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的肖像

贪得无厌的肖像

一、贪得无厌者之形象写照(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认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吴玉琴[2](2018)在《朱松《韦斋集》注》文中研究表明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同上舍出身,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尉,调南剑州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除秘书省正字,累迁承议郎。绍兴十年,因反对宋金和议,忤秦桧,出知饶州,未就,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一、《韦斋集》十二卷,宋、元、明皆有刊本,现存最早而刊刻较精者为明弘治刻本,其后刊本、钞本众多,而未有精校本。《韦斋集》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韦斋集》为底本,清康熙程嵦刊本(简称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郑镳抄本(简称郑本,藏南京图书馆)为参校本,并参校《石仓历代诗选》(简称诗选)、《宋诗钞》及补(简称诗钞、钞补)、《新安文献志》。文章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刻本》为底本,清康熙四十九年朱昌辰刻本(简称康熙本)、雍正六年朱玉刻本(简称雍正本)为参校本。另辑得佚文两篇,附于卷末。虽学界已对《韦斋集》进行了点校和整理,但迄今为止,并未出现注本,笔者不揣谫陋,将从以下几方面对《韦斋集》进行研究和论述。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论述朱松的家世、行年、《韦斋集》版本源流、《韦斋集》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韦斋集》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及其对子朱熹的教育影响。第二,注释部分。对《韦斋集》进行更细致、更全面的校勘和整理,对集中的典故、史实、官职、名物、地理以及疑难字词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韦斋集》经历了朝代更替带来的散佚和遗失,消失在世人眼中,对朱松《韦斋集》研究和注释,将有助于填补其一直缺席于历史文化正流的遗憾。同时对朱松做一个深入、全面的个案研究,有助于分析其创作特色与思想理念,揭示其作品的独有价值,亦有助于朱熹研究的深入。

戴文霞[3](2017)在《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文中指出本文以南宋为时间截段,以诗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南宋文学与道家、道教之关系。深入探究南宋诗文受道家、道教影响的情况,挖掘道家、道教对南宋文人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影响与渗透,以及南宋文人对道家、道教思想的继承、促进、提升的作用,进而揭示文学与道家、道教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分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绪论评述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南宋文学与道家、道教的研究状况,由此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七章:第一章总述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的概况。首先大致勾勒南宋文人批注老庄的情况、道教流派及其发展概况,然后总体分析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的互动情况。道家、道教对南宋文人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反过来,南宋文人与道教徒吟诗作赋、践行道教活动、游览道教胜地等活动,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提升道教的社会声誉。第二章探讨中兴诗文的道家、道教情结。中兴文人选择道家、道教与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冗官、党争使得大多数心怀恢复之志的中兴文人投闲置散,陆游、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等人莫不如是。他们以道家的旷达人生观来调适人生矛盾,过着养生修道、逍遥闲适的生活,在诗歌中吟咏游仙之乐。诗歌风格方面,杨万里、喻良能、王质等人受道家审美趣味的影响,各自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章四灵诗文之道家、道教取向。四灵活动范围不广,主要在道教氛围特别浓厚的永嘉,诗文中涉及到神霄雷法、内丹道、净明道等道教文化,以及采药服食、炼形养心的修道活动。他们生活贫困,却不拘于外物,极力追求天和与人和的思想境界,尤其是人的身体养和、心闲懒散的理想状态。在诗歌艺术风格方面,他们趋于对清旷、独寒的艺术追求。第四章江湖诗文之道家、道教意蕴。江湖文人数量众多,与道家、道教有关联者不在少数。姜夔、刘过终身布衣,却不甘做个落魄文人,故以道人自居,姜夔的孤芳自赏、刘过的清狂自傲都有道家、道教的影响因素。吴文英的词想象丰富,蕴含众多的道教神仙意象、缥缈仙境,寄托自己对人生迷茫、失望之情。乐雷发、赵汝鐩等人善于在大自然中涤荡心胸,以道家思想提升自我心性修养,保持澄澈明净的心境,表现高迈超拔的品质。第五章遗民作家之道家、道教情结。遗民文人入道的情况较前三个时期更突出,还有一些虽没有入道、但以道人自居的。他们在诗文中表现出对故国的悲痛与无奈,除去身份改变,与普通文人并无差别。也有一些本身就有道教信仰,入道后更抱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如郑思肖、邓牧等,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构建来表现自己想要治世救国的心愿。刘辰翁通过对老庄评点,接受了道家核心观念和思想,并将其融会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中,尤其是庄子傲睨尘世、批判现实的精神。第六章理学家诗文之道家、道教踪迹。南宋理学家大多对道家思想有所批判、继承,在诗文中往往表现出儒道融合的特点。道家、道教对理学家文学风格影响较大,帮助他们避免学者之诗的枯燥乏味,朱熹诗之高渺超逸、林希逸之恣肆洒脱、楼钥诗之想落天外等等,都明显受其影响。此外,在儒、道融合的影响下,理学家们大量创作青词,如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将理学思想、家国情感熔铸于其中。