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1](2011)在《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中毒性脑病的认识,减少诊治失误。方法:对2例长期接触油漆、鞋胶的操作工,所患疾病的临床表现、MRI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有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均有有机溶剂接触史,均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颅MRI显示双侧大脑白质弥漫性受累,经脱水、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表现,结合特征性的MRI表现及毒物接触史可明确诊断。早期持续使用脱水剂、激素及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商慧云[2](2001)在《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文中提出
许克宁[3](2018)在《DTI及DKI技术对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慢性酒精中毒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该病由意大利籍病理生理学家Marchiafava与Bignami在1903年度首次公开报道。本病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相关神经系统不同程度损害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晕、手脚不自主震颤、头痛、记忆力减退或丧失,严重的情况可以导致意识模糊甚至死亡。M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MBD是慢性酒精中毒、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MBD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相关病史、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包括CT和MRI成像。CT能发现晚期的MBD患者胼胝体形态和密度的改变。MRI较CT能更早、更敏感地提示该疾病,特别是近年来MRI功能成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于较早并准确诊断该病有着明确的优势。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MBD的发病率呈现急速上升趋势。普通的传统检查方法对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比较困难。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轻度的早期的胼胝体变性常规CT及MRI常常表现为阴性,但是临床症状上却出现记忆力减退、手足震颤、眼球震颤、走路不稳等临床症状,这些临床表现与影像检查结果不相符合。为了弥补上述方面的不足,本研究综合采用DTI与DKI技术,利用该技术测量得到的实际具体数值(FA、ADC、MK值)对胼胝体的微观变化进行客观数据的分析,探讨利用核磁功能成像中FA、ADC、MK值对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估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在诊断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Chronic Alcoholism with Corpus Callus,MBD)的诊断价值,利用ROC曲线分析各个相关参数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客观的参考凭证。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2月在本医院就诊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60名正常中年人作为对照组,常规MRI检查,发现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脑实质形态、信号变化,利用DTI及DKI技术中的常用参(FA、ADC、MK)分别对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进行测量,之后绘制出各个参数在慢性酒精中毒诊断中的ROC曲线,并确定各个参数的临界值,分析并且评估FA、ADC及MK值在对于该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51例有不同程度脑萎缩,影像学表现为脑回体积减小,相应部位脑沟裂池增宽,脑室系统不同程度扩张。小脑半球合并大脑萎缩的人数最多,共计39例,小脑半球萎缩主要部位是位于小脑蚓部,大脑萎缩主要累及部位是大脑皮层灰质,单纯大脑萎缩3例,小脑单纯萎缩2例。脑白质脱髓鞘13例,常规MRI表现为两侧侧脑室周围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边界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16例合并韦尼克脑病,表现为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两侧丘脑内侧对称的长T1长T2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弥散像4例扩散受限。2例桥脑中央髓核溶解症,表现为桥脑长TI长T2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弥散像均扩散受限。合并脑梗死16例,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及压水像呈高信号,边界模糊。胼胝体变性25例,胼胝体均呈均匀或不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FLAIR高信号,其中3例伴胼胝体肿胀,22例胼胝体萎缩,16例DWI信号扩散受限。其中12例MRI显示胼胝体弥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5例显示为胼胝体压部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6例显示胼胝体膝部呈长T1、长T2信号。MBD患者胼胝体膝部、压部及体部F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BD患者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ADC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部ADC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D患者胼胝体膝部及体部的MK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FA、MK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根据Youdon指数最大的切点为临界值,该研究结果显示MBD患者FA值的临界值为0.274,其敏感度是90.5%,特异度为72.9%,AUG值为0.852,在0.7-0.9时,表示其诊断MBD的性能较高。根据Youdon指数最大的切点作为临界值,显示MBD患者ADC值的临界值为5.55,特异度为38.1%,其敏感度为89.6%,AUG为0.603,在0.5-0.7时,表示诊断MBD性能较较好。根据Youdon指数最大的切点为临界值,确定MBD患者的MK临界值为0.874,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0.8%,AUG为0.790,在0.7-0.9时,表示其诊断MBD性能较高。结论FA值的诊断价值优于ADC及MK值,在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中具有比较高的临床意义。
