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卢宏兵,刘茂福,李海良,武林,刘芳,张赞妮[1](2019)在《玉米新品种NK718的特征特性及在西南生态区的栽培要点》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玉米新品种NK718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西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朱志妍[2](2019)在《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文中认为针对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存在的种质资源缺乏有效鉴定、育种效率及品质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通过SSR标记对鲜食玉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进行类群划分,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为鲜食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培育品质优良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从玉米公共数据库MaizeGDB(https://www.maizegdb.org)中共下载84对SSR引物,通过初步筛选得到50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50对SSR引物在70份鲜食玉米中检测出234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4-11个,平均4.68个;每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0.47-0.81,平均0.63。2.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70份鲜食玉米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4-0.78,平均0.33;不同类型鲜食玉米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甜玉米,最少的是甜加糯玉米;基因多样性最高的是甜玉米,最低的是甜加糯玉米;同时,3种鲜食玉米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也不一致,其中甜玉米和甜加糯玉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糯玉米和甜加糯玉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3.按UPGMA法对70份鲜食玉米进行聚类,并探讨了SSR引物的选择对类群划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物的数量多少及多态性高低对聚类分析的影响较大;选用50对SSR引物可以把70份鲜食玉米分为3个类群:甜玉米自交系、糯玉米自交系和鲜食玉米杂交种,划分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4.测定了66份鲜食玉米的蛋白质、淀粉、水分和脂肪含量,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1048-B、WJH13-B-B、WJH8-B-B-1、顺丰-1-1-B、WJH14-#-B-1、YTY 2-5-B-l、WJH12-#-B、Guatemalawhite No2-B,糯玉米QN126-B-B、QN117-B-1、京科糯2000、云糯3号,甜加糯玉米N3-#-B-B、京科糯978等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3种不同类型的鲜食玉米中,甜加糯玉米具有更好的营养品质;相关分析表明,水份与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与脂肪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淀粉与水份、蛋白质和脂肪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5.基于66份鲜食玉米的品质性状数据,利用SPSS 22.0分析软件中平方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结果把66份鲜食玉米划分为2个大类和6个亚类,聚类结果不仅与SSR聚类结果差异较大,与鲜食玉米的类群及系谱差异也较大,说明品质性状聚类不能真实地反映研究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
冷益丰[3](2018)在《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Zea mays L.)隶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其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是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摸清新形势下四川玉米育种的种质特点,为未来四川玉米育种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十三五”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组8家骨干参加单位当前广泛使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策略对穗长等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靶点进行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GBS技术在157份玉米自交系中开发了4,976个高质量SNP标记。SNP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35个,平均为3.22个;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为0.14700.7512,平均为0.5066;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3710.7107,平均为0.4132,展现出四川省当前玉米育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将该批自交系群体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亚群,即绵765等8份自交系划为Ⅰ群,18-599等63份玉米自交系与Mo17、齐319和掖478划为Ⅱ群,08-641等57份玉米自交系与丹340、B73和黄早4划为Ⅲ群,SCML104等20份玉米自交系划为Ⅳ群,其余9份自交系因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低而划为混合亚群,其中Ⅱ、Ⅲ两亚群占比近80%。根据群内材料的系谱来源结合四川所在的生态位置属性,我们将Ⅰ、Ⅱ、Ⅲ、Ⅳ4个亚群分别命名为本地改良系(Impro-local)、温热I A群(Tem-tropic I A)、温热I B群(Tem-tropic I B)、热带改良系(Impro-tropic)。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em-tropic I B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Tem-tropic I 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低。Impro-local种质和Impro-tropic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远,Tem-tropic I A种质和Tem-tropic I B种质间遗传关系最近。157份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51.10Mb。本研究结果证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育种过程中被大量引入到四川,形成了当前以温热种质为主的玉米育种资源。