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史视野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

世界新闻史视野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

一、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论文文献综述)

任航[1](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提出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韩隽[2](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赵然[3](2017)在《新新闻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基于媒介生态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新闻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不仅对新闻报道的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而且还将这种新观念渗透进了具体的新闻实务之中。在我国,伴随着报业改革,新新闻主义报道的身影也开始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出现,并凭借自身优势,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对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进行研究,不仅是对这一源自于西方的新闻学概念本土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也是对我国新闻环境的一次微观考察。本文以媒介生态理论为框架下,从新新闻主义概念出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新新闻主义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及理论内涵,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影响新新闻主义在我国进一步实践和发展的因素。同时,研究使用了案例分析法,结合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对中青报《冰点》、《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Esquire》、《GQ智族》等多家媒体的经典新新闻主义作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此外,研究还使用了比较研究法将新新闻主义在美国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的情况参照比较,试图厘清其中的异同,为其在我国的实践提供建议与指导。研究发现:首先,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兴起与当时的政策制度、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现实环境息息相关,并且受到存在主义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次,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也为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继续实践拓宽了思路;再次,其在我国的不断实践也为学界和业界如何思考新闻的意义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本次研究对新新闻主义进行了一番理论层次的挖掘与探索,这种做法不管是对新闻实践的进一步探索,还是新闻学理论研究,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用媒介生态理论的框架对新新闻主义进行研究也有助于观察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实践,探究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土壤上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周钢[4](2016)在《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学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报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媒介融合理论和经验的阐释和讨论,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媒介融合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媒介组织,需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从实务层面来看,当下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但传统报业如何与新兴媒体融合,尚无统一的定论和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某种“理论指导缺失”和“实践路径迷失”的“无力”镜像。为改变这种“无力”状况,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来打造和培育中国传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特定一类媒介组织——省级党报集团,作者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将“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出发点。作者认为,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融合发展是手段,裂变是路径,最终结果是要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章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阐述研究创新点和难点。在研究思路和框架这一节,作者建构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这一组合分析模型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第二章对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图景式的勾勒。第三章对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环境组合分析模型进行论述,该模型包括外部环境PEST分析、外部产业环境“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内部环境核心要素分析、融合发展SWOT分析。作者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两大内容,由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六个要素构成。通过信息、人力、财力、物质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打造“核心人才+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流通渠道+营销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内部闭环。作者对31位新闻传播学者和业者进行了网络访谈或面谈,第一类被访者来自9省(市)14所高校的15位新闻学院教师;第二类被访者来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5位新闻从业者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1位新闻从业者。从访谈中抽取共同的认知作为重要论据,以支撑作者的观点。第四章以部分省级党报集团案例为基础,结合被访者的共识,从“外部宏观环境与核心要素”、“外部产业环境和核心要素”双视角检视了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第五章强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应在“党委和政府——省级党报集团——新闻从业者——受众——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五维作用力下进行,保持一种平衡和互动,形成一种合力和正协同力等。这种融合发展应紧紧围绕“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进行裂变,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作者针对现存问题,从五个层面梳理出突破路径:党委和政府宏观层面的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报业组织中观层面的内容生产融通一体、内在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多种盈利模式、优化新闻流通渠道、搭建开放技术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转企改制助推融合;新闻从业者个体微观层面的强化“互联网思维”;受众微观层面的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微观层面的技术共享、合作共赢。按案例呈现、访谈共识、理论阐释的先后顺序对这些突破路径进行论述。在党委和政府层面,按“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放手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在报业组织层面,按自身“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的逻辑层次进行梳理。作者以突破路径所呈现的指标为基础,建构了一个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操作流程。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对13位新闻传播学者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17位新闻从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目前的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值得省级党报集团进行融合发展裂变时重点关注。第六章通过聚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个案,采取深度访谈法,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现实困境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之困;新闻内容生产之困;经营盈利模式之困,这些符合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现实困境的共有特征。对该集团融合发展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湖北日报》通过探索融合新闻内容生产、《楚天都市报》通过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重组、网络媒体通过拓宽流通渠道与提升营销力分别进行了变革。针对现实困境,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网络媒体变革的基础上,对该集团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案例分析。具体路径有:在新闻内容生产上进行流程再造;搭建服务开放的融合新闻平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刚柔并济;创新扩展融合技术;拓展盈利模式、多元“跨界”。作者指出:该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与省级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打造“双力”(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路径是一致和吻和的,且这些具体路径对国内其它党报集团(报社)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为结论和讨论,作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对于国内所有省级党报集团乃至中国各级报业组织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尚需在业界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力度,还应选取更多的省级党报集团进行比较研究或个案研究。

