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馆际互借的成功范例——OCLC ILL(论文文献综述)
孟璇[1](2018)在《高校读者对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各省市乃至全国都在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随着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在馆藏资源、服务水平和系统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对使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用户,也就是高校读者们对使用服务的行为意愿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和探索,近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使用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与高校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产生了背离。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在高校读者群体中的广泛应用,首先要了解影响高校读者使用该服务行为意愿的相关因素。因此本研究从读者角度出发,意在发现和分析影响读者对于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影响高校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以UTAUT为基础,结合感知价值理论,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深度把握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目前在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实际情况和读者自身背景的特点,构建了针对高校读者群体的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使用意愿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展开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丰富了读者使用意愿模型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根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读者使用意愿模型设计测量问卷,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然后使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外界影响、感知成本(低)和服务体验均对高校读者使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行为意愿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努力期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着。此外,读者的使用意愿会受到图书借阅量、电子资源使用频率、对服务的了解和使用情况等调节变量的影响,学历/年级、专业/学科和到馆频率对读者的使用意愿并无显着性影响。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并参考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加有效的推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在读者中的广泛使用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统一平台、改进服务系统;加大补贴力度、合理收费;简化程序、提高时效性;扩大合作网、扩大可借阅可传递范围;完善自身馆藏、增加特色资源、加强数字化建设;培养馆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大宣传力度等。此外,还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本文的研究结果既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也扩展了该模型在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应用,从量化角度得出影响高校读者对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针对高校图书馆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性意见,以增强图书馆服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胡砚[2](2015)在《共建·共享·共赢——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OCLC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合作现状做一综述。回溯了两者合作的历程,指出共享与共赢是两者合作的最好诠释。本文还展望了在网络时代两者合作的前景,指出两者未来的合作重点和发展趋势。
徐文哲[3](2015)在《数字图书馆协同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基于群集理论的研究视角》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环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变化,传统图书馆历经自动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建设阶段逐步过渡到数字图书馆时代。然而,信息量的激增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单一图书馆个体已不能应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网络环境,数字图书馆协同便成为新一代图书馆建设研究的趋势。但与协同理论在企业管理和计算机领域致力于系统结构转变机理和规律探寻研究所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协同研究仍停留在协同的字面合作之意,即跨系统、跨区域的图书馆联盟,更多地涉及数字图书馆协同制度、组织形式和管理层面,尚未深入触及到系统的协同运作原理和机制。因此,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实践必须从更深层次的组织架构、组织机制等方面着手。本文在上述研究背景下,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主线,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协同学、群集、群集智能、复杂系统、博弈论等理论,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协同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论文组织结构;紧接着介绍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协同学理论和博弈论深入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内涵、特性、历史哲学分析、运行机制、博弈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我国数字图书馆协同的组织架构、协同模型和实现机制;随后结合群集、复杂系统和群集智能、博弈论等理论深入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群集的概念、组织特性、群集系统效应、组织形式、技术战略管理、系统演化机制、博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机制设计和优化模型。本文主体部分所做的工作及结论有以下几点:(1)要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协同管理应从组织联盟迈向群集管理,因为群集更多地涉及数字图书馆系统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理和应用层面之技术。本文引入群集概念,将数字图书馆看作为一个群集系统。首先,在外部组织形式上,区域空间内的不同等级、规模的图书馆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团体间密切联系所形成的空间聚集体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这一聚集空间内部的互联和交互是系统的本质属性,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条块分割局面的图书馆组织新形式;其次,在内部系统结构中,群集作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其中每个个体通过交互行为涌现出一种群体智能,具有鲁棒性和自组织的特征,这种基于局部优化的系统构成,在效率和鲁棒性方面都比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系统更具优势。(2)运用协同理论和群集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实体运行和管理的模型。一方面,运用协同理论明确了数字图书馆协同系统内部的协同交互形式,并通过战略图、平衡计分卡、系统与外部合作者协同、协同流程管理、整体战略协同等组织层面的管理架构和重组来帮助其系统的界定和获取其价值增值收益。另一方面,运用群集技术数字图书馆多主体群集系统的机制设计和优化模型。(3)将博弈论运用到数字图书馆协同中来,分析协同主体和群集系统内多主体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从微观层面对系统整体的协同运行状态进行把控,从而更好地为数字图书馆系统发挥协同效应服务。