(2)四川当前主要玉米自交系的17个产量性状GCA效应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鉴定结果表明:LH8012、T237、T278和T318具有较好的ELGCA效应,宜13B1-3和78599-211具有较好的BTLGCA效应,Y1018、Y1126、Y1114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EDGCA效应,绵723、T309、C328、绵0232、Y1126、Y1018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RNGCA效应,08-641和SCML7275具有较好的KNRGCA效应,绵1834、T145、绵757和成自2142具有较好的CDGCA效应,绵0232和宜098具有较好的KLGCA效应,Y1114、热抗67、N29、T260和宜14A13具有较好的KWGCA效应,91(2)6983-0具有较好的KPRGCA效应,南942和德国X-02具有较好的KMGCA效应,Y1114和Y1018具有较好的EWGCA效应,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KWPEGCA效应,承玉10号父本、宜14A2、南942和T96具有较好的CWGCA效应,Y1114和热抗67具有较好的HKWGCA效应,T318、苏湾1611、绵722、Y1126、Y1018、78599-211和绵1708具有较好的KTWGCA效应,91(2)6983-0、Y1018和Y1114具有较好的GYPPGCA效应,91(2)6983-0和Y1018具有较好的GYGCA效应。综合17个产量性状GCA评价,两个环境中产量性状GCA效应表现好且均衡的前十个自交系分别是Y0921、91(2)6983-0、T213、T42 L648、T71、Y1018、绵722、SCML30331、宜13B1-3和宜15B5。(3)635个测交组合就单株产量SCA而言,云南景洪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双M9×LH8012、SCML7275×08WSC149-221、Y1018×Y1027,四川雅安试验点GYPPSCA位列前三位的杂交组合分别是宜ZB-8×Y1027、京科968母本×绵04185/SN8、T145×PH6WC。根据单株产量SCA效应对144份自交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144份玉米自交系在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试验点均被分为4个类群,但两个环境中的聚类结果不尽相同。(4)通过云南景洪和四川雅安两个环境中的GCA鉴定,基于4,976个高质量SNP,综合考虑群体结构、亲缘关系等对产量性状GCA进行GWAS分析。运用GLM模型,在-Log10P>3.70(P<1/4,976)水平下,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共检测到239个SNP位点,分布于玉米110号染色体上,单个SNP可以解释10.90%29.21%的表型变异;其中:穗长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秃尖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穗粗GCA共关联到29个显着位点、穗行数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行粒数GCA共关联到3个显着位点、轴径GCA共关联到7个显着位点、粒长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粒宽GCA共关联到1个显着位点、出籽率GCA共关联到8个显着位点、含水量GCA共关联到18个显着位点、单穗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粒重GCA共关联到28个显着位点、单穗轴重GCA共关联到19个显着位点、百粒重GCA共关联到5个显着位点、容重GCA共关联到9个显着位点、单株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小区产量GCA共关联到38个显着位点。在-Log10P>3.00(P<0.001)水平下,穗粗GCA、穗行数GCA和行粒数GCA等12个产量性状GCA在两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的位点为25个。这些产量性状GCA关联SNP位点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同时为今后玉米的配合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刘旭,刘中杰,刘俊,李卉[4](2016)在《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文中研究说明在整理了自60年代以来"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及其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优良玉米自交系自330、E28和丹340等为代表的丹玉自交系进行简要评述,总结出它们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突出特点。丹玉系列玉米自交系是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陈建军,刘鹏飞[5](2015)在《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华龙玉899的选育》文中认为华龙玉899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在2013—2014年贵州省玉米杂交种跨区G组区域试验中,2年18点次平均产量为651.3kg/667m2,比综合对照增产11.66%,16点增产,2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相应增产5.35%(参试品种平均值)和18.11%(黔单16号);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1.8kg/667m2,较对照(黔单16号)增产11.73%。该品种品质优良,抗旱耐瘠,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2015年6月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5012。在贵州主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王延波[6](2008)在《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完成。科技创新的实质就是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通过材料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路线创新、最后实现产品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是产品创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选育出新品种并对其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而发挥措施效益。本项目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育种发展历程与现状、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通过了解这些,使得我们更充分认识到我国玉米育种、栽培及生产与国外存在着差距,为进一步解决存在的不足提供理论基础。2、玉米属天然异花授粉植物,遗传基础杂合,使得玉米育种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1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必要梳理玉米育种的基本理论。通过确定育种目标、选择原始材料、实施适当的选择方法、相关的鉴定程序等,最后完成了玉米育种的全部过程。3、作者从1988年到2008年,经过20年育种实践,作为第一选育人育成10个玉米杂交种,分别为辽单30、31、34、565、566、568、573、526、527和辽单青贮529,其中,4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辽宁省审定。