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地下水储量计算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阿鲁思[1](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吴庆深[2](2020)在《弓长岭露天铁矿独木采区开采境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大量的露天矿山进入到中后期,高山开采转到矿坑开采,开采进程中扩界开采后新的境界圈定、排岩运输及压矿等一系列新问题限制了山坡转深凹露天开采的安全高效开采。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露天铁矿独木采区自50年代投产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原料生产基地之一,由于近年来独木北帮地质矿产勘探投入,独木矿区的矿体赋存形态与储量发生较大变化,改变了矿区铁矿资源的整体布局,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影响了弓长岭露天铁矿独木采区产量的持续发展。针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矿区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储量的计算,通过开采的境界二次优化及运输道路的优化,得到新的优化境界,增加了高级别矿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矿山采场信息、钻孔信息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矿体品位专门空间数据库和独木采区矿体品位空间数字模型。(2)通过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分析了边坡角变化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发现采区北部1-2剖面安全系数较小,尤其以2剖面安全系数最小,已经接近临界值。(3)进行了基于地质储量的优化计算,优化后新境界净增加高级别矿量0.1882亿吨,矿山服务年限提高了7.5年。基于生产矿量境界优化计算结果,服务年限增加5.5年。(4)从采场出口到排岩点,共考虑了一共6种排岩方案,对其路线进行寻优计算,分别计算了他们的成本,认为境界内的运输距离站主导的方案对于排岩最有利,经济上最合理,对于扩界各个方面也最有利。对独木采区排岩公路进行了调整,新排岩公路目前缩短1km(实际距离),经测算服务年限期间与使用原排岩公路比,可降低成本16222.8万元。
景丽娟[3](2020)在《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肇州油田州254区块位于大庆长垣东侧、朝阳沟阶地地西的三肇凹陷南部,三肇凹陷是大庆长垣外围控制区主要的生油凹陷之一。而肇州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因此,运用水平井技术提升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成了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针对肇州油田油层较薄、薄互层发育、井间连续性差、断层发育等地质特征及水平井开发效果好但目的层随钻难控制、钻遇薄砂层多、单砂体空间难认识等问题。本次研究开展薄互层窄小砂体条件下的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为预测平面上砂体展布、分析油水井的连通情况以及研究开发动用程度评价提供有力地指导。本次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采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基于井震精细构造解释及小层及沉积单元级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开展了复杂多段块地质条件下的断层、层面构造三维构造建模,精细刻画了156条断层,特别对新识别的32条、校正的46条断层进行了建模与校正,为水平井钻遇层位校正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改传统确定性建模方法,用随机性建模和确定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时间单元沉积微相进行了三维立体相建模;及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相控属性三维地质建模;通过模型、离散化、井点原始属性值分析,属性建模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用后验井等证实构造、沉积相模型可靠。在详细的薄互层窄小砂体及复杂断块的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确定各直井、水平井井控面积,计算水平井开发程度,估算水平井损失储量,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叶小兵[4](2020)在《强震区震后泥石流坡面物源起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坡面物源是泥石流灾害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汶川8.0级强震诱发大量同震地表破裂,导致坡面物源在震区广泛分布,在降雨入渗、坡面冲刷作用下以沟蚀、片蚀、浅层坍滑、坡面阵性流等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方式参与坡面泥石流活动,汇入沟道对沟道物源进行补给。根据现场调查结合相关勘查资料,坡面物源总量及动储量占流域内物源总量比例较大,已成为震后泥石流物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源的起动机制和动储量计算对震后次生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和治理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坡面物源起动机制及动储量计算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展室内正交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坡度、草本植被密度组合条件下坡面物源起动模式,揭示坡面物源降雨起动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建立了根系固土力学模型,分析了坡面物源失稳破坏力学机制,同时将RUSLE模型应用到坡面物源动储量计算中,提高预测计算的准确性;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坡面复绿草本植被根系对坡面物源渗流场的影响。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坡面物源降雨起动敏感性分析结果来看,坡面物源失稳起动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坡度>雨强>植被覆盖密度。且“陡坡+强降雨+最低植被覆盖率”组合条件最利于坡面物源失稳起动。(2)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来看,坡度是控制和影响坡面物源的起动过程的主要因素,坡面物源起动破坏过程可分为冲刷沟蚀型、整体失稳型两种类型。冲刷沟蚀型坡面物源失稳破坏阶段为:初期浸润→局部饱和、面蚀→坡体沉降、局部蠕移→局部失稳、坍滑→局部坡面泥石流;整体失稳型坡面物源的失稳阶段为:初期浸润→整体失稳→蠕移、坍滑→溯源侵蚀→大面积暴发。(3)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坡面物源侵蚀动储量估算法(侵蚀厚度×侵蚀面积)存在一定的粗放性,在陡坡物源情况下,按现有工程经验计算得到的坡面物源动储量与RUSLE方法计算结果相差最大达222%,在掌握流域内降雨数据、植被覆盖情况、物源岩土体参数等资料的情况下,可综合考虑坡面物源侵蚀各影响因素,利用RUSLE模型计算单位面积坡面物源年侵蚀量,再换算为工程有效期内的动储量结果更加准确。(4)从渗流场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降雨历时(1200s)条件下,根系土仅局部浅表层处于饱和状态,裸露坡面则整体达到饱和,且在同一组模拟中根系土内基质吸力降低速度滞后于下层土体。(5)从位移场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坡度是控制坡面物源在降雨条件下变形的关键因素,45°坡条件下坡面物源蠕滑变形较30°坡更显着。在30°坡条件下,含根系坡面与裸露坡面的位移场分布整体上无显着差异。从监测点位移变化情况来看,30°坡条件下根系加筋作用使坡体蠕滑变形量降低12.5%,低于同种工况下45°坡面根系加筋作用对坡面的抑制效果(17%)。
