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

甲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

一、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谷,周进松,杜永慧,李文厚[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千余口钻井资料剖析,结合野外剖面观测、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理模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体系及不同时期的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不同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受区域构造演化的控制,从石炭系—二叠系区内经历了由海及陆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期与太原期发生大规模海侵,海相沉积占主导,发育障壁海岸—碳酸盐台地沉积;山西期,海水逐渐退出,区内进入海陆过渡相沉积,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石盒子期至石千峰期,区内完全进入陆相沉积环境,受物源供给的影响,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早期均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余层段则以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李启明[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浅析》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盆地是目前国内油气产量最高的盆地,其中油藏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延长组的长10-长1段以及延安组,其油源主要为长7烃源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以及马家沟组,其气源主要为山西组、太原组及本溪组的煤系烃源岩。目前已发现的油藏或气藏,其类型及分布在不同层系有较大的差别,相应勘探程度很不均衡,目前对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薄弱,这制约了对该区的进一步综合勘探。本文依据大量地质、地震及测井、录井资料,对已发现的延长组、延安组油藏与长7底凹-隆组合构造、长7底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以及长7底凹-隆组合构造与断层组合的关系,以及古生界气藏与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与断层组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生界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藏、古生界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气藏的相关性,取得了以下初步认识:(1)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不同类型油藏的分布相关性按照砂体走向与长7烃源岩凹-隆组合构造的关系,可将长6、长7段砂体分为四种类型:透镜型(砂体呈透镜型,周围被泥岩包围)、顺坡砂体(砂体延伸尖灭端指向构造低部位,砂体走向与构造等值线斜交)、逆坡砂体(砂体延伸尖灭端指向构造高部位,砂体的走向与构造等值线斜交)以及横坡砂体(砂体上倾一侧边界走向与构造等值线近于平行)。目前已发现的长6、长7段砂岩油藏在现今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分布于横坡砂体中,这些砂体与构造的关系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新近纪构造演化阶段会发生变化。根据长6、长7段气测全烃曲线与砂泥岩的对应关系,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在砂岩段具有气测全烃高值,第二类在砂岩、泥岩段均具有气测全烃高值。在长7段具有气测显示的112口井的215个层段中,92口井的134个层段具有第二类特征,长6段具有第二类特征的层段略少于长7段,说明砂泥岩叠置组合含油是长6、长7油层的重要特征。已发现的长4+5、长3、长2、长1及延安组油藏和延长组长8、长9、长10油藏大多数分布于断层上或者断层附近,这些断层大部分与长6、长7砂岩油藏切割,另外已发现的15口具有工业产能的长7页岩油井均分布于断层上或断层附近。(2)古生界石千峰组-马家沟组不同类型气藏的分布相关性按照砂体走向与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的关系,可将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及本溪组砂体分为四种类型:透镜型、顺坡砂体、逆坡砂体以及横坡砂体。目前已发现的本溪组及部分太原组的砂岩气藏主要分布于透镜型砂体中,已发现的石盒子组、山西组及部分太原组的砂岩气藏在现今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分布于横坡砂体中,这些砂体与构造的关系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新近纪构造演化阶段会发生变化。根据石盒子-本溪组气测全烃曲线与砂泥岩(含煤层)的对应关系,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在砂岩段具有气测全烃高值,第二类在砂岩、泥岩段均具有气测全烃高值。在石盒子组-本溪组具有气测显示的524口井的2165个层段中,450口井的1430个层段具有第二类特征,说明砂泥岩叠置组合含气是石盒子组-本溪组气层的重要特征。对盆地内已发现的上古生界、下古生界1000余口高产天然气井(日产气量大于5万方)与断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90%以上的高产井分布于断层上或断层附近;石千峰组气藏均被断层切割,这些断层同样切割了石盒子组-本溪组的砂岩气藏。根据太原组、本溪组与马家沟组的气测全烃曲线特征,将全烃曲线类型分为连续型(在本溪组至马家沟组具有连续的气测全烃高值)和分离型(在本溪组和马家沟组均具有气测全烃高值,但是气测全烃值不连续)。在马家沟组具有气测曲线的269口井中,212口井具有连续型特征,说明这些马家沟组气藏与太原组、本溪组气藏具有叠置相关关系;57口井具有分离型特征,并且这些井在平面上分布于断层上或断层附近,说明这些马家沟组气藏与太原组、本溪组气藏具有断层相关关系。