这些品种育成完全是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结合育种经验来完成的。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每个品种的选育过程,原始材料的选择思路,采用的选择方法,以及对所利用的选择方法给以后的育种工作带来的启示,总结育种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些对从事育种工作的后人有很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4、结合育种理论与实践,为了使玉米产量、品质、综合抗性及适应性等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玉米超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实质上就是制定的育种目标更高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育种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创新。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杂种优势理论指导下,将过于追求单株生产潜力的育种策略转移到依靠群体增产的方向上来,提高杂交种的耐密植性及广泛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等。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形态改良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使高配合力、理想株型与多抗广适三方面有机地结合,遵循循环育种策略来最终实现。在超高产育种实践中,提出了理想株型指标、育种材料的选择、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异地鉴定技术等。最后论述了开展超高产育种工作以来所取得的进展。5、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辽单565、526和丹玉39作为供试材料,在锦州、阜新和海城三个地点开展5种栽培形式(常规种植、大垄双行种植、宽窄行种植、缩距增密种植和二比空种植)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和7.5万株/hm2)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栽培形式下,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穗部性状的变化,总结提出了3个品种的优化栽培技术:辽单565是一个高产稳产型品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必须改变种植形式,依靠常规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同时需要扩大密度。至于采用哪一种栽培形式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缩小行距增加密度或大垄双行增加密度来实现,种植密度以6.75-7.5万株/hm2为宜。辽单526株高、穗位偏高,适应性一般,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在辽西采用缩距增密和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密度6.0万株/hm2左右为宜。辽南采用常规种植或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种植密度以6.0-6.75万株/hm2为宜。丹玉39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品种,对种植形式要求不是非常苛刻,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种植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要想获得高产也需要选择适宜栽培形式和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选用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宽窄行栽培形式为宜,种植密度6.0-6.75万株/hm2可获得高产。6、通过育种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最终实现粮食增产等进行了讨论。
李自学,李文阁,张建光,邵连存[7](2002)在《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文中提出承玉 5是河北省承德县种子公司玉米育种研究所以外引自交系 85 3作母本 ,以 115 4作父本育成的多抗、优质玉米单交种。经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和抗病虫鉴定 ,品质分析 ,适合于黄淮海区域种植。该品种 2 0 0 0年申办新品种保护 ,2 0 0 1年国家审定通过 ,并推荐为 2 0 0 2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
孙琦,李文才,张发军,于彦丽,张庆伟,窦圣强,孟昭东[8](2014)在《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及骨干自交系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搜集和整理20012012年国审普通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来源,研究每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对选育的杂交种在2个以上的亲本自交系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自交系的来源。结果发现,普通玉米杂交种2006年审定的数量最多,年其次,年以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审定数量在1020个。在对20012012年间国审玉米杂交种亲本来源的分析发现,共有39个亲本自交系组配2个及其以上杂交种,组配杂交种比较多的自交系依次为吉853>丹598>lx9801>昌7-2>京2416>丹340。
黄小兰,胡加如,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9](2012)在《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种质创新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主要介绍了通系5的主要性状与选育过程以及通系5种质的改良创新利用情况。通系5是采用分离小群体法选育的糯质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品质好、配合力高、抗病、抗倒等综合性状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通系5及其衍生系组配的糯玉米系列杂交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10](2012)在《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系5和衡白522是国内最早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其组配的苏玉糯1号为国内首个国家级审定的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1号的选育和推广、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对我国糯玉米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应用情况,利用它们作为种质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新品种NK718的特征特性及在西南生态区的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 |