彭双五[4](2013)在《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着作权法与数字图书馆是近年来法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相应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调整传统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着作权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传统着作权法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数字图书馆这一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衍生物,更是面临着重重困境。法律规定的空白、行业惯例的缺失,使目前社会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管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与管理者面临许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数字图书馆着作权保护问题的实质,在于数字技术全面地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和利用的传统方式,这样的改变影响到了作为着作权制度基石的利益平衡机制。从微观上来看,作为智力成果的创作者,作者无法保证其应得利益不受到不法侵害,而作为智力成果的使用者,读者无法自由、便捷的获取其想要获得的信息;从宏观上来看,作者在无法保证其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明显会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而精神文明的匮乏,将会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由利益上的失衡,最终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减缓发展的恶性循环。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继承了传统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身份,更肩负着为读者们提供信息、教育的重任,因此如何规制和保护数字图书馆,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首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着作权法律问题,因此,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性质的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第一章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性质、特征、法律地位入手,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为后文进行论述做出理论上的铺垫。因为数字图书馆的法律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着作权法律体系当中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因为按照传统的着作权法理论,图书馆是作为作品的最终使用者而享有权利的,但实际上,由于数字图书馆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具有了一定的营利性,因此,其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作品的传播者而不是使用者。这种身份上的改变,也使得数字图书馆在着作权法体系当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由于数字图书馆不能再基于着作权的限制,对作品进行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获权问题就十分值得研究。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数字图书馆主要有授权要约模式、集体管理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创作共同模式、着作权代理模式、开放获取模式、补偿金支付模式以及数字版权模式。本章对这些模式的特点和优劣进行了评述,并且对近年来比较成功的Google图书馆模式进行了介绍。Google图书馆推行的opt-out模式,可以说是比较成功也比较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模式,但是其仍欠缺一定法律上的依据。第三章则是从数字图书馆的具体运营层面进行了介绍,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图书馆以及着作权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着作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出现,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复制行为和网络传播行为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对作品的数字化及临时复制行为,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供用户使用和馆际互借行为,其性质又应当如何认定。合理使用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其是最能体现着作权法立法精神的一项制度。面对着网络环境下新权利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平衡各方利益的作用,随着合理使用制度空间的逐渐萎缩,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取消合理使用制度。本章结合技术保护措施,探讨了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对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本文立足于我国,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建设情况出发,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模式,提出了依靠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只有进行模式整合,结合各种模式的优点,才能完善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法律保护。
张新兴[5](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刘华[6](2012)在《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文中研究说明读者决策采购(PDA)是近年来风靡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一种重要馆藏建设模式,并被广泛用于电子图书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典型案例,探讨它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影响及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启示和可资借鉴之处。