李彬[5](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燕志华[6](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提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强月新,熊燃[7](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认为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余泠蓉[8](2012)在《从《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职业共同体是以职业为纽带的社会群体,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特质、其成员对职业具有归属感,维持构成社会实体的互动关系。早在19世纪,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就提出职业共同体已成为社会的基本框架,是社会整合的主要力量。以职业作为身份标识已成为普遍惯例,但是职业共同体的建设还远远滞后,目前国际上公认职业共同体只有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医生职业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基础是高度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缘于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以及共同的经验,我们概括为职业共同体的三要素,即利益共同体、信仰共同体、知识共同体。新闻职业作为专业的职业存在已久,但是新闻职业共同体并不成熟,我国的新闻职业共同体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建立高度专业化的同一的新闻职业共同体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评选以及历年获奖作品的文本出发,探讨新闻职业共同的现状、探究新闻职业共同体建构的障碍以及解决路径。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评选已历时8年,包括2001年的十大传播突破奖,南方周末的新闻评选已有九年。这九年是21世纪的开局阶段,也是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阶段。“致敬”以评选的方式“再现”了散落在作品中的新闻价值观以及新闻操作理念,在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的评选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环境下新闻职业共同体理想的集中体现。在新闻信仰上,“致敬”希望新闻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希望新闻能产生社会影响,实现舆论监督功能。在新闻操作上,“致敬”体现出新时代尊重事实、深度追踪、国际视野、平民视角的新闻操作新要求。在媒体关系上,“致敬”期望各媒体能基于共同利益,互相分享资源、协同合作,完成新闻的社会职能。新闻职业有利益共同体、信仰共同体以及知识共同体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环境中,新闻职业共同体的建构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法律缺位、体制尴尬、教育不力、记者责任与利益的失衡等等因素阻碍了新闻职业共同体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重视新闻法制建设、深化传媒体制改革、加强学业界互动等方面进行改进,为构建新闻职业共同体开辟进路。在问题不能得到短期时间内解决的情况下,采取可行方式从其他途径建设和巩固职业共同体也是必要举措。

郭恩强[9](2012)在《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中国,作为一份近现代报刊,《大公报》引发了包括新闻界、政府官方、文化界等各方的持续性关注,由此形成了值得研究的新闻职业现象。而正是围绕着中国这样一份报纸形成的“文化”现象,触发了笔者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也构成了写作本论文的动机、逻辑起点、分析框架和方法。本论文从新闻职业共同体角度切入,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新闻业的复杂关系中探究了新记《大公报》的职业意识表现手段及其形式。如此做法,为从媒介功能、职业角色、职业理念与追求等职业意识层面研究《大公报》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具体而言,这篇论文主要关注《大公报》一直以来所讲述的有关自身的职业故事、新闻同行讲述的有关《大公报》的职业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被讲述的具体方式。笔者在描述《大公报》相关故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讲述有关中国新闻界的故事,讲述他们对自己职业和身份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讨论了中国新闻共同体中《大公报》的职业意识,主要观点是《大公报》职业意识论述在中国新闻职业过渡时代充当了新闻共同体形成的话语资源。该报通过一系列的新闻实践和话语展示在重塑自身及新闻共同体职业形象的同时,将自己的新闻职业意识(职业理念、职业形象、职业权威感、职业角色和身份认知)成功地进行了“符号”化并转化为这一职业群体共享的象征性符号。由此也在当代成为中国新闻职业的“集体记忆’通过考察新闻共同体与职业意识的互动关系,从传播的“仪式观”关照作为一种职业现象的新记《大公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报与现当代中国新闻界及各方的复杂关系,是换一个视角研究《大公报》的有益尝试。

施海泉[10](2012)在《论外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本土化策略》文中提出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日益冲击我们原有的新闻史研究格局。由于中国传媒行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外新史研究中也必须作本土化倾向转变,必须在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视野下,寻求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前景;同时也必须深刻理解新媒体媒介形态发展变迁的历史逻辑,以使我国传媒行业在全球化了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外新史研究本土化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本文试图提出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思路,即必须拥有世界眼光,必须坚持理论为主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将是媒介形态的变迁。