2 主要特征特性 |
3 产量表现 |
4 易感病害 |
5 品质 |
6 适宜种植区域 |
7 西南生态区栽培要点 |
7.1 种子处理 |
7.2 适时播种 |
7.3 合理密植 |
7.4 田间管理 |
7.5 水肥管理 |
7.6 适时早收 |
(2)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鲜食玉米 |
1.1.1 鲜食玉米概况 |
1.1.2 鲜食玉米育种现状与研究进展 |
1.1.2.1 甜玉米 |
1.1.2.2 糯玉米 |
1.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 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1.2.2 SSR标记在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玉米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提取与质量分析 |
2.2.2 SSR引物的筛选 |
2.2.3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
2.2.4 品质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SSR标记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2.3.2 品质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SR标记结果 |
3.2 遗传变异结果 |
3.3 聚类结果 |
3.3.1 不同SSR引物数量的聚类结果 |
3.3.2 不同SSR引物多态性的聚类结果 |
3.4 品质分析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鲜食玉米的遗传多样性与育种利用 |
4.1.2 SSR引物的选择对遗传分析的影响 |
4.1.3 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 |
4.2 结论 |
5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荣誉和科研成果 |
(3)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1.1.1 玉米的起源与驯化 |
1.1.2 玉米的传播与分布 |
1.1.3 玉米的种质多样性与分类 |
1.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 |
1.2 DNA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2 传统(一代)测序技术简介 |
1.2.3 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的突破 |
1.2.4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5 各类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
1.3 植物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1 配合力的概念 |
1.3.2 配合力的测定及评价 |
1.3.3 配合力在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
1.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
1.3.5 基于配合力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 |
1.3.6 基于分子标记的玉米类群划分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对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 |
1.4.1 连锁不平衡(LD)的概念及原理 |
1.4.2 影响连锁不平衡(LD)的因素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发展 |
1.4.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1.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基于SNPs的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特征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DNA样品制备 |
2.1.3 玉米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4 SNP基因型鉴定 |
2.1.5 SNP统计分析 |
2.1.6 亲缘关系评估 |
2.1.7 群体结构分析 |
2.1.8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Illumina xten测序 |
2.2.3 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2.4 SNP的鉴定与筛选 |
2.2.5 SNP特征分析 |
2.2.6 Kinship分析 |
2.2.7 群体结构分析 |
2.2.8 主成分分析 |
2.2.9 系统发育树分析 |
2.2.10 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GBS提供经济高效的基因分型技术 |
2.3.2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2.3.3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群体的连锁不平衡距离 |
2.3.4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与利用 |
第三章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配合力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杂交组合配制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3.1.5 性状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
3.1.6 表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
3.1.7 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
3.1.8 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9 杂种优势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群体表现 |
3.2.2 组合间的表型方差分析 |
3.2.3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
3.2.4 亲本配合力效应与杂交组合表型的相关性 |
3.2.5 144个自交系的综合评价 |
3.2.6 杂种优势分析及杂优类群划分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玉米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
3.3.2 配合力评价中测验种的选择 |
3.3.3 四川当前育种自交系配合力评价与后续应用 |
3.3.4 四川当前玉米育种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划分 |
第四章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4.1.3 基因型鉴定 |
4.1.4 亲缘关系、LD和群体结构评估 |
4.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关联分析模型的选取 |
4.2.2 产量性状GCA显着位点 |
4.2.3 两个环境中的一致性GCA位点 |
4.2.4 本研究中产量GCA位点与早期结果的比较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适合关联分析表型性状的选择 |