第七章南宋道教徒诗文之创作特色。道教徒兼文人身份者大多有文学创作的自觉意识,将诗文看做思想感情的载体。白玉蟾将吟诗与炼丹相提并论,认为学诗难于学道,并且重视炼字炼句。道教徒以修道为业,而在南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之下,他们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也始终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表现出苦己利人之济世情怀、悠游山林之隐世情趣、翛然出尘之超世情调。在文学的艺术追求上,有出尘脱俗的审美理想、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蔡华旗[4](2017)在《漫画中的政治论战 ——18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时期的政治漫画分析》文中提出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并迅速席卷全国,这不仅改变了英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英国的整个社会结构。天主教教徒争取平等权利的诉求与新兴中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利的呼吁都日益明确,英国古老政体的优势受到质疑,一场要求改革议会选举的运动在酝酿。期间,政治漫画大量出现,这些政治漫画幽默生动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们最初被用于表达个人的政治立场,其犀利的讽刺效果与耐人寻味的含义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后来这种表达方式便被政客们用来进行政治动员,从而在议会改革期间形成了议会外的"漫画论战",这些漫画的数量多次在议会改革的关键时刻达到高峰,并在1832年的议会改革之后迅速减少。由此可见,英国的政治漫画与英国18世纪的议会改革相伴随,它们反映着议会改革过程中各派力量的诉求与斗争。在印刷业蓬勃发展和言论得到一定保障的情况下,政治漫画开视觉艺术用于政治斗争之先河,也与政党政治的兴衰相始终。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并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政治漫画的主要内容。根据漫画的内容将当时漫画分为六大类并辅以具体的漫画为例:以政治领袖为对象的政治漫画;以公众人物为对象的政治漫画;以政治团体或社团为主题的政治漫画;以时事为主题的政治漫画;对对方或其观点的整体特点进行抨击的政治漫画;直接以改革对象为主题的政治漫画。其中第六种又细分成两种:表达对改革不同态度的政治漫画以及对改革后果的不同预期的政治漫画。第三章关注的是政治漫画的创作与传播。漫画的创作者、制印技术、以及漫画家们约定俗成的技艺与手法,当时英国宽松的出版环境都为漫画的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其流通范围仍然相对有限。第四章是政治漫画的作用与局限。政治漫画是一种通俗有力的表达方式,其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政治漫画的盛行也反映了 18世纪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以及英国社会的开放;然而限于政治漫画表达的缺陷与漫画创作者的认知水平与政治立场,以及政治漫画相对有限的受众,政治漫画的作用是有局限的。最后是文章的结语,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

彦双[5](2017)在《钟馗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钟馗题材小说包括明代佚名《钟馗全传》、清代刘璋《斩鬼传》以及清代东山云中道人《唐钟馗平鬼传》(以下简称《平鬼传》)。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钟馗题材小说创作原因、情节内容的变迁、人物形象研究以及艺术特色。主要探讨钟馗题材小说作者的创作动机,三部小说内容对比后的差异及成因,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以及钟馗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第一章研究钟馗题材小说创作原因,这部分包括钟馗传说与信仰的滥觞、明前与钟馗有关的文学描写以及钟馗题材小说作家的创作动机三方面内容。第二章研究钟馗题材小说情节内容的变迁,包括钟馗斩除对象和斩鬼方式的变迁以及钟馗题材小说情节的互文性三方面内容。第三章研究钟馗题材小说人物形象,包括钟馗形象和鬼怪形象两部分。钟馗形象从文人化和世俗化两方面进行研究,鬼怪形象从精怪形象和群鬼形象两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研究钟馗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对《钟馗全传》情节的类型化和《斩鬼传》、《平鬼传》的讽刺手法进行了探讨。其中,《钟馗全传》情节的类型化体现在转世除魔、成仙考验、游历冥府三方面,《斩鬼传》、《平鬼传》的讽刺手法则主要从漫画式的人物塑造、反讽、滑稽幽默的语言三方面进行论述。

甘霖[6](2016)在《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这一问题的直接来源是尼采《悲剧的诞生》对于苏格拉底式的科学理性主义的批评,以及尼采在其另一部着作《偶像的黄昏》单列出来并深入讨论的“苏格拉底问题”。很多研究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往往是接受了一个定论式的批评,而没有关注这一批评得以成立的内在意涵。丹豪瑟所着述的《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一书也仅仅是把尼采着作中直接谈及苏格拉底的文本进行了一些梳理,但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同时,丹豪瑟对于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亦提出了几点不满,认为尼采实际上自己并未澄清苏格拉底作为理性主义者的背后逻辑,并且他认为尼采没有区分清楚古今立场上的“理性”概念。所以本文的目的在于:1)站在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立场上去看待和分析“苏格拉底问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2)回应丹豪瑟《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一书中的困惑;3)就尼采认为自己纠缠于苏格拉底的意义上,重审两位哲人之间复杂的关系;4)揭示二人对于哲学的教诲。尼采认为自己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之后所做的都是否定性的工作,而这些否定性的、攻击性的言谈都属于其“重估一切价值”工作的重要部分。