郭艳琴,赵灵生,郭彬程,费世祥,李文厚,张倩,袁珍,马瑶,何子琼,李百强[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沉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和盆地内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主要发育陆棚、海岸、冲积扇和三角洲等沉积相,海岸沉积相包括障壁岛、泻湖和潮坪沉积,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山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和海岸沉积相,其中河流沉积相包括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而湖泊沉积相以浅湖沉积为主,海岸沉积主要为泻湖沉积。太原期,海相沉积占主导,主要分布于银川—榆林北部一线以南广大地区,并且从东西两侧至中部地区由浅海陆棚沉积和滨浅海过渡为泻湖沉积和潮坪沉积,其间发育障壁岛。盆地西北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北部广大地区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北向南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山西期,海水从盆地东南部退却,整体演变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北部乌达—杭锦旗—鄂尔多斯一线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至靖边一带依次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靖边以南至延安以北地区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向南至同心—庆阳一线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盆地南部彭阳—泾阳地区主要为浅湖沉积,再向南发育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在东南部武乡—义马一带为泻湖沉积。

郑庆华,刘行军,王自亮[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佳县地区山西组测井相研究》文中指出在子洲—佳县地区山西组测井响应基础之上,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对该区山西组不同岩相和沉积相电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子洲—佳县地区山西组不同岩相和沉积相有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深侧向视电阻率与自然伽马交汇图能较好的区分出山西组不同岩相;山西组山2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山1段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相;沉积相在纵向上的分布及组合表明,从山西组沉积初期到后期,盆地基底古构造活动逐渐趋于稳定,在山2段沉积末期,研究区有一次明显湖平面上升。

董江浪[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佳县-吴堡深部煤系层序地层分析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佳县-吴堡地区多口钻孔录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指导,建立了佳县-吴堡地区深部石炭-二叠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的聚煤规律,总结了不同时期影响煤层聚集的因素。根据沉积岩的颜色、沉积构造和测井相标志在佳县-吴堡地区石炭-二叠系地层中识别出了河流、三角洲、湖泊、滨海和浅海等5种沉积相,7种亚相和14种微相,并分别对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论述并绘制了沉积相连井对比图。根据钻孔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把佳县-吴堡地区石炭-二叠系划分成21个层序组和6个复合层序,建立起了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其中:层序1相当于研究区的本溪组;层序2和层序3相当于研究区的太原组;层序4、层序5和层序6相当于山西组;层序7~层序15相当于研究区的石盒子组;层序16~层序21相当于研究区的石千峰组。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包括古构造、古环境、古植物和古气候在内的聚煤作用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层序组中的聚煤规律,认为:佳县-吴堡地区的厚煤层主要分布在海侵(水进)层序组的中下部,海退(湖退)后形成大范围的滨海平台、浅水三角洲前缘与三角洲平原中的覆水泥炭沼泽环境及分流间湾是主要的聚煤环境,高位层序组的中上部会分布一些不连续的薄煤层,低位层序组中不发育煤层,煤层聚集是古构造、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古构造是主要因素,其中:古气候的快速变干燥炎热是石盒子期和石千峰期研究区未能发生聚煤作用的主要原因。

麻书玮[6](2020)在《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吴堡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晋西挠褶带内,勘探面积92.97km2,初步计算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为76.2×108m3。近年来对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物性刻画、成藏的主控因素等认识不清、研究区主要储层中气、水、干层分布的描述尚未开展,导致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工作无法取得突破。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区内测井资料整合、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系统认识了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通过测井识别地层旋回,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识别;(2)以刻画主要储层为中心,通过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储层物性计算方法,刻画储层物性分布特征;(3)对烃源岩、盖层、地层压力、构造条件,运移动力等成藏地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最主要地质因素;(4)通过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建立吴堡地区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定量判断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预测吴堡地区储层含气饱和度,并结合测井解释图版划分气、水、干层;(5)最后对储层气水分布进行预测,建立吴堡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模式。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吴堡地区盒8段和山2段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有利储集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盒8段和山2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降低95%。