关继舜[7](2011)在《OCLC与国内图书馆协作发展现状及启示》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对国内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协作发展现状做一综述。阐述了在网络时代,我国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OCLC协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OCLC的服务发展对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金胜勇[8](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张新鹤[9](2010)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由数字信息环境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环境的变革在对信息资源共享提出迫切需求的同时,也为其加快发展步伐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空间。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活力,国内外根据需求而创建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或项目也正在不断发展成熟,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目前,我国已建成一定数量成功的国家级、地区级信息资源共享组织,从总体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层级式信息资源保障网络。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所面临的发展不平衡、缺乏稳定的体制和制度等支持条件、与市场环境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在此发展的重要阶段,实施机制创新是使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跨越发展障碍,在数字环境中游刃有余,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研究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为目标。在指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机制创新需要的基础上,以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外部环境和机制建设的现状为依据,探讨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及其内容,并尝试设计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与优化的推动策略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及相关基础理论。本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个体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革,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否能在诸多挑战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其“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美好目标,则取决于其管理机制建设的情况。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指共享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它是对共享发展规律的反映,包括三个方面:系统各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在“创新”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发展主题的环境下,实施机制创新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持续推进至关重要。系统论、博弈论、成本效益理论、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可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环境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之中,社会环境对机制内容的建设有决定性影响,只有构建适应其所处环境特征的机制体系,才能保证系统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共享机制创新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扫描,为创新指明方向。笔者从经济环境、信息环境、政策环境三个领域分析了社会的重要变革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影响和指导。总的来说,新环境要求机制体系能够推动建立符合实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并且要求机制体系重视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益。第三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现状是实施机制创新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各个区域图书馆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状况行进网络问卷调查,笔者对共享机制建设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第二章的环境分析,笔者确定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两个战略方向:构建完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改革现有机制建设中的不足,建立与环境相适应、实践性强的共享机制。第四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内容。共享机制创新的内容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在我国共享机制创新战略方向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市场机制、服务机制、有效监督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子机制的共享机制体系,并且对各个子机制的含义、构建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各个子机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运行中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文中,笔者还尝试以图表的形式来反映共享机制的动态过程。第五章,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对全面认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现状和运行效果、制定合理的机制建设目标、制定最优化绩效提高策略、深入认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现状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包含机制体系的完备性评估、适应性评估及有效性评估三个维度。在具体分析各子机制评估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参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总体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49个二级指标。最后,笔者探讨了开展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相关工作。第六章,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策略。首先,各共享子机制的创新必须以共享体制的完善为基础,明确的责权利配置是共享体制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笔者就共享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分别进行了分析。其次,有必要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证,笔者从全民教育制度、图书馆法、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等制度的完善讨论了制度环境对共享机制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管理文化更是从深层次影响着共享机制创新的实现,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必然有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创新。第七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