尼采以自己来作为某种实验或示范,召唤未来哲人的出现。所以不管是《偶像的黄昏》、《论道德的谱系》,还是《敌基督》、《善恶的彼岸》等等作品,背后都有这样一个“重估”的视角。尼采要对整个传统进行宣战,《偶像的黄昏》指向了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希腊-罗马传统,而《敌基督》指向了希伯来-基督教传统。奠定西方文明的两希传统在尼采这里被强烈质疑。在这个意义上,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并非简单是针对个别偶像的一次批判,而需要深入到奠定文化基础的根基上去审察。尼采初期用“本能”来对抗苏格拉底的“理性”,在这里“本能”这一概念需要澄清。我们如果仅仅把“本能”理解为原始冲动,那就取消了尼采对于教化(Bildung)和人可以成其所是的根本认识,而不过是将其简单置于某种纯粹的自然主义者之列,作为原始或者自然的回归的“本能”,这样亦有悖尼采对于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深刻理解。所以“本能”一定包含了能够接受教化,融入自身“无意识”的意涵。而苏格拉底daimonion的声音恰好能够回应尼采对于“本能”这两个层次的理解。这一问题把我们带进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所以我们以这个问题作为此篇论文的切入点。苏格拉底作为理性基础的“认识”和尼采理解为本能的“艺术”相对立,所以早期的尼采一直张扬“艺术”,而反对“认识”。直至尼采在自己昔日的师友瓦格纳身上看到“艺术”在当代令人难堪的振兴、骨子里难掩的深刻“颓废”,这迫使尼采挣脱自身的“瓦格纳经历”,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热爱的事物。于此,“哲学家-认识-苏格拉底”和“音乐家-艺术-瓦格纳”成为“颓废”的一体两面。尼采看到两者同样有着“道德化”的倾向,但“道德”在这里并非简单地是一个评价问题,它实际上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心理学”类型和文化在此基础上的伟大创造。尼采通过“谱系学”的方式来探究道德,根本上是要追踪人类文化的发生史。苏格拉底在这层意涵上,既是我们文化某种创造性的起源,也是代表着人这种类型衰弱的一个征兆。而我们除了站在尼采的立场上分析苏格拉底之外,还需要独自去面对古典文本中复杂的苏格拉底形象,由此再回过头去看,尼采所坦言的自己同苏格拉底之间的纠缠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来谈论的。苏格拉底和尼采有着非常引人注目的反讽面貌,他们通过反讽来诱导一些人来从事某种严肃的工作。最后我们把这一纠缠推进到二人的核心教导上——也即“eros”和“权力意志”的关系上。苏格拉底和尼采作为古今之争的两个参照,有着非常强的相似性。他们都喜欢辩论和否定,但都不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两个人的哲学的核心都包含着开启性的教导,而不是某种知识的灌输。甚至可以说,两者的教导都对受教者提出了“你将如何生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实际上是要回到哲学的一个根本教诲中去。这个教诲也即,人应该如何成其所是。

倪金艳[7](2016)在《节制与唯美 ——论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的古典风格》文中提出藏族女性作家在主流文学与藏族男性文学的夹缝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坚持不懈地书写着雪域藏地,在经过三十余年的勤奋耕耘后,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群体。新时期以来,有一批藏族女作家如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永基卓玛先后登上文坛,创作了多部汉语小说。总体上看,这些作品呈现出古典的美学风格,使其具有可标识性,并与藏族男性作家创作、藏族作家母语创作等共同构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坛景象。新时期以来的藏族女作家群体自觉地遵循民族文化传统,质朴地书写着雪域藏地,全面呈现藏地的历史、现实、部落、性别、英雄、宗教、仪式、民俗等方面。该群体作家的汉语小说作品具有节制与唯美的古典美学风格。在叙事的节制层面,藏族女作家有意克制情感、“抑制”女性的自我意识,并通过时间加速、叙事省略、弱化故事性的表现方式节制故事情节的编织;在审美层面,藏族女作家受藏族传统文化典雅、隐喻、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的影响,其汉语小说语言也呈现出含蓄雅致的特点。由于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学的互渗关系,佛教中的生死观成为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书写的主要内容,笔者以《麝香之爱》中的文本为例,对轮回的生命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藏民族利他的价值观。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创作中有意无意地将藏民族的民俗融进小说里,来营造氛围或推动故事发展。女作家描写的民俗中仪式包蕴着庄严、神圣、含蓄之美,这也使小说作品更为丰富和厚重。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在体现出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各自的个性与特点。总体看来,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的节制美体现为约束、规范、内敛、冲和,唯美表现为含蓄、雅致、端重、庄严、典丽,节制与唯美的内涵符合古典风格的要求。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古典的美学特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对当下情欲书写的反拨和“文学治疗”两个方面。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的古典风格使其具有可标识性的特色,但也存在类型化倾向。随着各民族、各国家之间交流的增多,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这对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创作产生一定影响。