(2)岩心测试和测井资料拟合均显示,在所有储层中,盒8段和山2段这两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在10%以下,地面的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本次研究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级,物性条件依次递减。初步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Ⅰ级和Ⅱ级为有效储层。盒8段储层物性优于山2段,以盒8下段物性最好,且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多以Ⅰ和Ⅱ级储层为主,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则以Ⅱ级为主。(3)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大且成熟度高;盖层封闭性好,通过剩余压力计算,上石盒子组作为直接盖层,对下伏地层有足够的封盖能力;(4)研究区地层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是含油的良好标志,但是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表明,地层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影响较大,地层封闭性差,存在保存条件差的成藏风险。(5)生烃增压为盒8段次生气藏中致密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当生烃压力克服盒8段毛细管力后,致密气在储层聚集成藏。(6)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研究区整体气水分布与构造部位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指示岩性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计算表明盒8段含气性优于山2段,北部含气性优于南部。

李百强[7](2020)在《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是天然气赋存的重要储集层类型,成岩相一定程度上控制低渗、特低渗储层分布,因此,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研究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发育,本论文研究工作以盆地中东部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常规和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实验、压汞实验并结合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区内主要的储集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成岩相类型及岩石学识别标志;利用同位素、常、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方法明确了不同成岩相的地球化学识别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及Forward软件编程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技术;基于单井成岩相分析,通过测井技术预测了各成岩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并利用平面叠合图技术,分析了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区内主要发育早期大气淡水溶蚀、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以及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4类成岩相,其岩石学识别标志依次为膏盐溶蚀泥—粉晶白云岩+膏盐模孔隙和示底孔隙+示底构造,岩溶角砾泥—粉晶白云岩+角砾间孔隙和溶蚀孔洞+角砾结构,残余砂屑粉—细晶白云岩+晶间孔隙+残余结构和雾心亮边结构,斑状细晶含灰白云岩+晶间孔隙和生物钻孔+豹斑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δ18O,δ13C、87Sr/86Sr,Fe、Mn、Al、Ti、Sc和Cs等常、微量元素以及∑REE、∑LREE、∑HREE、∑LREE/∑HREE、δCe和δEu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分析方法是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地球化学途径。DEN—Pe、RLLD—Pe交会图(缺乏相关测井资料时可采用RLLD—AC交会)方法是定量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测井方法。马五-5亚段主要发育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其次为分布于西南部的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马五-4和马五-3亚段主要发育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前者仅分布于区内西南部,后者扩大至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马五-2亚段广泛分布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马五-1亚段两种溶蚀亚相规模相当,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在北部孤立发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连片分布。优质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成岩相为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其次为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肖红平[8](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刘溪[9](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高志东[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物源分析及有利砂体发育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油气资源丰富。随着下古生界气田(靖边大气田)的发现,勘探原则由原来的“主探下古,兼探上古”转变为“立足上古,兼探下古”,陆续发现多个大气田。但针对于本溪组的勘探相对滞后,本溪组不整合沉积于马家沟组地层之上,地层厚度受古地貌控制作用较强。由于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及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不明确,在针对于本溪组有利砂体发育规律的研究上较为薄弱。本文通过研究区的物源分析及古地貌恢复,揭示研究区砂体分布特征,最后结合储集砂岩特征,进一步认识本溪组有利砂体发育规律,为本溪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本文结合野外露头、钻测井等资料,运用沉积学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法、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物源进行分析。