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围产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100例围产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一、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莲,张雪芹[1](2021)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析及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血小板计数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病因,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最主要的病因、占55.77%,其次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22.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排在第3位、占17.3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还包括地中海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分别占2.88%和1.92%。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孕妇剖宫产率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孕妇剖宫产率显着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贫血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及贫血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生儿血小板减少、足月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足月低体质量儿、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十分复杂,其中GT和ITP是主要病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杨广娣[2](2020)在《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文中提出背景新生儿(newborn)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的延续,当其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过渡时,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均居人的一生之首[1].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亡报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公报,2007-2018年新生儿的死亡率依次为 10.7%、10.2%、9.0%、8.3%、7.8%、6.9%、6.3%、5.9%、5.S4%、4.9%、4.5%、3.9%,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该社会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的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新生儿死亡率不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政府、医疗卫生保健者、孕产妇及其家庭长期共同努力。目的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1)对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422例死亡新生儿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后,结合临床情况选取部分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7-2018年共有35028例住院新生儿,其中422例于生后28天内死亡,死亡率是1.20%;新生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死亡新生儿构成比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0倍;早产儿是足月儿的2.33倍;男婴是女婴的1.67倍;早期新生儿是晚期新生儿的4.15倍。3)死亡新生儿的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构成比也越高。4)新生儿前5位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NRDS(23.9%)、新生儿窒息(14.7%)、出生缺陷(14.2%)、新生儿肺炎/败血症(9.2%)、早产儿(8.5%)。5)NRDS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首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居新生儿死亡原因前3位。6)影响早产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结论1.我院2007-2018年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20%,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前5位依次为NRDS、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早产儿。2.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的救治是目前本地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内容。3.规范产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等妊娠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代梦佳[3](2020)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不良妊娠结局,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并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8例,按是否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分为受限组(43例)和非受限组(55例)。对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临床检查指标,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受限组和非受限组的年龄、体重指数、初产妇比例、规律产检比例及分娩孕周周数无明显差别(P>0.05)。发病孕周周数在两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S/D比值,D-二聚体水平以及尿蛋白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OR=1.014,P=0.028,95%CI:1.014-1.284)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受限组和非受限组在产妇并发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炎、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死亡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颅内出血例数较对照组11例所占百分比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较未合并生长受限孕妇的发病孕周更早,D-二聚体、S/D比值、24小时尿蛋白定量数值较高,以及血小板数目较少。尿蛋白水平升高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早发型子痫前期产妇的新生儿结局较差。

吉磊,曹媛媛[4](2018)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PT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小板计数分为A、B、C、D 4组。对4组产妇病因进行分析,并观察产妇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病因构成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PAT、PHD、ITP、AA、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不明。4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8、8.966、15.160,P<0.05);A组孕周(36.13±3.22)周、B组孕周(37.05±1.74)周、C组孕周(36.82±2.88)周、D组孕周(36.47±4.73)周,4组分娩周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3,P>0.05);4组贫血、产褥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6、3.012,P>0.05)。围生儿血小板减少出现20例,颅内出血3例,足月低体重儿4例,未出现死亡病例,4组颅内出血及足月低体重儿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4.639,P>0.05);4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4,P<0.05)。结论 PAT、PHD、ITP、AA、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不明等均可引发PT,将增加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发生风险,易引发早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等不良母婴结局,因此临床应给予充分重视。

陈慧敏[5](2016)在《16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与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咨询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61名临床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123名无妊娠期并发症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分别对两组孕妇的自然情况、产前产后并发症、孕期检查指标、围生儿结局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1、观察组孕妇平均年龄(30.5±5.315)岁,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28.8±4.76)岁,孕妇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在年龄构成比、终止妊娠的天数、产次、孕期体重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比较年龄、体重指数、初产妇及高血压家族史与围生儿结局的单因素分析:(1)、年龄≥35岁与年龄<35岁孕妇围生儿并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孕妇孕期BMI≥35kg/m2与BMI<35kg/m2的围生儿并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初产妇与经产妇围生儿并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有高血压家族史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围生儿并发早产儿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通过围生期孕妇不同并发症与相关高危因素的比较,可以发现孕期BMI≥35kg/m2与BMI<35kg/m2相比,孕妇并发视网膜病变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脐动脉血流S/D值的增大,围产儿并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逐步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HDCP组孕期并发尿蛋白时,随着尿蛋白含量的增多,围产儿并发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初产妇、高龄(大于35岁)、肥胖及高血压家族史均为HDCP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孕期管理。2、年龄大于35岁的HDCP孕妇的围生儿较年龄小于35岁的HDCP孕妇围生儿发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3、孕妇孕期BMI≥35㎏/㎡增加HDCP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也可增加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4、初产妇较经产妇更易增加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5、HDCP孕期并发尿蛋白及S/D值异常升高时亦会增加围产儿上述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孕期应加强对尿蛋白及S/D值的监测。

贾昱[6](201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妊娠期间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疾病的分析,进而得出它和妊娠结局的联系。方法:选取新医大一附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300例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她们在妊娠期都有高血压的疾病,然后再选取这一期间内32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她们在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对围生儿影响上的不同,从而进行研究。结果:所选取的3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有195例,比重为65%,子痫前期的患者有97例,比重为32%。子痫前期患者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胎儿窘迫;(2)新生儿窒息;(3)孕妇产后出血;(4)剖宫产;(5)围生儿死亡;(6)新生儿出生体重低,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比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出现这些情况的概率明显偏高,统计的每一个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妊高征这一组以上情况发生的概率跟正常孕妇的概率相比明显偏高,统计的每一个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妊娠期间的高血压疾病不论是给母亲还是给婴儿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要采取有效地方法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预防,使疾病的发生率降低,特别是子痫。