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下,期待着该群体作家未来创作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任慧[8](2014)在《《诗经》怨刺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据我们的考释与统计表明,《诗经》305篇中,怨刺诗共有103篇之多,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对这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怨刺诗进行一番探讨,弄清楚其主题内容、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等,其意义自不待言。鉴于此,本论文重点探讨了《诗经》中的怨刺诗,并从文学、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等角度对怨刺诗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主题类型、文化精神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与文章结构,并且梳理了怨刺诗的研究情况,概括出了不同阶段的特点,并点明其成就与不足。正文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怨刺诗的概念与研究范围。我们认为,《诗经》中无论是士大夫对统治阶级的忧患讽谏,还是小人物对自己不公命运的哀叹;又或是士卒对无休止战争的怨恨、思妇对征夫的殷殷思念及弃妇对悲惨命运的幽怨等,都应该是怨刺诗研究的范围。其次,我们还对《诗经》中的103首怨刺诗进行考释,亦即在历代《诗经》研究者对怨刺诗的不同分类、不同阐释以及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依据我们所界定的怨刺诗的概念与范围,对其进行了重新归纳与整理,同时也力所能及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正文第二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主题学的观点,对怨刺诗的主题类型的探讨。本论文把《诗经》中的怨刺诗分为闺房之怨、告哀悲歌、讽刺之音和劝谏之言四个主题类型。我们认为,闺房之怨主要写思妇之思念、弃妇之哀怨,其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传统主题,而《诗经》中的怨刺诗正是后代闺怨诗的源头。告哀悲歌主要写小人物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失意和痛苦。此类诗歌整体上具有哀伤沉痛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讽刺之音主要写人民对社会上的乏德行为之批判。我们认为,《诗经》中的讽刺诗,是最富有批判精神亦是最具有艺术特色的诗,其影响后来文人创作者,极为深远。劝谏之言主要写士大夫对统治者的忠心劝告和铮铮谏言,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体现了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其精神鼓舞着历代文人“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正文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诗经》怨刺诗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阐明了怨刺诗里所蕴含的忧患意识、讽谏精神以及“诗怨”的艺术创作精神及批评现实发泄怨愤的社会功能,并总结了怨刺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结语:《诗经》中的怨刺诗及其所蕴藏的文化精神,可谓“衣披词人,非一代也”,不仅仅影响着一代代文人的文学创作,而且这种文化精神,对将来的新时代,仍然发生着重大的影响。

康维波,郑方强,张妍妍,叶保华[9](2012)在《昆虫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初探》文中提出昆虫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的关系甚为密切。昆虫文化极大地充实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和表达技巧。探索昆虫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及作用,能够揭示出学科发展的关联性、互动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两种学科的研究插上助推的翅膀。

曲义[10](2012)在《从《拓荒者》看詹姆斯·库柏的生态和谐观》文中研究指明库伯是第一位在自己的作品中关注资源保护的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拓荒者》描述了定居者对荒原的改造和文明内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从生态的角度解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殖民者肆意浪费资源的行径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进而揭示作家希冀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共生共存的生态和谐观,有助于人们理性地思考现代社会发展的代价,自觉地构建自然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持续和谐。

二、贪得无厌者之形象写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贪得无厌者之形象写照(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后记

(2)朱松《韦斋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朱松家世和行年
    第一节 朱松的家世
    第二节 朱松的行年概述
第二章 《韦斋集》版本流传概况
    第一节 《韦斋集》版本源流概述
    第二节 《韦斋小集》、《韦斋诗集》与《韦斋集》的关系
第三章 《韦斋集》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诗歌内容
    第二节 “清新洒落”的诗歌艺术特色
第四章 《韦斋集》的文章内容及艺术风格
    第一节 文体分类
    第二节 “汪洋浑浩”的文章艺术风格
第五章 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影响
    第一节 “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的读书习惯
    第二节 “父子主恩,君臣主义”的爱国熏陶
    第三节 “推本中庸,为己之学”的四书教育
    第四节 “探赜六经,以浚其源”的诗文指点
结语
《韦斋集》注
    凡例
    卷之一 古诗
        睢阳谒双庙
        谒普照塔
        晓过吴县
        陪馀杭张无隅先生饮
        于潜道中
        度芙蓉岭
        信州禅月台上