刘占宁[5](2019)在《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文中提出储量估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于矿山规划、开发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实现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基础上,借助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矿石品位进行估计。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及其特殊形式对距离幂次反比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效果的方法;研究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对并其估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效果;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采用了多个矿体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种方法对不同矿体类型进行估值研究,检验了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矿体中的估值效果,为其它矿山使用该类方法进行估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以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为对象,通过建立三个矿山的三维矿体模型与块体模型,分析了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估值效果。首先,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代替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闵可夫斯基距离用于距离权重计算中的估值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分形克里格方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的估值特征,将分形变异函数用于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再次,研究使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异函数,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并对其改进,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分析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最后,横向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最优估计结果,分析不同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通过研究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矿体品位的估值获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了二维矿体剖面直接转换为三维剖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转化为三维过程中的转换关系式,构建了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组合样样长。(2)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替代欧氏距离,用于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扩展了距离幂次反比法距离权重的计算方式,给出了闵氏距离权重时TFe、Ni、MgO、Li2O和Ta2O5估值品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样品点数量和品位分布对估值的影响,确定了闵氏距离下最优的品位估值结果。(3)相比于球型变异函数,采用分形变异函数可提升拟合效果,使得估值过程更便捷、估值结果更准确;相比与普通克里格方法,而分形克里格方法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其有更大的均值偏差;研究给出了分形变异函数、普通克里格方法下品位最优估值结果。(4)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研究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训练图像分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估值效果,但太大训练图像严重影响计算效率,且其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间的匹配问题。在理论上,提升离散区间数量可提高估值准确性,实际上其会降低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的匹配率,降低估值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该方法可克服单纯多点地质统计学估值中低频品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给出了混合方法下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最优估计结果。(5)研究对比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的品位估值结果,分析了估值偏差特征、品位趋势特征、变异函数特征,并获得了如下认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估计的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均值较为接近,Ni和MgO品位有较大最小值偏差,该偏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品位分布影响,减少参与估值的个样品点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估值品位与样品品位在变化趋势一致,克里格方法估计的Ni和MgO品位有较大的平滑特性,估值的平滑性同时也受到了样品空间位置的影响;参与估值的样品点数量对估值结果有较大影响,样品点数量越多,样品品位变异函数与估值品位变异函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估值品位变异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勘探工程和样品分布同样对估值品位的变异函数是有影响的。混合估值方法的估值结果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相近,混合方法的估值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估值理论更为先进。