张慧[4](2013)在《国人Marchiafava-Bignami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Marchiafava-Bignami病(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慢性酒精中毒并发症,以胼胝体脱髓鞘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该病是于两位病理学家Marchiafava和Bignami在1903年首先描述了3例生前曾长期饮用粗制红酒的患者之后而得以命名。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往确诊该病需要依靠病理尸检。近年来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MBD患者的活体诊断成为可能。目前MBD在世界范围内所有种族及男女两性当中均可发病。自张通等于1994年报道首例国人MBD患者后,国内病例报道日渐增多。本研究通过总结国人MBD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预后的特征,来提高对国人MBD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首先报道1例我院近年收治的MBD患者。同时,文献检索1994~2012年间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中的MBD相关中文文献,筛选出资料完整的84例病例。最终纳入国人MBD患者85例,收集并分析其下列临床数据: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包括发病时间、首发症状、病程中出现的神经病学征候)、既往史、个人史(包括嗜好)、常规实验室指标、神经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在85例国人MBD病例中,男性有82例(96.5%),女性有3例(3.5%);平均发病年龄为48.2岁;有82例具有大量饮酒史,占96.5%。77例(90.6%)急性、亚急性MBD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癫痫伴锥体束征;8例(9.4%)慢性MBD患者则以认知损害表现为主。仅有2例(2.4%)有经典的半球间离断综合征表现。在急性和亚急性患者中,无或轻度意识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有较严重意识障碍(昏迷或昏睡)患者(97.5%VS.78.4%,P<0.05)。而有较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发病前后出现步态不稳、癫痫发作和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或轻度意识障碍患者(P均<0.05)。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和/或MRI检查明确诊断。MRI对于胼胝体病变范围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P<0.05)。有7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胼胝体影像资料,其中46例(62.2%)胼胝体全程受累,28例(37.8%)胼胝体部分受累。85例患者中有36例(42.4%)有胼胝体外部位受累。有无意识障碍与胼胝体全程受累或胼胝体外部位受累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在57例具有预后资料的患者中,有43例(75.4%)好转;6例(10.5%)恶化;8例(14.0%)死亡,且均为急性和亚急性患者。有较严重意识障碍患者的死亡率要明显高于无或轻度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1)国人MBD患者最常见于既往有大量饮酒史的中年男性;(2)大部分国人MBD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急性期出现意识障碍者提示预后不良;(3)影像学早期识别与适当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MBD患者的预后。
常红军,史小景,郑广民[5](2009)在《酒精相关性疾病》文中提出目的:提高对酒精性疾病严重危害的认识。方法:对酒精性疾病做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总结分析,认识酒精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提出防治措施。结论:酗酒可引起全身各系统损害,严重危害健康。戒酒是唯一治疗方法。
马湘乔[6](2006)在《海洛因脑病的MR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特征、影像征象与临床表现关系。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00年3月至2006年1月30例有海洛因吸食史的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为研究对象,男24例,年龄23~46岁,女6例,年龄27~34岁,平均年龄32岁。单纯烫吸者9例,单纯静脉注射1例,其余20例均为混合吸毒,即烫吸+静脉注射吸毒。吸毒时间1~11年,吸食剂量0.5g/日~4g/日。20例发病前有戒毒史,戒毒时间1月~5年不等,均为多次戒毒后复吸,4例戒毒后未曾吸毒,浅昏迷1例,昏迷2例,死亡2例。脑活检4例、尸解2例。所有病例行病毒学检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视听和体感诱发电位及冷痛觉定量检查。脑电图和脑外周血管多普勒(TCD)检查。 使用超导型全身MR扫描仪,行颅脑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为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主要观察病变部位、范围、信号变化及其他改变。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进行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α=0.05。 结果 1.临床表现
张萍[7](2004)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2、4、6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t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ioning 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白细胞介素(IL)2、4、6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含量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和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血中同样物质含量进行比较,从而探讨DEACMP的发生机制。 方法 临床诊断为DEACMP的24例患者在治疗前作为一组,治疗后作为一组,同期健康老年人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0例ACMP患者为另一对照组,共四组。各组均于晨起空腹采静脉血5—6ml,经处理后用于白介素的测定。实验使用全自动酶标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然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两两比较血中白介素含量有无显着差别,再比较三个量表值的变化与白介素变化是否有相关性,分析各组白介素值的变化原因及其与免疫反应的关系。 结果 1、在DEACMP组中,我们分别测定他们治疗前后血中IL-2、4、6的含量,发现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P<0.01),而IL-2R的含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5)。2、DEACMP患者治疗前血中IL-2、4、6及IL-2R含量明显低于ACMP组(P<0.05)。3、DEACMP患者治疗后血中IL-2、4、6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IL-2R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4、ACMP患者组血中IL-2、4、6及IL-2R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5、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均有显着差异。6、除治疗前后IL-4与HDS的变化值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外,其余各个量表测定值的变化与白介素含量的变化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1、免疫细胞因子参与了DEACMP的发病过程。2、此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的相关性,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王少珍,廖联明[8](2017)在《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文中认为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19世纪时,继发现引起糙皮病的病因除烟碱酸缺乏外,在1926年又发现当小鼠饲料中缺乏另一种维生素时,也会诱发糙皮病,该维生素在1934年被命名为维生素B6。维生素B6参与了人体内多种生化反应(氨基转换、脱羧反应、糖原水解、神经递质代谢及碳水化合物、鞘脂类和氨基酸合成等),还参与了5-羟色胺的合成,因此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1]。维生素B6