        送深师住妙香寺元住云溪
        坐睡
        游山光寺
        送建州徐生
        赠觉师
        休宁村落间,有奇石如弹子涡,所出宜养石菖蒲,程德藻许以馈我以诗督之
        效渊明
        酬冯退翁见示之什
        戏答胡汝能
        谒吴公路许借论衡复留一日戏作
        新秋
        道中得雨
        道中
        陈伯辨为张氏求醉宾轩室
        书窗对月
        宿野人家
        度石栋岭
        用退之韵赋新霁
        送金确然归弋阳
        至节日建州会詹士元
        用前韵答翁子静
        微雨
        寄题叔父池亭
        赠谢彦翔建安人,九岁异人与药,至今不食。建安有梅子真升仙处
        考亭陈国器,以家酿饷吾友人卓民表,民表以饮予,香味色皆清绝不可名状,因为制名曰武夷仙露仍赋一首
        久旱新岁乃雨
        春日与卓民表陈国器步出北郊
        蔬饭
        戏赠吴知伯
        送僧
        招民表
        秋怀十首
        和谢绰中观澜亭
        寄题陈国器容膝斋
        约金确然不至
        确然雪中见过
    卷之二 古诗
        书僧房
        题芦雁屏
        题临赋轩
        答保安江师送米
        陈德瑞馈新茶
        次韵希旦喜雨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建安道中
        书事呈元声如愚起华三兄
        寄题起华家义轩
        梅花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于南台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次韵梦得见示长篇
        久雨短句呈梦得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次韵梦得浅红芍药长句
        宿禅寂院
        诗约范直夫游万叶寺观瀑泉
        次韵梦得见示之什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陈仲仁止止堂
        送志宏西上
        有怀舍弟逢年时归婆源以诗督之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游郑圃
        女贫苦难妍
        溪南梅花
        再和溪南梅花柬首座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上丁馀膰置酒招绰中德粲德懋逢年
        用绰中韵送正臣,正臣欲归隐而无资,故广其意以告识者云尔
        秋怀六首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之
        与陈彦时会华严道人偶书
        书拼榈院壁
        次志宏韵督成寿置酒
        内弟程十四复亨归省用绰中韵作二章送之
    卷之三 古诗
        三月十日游报国院小轩颇幽胜为名曰双清仍书此诗
        次韵谢绰中游报国寺诗
        丁未春怀舍弟时在京师
        五言杂兴七首
        游西峰院留别友人
        饮梅花下赠客
        次韵和吴骏卿
        求道人自尤溪来三山出示同徐侯游龙门洞长篇因次其韵送之时以檄走诸隘
        吴骏卿寄示和黄元广诗多及古人为己之学辄复次韵资一大笑兼简元广
        次韵邓天启游南国
        徐侯以诗送山药次韵
        次韵酬求道人
        求道人示诗,粲然有江湖间道人风味,盖尝得句法于东溪可。今以其韵作诗送之,时将如瑞峰期朝夕还吉祥云
        赠永和西堂道人
        彦时过永和见和拙句辄复次韵以发一笑
        甲辰七月二日宿永和寺用旧诗韵
        寄陈蹈元
        次韵张漕茶山喜雨
        沙溪口望梨山
        寄仁王求首座
        江彦允见和约游东山作荔枝次韵
        止戈堂
        侏儒
        中秋赏月
        记草木杂诗七首
        月桂花
        萱草
        紫竹
        茱菊
        吉贝
        芭蕉
        菖蒲
        海上
        送祝仲容归新安
        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
        馈岁
        别岁
        守岁
        奉同胡德辉八月十四日夜玩月次韵
        岩桂花
        中秋夜雨
        夜坐
        秋怀二首
        围棋
        谈命
        吴江曲
        梨
    卷之四 律诗
        解汲舟
        淮南道中微雪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西湖泛舟
        和舜明晚雨
        赠言命张生
        东阳社日泛舟观竞渡
        熊积道桂轩
        宿延庆寺
        赠僧
        三峰长老送纸被
        盆中梅花
        月下
        留别卓民表
        寒食
        延福寺观酴醾
        寄吴及之
        答卓民表送茶
        和人游仙峰庵三首
        寄金确然
        次韵菊坡
        芦槛
        春晚五言寄梦得
        再答诸公
        黄邦则求茶轩诗次韵
        送仲猷北归二首
        寄吴致一
        四月十五上元道中
        送黄彦武西上
        林丈挽诗
        有怀黄元声时闻在建上诗中所记建上旧游也
        书室述怀奉寄民表兄是日得民表书
        答人留别之什
        七月四日宿丹溪道中
        求道人自尤溪来还冷斋有诗次其韵
        送刘道醇归乌石
        题白鹿庵壁
        与求道人同之福唐
        次韵李尧端见嘲食蕨
        次韵尧端试茶
        送友生
        赠范直夫
        招友生
        辛亥中秋不见月
        次韵罗源谢成章作不烹鸣鸡诗
        次徐谢韵还江公诗卷
        次韵汪彦允见寄
        与吴昌国同游灵水院二首
        赠吴昌国二首
        孔生示二诗答一篇
        寄江少明
        次韵刘仲高怀外舅家梅花
        送景思奉祠之温州
        次韵郑德与归舟中感怀
        李似表取告归晋陵
        致政宣教魏公挽诗二首
        刘氏挽诗
        次钊彦仲傅茂先韵
        建安道中
        送蔺廷彦之衡州
        商羊
        次张演翁林元惠韵