王新友[6](2020)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荒漠草地(Desert grassland)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种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人工固沙植被(Sand-fixing vegetation)是保护和稳定荒漠草场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群众和学者的一致认同。然而,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长期被忽略,缺乏可靠方法的核算以及详实的实测数据验证。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和气候的敏感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防沙治沙与人工固沙植被建设的荒漠草地区域之一,其沙漠化与固沙植被建设在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主要从实验、模型模拟、验证三个层次展开研究:首先,以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固碳以及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机理(过程、规律、速率),分析了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的影响。然后,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模拟并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和碳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围封和退耕还林情景下的固碳潜力。最后,利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实测数据对CBP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显着提高了干旱区沙化土地植被和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以地上植被和表层0-5 cm土壤提高最为明显。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0.75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2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25倍,其固碳速率与同区域沙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植被的固碳速率相当,但其碳储量仅约为稳定天然白刺固沙植被的1/3。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2.48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7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3.5倍,但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29.4%。35a梭梭人工固沙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达到3.23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9 kg C/m2/a,较流动沙丘提高了3.4倍,但是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35.1%。显然,人工梭梭固沙植被还存在很大的固碳潜力。2.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土壤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而后逐渐增加。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在0-10a阶段增长快速,10a时达到峰值2.7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3.65、3.01和6.68倍;而土壤碳储量在35a达到峰值2.48 kg C/m2,分别是25a、10a、3a的1.09、1.56和2.41倍;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在10a时达到峰值4.3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1.34、1.36和2.99倍,这说明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的碳储量大小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大,意味着梭梭固沙植被的生长状况决定着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3.风蚀和降尘是沙漠地区最频繁的风沙活动,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汇的重要因子。风蚀被人工固沙植被截留的沙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5年平均值为1.12±0.42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人工固沙植被阻挡风蚀引起的碳固定速率占到其土壤碳固定速率的1.58%,占到其系统碳固定速率的1.21%。在人工固沙植被下垫面上,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为2.47±0.47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占人工固沙植被土壤固碳速率的3.48%,占到其系统固碳速率的2.67%。4.土壤碳通量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夜变化特征,主要受种植年限、土壤水含量和土壤结皮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碳通量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碳通量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建设和去结皮处理显着提高了沙漠土壤碳通量,而且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水含量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的关键因素,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着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5.CBP碳计量模型预测显示,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当前(39a)的碳储量为0.81 Tg C,固碳速率为0.045 kg C/m2/a;在0-100a时间尺度内的最大固碳潜力为2.19 Tg C,是当前碳储量的2.71倍,固碳速率为0.19 kg C/m2/a;在35a-100a时间尺度上,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逐渐减小,并在80a后变成碳源,100a时碳排放达到0.44 Tg C。35a时,CBP碳计量模型预测结果和样地法估算结果两者相差34.5%,这验证了CBP碳计量工具在干旱荒漠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碳储量主要分布于民勤县与凉州区,合计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92.4%;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1.15 Tg C,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84.8%。