袁静[10](2010)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作与共享是图书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生存模式与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能够为图书馆在快速多变的信息环境中赢得服务优势,但联盟在组织上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困扰着联盟的组织者及参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联盟成员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效益。因此,对图书馆联盟的风险及其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是图书馆联盟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从对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沿革与服务现状的系统调查出发,分析图书馆联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合作活动与合作关系,实证调查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效果,识别图书馆联盟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方式与策略、管理协调等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论述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联盟经历了从传统的以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为主要内容的实体文献共享,到数字化环境下以馆藏资源、技术、服务、业务、人力资源等全面共享的发展过程。数字化的环境不仅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而且赋予了图书馆联盟以新的内容和理念,拓展了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功能。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具有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编目、集团采购、合作开发特色资源、合作参考咨询、联合保存资源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优势互补,以及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等。这种联盟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目前,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联盟,在促进馆际合作与共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其在发展中也同样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比如,联盟的经费来源不足,数字资源的安全威胁,成员馆之间的技术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差,联盟服务质量不高,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成员馆之间管理协调较为复杂等。第2部分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矛盾管理理论、协同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试图用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探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的内在规律与解决策略。例如,运用矛盾管理理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图书馆联盟内部各成员馆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问题,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控制、防范联盟的风险与损失,引导联盟向有利于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运用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的松散联合体状态转向相互依赖与紧密配合,研究消除联盟系统混乱,将内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的方法与策略;分析作为理性人的各成员馆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博弈关系,从参与馆的得益与策略选择方面寻找联盟运行中的根本障碍,为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规避和稳定性维护提供方法和参考思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构与各成员馆之间、以及各成员馆个体之间,均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最优契约设计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图书馆联盟合作契约的设计、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以激励和约束各成员馆的合作行为。第3部分根据图书馆联盟运作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策选择、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问题。并通过对国内图书馆联盟运行现状的实证调查,寻找图书馆联盟实践中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风险防范体系。第4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组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联盟组建是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活动的基础,由于联盟的许多风险源、诱因以及预防的完备性等主要取决于组建阶段,并对后续阶段有重要影响,因而,组建中的风险防范可有效消除各种风险源。对于联盟组建中存在的风险,本部分从科学制定成员馆伙伴的选择原则、选择程序与方法以及建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成员馆伙伴选择失误风险的防范对策;从契约的订立、设计与更新维护等方面研究图书馆联盟契约不完备风险的防范策略;提出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构建图书馆联盟的文化融合机制,以防范文化冲突风险;分析图书馆联盟信任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联盟信任机制的举措,以建立成员馆之间的信任关系。第5部分着重从目前联盟在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诸如数字资源可获得性差、技术兼容性差、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研究提高联盟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保障数字资源的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建立联盟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等方略,并提出了建立图书馆联盟内部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联盟服务集成框架的解决思路。还特别指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在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不可忽视性,并提出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平衡机制,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等问题。第6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联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共享、利益不平衡、成员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等,提出构建联盟的信息沟通网络与沟通平台,建立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利益协调、利益引导等联盟内部关系平衡措施,以及合理的监督与检查考核机制、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网络时代馆际互借的成功范例——OCLC IL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馆际互借的成功范例——OCLC ILL(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读者对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发展现状 |
2.1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主要服务机构 |
2.3 国内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用户接受意愿理论 |
3.1.1 理性行为理论 |
3.1.2 计划行为理论 |