徐升,夏永庆[9](2016)在《1980~2015年硝氯酚中毒荟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硝氯酚中毒临床表现,减少误诊、漏诊及延迟诊治,尽早规范治疗。方法病例来源:2000年1月2015年12月楚雄州医院急诊科18例;1980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知网(CNKI)"52篇168例;1980年1月2015年12月Pubmed 1篇51例。总结硝氯酚中毒临床表现,评价救治方案,提出规范治疗建议。结果硝氯酚中毒以出汗、肌痛、CK升高为主要表现,误诊(占4.2%)、漏诊、延迟诊治(占54.8%)不同程度存在,致残率高(失明占28.0%;截瘫占11.9%),死亡率高(占32.7%)。以"冰僵"为临终表现占4.8%。目前无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病例较少,但血浆置换显示良好应用前景。结论应熟悉硝氯酚中毒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早规范治疗。重视早洗胃,早导泻,尽早血浆置换+血液灌流。
李强[10](2007)在《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已证实高压氧对颅脑外伤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纳络酮可以减低颅脑外伤后血浆、脑脊液中阿片样物质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本文研究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方法:对90例重度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成2组,A组: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组;B组:早期高压氧组。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及GCS和DRS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29.2%)和心律异常(31.3%)明显减少(P<0.01)。伤后一周内A组病人颅内压显着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较B组明显减少(P<0.01)。A组治疗一周后意识转清醒率(54.4%)高于B组(40.8%)(P<0.05),伤后3个月GCS及DRS评定显着高于对照组,重残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可以降低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减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二、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3)DTI及DKI技术对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 |
(4)国人Marchiafava-Bignami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报告 |
2. 文献检索策略与病例入选标准 |
3. 数据提取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2. 临床表现 |
3. 影像学检查 |
4. 治疗及预后 |
讨论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影像学检查 |
5. 治疗及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海洛因脑病的MR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海洛因脑病的MR成像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
(7)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2、4、6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正文 |
2.1 资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综述 |
第四章 个人简历 |
第五章 致谢 |
(8)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临床应用 |
(一) 在急症医学中的应用 |
(二)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三) 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
(四) 对维生素B6依赖性癫痫的治疗 |
(五) 其他 |
三、维生素B6缺乏症 |
(一) 风险因素 |
(二) 维生素B6缺乏症的症状 |
(三) 维生素B6依赖性癫痫症的发病机理 |
(四) 维生素B6缺乏症的鉴别与诊断 |
四、维生素B6中毒 |
(一) 主要不良反应 |
(二) 中毒机理 |
(三) 解毒方法 |
五、维生素B6的临床应用特点 |
六、总结 |
(9)1980~2015年硝氯酚中毒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楚雄州医院资料 |
1.1.2 中国知网(CNKI)文献 |
1.1.3 Pubmed文献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楚雄州医院资料 |
2.1.1 硝氯酚中毒特点 |
2.1.2 理化检查 |
2.1.3 治疗 |
2.1.4 特殊病例 |
2.2 中国知网(CNKI)文献 |
2.2.1 硝氯酚中毒地区分布 |
2.2.2 硝氯酚中毒身份分布 |
2.2.3 硝氯酚中毒就诊时间统计 |
2.2.4 硝氯酚中毒临床表现多样 |
2.2.5 硝氯酚中毒眼损害 |
2.2.6 硝氯酚中毒检查异常统计 |
2.2.7 硝氯酚中毒救治手段 |
2.3 Pubmed文献 |
3 讨论 |
3.1 资料评价 |
3.2 硝氯酚中毒临床表现总结 |
3.3 硝氯酚中毒的病理生理 |
3.3.1 神经系统是硝氯酚中毒的主要靶点 |
3.3.2 硝氯酚中毒可致CK-MB升高 |
3.3.3 肝脏不是硝氯酚中毒的主要靶点 |
3.3.4“冰僵”是硝氯酚中毒的特异表现 |
3.3.5 皮肤潮红出汗、肌肉疼痛乏力的机制 |
3.4 疗效评价 |
3.5 规范诊疗 |
3.5.1 早期清除毒物 |
3.5.2 药物治疗 |
3.5.3采用物理降温 |
(10)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结果 |
2.2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早期高压氧作用机理 |
3.2 纳络酮作用机理 |
3.3 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颅脑外伤 |
第四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2例临床分析[D]. 张晓. 山东大学, 2011(04)
- [2]小儿急性乙醇中毒致广泛脑白质损害2例报告[J]. 商慧云. 中国急救医学, 2001(01)
- [3]DTI及DKI技术对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D]. 许克宁. 河北北方学院, 2018(01)
- [4]国人Marchiafava-Bignami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 张慧.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5]酒精相关性疾病[J]. 常红军,史小景,郑广民. 医药世界, 2009(04)
- [6]海洛因脑病的MR成像研究[D]. 马湘乔.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 [7]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2、4、6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D]. 张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04(04)
- [8]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 王少珍,廖联明.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05)
- [9]1980~2015年硝氯酚中毒荟萃分析[J]. 徐升,夏永庆. 中国现代医生, 2016(09)
- [10]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分析[D]. 李强. 青岛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