降低植被死亡率、实施围封和植被建设措施能显着增强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6.0-35a时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随种植年限先增大后减小的机理在于在0-10a期间人工梭梭固沙植被逐渐兴盛,植被碳储量迅速增加,并在10a左右达到峰值,随种植年限的增长,梭梭固沙植被开始衰败和死亡,植被碳储量下降,引起生态系统碳密度减小。调控和提升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关键在于设法使土壤水含量高于植物枯萎点,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荒漠草地稳定。为了维持碳汇效益和避免将来变成碳源,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亟待保育和重新恢复。研究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固沙植被固碳过程、规律、速率、土壤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干旱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计量了风蚀和降尘在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中的比重,是对干旱荒漠区碳汇估算方法的创新。首次应用了CBP碳计量工具模拟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和潜力,并用样地法的估算结果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干旱区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的精确估算和提升提供了参考,对干旱荒漠灌丛草地的生态维持以及科学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邱莹莹[7](2019)在《《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我国逐渐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其矿业资源丰富,引起了国内投资者的兴趣。但国内关于该国矿业类文本的翻译较少,因此极大限制了双方的相互合作与了解。所以,矿业类科技文本的翻译显得很有必要。《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对库朗扎伊金矿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述,内容涉及地质勘探领域方方面面的知识,翻译难度较大。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从词汇和句子两个角度出发,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在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体会使用词义引申、词类转换、增译减译、合译分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的准确度与翻译能力。除此之外,本实践报告还反思与总结了《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希望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地质金矿投资领域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熊钰[8](2018)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文中提出在全球已发现的凝析油气田(藏)超过12200多个,由于技术条件及供气需求等原因,部分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多采用衰竭式开发,从资料统计来看,目前国内外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大都不是很理想,如我国最早正式投入开发的板Ⅱ凝析气藏废弃时天然气、凝析油和底原油的采出程度分别为48.9%、37.21%。天然气、凝析油、原油的采出程度均较低。我国牙哈凝析气田复杂程度更高,高温、高压、高含凝析油、高含蜡,对气藏埋藏深、达到5000m,地层压力高,地面回注压力超过60MPa,凝析油储量达到2300万吨,天然气储量达到250亿方。规模如此之大的凝析气田采取高压循环注气开发在国内是首开先例,在国际上也寥寥可数。与此类型气田开发相对应的高压循环注气气藏工程理论,国外起步略早,但也是在摸索中研究分析理论,特别是气藏动态分析方法和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水平分级评价方面均没有系统的进行过研究。国内牙哈凝析气田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循环注气保压开采,经过十七年开发实践,通过产学研结合研究,特别是塔里木检测到回注干气的超覆气窜对完善循环注气下的渗流理论和指导类似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为在2006-2012年间承担的塔里木凝析气田《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和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持续跟踪研究基础上写成的,2012年-2018年的持续性跟踪研究是在没有项目支持下自行进行的,在资料上得到了塔里木相关负责同志的支持,上并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创新性认识和观点成果:(1)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过程中,基于二元体系的“气-气”平衡,提出注入干气和原地凝析气之间存在“微界面现象”假说,把注入干气运动归纳为驱替作用和扩散混合作用。扩散混合作用含重力分异和热梯度的影响及组分梯度,“微界面现象”和组分梯度共同形成了注入气的宏观超覆运动,导致注入干气的向气藏顶部聚集,使气窜并不遵循按高渗条带气窜的规律。(2)建立了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液两相界面张力新公式,完善了适合深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井井筒动态描述方法和凝析气井井底压力精确计算方法,使井底压力的预测和计算精度提高到0.5%。(3)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证明了凝析气井反凝析污染对井底压力的影响表达方法,并用阻塞表皮系数概念建立了产能测试曲线异常的修正方法。建立了基于凝析油气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产能评价方法,所给出的近井带反凝析饱和度变化显示该方法是合理的。(4)进一步用实际动态数据验证所建立的含有回注比循环注气压降储量的正确性,并从物质平衡方程通式和注采差异法多途径证明了考虑水侵动态影响的循环注气物质平衡方程通用形式。采用函数对比法证明和实践验证证明了水体影响函数形式的统一性。(5)基于“微界面现象”假设,建立了标准通用图版和采收率标定方法,并给出了图版系数确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体系和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水平评价分级指标体系;这些在持续跟踪研究中显示具有明显的通用性理论特点。