        公相起犁锄
    卷之五 绝句
        太康道中二首
        灯夕时在泗上五首
        松江三首
        翠碧
        赋王伯温家酴醾
        王彦行送樱桃
        芍药二首
        月岩去上饶十里山有侧穴腹背皆洞如月
        蝉
        寄湛师
        答汪明道见示画雪梅诗
        夹路天宁谒僧不遇
        野步
        报恩寺
        铅山僧斋假山
        石门寺四首
        竹斋
        将宿松溪罗汉舟小不果渡乃宿资寿二首
        将还政和
        以研墨送庐师予
        灯夕在试院用去年韵
        春晚二首
        南溪道中
        送周时用自别业还永嘉
        午憩龙山上方
        观张上达家惠崇芦雁图二首
        示谢彦翔
        示金确然
        游妙峰庵二首
        招谢居安
        梅花
        社日游南台
        雨二绝句
        招卓民表来白云寺
        宿石龙寺二绝句
        惠匀送粟既归其直作偈
        寄人
        书护国上方
        元声许茶绝句督之
        谢人寄茶
        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
        匀道人之玉山戏作两小诗送之
        宿鹅湖寺和同行匀道人
        题廓见亭
        梅花
        书钊家园壁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
        和几叟秋日南浦十绝句简子庄寄几叟
        答子庄见和
        答国镇见迓之什
        次韵答梦得送荆公墨刻
        与许簿同游南山二首
        游报国院用壁间韵示同游二首
        溪桥纳凉晚归小景
        水精念珠颂
        卧疾初起示逢年兼简绰中德粲五首
        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卷之六 绝句
        宿灵感院二首
        游南峰赠长老
        小偈呈元声求博山炉
        徐彦猷寄示诗数章,皆隐约世外语,诗律深妙岂胜叹仰!辄次韵和呈彦猷,素富学未壮而弃场屋,故诗中极道江湖放浪之乐,以动荡其心志而卒反之以古人出处之义,当有隐君子弄舟烟雨之外,倚其声而歌之,亦可以一笑也
        送求道人永福谒同参二首
        绝句
        怀刘园作
        和求道人
        徐侯寄示古风为别作三绝句往资一笑
        某与徐侯有卜居村落之约,每诵杜子美白沙翠竹江村路,相送柴门月色新之句必相劝亟归同飨此乐。侯今已迁居浮流,仆亦寻屋一区,冀必得之。庶几遂践旧约之言乎,因作二诗以广子美之意
        次韵团练君侯新居二诗
        题蛟弯小庵二绝
        次雪峰二小诗韵
        宣和乙已题野人陈氏之馆
        书永和寺壁
        示僧
        九日送僧归龙山
        牛尾狸二首
        牡丹花二首
        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
        洗儿二首
        五言小诗三首
        梅花三首
        芍药二首
        春日二首
        夏夜梦中作
        杂小诗八首
        立春日雷
        次韵江谢送花倡酬三首
        寄吴大卿二首
        吴山道中三首
        三峰康道人墨梅三首
        溪上
        送辉云际二首
        九日
        夜坐
        蓼花
        桃花
        渔父用儿甥韵
        送山老住三峰寺
        戏代作送住郎
        寄范伯达
        试笔
        篁竹笋
        冬日桃李华
        题范才元湘江唤舟图用李居仁韵
        题赵守中江行初雪图
    卷之七 奏议
        上皇帝疏一首
        论时事札子
        参堂札子
        上宰相论淮西事
        上赵丞相札
        代人札子
    卷之八 策
        试馆职策一道
        策问八首
    卷之九 书
        代人上郡守书
        答庄德粲秀才书
        上唐漕书
        上赵漕书
        上李丞相书
        上胡察院书
        上李参政书
        上谢参政书
        上赵枢密书
    卷之十 序记题跋
        录曾祖父作诗后序
        送程复亨序
        送日者苏君序
        富沙驿记
        建安县敕书楼记
        尊胜院佛殿记
        清轩记
        跋山谷食时五观宣和四年五月
        戒杀子文
    卷之十一 表疏启
        代谢奖谕表
        代贺冬表
        代贺道君皇帝表
        代贺天申节表
        代进银状
        又
        代谢赐对衣金带表
        代进哲宗皇帝实录表
        天宁节功德疏
        天申节功德疏
        谢福州祈雨疏
        代请水白马鳝溪庙疏
        谢林郎中启
        贺中书胡舍人启
        贺福州张参政启
        贺程待制知温州启
        谢谢参政启
        贺谢参政除万寿侍读启
        上綦翰林启
        谢馆职启
        代魏侍御谢提刑启
        代陈参政回李丞相谢转官启
        谢宫观启
        问候张丞相启
        谢人书启
        谢人诗启
        定婚启为甥丘肖
    卷之十二 行状墓志铭祭文
        先君行状
        杨遵道墓志铭
        承务郎致仕卓公墓志铭
        谒庙文
        代福州祷雨诸祠文
        又代福州祷雨诸祠文
        代谒先圣祝文
        代谒诸庙文
        告赠官文
        焚黄文
        祭丘君文
        代郑德与祭龟山先生文
        祭郑龙岩文
        与外父祝公书
        省费疏
        近体乐府跋绍兴元年二月
    辑佚诗歌一篇,文两篇
        送五二郎读书诗
        张元干幽岩尊祖事实跋绍兴十二年十月
        井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3)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二、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总述
    第一节 南宋道家、道教发展概况
        一、南宋道家发展概况
        二、南宋道教发展概况