3.1.3 技术接受理论 |
3.1.4 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 |
3.2 用户感知价值理论 |
3.3 变量测量维度与研究假设 |
3.4 模型构建与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问卷检验 |
4.1 问卷设计 |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 样本概况 |
4.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方差分析 |
5.5 检验小结与模型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与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与不足 |
6.3.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共建·共享·共赢——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OCLC概述 |
2 OCLC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合作内容 |
2. 1 批处理导入 |
2. 2 馆际互借 |
2. 3 OCLC编目 |
3 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
(3)数字图书馆协同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基于群集理论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协同研究综述 |
2.1.1 协同学的源起及内涵 |
2.1.2 协同理论 |
2.1.3 国内研究领域的应用 |
2.1.4 国外研究领域的应用 |
2.2 群集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协同理论和群集理论在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中的应用 |
2.3.1 协同理论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2.3.2 群集理论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2.3.3 小结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协同 |
3.1.1 协同概念 |
3.1.2 协同与近似概念辨析 |
3.1.3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
3.1.4 协同效应 |
3.1.5 小结 |
3.2 群集理论 |
3.2.1 群集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2 数字图书馆群集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3 群集效应 |
3.2.4 小结 |
3.3 群集智能 |
3.3.1 概念及其特点 |
3.3.2 系统结构 |
3.3.3 群集智能对数字图书馆群集复杂系统研究的意义 |
3.3.4 群集智能作用下的涌现 |
3.3.5 小结 |
3.4 复杂系统 |
3.4.1 源起 |
3.4.2 复杂系统的概念 |
3.4.3 数字图书馆群集是一个复杂开放系统 |
3.5 博弈论 |
3.5.1 博弈论的概念 |
3.5.2 博弈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 |
3.5.3 数字图书馆群集的博弈 |
3.5.4 小结 |
第4章 数字图书馆协同 |
4.1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内涵 |
4.2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特性 |
4.3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历史协同性分析 |
4.3.1 历史序参量的出现和绵延孤立子的形成 |
4.3.2 数字图书馆发展、演变的历史协同性 |
4.4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运行机制 |
4.4.1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组织机制 |
4.4.2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博弈机制 |
4.4.3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约束机制——边际效益 |
4.4.4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保障机制 |
4.5 数字图书馆协同建模 |
4.5.1 数字图书馆交互形式建模 |
4.5.2 数字图书馆协同过程建模 |
4.6 数字图书馆协同的实现机制 |
4.6.1 数字图书馆协同运行的组织架构 |
4.6.2 数字图书馆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 |
4.6.3 与外部合作者的协同 |
4.6.4 协同的流程管理 |
4.6.5 整体战略协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群集 |
5.1 数字图书馆群集内涵 |
5.1.1 概念 |
5.1.2 数字图书馆群集与相关概念辨析 |
5.2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组织特性 |
5.3 群集系统的效应 |
5.3.1 群集系统的正效应 |
5.3.2 群集系统的负效应 |
5.4 数字图书馆群集的组织形式 |
5.5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技术战略管理 |
5.5.1 数字图书馆技术群及其选择策略 |
5.5.2 技术生命周期 |
5.5.3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技术进入战略 |
5.6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演化机制 |
5.6.1 群集系统竞争动态的三个阶段——生物学理论视角 |
5.6.2 群集系统内部合作与竞争的四个阶段——生命周期理论 |
5.6.3 从Agent到Multi-Agents |
5.7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博弈分析 |
5.7.1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5.7.2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合作博弈模型 |
5.8 数字图书馆群集系统的机制设计和优化模型 |
5.8.1 单一代理人的博弈机制设计 |
5.8.2 多代理人的博弈机制设计 |
5.8.3 多代理人机制设计的优化 |
5.8.4 优化机制的合作博弈模型 |
5.8.5 风险回避型多代理人的机制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NSTL三期建设 |
6.1.1 NSTL三期服务系统建设流程 |
6.1.2 NSTL三期系统建设成果 |
6.3 NSTL存在的问题 |
6.4 NSTL系统的协同建设 |
6.4.1 系统方案确定流程改进 |
6.4.2 NSTL系统资源协同建设 |
6.4.3 组织模式的重组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三、研究的方法 |
1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性质与法律特征 |
1.1 数字图书馆释义 |
1.1.1 数字图书馆设立背景 |
1.1.2 数字图书馆概念 |
1.1.3 数字图书馆特点 |
1.1.4 数字图书馆缺陷 |
1.2 数字图书馆性质 |
1.2.1 公益性 |
1.2.2 营利性 |
1.2.3 网络性和数字性 |
1.2.4 继承性 |
1.3 数字图书馆价值和法律地位 |
1.3.1 数字图书馆价值 |
1.3.2 数字图书馆法律地位 |
1.3.3 数字图书馆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分析 |
1.3.4 数字图书馆与邻接权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字图书馆获权模式研究 |
2.1 授权要约模式 |
2.1.1 授权要约模式优势 |
2.1.2 授权要约模式劣势 |
2.2 集体管理模式 |
2.2.1 集体管理模式优势 |
2.2.2 集体管理模式劣势 |
2.3 法定许可模式 |
2.3.1 法定许可模式优势 |
2.3.2 法定许可模式劣势 |
2.4 创作共用模式 |
2.4.1 创作共用模式优势 |
2.4.2 创作共用模式劣势 |
2.5 着作权代理模式 |
2.5.1 着作权代理模式优势 |
2.5.2 着作权代理模式劣势 |
2.6 开放获取模式 |
2.6.1 开放获取模式优势 |
2.6.2 开放获取模式劣势 |
2.7 补偿金支付模式 |
2.7.1 补偿金支付模式优势 |
2.7.2 补偿金支付模式劣势 |
2.8 数字版权模式 |
2.9 GOOGLE数字图书馆模式 |
2.9.1 GOOGLE数字图书馆与出版商 |
2.9.2 GOOGLE数字图书馆与作者 |
2.9.3 GOOGLE数字图书馆模式的启示 |
2.10 本章小结 |
3 数字图书馆复制及网络传播行为法律问题 |
3.1 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 |