杜明达[9](2018)在《缺资料地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活动日益强烈,因此造成的水资源储量以及水循环要素变化对人类水资源供给和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国,气候变化带来的显着影响包括青藏高原上冰川和永久性积雪的持续消融,在此情形下,未来是否能有足够的冰雪融水对河流进行补给及其对下游供水、灌溉、生态等产生的影响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预测未来冰川及其他水文变量的变化可以利用水文模型进行研究,从应用概念性模型的角度讲,模型使用需要足够的实测数据对参数进行率定。但青藏高原由于气候恶劣、地形复杂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观测站点十分稀疏,是一个典型的稀缺资料地区,在这类地区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研究如何在缺资料地区进行有效的模型参数率定是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应用于高寒山区的CREST-snow水文模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在模型尺度方面,为CREST-snow模型增加高度带模型使其可以应用于较低的空间精度,保持原有模拟效果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从地下水与总水储量模拟方面,基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增加地下水模块,并且修正了模型计算总水储量的方式,改善了原模型总水储量模拟滞后以及振幅较小的问题;从率定算法方面,应用NSGA-II多目标最优化算法,求得最优解集替代唯一最优解,进而分析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模型改进后,基于卫星测高水位数据及其他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少量实测径流资料,提出了一个主要由遥感数据进行模型驱动和参数率定的水文模型CREST-RS。研究尝试将该模型应用于雅鲁藏布江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中游地区。应用结果中,以卫星测高数据为率定参照数据,当有少量实测流量(4天)作为标定时,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径流(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可大于0.9)以及总水储量(验证期相关系数可大于0.9);当仅有卫星测高数据时,模型在低径流期模拟结果存在一定低估,但仍可以较好地模拟高径流期的径流(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可达到0.87)。结果表明,利用卫星测高水位可以较好地替代地面实测径流数据,为缺资料地区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参照数据。
谭震[10](2016)在《山西寿阳京鲁井田煤层气资源评价》文中认为针对寿阳京鲁煤矿随着采掘深度逐渐加大,煤层含气量及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加,有可能发生瓦斯事故,为了防治瓦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寿阳京鲁煤矿试图开展瓦斯地面抽放,并加以利用(即煤层气资源开发),然而,煤层气资源开发在寿阳京鲁矿是否可行,需进行地质的,经济的,技术的评价。本文,通过直接测定法与间接测定法确定煤层气含气量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出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经研究京鲁矿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根据寿阳矿区的地质报告对京鲁煤矿地质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利用煤厚等值线和含气量等值线,通过地质块段法将12号、15号煤层进行煤层气资源量块段划分,将面积为22km2的井田划分出若干个资源估算块段。通过计算各区块面积、平均含气量、煤层累计厚度与煤的视密度等,得出京鲁煤矿煤层气资源总量为1.9×109m3。利用综合评价标准(表格)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对比,得出寿阳京鲁煤矿煤层气储量丰富,煤层埋深浅等,具有小而肥的特点,定为开发较有利区。研究区内煤层气资源量较大,渗透率在0.35~5md之间,属于低透气性煤层,不利于瓦斯的抽放。该研究方法可对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区域地下水储量计算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地下水储量计算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
3.4 评价结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2)弓长岭露天铁矿独木采区开采境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独木采区地质概况 |
2.1 开采情况 |
2.2 矿区地质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体地质 |
2.3 水文地质 |
2.3.1 区域水文地质 |
2.3.2 矿区水文地质 |
3 独木采区的储量计算 |
3.1 地质勘探概述 |
3.2 矿床储量计算经济技术指标与方法 |
3.2.1 储量计算经济技术指标 |
3.2.2 储量计算方法 |
3.3 储量计算结果 |
3.4 小结 |
4 采区境界优化研究 |
4.1 边坡稳定性与边坡角的计算分析 |
4.1.1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4.1.2 坡角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研究 |
4.1.3 各个侧帮现状与最终坡面稳定性的研究 |
4.2 境界优化算法 |
4.3 断面内优化步长的计算 |
4.4 总体迭代断面内优化步长的计算 |
4.5 境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基于地质储量境界优化理论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2 基于生产矿量境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
4.6 小结 |
5 排岩运输系统方案优化研究 |
5.1 采场内排岩运输系统方案比选 |
5.2 采场外排岩运输系统优化 |
5.3 总体运输路径优化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0.2.1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 |
0.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0.3 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路线 |
0.4 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理位置 |
1.2 区域构造特征 |
1.2.1 断层体系展布及平面组合 |
1.2.2 断层体系剖面组合 |
1.3 研究区沉积背景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 |
2.1 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微相类型及其测井相模式 |
2.2 研究区重点小层微相平面展布 |
第三章 水平井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3.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
3.1.1 确定性建模方法 |
3.1.2 随机模拟基本原理 |
3.1.3 常见随机建模方法 |
3.1.4 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原理 |
3.2 储层地质建模原则 |
3.3 建模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
3.4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的重、难点 |
3.4.1 水平井三维地质建模重点 |
3.4.2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
3.5 水平井区三维构造建模 |
3.5.1 断层模型建立 |