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4.3.3 LD大小及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4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位点研究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遗传结构 |
5.2 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产量性状配合力 |
5.3 基于四川当前玉米种质的GCA分子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华龙玉899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选育过程 |
1.1亲本自交系的选育 |
1.2华龙玉899的选育 |
2产量表现 |
2.1区域试验 |
2.2生产试验 |
3品种特征特性 |
3.1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征 |
3.2抗性及品质表现 |
4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
4.1适宜种植区域 |
4.2栽培技术要点 |
(6)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玉米育种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玉米育种现状 |
1.5 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
1.6 国内外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玉米育种理论 |
2.1 玉米育种的特殊性 |
2.2 育种目标 |
2.3 原始材料选择 |
2.4 选育方法 |
2.5 转基因育种 |
第三章 玉米育种实践 |
3.1 一环选系的利用 |
3.2 二环选系的利用 |
3.3 近缘系间杂交选系的利用 |
3.4 综合种选系利用 |
3.5 近期开展的育种工作 |
第四章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
4.1 超高产育种理论 |
4.2 超高产育种实践 |
4.3 超高产育种进展 |
第五章 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关于育种目标 |
6.2 关于国外种质选系的利用 |
6.3 国内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6.4 轮回选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6.5 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 |
6.6 耐密植育种是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
6.7 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6.8 超高产育种任重而道远 |
6.9 关于本文中涉及到的品种综述 |
6.10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8)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及骨干自交系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杂交种变化趋势分析 |
1.2 骨干自交系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的分析 |
2.2 骨干自交系的使用频次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9)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种质创新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与应用 |
1.1 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 |
1.2 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应用 |
2 通系5的种质创新模式 |
2.1 回交改良的种质创新 |
2.1.1 通系5作受体回交改良的种质创新 |
2.1.2 苏玉糯1号作供体回交改良的种质创新 |
2.2 通系5组配窄基杂交种的种质创新 |
2.2.1 通系5组配衡白522的种质创新 |
2.2.2 通系5组配其他窄基杂交种的种质创新 |
2.3 通系5群体改良的种质创新 |
2.4 通系5其他方法的种质创新 |
(10)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苏玉糯1号的特性及种质利用 |
1.1 苏玉糯1号的主要特性 |
1.1.1 高产 |
1.1.2 优质 |
1.1.3 多抗 |
1.2 苏玉糯1号的种质创新利用 |
1.2.1 苏玉糯1号二环自交系的选育 |
1.2.2 苏玉糯1号的种质创新选系 |
2 通系5的特性及种质利用 |
2.1 通系5的主要特性 |
2.1.1 农艺及经济性状好 |
2.1.2 配合力较高 |
2.2 通系5的种质创新利用 |
2.2.1 回交改良 |
2.2.2 组配其他窄基杂交种选系 |
2.2.3 其他方法的种质创新选系 |
3 衡白522的特性及种质利用 |
3.1 衡白522的主要特性 |
3.1.1 抗病、抗倒性强 |
3.1.2 配合力较高 |
3.2 衡白522的种质利用 |
3.2.1 衡白522的回交改良 |
3.2.2 衡白522组配窄基杂交种选系 |
3.2.3 其他方法种质创新选系 |
4 结语 |
四、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新品种NK718的特征特性及在西南生态区的栽培要点[J]. 卢宏兵,刘茂福,李海良,武林,刘芳,张赞妮. 农技服务, 2019(06)
- [2]鲜食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品质评价[D]. 朱志妍. 云南大学, 2019(03)
- [3]四川当前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及产量配合力研究[D]. 冷益丰.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7)
- [4]丹玉系列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J]. 刘旭,刘中杰,刘俊,李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3)
- [5]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华龙玉899的选育[J].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陈建军,刘鹏飞.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8)
- [6]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D]. 王延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7]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承玉5的选育和应用[J]. 李自学,李文阁,张建光,邵连存. 玉米科学, 2002(S1)
- [8]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及骨干自交系的应用分析[J]. 孙琦,李文才,张发军,于彦丽,张庆伟,窦圣强,孟昭东. 玉米科学, 2014(04)
- [9]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种质创新利用[J]. 黄小兰,胡加如,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6)
- [10]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J].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