3.1.1 网络环境对着作权法的挑战 |
3.1.2 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的冲突 |
3.1.3 变革中的着作权 |
3.2 数字图书馆的复制行为 |
3.2.1 馆藏作品的数字化 |
3.2.2 临时复制 |
3.3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
3.3.1 用户使用 |
3.3.2 馆际互借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图书馆与合理使用制度 |
4.1 着作权的限制 |
4.1.1 着作权限制理论 |
4.1.2 着作权的限制与利益平衡 |
4.2 数字图书馆与技术保护措施 |
4.2.1 技术保护措施——超越着作权法的新保护 |
4.2.2 数字图书馆如何克服技术保护措施的障碍 |
4.3 合理使用制度 |
4.3.1 着作权人权利的扩张与合理使用空间的萎缩 |
4.3.2 合理使用制度网络环境下的重构 |
4.3.3 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制度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数字图书馆着作权保护的完善 |
5.1 中国视野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 |
5.1.1 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 |
5.1.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相关着作权问题 |
5.1.3 数字图书馆相关着作权权限问题 |
5.2 中国现有数字图书馆模式 |
5.2.1 清华模式 |
5.2.2 书生模式 |
5.2.3 超星模式 |
5.2.4 方正模式 |
5.2.5 博库模式 |
5.3 各模式的适用性及整合 |
5.3.1 基于法律规定的授权模式 |
5.3.2 基于组织结构的授权模式 |
5.3.3 基于个人行为的授权模式 |
5.3.4 数字图书馆获权问题的解决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评析 |
0.3 国内研究进展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评析 |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5.1 研究难点 |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群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劳动分工理论 |
2.1.4 资源配置理论 |
2.2 指导原则 |
2.2.1 全局导向原则 |
2.2.2 协同合作原则 |
2.2.3 各尽所能原则 |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3.1 美国 |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2 英国 |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2.3 特点分析 |
3.3 澳大利亚 |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1 香港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信息资源建设 |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2 澳门 |
4.2.1 组织架构 |
4.2.2 信息资源建设 |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3 台湾 |
4.3.1 总分馆体系 |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5.1.2 特点分析 |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
5.2.1 统一建设模式 |
5.2.2 委托建设模式 |
5.2.3 联合建设模式 |
5.2.4 自主建设模式 |
5.3 统一建设模式 |
5.3.1 典型案例 |
5.3.2 特点分析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委托建设模式 |
5.4.1 典型案例 |
5.4.2 特点分析 |
5.4.3 适用性分析 |
5.5 联合建设模式 |
5.5.1 典型案例 |
5.5.2 特点分析 |
5.5.3 适用性分析 |
5.6 自主建设模式 |
5.6.1 典型案例 |
5.6.2 特征分析 |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
6.2.1 省级行政区 |
6.2.2 地级行政区 |
6.2.3 县级行政区 |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
6.3.1 省级行政区 |
6.3.2 地级行政区 |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
(6)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1.1 经济不景气, 教育经费紧缩, 图书馆经费减少 |
1.2 长期以来, 馆藏文献利用率低, 引起校方、图书馆界及有关方面对图书馆投资回报效率的关注 |
1.3 书商、出版商从自身利益出发,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提供了多种图书销售模式, 不仅有按学科的打包销售模式, 还有单本销售模式。 |
1.4 馆际互借 (interlibrary loan, ILL) 对长期馆藏建设于事无补, 并且成本也日渐增高 |
2 发展概况 |
2.1 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 (Ohi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OSUL) |
2.2 密西西比大学 (University of Mississipi) 图书馆[10] |
3 读者决策采购的意义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7)OCLC与国内图书馆协作发展现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OCLC概述 |
2 OCLC的会员制组成形式 |
3 OCLC的服务内容 |
3.1 OCLC电子期刊 |
3.2 OCLC的电子图书服务 |
3.3 OCLC的联机编目数据库World Cat |
3.4 OCLC的馆际互借系统 |
3.5 数字馆藏管理软件CONTENT dm |
3.6 OCLC选书系统World Cat Selection |
3.7 OCLC虚拟参考咨询系统Question Point |
3.8 OCLC的两项免费服务 |
3.9 读者远程登录服务软件EZ Proxy |
4 OCLC与国内图书馆的合作发展与启示 |
4.1 OCLC与国内图书馆的合作发展 |
4.2 OCLC给我们的启示 |
(8)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
1.2.2 重点和难点 |
1.2.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
3.1.3 构成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关键词预处理 |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
3.3.1 事业导向型 |
3.3.2 服务导向型 |
3.3.3 模式导向型 |
3.3.4 技术导向型 |
3.3.5 目标导向型 |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
4.1.2 共建共享主体 |
4.1.3 共建共享客体 |
4.1.4 共建共享过程 |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
5.1.4 资源配置理论 |
5.1.5 系统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
5.3.4 追求整体效率 |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8.2.1 图书馆法 |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8.2.3 相关信息法规 |
8.2.4 标准规范制度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
9.1.1 研究结论 |
9.1.2 主要贡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思路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4.1 研究难点 |
0.4.2 主要创新 |
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及相关基础理论 |
1.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机制创新 |
1.1.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性 |
1.1.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机制 |