通过对岩石薄片的观察,统计砂砾岩、砂岩岩屑组分及重矿物的含量,编制砂砾岩、岩屑及重矿物组合的区域分布图,初步判定物源供给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北边、西南边及南边。通过对泥岩微量稀土元素及锆石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编制标准化图,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部与北部的物源存在差异。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部锆石的峰值年龄有3个:315Ma、1874Ma和2411Ma,南部锆石的峰值年龄有4个:443Ma、945Ma、1697Ma和2457Ma,南部样品中具有年龄年龄在500-1500Ma之间的锆石,北部样品中未见此年龄段锆石。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研究区的北部与南部本溪组样品的物源不属于同一物源,北部样品物源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南部样品有物源来自于南秦岭。研究区本溪组顶部广泛发育具填平补齐作用的煤层,结合研究区本溪组发育的实际情况,选择以地层厚度为核心的印模法进行本溪组沉积前的古地貌恢复。从古地貌恢复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的古沟槽地区分布在榆林-子洲-志丹地区,研究区北部、西南部及南部也有古沟槽分布,表明研究区南部及北部有古河流的发育,与物源分析的结果吻合。从物源分析结果来看,物质从北边、西南边及南边输入,在研究区北部及南部形成三角洲砂体,中部属于混合物源沉积区,受潮汐作用影响,三角洲砂体被改造为条带状潮汐砂坝,特别是南部砂体,被改造的失去了原有形态。从古地貌恢复图中看,研究区从北至南古地貌特征为古高地-古沟槽-古高地,导致中部地区砂体厚度最大,联通性最好,往南北两侧砂体厚度逐渐变薄,联通性逐渐变差。基于对储集砂岩的岩石学、孔隙、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的研究,研究区的成岩相主要可分为6种:白云石、高岭石胶结-溶蚀次生孔相,方解石、伊利石、高岭石胶结-溶蚀次生孔相,石英、高岭石胶结-原生次生孔相,石英、伊利石、高岭石胶结-次生原生孔相,方解石、高岭石胶结-压实次生孔相和压实致密相,其中最有利于储集砂体发育的成岩相是白云石、高岭石胶结-溶蚀次生孔相和方解石、伊利石、高岭石胶结-溶蚀次生孔相。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刻画研究区有利砂体分布区,最有利区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榆林-子洲-志丹地区,该带砂体受潮汐改造较强,成熟度高,联通性较好,厚度大;其北侧神木-双山地区与南侧富县-宜川地区成岩条件略差于中部,为次级有利区。

二、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2.1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2.2 碳酸盐台地
    2.3 曲流河三角洲
    2.4 辫状河三角洲
    2.5 湖泊
3 沉积模式及海陆变迁沉积演化
    3.1 本溪期
    3.2 太原期
    3.3 山西期
    3.4 石盒子期
    3.5 石千峰期
4 结论

(2)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类型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1.2.3 油藏、气藏分布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鄂尔多斯盆地凹-隆组合构造特征
    2.5 鄂尔多斯盆地岩性组合特征
        2.5.1 中生界、古生界岩性组合类型
        2.5.2 中生界、古生界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类型
        2.5.3 中生界、古生界岩性组合变形特征
    2.6 鄂尔多斯盆地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2.6.1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平面特征
        2.6.2 断层-岩层组合构造剖面特征
第三章 中生界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3.1 中生界烃源岩特征
        3.1.1 延长组长7 烃源岩厚度及演化程度
        3.1.2 延长组长7 页岩油井的分布特征
        3.1.3 延长组长7 页岩油井的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3.2 延长组长 6、长 7 已发现油藏的分布特征
        3.2.1 延长组长 6、长 7 已发现油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3.2.2 延长组长 6、长 7 油藏与长 7 底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的关系
        3.2.3 延长组长 6、长 7 段气测全烃曲线与砂泥岩对应关系
    3.3 延长组长 4+5、长 3、长 2、长 1 及延安组已发现油藏的分布特征
        3.3.1 延长组长 4+5-长 1 及延安组油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3.3.2 延长组长 4+5-长 1 及延安组油藏的平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3.3.3 延长组长 4+5-长 1 及延安组油藏的剖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3.3.4 延长组长 4+5-长 1 及延安组油藏与长 7 底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的关系
    3.4 延长组长 8、长 9、长 10 已发现油藏的分布特征
        3.4.1 延长组长 8、长 9、长 10 油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3.4.2 延长组长 8、长 9、长 10 油藏的平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3.4.3 延长组长 8、长 9、长 10 油藏的剖面断层岩层组合构造特征
        3.4.4 延长组长 8、长 9、长 10 油藏与长 7 底凹-隆组合构造与砂体组合的关系
第四章 古生界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4.1 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4.1.1 古生界煤层厚度及演化程度特征
        4.1.2 烃源岩层系砂泥岩叠置含气井分布特征
    4.2 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及本溪组已发现气藏的分布特征
        4.2.1 石盒子组-本溪组气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4.2.2 石盒子组-本溪组气藏与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及砂体组合的关系