尹卫青[7](2012)在《利津县盐窝镇1998~2010年围生儿死亡趋势及其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趋势及其原因,探讨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依据利津县盐窝镇199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的围生儿登记资料和分娩机构的资料,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 13年共分娩围生儿4 938例,死亡56例,围生儿死亡率为11.34‰,围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原因占前三位的是早产21例(37.50%),先天性疾病与畸形16例(28.57%),缺氧窒息6例(10.71%)。结论:该地围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发达地区和国家。应切实加强孕期卫生宣传教育、孕产妇监测,提高疾病与畸形儿的检出率,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预防早产,提高产科医护质量,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张惠珍[8](2012)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分析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病例64例,根据孕期最低血小板计数分成四组。Ⅰ组:(50~100)X 109/L;Ⅱ组:(30~50)×109/L;Ⅲ组:(10~30)×109/L;Ⅳ组:<10×109/L。Ⅰ~Ⅳ组病例数依次为20、16、15和13例。比较各组患者发病原因,孕期并发症、治疗、新生儿结局。结果 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分类中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PAT占比最高,为45.3%;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包括HDCP、贫血、早产、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等。贫血、早产、产后出血的患病率均随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而具有增加趋势(P<0.0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母体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患病率增高。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复杂,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母体贫血、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患病风险均有增加。严密的围生期保健可改善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母儿结局。

王秋媛,张元铭[9](2010)在《围生儿276例死亡原因的回顾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围生儿的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收集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276例围生儿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各种具体的致死性原因及胎龄、体质量分布情况。结果围生儿病死率占30.6‰(276/9018)。其中早产儿死亡146例,占围生儿病死率的52.9%,早产发生与两方面有关:①母亲个人生活史如妊娠年龄、流或早产史、不良嗜好及工作环境等;②妊娠合并症如产前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孕期感染等有关。早产儿死亡病因为缺氧、肺部疾患、畸形、感染性或出血性疾病。结论预防早产发生,加强围生期保健及监护,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合理使用宫缩抑制剂,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韩萍[10](2004)在《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颅内出血是围生儿常见的严重疾患,病死率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10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分析,探讨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针对地采取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1992-2002年收治的新生儿,经头颅CT或B超确诊,其中男68例,女32例;早产儿35例,足月儿59例,过期产6例;低出生体重儿42例,正常体重儿53例,巨大儿5例;双胎产3例,发病4例,三

二、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析及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2.2 分娩方式比较
    2.3 妊娠结局比较
    2.4 两组围生儿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2)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新生儿死亡率
    1.2 新生儿死亡原因
    1.3 早产儿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5 新生儿窒息
    1.6 出生缺陷
    1.7 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相关定义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新生儿死亡率的整体变化
    3.2 不同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性别、日龄的死亡构成比
    3.3 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
    3.4 早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新生儿死亡率
    4.2 新生儿死亡与出生体重、胎龄的关系
    4.3 新生儿死亡与性别、日龄的关系
    4.4 死亡原因分析
    4.5 分析死亡新生儿中早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PAT)
        1.2.2 系统性红斑狼疮
        1.2.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1.2.4 其他疾病
    1.3 母婴结局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2.2 并发症及分娩情况
    2.3 围生儿情况
3讨论

(5)16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
    2.3 诊断标准
    2.4 相关数据的采集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3.2 HDCP组围生儿结局与相关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HDCP孕妇围生期并发症与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3.4 HDCP组孕期并发S/D值异常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3.5 HDCP组孕期并发尿蛋白含量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浅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机制
    4.2 HDCP的常见高危因素分析
    4.3 HDCP孕期并发症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4.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4.5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
    4.6 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判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分析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处理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血小板计数情况
    2.2 各组患者母体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及分娩情况
    2.3 各组围生儿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处理措施
    2.2血小板减少程度对母体孕期并发症及分娩情况
    3.3 血小板减少程度对围生儿的影响

(9)围生儿276例死亡原因的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来源
    1.2 围生儿死亡原因的诊断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围生儿病死率
    2.2 胎龄分布
    2.3 体质量分布
    2.4 早产的危险因素
    2.5 早产儿主要死因分析
3 讨论
    3.1 早产
    3.2 畸形
    3.3 脐带因素

四、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析及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J]. 周莲,张雪芹. 中国妇幼保健, 2021(03)
  • [2]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D]. 杨广娣.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分析[D]. 代梦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 吉磊,曹媛媛. 系统医学, 2018(18)
  • [5]16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D]. 陈慧敏. 吉林大学, 2016(09)
  • [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D]. 贾昱.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7]利津县盐窝镇1998~2010年围生儿死亡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 尹卫青. 中国妇幼保健, 2012(31)
  • [8]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分析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 张惠珍.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4)
  • [9]围生儿276例死亡原因的回顾分析[J]. 王秋媛,张元铭.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6)
  • [10]100例围生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 韩萍. 小儿急救医学, 2004(S1)

标签:;  ;  ;  ;  ;  

100例围产儿颅内出血病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