匀度 |
1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EIB表观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 |
2.2 Uster质量条干均匀度 |
3 工艺参数对异空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节 表层结构与光泽性能 |
1 GP-1型二维变丝光泽仪概述 |
2 异空纱的光泽特性 |
2.1 实验 |
2.2 讨论 |
3 变形加工工艺参数与异空纱光泽的关系 |
4 结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机械性能 |
第一节 拉伸性能 |
1 强度和强度损失率 |
2 粘弹性能 |
3 结论 |
第二节 抗弯刚度 |
1 纱线抗弯刚度测试理论和方法 |
2 实验 |
3 讨论 |
4 影响异空纱抗弯刚度因素实验 |
5 结论 |
第三节 结构稳定性 |
1 实验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的热收缩动力学分析 |
第一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纤维沸水收缩机理 |
第二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热收缩动力学基础 |
第三节 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纱热收缩动力学实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变形纱仿短纤纱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
1 形态结构指标 |
2 机械性能指标 |
3 品质指标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二醋酯长丝结构性能和空气变形短纤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醋酯纤维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 |
2.1 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 |
2.2 国内醋酯纤维的研究现状 |
2.3 醋酯纤维的产品开发 |
2.4 改善醋酯纤维强度的研究 |
第三节 空气变形技术及其进展 |
3.1 空气变形纱市场发展进展 |
3.2 空气变形设备进展 |
3.3 空气变形工艺与技术进展 |
3.4 空气变形纱质量控制技术进展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内容 |
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二醋酯长丝的纺丝、性能与结构 |
第一节 纺丝工艺与纤维性能之间的关系 |
1.1 二醋酯长丝的制备 |
1.2 测试指标和仪器 |
1.3 纺丝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第二节 二醋酯纤维的结构特性 |
2.1 试样 |
2.2 结构参数测试 |
2.3 二醋酯纤维的热性能 |
2.4 二醋酯纤维的结晶性能 |
2.5 二醋酯纤维的取向度 |
2.6 二醋酯纤维的横截面和纵向表面形态 |
第三节 热处理对二醋酯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方法和测试 |
3.2 干热处理对二醋酯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 湿热处理对二醋酯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 热处理后二醋酯纤维的热收缩行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醋酯长丝的空气变形加工应用 |
第一节 二醋酯空变纱及其织物的性能 |
1.1 二醋酯空变纱的制备 |
1.2 二醋酯空变纱的测试 |
1.3 二醋酯空变纱的性能 |
1.4 二醋酯面料的制备和测试 |
1.5 二醋酯面料的性能特点 |
第二节 二醋酯/合纤长丝复合空变纱的开发 |
2.1 试样制备和测试方法 |
2.2 芯丝对成纱膨松性能的影响 |
2.3 芯丝对成纱拉伸性能和沸水收缩率的影响 |
2.4 芯丝对成纱不稳定度的影响 |
2.5 芯丝对成纱丝圈丝弧和毛羽的影响 |
2.6 芯丝对成纱直径及其 CV值的影响 |
第三节 二醋酯/合纤复合空变纱的结构特点 |
3.1 试样制备和测试 |
3.2 复合空变纱的外观形态特征 |
3.3 复合空变纱的丝圈丝弧和毛羽 |
3.4 二醋酯/涤纶复合空变纱的拉伸断裂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工艺研究及优化 |
第一节 空气变形短纤化加工方法 |
1.1 Texspun装置 |
1.2 TUSMA-128型仿短纤变形加工机 |
第二节 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工艺研究 |
2.1 试样制备 |
2.2 短纤化效应评价指标的确定及测试 |
2.3 工艺参数对短纤化效应的影响 |
第三节 丝圈磨断装置对二醋酯长丝短纤化效应的作用 |
3.1 试样制备与测试 |
3.2 Texspun装置对短纤化效应的影响 |
第四节 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工艺优化 |
4.1 原料与测试 |
4.2 因素及水平选择 |
4.3 正交试验方案 |
4.4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特征及评价 |
第一节 二醋酯长丝的断裂形态特征 |
1.1 现有资料概述 |
1.2 不同速度下的二醋酯长丝拉伸断裂特征 |
第二节 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机理分析 |
2.1 空气变形过程中的作用力描述 |
2.2 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特征和分析 |
第三节 二醋酯短纤化效应的评估 |
3.1 试样和测试 |
3.2 对比试样的概述 |
3.3 短纤化效应与纱线摩擦系数的关系 |
3.4 短纤化效应与纱线条干均匀性的关系 |
3.5 短纤化效应与纱线压缩性能的关系 |
3.6 短纤化效应与纱线芯吸性能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1.1 二醋酯长丝的纺丝、结构与性能 |
1.2 二醋酯长丝的空气变形加工应用 |
1.3 二醋酯长丝空变短纤化工艺研究及优化 |
1.4 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特征及评价 |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课题展望 |
2.1 二醋酯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研究 |
2.2 二醋酯长丝的空变短纤化效应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项目和获奖 |
致谢 |
四、一种评估纱线和织物外观的光学系统YA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织物结构参数识别研究[D]. 孟朔.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大视场生物成像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 刘广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3]细颗粒物在含水窗帘布表面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D]. 魏艳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4]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D]. 王元元.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检测系统研究[D]. 郑刚. 苏州大学, 2019(07)
- [6]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J].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 现代技术陶瓷, 2019(Z1)
- [7]纱线条干不匀在线测量与评价研究[D]. 吴锡.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8]基于图像处理分析的机织物构成要素的综合识别方法与装置[D]. 谢莉青. 东华大学, 2010(08)
- [9]异收缩丝空气变形(多重变形)加工成纱结构与性能[D]. 姜岩. 东华大学, 2006(05)
- [10]二醋酯长丝结构性能和空气变形短纤化研究[D]. 张静. 东华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