        4.2.3 石盒子组-本溪组气测全烃曲线与砂泥岩对应关系
    4.3 石千峰组已发现气藏的分布特征
        4.3.1 石千峰组气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4.3.2 石千峰组气藏的断层岩层组合特征
        4.3.3 石千峰组已发现气藏的岩性组合特征
    4.4 马家沟组已发现气藏的分布特征
        4.4.1 马家沟组已发现气藏在凹-隆组合构造中的分布特点
        4.4.2 马家沟组已发现气藏与太原组底凹-隆组合构造、砂体及断层组合的关系
        4.4.3 马家沟组的气测全烃曲线连续性特征
    4.5 古生界高产井分布特征
第五章 中生界、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浅析
    5.1 中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特征
    5.2 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特征
    5.3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古生界油气勘探的建议
主要认识及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主要沉积特征
    2.1 太原组沉积相及其特征
        2.1.1 浅海陆棚沉积
        2.1.2 海岸沉积
        (1)障壁岛
        (2)泻湖
        (3)潮坪
        2.1.3 冲积扇沉积
        2.1.4 三角洲沉积
    2.2 山西组沉积相及其特征
        2.2.1 冲积扇沉积
        2.2.2 河流沉积
        2.2.3 三角洲沉积
        2.2.4 湖泊沉积
        2.2.5 海岸沉积
3 下二叠统沉积模式及沉积演化
    3.1 太原组沉积时期
    3.2 山西组沉积时期
4 结论及认识

(4)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佳县地区山西组测井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岩相分析
    2.1 细砾岩相
    2.2 粗—含砾粗砂岩相
    2.3 中—细砂岩相
    2.4 泥质砂岩相
    2.5 泥岩相
    2.6 煤层
3 测井相分析
    3.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①辫状河道沉积
        ②辫状河道间沉积
        ③心滩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①水下分流河道
        ②水下分流河道间
        ③河口坝
    3.2 曲流河沉积相
        (1)曲流河道亚相
        (2)堤岸亚相
        (3)河漫亚相
4 结论

(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佳县-吴堡深部煤系层序地层分析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地质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构造背景
    2.3 石炭-二叠系地层特征
3 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1.1 岩石颜色
        3.1.2 沉积构造
        3.1.3 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3.2.1 河流相
        3.2.2 三角洲相
        3.2.3 湖泊相
        3.2.4 潮坪相
        3.2.5 浅海相
    3.3 连井沉积相展布特征
4 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划分基础
    4.2 层序界面
    4.3 层序地层分析
        4.3.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4.3.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5 聚煤规律研究
    5.1 主要煤层的特征
        5.1.1 煤岩学特征
        5.1.2 煤的工业分析
        5.1.3 煤层厚度特征
    5.2 层序地层格架内煤层聚集规律
    5.3 控制煤层聚集的主要因素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1.2.2 成藏模式与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1.2.3 测井地质学发展现状
        1.2.4 吴堡地区地质特征认识及勘探开发现状
        1.2.5 吴堡地区勘探存在问题及挑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和地层概况
    2.1 区域沉积构造及演化
        2.1.1 区域构造格局
        2.1.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史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精细层序识别
        2.2.1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本原则
        2.2.3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和微相特征
    3.1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3.1.1 沉积相标志分析
        3.1.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3.2 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
    3.3 主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致密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识别
    4.1 致密储层定义
    4.2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4.2.1 致密储层岩石学和微观结构特征
        4.2.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4.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4.3 储层的测井特征分析
        4.3.1 储层测井解释
        4.3.2 储层测井参数分布特征
        4.3.3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
    4.4 储层分类及有效储层区域识别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影响因素
    5.1 致密气成藏的烃源岩条件
    5.2 致密气成藏的保存条件
        5.2.1 盖层对致密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5.2.2 现今构造条件对致密气富集的影响