3.5.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
3.5.3 水平井区层位模型建立 |
3.5.4 水平井区构造模型建立 |
3.5.5 水平井层位归属 |
3.5.6 垂向网格划分 |
3.6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 |
3.6.1 沉积相建模方法优选 |
3.6.2 相控框架建立-井震结合沉积微相刻画 |
3.6.3 沉积微相图数字化 |
3.6.4 序贯指示模拟参数优选-变差函数 |
3.6.5 水平井区沉积相建模结果 |
3.7 水平井区属性建模 |
3.7.1 曲线数据离散化 |
3.7.2 数据分析 |
3.7.3 水平井区属性模型建立 |
第四章 模型可靠性分析及储量计算 |
4.1 可靠性分析 |
4.1.1 构造模型质量控制 |
4.1.2 沉积相模型质量控制-后验井 |
4.1.3 属性模型质量控制 |
4.2 模型储量计算 |
4.2.1 净毛比模型 |
4.2.2 储量计算 |
第五章 水平井区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
5.1 井控面积 |
5.2 开发动用程度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强震区震后泥石流坡面物源起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坡面物源起动机制研究现状 |
1.2.1 野外调查法 |
1.2.2 物理模拟实验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坡面物源动储量计算研究现状 |
1.2.5 植被护坡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思路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气象和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3.1 研究区地形地貌 |
2.3.2 研究区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4 七盘沟泥石流基本特征 |
2.4.1 泥石流发生史 |
2.4.2 七盘沟流域内坡面侵蚀类物源发育概况 |
2.5 七盘沟流域植被发育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坡面物源降雨起动室内模型试验 |
3.1 前期野外调查工作 |
3.1.1 研究区内典型坡面侵蚀型物源 |
3.1.2 坡面植被调查 |
3.2 室内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装置 |
3.2.2 模型试验设计 |
3.2.3 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 |
3.2.4 模型试验材料 |
3.2.5 试验现象观察及数据采集 |
3.2.6 模型试验实施流程 |
3.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验现象总结 |
3.3.2 坡度对坡面物源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 |
3.3.3 坡面物源破坏阶段划分 |
3.3.4 草本植被对坡面物源起动的影响 |
3.4 坡面物源降雨起动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坡面物源降雨起动机制及动储量计算分析 |
4.1 草本植物根系加筋力学模型 |
4.2 坡面物源降雨起动力学机制分析 |
4.2.1 静水压力 |
4.2.2 动水压力 |
4.2.3 坡面浅表层稳定性分析 |
4.3 含植被坡面物源动储量预测计算 |
4.3.1 RUSLE模型 |
4.3.2 RUSLE计算参数取值 |
4.3.3 坡面物源动储量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分析 |
5.1 含草本植被边坡降雨入渗数值模拟 |
5.1.1 草本植本根系水力作用 |
5.1.2 模型参数设置 |
5.1.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5.1.4 体积含水量函数、渗透系数函数估算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
5.2.2 位移场模拟结果 |
5.2.3 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维地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储量估算与地质统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分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
2.1 矿山基本特征 |
2.1.1 铁矿矿山地质 |
2.1.2 蛇纹岩矿矿山地质 |
2.1.3 瓷土矿矿山地质 |
2.2 矿山地质数据库 |
2.2.1 铁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2 蛇纹岩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2.3 瓷土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
2.3 三维矿体模型的构建 |
2.3.1 铁矿三维矿体模型 |
2.3.2 蛇纹岩矿三维块体模型 |
2.3.3 瓷土矿三维矿体模型 |
2.4 样品统计与组合 |
2.4.1 铁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2 蛇纹岩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4.3 瓷土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
2.5 本章小结 |
3 距离幂次反比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
3.1 距离类型 |
3.1.1 闵可夫斯基距离 |
3.1.2 标准化距离 |
3.1.3 相关距离 |
3.2 距离幂次反比法及其改进 |
3.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
3.2.2 品位估值研究方案 |
3.2.3 品位估值实现过程 |
3.3 铁矿矿体品位估值 |
3.3.1 距离权重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3.2 样品点数量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 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 |
3.4.1 距离权重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4.2 样品点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 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 |
3.5.1 距离权重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5.2 样品点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克里格方法在矿石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
4.1 分形理论 |
4.1.1 分形原理提出 |
4.1.2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
4.1.3 矿石品位分形插值 |
4.2 变异函数 |
4.2.1 有基台模型 |
4.2.2 无基台模型 |
4.2.3 分形变异函数 |
4.3 克里格方法原理及矿石估值 |
4.3.1 普通克里格法 |
4.3.2 分形克里格方法 |
4.3.3 矿石品位估值方案 |
4.4 变异函数的拟合 |
4.4.1 铁矿样品品位变异函数拟合 |
4.4.2 蛇纹岩矿样品变异函数拟合 |
4.4.3 瓷土矿变异函数拟合 |
4.5 克里格方法估值结果 |