    第二节 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之关系
第二章 中兴诗文的道家道教情怀
    第一节 老庄之闲旷与人生价值取向
        一、仕与隐之间的艰难抉择
        二、闲旷心境与诗意栖居
    第二节 文人身心炼养与道教信仰
        一、高洁品志与游仙情怀
        二、心性修为与道教养生
    第三节 审美取向与庄子之自然天真
第三章 四灵诗文的道家道教取向
    第一节 向道活动与贫中求和思想
        一、四灵向道概况及原因探析
        二、贫中求和的理想与追求
    第二节 清寒之审美与道家道教
        一、四灵诗“清”与道家道教
        二、孤独苦寒之审美意境
第四章 江湖诗文的道家道教意蕴
    第一节 江湖文人与道家道教之联系
    第二节 道人形象:落魄文人的自我设想
        一、白石道人之孤芳自赏
        二、龙洲道人之清狂自傲
    第三节 仙境与梦:道教想象与情志寄托
        一、缥缈词风:含蓄沉郁之情感抒发
        二、游仙寄怀:高洁超迈之人格理想
第五章 遗民作家的道家道教情结
    第一节 遗民作家与道家道教的联系
        一、遗民文人的入道、修道概况
        二、求仙问道与天下苍生之念
    第二节 虚无的仙境与沉郁的家国情感
        一、汪元量:仙国幻想与故国之思
        二、郑思肖:“醉乡”理想与忠孝观
    第三节 对庄子思想和文风的继承
第六章 理学家诗文之道家道教踪迹
    第一节 理学家与道家道教之联系
        一、理学家与道教徒交往之概况
        二、理学家诗文中的养生活动
        三、理学家诗文之融贯儒道
    第二节 理学家诗文风格与道家道教
        一、对《庄子》美学价值的关注
        二、超逸出尘:理学家之仙境憧憬
    第三节 理学家之人生境界与道家
        一、“冷眼闲看世”:林希逸之超脱
        二、“野服归林泉”:楼钥之洒落
        三、“清酌涧中泉”:韩淲之隐趣
    第四节 诚敬忠孝:理学家青词的思想内核
        一、理学家青词中的诚敬与忏悔
        二、理学家青词中的忠、孝观念
    第五节 刘克庄文学思想与道教
        一、刘克庄与道教之关联
        二、后村诗学思想与道教修仙
第七章 南宋道教徒诗文之创作特色
    第一节 道教徒的文学活动概况
        一、道教徒与文人的交往活动
        二、道教徒文学创作之概况
    第二节 出入凡尘、济世度人的丰富情感
    第三节 道教徒诗文之艺术特色
        一、出尘脱俗的审美意境
        二、含蓄典雅的艺术风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4)漫画中的政治论战 ——18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时期的政治漫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现状
        1. 海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治漫画的内容:漫画中的政治论战——保守vs.改革
    一、以政治领袖为对象的政治漫画:
    二、以公众人物为对象的政治漫画
    三、以政治团体或社团为主题的政治漫画
    四、以时事为主题的政治漫画
    五、对对方或其观点的整体特点进行抨击的政治漫画:
    六、直接以改革对象为主题的政治漫画:
        1. 表达对改革不同态度的政治漫画
        2. 对改革后果的不同预期的政治漫画:
第三章 政治漫画的创作与传播
    一、政治漫画的创作者
        1. 致力于政治宣传的漫画家
        2. 商业投机的漫画家:
        3. 版画商:
    二、漫画的技术与技艺
        1. 18世纪的版画技术:
        2. 18世纪印刷业革命:
        3. 漫画家的技艺:
    三、政治漫画的审查
        1. 18世纪英国的出版环境:
        2. 18世纪英国的出版环境对政治漫画的影响:
    四、政治漫画的流通与传播
        1. 政治漫画的销量:
        2. 政治漫画的生产和销售集中在伦敦和威斯敏斯特城区:
        3. 咖啡馆与酒馆为政治漫画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
第四章 政治漫画的意义与局限
    一、政治漫画的意义
        1. 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的政治漫画,是对禁止新闻报道中议论国会事务的一种反抗
        2. 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政治漫画更通俗、也更有力
        3. 政治漫画的发展体现了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
    二、政治漫画的局限
        1. 漫画本身表达的局限
        2. 漫画家的认知局限与政治立场的局限:
        3. 漫画受众的局限:
第五章 结语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钟馗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钟馗题材小说创作原因
    第一节 钟馗传说与信仰的滥觞
    第二节 明前与钟馗有关的文学描写
        一、唐五代时期
        二、宋元时期
    第三节 钟馗题材小说作家创作动机
第二章 钟馗题材小说情节内容的变迁
    第一节 钟馗斩除对象的变迁
    第二节 钟馗斩鬼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钟馗题材小说情节的变迁
第三章 钟馗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研究
    第一节 钟馗形象
        一、文人化:《钟馗全传》中的钟馗形象
        二、世俗化:《斩鬼传》《平鬼传》中的钟馗形象
    第二节 鬼怪形象
        一、精怪形象
        二、群鬼形象
第四章 钟馗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钟馗全传》情节的类型化
        一、转世除魔
        二、成仙考验
        三、游历冥府
    第二节 《斩鬼传》《平鬼传》的讽刺艺术
        一、漫画式的人物塑造
        二、反讽手法
        三、滑稽幽默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尼采 “苏格拉底问题”的切入
    1.1 苏格拉底的DAIMONION
        1.1.1 尼采所理解的daimonion
        1.1.2 古典文本中的daimonion
        1.1.3 daimonion作为本能(Instinkt)的两个层面