        5.2.3 地层水特征
    5.3 致密气成藏的储层条件
第六章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
    6.1 成藏期次与成岩耦合
    6.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运移动力特征
    6.3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与致密气运移模式
        6.3.1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
        6.3.2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运移模式
第七章 吴堡地区主要储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模式
    7.1 盒8段和山2段天然气分布特征
        7.1.1 气水层识别
        7.1.2 典型井重点储层段气水层识别
        7.1.3 气水层分布剖面特征
        7.1.4 气水层平面分布及其与优势储层关系
    7.2 上古生界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作者简介

(7)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
        1.2.3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
        1.2.4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成岩相研究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沉积及构造演化特征
        2.2.1 区域沉积特征及演化
        2.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2.3.1 奥陶系地层划分
        2.3.2 马五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小结
第三章 白云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分类标准
        3.1.2 研究区岩石类型及主要岩相特征
    3.2 储集空间类型
        3.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的划分
        3.2.2 研究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4.1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3.4.2 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3.5 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型及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成岩相特征与岩石学识别方法
    4.1 成岩环境
        4.1.1 近地表早期淡水环境
        4.1.2 近地表—浅埋藏超咸水环境
        4.1.3 近地表—浅埋藏变盐度海水环境
        4.1.4 近地表表生期淡水环境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2.1 早期淡水溶蚀作用
        4.2.2 表生期风化岩溶作用
        4.2.3 白云岩化作用
    4.3 成岩相类型及其岩石学识别
        4.3.1 成岩相划分依据以及划分结果
        4.3.2 不同类型的成岩相特征及其岩石学识别
    4.4 小结
第五章 成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5.1 常、微量元素测试技术
        5.1.1 对应分析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1.3 常、微量元素测试
    5.2 同位素测试技术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2.2 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5.2.3 锶同位素测试
    5.3 稀土元素测试技术
        5.3.1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5.3.2 稀土元素测试结果
        5.3.3 数据处理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
        5.3.4 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及铈、铕异常
        5.3.5 稀土元素对不同成岩相类型的指示
    5.4 小结
第六章 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
    6.1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6.1.1 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6.1.2 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6.1.3 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6.1.4 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6.2 成岩相定量表征与识别
        6.2.1 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及定量识别
        6.2.2 测井定量识别成岩相方法及步骤
    6.3 关键取芯井成岩相解释结果符合率验证
    6.4 成岩相单井解释
    6.5 小结
第七章 成岩相展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7.1 成岩相展布特征
        7.1.1 成岩相剖面展布
        7.1.2 成岩相平面展布
    7.2 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7.2.1 成岩相对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的影响
        7.2.2 成岩相对储层平面分布的影响
    7.3 小结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成果
        1.6.2 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2.4 上古生界地层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3.1.1 冲积扇
        3.1.2 辫状河
        3.1.3 曲流河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3.1.6 湖泊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4.1 物源分析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4.3.3 层序划分对比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4.5 SQ5沉积相分布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5.1.1 实验内容