1.1.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
1.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相关基础理论 |
1.2.1 系统论 |
1.2.2 博弈论 |
1.2.3 成本效益理论 |
1.2.4 供应链管理 |
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环境分析 |
2.1 经济环境 |
2.1.1 信息经济的发展 |
2.1.2 市场竞争与合作并存 |
2.1.3 成本效益观念深入人心 |
2.2 信息环境 |
2.2.1 信息爆炸及信息分化 |
2.2.2 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 |
2.2.3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
2.3 政策环境 |
2.3.1 我国制定的各种信息政策 |
2.3.2 其他领域的政策 |
2.4 小结 |
3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过程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
3.2.2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现状 |
3.3 调查结论 |
3.4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战略方向 |
4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内容 |
4.1 动力机制 |
4.1.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动力 |
4.1.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动力机制的构建 |
4.2 决策机制 |
4.2.1 建立图书馆自主决策为主、政府行政决策为辅的信息资源共享决策机制 |
4.2.2 决策机制中的组织保证体系建设 |
4.2.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应实施战略决策 |
4.3 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 |
4.3.1 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的构建 |
4.3.2 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的几个关键问题 |
4.4 市场机制 |
4.4.1 培养竞争环境 |
4.4.2 建设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
4.4.3 绩效评估 |
4.4.4 营销策略 |
4.5 服务机制 |
4.5.1 多途径的服务创新 |
4.5.2 合理的服务定价 |
4.5.3 共享服务中的用户保障 |
4.6 有效监督机制 |
4.6.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监督的内容 |
4.6.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监督的组织 |
4.7 政策保障机制 |
4.7.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的内容构建 |
4.7.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的组织保证 |
5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绩效评估 |
5.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5.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 |
5.2.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内容 |
5.2.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5.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的开展 |
5.3.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模型的确立 |
5.3.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绩效评估工作实施的重点 |
6 推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的策略 |
6.1 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体制建设 |
6.1.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制的特点 |
6.1.2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制的内容 |
6.2 完善制度环境建设,推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 |
6.2.1 全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
6.2.2 图书馆法 |
6.2.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 |
6.3 构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
6.3.1 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内涵 |
6.3.2 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影响 |
6.3.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特点 |
6.3.4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建设 |
7 结语 |
7.1 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统计 |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0.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1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
1.1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沿革 |
1.1.1 国外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 |
1.1.3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类型 |
1.2 数字环境对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1 对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支撑 |
1.2.2 对图书馆联盟合作内容的拓展 |
1.2.3 对图书馆联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1.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优势 |
1.3.1 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整合 |
1.3.2 达到优势互补 |
1.3.3 满足用户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
1.3.4 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 |
1.4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功能拓展 |
1.4.1 图书馆联盟传统功能在数字环境下的拓展 |
1.4.2 数字时代赋予图书馆联盟的新功能 |
1.5 中外图书馆联盟运作现状分析 |
1.5.1 美国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2 英国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3 澳大利亚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4 中国典型图书馆联盟运作情况 |
1.5.5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发展经验总结与存在问题分析 |
2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矛盾管理理论的解析 |
2.1.1 矛盾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
2.1.2 图书馆联盟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
2.2 基于协同论的解析 |
2.2.1 协同论的基本思想 |
2.2.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协同基础与风险防范 |
2.3 基于博弈论的解析 |
2.3.1 博弈论的基本观点 |
2.3.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现象 |