二、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新新闻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基于媒介生态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转型与媒体改革催生新的报道形式
        1.1.2 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写作与传播
    1.2 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及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思路与文章总体结构
        1.2.3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2.1 研究综述
        2.1.1 新新闻主义研究综述
        2.1.2 新新闻主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框架
        2.2.1 媒介生态理论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比较研究法
        3.2.2 系统论方法
        3.2.3 案例分析法
4 新新闻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梳理
    4.1 1995-2001:萌芽期
    4.2 2002-2010:蓬勃发展期
        4.2.1 蓬勃发展期特点之一:写作日趋成熟,注重借鉴新新闻主义
        4.2.2 蓬勃发展期特点之二:对操作规范化的探讨,尊重新闻专业主义
    4.3 2011年-至今:转型期
5 我国新新闻主义的生存环境生态分析
    5.1 政治因素:塑造生存环境生态的决定性力量
        5.1.1 政策制度与新闻改革对新新闻主义的推动
        5.1.2 政策制度对新新闻主义的限制与影响
    5.2 经济因素:影响新新闻主义发展的方向
    5.3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新新闻主义发展的特点
        5.3.1 复杂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的消解
        5.3.2 存在主义和多元文化背景
6 我国新新闻主义的行业环境生态分析
    6.1 技术环境
    6.2 受众环境
    6.3 新新闻主义对行业环境生态的影响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2 图景:省级党报集团发展溯源、演进历程及融合发展现状
    2.1 党报及报业集团
    2.2 联网环境下中国报业体系中的省级党报集团
    2.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经验“扫描”
3 环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组合分析
    3.1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3.2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3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3.4 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SWOT分析
4 困境: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4.1 制度、区域、行业壁垒与核心人才培育制约
    4.2 技术壁垒与融合新闻流通渠道不畅
    4.3 融合用户消费取向变化与互联网思维缺失
    4.4 替代品压力与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滞后
    4.5 广告客户压力与营销力、盈利模式单一
5 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5.1 党委和政府层面:理念转变和规制变革
    5.2 报业组织层面: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强化什么
    5.3 新闻从业者个体层面:强化“互联网思维”
    5.4 受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改变“刻板印象”
    5.5 互联网企业或新媒体公司层面:技术共享、合作共赢
    5.6 融合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6 个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研究
    6.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
    6.2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6.3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摆脱困境的应对之策
    6.4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培育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讨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二 中国报业集团发展大事记(1994年至今)
附录三 中国报业组织融合发展大事记(1997年至今)
附录四 结构式访谈提纲(一)
附录五 结构式访谈提纲(二)
附录六 访谈资料目录(一)
附录七 访谈资料目录(二)
附录八 关于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附录九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一)
附录十 问卷调查资料目录(二)

(6)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8)从《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同体与新闻职业共同体
    第一节 共同体理论溯源
        一、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二、社会分工视域下的职业共同体
    第二节 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要素
    第三节 新闻职业共同体
        一、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范围
        二、新闻职业共同体要素分析
        三、新闻职业共同体的表现方式
    第四节 我国新闻职业共同体
        一、新闻职业的发展
        二、新闻职业从业环境
        三、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现状
第二章 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与新闻职业共同体建构
    第一节 从评奖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
        一、中国新闻奖与《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
        二、评奖标准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
        三、从评奖标准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愿景
        四、“致敬”奖项设置变化与新闻职业共同体的探索
    第二节 从获奖作品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
        一、利益共同体:从“致敬”看媒体格局
        (一)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合作共赢
        (二) 公民记者异军突起
        二、信仰共同体:媒体价值取向
        (一) 公众服务,舆论监督
        (二) 记录事实,影响事态
        (三) 教育公众,传播知识
        三、知识共同体:记者职业思维
        (一) 态度:新闻只为事实说话
        (二) 角度: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三) 深度:直击事件本质
        (四) 高度:新闻开放与国际视野
    第三节 总结:评奖与新闻职业共同体
第三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遭遇的困境
        一、体制内外的差异
        二、信仰追求与利益追求的矛盾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
        四、学界与业界的鸿沟
    第二节 多样化路径探寻
        一、深化体制改革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三、加强媒体交流
        四、重视学界业界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历年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评选
附录2
致谢