    1.2 苏格拉底与 “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对立
        1.2.1 尼采悲剧的意涵: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
        1.2.2 悲剧之死:苏格拉底的 “知识即美德”
        1.2.3 苏格拉底作为希腊文化衰退的 “征兆”
    1.3 “认识”和 “艺术”之间的关系
        1.3.1 “认识”和 “艺术”的对立
        1.3.2 颓废的 “艺术”:瓦格纳
        1.3.3 苏格拉底与瓦格纳在 “颓废”问题上的连接
    1.4 作为 “幻觉”的文化
        1.4.1 虚构的因果关系
        1.4.2 虚构的 “主体”
        1.4.3 幻觉的两种意涵
第2章 尼采 “苏格拉底问题”的展开
    2.1 作为禁欲主义者的苏格拉底
        2.1.1 《偶像的黄昏》中的 “苏格拉底问题”
        2.1.2 道德的 “谱系学”
        2.1.3 “怨恨”的逻辑
        2.1.4 “良心谴责”的发明
        2.1.5 科学理想作为禁欲主义的 “恶之花”
    2.2 作为反讽主义者的苏格拉底
        2.2.1 苏格拉底的 “无知之知”和 “认识你自己”
        2.2.2 克尔凯郭尔笔下苏格拉底的 “反讽”
        2.2.3 尼采对于 “反讽”的态度
第3章 尼采和苏格拉底的竞赛: “EROS”与 “权力意志”
    3.1 “EROS”与 “权力意志”的潜在关系
        3.1.1 作为哲学根本爱欲的eros
        3.1.2 建立在对eros和传统意志学说批评上的 “权力意志”
        3.1.3 作为哲学教导的 “eros”和 “权力意志”
    3.2 AMOR FATI:作为永恒轮回的命运之爱
        3.2.1 恶魔的永恒轮回
        3.2.2 作为自我教育的永恒轮回
结语:尼采和苏格拉底的竞赛(AGON)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7)节制与唯美 ——论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的古典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难点、创新点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创作概况与特点
    第一节 藏族女作家概况
    第二节 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创作概况
    第三节 节制与唯美的古典风格之内涵
第二章 节制—“有限”的叙事
    第一节 情感的克制书写
    第二节 女性自我意识的“抑制”
    第三节 故事情节的节制编织
第三章 诗性藏地的唯美书写
    第一节 含蓄雅致的语言美
    第二节 散发着神佛灵光的观念美
    第三节 庄严神秘的仪式美
    第四节 唯美风格的多面呈现
第四章 节制与唯美风格的意义
    第一节 对当下情欲书写的反拨
    第二节 我歌故我在的“文学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诗经》怨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文章结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第一章 《诗经》怨刺诗考释
    第一节 《诗经》怨刺诗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二节 《诗经》怨刺诗考释
第二章 《诗经》怨刺诗的主题类型
    第一节 闺房之怨
    第二节 告哀悲歌
    第三节 讽刺之音
    第四节 劝谏之言
第三章 《诗经》怨刺诗的文化精神及其影响
    第一节 怨刺诗中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怨刺诗中的讽谏精神
    第三节 怨刺诗中的“诗怨”精神
    第四节 《诗经》怨刺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昆虫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昆虫文化的空前繁荣极大地充实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二、昆虫文化的深入研究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和表达技巧
    (一) 昆虫生命周期的短暂性, 使文学演奏出一曲艰难哀婉的生命之歌
    (二) 变温昆虫的敏感性, 与“兴”手法的运用实现了天衣无缝的衔接
    (三) 昆虫生存状态及行为特性, 为古代士人人格比附和讽刺现实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共鸣点

(10)从《拓荒者》看詹姆斯·库柏的生态和谐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书写和谐自然
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
四、期望种族和谐
五、结 语

四、贪得无厌者之形象写照(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朱松《韦斋集》注[D]. 吴玉琴. 广西大学, 2018(01)
  • [3]南宋诗文与道家道教[D]. 戴文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漫画中的政治论战 ——18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时期的政治漫画分析[D]. 蔡华旗. 山东大学, 2017(09)
  • [5]钟馗题材小说研究[D]. 彦双.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6]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D]. 甘霖. 吉林大学, 2016(03)
  • [7]节制与唯美 ——论新时期以来藏族女作家汉语小说的古典风格[D]. 倪金艳. 青海民族大学, 2016(02)
  • [8]《诗经》怨刺诗研究[D]. 任慧.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昆虫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初探[J]. 康维波,郑方强,张妍妍,叶保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0]从《拓荒者》看詹姆斯·库柏的生态和谐观[J]. 曲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标签:;  ;  ;  ;  ;  

贪得无厌的肖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