4.5.1 铁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2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5.3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
5.1 多点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
5.2 SNESIM方法基本原理 |
5.2.1 SNESIM方法 |
5.2.2 SNESIM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形式 |
5.3 SNESIM方法改进研究 |
5.3.1 品位估值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
5.3.2 训练图像的建立 |
5.3.3 一种新的矿石品位估值方法 |
5.4 铁矿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1 Ni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5.2 Mg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1 Li_2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6.2 Ta_2O_5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矿石品位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研究 |
6.1 铁矿估值品位对比 |
6.1.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1.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1.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2 蛇纹岩矿估值品位对比 |
6.2.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2.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2.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3 瓷土矿估值品位对比 |
6.3.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
6.3.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
6.3.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研究 |
1.2.3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碳计量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与水资源 |
2.1.6 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实验 |
2.2.2 实时监测实验 |
2.2.3 室内实验 |
2.2.4 样地碳储量计算方法 |
2.2.5 基于CBP碳计量模型的碳效益模拟预测与验证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规律与影响因素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系统动态变化特征 |
3.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和规律 |
3.1.3 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固定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2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3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4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4.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值比较 |
4.1.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 讨论 |
4.2.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动态变化特征 |
4.2.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BP的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研究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基于CBP碳计量工具的石羊河流域人工植被碳效益预测 |
5.1.2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CBP计量碳效益的实测验证 |
5.1.3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汇提升策略 |
5.2 讨论 |
5.2.1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变化 |
5.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影响因素 |
5.2.3 与其他研究中固碳效益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翻译项目简介 |
1.1 翻译项目的来源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译前准备和分析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前分析 |
2.2.1 项目要求及目的 |
2.2.2 文本结构及语言特点 |
第3章 《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汉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的翻译 |
3.1.1 词义引申 |
3.1.2 词类转换 |
3.1.3 术语的翻译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增译与减译 |
3.2.2 分译与合译 |
3.2.3 语序的调整 |
第4章 《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翻译实践总结 |
4.1 收获与成长 |
4.2 问题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术语表 |
附录4 原文首译许可 |
附录5 译文质量认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译文、译着 |
致谢 |
(8)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特点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关于地层凝析露点变化和气窜发生机理现状 |
1.2.2.2 关于高温高压凝析气井的井底压力计算现状 |
1.2.2.3 关于反凝析污染对产能的影响研究 |
1.2.2.4 循环注气下的动储量计算 |
1.2.2.5 循环注气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评价及采收率标定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牙哈凝析气藏的基本特征概述 |
2.1 牙哈构造特征 |
2.1.1 牙哈地层层序及构造要素 |
2.2 牙哈基本沉积特征 |
2.3 岩石学特征 |
2.4 孔隙类型 |
2.5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特征 |
2.5.1 基本物性特征 |
2.5.2 层内非均质性 |
2.5.3 层间非均质性 |
2.5.4 平面非均质性 |
2.6 气藏类型 |
2.6.1 气藏温度压力系统 |