(9)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作为新闻职业现象的《大公报》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从当代中国的《大公报》热现象谈起
        二、基于职业意识和新闻共同体的问题追问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有关《大公报》的研究
        二、有关新闻共同体、新闻职业意识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路径及章节安排
        一、现实关切与研究创新
        二、分析方法与资料收集
        三、篇章结构安排及介绍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一章 1920、30年代新闻职业的期许与想象
    第一节 被视为文化教育领域的新闻业
        一、不能承受之重的使命:被赋予文化角色的新闻业
        二、都市“罪恶”与报纸角色
        三、准能代表“舆论”?定期刊物对报纸的发难
    第二节 职业角色冲突下的“津贴”与“生意经”
        一、“京派”与“海派”:新闻业的两种办报模式
        二、立场与背景:面对外界质疑的新闻界
        三、私营、公营与国营:新闻业所有权的讨论
    第三节 记者职业角色的自我期许与困惑
        一、“无冕帝王”与“无魂之鬼”:当记者成为职业经历
        二、新闻共同体的职业自尊心:记者眼中的“受辱”事件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二章 职业意识的重塑:确立“第三种”办报模式
    第一节 重树标准:“四不”社训里的职业定位
        一、“舆论亡矣”:“四不”方针与职业自反性
        二、“难言”:讲述权力压迫下新闻职业的故事
        三、超越“津贴”与“生意”的第三种新闻业
    第二节 话题与运动:建立负责任的职业形象
        一、在民众与强权者之间:发起社会与政治议题
        二、“可见”的读者群:制造读者共同体
        三、模范的建立:新闻界对运动的反应与认同
    第三节 中国与外国:“全国报”眼中的现实与新闻真实
        一、都市之外的乡村:展现别样的“现实中国”
        二、新闻真实与“新闻主权”:对外媒“造谣”的态度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三章 职业权威的维护:“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话语论述
    第一节 “善意”批评与消极抵抗:“敢言”传统的现实重塑
        一、如何才能权威?与消息源互动中形成职业角色
        二、“善意”的批评:官方“尊重”中的积极回馈
        三、以“新闻自由”为名:言论统制下的职业“抵抗”
    第二节 历史事件中的“缺席”与“在场”:纪念日的历史回溯
        一、赋予时事以意义:作为象征符号的纪念日
        二、“亲历”历史:职业历程与关键事件的勾连与脱勾
    第三节 1941年热点事件中的职业地位获得
        一、新闻学会中的位置:官方定调与职业使命的“统一
        二、“国难”中的奖章:来自密苏里的荣誉加冕
        三、报人之死:成为新闻职业精神象征符号的张季鸾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四章 被质疑的职业角色:面对各方挑战的“言论老生”
    第一节 被调侃的“言论老生”:小报刊物眼中的“大报”
        一、“一个污秽的海”:精英报刊眼中的黄色刊物
        二、新闻同行的“谈论”:方型小报笔的“言论老生”
        三、重构的共同体:政府介入下“大报”与“小报”角色的自我反观
    第二节 普遍与独享:世界“新闻自由”潮流中的言论空间
        一、交往中的想象:国际新闻自由运动下的职业展望
        二、现实中的话语策略:面对新闻检查制度的调适
        三、新闻“不自由”缝隙中的“投机”?言论压迫环境下的同行印象
    第三节 宣传战的卷入:来自“党报”同业的指责
        一、“国特”与“尾巴”:党派宣传战中的“人民”立场
        二、“谜”一样的报纸:“笔墨官司”中的多重形象
        三、“后台”的独白:党报指责压力下的自我疏解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第五章 “新生”后的旧梦:一份中国报纸的“历史三调”
    第一节 “招魂”与“阴魂”:作为个人职业经历的大公报
        一、从“招魂”到“阴魂”:党报观念批判下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二、个人经历的变调:各种回忆文本中的大公报印象
    第二节 断裂中的重构:作为新闻界记忆共同体的大公报
        一、为了忘却的纪念:新闻界百年报纸的“神话”塑造
        二、追寻逝去的传统:市场化时代的新闻职业价值观
    第三节 变换的面孔:被重新叙事与书写的大公报
        一、从“争取”对象到爱国报刊:革命史叙事框架中的《大公报》
        二、知识分子的言说:自由主义书写脉络中的《大公报》
        三、中国式的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改革中《大公报》的职业资鉴面孔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结语 符号、职业意识与新闻共同体:《大公报》与中国新闻业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后记

(10)论外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本土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新史研究中本土化倾向的价值
    (一) 克服外新史研究与现实脱节的困境
    (二) 为急剧变化的媒介实务现状寻依据
    (三) 为新媒体的创新发展确立历史逻辑
二、外新史研究本土化的现状及其困境
    (一) 集中于对个别在华记者和媒体的研究
    (二) 偏重故事化描述, 缺系统的理论分析
    (三) 缺少对现实媒介发展实务的影响研究
三、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 树立从世界看中国的思路
    (二) 坚持理论为主的研究思路
    (三) 厘清媒介形态发展的思路

四、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2]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3]新新闻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基于媒介生态理论的分析[D]. 赵然. 武汉大学, 2017(06)
  • [4]困境与裂变: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周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7]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8]从《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看中国新闻职业共同体建构[D]. 余泠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9]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D]. 郭恩强. 复旦大学, 2012(02)
  • [10]论外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本土化策略[J]. 施海泉. 东南传播, 2012(02)

标签:;  ;  ;  ;  ;  

世界新闻史视野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