        5.1.2 实验方案设计
    5.2 实验过程
        5.2.1 SQ1沉积模拟
        5.2.2 SQ2沉积模拟
        5.2.3 SQ3沉积模拟
        5.2.4 SQ4沉积模拟
        5.2.5 SQ5沉积模拟
    5.3 实验结果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5.4 实验认识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6.1 储层特征
        6.1.1 岩石学特征
        6.1.2 砂岩储集特征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6.3 成岩相研究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6.3.2 成岩相划分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6.4.1 储层综合评价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1 古生物对比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周缘古陆特征
    4.2 古流向分析
    4.3 岩石学分析
        4.3.1 轻矿物分析
        4.3.2 重矿物分析
    4.4 地球化学分析
        4.4.1 主量元素分析
        4.4.2 微量元素分析
        4.4.3 稀土元素分析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5.1 锆石分析方法
        4.5.2 锆石样品描述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4.5.5 物源区限定
        4.5.6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5.1.1 砾岩
        5.1.2 砂岩
        5.1.3 泥岩
        5.1.4 凝灰岩
        5.1.5 碳酸岩
    5.2 沉积结构
    5.3 沉积构造
        5.3.1 层理构造
        5.3.2 层面构造
        5.3.3 变形构造
    5.4 古生物标志
    5.5 沉积相类型
        5.5.1 冲积扇沉积
        5.5.2 辫状河沉积
        5.5.3 曲流河沉积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5.5.5 曲流河三角洲
        5.5.6 湖相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6.1.1 东部边界
        6.1.2 南部边界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构造背景分析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物源分析及有利砂体发育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盆地物源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2.1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地层发育特征
        2.2.2 本溪组地层划分与特征
第3章 物源分析
    3.1 砂岩与砾岩区域发育及物源分析
    3.2 砂岩岩屑组分及物源分析
        3.2.1 岩浆岩岩屑
        3.2.2 变质岩岩屑
    3.3 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
    3.4 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3.4.1 样品采集
        3.4.2 微量元素分析
        3.4.3 稀土元素分析
    3.5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物源示踪
        3.5.1 锆石定年测试方法
        3.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第4章 古地貌恢复及砂体展布
    4.1 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
    4.2 古地貌恢复结果
    4.3 砂体发育分布规律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类型
        5.1.2 岩石骨架组分
        5.1.3 填隙物特征
    5.2 孔隙特征
    5.3 物性特征
    5.4 成岩类型及特征
第6章 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及分布特征
    6.1 物源体系对砂体的控制
    6.2 古地貌对砂体的控制
    6.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
    6.4 有利砂体区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安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模式[J]. 王若谷,周进松,杜永慧,李文厚. 地质科学, 2021(04)
  • [2]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相关性浅析[D]. 李启明. 西北大学, 2021(12)
  • [3]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沉积特征[J]. 郭艳琴,赵灵生,郭彬程,费世祥,李文厚,张倩,袁珍,马瑶,何子琼,李百强. 古地理学报, 2021(01)
  • [4]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佳县地区山西组测井相研究[J]. 郑庆华,刘行军,王自亮. 榆林学院学报, 2020(04)
  • [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佳县-吴堡深部煤系层序地层分析及聚煤规律研究[D]. 董江浪.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 麻书玮. 西北大学, 2020(01)
  • [7]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D]. 李百强. 西北大学, 2020
  • [8]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10]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本溪组物源分析及有利砂体发育规律[D]. 高志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甲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