2.6.2 流体性质 |
2.6.3 纵向上气水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窜动态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高温高压凝析气井井底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研究 |
3.1.1 不稳定传热下的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方法与改进 |
3.1.1.1 半稳定传热条件温度、压力耦合模型 |
3.1.1.2 非稳定传热条件温度、压力耦合模型 |
3.1.2 有水凝析气井的井底压力计算方法与改进 |
3.2 油气组分非平衡状态下的梯度理论与注气运动规律研究 |
3.2.1 非平衡气窜的组分梯度推证 |
3.2.2 注入干气运动规律的现场测试与认识讨论 |
3.3 气窜判别方法研究 |
3.3.1 经验判断法 |
3.3.2 采出气组分变化图版判断法 |
3.3.2.1 图版的制作和功能 |
3.3.2.2 实例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注气条件下气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
4.0 Ⅰ、Ⅱ、Ⅲ三区的特点简述 |
4.1 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建立 |
4.1.1 考虑Ⅰ区为主体的理论产能方程建立 |
4.2 基于油气两相流动区边界扩展的饱和度约束求解法研究 |
4.2.1 Ⅰ、Ⅱ、Ⅲ三个区各自的拟压力方程 |
4.2.2 近井地带油气两相流动区动边界的确定方法 |
4.2.3 Ⅰ区向外扩展动边界的求解方法建立与改进 |
4.2.4 实例与应用分析 |
4.3 基于阻塞表皮系数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
4.3.1 考虑反凝析阻塞影响的产能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
4.3.2 反凝析因子及阻塞压降的计算方法论述 |
4.3.3 实例应用与分析 |
4.4 基于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分相拟压力基本理论的建立 |
4.4.2 基于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法的实现 |
4.4.3 实例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注气条件下的动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
5.1 循环注气下物质平衡方程及改进研究 |
5.1.1 物质平衡方程法的改进与检验 |
5.1.2 改进方法的实例分析与对比 |
5.2 基于水侵动态分析的储量计算方法对比与讨论 |
5.2.1 生产指示曲线法 |
5.2.2 非线性物质平衡法的改进与应用讨论 |
5.2.3 边底水体影响函数的统一性证明与应用分析 |
5.3 非线性拟合最优拟合求取AIF函数的算法浅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6.1 循环注气开发采收率标定方法研究 |
6.1.1 干气采收率的标定方法 |
6.1.2 凝析油采收标定方法建立与对比论证 |
6.1.3 凝析油采收率经验式的跟踪检验与对比评价 |
6.2 开发效果评价通用图版建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 |
6.2.1 通用图版建立的基本理论与假设 |
6.2.2 生产气油比评价图版建立与标准化 |
6.2.3 无因次气窜程度评价标准图版建立 |
6.2.4 通用标准图版的应用检验 |
6.3 注气波及效率及利用率分析方法建立 |
6.3.1 注气波及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
6.3.2 注气利用率评价基本方法 |
6.3.3 实例应用与检验 |
6.4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定义与应用 |
6.4.1 注采井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级研究 |
6.4.2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级研究 |
6.4.3 循环注气凝析气藏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指标集及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部分学术成果 |
(9)缺资料地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 |
2.2.1 数据类型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CREST水文模型改进 |
3.1 CREST水文模型与积雪冰川模块 |
3.1.1 CREST水文模型 |
3.1.2 积雪与冰川模块 |
3.2 模型尺度与高度带模型 |
3.3 地下水模块与总水储量模拟 |
3.3.1 模型改进 |
3.3.2 模型评价 |
3.4 最优化算法 |
3.4.1 算法介绍 |
3.4.2 算法评价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模型驱动及率定 |
4.1 率定实验 |
4.2 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模型参数率定 |
4.2.1 率定方案 |
4.2.2 率定结果 |
4.3 模型应用推广 |
第5章 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山西寿阳京鲁井田煤层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与交通 |
2.2 地层 |
2.2.1 区域地层 |
2.2.2 井田地层 |
2.3 地质构造 |
2.3.1 区域构造 |
2.3.2 井田构造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区域水文地质 |
2.4.2 矿井水文地质 |
2.5 煤层煤质 |
2.6 溶岩陷落柱 |
3. 影响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 |
3.1 煤层物性特征 |
3.2 地质构造 |
3.3 煤层埋深 |
3.4 煤层厚度 |
3.5 围岩储层物性特征 |
3.6 煤阶 |
3.7 水文地质 |
3.8 本章小节 |
4 煤层气资源评价 |
4.1 煤层含气量计算 |
4.1.1 直接测定法 |
4.1.2 间接测定法 |
4.2 煤层气资源量 |
4.3 煤层气资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区域地下水储量计算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弓长岭露天铁矿独木采区开采境界优化研究[D]. 吴庆深.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3]州254区块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区三维地质建模及开发动用程度评价[D]. 景丽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强震区震后泥石流坡面物源起动机制研究[D]. 叶小兵.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D]. 王新友. 兰州大学, 2020(10)
- [7]《库朗扎伊金矿勘探技术经济报告》汉译实践报告[D]. 邱莹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D]. 熊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缺资料地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研究[D]. 杜明达. 清华大学, 2018(04)
- [10]山西寿阳京鲁井田煤层气资源评价[D]. 谭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