2.3.3 基于博弈论的图书馆联盟合作与冲突分析 |
2.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析 |
2.4.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图书馆联盟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2.4.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图书馆联盟风险分析与防范 |
3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分析与调查 |
3.1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问题与风险管理 |
3.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识别与诱因分析 |
3.2.1 图书馆联盟风险识别的方法 |
3.2.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识别与分类 |
3.2.3 图书馆联盟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3.3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调查——专家调查问卷 |
3.3.1 调查问卷总体设计 |
3.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问卷发放 |
3.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6 调查结论分析 |
3.4 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策略选择 |
3.4.1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评估 |
3.4.2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管理策略 |
3.5 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 |
3.5.1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目的与意义 |
3.5.2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
4 图书馆联盟组建中的风险防范 |
4.1 图书馆联盟的组建需要关注的问题 |
4.2 成员馆伙伴选择失误风险防范 |
4.2.1 成员馆伙伴选择的原则 |
4.2.2 成员馆伙伴选择程序与伙伴选择评价方法 |
4.2.3 成员馆伙伴选择标准 |
4.3 契约不完备风险防范 |
4.3.1 契约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4.3.2 契约的类型 |
4.3.3 图书馆联盟订立契约应把握的原则 |
4.3.4 图书馆联盟契约的设计与维护 |
4.4 文化冲突风险防范 |
4.4.1 图书馆联盟中文化冲突的原因与后果 |
4.4.2 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
4.5 信任风险防范 |
4.5.1 信任的含义与功能 |
4.5.2 信任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4.5.3 图书馆联盟信任的影响因素 |
4.5.4 图书馆联盟信任机制的构建 |
5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风险防范 |
5.1 图书馆联盟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质量连带风险分析 |
5.2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数字资源风险防范 |
5.2.1 数字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 |
5.2.2 数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5.2.3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
5.3 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技术风险防范 |
5.3.1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面临的技术问题 |
5.3.2 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建立 |
5.3.3 图书馆联盟共享的技术支撑 |
5.4 图书馆联盟服务质量风险防范 |
5.4.1 图书馆联盟内部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 |
5.4.2 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联盟服务共享与集成 |
5.5 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5.5.1 图书馆联盟服务共享中引起的知识产权风险 |
5.5.2 知识产权保护与资源共享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
5.5.3 知识产权保护与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 |
5.5.4 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应注意的问题 |
6 图书馆联盟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
6.1 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协调及其风险分析 |
6.2 信息共享与沟通风险及其防范 |
6.2.1 图书馆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信息共享障碍分析 |
6.2.2 信息共享与沟通在图书馆联盟中的作用 |
6.2.3 图书馆联盟信息沟通网络的建立 |
6.2.4 图书馆联盟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 |
6.3 利益不平衡风险及其防范 |
6.3.1 利益平衡机制及其在图书馆联盟中的重要性 |
6.3.2 成员馆利益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
6.3.3 图书馆联盟共享成本补偿制度的建立 |
6.3.4 图书馆联盟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
6.4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及其防范 |
6.4.1 图书馆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6.4.2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 |
6.4.3 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对图书馆联盟合作关系的危害 |
6.4.4 基于监督和检查机制的机会主义行为防范 |
6.4.5 基于激励机制的道德风险防范 |
6.4.6 基于约束机制的道德风险防范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书馆联盟风险调查表——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网络时代馆际互借的成功范例——OCLC ILL(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读者对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孟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
- [2]共建·共享·共赢——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 胡砚. 晋图学刊, 2015(06)
- [3]数字图书馆协同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基于群集理论的研究视角[D]. 徐文哲. 南京大学, 2015(01)
- [4]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 彭双五. 武汉大学, 2013(05)
- [5]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6]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 刘华. 图书馆杂志, 2012(01)
- [7]OCLC与国内图书馆协作发展现状及启示[J]. 关继舜. 晋图学刊, 2011(02)
- [8]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9]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体系构建研究[D]. 张新鹤.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D]. 袁静.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